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800000007

第7章 拜舜乡太公就国

话说子牙欲行,吩咐武吉搬迎老母,率领众家眷后续而行。自有武王和众大臣送别,此一番送别,更自不同,前文以表,在此不述,君臣自东门外分别,子牙恋恋不舍而去。

一路行来,沿途各国都是子牙封呈,各国诸侯无不感恩戴德,迎往送行,尽心伺候。一者报答恩德,二者也为可怜,子牙此去,就封于东夷之地,凶险不定,沿途各国,经数代中华先祖之治理,民情熙熙,物产富饶,将此富庶之地封于他人,自去偏僻荒凉之地,着实使人敬佩,子牙虽老当益壮,但也白发苍苍,诚也可怜,诸侯心中有愧,尽心奉献,凡一应物品,悉数供应,要物有物,要人有人,子牙心自安然。

百姓听说子牙到来,早就闻听大名,纷纷前来,一睹容颜,只见子牙鹤发童颜,精神抖擞。跨马而来,好不威风,众人齐声喝彩,无不顶礼膜拜,子牙少不了一番拜谢。

子牙见百姓拥戴,令部下打出招兵旗号,大战之后,人心思安,流离失所之人盼有个归身之处,姜子牙举贤尚德、爱才任能之名尽人皆知,一看子牙打出招兵旗,才智壮勇之人,纷纷报名,各国君侯,看着子牙之面,不予拒绝,提供甲胄器械,供应马匹粮草,一应俱全。沿途十多个国家,报名多寡不一,子牙治军之人,亲自挑选,录用精壮者,计有人马三千,粮草充足。一者子牙用兵在精不在多,二者子牙就国,不宜多兵。

一日,来到泰山,此泰山为齐鲁分界之山也,鲁国伯禽送子牙到此,子牙辞行,少不了一番告别。子牙未上昆仑山学道之时,曾来泰山多次,前为生计奔忙,不甚感觉,今日之来,乃衣锦还乡,泰山之东,立国为齐,真是别有一番心情涌向心头。子牙感叹万千,思念老友武成王黄飞虎,一殿之臣,伐纣之时,共谋策划,多立功勋,一旦为王事而没,生死两隔,幌犹今日,能不感叹。黄飞虎死后,封为泰山神,在泰山下建有东岳天齐庙,予以供奉,子牙思念,前去拜祭。

天齐庙又称岱庙,为祭祀泰山而建,自黄飞虎被封为东岳天齐大帝后。庙观大殿里供奉黄飞虎塑像,人们皆知东岳大帝掌幽冥地狱,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生死转化,谁不敬畏,出资修缮,更加壮丽,子牙众人来到天齐庙,但见古柏虬龙蟠旋,银杏遮天蔽日,景点玲珑精美,花卉争奇斗艳,亭台古朴典雅。再看那大殿,巍峨雄伟,黄瓦明廊,红柱隔扇,金碧辉煌。殿门上浓笔撰书楹联:

“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进了殿门,见正中供桌上端坐着东岳大帝黄飞虎,两旁坐着南岳衡山崇黑虎、中岳嵩山闻聘、北岳恒山崔英、西岳华山蒋雄。此五人栩栩如生,只因时常感应显圣,千请千灵,万请万应,祈福福至,禳患患除;四方远近居民,俱来进香,纷纷如蚁,往来不断,香火旺盛。

子牙感叹不己:“昨日同殿为臣,今日泥塑金身,阴阳两世相隔,命运坎坷如斯。”子牙昔日封神,今日来此拜神,虽为泥塑金身,也求感应显圣。子牙沾香拜祭,少不了一番祷告,无非是思念之情,祈求保佑之语。焚香完毕,子牙一行人上泰山而来。

泰山、中华第一山也,山高千韧,巍峨雄伟,峻拔壮观,山势累叠,气势磅礴,奇峰突兀,虬枝峥嵘,壑烟流动,峰岫峣嶷,东威沧海,西镇大河,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不愧为五岳之首,历来皇帝拜祭之山,泰山为中华民族之象征也。太公圣人也,有诗圣杜甫单道泰山的雄峻。诗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姜子牙昆仑山学艺四十载,岂不知子牙学道的昆仑山为西昆仑,泰山古时又称东昆仑,皆仙山也,子牙拜祭泰山有回西昆仑之感。有诗仙李白单道泰山的灵秀,诗题《游泰山》,诗曰:

