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37900000012

第12章 重返黑戈壁(1)

2007年9月25日,早晨9点刚过,我们离开额济纳旗的达赖库布镇,踏上重返黑戈壁的旅途。黑戈壁、黑喇嘛、马鬃山、谢别斯廷、明水古城就在前方,使人激情难抑。“胡杨节”前夕,色彩斑斓的额济纳将长久留在我的记忆里。

这是我第四次前往马鬃山。25日的白天和晚上始终满天阴霾,而且行程相当坎坷,原本半天的路途,竟整整走了二十小时。这二十小时,我们穿行在中国西部最大的荒漠,而我沉浸在回忆与思考之中,几乎忘记了与黑戈壁、黑喇嘛无关一切……

我把所了解的有关黑喇嘛的种种,都写进了长篇纪实文学《黑戈壁》。

写完《黑戈壁》,我反而为一种特殊的距离感困扰:通过近四十年探索,我本应成为最熟悉黑戈壁与黑喇嘛的人,可结束了写作过程,我却觉得黑戈壁更神秘,黑喇嘛更虚幻。是遗漏了什么不该遗漏的细节?是错误理解了历史发展的走向?不管究竟是为什么,我都希望通过重返黑戈壁,能有所改进。酒泉市电视台为拍摄电视专题片《黑戈壁》,由副台长秦川领队组成了新的考察队,我们一同在十·一前夕,踏上重返黑戈壁的行程。

26日凌晨5点,我们才到达马鬃山镇。在安排住宿的间隙,我走上空旷的街道。

这时,小镇开始苏醒,街头已经有了炊烟与人声。马鬃山镇中心的标志是三只北山羊。望着这伫立在街头的栩栩如生的塑像,我如同一个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等候发令枪响,如同一位歌手面对如痴如醉的歌迷等待前奏曲结束。我在等待太阳升起。

“杨教授……”有人从远处赶来,大声招呼。那是马鬃山镇镇长娜仁娜。前几次来马鬃山,她都曾热诚相助。这次来之前,娜仁娜已经调到县上任职,没想到又在镇上相逢。娜仁娜是蒙古族,她名字的含义是“阳光”。她出现在我们面前,朝霞正好挣脱了浓云的束缚,霞光投射到三只北山羊身上。我知道,我不用守候在街头作第四只北山羊了。从这一刻开始,重返黑戈壁的考察队已经集结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在马鬃山镇的调查,深入而且有成效。马鬃山的居民不但记得我,记得我们的考察,自我离去之后他们用特殊的参与,填补着我们留下的空白。他们已经不只是被调查的对象,成了马鬃山历史的共同撰写者。

第二天,我们踏上前往谢别斯廷泉的路途。

谢别斯廷泉是黑戈壁的北方门户。关于谢别斯廷泉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整整八十年前。1927年,中国与瑞典联合组建了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团从包头出发,先到达了额济纳。经过休整,于1927年初冬,分几路启程前往新疆哈密。中瑞双方的团长徐炳昶与斯文·赫定率领中心分队,沿黑戈壁北边的古道前行。途中,斯文·赫定得了严重的胆囊炎,而且为风雪酷寒困扰,骆驼已经到了驼载极限,粮食也快用完了。为了不把整个团队拖垮,抵达谢别斯廷泉之后,斯文·赫定决定自己暂时留在泉边,其他人在徐炳昶率领下尽快前往哈密。同时,斯文·赫定将这个荒漠甘泉命名为“那林谢别斯廷布拉克”。“那林”是考察团的瑞典籍地质学家,谢别斯廷的经纬度是他测定的;“谢别斯廷”是本地原有的地名;“布拉克”在西北民族语言中含意是“泉水”。

多年以前,我就有一个夙愿:对西北凡与斯文·赫定等探险发现有关的地方,都要重返故地作追踪报道。谢别斯廷泉正是其中之一。可谢别斯廷今天到底在哪儿?则需要做认真的调查。1990年,在刚出版的《中国地图》上,我发现了一个位于中蒙之间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它无疑正是“那林谢别斯廷布拉克”的异译。这个发现叫我激动不已。我曾称它为“中国最长的地名”——长达十个字,同时,它也是仅见的包含有外国人名字的地名。此后,我获悉了另外一件与谢别斯廷泉有关的往事。

1962年,为正式划定边界,中国与蒙古国开始谈判。在确认西北边界走向时,蒙古国提供了一幅历史地图,上面标示出清代某时期内外蒙古的界限。如果以它为基础划定边界,那么额济纳(特别是居延海)、黑戈壁,都将有很大一部分位于境外。特别是,酒泉卫星中心将距离边界太近。周恩来总理指示谈判代表:我国将提供另一幅更重要的地图。并要求以这个地图作为确认边界走向的主要参照。这就是由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测绘的《斯文·赫定1927年~1935年中亚考察地图》。最终,蒙古国在得到苏联首肯之后,承认那是国际公认的权威地图,反映的是现代边界走向,两国边界将以其为主要依据。那幅地图标明,中国与蒙古国的边界线位于谢别斯廷泉以北。谢别斯廷这荒漠甘泉不但成为探险考察史上的重要地点,还是内陆亚洲地缘政治的从不游移的地标。

