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7000000012

第12章 怀念红高粱

村里人把红高梁称胡秫,把高粱秸称胡秸。不知什么原因前面加上一个“胡”字。也许这种作物是先祖队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耶里引来的。听老人们说,我们村祖祖辈辈都把红高梁当作主粮。

提起红高梁,我便联想、起薪名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和电影《红高梁》里那如霞似火的高粱地。

莫言是高密东北乡人,与我们平直的东南乡只隔一条胶莱河。过去胶莱河两岸土地低洼,讨庄稀少。每年夏秋胶莱河涨水,两岸一片汪洋。种低秆作物往往遭受水淹,颗粒不收。人们便选择既耐旱义耐涝的红高菜种植。据说有一年我们这里八月十五发大水,高粱地里水深齐肩,男人们拖着笸箩借着月光在水里割高粱穗:可以想象,无数个月亮在高粱地里跳跃,那是何等的凄美和浪漫啊!

青少年时期,我们村满坡都是红高梁,夜晚一个人不敢从高粱地边上走。苍白的月光投在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里,风一吹叶子刷啦刷啦响,海浪似的高粱叶,黑影白影一闪一闪的,令人胆战心惊。总觉得身后有个东西跟着走,心里一紧一缩,脑门直冒冷汗。那时候不光怕鬼怕妖,还怕人怕野兽。劫道掠路偷小孩的时有发生。狼在高粱地里吃小孩的故事听老人们讲过,很恐怖。我没见过狼,狐狸、獾、黄鼠狼倒是见过不少。夜晚我一个人很少从高粱地边走。

战争年代,高粱是青纱帐,为游击战争做过贡献。少年时代,我们把红高梁当作恶作剧的自然屏障。常以割草挖菜为名,结伴到高粱地里玩。为逃避看坡员的耳目,在高粱地里烧豆子、焖地瓜、打乌霉吃。

高粱孕穗打苞时期有的穗上长乌霉,现在知道是一种黑穗病。乌霉有实乌霉花乌霉之分。实乌霉是高粱穗没分化前在旗叶下面穗苞里长的一种黑色锥形物,吃起来面而香。在那吃不饱饭的年代,饿了到高粱地里找几个实乌霉吃可以充饥。花乌霉是高粱穗分化后形成的黑穗,披散着好似女人的头发。吃起来弄得满嘴满脸都是灰。打乌霉吃队长是绝对禁止的,怕损坏高粱。最过分的事是那次在高粱地里教训小惯孩狗剩。

狗剩是他爹五十多岁才娶妻生的。晚来得子倍加娇惯宠爱。狗剩吃得好,长得胖,又不像我们那样整天割草挖菜,很有劲。他十多岁时后脑勺上还留着一撮老毛,手里拿一张小铁锨,牵着一条小黑狗满街遛。和小朋友玩耍时一沾不到便宜就打架。打不过的就唤狗咬,用小铁锨抡。村里有个乒乓球台,他不管去得早晚,一到必须先打,不让他打就躺在台子上耍赖。谁要得罪了他,他就给你糟蹋菜园。邻居家在菜园边栽上两行葵花,长得秆粗叶壮,到了秋天既不结盘也不开花,后来才明白是他家的孩子得罪了狗剩,狗剩用麦莛创造性给葵花打了心。他爹是村里有名的二杆子,有时狗剩打了别人,他爹也去找人家的不是。村里的小伙伴都想找机会教训他。放了秋假,几个小伙伴以打扑克为名,把他引诱到高粱地里。一进高粱地,大家一开动手用胡秸将他绑在高粱秆上。小伙伴们没有对他动手脚,只要他答应三个条件就放了他。第一,不再欺负人;第二,不再破坏别人家的菜园子;第三,在外面吵架不准回家对地爹说(包括今天的事。答应了就放了他,以后再不改,还像今天这样整他。狗剩一看天地无助,直到晌天才告了饶。这次恶作剧虽然手段上有点过,但对村民、对小伙伴们以及对狗剩本人以后的成长都有益处。