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想象鸾凤舞,飘颻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子牙众人一路观赏而来,赞叹不己,既然有了诗圣、诗仙的赞美,在此小子不再多述,延缓数日,来到泺邑,今济南府也,此地为于泰山北麓,舜帝之故乡,以山泉闻名,子牙观之,大为高兴。观那众泉:

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如串串珍珠,灿烂晶莹;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泉水潺潺,诗情画意。

名泉七十有二,以泺泉(趵突泉)为最,有诗赞曰: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各股泉水,自高往低,汇流而下,聚集一湖,那湖水清砌见底,明镜一般,故曰“大明湖”,有诗赞曰:

东风吹皱波粼粼,芦牙界破明湖春。风定湖光作明镜,群峰倒插青嶙峋。丝丝杨柳欲成花,春尽河桥风物嘉。时有飞鸟间高下,水中游船起噱哗。

泺邑之景,风光无限,桃李满枝,鸭绿鹅黄,莺声嘹呖,紫燕呢喃,风吹不管游人醉,独有夏日景色新。真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子牙观之不胜,令军士驻扎下来,逐日浏览,不思就国。自跟随丞相以来,众人就没见子牙如此高兴过。幕府耿直道:“主公多日来游览泰山、趵突泉、大明湖,流恋忘返,高兴异常。我观此地,高山雄峻,河流逶迤,腹地广阔,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不亚于镐京也。此地离营邱不远,主公何不把国都建于泺邑。一者图后续之发展,二者可娱主公之晚年,不知是否可行。”

子牙笑道:“耿大夫之言,甚知我意。只是我前已讲,武王分封,天下布局,在于相互制衡也。我齐与鲁,相互依存,也互为制衡。洛邑为齐边境,如依泰山之险,在边境建立国都,俯视曲阜,鲁国能安逸否?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使邻国不安,必起争执,若起兵戈,反为不美,齐定都于营邱,山东之境封以齐鲁二国,尔等知武王之用意,王意不可不查,老夫如何能建都于泺邑?只是终我齐国之期,不能在此建都,以示我姜氏子孙忠于周家王朝,和鲁国和睦相安。况营邱所处位置也为险峻富饶,建于淄河之畔,南为群山可以屯兵,三面平原广有土壤,也是建都之地也。”众人领诺。

子牙对众人道:“当初老夫奉师命下山,本事殷商,因纣王无道,弃纣赴周,隐居潘溪,我见溪水潺潺,思尧帝暮年,欲传位于贤人,那贤人不忍接尧帝之位,故有洗耳不听亡国音之说,我在朝歌服侍纣王时,见纣王日夜笙歌,真乃亡国之音也,安能听之,故弃之,作洗耳不听亡国音之歌,以为诫训,不想乡民传唱,被文王听取,认为我是贤人,请我出山,我八十际遇文王,致有今天,今观此湖,大小不一,与潘溪相似,但此湖非他湖也,现来舜乡,又见溪湖,令人思绪翩翩,不能不想,所作诗歌,虽岁月已过数年,但言犹在耳,记忆犹新。

幕僚般助道:“臣等初随君侯,愿闻大作,也为训诫,以示铭记”,子牙笑道:“此乃我潘溪之语,自觉精作,不曾忘记,试听道来。”子牙一一念唱,歌曰:

“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应天人,义旗一举民安止。今经六百有余年,祝纲恩波将歇息。悬肉为林酒作池,鹿台积血高千尺。内荒于色外荒禽,嘈嘈四海沸呻吟。我曹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日逐洪涛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孤钓不如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般助道:“纣王无道,天怒人怨,天下共知,只是尧之亡国音与纣之亡国音有何区别?我等不知,望君侯赐教。”

