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2600000006

第6章 风物开江(4)

那些长工,那些曾经得到他救助的四乡八邻,甚至那些曾经与他有过节的乡绅,得知修建节孝坊的消息,都纷纷赶来祝贺。特别是从那场瘟疫中挺过来的乡民,围着张锡笏,一个劲地嚷着,哪怕丢下田间地头的庄稼,也要帮张老爷建好节孝坊。张锡笏打量着这些纯朴的乡民,一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点着头又摇着头,然后拱手将他们送出门。

张锡笏是在收割完小春,播种好大春后,准备动工的。

想起大妈与母亲几十年来与孤灯相伴,克勤克俭,张锡笏决心建造一座能足以彰显她们优良品德,传之后世的牌坊。

其实,明清两朝为了褒扬妇女守节,鼓励地方乡绅修建牌坊,各种牌坊应运而生。中国有名的石牌坊之乡——四川隆昌,保存完好规格较大的石牌坊,至今还有70余座,福建漳浦的石牌坊,保存完好的目前也不少于60座,至于零星的,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它们全都是石牌坊。

为此,张锡笏特意抽了个时间赶到荣昌。他打量着那一座座规模宏大雕刻精细的石牌坊,打量着那些已经有些风化的图案与文字,想起大妈与母亲,不觉百感交集、泪水潸然。然而,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石牌坊,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摇摇头,失望地回到了老家。

张锡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忽然间,脑海里灵光一闪,他想起了大妈与母亲经常去烧香拜佛的江西寺,想起了那些江西老表,想起了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第二天一晨早,他匆忙赶到江西寺。

江西寺的住持早就听说了张锡笏的大名,而今见了本人,立刻热情地将他迎进禅房。两个人寒暄了一阵子,张锡笏开始打探早年间从江西景德镇移民到江西寺的江西人下落。主持掰着指头,一五一十地告诉他最先来江西寺的乜、过、熊、岳、陈五大姓氏的下落,张锡笏听了,心里一喜。

原来,嘉庆年间,江西景德镇的五姓人氏,因做瓷器生意结伴而行,来到了千里之外的任市铺。为联络感情,他们在任市铺建立了会馆,后来,几经演变,会馆变成了遥祭祖先的寺庙,即后来的江西寺。天长地久,这五姓人氏的后裔,早已带着他们的祖传手艺,散布到任市铺的各个地方。

从江西寺回来,按照住持的指点,张锡笏又悄然到任市铺各地走了一圈,还真找到了许多江西人的后裔,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他当即决定,要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牌坊——陶牌坊。他坚信,有江西陶瓷人做后盾,他的陶牌坊一定能建得美轮美奂,他的牌坊一定能建成牌坊一绝。当然,也许造价更高,花费更大,然而,与大妈、母亲一生的付出相比,他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主意既定,他立刻赶到河南周口父亲生前工作的地方,找专人设计牌坊图纸。

听说张锡笏要在任市场街口建造陶牌妨,任市周围的能工巧匠,纷纷前来献计献策。那些散落于任市铺各地的江西人后裔,更是不请自到,他们拍着胸膛,向张锡笏信誓旦旦地担保,制陶工艺上的事,包在他们身上。望着这些自告奋勇、饱经风霜的工匠,一股暖流涌进胸膛,他即刻挑选两名江西人后裔,负责制陶监工。

于是,一场准备充分、声势浩大的牌坊建造工程,拉开了帷幕。

到底不比石牌坊,随便扒拉下数块青石,横砍竖切,或雕或凿,垒砌便成。陶牌坊的建造,要复杂得多,光是烧制陶坯,就得经过纷繁的程序。

工匠们先要四处勘察,选择上等的黄泥,将它们从深埋的地下取出,拉回家晒干,然后用铁锹、锄头,将黄泥细细捣碎,再用细筛筛选,以清除泥土里的碎石与残渣。筛选出来的细粘土,还不能烧制陶坯,必须按比例在里面掺和上棉花、食盐、糯米浆,将它们用水均匀搅拌后,才可以将掺和好的粘土,制成先前设计好的陶坯,再在上面刷上一层陶衣。

