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8300000023

第23章 新闻之路(21)

美国1996年的电信改革,不仅取消了原来的行业隔离,不再禁止电信运营商进入有线电视和网络服务行业,更是抢先全面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包括电信、广电、计算机网络在内的美国传播行业,因而迫使英国和欧盟国家不得不紧随其后,以期提升本国媒体资本在国际化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根据Mueller,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已流传了近25年。自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诞生以来,关于互联网是否会最终促成媒体融合的讨论就不绝于耳。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显然已将媒体融合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由于媒体融合的前提是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产品的重建和升级,这促使目前仍处于优势地位的电信公司、传统媒体和硬件制造产业通过种种方式改变生产结构,切入新兴市场,以适应变化,因而引发了产业结构、市场结构、部门结构的变化。

一方面,互联网、数字手机、网络播客不仅让大众接触到数以万计的信息来源,更赋予普通人曝光突发事件、引发大众讨论、制造新闻效果的主体性能力;另一方面,垄断媒体集团为了迎合大众需求,也相继推出网络讨论空间以期制造互动新闻的气氛。

融合新闻,使新闻回归到新闻者本身。

1.4.3“自媒体”时代的“新闻革命”

报纸的机遇与挑战

而在此时,“都市类报纸的严冬”却又到来了——经历了膨胀式发展的纸媒体,以2004年为拐点,开始进入“平台期”,作为经济支柱的广告,出现了停止增长甚至滑坡的局面。

而此时,互联网广告却出现了快速增长。面对成熟起来的互联网,报业人士开始发出“被终结”的惊呼。

“报纸消亡论”出现在世界传媒界的视野之中。

关于报纸的未来——新闻集团主席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于2006年3月在斯台什诺斯大厅(Stotioners Hall)就“报纸产业的未来”发表演讲,包含9个要点:

1.众多公司或相关机构渴望以过去的辉煌来回避科技飞速发展所驱动的变革,为此,它们必将面临功败垂成或一蹶不振的窘境。

2.在我们身处的产业,传统精英人物(报纸主编、首席执行官以及产业拥有者)的“权力”日渐弱化。我们必须对此予以正视。新一代的媒体消费者正在兴起,他们渴望内容按照他们所需的时间、他们要求的方式以及他们盼望的容量来传递。

3.我相信那个称作媒体的“东西”将通过加速思想传播和进行富于创造性的意识互动,来为构建人类命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时政新闻以及言之有理的评论所传播的信息和理念从未如此重要。

4.就我们所知,报纸已通过在线内容培养了大量的受众,已为读者提供了具有附加值的环节,诸如邮件新闻、博客、互动评论以及PODCAST等等。新闻内容得到了重新设计,以便暂时适应受众的需要。

5.媒体渐成快餐——民众在日常活动中消费媒体,看新闻、观看体育节目、下载电影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移动电话或类似于SONY公司的PSP无线仪器或者我们卫星公司正在试验中的仪器来进行操作。这一切并非意味着电视和报纸失去了让民众获知周围世界所发生一切的历史作用。

6.DNA研究之所以出现重大突破,是因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美国科学家能在网上公布他们的各项发现,并吸收来自于全球各大高校的信息和动力。能获得如此令人炫目的发展,网络的作用尤为重要。我确信网络和其他基本媒体渠道一样,在提供信息、娱乐、商业以及社会交往等服务方面,将继续快速发展。

7.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通过电脑宽带、电视屏幕、移动电话以及掌上科技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所需的、互动的新闻、娱乐、体育以及其他分类服务。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平面新闻业将何去何从?答案则是伟大的新闻业将一直吸引受众。新闻业所提供的文字、图片以及图表必须充满灵气地被打包在一起,它们必须满足于思想和鼓动心志。

8.我一直认为,杰出的内容,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媒体王国里的国王。

9.相比我们的先祖,我们的配备多得难以计量,足以面对今晚我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所带来的挑战。然而,我们不应放弃警惕。我们必须做好冒险的准备,接受一个现实:我们将来还要犯很多错误,有时,甚至犯很大的错误。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拥有航海探险家所拥有的一切:利用科技变化的勇气,帮助我们建造更为美好的世界。

关于报纸的未来,也有对网络体验较深的网民提出了如下观点:

“与互联网刚刚兴起时的信息匮乏相比,我们现在正在面临一个同样令人烦恼的问题:信息过量(Information Overload)。为什么我们总是试图获取信息呢?因为信息总是不对称,获取信息则是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举例来说,你想买一款电视机,毫无疑问,厂家对于电视机的了解要比你多得多,这就是信息不对称。以前我们总是缺乏足够的信息,但是现在我们则正在面对过多的信息——无论信息缺乏或是过量,都不利于获取正确的信息,于是很多人更倾向于选择相信别人的亲身体验。

“不可否认,网上信息很丰富,但要把它们筛选出来却十分困难——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消除信息不对称。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从网上找齐各类文章最终拼成一份标准的报纸,但他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往往超过了一份报纸的价值。试想,如果有人愿意把许多有质量的文章按照国际、国内、体育、经济等栏目分好类,让你随时可以阅读,只收一块钱,这不是比让一个人在电脑上找来找去方便多了吗?