子牙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朝代更替,天让有德,故有三皇五帝之说,是谓有德传有德也,乃文让也,纣王无道,不得已,武力伐之,以救民于水火,还天下与民,乃武让也。虽为亡音,古为让,今为夺,意不同也。”

般助欠身:“何为尧之亡音,臣愚不知深义。”子牙道:“此乃尧王访舜天子故事。昔尧有德,万民爱戴,只是生不肖之男,尧不能传承;后尧王暮年,恐失民望,私行访察,欲要让位。一日行至山僻幽静之乡,见一人倚溪临水,将一小瓢儿在水中转。尧王问曰:‘公为何将此瓢在水中转?’其人笑曰:‘吾看破世情,却了名利,去了家私,弃了妻子,离爱欲是非之门,抛红尘之径,避处深林,齑盐蔬食,怡乐林泉,以终天年,平生之愿足矣。’尧王听罢大喜,‘此人眼空一世,忘富贵之荣,远是非之境,真乃仁杰也。孤将此帝位正该让他。’王曰:‘贤者,吾非他人,朕乃帝尧。今见大贤有德,欲将天子之位让你,可否?’其人听罢,将小瓢拿起,一脚踏的粉碎,两只手掩住耳朵,飞跑跑至溪边洗耳。正洗之间,又见一人牵一只牛来吃水。其人曰:‘那君子,牛来吃水了。’那人只管洗耳。其人又曰:‘此耳有多少秽污,只管洗?’那人洗完,方开口答曰:‘方才帝尧让位与我,把我双耳都污了,故此洗了一会,有误此牛吃水。’其人听了,把牛牵至上流而饮。那人曰:‘为甚事便走?’其人曰:‘水被你洗污了,如何又污吾牛口?’当时高洁之士如此。故有‘洗耳不听亡国音’之说。

子牙道罢,众人知晓,只是尧遇贤人不接,舜有大德,如何继承了帝位?子牙见众人不解,续道:“后尧访知舜大贤,舜自小苦难深重,生母去世,父盲夫娶后妻,生一子。父喜小子,偏执想致舜死,遇小过失即厉惩之。舜却孝父友弟,从无怠慢。舜聪智,父、弟每欲致舜死时,无寻,而需时,则在旁恭候。一次,舜于仓顶涂泥,其父下火之,舜借助二斗笠护己,似生翅般于粮仓跳下遁走。父使舜挖井,舜先于井壁凿一暗道。井挖至深处,父、弟往井倒土,欲活埋舜,舜自暗道逃之。父、弟以舜死无疑,见舜活,假意道:何去?甚想汝……”常设法害舜,舜不计前嫌,像往常般侍奉父亲、友爱弟弟。凡此种种,致舜美名远扬,尧帝知后,就把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嫁给他。想把帝位传于舜,舜不受。尧死之后,舜避开尧的儿子丹朱,迁徙于南河之南,但天下诸侯,皆不拜丹朱,却去朝见舜;遇有纠纷,不求丹朱,却寻舜判,民谣颂舜不喜丹朱。由于民心所向,舜推脱不开,登了帝位。此是有德传有德,天下禅让故事也。

众人听子牙谈讲先朝兴废,后国遗踪之事,多有感叹。子牙叹曰:“武王得有天下,而不独占,大封诸侯,真乃德量宏天。你等知武王封伯夷后代之用意吗?”众人道:“不知,愿闻祥情”。

子牙道:“武王此次按亲、功、贵分封,亲如周公旦,贵如三皇五帝后裔,功如我等,而伯夷功没有,亲不是,论贵只是孤竹小国之弃子,阻武王伐纣且有过,何能封之,在于伯夷叔齐乃义士也,有国德让之,阻武王伐纣为忠而重伦理,不食周栗而亡气节也,而今天下分封,诸侯分离,为保社稷稳定,立其后乃为行榜样也,故倡之,此也是武王敬重箕子之意也,今我封得故国,来到舜地,知晓尧舜之事,但愿与诸卿努力,使齐地能为尧天舜日之邦。”

