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0700000010

第10章 启蒙(4)

桦山哲太郎说:“我说了没有关系,你告诉我哪只耳朵是假的。”

李哲夫说:“晚辈无礼……您的左耳是假的。”

桦山哲太郎抚掌:“对!这只假耳朵是请人定做的,做工非常好,足可以假乱真,平时根本没人注意到,想不到被你发现了。”

李哲夫说:“晚辈只是一时好奇,冒昧之处,还请恕罪。可能是因为今天室内的火炉比较旺,真的耳朵充血了,所以两只耳朵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

桦山哲太郎点了点头。李哲夫给他留下了第一印象: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

桦山四郎在信中对李哲夫的评价很高,说他学习成绩优良,操行分数高,体格良好,尤其是记忆力和语言能力十分优秀。桦山哲太郎读完信后,若有所思地抚摸着烟斗,问:“你为什么要报考东亚同文书院?”

李哲夫说:“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国,做一些有益于两国交往的事情。”

桦山哲太郎问:“你对中国了解多少?”

李哲夫摇了摇头:“我从未到过中国,只是……”说到这里,他想起了中学时课堂上日本老师的话:“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是一个失去了生机、没有前途的国家。”望着眼前这位专注于“支那研究”的长辈,他那压抑心底已久的疑问不禁脱口而出:“先生,中国真的不可救药了吗?”

“官吏鬻职,治道衰颓,纲纪不振……上下交征利,则国危。”桦山哲太郎引用孟子的话为中国下了断语,“中国官场上下集体的腐败导致民心丧失和民怨积压,以至没有公忠体国之人,给国家带来巨大危险。这种腐败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深入到了这个国家的骨髓之中,中国就是个病入膏肓的垂危老人。对于长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如果不发生一场大变革使国家的肌体和灵魂得到彻底洗涤——也就是‘国家改造’——则崛起毫无希望。”

说到这里,他换了一种口气:“对于日本来说,帮助中国实现‘国家改造’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而要实现这一改造,必须培养大批‘中国通’,这就是东亚同文会的使命,也是同文会在中国开办同文书院的目的。你考同文书院,是选对了地方。”

李哲夫有些惘然,说:“日本和中国,现在不是处于敌对状态吗?日本为什么要帮助中国实现‘国家改造’?”

桦山哲太郎说:“东亚同文会的创始者、会长近卫笃公爵曾说过:‘东亚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人种竞争的舞台,我们注定有一场白种人与黄种人之间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将被白人视为盟敌。’日本的优势是国民教育、行政制度和工业,中国的优势是国土、资源和劳工,日本的优势恰恰是中国的劣势,反过来也一样。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同文同种,汉字文化、儒家伦理是东亚各国亲和的基础,日中两国理当在此基础上协力分劳,优势互补,相互提携,构建大亚细亚的基石,共同对抗西方列强。”

这话听起来头头是道,李哲夫“嗯”了一声。

“这样的认识,在日本政治家乃至军人中都很普遍。”桦山接着举例说,“现在的关东军作战课长石原莞尔中佐,明治四十四年在朝鲜春川担任军官时,听说武昌起义成功、喊出‘中华民国’这个称号时,他就带着士兵上山去,对天鸣枪,流泪高呼‘中华民国万岁’。因为他觉得,中国和日本其实是命运一体,如果有色人种只有一个日本的话,那么肯定会被西方列强消灭掉,如果中国也和日本一样都崛起了,那么日本就有了一个依靠。”

李哲夫心下犯起了嘀咕:石原莞尔正是炮制“满洲国”的“功臣”,这样一个处心积虑分裂中国的家伙,高喊“中华民国万岁”岂不是咄咄怪事?

桦山哲太郎见李哲夫一边倾听一边思索,便说:“日本有一批人,抱着蔑视亚洲邻国的‘脱亚入欧’思想,歧视中国人和其他亚洲人,是十分有害的;而中国有一批人,总是把日本视同仇敌,加以无端排斥,也是十分有害的。大正八年,因为青岛权益问题,中国爆发了大规模反日游行,这是中华民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深深刺伤了主张对华友好的日本人士的心。昭和三年,因为济南事件,日中关系再度恶化。现在又发生了满洲事变和上海事变,这对日本、对中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日中两国有走向全面战争的可能,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这样获利的只有西方列强。”

李哲夫点了点头。

随后,桦山哲太郎简要介绍了东亚同文会的一些情况:1898年东亚同文会在东京成立,创始者近卫笃公爵,以及东亚同文书院和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的创办者荒尾精、根津一等人,都是日本的“兴亚论”者。“兴亚论”又称“大亚洲主义”,“兴亚论”以“国权主义”为核心思想,强调日、中两国“同种同文”,主张日本与中国“合纵”,使得东亚成为一种“足恃”的力量,以阻遏欧美势力的东进,与西方相抗衡。东亚同文书院的兴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都贯穿着“兴亚论”的这些基本精神。