及至“文革”,学校停课,我便成了一名准社员,天天离不开高粱地了。

初春,高粱下种时,我给爷爷伯伯们牵牲口。他们扶着独脚耧,边望着天上鸣叫的斑鸠布鸽,一边念叨着邓旬顺口溜:咯打咯打耩胡秫,耩得地里冒步土(尘土),长得矮了,怕兔子踩了,长得高了,怕布鸽叼了。反映了他们对收成的担心。

那时候我不懂得他们喊牲口“里里啦啦”的意思,因牲口走歪,多次受到斥责和黄牛的蹄子踩,常把脚踩得少皮没毛的。心想,干什么都有诀窍,下庄稼地也有学问。

高粱播上种以后,要用磙子压实,防止风吹失墒,出苗不齐。队长就安排我和立春赶着小毛驴拉着石磙去压地。磙子呈鸡蛋形,两头尖尖,放在垅沟里,正好中间着地。四月天,牵着毛驴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刚下过种的暄地里走,又累又饿又困。我和立春就想了个歇人不歇驴的办法。脱下小褂蒙在毛驴头上,我俩分别坐在高粱地两头,把毛驴牵进垅沟里让它自己拉着磙子顺着垅沟往前走。走到地头再把它牵进另一个垅沟,让它拉着磙子顺着垅沟往回走。我们没想到驴的聪明程度一点也不比我们差。两头驴压了一个来回,发觉没人牵它,走到地中间就站住不走了。我和立春只得到地里牵着它走。有时不注意磙子掉在地里,毛驴也不停,看来,偷懒是每个动物的本性性。

我最烦的是挖小苗。当高粱长出两个叶的时候,就要用小镢开第一遍苗。黄黄的高粱苗和谷莠杂草一个颜色,有时分不清哪是菌哪是草。蹲在地里时间久丁,腰酸腿痛,心烦意乱,往往挖掉高粱酒留下谷莠杂草。队长检查时就质问我为什么留草不留苗,说当农民不仅要分清苗和草,还要分清邵是好苗壮苗,哪是弱苖坏苗。又说,庄户眼,赛夹剪,小苗一露头,就知道哪是乌霉杆。这对我来说,真是太难了。

后来,队长因为苗和草的理论遭到批判,说他只要资本主义的苗,不要社会主义的草,违背了“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指导思想。造反派把他绑在高粱秸上批斗,就像我们小孩子恶作剧一样。

秋热像老虎。秋天的高粱穗如满天彩霞,密密的高粱林里燃着一摊火。我光着膀子钻进高粱地里劈胡秫叶子,权当进了大蒸锅,闷得喘不过气来。高粱上的蚜虫、瓢虫、红蜘蛛落在满是汗水的头上身上,像一群爬动的虱子。高粱叶缘的毛刺,划在身上又痒又痛。那时饲草缺,高粱叶又是牲畜的上等饲草,社员们劈下来捆成捆晾干垛起来为牲口准备过冬的口粮。

劈了叶的高粱秸光溜溜的,直立挺拔傈一棵棵竹子。垂下的高粱穗酷似盖着红盖头的新媳妇,流苏摆动,姿态秀美,如同含羞待嫁。这是秋的本色,天赐的珍珠,大地的骄傲,汗水的结晶。

高粱收获是一桩又苦又累的活。男人们左手搂着高粱秸,右手握住镢头,弯腰弓背,砍一棵抱一棵。镢头不能深也不能浅,深了用力大带根,浅了茬高耕地时伤人的脚。砍满了抱傈放小孩一样轻轻地放在地上。一铺一铺的高粱秸把高粱地组合成一张用高粱勒成的大床。穿红戴绿的女人们手拿刻刀,把刻下的高粱穗放进麻袋里。

高粱是粗粮。在糠菜半年粮的年代,却成了细粮。生产队分了新高粱,农民们终于可以吃上顿饱饭啦。他们锅上贴着高粱饼子,锅下煮着高粱米或高粱粥。顿顿吃高粱,连尿都带着高粱酒味,大便全是红色。有俗话,东家种高粱,西邻不敢拉红屎。这笑话在生产队时期还真演绎过一出拉红屎的故事。