般助道:“君侯德名远扬,沿途之路,万民追随,今来齐邦就国,定会人民随顺,罢兵息武,国家安定。”子牙道:“非也,德之高无如三皇五帝,然也有九黎战涿鹿,炎黄战阪泉,虞舜伐三苗,夏禹伐共工之战,此乃诸卿共知也,安邦定国,在于文治武备,文武之道,不可偏废,今我等于齐就国,此乃是东夷地界,东夷好战之族,谅不会容得我等安身,诸卿务必小心为是,以防不测。”众人诺诺。

是日,子牙率众人来到舜祠,拜见了舜帝,舜中华民族之明君,深受百姓爱戴,至今济南府多留有舜帝遗迹,多处以舜命名。可见其影响深远。拜毕,回归帐中,由于沿途劳累,子牙令三军早早安歇,备来日赴营邱就国。

子牙在大帐中端坐,时值夏日,天气炎热,泺邑天气,犹似火炉,子牙哪能入卧,思衬道:“己乃东夷弃夫也,至三十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无奈拜师学艺,得遇恩师元始天尊,授以文武之道,仙道不成,奉命下山,辅助武王,灭纣兴周,成就功名,受封齐国,现离家已数十年,不知民俗有何变化。”思至此,不能入睡,叫醒般助、祝雍,几人换上便服,来到帐外巡看。

夏日之时,虽夜色深沉,人多不入睡,屋外乘凉,月光之下,好像有一群逃难之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论地、说古道今。子牙等人慢无声息走近跟前,有一人指着帐篷说道:“如今已是周家天下,武王分封诸侯,诸侯纷纷上道就国,眼前这批人,大概也是前去封地的?”又一人说道:“不像,若去就封,焉会如此游山逛景,慢慢腾腾,也不会睡的如此安逸。”只见当中一人,年约四旬,三绺短须,面皮微黑,听了二人之言,哈哈笑道:“你二人休得猜疑,此等人无论是否去封地,都无谓了,现今虽是周家天下,其自以为受得王封,就万事大吉,可以高枕无忧了,岂不知鞭长莫及,齐地远离镐京,地生人杂,分封以来,纠纷不断,占者为先,看此数人,游览舜祠,仰尧慕舜,却不知天时已变,今非昔比。如此慢散,何能成事?”

子牙听了此言,吃了一惊,忙向前拜揖道:“不才愚钝,听君言甚感吃惊,望赐教。”那人道:“你何人也?”般助在旁道:“此受封齐国侯、周朝姜丞相也。”那人忙立身施礼道:“原来是姜君侯,失敬、失敬,言语不当,请勿怪罪。”子牙邀入大帐坐地。

此人是齐营邱人氏,复姓淳于名丹,名士也,因避战乱,欲入中原,求取聘用,今见子牙,也感吃惊,原来子牙封国后,因武王国事繁忙,延迟而行,沿途路远,迎往接送,耽搁了日程,数月不到,使东海平灵王调动人马,不日就来抢夺营邱。子牙来泺邑之后,也派出多路探马探听消息,知此消息,子牙心喜,召众人进账,商讨对策。

众人进账,听此消息,大吃一惊。祝雍道:“诸侯就国,皆急速而行,独君侯出发既晚,又缓慢而行,使平灵王占有时机,我等只有三千人马,如何能行的事,如果营邱失守,则无有立足之地也,今主公不惊而喜,何也?当速出对策,不使其目的得逞。”

子牙笑道:“一切皆在我所料中,不喜何为?不满你等说,我进展缓慢,示弱于其,正是为此也。武王封我齐国,定为五侯九伯之上,沿途考察,我已预留兵马在彼。齐鲁为邻国,泺邑近营邱,仅百里余遥,快马一日就到,镐京临行之际,周公托付我看顾鲁国,公子伯禽,智勇足备,在鲁之时,我已练就一支人马预备,随时调用。滞留泺邑,以待时机也。平灵王志大才疏,刚愎自用,贪而无厌,不知进退,一勇之夫尔?何惧之有?其若保国守境,顺从周朝,讨得封诰,我等相邻为安,不得奈其何?武王分封,乾坤已立,天下初安,我为当朝宰相,如何能侵占他地,挑起战端,不唯武王不满,也为众诸侯所不齿。今平灵相侵,欲占我国,使人愤恨,激我斗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首恶者必办,也为贪心不足者戒。武王授我黄钺、白旄,得专征伐,保家卫国,正义之举,灭平灵正其时也。”说到此,子牙哈哈笑道:“武王封我营邱,百里为侯,想我自拜师元始天尊以来,就有吞吐天下之志,经纬天地之才,天下在我掌中,如何只能为一富家翁也。诸卿皆治国之贤才,今平灵王送土地给你等以作用,焉能不喜。”众人拜服道:“君侯智深,我等不及也。”

