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冒
感冒,俗称伤风,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症状的一种外感病。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一年四季节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气不足,外感风邪所致,但在不同的季节,风邪往往随时气而侵入,如冬为风寒,春季为风温,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风燥。在临床上以风寒、风热两类多见。
方法一
{1} 点压列缺、太阳、风池、风府等穴位,每穴点压约1~2分钟,力量以不痛为度。
{2} 面部分推法:医者用双手自额部至下颌分别向左右分推,力度要轻,中等速度,往返3~5遍。
{3} 拿颈臂:颈部从顶部至枕部用五指拿法,自枕部至项部变为三指拿法,重复5~7遍。双臂自肩部至腕部,前后至左右各拿3~5遍。
{4} 横擦前胸及后背:前胸沿胸骨下缘到第十二肋为止,后背从肩部开始到腰骶部,反复横擦3~5遍。
{5} 直擦督脉和上臂:督脉从大椎到腰骶部。上臂的内侧和外侧反复直擦3~4遍。
{6} 理手指,搓抖上肢3~4分钟。
辨证论治
①风寒型: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声重,偶有清涕,咳嗽,稀薄痰。加用:直擦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按揉两侧肺俞,膈俞,每穴按2分钟左右。
②风热型:身热较甚,怕风寒,汗泄不畅,头胀痛,痰黄粘,咽喉部红肿疼痛,鼻塞黄涕,口渴欲饮。加用:直擦背部膀胱经,按揉颈椎两侧,共3~4分钟。
③暑湿型: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胸闷,小便短赤。加用:按拿两侧尺泽,内关,足三里,丰隆,以酸胀为度,每穴各约1分钟。
方法二
平时体质虚弱的易感冒者,可每天坚持用食指、中指搓鼻翼两侧2~3分钟,直到发热为度。
用小鱼际(小指掌侧)搓风池穴2~3分钟,直到发热为度。
已患感冒者,除用上法外,还可用双手掌根相对揉按头部两侧太阳穴一带20~30次。按压太阳、迎香、曲池、合谷各1分钟。
方法三
{1} 主穴:支气管、肺、外鼻、肾上腺、感冒。
{2} 配穴:咽喉、皮质下、神门、鼻眼净。
{3} 操作方法:患者对镜而坐,用双手食指、拇指指端着力相对捏揉或掐揉两耳所指的主穴和配穴;或用火柴棒头分别按压两耳主穴和配穴。手法用力轻重兼施,以偏重为佳,但要避免伤及耳部皮肤。
方法四
{1} 擦鼻梁:用两手食指摩擦鼻梁两侧,直至有热感为止。
{2} 按迎香:用两手食指尖轻轻揉按迎香穴。
{3} 摩风池:用两手掌心摩擦风池穴。
{4} 擦胸部:将右掌心扩在左胸****上,作环形摩擦数次。然后换成右胸。
注意事项
①坚持自我保健按摩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已患感冒者可按上法自我按摩,每日2~3遍。
②感冒4~5天未愈,高热不退,或热度虽不高,但极度虚弱者,应到医院诊治。
③容易感冒的患者,应注意季节交替时的冷暖变化,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
④加强营养,忌烟酒、海鲜、寒凉食品。
⑤平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时多饮开水。
⑥推揉太阳、项部穴时可先涂少量风油精。
⑦注意劳逸结合,“流感”期少去公共场所。
头 痛
头痛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本节所讨论的头痛,是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些病症,对于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症,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本法进行按摩治疗。
按摩除了对颅内疾病中的颅内占位性疾病、脑血管疾病急性期、脑挫裂伤等不宜治疗外,对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一般都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是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头痛、感冒头痛,以及不明原因的顽固性头痛等,疗效更为明显。
方法一
{1} 术者用双手的拇指或中指,分别按压患者的睛明、太阳、头维,每穴按压1~2分钟,力度以中等不痛为佳。
