登陆注册
12956300000003

第3章 诸子百家,群星璀璨(2)

曾参的父亲喜欢吃羊枣,因此曾参就再也没有吃过羊枣,有了羊枣总是送给父亲吃。

曾子杀猪教子:有一天曾子的老婆要到集市上去,孩子也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老婆被孩子缠得没有办法,就让孩子先回家呆着,骗孩子说回家后杀猪给他吃。孩子一听有猪肉吃,也就乖乖地在家等着。曾参的老婆从集市回来后,曾参马上要去杀猪。老婆一看急忙阻止他,对他说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何必当真?曾参对老婆说:“不能和孩子开玩笑,现在骗了孩子一次,那孩子以后就不会再相信父母了,甚至他也会去骗别人,这不是在害孩子吗?我们不能这样对孩子。”说完就把家里的猪杀了,给孩子吃猪肉。

曾子避席:有一次曾子坐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说:“以前的君王有高尚的德行、精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的百姓,人与人之间就能和睦相处,君臣之间也没有什么不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曾子一听就知道这是老师在传授自己学问,于是马上从坐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非常恭敬地问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够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曾子最重要的弟子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名叫孔汲,春秋战国时着名思想家,受教于曾子,又下启孟子,相传曾作《中庸》,被后人尊称为“述圣”,他的重要学说是“中庸”与“诚”。

3.子路

子路,又被称为季路。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之一,为人耿直鲁莽,喜欢用力,事亲至孝。孔子周游列国时为孔子赶车,充当孔子的保镖,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又勇于改过。

子路和孔子的关系很特殊,孔子在鲁国任中都宰之前曾经有两次从政的机会,都是乱臣贼子请他出山去做官,可是两次都被子路阻拦。因为子路认为那些人是乱臣贼子,劝说老师不应该和他们合作,结果孔子听从子路的意见没有出山。

子路是个很讲礼的人,他晚年在卫国做官,卫国发生了叛乱,有人要对卫国的继承人不利,子路就去阻拦,结果戴的帽子掉在了地上,子路觉得君子哪怕在死的时候也不能免冠,于是就整理好了衣冠,随后从容就义。

4.子贡

子贡,名叫端木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称他为“瑚琏之器”,他言辞犀利,善于雄辩,办事通达,富有政治、外交才能,曾任鲁国和卫国的宰相,他为了保护鲁国不被侵略,曾经出使齐、晋、吴、越四国,最后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他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与当时的各国诸侯平起平坐。

子贡出使各国时常不遗余力地传播孔子的学说,让孔子名满天下。孔子去世之后,别的弟子都守孝三年,只有子贡一人为孔子守孝六年。

5.宰我

宰我,又叫宰予,孔子的着名弟子,他思想活跃,深思好学,又善于提问,是孔子弟子中唯一一个敢于正面对孔子的学说提出异议的人。有一次,他对孔子指出为父母守孝三年的制度不可取,可以改为守孝一年,孔子气得骂他“不仁”。

有一次宰我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仁者掉进了井里,应该跳下去救还是不跳下去救,如果跳下去就是死,如果不跳下去就是见死不救,问孔子该怎么办?结果孔子觉得宰我这个问题提得不好,是愚弄人,拒绝回答。

宰我有一次在大白天睡觉,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但孔子还说过“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说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6.子游

子游,姓言,名偃,春秋末吴国人,是孔子晚年弟子中的佼佼者,“七十二贤”之一,是孔子“文学”科中的高材生。孔子去世后,子游自己收徒讲学。子游曾任武城宰,使用礼乐教化当地百姓,让处处有弦歌之声,得到孔子的称赞。

7.子夏

子夏,姓卜,名商,孔子的着名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系统传授儒家经典的第一人,被后世誉为“传经鼻祖”。他还开创了“西河学派”,对儒家思想和文献的流传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做过魏文侯的老师。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

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

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经》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着有《孟子》一书。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后人尊称为“亚圣”。他和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三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艰难地把他抚养成人,孟母对孟子的管教很严,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孟母断织”和“孟母三迁”的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的典范。可以说孟子之所以能成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个好母亲。

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尽得儒家真传,他学问大成之后也曾开馆收徒,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也曾带领自己的门徒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向各国的君主推销自己的仁政学说。虽然受到梁惠王、齐宣王等诸侯的尊重与厚待,但是他的学说最终还是没有被诸侯接受,无奈他只能退隐,和弟子万章等人一起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他提出了“人性本善”的命题,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变坏了。他还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人民放在了第一位。他认为君主应该爱护、保护自己的百姓,要保障人民的权利。孟子还赞同如果君主无道,百姓就有权将他推翻。

孟子在见齐宣王时,齐宣王问他:“武王伐纣是不是以臣弑君?”