2005年,我再次来到黑戈壁,采访时认识了从部队复员的蒙古牧民达布,我问是不是有谁知道、或去过谢别斯廷,他竟然回答:“我当兵的时候,有一年时间,就是在谢别斯廷泉水边上站岗。”在他带领下,我们顺利找到了那个泉水。如同八十年前一样(如同千百年来一样),谢别斯廷泉就掩映在浓密的芦苇丛中,静静地等待我们来临。达布站岗的地点如今成了边界的界桩。

后来,一个瑞典朋友来我家做客。我们曾一同作过环绕塔里木的考察。他听我谈到在黑戈壁的探险,在谢别斯廷泉的寻访,特意问:在谢别斯廷泉还能见到斯文·赫定1927年年底扎下的75号营地吗?我迟疑着,摇摇头。我知道,我错过了什么。

谢别斯廷是一个地域的名字。有一股从不干涸的清泉,清泉为大片芦苇掩映,是它的地表特征,所以,它又叫“萨拉赫鲁逊”——黄芦岗。实际上,目前在边界的两边,都有名为“那林谢别斯廷布拉克”的地方。所以,谢别斯廷这个名字,并不能完全与当年斯文·赫定的营地对应。只有那个清泉,才是斯文·赫定的治病秘方,才是古往今来丝路旅人的归宿地。2005年,我见到了泉水汇聚成的池沼,见到了在这里交汇的东西向与南北向的古道。但这并不能使与探险发现有关的生动往事完全落在实处。那个拯救了西北科学考察团干渴疲惫的队伍,那个使丝路最大的驼队(有一千二百峰骆驼)得以顺利进出新疆的丰沛泉水,绝不仅仅是一汪四溢的沼泽。驼队的营地,取水的地点,不可能什么遗迹也没有留下。谢别斯廷泉是丝绸之路得以存在依托,是旅人走向的路标,它不应该仅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小小的圆圈。

2007年9月27日。我们再次来到谢别斯廷。时过两年多,新修的国门已经落成,边界沉静肃穆,使人驻足四望。

据斯文·赫定的笔记与其他有关文献,在谢别斯廷泉扎下的75号营地位于泉水以南约一百公尺处,比较平整,并且为红柳包环绕,营地边上有个高岗,只要有新的驼队或骑手临近,赫定的助手们总要登上高岗眺望。在一个多月之间,西北科学考察团扎下的两顶帐篷,成了谢别斯廷泉边的风景线。只要确认了当年泉水的地点,就可以推测出营地的位置。

在与国门相对的路边,有一处人们经常取水的地点,可这并非当年的谢别斯廷泉。这个地点无疑是与半个世纪以来的中蒙交往有关。它依道路而存在,道路却是南北向的机动车辆压出来的。沿着水源地的边缘向西、向芦苇最浓密的地方走了几十步,我突然辨认出一条隐约可见的小径探向芦苇纵深处。小径是常年由人、牲畜、动物践踏而成的,没有任何人工修整的迹象。

我与秦川沿小径进入了芦苇纵深处,里面另有一番景象,芦苇高达三四米,如同密集的竹林,小径指向一口古泉眼,泉眼之上,不但覆盖着原木搭就的棚子,居然有一具铁皮制作的人字形棚顶。从形制、材料看,它的制作出自珍惜甘甜泉水的旅人之手,它覆盖的无疑是谢别斯廷泉——丝绸古道的支撑点,丝路行旅的企盼。退出苇丛,向南望去,75号营地只有一个选择,那是由一组红柳包环绕的平滩,与附近草滩相比,几乎寸草不生,显得相当扎眼,显然是因为人在这个面积之内活动所致。视野之内仅有的制高点就在平滩的一侧。望着那离泉水近百米的地方,我仿佛看到了袅袅升起的炊烟,听到了人声犬吠。

同类推荐
  • 树·远歌

    树·远歌

    诗集是诗人张树超的诗歌作品集,作品分四部分,以“黄河故道”、“旅途”、“不再走远的雨声”、“相信”四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131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清新,雅致,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和情思。
  •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唐诗宋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两颗璀璨夺目、精美绝伦的明珠。它们题材广泛,形式不拘一格,风格多姿多彩。《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100个首宋词》荟萃了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和100首宋词,它们或文雅、或悲壮、或哀怨、或柔媚、或深沉……
  •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不知 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 同光体派的宋诗学

    同光体派的宋诗学

    本文主要以同光体派的诗论为研究对象,对同光体派的宋诗学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梳理,力图理清其宋诗学面貌,揭示同光体派宋诗学的特点和成就。
  •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

