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32600000004

第4章 浮生如梦(3)

写春联舞起狮子闹出年

这是几年前的事了,至今难忘。

记得那天是腊月廿五,一大早,我们一群人踏着新修的水泥路到乡下伯父家去玩。落座不久,伯父笑嘻嘻地对我说:“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我还没去买对子呢。”三哥在一旁插嘴:“哪还用买哦,我们这里有老师,有大学生,让他们写还有意思些。”

教书写文章都行,写对联,我可是从没有过的经历呢。几番推让,写对联的任务最后还是落在了我的身上。我答应写,但也不会让他们闲着,春联的内容得由他们定。像“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春联似乎显得俗套了,大家认为要写点讴歌新生活的,特别是农村显著变化的。刚从南京军校回家的青松冒了句“和谐花似锦,发展势如潮”,大家一致认可。还在读高中的表弟慢吞吞地说:“我在报纸上看了一个春联,那就是‘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扶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如果我的推荐不错的话,就给点掌声吧!”一席话把大家逗乐了。

内容酝酿成熟,伯父也把墨汁、红纸等书写材料准备好了,只等我动笔了。我把一张大红纸进行折叠,然后把它裁成一张张长条,再把这些长条按照所写对联字数的多少折叠,五字的、八字的,都一一安排妥帖。在大方桌上写字倒还是件爽快事,就是缺少一个镇纸,堂弟赶紧找来一楠竹块替代。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那些折叠成的格格里填字,每写完几个字,我习惯性地将毛笔在墨碗里润润,站在一边的儿子将纸条向上拉拉,然后再压上那个楠木块。写完一副字,他们双手捧着这副字的两端,小心地把它从桌上取下来,放在地板上晾着,一会儿地上就摆好了几幅自产的春联了。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春联在华夏大地流传了上千年。一大家人共同写春联,无疑增添了春节的乐趣,这件事至今想来仍觉有趣极了。

舞起狮子闹出年

过年,是烙在华夏儿女心头的文化印记。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舞狮活动就会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喜庆的锣鼓,出现在城镇街道和农村院落。

每到春节,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回到地处川渝交界的老家,在那小镇上可以找回儿时的快乐,更能看到远离公众视野的舞狮表演。也许是人们对狮子可以驱除邪气,舞狮表演无疑给淳朴的小镇人民带来了吉祥和喜气,也添了年的热闹和味道。

一到正月初一,舞狮表演就开始了。打头阵的是舞狮艺人的拜年活动,三四人便组成了表演队伍,两人的狮子和敲锣打鼓的乐队。他们每到一家大门立即开始表演,好象是不容分说地将喜气和祝福送给主人,虽然只有两人表演,但精心排练后的狮子,前后空翻,倒立每个动作都精益求精,引来不少围观的群众,门前自然多了几分热闹。跑江湖的那张伶俐嘴道出了一连串祝福的话,把主人逗得乐滋滋的。作为酬劳,主人家也自然会给他们递上香烟、掏出红包。当主人还在回味那润心的吉言时,照单全收的他们又到另一家去了,还有一群小孩子跟随着去看热闹了。

当然,三四人组成的表演队只能算作狮子闹年的先头小队。到了正月十五,就能看到大规模的舞狮活动了。即便他们是由当地或其它乡镇临时组织起来的队伍,但阵容、气势和技艺绝不压于专业的艺术团,何况又是在传统佳节的最后一天呢。走亲访友圆满结束的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街道两旁是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就连楼顶上都站满了人,舞狮人把绝活都亮了出来,掌声是此起彼伏,笑声不断,震天的锣鼓响彻云霄,把年的喜庆张扬到了极至。出川的车辆在此已不能挪动一步,司机索性下车融入了观众队伍。

人们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在舞狮表演中感受年的喜庆热闹,在喜庆热闹中迎来春的气息,也在记忆的年轮中留下段段美好的回忆。