原来营邱乃齐之要冲,临淄水而建,地势险要,殷商时建有营垒,驻扎军队,防范东夷侵犯,故曰营邱(临淄),后建有市廓为齐重镇,商纣时派有将军把守,纣亡,纣将纳表输诚,为镇东海,武王封子牙为齐侯,都营邱,不意平灵王前来夺取营邱,焉能不令众人吃惊。

子牙道:“家国大事,不在一城一地一时之得失也,只是为稳人心,营邱不失为佳,不知你等有何妙计,可保万全。”子牙问策于众人,淳于丹向前道:“君侯智之深,令人佩服,我有一计,可保营邱。”子牙谢道:“计将安出。”淳于丹道:“我献“仗势欺人”之计。”子牙笑道:“我用计多矣,从无听说有此计,请君赐教。”淳于丹道:“武王仁德布于四海,天下悦而归周,如今已是周家天下,此既为民望,也为大势也,君侯兴周灭纣,武王授于黄钺、白旄,可调诸侯之军,今封邦建国,名正言顺,谁人敢于争锋。正所谓:天下大势,顺者昌逆者亡,平灵王不知天数,不明顺逆,安能不败。现营邱之危,乃一时之危也,君侯可大张其势,派出信使,先行见得营邱主将,稳定军心,随后派出精锐骑兵,打着君侯旗号,分路而进,白天进,晚上出,前门进,后门出,反复数次,造成若大兵力之势。此为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君侯率后军进发,军卒之间间有距离,快马后面拉有树枝,反复奔跑,使尘土飞扬,形成杀气。平灵王所辖乃乌合之众,临时拼凑,心并不齐一,虽有十数万兵并不可怕,其先锋莱子国虽国富兵强,骁勇善战,但数受平灵王欺压,并不甘心,今者出兵,一者怕平灵王占有营邱,使其坐大,二者营邱空虚,抢先占有,可强国力,故兴兵犯境。投机之人,其实有狐疑之心,见君侯进驻,安知虚实,必退兵矣,莱兵退,平灵王孤,必败也。”子牙拍掌称善:“卿之计,正和我意”。逐依计而行,拜其为行军司马,参赞军机,淳于丹拜谢。

子牙拜祝雍为营邱令,带百名护卫立即出行,前去营邱交接。令王广、王强、姜威、成铸四将各带骑兵五百,三更出发,依计进入营邱城,三军随后起行,子牙又派出信使数人,调各国之兵听用。

祝雍来到营邱,与驻守将军吴桐办理交割,那吴桐年已六旬,多年操劳,体弱多病,将营邱情况一一说明,休养去了。营邱百姓,知主帅有病,闻平灵王进犯,莱国之兵已兵临城下,一夕数惊。祝雍到了,人心稍安,祝雍令打开城门,迎接子牙兵入。须时,王广率第一拨军到,打着齐军旗号,四门转了一圈,在东门安扎。随后,王强、姜威、成铸率军分别打着鲁、燕、蔡旗号依计分别于西、南、北门驻扎。登高望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正不知有多少兵马要来,入夜,四门军兵来回穿梭,前进后出,人声嘈杂,马声嘶鸣。天明,子牙率后军入城。

话说那平灵王,世代居于东夷之地,其祖笼络各部族,成了气候,商建立之初,助商有功,商汤封其为东夷之主,势力逐步扩充,数代之后,犹和商朝做了对头。至商帝乙之期,已势成水火,商朝主要兵力,用以防范东夷,商纣之时,暴政无道,诸侯皆反,纣王拘文王麦里七年,稳住西岐,出倾国兵力专伐东夷,大战数次,不得脱身,致使国库空虚,兵民凋零,疲惫不堪。武王趁机伐纣,大战牧野,一战成功,夺得商纣天下。