桦山将东亚同文会刊行的《支那》杂志等研究中国的图书资料借给李哲夫参考,这些书刊装了一大书箱。告辞时,桦山一直送出门外,李哲夫感到过意不去,桦山执意相送,拍着他的肩膀说:“将来‘国家改造’的大任,也许会降临到你们这一辈青年身上。”说到这,他的目光变得热切起来。李哲夫这才发现桦山走路也有点跛,看上去两腿完好,为什么走路会跛呢?他的左耳又是怎么失去的呢?这些都让李哲夫心存疑问。

桦山哲太郎住在上野的一条长巷里,这里树荫萧森,环境幽静,一路上不时遇见行人,看衣着打扮有家庭主妇,有小职员,有学生,也有巡警,有人认识桦山的,便向他点头鞠躬,看来桦山在这一带是位有名望的老人。

走了一段路,桦山哲太郎忽然问道:“我们一路上看到几个人?”

李哲夫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略一回想,答:“十二个。”

“几个男人?几个女人?”

“七个男人,五个女人。”

“能不能描述一下刚才打招呼的那位小姐的相貌特征?”

“这个……她短发,圆脸,眼睛比较小……”

“请再细致一点儿。”

“嗯,她的嘴边有一颗黑痣。”

李哲夫觉得这一问一答有些莫明其妙,他不知道,这是桦山在考察他对数字的敏感、潜意识的观察和反应能力是否机警。通过几句简短的问话,桦山已经在心中给他打了高分。

桦山哲太郎将李哲夫一直送上了电车,李哲夫感激地鞠躬告辞。

李哲夫一回到住所,便立刻打开这满满一箱书刊,怀着了解中国这个心目中祖国的渴望和激动,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桦山哲太郎所赠送的这些东亚同文会对中国的研究资料,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让他大开眼界。

李哲夫废寝忘食,花了整整四天时间读完了这些书刊资料,又几次向桦山哲太郎借阅类似的资料,桦山每次都满足了他的要求。就这样,一个月下来,尽管李哲夫尚未踏足中国大陆,但对于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面貌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就像是亲历过一次全中国的旅行。

日本近代兴起的“支那学”在理论与方法上深受欧洲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特别为德国兰克史学所熏染,认定科学研究不应以抽象推理为依据,而应以“确实的事实”为基础,一批学者竞相到中国作实地考查。这种注重现场社会调查,以占有第一手材料、获得直接观察与体验的传统,是日本研究中国的学术特点之一。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东亚同文书院组织学生对中国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调查旅行,李哲夫所看到的资料,绝大部分出自这些调查者之手,调查的记述方式除文字外,还有图表、素描速写、照片等等。

这些材料读到后来,李哲夫的新奇感逐渐被隐隐的不安感所取代,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细节在他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这种不安感也越来越清晰——这些出自日本人之手的资料,是那么的完整、那么的精细,在日本人的视野里,中国的每扇大门几乎都是敞开的、畅通无阻的,用桦山哲太郎曾说过的一句话来说“中国的很多东西,我们比中国人还了解”,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虽然他看到的资料中并没有军事方面的,但这些资料涉及到的地理、交通、资源、物产、商业等等方面的情报都可能派上军事用途。他不由地对这个同文书院有了警觉——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就是这样孜孜不倦、一丝不苟地把情报工作渗透到了中国的每一个毛孔,中国怎么才能打败这个可怕的对手呢?从这些资料中,他看到的只是一个战乱、贫困的中国,到处是瘟疫、饥馑、流民和暴乱,愚昧甚至麻木不仁的人民,走马灯般变换的督军和大帅,肆虐乡村无法无天的土匪,整个国家都处于混乱之中……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由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感觉,惊讶、惶恐、悲痛、心酸、愤懑,甚至还有对日本的一丝由衷的敬畏。

李哲夫居住的东渡旅社及周围的社区有很多朝鲜人和台湾人居住,被称为“归化人部落”(“归化人”是日本人称呼从朝鲜、台湾等殖民地来到日本本土生活的人)。台湾留学生大都努力学习日本的风俗习惯,乐于同化,对于社会问题、政治运动表现得无动于衷,所以被来自中国大陆和朝鲜的留学生讥讽为“唯唯诺诺屈从日本统治的愚民”。

这一年的1月8日,天皇的仪仗队路过东京樱田警视厅门前时,朝鲜人李奉昌扔了一枚炸弹,但因掷偏而天皇没有受伤,只炸坏了后面的马车。(上海的国民党报纸《民国日报》在第二天报道了这条消息,并说:“只是炸毁了随车,实在遗憾”。日本对此事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报纸道歉停刊,居住在虹口的日本侨民开始上街游行,一些拥有武器的日本浪人开始在街市上对中国商店进行洗劫。)李哲夫在旅社也发现过朝鲜人散发的秘密传单,上面写道:“朝鲜人和台湾人都是受日本人欺压的,要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强盗!”但他很快发现,有台湾人将这些传单收集起来悄悄交给了日本警察。