{2} 推捏眉堂:用双手拇指从太阳穴起先向前向下顺眉弓推,接着用食指和拇指捏印堂片刻,最后再向上向后回到太阳穴,然后作片刻按压,按压时力度要稍轻,重复操作16次。
{3} 推眉弓:以双手拇指顺眉弓自内往外推,重复操作16次。
{4} 按捏风池、百会、四神聪、风府,按压四神聪时要用除小指外的其余四指一起分压,其余之穴用按捏法即可,每次按捏约1~2分钟。
{5} 头部擞法:用双手的小指尺侧面接触头部,擞时速度均匀,由慢到快,部位由前往后,先中间,后两侧,最后再重复擞疼痛部位,一般擞约5分钟。
{6} 五指鹰爪式抓拿法:术者双手五指分开略微弯曲,呈鹰爪状,然后像鹰爪状抓拿,抓拿时由前往后抓,速度由慢渐快,从前到后抓9次,9次为一遍,一共抓拿3遍,力度不宜太重,以使患者不痛为宜。
辨证论治
①外感头痛加用:直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同时还可按压风门,大椎,曲池,合谷等。
②内伤头痛加用:血虚受风者加按心俞、膈俞、三阴交;肝阳上亢者加按太冲、行间;痰浊内阻者加按丰隆、内关、足三里、脾俞等;肾阳不足者加按肾俞、命门和直擦背部督脉;瘀血阻络者可加按攒竹及揉前额。
方法二
{1} 用双手掌,从前额正中开始,沿前发际经太阳穴,按摩到耳后风池穴10~15次。
{2} 用双拇指分推印堂、而后点按印堂、攒竹、丝竹空、太阳、四白穴各0.5分钟。
{3} 两手手指分开,同时从前发际经头顶推摩至后发际10~15次,点按头维、上星、百会穴各0.5分钟。
{4} 用双拇指交替推摩颈后部15次,按揉风池0.5分钟。
{5} 用拇、食、中指提拿肩部肌肉0.5分钟,再用食中指按揉肩井穴1分钟。
{6} 点按曲池、内关、列缺穴各1分钟。
内伤发热
凡因脏腑阴阳失调或气血虚损引起的发热,称为内伤发热。以低热多见,有时也可出现高热。
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虽体温正常,仍属内伤发热范畴。内伤发热的特点:病程较长,发热缓慢,不恶寒,发热时作时止或发有定时。
中医学认为:本症一因素体阴虚或热症经久不愈,或久泻伤阴,致阴液不足,不能制火,阳气偏盛;
二因劳逸失调,饮食失调,致中焦气虚而发热;
三因心情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四因气滞及外伤出血,瘀血停积于内,气血郁结而发热。
按摩相关穴位能补益气血,调整阴阳。
方法一
{1} 以大拇指或中指揉按大椎。
{2} 拿内、外关;揉按三阴交。
{3} 摩中脘;揉关元。
辨证论治
①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发热,骨蒸颧红,口干咽燥者加掐揉神门,拿揉太溪,擦涌泉。
②发热或高或低,头昏无力,面色萎黄,气短自汗,易感冒者加拿按手三里,揉膻中,掌揉气海,按揉肺俞。
③身热心烦,急躁易怒,口苦,胁胀,妇女经来腹痛、乳房发胀者加指揉膻中,掌揉章门,拿按阴、阳陵泉,揉按太溪,点按太冲。
方法二
{1} 主穴:内分泌、肝、脾、神门。
{2} 配穴:耳尖、耳屏(放血),肾上腺。
{3} 操作方法:患者对镜而坐,以双手食指和拇指指端罗纹面着力,相对捏揉或掐揉两耳穴位;或用火柴棒头分别按压两耳穴位,手法轻重兼施,以柔和为佳。
方法三
{1} 患者取仰卧姿势分推印堂穴。并从印堂穴推至太阳穴,按揉太阳穴。
{2} 多指揉两颞部(头部两侧耳朵上方),并按压头部正中。
{3} 多指拿揉头部两侧。
{4} 用掌根揉、挤压前额至颞部。
{5} 用双十指按压眼部周围。
{6} 掌心相对,揉搓至发热敷在眼睛上(眼睛闭上),然后轻缓揉动眼部。
{7} 两手相对,用掌侧叩击头部,指端抓打头部。
{8} 多指缓揉、点按风池穴。
{9} 双拇指揉压肩部。
{10} 用双手掌、指端用力顶托颈部。
方法四
{1} 搓大鱼际。大鱼际在大拇指下方,肌肉隆起之处,用两手上下交替搓摩大鱼际。
{2} 按揉太阳穴。用两手中指分别按摩左右太阳穴。
{3} 推摩双颊。用手掌向上推摩两侧面颊,推摩轨迹如一个“0”字型。
{4} 刮擦鼻旁。用两大拇指在鼻梁两侧自上而下刮擦。
{5} 按揉迎香。用两手食指分别按揉迎香穴。
{6} 按摩风池。用食指、中指一起按摩风池穴。
注意事项
①内伤发热又称虚热,较难治疗。若坚持自我按摩,可使虚热渐退。每天1~2遍。
②应同时查清病因,配合药物治疗。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分急性、慢性两种。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及烟尘化学性刺激气管黏膜而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可由急性支气管炎转化而成,也可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使支气管分泌物引流不畅、血液循环供给不足或气管周围组织增生所致。
