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2500000007

第7章 三画(2)

例句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4折:“孩儿十八岁也,学成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元·关汉卿《单鞭夺槊》楔子:“他手下有一员上将,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此人使一条水磨鞭,有万夫不当之勇。”元·张国宾《薛仁贵》第1折:“近来手下得一员大将,姓葛名苏文,官封摩利支,他有万夫不当之勇。”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2折:“某乃前部先锋刘牢之是也,每回临阵,无不成功;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1折:“此人好生英勇,搠戟勒马,有九牛之力、万夫不当之勇。”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3折:“我手下有一大将,名唤铁肋金牙,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元·朱凯《黄鹤楼》第1折:“凭着俺三叔叔坐下乌骓马,手中丈八矛,万夫不当之勇。”元·施惠《幽闺记》第4出:“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手下见有三千忠孝军,人人敢勇,个个当先,可退番兵。”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4折:“某身披二铠,刀重百斤,马行千里,但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元·无名氏《射柳蕤丸》第2折:“久闻将军雄才大略,弓马娴熟,有万夫不当之勇,千战千赢之力,真为世之虎将。”元·无名氏《连环计》第2折:“老夫想来他权势重大,况兼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展转寻思,并无一计,怎生是好?”元·无名氏《小尉迟》第1折:“凭着我坐下马,手中枪,有万夫不当之勇,料他到的那里!”元·无名氏《衣袄车》第1折:“自幼学成十八般武艺,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1折:“凭着你兄弟坐下马,手中枪,万夫不当之勇,觑那曹操,掌上观纹。”明·杨柔胜《玉环记》第21出:“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曾在颍阳山徒搏一虎,才过山西又打死一虎。”明·朱鼎《玉镜台记》第23出:“探子,你休得张皇!石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必然并兵往敌,何惧之有?”明·单本《蕉帕记》第33出:“只是那厮有万夫不当之勇,书生临阵,怕道抵敌不过。”明·汤显祖《牡丹亭》第19出:“自家李全是也,本贯楚州人氏,身有万夫不当之勇。”明·郑若庸《玉玦记》第9出:“想我有万夫不当之勇,与耿元帅起兵,指望封侯列土。”明·姚茂良《精忠记》第3出:“他手下新得四将,内有一将,姓岳名飞,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31:“你二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刘备桃园结义,共立基业。”明·罗懋登《西洋记》第9回:“这十八个大国,各国有谋士,各国有军师,各国有番将,番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明·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第52回:“手下有大将二员,一员姓史名弘肇,郑州荣泽人,生得浓眉大眼,声似洪钟,使一把大刀,重七十余斤,有万夫不当之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因他性格急躁,声若雷霆,以此人都呼他做霹雳火秦明。祖是军官出身,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又有一个教师,唤做铁棒栾廷玉,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庄上自有一二千了得的庄客。”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人乃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呼个灼字,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7回:“我有万夫不当之勇,便道那厮们全伙都来,也待怎生!只与我好生喂养这匹马。”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7回:“我闻二龙山宝珠寺花和尚鲁智深在彼,多有人伴,更兼有个什么青面兽杨志,又新有个行者武松,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且梁中书又是蔡太师女婿,更兼手下有李成、闻达,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此人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的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见做蒲东巡检,屈在下僚。