周家天下,遵文王遗训,尊诰不称帝、皇,以王为皇,续称武王、尊父为文王,祖父为太王,王以下为公、侯、伯之等。武王分封,平灵不服,自立为王,与大周朝相抗衡。武王封太公于齐,封周公于鲁,在于防御东夷也。

自太公、周公封于齐、鲁,东夷东南各部见武王如此宽宏,背着平灵纷纷纳表输降,武王予以封国,东南诸夷皆平。平灵都于琅琊(今平度市),扼胶东要冲,阻东北各夷与中原来往。知太公封于齐,大怒道:“若不是我羁绊住商纣兵力,武王如何得以灭纣,今不思报恩,不拜我为王,不使东、西二王并立。却将姜子牙封于齐国,营邱虽为一隅,却是阻挡我进军中原之路,姜子牙非等闲人士,建国于齐,必有灭我之心,趁其立足不稳,我当出兵灭之。”丞相桂督出班谏道:“我军连年用兵,国库空虚,粮草不足,军马疲惫,不宜再战。今武王得国,势头正盛,况姜子牙当朝宰相,灭纣元戎,大王非其对手,我当仿效他国,纳表输诚,以保一方平安。”兵部尚书武捷奏道:“丞相之言不可,我国既已自立为王,那武王如何能容得下大王。封姜子牙于齐,势为水火,我不灭他,他必灭我。据我所知,武王封国于姜子牙,并为给予一兵一卒,沿途招的兵马不足三千,乃是乌合之众,如何挡得住我虎狼之师,其一路东来,延缓时日,畏我之心已有,我当趁其未到之时,出兵占有营邱,姜子牙失却巢穴,必定西返,我无忧也。”平灵王大喜道:“武尚书之言,甚合朕意。”当即罢免桂督丞相职务,授武捷为元帅,议定出兵,遣使莱子国,令其先行出兵,于淄水会合,灭齐之后,平分土地。

莱子国地处胶东,与齐相邻,殷商时建国,近年因纣王数次侵伐,为求自保,结成联盟,受平灵王制辖。武王伐纣,平灵王进袭营邱,得纣将吴桐设计防守,不曾得手。武王封国,平灵王自立为王,起兵进犯。莱国临近营邱,知子牙就国未到,守军虚弱,守将病重,得平灵王令旨,引兵来袭,早有探马来报,子牙兵到,只见城头插满旌旗,城内战马嘶鸣,城外远处尘土飞扬,知道遇到了强敌,不敢触其兵锋,退守河东,以待平灵王之兵,双方对峙起来。

在先秦古籍中,有明确记载的胶东古国只有莱子国。今在山东龙口市黄城镇东南约15公里处,有一山名曰莱山。莱子国即以此山命名,建国都于归城(黄县、今龙口市)。莱子国始建国的年代已不可确考,最早见于记载的是,西周初年莱子国便已存在,在西周时期的疆域曾北达海滨,南近莒国,西起淄河流域,东及胶东半岛最东端(今荣成市)。

据《史记》、《尚书》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三次东巡,周游天下,建了八座庙,祭祀八主,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其中古莱子国地盘内就有三座庙,分别是今荣成市成山头上的日主庙,烟台市芝罘区芝罘岛上的阳主庙,还有一座月主庙就设在今龙口境内的莱山上。秦始皇对古莱子国的青睐可见一斑。莱子国以东称东莱,以西称西莱。

同类推荐
  •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

    本书主要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链条出发,更多关注作品的文学独创性和内在发展联系性,选取了十八位优秀小说家的代表共三十一篇进行了研读。以解析作品的方式描述二十世纪中国不同历史背景下经典小说的基本内涵、审美特征及其典范意义。
  • 怪味沧桑

