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700000007

第7章 心灵的真善美(4)

高小刚死前的孝心,果真感知了娘娘。“鲁长渔”1203号渔轮一反常态,它象一匹知情的战马,回头搭救他的主人来了!只见渔轮节节后退。一向沉着而又果敢的船长,对于这突变的航情惊愕不解。在平时,凡事船长没有令,哪个伙计敢作声。眼下的高小刚,成了养不熟的鹞子——反生了!船长急摇减速舵令,可机舱里丝毫没有反应,渔轮还在倒退。此刻,被惊动的伙计发觉异常,纷纷出舱,就在打开照明灯寻叫大车时,渔轮退到他落水的地方,忽听左舷有呼救声,伙计们准确地甩出缆绳,把高小刚救了上来。熟悉的乡音,让他振奋,传统的甩绳救法,给他二次生命。

原来,“鲁长渔”1203号渔轮是一个月前从烟台渔业公司买的退役船,刚下坞不久,动力为80马力的火头机。高小刚在值班时,尤其跑长途,他习惯地坐在一条高腿的方凳上。当他出舱解手时,由于船体左右摇摆,凳子被晃倒,恰好打在倒车的操作杆儿上,倒退的渔轮,一直退到他出事的地方才被控制住。得救的高小刚,朝着庙岛的方向跪了下来,说舵令全是“神令”所差,才使他与死神分手。他先磕了3个响头,说上庙时一百个响头一个不少,还要做只船模连同那高腿神凳,一同献给娘娘。事后,这桩奇难奇救的故事,在上下岛传开了。

葛京然话大难不死

南隍城岛老渔民葛京然,已在家乡养老赋闲。他一生闯海,经历了风帆和机轮两个时代。在与风浪较量中,他两次大难不死,而今,又赶上改革开放的“末班车”。回首半个多世纪的渔猎史,足让他笑说生死相搏的不凡人生。

“那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小鼻子刚刚投降。那年月,哎呀,真是叫鬼子折腾毁了。眼睁睁地,海上封锁,船不敢出海,浑家老小在家死糗。那功夫(时候)大连黑嘴子,这咱亲眼见过,鬼子抢的物资有好几仓库。当时,日本有好几只五合杆的大排子,咱叫它“国际大个儿”,专门往日本运货,船上有机关枪。咱看了真是眼里冒火,咬着牙根恨,可卖(没)办法呀!

这不,小日本投降了,海上算有了活路。南隍城岛离大连,嗯,顺风有两个时辰的路。我那时才15岁,晚上听叔叔大爷们在一起合计,要到大连去抢仓库。咱们中国的东西,凭什么让日本抢走。一天晚上,南风嗖嗖的,船上有12个人,我是最小的。到了大连,还不犁(错),摸到仓库眼前,没有鬼子看守。轧伙不敢出一点动静(声音),七手八脚,粮、棉、油、布、麻,还有砸子(煤),真他妈红眼了,胜利品抢了满满一船。这时,海边还有逃难的,男女五六十人,都央求老大(船长)随船到南邦(指岛里或莱州、登州一带)。装吧,船上最忌的是活载,再说人多嘴杂;不装吧,咱岛里人良心过不去。好他妈妈,死载活载塞得嘟嘟的。说来也巧,调北风了,船一离岸儿,简直是欢了(满篷风,快),一溜烟蹶了(跑了)。

做梦也没想到,船到了铁山裆(水道中间),北风绞阵了,半篷风也留不住,风雨双管齐下。这那么弄(怎么办),老大后悔船上不该装客。扒货吧,又舍不得从虎口夺来的食,真是没咒念了(办法)。船上的活载、漂载多,压仓载少,这是渔家最忌讳的。这后悔药还没咽下去,天哈了(塌下了),一个老劲个拦腰浪扑上来,把船掀个底儿朝天。简直是下饺子了,叫爹的,叫妈的,杓(谁)也顾不得杓(谁)了。有能力的,爬到船底,那些“旱鸭子”(不熟水性的),早没影儿了。就是能赖(游)过来的伙计,也懵瞪子了(不知所措),船底没有揪手哇。又是一浪,十几个人像树叶一样,叫浪扫走了。这关口,俺南隍有个水性好的光腚碰子,叫肖本善,他带着一根缆绳,趁浪绵一绵(稍缓一些),从船腚赖到船头,把船“捆”了起来。这下好了,轧伙抓住了绳子。我这个小孩伙计,幸亏本家大叔把我揪住,他死活没撒手,才捡了条命。我直不过意那些男女老客,都埋在浪窝里了,救也没法儿救。船上到底是五十人,还是六十人,不知道,反正只有12个人活命。那时,我算是岁数最少的、命是最大的。