有一个叫陈高粱的社员,两口子拉扯着四个孩子过日子,不去偷孩子们就挨饿,他听说鸽子会偷粮食,就到集上买来两对布鸽,回家训练调教。队里的高粱一上场,他把饿了一天的布鸪放出去。家里放一个大盆舀滴水,鸽子们到场园田一口高粱粒就回家漱进盆里,一夜间四只鸽子偷了一大盆高粱粒。陈高粱认为这个办法谁也发觉不了,结果还是被搞“四合一”挖大粪的社员发现了挖大粪的见他家圈里拉的红屎,就报告了队长。队长把他叫去,问他队里没分高粱,你家哪来的红屎。陈高粱开始不承认,一吊到粱上就说了实话。

农耕时代,红高梁不仅是粮食作物,也是经济作物。高粱米是酿酒的上品。我们这里有个兰底镇,明清时期兰底高粱酒就远近闻名。历史上曾有过“一景芝(白干)一兰底(老烧)”之说。不知道莫言先生《红高粱》里写的那个酒厂是不是兰底酒厂。可惜后来因高粱原料不足,成本高而停产。现在仍有人愿意用茅台酒换兰底产的那种70度的高粱原液。

高粱浑身是宝。高粱穗去粒后,可以扎炊帚、笤帚,用来刷锅、扫炕、扫地。穗下的莛秆可以钉盖垫、扎盘子、穿算子。高粱秸用来勒屋箔,打箔帐,晒棉花瓜干等。高粱秸用水泡湿压碎,去瓤后刮出篾子,用来扎鸡笼、鸟笼、编席子、编折子。红黄两色的篾子编出的花红席是农家子女结婚必备的炕上用品。至今经营高粱制品的手艺人仍在乡间集上挣大钱。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随着农田条件的改善和粮食种植结构的改变,农民已经很少种高粱了,一片连一片的红高粱景观不见了,高粱除了做酒,食用的意义已经不大。即便现在起了战争,也不用在青纱帐里转来转去打游击了。

火焰般的红高粱是我记忆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它给中国传统农业增添了沧桑厚重的历史感。

同类推荐
  • 黑白斋读书录

    黑白斋读书录

    全书分为四辑:“线与面”收录了作者近年来以长篇小说为主对军旅文学重要现象、重大问题的发言;“问与答”是作者与学生关于军旅文学的访谈;“人与书”收录的文章记叙了许多军内的师友名。“序而跋”收录了各种序跋。
  • 再见亦是人生

    再见亦是人生

    尽管我们都不愿意说再见,可人生中却充满了再见,这些都令我们感到不安。总在担心眼前的这些明天再也不会出现,难过地流着泪,迟疑地挥挥手,不情愿地在心中默默说声再见。你可曾记得,初降人世的日子里,面对陌生的世界心中充满的好奇;可曾记得,青春年少的日子里,面对成长眼中充满的迷离;可曾记得,走过的这些年里变化无常的每一季云天;可曾记得,每一个美好思念里温馨动人的瞬间……走过的路,我用笔细心记录,其中的所有,都是日后的感动。年华流过,我用文字将它永远留住,在纸上,在心中,在那曾经走过的每一条街道旁。
  • “小鬼儿”谈天