孟子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他甚至告诉齐宣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他的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是根本不可能得到君主的真正认同的,所以他的思想也就很难得到施行,只能坐冷板凳。明太祖朱元璋看到《孟子》里的这些话后非常生气,觉得这不是一个做臣子的人应该说的话,就下令删去了这几句。

孟子还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这是其思想的核心。他在见齐宣王和梁惠王的时候都特别提出了他的“仁政”学说,具体是要让每家每户都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老者可以衣帛食肉,每一家都可以自给自足”,让百姓都有“恒产”,这样国家才能安定。

他还提出要把“亲亲”、“长长”的原则用于政治上,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孝悌教化民众,施行仁政,缓和阶级矛盾,这样就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护,无敌于天下。

孟子还特别提出了“义”的概念,主张君子要“舍生取义”。除此之外,孟子还特别“善辩”,他辩论起来很有技巧,会一步一步地把对方引入自己设置好的圈套之中,让对手承认自己的观点。

1.尽信书不如无书。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人皆可以为尧舜。

8.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

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1.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融会百家,自成一体——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因为古时候“荀”与“孙”读音相近,所以他又被后人称为“孙卿”。他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我国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倡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同时博采各家学说,自成一体。荀子在重整儒家经典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荀子曾经三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来出任楚国的兰陵令,他的支持者春申君被杀之后,他也被罢免了职务。荀子晚年从事教学和着书的工作,他有两个着名的弟子——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一个儒家的宗师教出了两个法家的代表人物,真的是非常有意思,因此历代以来都有学者质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

荀子的学问渊博,他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的传统。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他不信鬼神,觉得自然界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着名论点,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他主张进一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他发展了孔子提出的“礼”,这是他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他认为欲望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爆发冲突甚至是战争,因此要用“礼”来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争的发生。

荀子还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决定人的后天成长。他还认为学无止境,后来者可以居上。

荀子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都保存在他所着的《荀子》一书中,各位读者有时间可以仔细读读。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3.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学不可以已。

5.笃志而体,君子也。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8.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9.故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

古代的“非主流”思想——道家

道家,是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列子,道家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西汉初年,道家思想曾经大放异彩,因为汉文帝和汉景帝用道家思想治理国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让百姓过上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社会经济也较为繁荣。

汉武帝时采纳儒家学者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世的帝王也承袭沿用,从此道家就成为中国政治社会的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的思想并没有为官方所采纳,但是它却继续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糅合了很多道家思想元素发展而成的,甚至后来在中国异军突起的佛教,也吸收了道家思想的许多成分并加以改造,从而变成了本土化的佛教。

需要说明的是,道家和中国的道教是不能划等号的,不可以把道家看作是道教。

道家虽然强调“保身”,但是并不追求长生不死。道家觉得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道家重视心灵的自由和解放,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对待万物的态度是“无所恃”。道家还提倡“以人文本”,重视私人的利益。道家的经典着作有《老子》、《庄子》、《列子》。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

老子,字伯阳,又被称为老聃、李耳,是春秋时楚国人,曾经做过周王朝的图书馆管理员。他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道教的始祖,民间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就是以他为原型。

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无为”,他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老子的主要思想都收录在《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或《道德真经》)一书中。《老子》一书指出“道”就是客观的自然规律,但是同时“道”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永恒意义。同时《老子》一书还包含了大量的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认为天下的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两者可以互相转换。

关于老子流传着很多传说,例如:

老子出生:传说老子在娘胎中呆了81年,生下来的时候就是白眉白发,还有白胡子。因此他的母亲给他取名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李子树说:“这就是我的姓。”于是老子就姓“李”。

同类推荐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民俗文学心理学

    民俗文学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民俗、文学、心理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包括民俗中的心理学、灵异传奇、作家与文学心灵等内容。
  • 家具里的中国

    家具里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取景广泛,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家具中的精湛的技艺与文化。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 中华千年文萃:风俗民情

    中华千年文萃: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也就是一些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采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热门推荐
  • 促使青少年海洋科考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促使青少年海洋科考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公主!复活吧!