每每看到工匠们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地敲打着一坨坨黄泥;看到工匠们蹲着身子,蓬头垢面地晃动着箩筛;看到工匠们马不停蹄地搅动着粘土,浇铸着陶坯……张锡笏便不由得感慨万千,多好的工匠啊!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细心的工匠们,竟先后准备了九个陶坯。这些陶坯,在煅烧中再现着江西人制陶技艺的精湛;这些陶坯,在煅烧中成就着张锡笏的梦想。

1882年(光绪八年)孟秋月(农历七月)26日,在众多能工巧匠含辛茹苦的努力下,一座高12.6米,宽11.3米,外观雄伟壮丽的陶牌坊,终于傲然矗立在任市场。

这个砌有四柱三拱凯旋门,两边有抱鼓拂手,下部有雷纹、花草浮雕,中龛上有“双凤朝阳”、“二龙戏珠”、“二十四孝”浮雕图案的别样牌坊;这个中上方题有“圣旨”匾额,正中央刻有“德固坤维”四个楷体大字,下牌楼刻有“诰授奉政大夫张九封之妻刘氏、妾姜氏节孝坊”的不朽建筑,其制陶工艺之精美,绘画水平之高超,雕刻技艺之精湛,让人们足以感受到,一百多年前,大巴山区陶器制作技术与雕绘建筑水平是何等非凡;让人们足以体会到,张锡笏那颗拳拳的孝顺之心。更让人叫绝的是与那些图案装饰相映衬的题刻楹联:

烈妇难,节妇尤难,念鹄谆教诲,历三十四年,来养洁兰口,心盟井水。

慈母易,贤母不易,羡鸾章宠贲,从五千余里外,辉流邑乘,庆衍门闾。

这楹联,是一幅画,无声地描绘着刘氏、姜氏苦难的一生;这楹联,是一首诗,无声地吟咏着刘氏、姜氏的美德。

不难想象,牌坊建好之日,张锡笏手抚牌坊,是怎样的激动,又是怎样的心酸。大妈、母亲,几十年的付出,几十年的煎熬,几十年的教诲,而今他终于找到了最好的回报方式。那一块块陶坯,那一幅幅雕塑,那一款款楹联,寄托着他怎样的敬意与感激;寄托着他怎样的祝愿与哀伤;寄托着他怎样的期盼与梦想。

张锡笏是伟大的,是他指导建造了华夏大地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陶牌坊,是他立起了一座孝顺的别样的丰碑。

岁月悠悠,刘玉竹、姜惠茜先后去世,张锡笏也在古稀之年离开人世。陶牌坊先是由张家人管理维护,后来,张家人分散到全国各地,周围的百姓便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看护的责任。一周姓人家和谭姓人家,为了保护陶牌坊,甚至将房屋建在了它周围。

陶牌坊就那么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向一代又一代人诉说着那凄婉而感人的故事,无言地传播着刘氏、姜氏的美名。它站成了一座丰碑,站成了一种圣洁,站成了一种不朽。因为这,即使在最荒唐的文革,造反派们要砸烂一切旧世界,然而面对陶牌坊,面对圣洁的母爱,他们心中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也只能慢慢地熄灭,熄灭。

1987年,全国文物普查时,谭仕章等人到牌坊现场实地勘察,绘制出现状图并配以说明书上报各级政府和文管部门。1991年,陶牌坊终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6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成都金沙授牌。

为了使这一珍贵文物历久长新,传之后世,文物保护工作者们邀请省文物保护专家及县文管部门进行维修,他们给文物建立保护碑,拆除周围的部分建筑物。进入新世纪,当地党委、政府更是雄心勃勃,他们计划将周围40米的建筑全部拆除,建成一个能容纳近1000人的牌坊公园,同时打造以陶牌坊为重点,观音寺、江西寺等辅助的旅游线路,让更多的人来领略陶牌坊的风采。

牌坊,因了更多的关注,开始走向远方;牌坊,因了更多的关注,将走向不朽。

牌坊,不朽的牌坊!