    “小鬼儿”谈天

    本书从少年那些事儿说起,共分九个部分,包括引子、结尾各一部分,正文七部分,全文近20万字。全书以中国中部农村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记述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片段,摹写了20世纪中后期向21世纪变迁的农村景象。作品用写实的语言把人生的价值取向融入逸闻趣事,用畅想的笔法把未来的美好希冀诉诸于字里行间,其中不乏灵魂的漫步、理想的萌芽、批判的责任以及矛盾的冲突和心灵的自白。作者以一个反躬自问的思考者形象出现,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还将向哪里去”等力求做出注脚,也显示了自己写作的初衷,探究了生活的真谛。整个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画卷,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以崭新的视角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基层派出所民警丰富的内心世界,评论界人士指出,主人公是老百姓期望的有真性情的警察化身,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作者用率直的情感、崭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绮丽优美的山区田园风光,原汁原味的乡村警察的真实生活。《大罗山纪事》的整体行文风格是随笔和散文式的,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可以抽出来成为一篇独立的随笔或者散文。本书的成功首先是敢于讲真话,这是一本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多情的文笔,不仅给读者展示出了大罗山下绮丽的田园风光,而且也展示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派出所民警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回顾和总结之书。直面内心,砥砺成长,献给8090两代人的青春自白书。毕业十年了,但我们的青春依然不老。学生、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北漂、作家、创业者……伴随着这些不断转换的身份标签,得到或者失去,辛酸还是荣光、荆棘或是迷茫,不管经历着什么,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致敬我们都曾路过的青春,致敬回忆里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总有一个故事点亮你心中的灯火,在水格诚挚、温暖而治愈的文字中,幸福从孤独中开出了花。
热门推荐
  • 智慧减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减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减压术》讲述的是教你怎么巧用智慧进行生活中的减压。
  • 梳簪记

    梳簪记

    突然失母,林听白意外发现父亲竟包庇真凶,尚未来得及细细调查,竟卷入赢王世子与七皇子争夺之中,帝王顾忌功臣之子,下令让林听白自己选择夫君是谁?看她如何步步为营,巧妙周旋,自护护弟间,如何替母报仇!
  • 凤鸾心动

    凤鸾心动

    执行完时空任务的白思卿却意外卷入时空裂缝,掉在了天澜大陆。异世孤女摇身变作了丞相府三千金,备受宠爱。化身成男人,误打误撞招惹了当朝太子。白思卿囧了,太子莫非喜欢男人?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白思卿正准备收拾东西开始自己的寻家之路,只是为啥太子大人偏偏赖着自己不放?
  • 梦,青春

    梦,青春

    青春就像是一场美梦,因为它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梦终究有醒的一天。当它和现实产生交集的时候我们便会充满困惑……
  • 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

    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

    人生的每一次成功都有其捷径可循,今日的习惯,明日的命运!今日的奋斗,明日的成功。今天的每一步都为明天埋下伏笔,人生,什么时候都是新的开始,只要你去争取今天了,就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本书为那些渴望成功的读者提供具体而实用的成功方法和实用技巧,并有可读性很强的案例和故事来说明问题,指导你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思考方法,增强应对各种人生挑战的心理承受能力,寻找自己正确的前进方向,从而改变你的一生。
  • 神荒龙王

    神荒龙王

    【极品玄幻爽文!】【千万追读收藏!】少年叶天偶得龙血改造,修无上荒龙诀,逆天崛起!斩圣子,睡神女!什么圣子神女,在我叶天眼中全都是蝼蚁!
  • 每夜一个诡异故事

    每夜一个诡异故事

    作为一名恐怖小说杂志社的特约作家,我从来都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鬼。它们不过是我笔下用来吓唬读者,并且为我挣钱的工具而已。直到有一天,我遇见了一个以《楚辞·招魂》中的句子为名的男人之后。接二连三的诡异与惊悚事件开始发生在我的身边……杀狗吃猫,恶事缠腰西川鬼门,炼鬼捉魂上古的奇书《抱朴子》竟有道藏篇,地府的奈何桥已断了千年一切的一切,既是宿命,也是因缘跟着这个名叫楚魂兮的男人,我开始了每夜一个诡异故事的路程……
  • EXO勋鹿:致幻

    EXO勋鹿:致幻

    微虐。“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人,那个人关心你,却喜欢玩失踪,他一失踪,你就很想念他。这是为什么啊?”“那就是,你喜欢他咯。”我。。。喜欢他吗?
  • 那双眸子

    那双眸子

    在那个夜晚传来了一阵哭声“哇哇哇”正在砍柴的李大叔循声而去,在他的眼前出现了······
  • 流氓穿越三国争霸

    流氓穿越三国争霸

    穿越回汉末,在群雄并起的时代,流氓到了三国,历史在手,江山我有,普天之下,谁与争锋,寂寞啊,高处不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