重温儿时梦

拜读完胡丽君编辑的《故乡情》,我心里颇不宁静。她笔下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离开巴山深处快十年了,只要听到“万源”这个词,就会有种莫以名状的感觉。这篇美文把我带回了那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那个留下童年梦幻的地方。

就是那条通往学校的石径小道,每次上学的时候,我都会禁不住抬头凝望,心里盘算着它究竟有少级台阶。也曾立下决心一步一步将它数个清楚,笑问同窗,让他们感到惶惶。也许是小孩的事情太多,也许是上课的铁钟敲得太早,六度花香落叶、碎雨飘雪,我依旧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成为儿时的遗憾。但我明白这条路很长很长,通向一个神奇迷离的远方。也是那条小道,成了放学归家孩子的天堂。只要一放学,就会有成群的孩子玩弹珠、打烟牌,走完那条小道大家就得各归其家,一夜的离别在孩子眼里是非常的难熬。半小时、一小时,这就是我们走这条放学路的时间。父亲总会出现在路口,然后狠狠地给上一巴掌,泪水在眼眶打转,心里却还算计着游戏是输、还是赢。

还有那堵厚厚的“隔离墙”,把子弟校和当地完小的篮球场分成两块,犹如棋盘上的楚河、汉界。看见高年级同学爬上爬杆,饱览对面学校的风光,有垂柳依依,也有激烈赛场。几经苦练,用上吃奶的劲,也只能够爬到一半,刚好与墙头齐平。技浅位低的我,只好等没人爬的时候才费力爬上去,此时却早已是人走楼空。和几个好友一起发誓,要练得像猴子一样的攀缘功夫,第一个上去看完小的精彩活动。当真正能这样的时候,毕业的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母校。再后,听生活在那里的老同学说,两所学校合二为一了,那堵围墙已经拆掉了,爬杆架也迁走了,连成了一个大足球场。现在的孩子再也没有我儿时那种神秘感了,也不会争先恐后地去学爬杆子了。

小学毕业后,就到外地求学去了。已是而立之年的我,却在另一方水土忙于生计。也曾打算回家乡去好好看一下,去寻找儿时的欢乐,但最终没有实现。倍感幸运的是在《故乡情》的字里行间,我又找回了充满梦想的童年。

幸福断想

“幸福是啥子啊?”4岁的儿子调皮地问道,原来是看到了电脑上的一个QQ头像在闪烁。爬格的我笑着告诉他是一个人的名字,儿子便似懂非懂的走了。望着闪动的头像,心里顿时浮想联翩,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说哲学家在“人究竟是什么?”中忧郁死去,那么芸芸众生则是在感受幸福中拷问人生。

一位名叫“巴国斗士”的好友的晃动窗口让我中断了思绪,他是一位年近四十的大货车司机。当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出车的时候,闪动的文字告诉我因为最近煤价大跌,原有的货源搁下了,在家里闲着等消息的他也只好来玩点游戏。想到刚才的话题,我把难得闲下来,享受一下游戏的幸福的建议给了他。他说:“想来也是哈,每天都围着方向盘转,这一坐下来确实是一种幸福。你写完东西后也和我一块游戏。”

过了一阵子,他又找我说话了。说是要下线了,还是去联系一下生意的好。我偷笑他的童心未泯,更笑他的那份闲不住。原来他坐着游戏感到心里慌得很,自己是一家人的顶梁柱,总要为老婆孩子干活挣钱啊,只有这样才觉得踏实。我在羡慕他的家人的时候,也被他的这番话所打动,活着踏实也是一种幸福,这可能是他对幸福的最完美、最恰当的解读吧!