    本书以空间生产论为理论基础,以当代西方空间转向为学术资源,以中国现代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中建构文学空间理论,揭示空间生产与文学表征之间的内在关联。本书运用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方法,对文学空间生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探索创新的理论意义。
热门推荐
  • 三国之心

    三国之心

    长枪因为巨力而微微弯曲,尖锐的枪头因为撞击擦出一闪而逝的火花。两个身影分开,长枪斜斜指地,地上拖着黑色的锁链。黑色的锁链像是迅猛的毒蛇,咬着他的脚,便不会再松开。“这天下,究竟算什么?”持枪男子没有回答,看向旁边躺倒的女子,脸上不由浮起一丝笑容,只是那笑看起来有些疲惫——疲惫而又坚决。天空之中的北斗七星,为人们指引着方向。他的北斗七星,指引着他,走向传说。天下终一统,少年终称王。原名:《三国神斗》
  • 总裁的小秘书

    总裁的小秘书

    不就是向他借点东西吗?不用霸道的霸占了我的小床吧?什么!连人家穿什么都要管。对男人笑就说我犯花痴。连人家本来就瘦瘦的荷包也不放过!呜呜……这什么世界呀!平常土里土气的小秘书看不出来那么大胆,竟然吃完了就想偷溜,想跑没那么容易,我是那么容易给人设计的吗?
  • 冥界小侦探

    冥界小侦探

    “两位大爷,帮个忙叫个救护车,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身穿白色西装的高瘦老头一听乐了:“别闹,跟我到地府去。”白色西装老头说:“你就没有听说过黑白无常?我们的在人间的知名度已经这么低了吗。”我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对啊,这俩倒真是一黑一白,可是……西装,还是阿玛尼。不能让“你们当我白痴啊,搞恶作剧也麻烦用点心弄套大褂来好吗?”“那种款式都是很多年前的工服了,多少年了我们与时俱进?”白色西装老头递过来胸前的工作牌。我看那工作牌黑气缭绕,脚后跟倒吸上一口冷气,上写:地府界阎罗殿勾魂办公室,阴帅无常——谢必安。”
  • 歌动寒川

    歌动寒川

    世上不是所有感情都有美丽的结局,她的爱情,是属于他,还是他。曾经爱过的人爱过你,你会不会选择重新来过还是继续新的生活。可,他们已经回不去了。
  • 我心之旅

    我心之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在我的世界里,能看到你的影子。敢和我一起来一场浪漫的凋零吗?或者,在我戏谑的文字里,有你曾经生活的点滴。作者QQ:1010466270,欢迎来访,品文论道。李剑通过高考的失利后,进入了一所三流的大学,开始了他为期四年的心路历程。
  • 斗断魂

    斗断魂

    要超越神的存在,就要超越神的杀戮!!!-------------------------------------------------新书冲榜,恳请推荐票、收藏支持。拜谢!
  • 卑微的逆袭

    卑微的逆袭

    一个平凡的青年,当得到一个神秘珠子瓶子之后,从此人生不再平凡。告别以前平凡的生活,踏上一条逆袭之路。金钱?权利?美女?统统都不及我手中的瓶子、、、一珠在手,天下我有!
  • 农家俏厨娘

    农家俏厨娘

    乔小乔死了,悼词却不好做:因为她太好吃了,吃了山上捡的野菌中毒而亡!老天厚爱,玩起了穿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贫如洗的家连吃饭都成问题,这对一个吃货来说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将一个捡到的弟弟收编成了跑腿的,天上飞的,树上爬的,水里游的,到她手中成了一盘菜,好吃!乔小乔发挥了她好吃的本事什么东西都敢往嘴里送。以至于这个大佛山岩洞的农家瓢香十里。菜香不怕山高路又弯,南来的,北往的,进门的,坐在桌前就是客,都好吃。且看乔小乔这个农家俏厨娘怎么带着全家奔小康!
  • 火影之诅咒之瞳

    火影之诅咒之瞳

    鬼使神差的想写一本火影同人。作为一个火影迷,追剧追了那么多年,也想写点什么缅怀吧。当然,我不会写什么无敌啊,后宫啊,yy啊,我想写的是一个现代人在没有太多金手指的情况下,靠着知道的不完全的剧情努力在这个满是恐怖分子的世界活下去的故事。主角是我最喜欢的宇智波一族的,并且为着不让家族被灭而努力奋斗。故事会着重讲三战左右的事,还有我对很多事情的猜测。比如从二代开始宇智波族被渐渐削弱,日向的崛起,暗部和根的发展,嗯,应该挺有意思的。里面不光会有热血,也会有权谋。毕竟智慧也是力量的一方面。况且火影里的很多东西我觉得是值得挖掘的,并且很有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吧,我会很努力的更新的。
  • 脑核危机

    脑核危机

    完全【随机】的【进入】或【取出】电影、动漫、甚至书中世界的事物。好吗?!——很好!但若总是【随机】【取出】异形、丧尸、贞子甚至邪神呢?!就此,罗门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说干就干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