    怪味沧桑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四十余载春秋,世道沧桑,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但从大的方面影响着国计民生,而且将其触角不可阻挡地伸向了社会的最基本元素之一——中国农村的千家万户,其影响自然千差万别,有好有坏。本书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记述了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给原本天高皇帝远的农村人带来的种种生存忧患、喜怒哀乐,真实地再现了农村社会面临科技大潮冲击时的喜悦和震颤。
  • 祭奠清水

    祭奠清水

    “新活力作家文丛”收录了当今中国文坛最具实力、最活跃的七位作家魏微、朱文颖、刘玉栋、刘建东、李大卫、王方晨、巴桥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力作。这些作品奠定了他们在当今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近十年来青年文学发展的轨迹。本书为王方晨卷。王方晨是一个心中有“鬼”的作家,他的作品中人物常有英勇的精神气质,他的文字亢奋、胆大包天。
  • 中国情人

    中国情人

    古老民族的情欲史,少年中国的反转片!西方价值遭遇中式思维,会有怎样的尴尬?看韩东归来!剑指中国人的狂欢与沉沦!20世纪90年代中期,“艺术家”张朝晖和女友瞿红、好友常乐在京郊“艺术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随后,为了寻找梦想,张朝晖孤身一人远走美国。14年后,在国外遇到发展瓶颈的张朝晖回到国内寻找机会。而此时的瞿红已经成了一位颇具眼光的艺术品投资商,常乐也成了频频上镜的“国学大师”,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三人再次相遇,饭桌上的众人的寒暄,让张有些眩晕,他似乎已经不能适应国内这十几年的变化……《中国情人》极尽韩东式的幽默,在精简的叙述中描绘了中国跨世纪以来的翻天巨变、中西价值的剧烈冲突以及我们时代的爱与疯狂。18岁以下读者谨慎阅读《中国情人》!
  • 花儿努力在开放

    花儿努力在开放

    《原创阅读文库:花儿努力在开放》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挖掘生活中人性的闪光点为主旨,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与亲情的人文情怀为主题,塑造了一系列积极向上、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符合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兴趣。《原创阅读文库:花儿努力在开放》对提高青少年读者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培养美好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有着积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逆天杀手妃:王妃不好惹

    逆天杀手妃:王妃不好惹

    她,是当代第一杀手,出手果断狠毒,美貌无人能敌。但是因为出门没看黄历,执行任务时掉进了一个坑里,竟乌龙的穿越了。你妹,别人穿越都是风华绝代的美女,她丑陋无比,都是隐士高手,她玄气全无。偏偏还有一个视她如粪土的未婚夫…………当她变成她,集斗气师,练药师,召唤师于一身,昔日杀手女王强势回归!他,冷酷无情,杀人果断残忍,偏偏拥有一张人神共愤的脸。但是面对她时,“娘子,我们洞房吧……”某人汗颜了。今后,两人携手共进,称霸江湖,谁与争锋!
  • 前世缘&今世姻