文人骚客把幸福渲染得淋漓尽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缠绵恋情,寒窗十年金榜题名的显赫荣耀,吟诗作画风花雪夜的浪漫闲情;达官贵人把幸福上演得眼花缭乱,一掷千金的阔气,前呼后拥的风光,游山玩水的潇洒……唯有小老百姓把幸福过得平淡而实在,纵然他们也在为生计而劳苦奔波,纵然他们也会为家庭小事而争吵。但是,他们仍旧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生活在幸福之中,度过了似水的流年,见孩子天天长大,在搀扶中慢慢变老……

此时,才发现自己还未曾打开“幸福”发来的内容,是一杯淡淡的清茶,幸福在我这儿化作了一份诚挚的友谊,无须在意是浓浓的咖啡还是淡淡清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幸福完全是一种真实而贴近的感受。读着晚报的朋友,掩报沉思,幸福是不是就在自己身边呢?

后记:儿子的突然发问,让我去留意了幸福,它或许是人生的一次盛大相遇,或许是一次美丽邂逅,不管怎样,都要祝福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拥有幸福。铺陈一段文字,留住一段幸福:我想我怀念的不是某个谁,而是给过我美好感觉的某段时光;喜欢的不是某个谁,只是让我有被疼爱的某种感觉;憧憬的不是某些美丽地方,只是给过我无限美好憧憬的某段心情! 所以呢,无所谓那些喜欢的、厌恶的、开心的、难过的,都是虚无,都是生命里的过客,一切感觉都是过眼云烟!能开心时决不难过,能远行的时候决不宅着,能拥有时绝不放弃!

就做一棵树

雁过留影,人过留名。芸芸众生都在名字的相伴下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名字,受长辈所赐,字字凝聚着父母的心血和希望;名字,受伴侣所呼,字字饱含着他们的友善和情谊。然而名字也受世俗所累,让你为了它不知疲倦地劳累奔波。

在一次研讨会上,主持人一一介绍来宾,“这是著名的教育专家……”“这是著名的作家……”。介绍到我这里的时候,主持人一时语塞,我自告奋勇地起身介绍到“我就是著名的菩提树。”会场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在会议期间,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都亲切的叫我菩提树,便也有了一种踏实、幸福的感觉。

闲暇之余想想自己的名字,究竟和著名的什么相配才能演奏出绝妙的商徵之音呢?终究没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装扮自己。与作家相配吧,自己还没有挤进中国作协的名录,也不是《读者》之类的签约作者,好几次交上申请,也因资料的遗失而成为局外人。偶尔有人叫我作家,反倒感觉这个称呼不伦不类。记得一个学者说了句“作品是作家最好的注脚”,就当一个无门无派、自由自在的自由撰稿人。

继而想到与专家相配,自己更感才疏学浅。因为资历的原因,无缘于学科带头人之类的头衔,因此是不能称专家学者的。想想那些专家学者在理论战线、在教学岗位上奋斗了三五几十年才修得正果,怎能斗胆和他们共一称呼呢?好在每次参加会议遇到的全是真才实学的专家,也就有了很大的收获,给他们做一生的学徒都乐意。有幸的是没遇到那些空有头衔,没有实学的所谓专家们。

与十足的孝子,称职的父亲,亲密的爱人,真诚的朋友诸类相配,更觉得自己做得不是尽善尽美。名字或许就是一个轮回,某杂文中的故事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王小二——小王——王科长——老王——王小二”的称呼描绘着人生的风雨兼程。所以,最好的称呼就是自己的名字,倘若非得加个著名的,最好是配上自己的名字。

今生,就做一棵树,一棵著名或不著名的菩提树。

一路

这是一路凌乱,长江为江津而停留,故名几江。津者,渡口也,迎人来,送人去,在这悠悠长江水岸。已是第三次来这里,不知渡口是否也曾为我等待。第一次到江津,是在白沙考察,会余的濯足之水不知万里到何处。第二次全然是路过,停车久久凝视四面山望乡台瀑布,没有烟波,但依旧有着日暮乡关、愁绪暗生之感。这次更是一种凌乱,面对同行的聚会,面对特殊的任务,颇感复杂。