急性支气管炎早期常先有干咳、喉痒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伴有疲乏、怕冷、头痛、低热、背部疼痛等。1~2天后咳出少量黏痰或稀薄痰,逐渐转为黄浓痰或白黏痰。
慢性支气管炎多在秋末冬初气候寒冷时发病。早晚咳嗽加重,痰多,白色稀薄或为黏稠痰。如久病不愈,病情加重,可转化为肺气肿。
方法一
{1} 用手掌推摩胸肩部20~30次。
{2} 捏揉胸、肩部20~30次。按压中府、尺泽、鱼际各1分钟。
方法二
{1} 令患者仰卧或站立,术者站于其旁。术者用手掌推摩患者胸部数次。重点按摩:中府、尺泽、鱼际穴。
{2} 令患者俯卧,术者站于其旁。医者用手掌揉按患者上背部数次,按压身柱、肺俞及痛点处,使之有酸胀感并放射到胸部。
方法三
{1} 主穴:咽喉、交感、气管、肺、平喘、内分泌。
{2} 配穴:皮质下、脾、肾、神门。
{3} 操作方法:患者对镜而坐,以双手食指和拇指指端着力,相对捏揉或掐揉两耳穴位;或用火柴棒头分别按压两耳穴位,用力轻重兼施,以柔和为宜。
方法四
{1} 左手擦右胸部,右手擦左胸部,以乳部为中心,在周围作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擦摩,左右各做10~20遍。
{2} 做指揉法,左手五指揉右胸,右手五指揉左胸,自胸部沿肋间反复揉3~5遍。
{3} 用手指轻轻拍击两侧胸廓,反复做3~5遍。
方法五
{1} 先把双手手掌搓热,然后左手擦左脸,右手擦右脸,两手可以上下同步擦,也可以一上一下交替擦,左右各擦10余次,以感到发热为度。
{2} 用双手的拇指指腹擦鼻的两侧10余次,以感到发热为度。
{3} 用拇指或食指按揉迎香、合谷、内关、风池穴,每天1~ 2次。
注意事项
①急性发作或发热不退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②忌烟、避免接触有刺激性的气体和灰尘。
③自我按摩对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早晨可做体穴按摩,晚上可做足部按摩。
④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常吃高蛋白食物。对鱼、虾、蟹、海鲜及辛辣之物过敏者,均须忌食此类食品。
哮 喘
哮喘以呼吸急促,喘鸣有声,甚至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为特征。其主要病因是外邪侵袭,致使肺气失于宣降。上逆为喘,或因痰浊内盛、饮食不洁、嗜食肥甘生冷或嗜酒伤中,脾失健运,而内生痰湿;或因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或劳欲伤肾,精气内夺,导致肾气摄纳无权,而致少气而喘。本病多见于老年人。
本病可分为虚症和实症。一般来说,实症起病急,病程短,呼吸深长,息粗,痰鸣有声,以呼出为快,其病在肺。虚症起病缓,病程长,呼吸短促、难续,声音低微,以深吸为快,或动则气喘,其病在肾;症状时轻时重,其症在肺、肾两脏。同时,常伴有胸闷、气短、心慌,重者不能平卧。当气候变冷或季节变化时,症状明显加重。按摩治疗哮喘时,实喘重在祛邪;虚喘重在补虚,注意要标本兼治。
方法一
{1} 患者仰卧,术者以一指禅推法从天突穴缓慢推向膻中穴,往返操作8~10分钟。
{2} 两拇指点按膻中穴,继而与大鱼际一起分别向胸部两侧分推,共操作3~5分钟。
{3} 掌擦法从锁骨下开始横行向下至十二肋,往返操作3~5遍。
{4} 拿法作用于上肢部2~3分钟,然后改用擦法作用于上肢内侧肺经部位,至温热止。
{5} 患者俯卧,掌根揉其背部胸椎段体表5~8分钟,重点按揉大杼、风门、肺俞、脾俞、肾俞。
{6} 拿双侧肩井部2分钟,按揉合谷、曲池,再进行肩关节摇法后结束。
方法二
{1} 令患者俯卧,术者站于其旁。术者用手掌在患者背部行揉法数次,重点按摩1~7胸椎两侧。及身柱、定喘穴(大椎旁5分)、肺俞、心俞、膈俞。
{2} 令患者仰卧,术者站于其旁。术者用双手掌在患者前胸部行揉法数次。重点按摩:天突、中府、膻中、尺泽、鱼际穴。
方法三
{1} 用手掌揉前胸部20~30次。
{2} 用中指按压天突、中府、膻中、中脘各1分钟。
{3} 用拇指揉按对侧前臂内侧(相当肺经、心包经一带)3~5次,同时按压内关、尺泽、鱼际,然后用同法施于对侧。
注意事项
①治疗哮喘,一般夏季效果较为明显,在治疗的同时应鼓励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以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减少诱发因素。②哮喘患者应戒烟,忌酒和油腻、酸、辣等刺激性食物。③应节制房事。④在易发季节要注意避免外界刺激,注意气候变化,保暖防寒,加强锻炼,预防感冒。
辨证论治
①胸闷气短者按压膻中、内关。
②痰多者按压足三里、丰隆。
③哮喘气急、呼吸困难者,重按天突和捏拿肩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