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3100000005

第5章 明教教主(1)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不过是一个小和尚,还俗投军,也不过是那时芸芸众生之中的一个罢了,又有谁能够知道,这样一件发生在当时无人知晓的小人物身上的事情,却成为日后改变中国历史的起点。

上一讲说到朱元璋在神像面前抽签来决定自己的去留,可是结果却出乎意料,居然是去留俱不吉。朱元璋于是又重新许愿,第三次抽签。他这一次许的愿是什么呢?他居然许下了一个“就凶”的心愿。“就凶”就是去投奔义军造反,这当然是一件有杀头风险的凶险的事情,所以叫“就凶”。

朱元璋摇动手中竹签筒,一支竹签跳了出来,拿起来一看,这一回竟然是一个“吉”字!

一、黄河石人

这段抽签的故事是朱元璋日后自己说出来的,这里面当然有朱元璋神化自己的一面,他有意把自己说成有神灵指路,以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我们不管朱元璋自己对求神问卜是真信还是假信,总归他是求了个签,而既然神佛在签上都说应该“就凶”——投奔义军起事,这也就为朱元璋离开皇觉寺找到了理由。不过说起朱元璋的这个选择,起初还真不是他的本意。那时候的朱元璋就像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看看这边,看看那边,下不了决心究竟该往哪边走。就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

原来元朝从元顺帝即位后,黄河水患不断,丞相脱脱一心想组织治水工程。但是元朝末年,由于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民族歧视,没有生路的百姓都起来反抗,这时候,全国各地已经有了一些义军。所以有的官员担心,把这么多人集中到一起治水,一旦跟义军结合起事,便难以控制了。可是脱脱不听,元至正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51年,脱脱派了工部尚书贾鲁,调发汴梁、大名等地民夫十五万人,还有庐州戍军二万人,开挖从黄陵冈到白茅口一带黄河二百八十里。

果然,这些民工当中,有不少是信奉明教的教众。明教信奉弥勒佛,宣传明王出世。他们在民工里面宣传,说弥勒佛已经降生人间,天下就要大乱了。这些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没有几天工夫,民工们就都相信了。而且在人们中间还流传起一个民谣: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当时大家虽然还不明白这具体说的是什么事,但是既有“黄河”,又有“天下反”,肯定是说造元朝统治者的反,只是不明白“石人一只眼”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一天,民工们正在干活,突然有人挖到一块石头,大伙七手八脚挖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石头人,把石头人上面的土擦掉再一看,大伙可着实吃了一惊,原来这个石头人脸上,赫然只有一只眼睛!这不正应验了那句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么?难道真的有天意,让这个石头人来指示?

当然不是这么回事。这是明教的首领韩山童和刘福通事先编造出来的民谣,又让人刻了一个一只眼的石头人,事先埋好,只等着被挖出来,让民工们更相信,好能够跟着他们一起起事。这种“创意”老早在陈胜、吴广那里就实践过了。

过去对于这种做法,我们认为是宣扬迷信,是不好的。可是,如果我们用历史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件事,就会对农民起义军的做法有所理解。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说自己是天命所在,皇帝是真命天子,谁反对他们,就是违逆天意。那老百姓怎么办呢?逆天意可不行。我们不能要求古代农民都是唯物主义革命者。所以他们也会利用“天意”,打出天意的这块牌来:是天意让我们造你的反!这样一来,统治者那块唬人的牌子就没有用处了。这样不仅可以打破统治者们神话自己的鬼话,也可以争取到更多老百姓们的支持。

果然,挖出一只眼石人的消息立刻病毒般传播开来。韩山童一看机会来了,就在一个叫白鹿庄的地方,聚集起三千人马,斩白马黑牛,祭告天地,宣布正式起事。韩山童称自己是宋朝的后裔,是宋徽宗第八世孙;刘福通是宋朝大将刘光世的后代。于是众人一起推举韩山童为明教的明王,四出联络教众,定好以头裹红巾为标志,约定时日起兵造反。