此人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此人姓董名平,善使双枪,人皆称为双枪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一个唤做党世英,一个唤做党世雄,弟兄二人,见做统制官,各有万夫不当之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此四员战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闻知宋朝差宋江全伙到来,一面写表申奏郎主,一面关报邻近蓟州、霸州、涿州、雄州求救。”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两个乃是辽国上将,又是皇侄,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引起一万番军,救檀州。”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5回:“上阵时仗条浑铁点钢枪,杀到浓处,不时掣出腰间铁锏,使的铮铮有声,端的是有万夫不当之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6回:“正指挥白钦、副指挥景德两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来到富阳县,和宝光国师等合兵一处,占住山头。”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8回:“这方杰平生习学,惯使一条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二魔道:‘你们不曾见他那条钢铁棒,有万夫不当之勇。我洞中不过有四五百兵,怎禁得他那一棒?’”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8回:“那太子告诵我说,那妖精有件宝贝,万夫不当之勇。我们明日进朝,不免与他争敌。”明·无名氏《开辟演义》第64回:“兵来将对,水来土掩,何必惧之!我主有万夫莫当之勇,况兵精粮足,臣等四人为左右翼,陛下亲临阵前,见诸侯先以君臣之礼说之,罢兵息战。”清·孔尚任《桃花扇》第13出:“俺左良玉立功边寨,万夫不当,也是天下一个好健儿。”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卷7:“原来岳公部下,有大将两个,一名叫牛皋,一名王贵,并女婿张宪,儿子岳云,四人俱有万夫不当之勇。”清·杨潮观《黄石婆授计逃关》:“那张良,身长一丈,腰大十围,虎背熊肩,铜头铁额,有万夫不当之勇。”清·张南庄《何典》第10回:“那守界的两个将官:一个叫做倒塔鬼,骑一只豁鼻头牛,使一把花斧头,有万夫不当之勇。”清·江洪《草木春秋》第12回:“那个九皮将,厉害不过的,乃是生成的牛皮身子,刀砍不入,箭射不疼,皆用大枣刀棍,都有万夫不当之力。”清·汪寄《希夷梦》第16回:“芙蕖镇守将军姓何名舟,有万夫莫当之勇。”清·张士登《三分梦全传》第15回:“三人乃是同门弟兄,高贵之交,赋性坚刚,皆有万夫莫当之勇。”清·陈朗《雪月梅传》第23回:“其妻赤凤儿,使两口苗刀,有万夫莫敌之勇。”清·吴璇《飞龙全传》第49回:“那丁贵乃山后人氏,号为三手将军,使一口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刘崇倚为心腹之臣。”清·吴沃尧《九命奇冤》第13回:“在下何足道!敝友李阿添,真有万夫不当之勇。大爷礼贤下士,早晚当带来相见。”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9回:“闻得狄雷那厮,使两柄赤铜锤,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清·陈忱《水浒后传》第5回:“那李应有万夫不当之勇,又曾授过都统制官职,不容易拿来。”清·徐震《后七国志》第1回:“又善疾走,疾步可以追及猛兽。使一柄浑铁槊,有万夫不当之勇,又善夤缘。”清·无名氏《闽都别记》第259回:“常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怎怯一夫人,不敢还手?是还手不得,重则致命,轻则加撒泼,不得不听之自打自歇,始得平静。”清·无名氏《征西说唐三传》第34回:“那朱崔关守将姓邹名来泰,生得红面青须,蛾眉凤眼,用的花月斧,有万夫不挡之勇。”清·无名氏《九云记》第14回:“倭酋洛正、吉乎飞,俱有万夫不当的勇,智略巧谲,人莫不堕其谲中。伏乞圣上亟遣大兵,以救生灵于涂炭之中。”清·无名氏《彭公案》第258回:“我自生人以来,还未曾遇见敌手,今天遇见金清这厮,真有万将难敌之勇。”清·无名氏《说唐演义全传》第1回:“这杨林生得面如傅粉,两道黄眉,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善使两根囚龙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大隋称第八条好汉。”清·无名氏《锦香亭》第15回:“可怜尹子奇有万夫不当之勇,到此时一双眼睛俱被射瞎,好像木偶人一般缚来,与史思明一齐跪在堂前。”清·无名氏《岭南逸史》第4回:“其义子李刚善使一口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自号都贝大王,拥众十余万雄据此岭。”清·无名氏《玉蟾记》第8回:“先锋大将名叫铁骨打,有万夫不当之力,生擒上将如虎抓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原著