“因此,互联网信息过量的时代,对于传统媒体到底有多大影响?冲击当然不可避免,但乐观并积极的人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机会更多了——现在有更多的信息可供选择加以编辑出版了,而且查找信息的方式更为方便。虽然每个人为他们的遴选、编辑工作付的钱寥寥无几,但是加在一起就等于无数的人每人掏一点钱出来雇人帮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寻找他们所需——同时节省了自己的时间。

“许多网站也意识到这一点,也正在试图为读者们筛选更为有用的信息——比如Digg,它正在动用大众的力量把最优秀的信息推送到最首要的位置,但是比起报纸,它所做的仍然不够,可是在解决信息过量方面,毕竟迈出了很好的一步。”(投资银行在线网http:/investbank.com.cn/information/Detail.aspx?id=17421)

还有一位署名“方言/沙里鲸”的网友提出如下观点:配有分析、调查性报道的小型、而非经常发行的出版物,锁定的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嗜新闻如命的家伙。对于腹背受敌的旧式出版物而言,这不失为一种聪明的生存战略。

这句话源自《精英报纸的未来(The Elite Newspaper of the Future)》一文,作者系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菲利普·梅耶尔(Philip Meyer),他是《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的作者。《精英报纸的未来》一文由《美国新闻评论》刊发。

梅耶尔文中的那一句话,是不能等同于报纸实现自救的灵丹妙药,但是在报业的汪洋大海中,它可被视为一座灯塔。在网络这种更为便捷的信息传播渠道已站稳脚跟,并大行其道时,报纸会变得越来越小众化。死亡,也许过于悲观,甚至是胡扯。

网络传播,追求短、平、快。网络阅读,超过千字,往往令人头晕眼花,很少有人能把一篇3000字的报道看得心情舒畅。前段时间和新浪的一位博客编辑聊天,她说我的很多博文太长,不适合网络,别动不动就2000字、3000字的写,千字文即可。这就是报纸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把一则报道做深、做“慢”、做出独有的味道和风格,从而在未来让读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当物质越来越富有,人类走向内心空虚时,会再次回头填充自我的内心世界。

传统报纸拼时效,更似拼笑话,乌龟怎么跑得过小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报纸就应该放弃时效性,进而在一堆昨天的历史中自我迷恋。我们完全可以开掘更为迷人的报道方式。采编人员的个人风格在报纸中有所克制的体现,将受到读者和市场的器重。

“对新闻这个行业,请无需悲观。纵使全球的报纸死得干干净净,还会有其他的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等着我们去发挥能量。只要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还允许多元化,就请相信报纸会有生存之地。

“我想,未来从事报业的人,他(她)应该是文字匠、思想匠,也是他(她)所在领域内的‘业务匠’。他(她)可以向‘家’跨越,这要看看他(她)个人的修炼以及是否愿意为此付出努力。而非像现在这样,很多报刊的编辑部,看上去像手工作坊,连高中语文都不利索,就去写,就去采访。

“我看好报纸的未来,那是一条有着清晰辙印的路,阅读、写作、思考,缺一不可。这需要我们不停积累。还有,这个国家的民主进步,才是新闻业前进的力量源泉。舆论监督的放开和民主的进步,就像瑞士手表内部相互啮合的齿轮,唯有协调,才有岁月的经典……”(沙里鲸的博客《报纸,未来的小众高档消费品》http:/blog.sina.com.cn/shalijing)

在多媒体时代,报纸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将逼着报纸向“认知”和“思想”本位的“深度新闻”回归——除了走这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之外,报纸别无出路。

随着社会现象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社会信息流每年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干扰受众的生活。更加复杂与更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使受众更多地接受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使受众更多地需要信息服务。于是报社发布的新闻信息更容易成为读者判断某一事物或决定某一行为的材料依据。因此,报纸媒体要想有更大的影响力,不仅要成为读者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读者的思想源。谁能更好地、更丰富地提供思想的参考,谁更具有思想的深度,谁能将同一新闻事件分析得更透彻,谁就在读者的心中拥有最佳的影响力。

“微时代”的新思考

林群在《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青年记者》2010年1月中)一文中提出: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传播活动即将进入微时代。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青年记者》,2010年1月)

文章指出,一场新技术引发的传播革命蓄势待发。这些新技术主要是:

一是3G技术,使海量信息实现“一手掌握”。所谓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3G网络能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通俗地说,3G就是能让我们享受到更快的无线上网速度、更丰富的手机多媒体服务的先进通信网络。(李良荣、沈晓根《手机3G技术背景下的中国传媒业发展前瞻》,《新闻记者》,2009年第9期)