同类推荐
  • 潘多拉的秘密

    潘多拉的秘密

    天马行空的想象,绮丽唯美的场景,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达着一个个永恒的主题。《潘多拉的秘密》所选文章,逻辑性强,富有华丽的幻想,事件、情节都很细腻地展现出丰满的人物形象,是90后少年作家作品中难得一见的精品佳作。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福尔摩斯探案集4

    福尔摩斯探案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89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绕城

    绕城

    本书是中国当代原创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所经历的求学和恋爱故事,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青年人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成长中的心路变化。
  • 生命的痕迹

    生命的痕迹

    从生命开始坠入这个花团锦簇的世界,注定了有风和日丽,也有凄风苦雨,在历经无数酷热、严寒、飘摇中,生命从一颗弱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那些春华秋实平平淡淡的岁月,最终化作圈圈美丽的曲线年轮,记载我们一路走过的艰辛和绚丽。蓦然回首,身后似梦似幻的身影,一串串留有生命痕迹的岁月,早已风干成芳香的玫瑰:我们曾经来过。
热门推荐
  • 我一定要你爱上我

    我一定要你爱上我

    哼,我安沐雨堂堂安家千金,你凌风为啥就喜欢那个蛇蝎女人!我一定要把你抢回来!
  • 逆天女仙尊

    逆天女仙尊

    据说在这异世大陆上女人是不能修仙的?就算能成功修炼斗气最后也会停在修皇这个阶段无一例外!故哪怕是一些大世家也不会着力培养一个女孩。我来说说这个异世大陆的等级划分:修气,修真,修灵,修王,修皇,仙宗,仙尊。
  • 奉天灵蝶

    奉天灵蝶

    枯叶欲随风,无奈天下大势,不容枯叶置身事外……
  • 骑士时代之三国战记

    骑士时代之三国战记

    为了取得天下,将世界染成自己的颜色,你寻求那荣光吗,你能背负那重任吗,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能自我掌控,谁都无法逃离,无法违背,被名为命运的洪流推动而去,不过,倘若那命运这样命令你的话呢?改变世界,用你的双手选择未来吧,你无法反抗命运,不过,世界托付给了你。骑士大陆,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武术,却有一个神奇的种族,骑士。
  • 总裁独宠:打破平静生活

    总裁独宠:打破平静生活

    对于赵然他追我3年,在我准备订婚时,我亲爱的堂妹却找上我跪下让我把未婚夫让给她,因为她怀孕了。我真想大笑,在婚礼上堂妹说她和赵然是情投意合,没有姐姐就没有今天的他们。说完就像亲朋好友推销起我来,不就是想说我没有人要吗?很少发火的我拉着旁边的见了两面男人也不管他是怎么想的对着台上就到:”不用了,我有男朋友了,不用堂妹的操心。”说完其实我也很后悔,特别心虚我怕那男人揭穿我,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既然笑着楼住我的腰说:“恭喜堂妹了."旁边有人小声的说那是欧氏集团的总裁。那时我才知道我惹了个什么样的人,他,杀伐果断,睿智,冷静,腹黑,永远都是笑着让你害怕,不知不觉中妥协的男人
  • 赖霸天

    赖霸天

    一个穷山村出来的孩子,以为考上大学就有出路了,可是在这个本科遍地捞的时代,找个好工作岂是易事?悲剧的他有恰巧患上了一种怪病——睡美人综合征,在家人和恋人的多重压力下,无奈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怎知这竟让他在另外一方时空开始了一段传奇的故事!!敬请关注——一个流氓无赖在异界慢慢雄起的故事——赖霸天!
  •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源来是你喜欢我

    源来是你喜欢我

    不是说,出场顺序会影响爱情吗?不是说,初恋都很美好吗?不是说,残念经过时间的冲刷会变淡吗?可在他和她身上偏偏不成立呢。喂,还记得初三那场流星雨吗?嘿,还记得大学那时树荫下的嬉戏吗?废话,当然记得啊。
  • 皇上滚开,我是唐公公

    皇上滚开,我是唐公公

    唐音,在现代有多牛,在古代就有多挫。阴差阳错进了宫,身份竟是唐公公。这个公公好嚣张!没办法,人家有皇上罩着。“大胆唐公公,竟然敢,竟然敢捏熹妃娘娘的胸”某女:“不好意思,捏错了,本来是捏屁股的”
  • 快递之王:顺丰掌门人王卫

    快递之王:顺丰掌门人王卫

    他是王卫。一个务实的勇者,一个在能吃苦的年纪不选择安逸的人。22时岁带着6个员工往返深港两地送快件,带领顺丰从“老鼠会”时期,走街串巷,满腿伤疤。三年后他垄断了华南地区快递业务。一个低到尘埃里的务实者。2002年,顺丰已经包揽了深港货运70%的业务,但市领导却还不知道有一个叫王卫的人在这座城市里开办了一家行业龙头企业。他在不到40岁就拥有了一家年营业额达到120亿的公司——顺丰速运。王卫成就了一段商界传奇,起初只有高中毕业的他,如今已成为快递行业不容小视的商业精英。王卫始终做一个淡定的信佛人,面对自己的成功,他也只是轻描淡写,认为这是一场“因缘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