《三国演义》第49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释义

东汉末年,孙权与刘备在赤壁联合抗击曹操大军。东吴将领周瑜谋划火烧曹军战船,当时正值冬季,天不吹东南风,孙刘联军无计可施,一筹莫展。诸葛亮探视生病的周瑜时,密书“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十六字,确立火攻之计。喻指已作好各方面准备,只缺少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例句

明·罗懋登《西洋记》第66回:“昔日赤壁鏖兵之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今日二位帅又欠了西风。”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原著

《三国演义》第70回:“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张郃虽然有罪,乃魏王所深爱者也,不可便诛。”

释义

要想拥有许多英勇无敌的兵士比较容易,要想拥有一位能征善战的优秀将领却非常困难。表明了人才难得、珍惜人才的思想。

例句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2折:“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元·郑廷玉《楚昭公》第1折:“从来道要得千军易,偏求一将难。闲时故把忠臣慢,差时不听忠臣谏,危时却要忠臣干。”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2折:“可不道千军容易得,一将最难求,怎学那萧何的做手!”元·无名氏《谢金吾》第3折:“臣宰每不劝谏留人,直等到午时三刻,听的那一声叫下手只。可不道一将难求,千军易得。”明·张四维《双烈记》第15出:“荐举恩私厚莫酬,知君谈笑觅封侯。正是千军容易得,果然一将最难求。”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史臣论秦事,以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穆公信孟明之贤,能始终任用,所以卒成伯业。”明·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第6回:“方今唐兵至近,国家用人之际,千兵易得,一将难求。今日敬德犯法,虽当死罪,望大王权记过,后以功赎之。”明·无名氏《开诏救忠》第1折:“不想潘仁美这匹夫无礼,常记一箭之仇,只要谋害杨家父子。古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清·徐述夔《快士传》卷12:“自古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今有常奇为助,既可画策运筹,又能推锋陷阵。”清·吕熊《女仙外史》第20回:“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周公旦接纳贤士,至于一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之。”清·吴璇《飞龙全传》第47回:“古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臣观怀德有兼人之勇,陛下恕而用之,必能效死以建功也。”清·邹必显《飞跎全传》第13回:“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我曾学过一身武艺,神鬼莫测。烦你代我通报一声。”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31回:“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倘有计策,请留此虎将,以备缓急。”清·无名氏《彭公案》第62回:“庄主好容易得个人,你说不行,如何使得?俗语说得好:千军容易得,一将最难求,这是真话。”清·无名氏《后红楼梦》第7回:“只要有了这么个人来主持主持,只就咱们两府里现在的规模,非但过得来,也还长得起。从古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清·无名氏《杏花天》第10回:“十娘心中暗想:不知何日,再赴阳台。正是:千军得之极易,一将求之甚难。”

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原著

《三国演义》第77回:“昔曹操得此人时,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释义

以丰厚的奖赏换取人心。意指封赏优厚,款待殷勤,格外关照,给予特殊礼遇和器重。

例句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1折:“消不得上马金下马银,也合教出朝将入朝相。”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1折:“今特宣你回来,着你入朝为相,出朝为将,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再赐你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2折:“某待云长非轻,我与云长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每日筵席管待。”明·罗懋登《西洋记》第76回:“曹公不过只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锭金,下马一锭银,却只是些口腹财帛而已。”明·无名氏《古城记》第29出:“曹公待我甚厚,上马提金,下马提银,三日小宴,五日大宴,黄金百镒,美女十人,封为寿亭侯之职。”清·吴璇《飞龙全传》第2回:“比那曹操待关公的时节,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锭金,下马一锭银,美女服侍,高爵荣身,其敬爱之情,也不过如是。”

同类推荐
  • 中华谚语(第七卷)