我们看《倚天屠龙记》里面明教教主名叫张无忌,韩山童和刘福通只是教众中力量最大的一支。可那不过是小说家编的故事。其实明教的领袖不叫什么教主,叫明王,当时并没有一个叫张无忌的教主,只有韩山童被教众推举为了明王。

也许是事情太过顺利了,大伙兴高采烈地准备起事,结果却不小心走漏了风声。元朝地方官员得到消息,于是带领军马前来围捕,韩山童不幸被俘,遭到杀害。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跟着母亲,趁乱逃了出来。刘福通也冲出重围,整顿队伍,立即派人联络教众,攻打颍州、上蔡、舞阳等地。消息传到黄河工地,民工们得到信号,立即杀了监工的官吏,头裹红巾,投奔刘福通。没有几天工夫,义军就发展到数万人,几个月后,一支数十万大军的农民军红巾军,就遍布了大江南北。

那时候,在民间流传着一些歌谣,有一首是说明教的,因为传说明教教众“吃菜事魔”,所以也把他们叫作“魔教”,把红巾军叫作“红军”或者“魔军”,歌谣说:

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

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

(《南村辍耕录·扶箕诗》)

这个歌谣的意思是说,是上天派了红巾军来杀那些制造社会不公的人的。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就要杀那些制造不公平的人。等到那些制造不公平的人被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杀尽,天下才能够太平。解释起来像是说绕口令,可是读起来却朗朗顺口,很容易传播。

这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显然出自民间。当时也还有一种文人们写的,比老百姓的作品文雅一些,但也很顺口流行: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南村辍耕录·醉太平小令》)

二、还俗从军

外面都乱成这个样子了,朱元璋还在皇觉寺里面,他哪里能待得下去呀?就在这时候,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伙伴汤和从濠州托人给他带来了一封信,信上说汤和已经带着十来个兄弟投奔了濠州的义军,通过打仗立功,如今已经当上千户了,让朱元璋别在皇觉寺当和尚了,赶快也来投军吧。

朱元璋见了来信,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因为去投义军,就是造反,造反可有点悬,是个闹不好就要掉脑袋的大事。他很谨慎,怕留着那封信惹事,就悄悄地把汤和的信给烧掉了。

虽然朱元璋把信烧掉了,可是还是有人知道他收到这封密信的事情了,于是有些跟他关系不好的人就准备去官府告发他,说他与反贼勾结;跟他关系好的师兄弟知道后,就来劝他赶紧逃走。这样一来,到底是走是留,朱元璋一时还真拿不定主意了。不过后来发生的事,就把朱元璋逼上了投军的道路。

朱元璋想来想去,觉得既然自己拿不定主意,还是找人商量商量吧,于是他就去村子里找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周德兴商量。

周德兴听了,觉得在寺里再待下去,也不是办法,劝他还是去投奔红巾军。可是朱元璋跟汤和、周德兴他们还是不大一样。虽然大家都是一起长大的伙伴,可别人都是村中青年,唯独朱元璋一个人是出家人的身份。他要是去投义军,首先就得还俗,脱下袈裟,解除和尚身份,比别人又多了一番麻烦。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个结果,周德兴只好劝他回寺中再求求菩萨,看看菩萨是怎么主张的。

告别周德兴,朱元璋慢慢走回皇觉寺,可是还没有回到寺中,他远远地就感觉不大对劲了。只见皇觉寺寺门大开,院子里面还冒着浓烟。进入寺中,更是大吃一惊:刚才出去时还好端端的寺庙,这会儿却变成了一堆瓦砾,大殿已经毁坏了,梁柱也被火烧毁了,上面还正冒着烟。只有一座伽蓝殿因为距离大殿远些,得以保持完整。再看寺里的住持师父和师兄弟们,竟然一个也不见,都不知去向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元朝政府知道红巾军信奉明教,明教又主张信奉弥勒佛,讲弥勒佛下凡,解救民间苦难。于是元朝统治者们看到寺庙里面供奉有弥勒佛像,就认为可能会跟明教有关系,怕这些寺庙成为明教的秘密活动场所,于是派人毁掉一些散布乡间的寺院。这一天正好在朱元璋外出的时候,官府派人来把皇觉寺毁掉了。

