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07800000001

第1章 前言(1)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居,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关于孟子的生卒年月有两种说法:(一)认为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二)认为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杨伯峻认为前者更为可信。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孟母三迁”、“断机杼”、“杀豚”、“去妻”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孟母三迁”是孟母为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的故事。据《列女传》记载: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妹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断机杼”的故事是孟母亲手剪断自己所织的布来告诫孟子学习不可半途而废。据《韩诗外传》记载: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杀豚”是孟母为取信于自己的儿子出钱买邻人猪肉的故事。据《韩诗外传》记载: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失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去妻”故事主要讲的是孟母教育孟子夫妇之道。据《韩诗外传》记载: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列女传》与《韩诗外传》记载的这些故事,多近似于民间的传说,不能作为完全可信的史料看待。但我们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还是可以发现:孟母给了孟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于孟子治学成才,乃至最终成为一代大儒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就孟母在教育孟子成人成才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言,她堪称是中国古代第一母亲,以至于人们纷纷提出将孟子的诞辰曰定为中国的母亲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的意见,他于2006年11月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将孟子诞辰曰定为中国的母亲节。

孟子的学说来自于子思一派,据《史记》载:“孟轲,邹人。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自己也曾经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以下只注篇名)此外,荀子的《非十二子》篇把子思、孟轲列为一派,则孟子学说一定出于子思。孟子极为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诸国国君施行“仁政”和“王道”以“王天下”。但由于当时各诸侯国忙于战争,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

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推崇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此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顺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仁政”思想,希望他们能够“法先王”、“修仁德”,这样就可以“仁者无敌”而“王天下”。孟子周游列国的人生经历与他的言论学说互为表里,构架出《孟子》这部书的特殊体系,下面我们按时间顺序加以梳理。

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齐威王在位时期,当时孟子与匡章游,“又从而礼貌之”(《离娄下》)。孟子在齐国显然很不得志,齐王送给他一百镒的兼金(成色好的金子),他都没有接受(《公孙丑下》)。后来宋王偃称王,而且要行仁政,孟子就来到了宋国。在宋国期间,他与万章论宋在齐、楚大国间的存亡之道,劝告戴不胜多举贤士,建议戴盈之速行“什一”税法(《滕文公下》)。在孟子看来,宋王左右贤良少,奸佞多,只有一个贤能的“薛居州”并不能使宋的君主为善,所以孟子接受了宋王馈赠的七十镒金而离去(《公孙丑下》)。孟子在宋的时候,还只是太子的滕文公,在去楚国时,与孟子相见于彭城(《滕文公上》)。不久孟子回到自己的故乡邹国,和邹穆公的问答(《梁惠王下》)大概发生在这一时期。但因故未能得到邹穆公的馈赠,导致孟子绝粮。滕定公死后,与孟子有两面之缘的滕文公“使然友之邹问于孟子”(《滕文公上》)。

后来鲁平公即位,将要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执政(《告子下》),孟子便到了鲁国。不幸因为臧仓的破坏,孟子便有了“我之不遇鲁候天也”(《梁惠王下》)的慨叹。滕文公嗣位后,孟子便来到腾国。滕文公“问为国”,又使“毕战问井田”(《滕文公上》)。齐国人准备修建薛地的城邑,滕文很公害怕,再一次请教于孟子(《梁惠王下》)。和许行的新弟子陈相的辩论(《滕文公上》)也是发生在这个时候。滕国毕竟是一个只有五十里方圆的小国,孟子很难有作为,便来到了梁国(魏国)。这时孟子已经有七十岁了,梁惠王即位也已经有五十年了,年龄应该在七十上下,所以梁惠王称呼孟子为“叟”,和梁惠王的问答应该都在这个时候。第二年梁惠王去世,梁襄王即位,孟子与他一见面印象就不好(《梁惠王上》),刚好齐威王去世,齐宣王嗣位,孟子便离开梁国来到齐国。“加齐之卿相”(《公孙丑上》),“出吊于滕”(《公孙丑下》),都在这几年间。齐国伐燕取得大胜,诸侯恐惧,于是“将谋救燕”(《梁惠王下》),孟子劝宣王送还俘虏,归还重器,为燕国另立贤君,然后退兵。齐王不听,导致大败,于是便有“吾甚惭于孟子”(《公孙丑下》)之叹。孟子因此辞职,宣王想在国都内给孟子置一所大房子,从而把他留在齐国。孟子没有接受。孟子离开齐国,在昼地停留三晚。由于孟子年龄已经很大,而自己的主张又不能实现,只得感叹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公孙丑下》)孟子这时已经七十余岁,从此便不再出游,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做《孟子》七篇”。

孟子周游列国,以“仁政”的主张游说各国君主,却始终得不到重用。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主张与当时的政治潮流背道而驰。诚如司马迁所言:“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各国君主因孟子“仁政”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最终都没有采用。