这是一路收获,没有这除却研讨之事的闲暇,就没有精力去体会莫名的情感。没有精英的展示,就没有机会领略教坛的风采。外秀与内美,谁更重要?是那对秦腔的盼与爱,是那白鹭、桃花与流水,是那浅浅的悲凉,是那落地的花瓣,还有那江津米花的美味、精神和情感,还有那抑扬顿挫的元嘉草草。正是有了这些,才有了对文化的触摸,原来还有如此一种已被缺失但万不能缺失的精神家园。

这是一路欢聚,来自广东、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的各路专家、各色精英欢聚在论坛上。“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传统的文人心态把大家拉到了餐桌之上,推杯换酌间是一种怎样的欢畅与愉悦。忘却是一呼百应的领导,忘却是赫赫有名的专家,大家都会一饮而尽,少了多少束缚,减了几许世俗,痛饮千杯也并非传说。夜间时分,一朋友邀我到江边闲谈,没有渔船,也就没有了渔夫的名利之论。归去已是凌晨三点,想必伊等睡着。

这是一路感伤,这样的活动,这样的聚会,记不得参加了多少次。或许,天下真没有那种宴席叫不散。酒宴之上,提前下席;饭宴之下,默默执著,品的是一种沉重。因为有事,提前离去,告别了那两个难以忘怀的城市,也侥幸地躲避了那一场感伤的离别。“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或许有人会这样吟唱。

教学不等于文化,犹如爱情不等于婚姻。在这个人心浮动暗流深涌的世上,我们是否太过于计较了一些,所以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流失的光阴永难再寻找,切莫在最后,怅然发现,我们早已不是璀璨的明珠,而是带着相同面具的碌碌苍生。为此,还得一路走下去!

流觞之水

百无聊奈的时候总喜欢点开音乐,翻翻电子照片。很多东西只能用“巧合”二字来解释,在这盛夏雨夜,听着侃侃的《滴答》,一张张老照片随着键盘的点击而页页晃过,也有几滴眼泪悄然落下。

前几日,一个外地好友约出去玩耍,因为还有些杂事没处理而未能成行,只好对着屏幕你一言我一语地共同回味曾经一起游玩的美好时光。不知不觉都道出了心声,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已不再想跟风似地去那些名山大川,只想静静地和知心的人找个地方走走、聊聊,我想可能更多的心境原因吧!再听着这音乐,觉得这曲是为我谱的,这词是为我填的,也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王羲之的兰亭之游。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在读书人心中牢牢地安放。在那个觞咏的时代,几十个文人取殇吟咏,留下了《兰亭集序》,那就是自在的文人交游岁月,不过都像走马灯一般过去了。

或许是跟文字打交道的缘故,我也有了几次这样的游玩。虽然没有曲水流觞的雅致,但非公务性的文人聚会也颇有几分乐趣。一次是在06年暑假,在长白山脚下夜宴,酒过一旬又一旬,白酒、啤酒、葡萄酒,来自各省的作者相互畅饮,觥筹交错只为那份难得一聚的珍惜。我不像陶渊明那样嗜酒,但这次真的是喝多了,高一脚低一脚的在几个小编的搀扶下回到了邮政宾馆。次日到了长白山,看山看水,只是没触摸到天池之水,也未能在大峡谷戏水,成了此行的唯一遗憾。还有一次是在作文教学研讨会后去房山游玩,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位朋友一起登山游玩,前者呼,后者应,好不热闹,不计较你是哪省,我是哪市的,不计较你是专家,我是学者的,更不计较昨日相识,明日相别的,在一起就是个乐呵,更乐呵的是在云居寺畅饮后居然玩到了泉水。后来在重庆、无锡等地参加活动,都体会到了山水之趣,流觞之情。