老天爷真是有眼,天津的一只大改撬从营口到烟台趟上风,在到隍城避风的路上救了我们12条命,要不,早喂鱼了。”

20世纪60-70年代,长岛的木帆船改造升级,实现了风帆机械化,渔具化纤化,通讯现代化。这是一次亘古未有的渔业革命。闯了一辈子海的葛京然,鸟枪换炮了,他驾着大钢壳,走出渤海,越过成山头,来到舟山群岛一带作业。他第二次大难,又是遇死逢生。

“1978年7月29日,咱隍城公社的一对大钢壳(铁质渔轮),“鲁长捕”1028和1029对船在舟山群岛岱山港避风。涅回(那时)有天气预报了,收的是8-9级西南风。风浪日,真是船在坞里,人在铺里。你杓(说)杓能想到,半夜三更大风掉个腚,转东北风了,岱山待不住了,对船知眼了(被逼无奈),往长途港转吧。那个风猛啊,一点不让帐(不给缓冲机会),两个船一前一后,顶着偏杆子浪(横浪)跑。光看后船的灯,一会冒在浪头上,一会痿进浪窝里。没走多远,一个瓦檐浪,把舵楼子门打掉了,我夹子(觉得)自己像风吹的鸡毛,一下子从舵楼的窗涮出去了,我的妈妈,船立时(当时)滑过来了。2028船见对船伙计落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拼死救上6条人命,另8个乡亲不见影了。

当时,北隍城岛有3人,南隍城岛有3人得救(两岛两个大队统一核算),我算是命大,这是我二次大难不死。2029船半阴半阳地随风浪往远海里漂走了。哪知,船舱里还憋3个人。在20多庹的深水里,南隍城的赵吉云,一口气从海底钻了上来,憋得鼻口参血,后叫当地民兵救了,那也算是自救。那两个渔民小孩,没有力气,胆小害怕,只好随船下太平洋了。

哎呀,陈芝麻烂谷子啊,现在年轻人不愿听,人家赶上好时代了,咱生的早了。”

赶船接船坐船

1957~1958年,山东省交通厅青岛海运局设蓬莱港驻长岛航运组,先后开辟了北五岛和南三岛的客(货)运航线。“鲁民”客轮,像一把牵着银线的梭子,把一座座孤岛和大陆串连起来,同时,把风帆和摆渡运输也织进了历史。

那时,海岛除了海产品几乎什么都缺。尤其是北五岛,远离大陆,自从通了客船,岛民与船员独有一份亲情。每当客船来岛或是出岛,人们就像接新娘、送闺女一样,男女老小,熙熙攘攘,海岛的码头顿时热闹起来。往往客船从这岛刚开出,那岛临海的住户则有发现,随着一声“客船来了”,人们宁放下手中的饭碗,不可错过客船靠岸。

迎客接货的,不用说脚下一溜风;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好事的闲散人,都要赶到码头去走走,看看光景,开开眼界,听听新闻,说不定哪家来了关东客,晚上去串串门子。人们久在岛上,耳朵、眼睛都钝了,似乎新鲜事能解心中的饥饿,即使“事不关己”的人和事,也想亲眼看看,好在闲聊中有新话题。

五六十年代,迎客船的孩子们跑得最欢。他们不光去当向导、提包裹、学雷锋,更关心的是来了什么电影。尤其是探听到来了“战斗片”时,影讯像四面生嘴、八边长腿,一下子传遍了全岛。至于邮递员那鼓鼓的邮包,格外惹眼。信、书、报、刊,一时还缄默着的新闻与信息,潜在着无比的诱惑力。倘若遇大风抑或是客船上坞,几天不通航,人们望眼欲穿,走到街上挂在嘴上最多的问话是:“今天有没有船?”