    公主!复活吧!

    比仙女还美的她,却硬要打扮得像个大妈;样样精通的她,却装作什么也不会;世上最大帮派头儿的她,现在却是个再也普通不过的高中生。究竟发生了什么???她是否还能回到最初?(请敬请期待)QQ:935648103 答案:风(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加哦!^_^)
  • 创世神的旅行

    创世神的旅行

    无尽的虚空周围灰茫茫的一片,那是世间万物之根本鸿蒙真气。在鸿蒙真气汇聚的鸿蒙之海深处一股真气漩涡逐渐形成。渐渐的汇成一到人影。人影渐渐凝固化为一男子。男子睁开双眼“我是谁?”“这是哪里?”“我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 殷月大陆,天才少女复仇记

    殷月大陆,天才少女复仇记

    姐妹的相残,引起了一起悲剧,却造就了异世格局的改变。看天才少女如何闯荡异世,奏出属于她的精彩乐章。
  • 最后的步兵

    最后的步兵

    步兵:以单个士兵身体作为基准武器平台,以地面作战进行训练、武装和装备,进行正规攻防的基本作战兵种。——联邦军事条例-745版,名词解释部分,第二条第一款。纯步兵:又可称轻步兵,以单个士兵身体作为唯一武器平台,不依托包括但不仅限于机械化装备等进行机动和作战,以地面徒步作战进行训练、武装和装备,进行陆栖正规攻防的低装甲型低机动性兵种,现已从联邦服役序列中除役。——联邦军事条例-745版,名词解释部分,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说实在话,同样作为最后一支“步兵”部队曾经的成员……三儿做的比我好,至少他维护了最后一支“步兵”的最后尊严……*本文含有大量粗口等内容,如有不适请点击右上方求生舱脱离按钮。
  • 绝世血樱,修仙好难

    绝世血樱,修仙好难

    从前,有座山,叫什么名字呢?叫白兰山,有一个可爱的小萝莉,到山上努力修仙,她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就看这本书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有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立法的同志撰写,逐条对证券法的立法背景、立法旨意、发条内涵、实务中怎样适用均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广大读者更设刻的理解立法原意,在法条解释后将全国人大的立法文件特浮起后,同时还附上了近年来相关的重要的司法解释。 本书的体例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释义及实用指南;第二部分:法律文本及立法文件;第三部分:相关司法解释。
  • 血色侵染:最后的幸存者

    血色侵染:最后的幸存者

    梦洪村,地区位于日本北海道沿岸的一座小城镇。平均人数为6万人的人数。一场突如其来的短信。使得这个世界变的慢慢的堕落。(恭喜你,城田美雪。你被选为SurvivalGame的唯一人选。游戏将要开始了。)互相的杀戮。一场血腥的逃亡和杀戮即将下降。只有最后一位幸存者才能成为游戏的胜利者。成为掌控游戏的“God”
  • 夜行魅者

    夜行魅者

    重生,让她回到了过去。为了弥补上一世所犯下的错误,洛昕决定成为《永生》OL的职业玩家。这一次,不再是为了所谓的荣耀与权力。在全新的路上,她终会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通知】:因为作者要开学了……So,八月20号以后没办法做到日更了……但我每周会尽量一到两更。很抱歉大家,不过之前说过,只要还有人看,那么我就绝对不会弃~再次感谢大家支持与理解!
  • 亿万娇宠:狼性帝少,别过来

    亿万娇宠:狼性帝少,别过来

    娇妻鲜嫩,老公万睡。一不小心,睡了豪门第一权贵,却要她拿99次晚安吻来赔。必须吻到他满足,吻到他安眠,吻到他……喂,说好只是晚安吻呢?他声音沙哑,魅惑人心:“女人,不是你先勾引我的吗?”豪门帝少霸宠索爱,她却逃无可逃,唯有沦陷。书友群274870321,敲门砖: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