说来也真巧,就在朱元璋拿不定主意自己到底该怎么办的时候,皇觉寺被毁了。这其实也就断了朱元璋的生路,留下来继续寺中的所谓世外桃源的生活,已经不可能;像其他僧人那样流散到其他寺庙去谋生,朱元璋也不愿意。正是皇觉寺被毁这件事,把朱元璋逼上了梁山。于是就引出了我们前面说过的朱元璋在伽蓝殿神像前面求卜的一幕。

朱元璋占卜的结果既然是“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朱元璋《御制皇陵碑》),加上这时候已经没有别的出路,朱元璋已经决心投奔红军了。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还俗投军”。

同类推荐
  • 邓肯

    邓肯

    本书主要以伊莎朵拉·邓肯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内容包括走出旧金山、不懈地追求、艰难中行进、红色的邓肯等部分。
  • 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

    苹果教父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年轻人热血创业的偶像。震撼世界的新潮科技之先锋人物。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热门推荐
  • 吾生,吾爱

    吾生,吾爱

    都说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青春,一个温柔了岁月。春风过境,你可还安好如初?用了一个青春等你来温柔我的岁月。奈何陌上花已开,君可缓缓归矣。——安陌歌
  • 琴剑山河之剑客行

    琴剑山河之剑客行

    火鸦祸,大漠郎,从师修,再出山,天下惊五方密,镇河山。剑客不需剑,剑只为剑客手中客。
  • 天演神帝

    天演神帝

    上古修仙大派一夜之间腥风血雨,滔天杀机席卷而下,不知为何?天演门曾经叱诧风云,演算天地,避凶福祸!到底是因何破灭,数万年之后,天演门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成为一地边陲小镇,小小世家!詹星本是,世家杰出之辈,却因为得罪豪门公子,被打成重伤,躲入祖祠,无意间获得天大秘密,引动出尘封万年的天演门灭门大秘!
  • 锦瑟物语

    锦瑟物语

    年幼时的她,只知道自己一定要比别人优秀,少年时的她,只希望能做好自己。“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一遍一遍诵读着《锦瑟》,她知道,她不再是从前那个她了,她走一步,便不能再错一步。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新审判

    新审判

    四战之后的世界,变得和新世纪初毫无差距,除了残余的知识文学,人们甚至不清楚四战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四战就如同神秘的故事传说般,仅流传在世人的口中,为此世界形形色色的人为了属于自己的谜题而在寻找着真相,在浅坟前许诺的男人,在研究上取得突破的博士,在奇案中苦恼的警探等,许多人都在寻找真相时却越陷越深,直到他们发现箭头都指向了错误的方向时,为时已晚。
  • 境界彼端

    境界彼端

    在这个多种族共存的世界,就算神魔也不是永生的存在,必须繁衍后代来保证种族的力量,但所有种族除与同种族之外就只可能和人类繁衍后代,因而出现了纯血种、混血种、特血种、超血种的分别。轩辕墨混血种生下的混血种在家族里受尽歧视后离家出走,习惯单独行动的他一次执行任务偶然遇到了一个失忆少女,因为她是第一个没有用有色眼神看待他的人,轩辕决定帮助少女恢复记忆,从此走上一段艰辛冒险之旅。神月怜一个忘掉自己过去的少女,执着的寻找知晓自己身份秘密的拓跋诺。谁知她的记忆和身份背后竟隐藏巨大的秘密,身边对她虎视眈眈的人也络绎不绝。拓跋诺知晓神月怜身份秘密,想要利用神月怜的人之一,但他本身也全是秘密……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网游之杀戮魔神

    网游之杀戮魔神

    林夕在昏迷后醒来,却意外进入了游戏,为什么?穿越?唯有不断变强,才能知道答案……
  • 截教无尘子

    截教无尘子

    他梦临洪荒成为通天弟子,他道门三代第一高手笑傲洪荒他穿越洪荒为通天神农胞弟,他刻苦修行力求人定胜天他辅助兄长成就人皇伟业,他教化人族只为人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