神奇的灵岩黑天池

听说灵岩黑天池的香火非常旺盛,听说灵岩黑天池的菩萨会显灵,听说祖先们在灵岩黑天池求雨特别灵验。想那高高的山上,绿树掩映中,茂林修竹下,一座气势恢宏的千年古刹,一池绿云扰扰的碧水,一群得道的慈眉善目的高僧……这个脚踏三县(开江、宣汉、开县)的黑天池,该别有一番洞天吧。

我们邀约了几个朋友,乘车赶到灵岩,尔后坐着摩托,一路风驰电掣地往黑天池赶。

虽已是初春,但连日的阴冷,就像给大地罩了一层厚重的寒衣,将春的气息紧紧掩藏、包裹。我们坐在摩托上,只觉得飕飕的冷气,一波一波地涌来,犹如一柄柄钝刀,切割着我们的脸颊,切割着我们裸露在外的所有肌肤。

一晃而过的枯树枝,杂乱枯黄的野草,连同半坡上这儿一片、那儿一团的矮趴趴的有气无力的麦苗,让人想起冬的肃杀与寒冷。

摩托很快驶过分水,然后沿着土公路往山上爬。那山起起伏伏,绵绵延延,一个山峁顶着一个山峁,直往那白云深处靠。傍山而筑的土公路,犹如一条没有洗净的灰不拉几的猪大肠,它弯曲着,盘旋着,蜿蜒着,伸向大山的深处。摩托在狭窄的土路上弹跳着,吼叫着,冲撞着,时而左拐,时而右弯,宛如醉酒的汉子。路旁一座座悬崖,一张张峭壁,一道道深涧,直晃得我们眼花缭乱、心惊肉跳。我们慌忙闭了眼,将头埋在司机背后,身子紧贴着司机,心却随着摩托的剧烈晃动,兀自飘荡、飘荡。

我们腿脚酸软地走下摩托,一幢宛似农家小屋的灰不溜秋的建筑,出现在山坳里。“这就是黑天池?”我们望着司机,司机点着头。我们趔趔趄趄往山坳里走。

一座写有“天池寺”的破旧甚至有些衰败的寺庙,呈现在眼前。没有红墙绿瓦,没有参天古木,甚至从大殿里传出的咿咿呀呀的诵经声,都是低沉的,有气无力的。那石头砌就的墙壁,因为风化,斑斑驳驳;那房上的青瓦,风欺雨侵,黝黑似墨,破漏处贴满了白里带黄的塑料薄膜,冷风一吹,啪嗒啪嗒直响。进庙的大门半开半阖,泥色的木板,懒懒散散地立在那里。木门上方,用各种油漆题写的匾额,蓬头垢面,一脸沧桑。

我们跨进寺庙。迎面而来的是几根巨型廊柱,廊柱上脱落的红油漆,犹如手臂上抓落的鱼鳞藓,这儿贴着,那儿粘着。走进大殿,里面的陈设,零乱而破旧。那些菩萨,那些塑像,看起来全都灰蒙蒙,雾沉沉……

至于香客,几乎见不到踪影。

这就是那个建于唐朝的寺庙?这就是那个香火旺盛的古刹?这就是那个求雨显灵的黑天池?一种巨大的失落,迅速裹袭了我们每个人。

从大殿出来,我们都怅怅的。

天池呢?该另有一番景象吧!想起新宁(今开江)八景之一的“墨池雷雨”,我们的心又开始活泛。

想当初,神奇的天池,因为墨池雷雨,受到多少人的推崇与青睐。多少文人墨客,多少达官显贵,多少凡夫俗子,为了一睹它的芳容,不惜冒酷暑,攀荆棘,钻刺丛,跋山涉水中,来到它身旁。面对那虔诚跪拜的求雨者,面对那瞬息万变的天池,面对那不期而至的暴雨,他们惊叹,他们震撼,一些人甚至诗兴大发,当场挥毫泼墨。乾隆年间新宁知县窦容邃,亲眼目睹了墨池雷雨后,写诗赞道:

岩岫与云雨,蛟龙护宅黑。

总因波不扬,转使天池塞。

后来的新宁知县复成、廖正笏、孙葆初等,先后登临黑天池后,他们更是利用诗歌,互相唱和,对“墨池雷雨”由衷褒扬。复成在诗中写道“山腰涧涌平池涨,林麓溪流澈地清”;廖正笏在诗中吟咏“黑云翻墨忽遮山,白雨跳珠点点斑”;孙葆初写道“应有蛟龙争变化,囊时炒尾到昆明”。还有周绍銮,还有胡元翔……

