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05900000081

第81章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2)

衍有大志。一日,齐明帝要起兵灭魏,又恐高欢这枝人马强众,不敢轻发,特遣黄门召衍入朝问计。萧衍随着使者进到朝里,见明帝,拜舞已毕。明帝虽闻萧衍大名,却见衍年纪幼小,说道:“卿年幼望重,何才而能?”萧衍回奏道:“学问无穷,智识有限,臣不敢以才事陛下。”明帝悚然启敬,不以小儿待之。因与衍计议:“要伐魏灭尔朱氏,只是高欢那厮,士众兵强,故与卿商议。”衍奏道:“所谓众者,得众人之死;所谓强者,得天下之心。今尔朱氏凶暴狡猾,淫恶滔天;高欢反覆挟诈,窃窥不轨,名虽得众,实失士心。况君臣异谋,各立党与,不能固守其常也。陛下选将练兵,声言北伐,便攻其东。彼备其东,我罢其战。今年一师,明年一旅,日肆侵扰,使彼不安,自然困毙。且上下不和,国必内乱。陛下因其乱而乘之,蔑不胜矣。”明帝闻言大悦,留衍在朝。引入宫内,皇后妃嫔时常相见,与衍日亲日近。衍赞画既多,勚劳日积,累官至雍州刺史。后至齐主宝卷,惟喜游嬉,荒淫无度,不接朝士,亲信宦官。萧衍闻之,谓张弘策曰:“当今始安王遥光、徐孝嗣等,六贵同朝,势必相乱;况主上慓虐嫌忌,赵王伦反迹已形。一朝祸发,天下土崩,不可不为自备。”于是衍乃密修武备,招聚骁勇数万;多伐竹木,沉之檀溪;积茅如冈阜。齐主知萧衍有异志,与郑植计议,欲起兵诛衍。郑植奏道:“萧衍图谋日久,士马精强,未易取也。莫若听臣之计,外假加爵温旨,衍必见臣,因而刺杀之。一匹夫之力耳,省了许多钱粮兵马。”齐主大喜!即便使郑植到雍州来,要刺杀萧衍。惊动了光化寺空谷长老,知道此事,就托个梦与萧衍:长老拿着一卷天书,书里夹着一把利刃,递与萧衍。衍醒来,自想道:“明明的一个僧人,拿这夹刀的一卷天书与我,莫非有人要来刺我么?明日且看如何。”只见次日有人来报道朝廷使郑植赉诏书要加爵一事。萧衍自说道:“是了。”且不与郑植相见,先使人安排酒席,在宁蛮长史郑绍寂家里,都埋伏停当了,与郑植相见。说道:“朝廷使卿来杀我,必有诏书。”郑植赖道:“没有此事。”萧衍喝一声道:“与我搜看。”只见帐后跑出三四十个力士,就把郑植拿下,身边搜出一把快刀来,又有杀衍的密诏。萧衍大怒!说道:“我有甚亏负朝廷,如何要刺杀我?”连夜召张弘策计议起兵。建牙树旗,选集甲士二万馀人,马千馀匹,船三十馀艘,一齐杀出檀溪来。昔日所贮下竹木、茅草,葺束立办。又使王茂、曹景宗为先锋,军至汉口,乘着水涨,顺流进兵,就袭取了嘉湖地方。

且说郢城与鲁城,这两个城是嘉湖的护卫,建康的门户。今被王先锋袭取了嘉湖,这两处守城官,心胆惊落,料道敌不过,彼此相约投降。这建康就如没了门户的一般,无人敢敌,势如破竹,进克建康。兵至近郊,齐主游骋如故,遣将军王珍国等,将精兵十万陈于朱雀航。被吕僧珍纵火焚烧其营,曹景宗大兵乘之,将士殊死战,鼓噪震天地。珍国等不能抗,军遂大败。衍军长驱进至宣阳门,萧衍兄弟子侄皆集。将军徐元瑜以东府城降,李居士以新亭降。十二月,齐人遂弑宝卷。萧衍以太后令,追废宝卷为东昏侯,加衍为大司马,迎宣德太后入宫称制。衍寻自为国相,封梁国公,加九锡。黄复仁化生之时,却原来养娘转世为范云,二女侍一转世为沈约,一转世为任昉,与梁公同在竟陵王西府为官,也是缘会,自然义气相合。至是,梁公引云为谘议,约为侍中,昉为参谋。二年夏四月,梁公萧衍受禅,称皇帝,废齐主为巴陵王,迁太后于别宫。

梁主虽然马上得了天下,终是道缘不断,杀中有仁,一心只要修行。梁主因兵兴多故,与魏连和。一日,东魏遣散骑常侍李谐来骋。梁主与谐谈久,命李谐出得朝,更深了,不及还宫,就在便殿斋阁中宿歇。散了宫嫔诸官,独自一个默坐,在阁儿里开着窗看月。约莫三更时分,只见有三五十个青年使人,从甬巷中走到阁前来。内有一个口里唱着歌,歌:“从入牢笼羁绊多,也曾罹毕走洪波。可怜明日庖丁解,不复辽东《白蹢歌》。”梁主听这歌,心中疑惑。这一班人走近,朝着梁主叩头,奏道:“陛下仁民爱物,恻隐慈悲。我等俱是太庙中祭祀所有牲体,百万生灵,明日一时就杀。伏愿陛下慈悲,敕宥某等苦难,陛下功德无量。”梁主与青衣使人说道:“太庙一祭,朕如何知道杀戳这许多牲体?朕实不忍。来日朕另有处。”这青衣人一齐叩头哀祈,涕泣而去。梁主次日早朝,与文武各官说昨夜斋阁中见青衣之事。又说道:“宗庙致敬,固不可已;杀戳屠毒,朕亦不忍。自今以后,把粉面代做犠牲,庶使祀典不废,仁恻亦存,两全无害,永为定制。”谁敢违背!