    前世缘&今世姻

    一场车祸,导致了一个梦,拉开了前世的缘分;一个阴谋,夹杂了一段仇,谱写了苦涩的爱情;一份遗憾,变成了一个承诺,酿就了今世的姻缘--------------今世:穆伊是个心理学博士,因为学生时代两段割舍不下的感情,而和楚溢开展了两个‘报复’计划。计划圆满完成之后,不幸遇到车祸,导致穆伊昏迷不醒,继而开始了前世的梦-----------------前世:因为报仇,穆伊不顾一切的接近身为楚羲国溢王的楚溢。为了身份不被暴露,太子楚永浩帮着做了许多遮掩身份的事情。溢王的折磨并没有让穆伊气馁,反而越挫越勇。太子的阴险,溢王的冷厉,允王的多情,睿王的痴傻,这些是事实吗?背后又隐藏了什么?后来的一场刺杀,让穆伊和楚溢掉下无生崖,原本以为生命即将完结,可是,后来被人所救,二人开始了无烟村的宁静生活。无烟村其实并不宁静,村里经常闹鬼,当穆伊被鬼吓过之后,楚溢便开始一心想要将装鬼之人捉出来。进入诅咒森林,楚溢帮着村民避险逃生,九死一生的逃出诅咒森林后。惊悚的场面,惊险的阵法,人心的丑恶,全都因为一个诅咒,带血的诅咒。他只身再次进入诅咒森林,用他的智慧和武功逃过许多的陷阱和阵法,终于找到了谜底,知晓了装鬼之人,破解了一百多年的诅咒。费了许多功夫终于出了崖底,回到朝廷,两人高兴不已。意外的情事让穆伊怀孕,楚溢却不告诉她,还背着她将孩子拿掉,同时还打算迎娶蓝月国公主蓝可心为王妃,知道真相之后,穆伊痛苦不已,最后下定决心要离开楚溢。之后因拒绝蓝月国的和亲,蓝月国和楚羲国开战,楚溢赶赴边关,三年之后,皇上驾崩,国内混乱,各方王爷势力崛起争夺皇位。再次见到穆伊,她却是七弟允王的未婚妻。不过,这也没有阻挡他要穆伊的决心。一次次霸道的索要,让穆伊内心挣扎,一方面是自己的第一个男人,一方面是现在的未婚夫。后来她再次离开,却被自封为帝的太子抓住。为了不让太子威胁楚溢,穆伊隔断绳子从高高的城楼上掉下,最后香消玉殒。之后楚溢和允王又会怎样?帝王之位又属于谁呢?---------今生:知道前世姻缘的穆伊,会不会因为溢王的一个承诺继续和他携手以后的美好生活呢?
  • 抽签皇帝放牛郎

    抽签皇帝放牛郎

    朕以前是放牛的,还兼职放羊!但朕抽签厉害啊,抽签当上了皇帝!
  • 乱斗神界

    乱斗神界

    这是一部酒神续传。我十分想学习斗破苍穹之斗帝大陆作者的精神。本书一律免费,绝不收费。本书是由两名作者合作,希望大家喜欢。另外本书会比唐家三少写的更快,写到神界部分,请大家关注,这只是思想上的碰撞,并不是侵权。
  • 前世今世,玫瑰之恋永不变

    前世今世,玫瑰之恋永不变

    某一天意外收到魔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平凡的韩香璃的人生从此改变。银色长发的纪寒琰外冷内热,青梅竹马凌月痕妖惑众生……然而,她学习魔法的反常速度不禁让人惊讶。当爱上时,种种误会接踵而来;不爱了,再次相见时,心依旧痛。镶有宝蓝色玫瑰花型的项链,一切谜团最终破晓~
  • 穿越之农女难当

    穿越之农女难当

    莫名其妙穿到了异世,附身在一杯嫁人单独留在小山村,被好姐妹忽悠散尽家财,又被惨遭挖墙角被未婚夫甩,最后被饿死的单蠢妹子身上,东方明玉表示有点懵,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哪儿不是过生活。但那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关系什么的,不好意思,有姐半毛钱干系,哪玩哪儿去。哟,听不明白?还老不知趣的想要缠着她占便宜?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当她傻的么。那谁,忠犬大人,站住,说好的亲亲蜜蜜、恩恩爱爱呢?还不赶紧给我上!
  • 影子不会痛(闪小说励志篇)

    影子不会痛(闪小说励志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教宗薛崇训

    教宗薛崇训

    我是教宗,我叫薛崇训!我的宗教将会随着我的脚步传遍诸天万界。
  • 魔魂之刃

    魔魂之刃

    多少次历经生死,多少次伤痕累累,他把那些敌人当做自己最好的老师,因为他们教的很认真,认真到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恶略的生存环境将他从一名稚嫩的阳光的少年转变成一名嗜血的屠夫,当他手中的利刃割破敌人的咽喉时他总是感慨道“又杀了一位老师,我只是想活命而已,难道我的要求真的过分到了你们无法忍受的地步?好吧,现在的我已经学会了最后一节课业—反抗”
  • 梦伊凤笙

    梦伊凤笙

    九年的暗恋,今生的守护。心中的影子,一生的羁绊。当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却不知自己是对方心中的唯一。迷茫的前路,请转向身边,爱你的那个会在你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