同类推荐
  • 划痕

    划痕

    本书是青年作家黄宇的第一部个人散文集,作品收录了作者近两年创作的35篇散文作品,全书分七辑,分别为《风轻云淡》《恋恋红尘》《恒爱弥留》《蓝色寂寞》《幻灭年代》《行吟他方》《森罗万象》,从不同层面深刻剖析描绘了作者在大学生活的点滴。
  •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是李银河一生的读书心得,其中包括观影和阅读的心灵感悟,结合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写成的心灵物语,其中有十余篇文章被博客首页推荐,每篇的文章中,李银河都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性学观,对理解李银河的爱情和人生都有画龙点睛的意义,她与王小波为什么终生无子,李银河怎么看待出轨,怎么看待性欲等等,李银河的一生靠阅读支撑,选择阅读时候,也是谨慎异常,每本书和每部电影都堪称经典,这也是亮点之一。
  •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热门推荐
  • 凡越传

    凡越传

    从无间炼狱归来的少年,身负弑父罪名,面临世俗审判之时,却不闻、不辩、不解、不悟;唯有默默在心中种下复仇的火焰,待到燃烧之日,要焚尽那世间一切罪恶……举杯浮月影,拔剑动星芒!我凭坚决之意,要穿出重雾直见诸天真相;我借琉璃之心,可洞鉴今古化净众生魔障;我怀缥缈之梦,游遍四海九洲,但朝自在无忧之处远航。且看星芒,我名,无双!
  • 一剑嫣然

    一剑嫣然

    一个剑客杀手,救了个陌生女子,本是大忌,还带她回家。或许嫌命长吧!
  • 到不了的那个夏天

    到不了的那个夏天

    青春如同青苹果一般,带给人的不止是香甜,也会有些许酸涩。那些疼痛的记忆也是青春的一部分,它教会了我们成长……
  • 黑道面具妻

    黑道面具妻

    她,董事千金,生活单纯愉快,却在一夕间,母亲莫名离世。一次意外她变成轮椅上的千金。从此她成为人人眼中的废物。面对着人情冷暖,她学会了伪装带上了面具。她,头脑冷静,腹黑强大。对敌人决不手软,一张面具,一把手枪,十二根钢针,杀人于无形。
  • tfboys之我们一直爱你们

    tfboys之我们一直爱你们

    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请假了。。。。。。。。。。。。
  • 玄尊剑神

    玄尊剑神

    主角浩天,性格善良,刚毅,后来为了救自己原来的世界天元大陆身死,莫名的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但那方世界及其嗜血,但在哪里却是不同的修炼道路,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成为了唯一一代剑圣,流芳千古,成为佳话
  • 凤兮凤兮胡不归

    凤兮凤兮胡不归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他,世间最早的创世神之一。在洪荒之中遇见了还是妖族的她,那时,她是那么纯真稚嫩,还有些傻乎乎的可爱。于是,一向疏狂散漫的他点化了她。成就了她在世间万世敬仰的地位。她,一只生活在大东海中的妖,在一次耍完时遇见了他,于是,就那么一眼,不知不觉中就已经镌刻于心中千年万年,为了靠近他,她付出万般艰辛。当她终于可以靠近他时,他却已经陨落寂灭。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再见时,他已不是他,她也不是她。他还是他,她也还是她。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 龙凰异世命运之殇

    龙凰异世命运之殇

    她乃天地与命运诞生的神王与宠儿,却是龙凰的转世,以凤体为修,修为过亿万年。称为凤凰瑞帝。她乃是陪天地所诞生之人,两人无意的出手,却为后来的姐妹情缘奠定基础。两人携手而行,为这片大陆创造无数辉煌与荣耀,可最后的命运却让两人离开相隔。
  • 莫过于你

    莫过于你

    上一世为父报仇的姚紫陌因为意外来到全新的世界,化身皇子赤炼火,身为女子却对外宣称尊为皇子,名扬七国,恰逢各国动荡不安,女子转身设局誓要护得天下平安。管他伦理道德,管他生死名利,我自为我撑起一片天空。青涯风,不下于赤炼火的神话,战七国平天下,看指尖世界,你与我谁先认输!
  •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