区区一个天池,竟留下如此众多的墨宝;区区一个天池,竟成了知县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它不能不让人想象,那天池,该是何等诱人;那天池,该是何等神圣。

绕过几道墙,转过几个弯,一个四方用不锈钢围起,上面用厚重玻璃罩住的方形井沿,出现于眼前。有人说那就是天池。我狐疑地跑过去,钻进围栏,探头向下望,井里黑漆漆的。许是久不下雨,只见些许水,透过玻璃罩的缝隙,泛着一星半点惨白的光。对着井口大声喊叫,里面传来嗡嗡嗡的回音,显然很空旷。我抬起头,回望四周,原来井沿四周都是用水泥板盖上了,硕大厚重的一团。从前那个诗意盎然的天池,那曾引无数诗人竞折腰的天池,竟被牢牢罩在了水泥板下。

想起先贤们那些描绘天池的优美诗句,不觉隐隐作痛。那个灵池,那些清波,那些跳珠,竟全都消逝于历史的烟尘。难道,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诗意的物什,那些美好的念想,都只能成为过眼烟云?我怔怔地望着那个白乎乎的长方形水泥盖子。

此时,山风吹拂,松涛阵阵,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雨。即使身处山坳,也倍感阴冷。我们告别天池,匆匆游览了一遍其他殿堂,瑟缩着身子往回走。

大殿旁偏厦里传出的火光,就像一抹阳光洒向我们心田,我们想也没想便钻进了那黑黢黢的偏厦。一个用石条框起来的敞口四方形土灶上,几根杂木棒正在毕毕剥剥地燃烧,一位年老的居士正坐在灶膛边烤火。居士见我们一脸寒气,忙不迭地站起身,一边让座,一边蹒跚着身子又去抱来一捧树枝杂草,直往火坑里凑。干燥的杂草、树枝,刚一触火,便哄的一下燃起来,腾起来的火光一下子把屋子照得亮堂堂的,我们的身子也跟着暖和起来。

我们攀谈起来。居士虽然年事已高,却很健谈。她告诉我们,这黑天池原名佛爷庙,建于唐朝。别看庙不起眼,香火却十分旺盛,求雨特别灵验。她见我们竖起了耳朵,便说起了那次求雨。

那是她刚出家不久。一个久旱不雨的大晴天,天气异常闷热。寺庙里刚打发走第七拨香客,从山下传来消息,灵岩方向正有人抬着肥猪,沿石梯一步步往寺庙迤逦而来。他们刚准备好斋饭,四个汉子跌跌撞撞抬着肥猪进了寺庙,身后随了一大群人。汉子们放下猪,刚刚喘口气,同路来的法师,已领着他们往天池边走,她也紧紧相随。

法师到了天池边,往祭坛上一站,双目微闭,嘴里嘤嘤嗡嗡地念起祭文来。刹那间,一种静穆弥漫开来。就在法师一脸凝重地念完祭文,他扑通一声跪下了,将额头重重地磕在祭台上,跟随者见状,也齐刷刷地跪下来以头触地。就在众人的祈祷中,法师起身将一特制的空瓶倒置于池水上,尔后又返回祭坛,双手合十,咿咿呀呀地翕动嘴唇,场面越发变得庄重与肃穆。就在此时,先前还是平静的水面,渐渐地漾起了波纹,像是有无数条小鱼在散漫地游动,空瓶也随了“鱼的游动”一漾一漾的。不一会儿,“小鱼”似乎越来越多,波纹越来越大,空瓶开始左右摇晃。终于,天池里波涛翻滚,一池碧水,由清而浊,顷刻间变得如漆似墨,空瓶也在剧烈的晃动中迅速倾覆。就在空瓶下沉的瞬间,法师一个箭步跳下祭坛,弯腰抓起瓶子,转身跑回人群,将瓶中漆黑似墨的池水,洒向那群跪拜的人群。就在洒完瓶水的瞬间,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跟着噼里啪啦的雨点下起来……