同类推荐
  • 中华谚语(第一卷)

    中华谚语(第一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萨满文化》共分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萨满文化的起源与传播、萨满教的神灵崇拜、萨满的宇宙观与灵魂观、成为萨满的途径、萨满的祭祀、萨满传统文化等。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社交礼仪、国学常识、中外未解之谜、文化典故等知识。
热门推荐
  • 魂吞万象

    魂吞万象

    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苏邪以为不想吃狮子的兔子也不是好兔子。是谁说天命难改,是谁说食物链无法逆行,是谁说不能修炼就得坐吃等死……这些在苏邪面前通通作废,他会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你证明:做人还是要有点梦想,万一哪天不小心就实现了呢。
  • 以宠犯禁:替身总裁轻点爱

    以宠犯禁:替身总裁轻点爱

    "他是权利帝国的王,运筹帷幄、翻云覆雨,性情暴虐无道;她是落魄少女,胆小怕事、艰难度日,一天三餐都成问题;一场阴差阳错,欲火焚身的她碰到了禁欲三年的他;他们的初遇,他搂住她的腰,将她压在床上,动作极具侵略性,她比他更疯狂,主动得像个小妖精,狠狠缠住他;“小猫儿,轻点儿咬。”“唔……”她迷糊呓语。“呵。”他轻笑,将她乱摸的手扣到头顶。Now,他掌握了控制权,游戏开始。和妖孽总裁颠鸾倒凤之后,她却淡淡地说:“打扰了,认错人了。”他心里恨得要命;她也总是触着他的逆鳞;他还是宠她爱她,把她放到心尖尖上;他遍体鳞伤时也只是说:“只要你喜欢,我所有的逆鳞都能拔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钥一时,却情定一生

    落钥一时,却情定一生

    他是大学著名教授,也是著名作家。她是当红画家,描绘世间无数景色。他与她,本无所交集。却因一把钥匙而有所来往。他觉得她可爱善良,有时马虎大意。她觉得他温和冷静,有时有着腹黑。落钥,落钥,却不知丢掉的是钥匙,还是彼此的心。
  • 先生,请躺好

    先生,请躺好

    “这婚要是结了,你不担心我会爬墙?。”“不担心,这轨,我先出为敬!”......“狗子,咱们去吃麻辣烫吧!”“大庭广众,能不能别叫我狗子。”“不能,我要让全世界知道你是我唯一的狗子。”......狗子与才子?材料院的学霸学长居然成了她的丈夫,是逢场作戏还是真爱使然?新来的代课老师又会是她苦等两年的人吗?选学霸,还是选老师?且看小霸王如何咸鱼翻身,念书?结婚?离婚?生小孩?池小梨的人生从大学开始慢慢脱轨.......
  • 绝世斗魂

    绝世斗魂

    这里,是一个斗气的世界。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在得到神秘老者的帮助后,在浩瀚无边的世界中成长变强的故事。
  • 异界神路归途

    异界神路归途

    穿越者是凶猛的,无所不能的,是永久加持逆天光环的,是称霸一方世界至高无上的,可是我们的主角不是穿越者……这是一个异界大陆土著“帮助”穿越者回家的故事;这是一个贵族少年经历大起大落成功逆袭的故事;这是一个誓死不成神的成长故事;这是一个越挫越勇百折不挠的故事;这是一个有着亲情、爱情、友情的有血有肉的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有阴谋算计,有热血冲冠,有缠绵悱恻,有黯然伤神;最后,这其实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 下幕

    下幕

    一条幕布,隔绝了理想与现实,幕前,跳梁小丑指点江山:幕后,大权握者运筹帷幄。百家争鸣,万法入境。没有炫酷的魔法,没有主角霸道光环,只有煌煌庙堂、鼎沸江湖,以及人心、人性、人情
  • 福郎撞上门(喜福会系列)

    福郎撞上门(喜福会系列)

    [花雨授权]人人都说他是“索诺木纳木结”,福星高高照的镇族之宝。可他穷得要她养、病得靠她治,有事没事吃吃她的豆腐,还引来一串追杀的男人。明明是她的“大灾星”才对,他真的可以给她带来幸福吗?
  • 雷帝再现

    雷帝再现

    一个十岁的少年,为了家族的荣耀,后又为拯救父亲走上复仇之路,历经无数磨难,走上巅峰。
  • 盛世末章:大明花下

    盛世末章:大明花下

    她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她是升平公主与郭暧的爱女她是恩宠受尽的广陵王妃她是无奈花下的郭氏贵妃她是手握朝政的五朝太后她是。。。。。。。谁起谁伏,后宫争宠昔日荣华只是一尺白绫怨不得,恨不得只求永生不在帝王家。这只是大唐的后宫。只是郭璇的一代荣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