梁主每日持斋奉佛。忽夜间梦见一伙绛衣神人,各持旌节,祥麟凤辇,千百诸神,各持执事护卫,请梁主去游冥府。游到一个大宝殿内,见个金冠法服神人,相陪游览。每到一殿,各有主事者都来相见。有等善人,安乐从容,优游自在,仙境天堂,并无挂碍。有等恶人,受罪如刀山血海,拔舌油锅,蛇伤虎咬,诸般罪孽。又见一伙蓝缕贫人,蓬头跣足,疮毒遍体,种种苦恼,一齐朝着梁主哀告:“乞陛下慈悲超救!某等俱是无主孤魂,饥饿无食,久沉地狱。”梁主见说,回曰:“善哉,善哉!待朕回朝,即超度汝等。”诸罪人皆哀谢。

末后,到一座大山。山有一穴,穴中伸出一个大蟒蛇的头来,如一间殿屋相似,对着梁主昂头而起。梁主见了,吃一大惊!正欲退走,只见这蟒蛇张开血池般口,说起话来,叫道:“陛下休惊,身乃郗后也。只为生前嫉妒心毒,死后变成蟒身,受此业报。因身躯过大,旋转不便,每苦腹饥,无计求饱。陛下如念夫妇之情,乞广作佛事,使妾脱离此苦,功德无量。”原来郗后是梁主正宫,生前最妒,凡帝所幸宫人,百般毒害,死于其手者,不计其数。梁主无可奈何,闻得鸧鹒鸟作羹,饮之可以治妒,乃命猎户每月责取鸧鹒百头,日日煮羹,充入御馔进之,果然其妒稍减。后来郗后闻知其事,将羹泼了不吃,妒复如旧。今日死为蟒蛇,阴灵见帝求救。梁主道:“朕回朝时,当与汝忏悔前业。”蟒蛇道:“多谢陛下仁德。妾今送陛下还朝,陛下勿惊。”说罢,那蟒蛇舒身出来,大数百围,其长不知几百丈。梁主吓出一身冷汗,醒来乃南柯一梦,咨嗟到晓。

次日朝罢,与众僧议设盂兰盆大斋,又造梁皇宝忏。说这盂兰盆大斋者,犹中国言普食也,盖为无主饿鬼而设也;梁皇忏者,梁主所造,专为郗后忏悔恶业,兼为众生解释其罪。冥府罪人,因梁主设斋、造经二事,即得超救一切罪业,地狱为彼一空。梦见郗后如生前装束,欣然来谢道:“妾得陛下宝忏之力,已脱蟒身生天,特来拜谢。”又梦见百万狱囚,皆朝着梁主拜谢,齐道:“皆赖陛下功德,幸得脱离地狱。”

同类推荐
  • 无尽意菩萨经

    无尽意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洞道士居山修炼科

    三洞道士居山修炼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ady Windermere's Fan

    Lady Windermere's F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憨休禅师敲空遗响

    憨休禅师敲空遗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词综

    词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炉石的世界

    炉石的世界

    本作者的第一个作品,其间穿插了魔兽,炉石,饥荒等多游戏的元素,而且并没有模仿其他任何东西。讲述的是子赫一系列的穿越故事。
  • 修真在美国

    修真在美国

    云州大陆第一魔修林枫,渡劫时意外穿越到美国。实力尽失,而且不顺心的事接二连三,林枫该怎么办。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暴毙。蜘蛛侠,钢铁侠,变形金刚,X战警,血族,狼族……且看林枫如何周旋之中,如何狂在其中。PS1:作者菌没去过美国,书中有些地方不符合美国口味的,希望大家不要介意。PS2:本书是一些美国大片的串烧,希望大家喜欢。PS3:求收藏,求推荐!O(∩_∩)O谢谢!
  •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古无极

    万古无极

    少年李若梦意外得到仙器“黄泉图”,开启身世之迷,掌无上大道,修绝世仙法,从微末崛起,傲立于九天之上。
  • TFboys之恋爱中的选择

    TFboys之恋爱中的选择

    樱花的美,她们的美。树干的英资,他们的帅气。走不走到一起,靠他们的缘分,又怎样选择,他们能一起吗?
  • 神级之逆天系统

    神级之逆天系统

    一无是处的一个混混学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他意外得到了神秘的传承......带你进入逆天系统的无敌世界!
  • 宠冠天下,皇上的全能才后

    宠冠天下,皇上的全能才后

    他,是迦夜王朝的皇上,高冷邪肆。她,是二十一世纪的萧家家族未来继承人,世界的金牌特工,黑道上的暗夜公主。却因贪玩,被卷进了时空漩涡,成为丞相府懦弱的嫡长女,未来的皇后娘娘。看着两个毫不相干却同样妖孽的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王俊凯总裁我累了

    王俊凯总裁我累了

    讲述的是一个比较虐心的文文,如果瓦的文笔不好,大家都宽容一点哈。介里是顾柒兮的第一本小说昂
  • 玄武灭仇林

    玄武灭仇林

    传奇杀手回归都市,奉旨灭绝仇家!校花却爱上我,富豪千金赖上我,火辣警花追着我,可是……我是杀手啊,你们最好离我远一点,不然我杀手的面子往哪搁?!哎!大小姐我错了,别生气嘛……
  •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