居士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目瞪口呆。想不到那水泥板掩盖下的天池,竟演绎过如此真实而神奇的求雨。想起墨池雷雨,你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居士告诉我们,求雨也不是次次灵验,有时还得祭拜多日。道行深的法师,往往通过天文地理的推测,选择求雨时间。多年前,灵岩乡有个叫罗先立的法师,道行很深,他曾多次带着当地乡民前来求雨,几乎每求必应。我们听了啧啧赞叹,想那民间,的确有些身怀绝技的高人。

同类推荐
  • 带露的草芥

    带露的草芥

    每当诗意来临,我总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和感动包围,我觉得这是伟大的造物主赐予我的最荣耀的恩典和眷顾;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这是生我养我的这块淳朴土地给予我的最大程度的偏爱和关照;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自己是在享受生命里最自由最浪漫的一件事。
  •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 戏剧的钟摆

    戏剧的钟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徘徊,如今戏剧的钟摆正从现代一端逐渐摆回传统一端。戏剧界逐步告别了推倒重来的全面创新模式,转而回到了推陈出新的局部创新路径,像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传统戏《二度梅》,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强调创新而不随意创新,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真正做到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这是一个戏剧复兴的喜人征兆。作为观众,我常徘徊于戏剧艺术殿堂的门外,既未登堂,更未入室,有时通过门缝窥见里面的一点风景,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
  • 苏轼文集1

    苏轼文集1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热门推荐
  • 嫡女狠毒:皇上,请接招

    嫡女狠毒:皇上,请接招

    上一世,她被丈夫和妹妹联手陷害,惨遭凌迟,刀刀刻骨!这一世,欺她害她者!一个也跑不了!相府嫡女,逆天重生!惩庶母!治渣男!斗小三!
  • 天香传

    天香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雕侠侣2再战江湖

    神雕侠侣2再战江湖

    根据金庸改编写神雕侠侣,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英雄传奇。暑假连载更新。
  • 心陷囹圄

    心陷囹圄

    【全文免费,已完结】如果我是个杀人犯,你还爱我吗?如果我死了,你还会记得我吗?这是一个小保姆和大学教师之间的爱情。一对一,悲剧结局。
  • 邪魅魔君:霸宠萌萌小狐妻

    邪魅魔君:霸宠萌萌小狐妻

    青石板上,一名绝色男子侧身而卧,眼神温柔又无奈,而男子身旁是两个粉雕玉琢的孩童。大一点的哥哥抱着妹妹,正睡得酣畅。他刚想出声,就看见她如脚下生风一样走了过来,柔美的脸上满是小心。她毫不怜惜地用手拍住他人神共愤的俊脸上,故作凶狠道:“吵醒了女儿和儿子你就一年别想进我的房!”他惊恐地看着她,连连点头,生怕一不小心自己的媳妇就把他扔出门外。她满意的点头,然后利落的倒在他的怀里,然后嘟囔:“我困了,先睡会儿……”他宠溺地看着她,轻轻道:“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莫过如此。”(群码:383551634)
  • 西汉往事

    西汉往事

    这本书的内容是发在《信息时报》上的专栏文章,讲的内容主要是从秦朝到汉武帝这段时间据说发生过的事。这些事都来自《史记》或《汉书》,我只能保证这些事都是有记载的,但不能保证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毕竟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看过原版史书的人都知道,史书也是人写的,是人写的东西都会被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一些自己的观念,观念多了,真实历史的信息就会变了味。我自不量力地想把在史书背面躲着的一些事挖掘出来,说直白点,就是抱着猎奇的心理,从和主流观点不太一样的角度,把史书中记载的一些故事再折腾一遍。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天落九泉

    天落九泉

    迎风摇,血雨漂,相忘江湖笑。刀剑梦,自逍遥,尘沙前路扬。义为青天胆为上,黄碑石上刻生死。情丝断,天涯漫,梦醉红尘怀。无处凉,心自伤,反目渡情劫。一纸黄昏半纸虹,九泉之下解恩仇。
  • 异界玩

    异界玩

    什么?带着游戏资料穿越了穿越?江林瞪大了眼睛。看我们的主角如何纵横游戏世界,成为这游戏世界的万人敬仰。
  • 十世寻芫

    十世寻芫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几世穿越几世辗转,只为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