    中华谚语(第七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品质德国

    品质德国

    2006年,德国第二次举办世界杯。那一年,它在 BBC 的调查中被票选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国家”。这不仅是对德国经济实力的肯定,也是对德国文化、艺术等软实力的认可。近代以来,文化一直是德国的骄傲,20世纪兴起的欧洲当代哲学即以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这三位德国哲学家为精神导师,而德国音乐也一直处于独孤求败的高峰。 一个国家能获得这样惊人的成就,这中间的种种奥秘,值得中国人深思,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许我们可以从德国这位遥远的“世界村邻居”那里学到一些得失兴衰之间的经验。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中国人自画像

    中国人自画像

    本书介绍了关于中国之家庭、宗教与哲学、婚姻、离婚、妇女、书面语言等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
热门推荐
  • 后官场现形记

    后官场现形记

    《后官场现形记》八回,是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的续编。作者白眼,原名许优民,号冷泉亭长,杭州人。小说受当时晚清改良主义的影响,批评了皇帝,谴责了官场。
  • 莫再恋那桃花姬

    莫再恋那桃花姬

    【+研墨Q1963236769,备注你是读者+你的昵称】十五岁,他认识了她。“你叫什么名字?”他问她。“桃花姬。”她淡淡的回答之后,他和她在一起就是八年。23岁,他起兵谋反,她为他招兵买马,为他出谋划策,为他上战场……甚至,为他去死。------------------------------------------------------------“只恨生不逢时,但愿来时再会。今生辜负,明世定相还。叹那声物是人非,许后日白头偕老。”他挥墨写下这首诗,不禁潸然泪下,又望着窗外,喃喃道,“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 天降萌宝:夫君么么哒

    天降萌宝:夫君么么哒

    只因那命格先君老头一时糊涂,竟将她原本的古代身份转成现代四眼女博士。无奈之下,一夜之间,她竟回到南诏国宰相家中的庶女。成为了一枚为了利益而投出去的棋子,一道圣旨,将她许给了那腿残眼疾还猥琐的太子!婚嫁当日,那夫君却是当今朝廷上的摄政王。“涟漪,你就是上帝从我身上抽出的一枚肋骨。”“呸,你才是肋骨!你全家都是肋骨!”林北麓16年贺新甜文——《天降萌宝:夫君,么么哒》
  • 乖,给你糖!

    乖,给你糖!

    一岁的白如音整天只会叫三岁的墨流年抱抱三岁的白如音已经知道追夫要趁早十四岁的白如音被某个16岁的妖孽少年壁咚,说“怎么,现在知道害羞了?”『感谢你是爱我的1』本文又名,傲娇与蠢萌:糖。本文作者与潇湘书院梦曦灵月,云起书院灵卿歌皆是一人。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逆天灵师:废材庶出二小姐

    逆天灵师:废材庶出二小姐

    她是坐拥杀手界的王‘幻影’,正如她的名字,来无影,去无踪,她是天斓国的右相府的庶出二小姐,也是世人皆知的废材,丑女,刚生出来母亲就死了,,爹爹也不疼,丫鬟都敢欺负的人,一次任务,她穿越而来,她变成她,好吧,她是废材,长得丑她也认了,但什么时候身边有一个和牛皮糖一样的人?还是天斓国赫赫有名的天才,不近女色的宸王,又是何时冷酷无情的她对宸王动了情?
  • 北斗苍茫记

    北斗苍茫记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世间诸物,皆以轮回。顺为凡,逆则仙。谈笑间日足千年,混沌聊无,皆为虚妄。一个少年从平凡起步,看世间日月沧桑......
  • 众经目录

    众经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王与念小鱼

    冰王与念小鱼

    因为前世的诅咒,所以她一出生便拥有淡天羽眸,能操控这世间最强的瞳力。在十六岁时她际遇了前一世杀死自己的真凶,正当她决定放下仇恨与之白首偕老时,却意外的成为了鸦神的诅咒对象。从此她堕了魔,成了六道人人得而诛之的金羽鸦神。然而就在绝望之际,一位真人从天而降,交给了她一块能化解魔性的金石,至此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便撞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