二是物联网,赋予物体智能。如果说3G技术还只是停留在改善人与人之间传播活动的层面,那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传播范围从人拓展到了物。所谓的物联网是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互联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相互间的沟通对话,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为物联网。(吴雪霁《把握物联网时代的三个关键点》,《Communications World Weekly》,2009年第8期)

物联网使各种物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过程都具备智能,甚至使智能遍布整个生态系统,这一技术若应用到信息产品的生产链上,必将对人类的传播活动产生巨大变革。

三是电子纸,使人们迎来阅读新时代。在信息接收终端方面,电子纸的发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阅读时代。电子书阅读器最直接的应用便是取代实体书本,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商亚马逊书店也推出自有品牌“Kindle”6英寸电子书产品,涉足数字内容显示产业。

同类推荐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人来视往

    人来视往

    沈德新,1971年3月生于中国景德镇,百年老字号程协泰窑的第四代继承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本土派研究人,著有《人来视往》等。《人来视往》,作者沈德新随笔集。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在系统梳理我国对外报道业务变革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报道机构及其规制、对外报道的外部环境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实务操作层面探讨对外报道的方式、策略,内容采集与制作,信息加工与整理,对外报道的策划与组织,对外报道的受众策略及效果评价,网络时代对外报道业务的演进与变革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先婚后爱:大叔求放过

    先婚后爱:大叔求放过

    “你在勾引我!”某人恶人先告状。她一脸委屈:“我没有……”可怜她白天学业忙,晚上还要努力喂狼。“女人,该履行你的义务了!”呜呜,她不想被吃干抹净啊,奈何老公实在太凶猛!
  • 右心之近

    右心之近

    久旱不雨的大楚,某日忽然下起了大雨,马上快要枯萎的植物,忽然枝繁叶茂,满城的死气沉沉忽然勃勃生机,只因宫中金淑妃降下已女婴,心脏长在右边的女婴。传言,那是上天为我大楚降下的圣女,但因此,圣女大人从小到大十六年没出过门。今天,圣女大人爆发了,逃亡!可惜,一出门……
  • TFboys之那天我们的约定

    TFboys之那天我们的约定

    剧透什么的我不会,自己去看吧。(作者不会虐,请包涵)
  • 左脑心计 右脑算计

    左脑心计 右脑算计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汇集而来许多行之有效的运用心计和算计的方法。内容包括:交友讲的是心计,“玩”的是算计;开口说话少不了心计,缺不了算计;做事要一手心计,一手算计等。
  • 左手封印右手召唤

    左手封印右手召唤

    一个瓦罗兰大陆的最强法师莫名穿越到了一个废柴身上,从羸弱不堪的废柴变成了超级一流的法师,从此走出上了人生巅峰,瞧不起他的人卑躬屈膝,高高再上的达官贵人们也毕恭毕敬,就连那个狡猾老国王也不得不谨慎对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能有的待遇?没错那就是他,罗恩!
  • 不死魔能

    不死魔能

    嗯?保护美女,这是哥的专长,哥有一百种保护方法,比如路上尾随,在她沐浴的时候破室而入,呃,不对,这个会控风的小魔女是从哪冒出来的?还有这个会玩火的老巫婆又是谁?(麻麻快救命啊~~~这个世界好阔怕~~~)
  • 天才小污医

    天才小污医

    身怀“无影针”绝技的玄医传人林奕奉命下山历练。“惩奸除恶是我的爱好,浪荡不羁是我的本质。各位美女,要想我出手救人,必须以身相许才可以哦!”
  • 冤家难聚首

    冤家难聚首

    花花大少沈霆均一直自诩“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却不承想自己竟然在阴沟里翻了船。这个毒舌女律师怎么看都不应该是自己的菜啊!但狭路相逢,他偏偏就丢城失地,一路沦陷……众围观群众:一个锱铢必较,一个睚眦必报,绝配!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界迷空

    星界迷空

    浩瀚星空,一个小小的星球上,人类社会真处在最黑暗的时期,战争不断,瘟疫横行,生灵涂炭。一天,一个火球划破天空,落在大海之中,掀起了巨大的海啸如同世界末日。人类死亡无数,原本的帝国联邦也分崩瓦解。奇遇,生离死别,懵懂的爱情,强大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将他一步一步的推向这浩瀚的星空。奇特的种族,怪异的星兽,一切都那么奇幻与陌生。奇妙能量师,附魔师,建造师......各种魔幻的职应有尽有。强大的星界战士、美丽的星际导游、残忍的杀戮者、贪财好色的徒步者....各种奇异的组织,联盟种类繁多-个魔幻的世界展现在他的眼前。这一切尽在《星界迷空》,让我们和他一起,去感受这星空的浩瀚;让我们和他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让我们和他一起走上这星空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