自从岛上有了驻军,群众赶军船是免费的。时而数日有风,不通客船,偶尔听说有军船,人们一边往军港奔跑,一边把信息告诉知己。有时因误传机密或航情有变,也要再等上一阵子。因为误了船的滋味,比吃后悔药还难受。有时,因晚一步,船离码头扬长而去,只好捶胸、顿足,怨恨自己。有时,客都上了船,因气象海况不佳除消了本航次,下船的人那种懊丧的情绪难于言表。特别年关,船有半途而归的现象。北上的船刚出珍珠门,几个浪头把船打得进退两难。眼看客船调头回转,人们望着船长,祈求的神情恨不能叫声“爹”。哪里知道,迎船的亲人在家里、到码头,盼亲的心情比来客还难受。

岛上虽然有了客船,船需气象“批准”才可放行。船讯,总是在“有”与“无”之间交换着赶船人的希望与失望。岛上人有顺口溜:“风日赶船,穷等心烦。冬天赶船,心冷意寒。浪中坐船,呕破苦胆。赶船坐船,两头误饭。”

在岛上,无论是赶船进岛或出岛,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尤其风帆时代,进不去、出不来的风浪天,把急需求医就诊的、办理红事白事的、回家团圆过节的、完成紧急公务的,都无情地困在岛内外。出岛开会的,往往因船期延误多有迟到。所有赶船过海的,都在望洋兴叹。有的,急得冲动了,开口骂老祖宗,说当初为何选择这个地方“生根结果。”

1954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聚集在蓬莱水城的旅客,归心似箭,因为海上有浮冰,只好在异乡望岛“辞灶。”等船,是要豁出宝贵时间和耐性的。腊月三十这天,驻蓬莱的长岛联络站与县政府商定,从刘家旺用木质的机轮破冰夜航,把旅客送进岛。傍晚,驻军用大卡车把军地客人送上了“万通”号。冰海行船,进三退二,直至凌晨两点,才抵达长岛王沟村海口,当人们走进家门时,恰好赶上起午更拜年。

50年代一个秋后,一位来自哈尔滨的游子回乡探母。他在蓬莱连等了一个周没通船,他只好望乡拜跪,向老人祝福。无奈,假期到了,只有挥泪返回。有的人家说了大陆媳妇,因为风浪无船新娘不能预期赶到,只好改变婚日。

那时,进岛赶船、坐船、晕船,最知苦涩的是探亲的军人家属。她们多是大陆上的“旱鸭子”,从未见过海、乘过船。往往是在蓬莱招待所连等几日,好容易赶上了开往“四无岛”(无客船、无居民、无水、无电)的班船。且不说一路颠簸呕出了苦水,只说班船临近岛岸,亲人在招手,偏偏因风浪大(无码头),舢舨无法接应,只好隔岸相望,挥泪告别。返航的军船,割舍着亲人的心。

在岛上,渔船免费捎客是仁义之举。只要是本乡本土的,上船不用求,下船不用谢。对待妇女和孩子,船员宁肯让铺位。若是赶上饭时,只要想吃,不用要吃,船上伙计会自然亲近,礼让三分。而今,渔船受港航部门严格控制,严禁载客。

晕船的滋味,可不是好受的。长期以来,亲历晕船的人是这样总结的:一卧不起,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转,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死一生,十足痛苦。说来也怪,只要船靠码头人下岸,两脚踩到陆地,“大病”会立刻消失,不治自愈。然而,晕船的“老病号”一见码头身就晃,可能留下了后遗症。

80年代后,岛上相继有了客货滚装的轮渡和快航,往返对开,快捷方便。顺口溜虽成史话,但气象海况依然主导航情。要知有无船,出门先问天。所以,每日听视天气预报,几乎在家家收看的电视新闻中,含“金”量最高。

这些年,改革开放,海岛“耕海牧渔”,脱贫致富,客轮、轮渡、登陆艇、摩托艇往来如梭。航班多了,客流量大了,给海岛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渔家活鲜、干鲜品,大陆的建材、粮煤、农副产品,在这里交叉装卸;宾馆、饭店、出租车的主人,擎着导游图,亮着高嗓,欢迎四海宾客;最实惠的是早期家庭旅馆,索性把素不相识的当成自家人,行李往肩上一抡,将客人接到家门。而今,最红火的是渔家乐业户。旅游旺季客流量大,无论是组团的、散行的,勿需再去码头迎船送客,旅行社早有统一安排,一条龙的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在北岛,船靠港了,人亲近了,船员和岛上人不是一家胜过一家。一些生产急需的,节日必备的,办喜事不可缺少的,都按照事先的要求买来了。就在这片刻的交接中,一方从船舷上搜索着、张罗着往下递;另一方应着熟悉的语腔,仰着脖子接;大哥、大嫂、大叔、大婶,炽热的目光相遇;简短的交待、反复的叮嘱,亲昵的呼叫,情真义切。偶尔戏骂两句,更觉亲热近乎。汽笛响了,船员正欲解缆,好心的船长只好再等一等,不让那提包携裹、正在奔跑的赶船者,因只差一步而后悔莫及。难怪有的船员被岛上招为女婿,这全靠客船的千里姻缘一线牵。短暂的靠港,船上、岸上,一概神色急切,手脚麻利;告别的、迎亲的,有喜有泪,感情的火花在碰撞。

这时节,乡里村里或是企业的面包车、大头车、拖拉机都赶来了,不论哪方客,爬上去,乘车甭商量;不管哪家货,装上去,免费送到家。“鲁民”客轮是海峡深处没入籍的“游民”。它靠到哪里,哪里的码头伸手问好;它泊在哪里,哪里的港湾敞怀拥抱;只要汽笛一声热情的招呼,霎时间,千里外的希望都化成了眼前的欢笑。

十分钟过去了,船走人离。码头上显得愈发沉静。刚才的一片喧闹声,都分流到各家各户去了,只有远去的“鲁民”客轮,牵着岛上人的心。

同类推荐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白话论语

    白话论语

    国人历来推崇孔子,孔子是大教育家,是教师师祖。从古至今,《论语》译本不少,但大多数不适于普通民众,往往是注释类居多,有些实用的,又辞藻过分华丽。本册书稿注重实用性,通俗易懂是其立足之本,即使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极易入门的。
  •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儒和道是中国文化中截然不同的两个系统。一个人从事职业的时候去承担责任。认同规则,在社会上积极努力,就更体现儒家色彩。当一个人回到个人角色中。去放松自我,心灵邀游。热爱自然。看到生命本质的欢欣.其实就更接近道家的状态。——于丹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城市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冒与国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将集中地体现在城市与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我们必将加快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易中天
  • 生活端倪

    生活端倪

    散文,这个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推崇。它素有“美文”之称,看似短小的一篇文章,却蕴含着博大的深意。它有精神的见解,有优美的意境,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折射的是时代的风采,凝聚的是社会的深意。我们甚至可以说,一本散文就是一个思想的凝结点,反应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
  • 譬如朝露:自然卷

    譬如朝露:自然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继老舍、萧乾之后最优秀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他将细腻、洗练优美于一炉,诗意斐然。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草地鲜花在他的笔下灵光闪动,浑然天成、富有诗意。作者将生活的感悟通过幽默、生动的语句融入作品中,感怀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深省,感叹不已。他是席慕容“最喜爱的大陆作家”。读者在文字中读到“玉散文”,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和天人合一的享受。
热门推荐
  • 我们的青葱

    我们的青葱

    让大家一起来见证我们的青葱岁月吧!!!!快乐的初中生活!
  • 川一堂

    川一堂

    创建了百年的川一堂,在江湖上具有居高临下的地位,不能说他是门派,但是这个川一堂就跟现在的高等学府一样,是所有江湖弟子都想进入的一个派别。但凡是与江湖有关的事情,川一堂都有绝对的发言权。连任了两任的堂主即使连续接任了两届,却依然贼心不死,试着在其20岁的儿子身上做文章,每10年举行一次的争霸赛就是所有人可以登上堂主地位的唯一途径,争霸赛上到底会死多少人,堂主与其儿子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 主宰苍寰

    主宰苍寰

    混沌之下,苍穹之巅。苍穹大陆万族林立。东域,百朝争霸;西域,洪荒死地;南域,魔兽世界;北域,冰封万里;中域,巅峰王座。
  • 三代才女绝恋

    三代才女绝恋

    一场答联求亲,让他们喜结良缘;宫廷祸乱,让他们分离两地、重聚无期;乱世当道,让她三嫁他夫,抛弃亲生骨肉……看三个女人如何演绎他们的爱恨离别。
  • 英雄联盟之瓦洛兰之恋

    英雄联盟之瓦洛兰之恋

    这是一部英雄联盟原创英雄爱情小说。瓦洛兰之恋以轻松,感人,热血的笔法,讲述LOL游戏中,英雄们的爱情故事。第一季的「战争学院」以新同学安妮的加入作开始,依次讲述战争学院中的英雄们的爱情。而第二季的「艾欧尼亚」则以诺克萨斯的入侵为主线,讲述古老的艾欧尼亚帝国,英雄们致力保护家园的故事。阿狸如何面对自己喜欢已久的亚索?安妮与木乃伊木木能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伊泽与拉克丝要结婚???坚强的阿卡丽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让人心酸的故事?请大家期待炸鸡翼的原创长篇小说!
  • 你不可不知的排毒解毒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排毒解毒100招

    排毒解毒的方法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法有很多,本书从饮食、运动、心理、按摩等方面列举了许多排毒解毒的妙招,对一些时尚的排毒解毒方法也做了详细的解读,并对酒精中毒这一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毒方法,可供读者在浏览时学习使用。祝每一位读者开卷有益,越活越健康,越活越美丽!
  • 杉

    我和父亲都是小提琴家。在一场公开的演奏较量中,我败下阵来,但我认为不是自己学艺不精,而是我的小提琴不如父亲的。我从一条新闻中得到启发,把杉树种子从鼻子里吸进去,要在肺中种出一棵杉树,以自己的血肉做一把最好的小提琴。为了保守秘密,我离家出走,乘坐一辆在水下穿行的火车,来到了一个古怪的城市,国王住在高塔上,人们住在高墙的两边。我在这里遭遇了一些奇妙的事情,而我身体里的种子开始发芽长大……
  • 星星坠落的地方

    星星坠落的地方

    高中生卓烈因为特殊的事情熟识了其他四个人。青春无悔,我们却高傲自负,觉得永远不能丧失的就是彼此的自尊心。为了维护这东西,她们之间开始误会,怀疑,最终成为陌路。多年后,她们懂事忏悔,酒醉大声哭泣。裹着大衣高跟鞋奔跑在雨夜里,却始终换不回曾经的他们。青春有期,请别错过。
  • 柯亭传

    柯亭传

    一个是高居庙堂之上的太子,一个是江湖之中的闲云野鹤,他们因音律相吸,并互赠琴笛,若是在太平盛世,原可成就一段佳话,怎奈生逢乱世,两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无意之间送出的一支笛子,背后竟隐藏着一个惊天之谜,其后这小小一支笛子更是在朝廷和江湖中掀起一场场充满血腥的惊涛骇浪。陆长卿,太子的庶长子,在这场风波中流落江湖,并由此开始了自己惊心动魄、险象环生、起伏波荡的半生。而一切风雨过后,他终将漂往何方、情又将归向何处?一场大剧就此拉开帷幕……另:各章节标题大部分以花为名:或以花的品格特性指代该章节中主要人物,或以花语暗指该章节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 恶魔校草VS灵动校花

    恶魔校草VS灵动校花

    她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儿了,本和两个闺蜜拥有很好的生活,却因为一人成为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他却在强大的家族下依然有着不平凡的能力。第一次的相遇,在二人心中有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你是谁?为什么感觉你那么眼熟?”该不会是发现什么了吧“夜少,你这话究竟对多少女生说过,管我是谁,你没见过我就对了。””哦,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