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1900000007

第7章 屈原与“楚辞”(3)

二、《九章》

《九章》是一组抒情诗的总称,包括《惜颂》《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9篇作品。“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主要记述两次放逐期间的经历、处境和苦闷悲愤心情,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奸佞群小的极度痛恨。其中,《橘颂》当是早期的作品,咏物述志,以橘之“独立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的精神,砥砺自己的品质和情操。《抽思》是怀王时屈原被流放汉北时所作,故诗中有“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之句。其余各篇都是流放江南时所作。《哀郢》写为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郢都被秦攻破后所作,诗人长期流放的痛苦和亡国之悲,迸发为对楚王听之不聪和群小误国的激烈愤慨。这种对故国的忧思和沉郁愤慨的情绪,几乎贯穿了《九章》各篇。《涉江》的地名和时令紧承《哀郢》而来,是诗人溯江而上,进入湖湘以后所作,突出抒发了义行高洁而不为世人所理解的悲哀,并表达了终不变心从俗的决心:“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此外,《怀沙》、《惜往日》流露了死志,当作于赴死之前,情辞感人。总之,《九章》各篇分别记录了屈原某一时期的某一生活片段,是其放逐生活的真实记录,为研究屈原生平思想提供了重要材料。《九章》主要采取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来倾泻奔放的激情,较少使用幻想夸张手法,因而比《离骚》具有更强的现实性,但在浪漫主义色彩上稍逊一筹。

三、《天问》

《天问》是一首奇特的诗歌。所谓“天问”,即对天发问,共列举了一百七十多个不可理解的有关历史和自然界现象的疑问,从而探讨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规律。全诗大抵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因此,虽然《天问》的内容庞杂,但思想倾向却很明显,尤其在涉及天命和历史兴衰时,很能显示屈原的政治态度(《山带阁注楚辞·馀论》卷上)。如《天问》云:“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卒然身杀。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比干何逆,而抑沉之?雷开何顺,而赐封之?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佯狂?……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这一系列疑问涉及的都是天命和人事,对殷商的兴亡史发出了感慨,认为天命无常,朝代兴亡不在天命而在人事。在通篇的问号后面,我们能感受到屈原那焦虑而急切的情感状态,感受到他的失望和愤懑,以及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天问》纯以问句构成,篇幅巨大,内容广博,思想奇特,富于哲理。它对哲学、史学、神话学、民俗学都有特殊的贡献。简短而一问到底的句式,节奏明快而强烈,能有效地宣泄积蓄已久的愤懑之情,这是《天问》的特点。全诗基本上以四言为主,间以少量的五、六、七言;四句一组,每组一韵,极少数是两句一韵。全诗显得整齐而不呆板,参差错落,奇崛生动。

四、《招魂》

《招魂》是怀王客死秦国后,屈原为招其魂而作。全诗由引言、正文、乱辞三部分组成,内容主要以宏伟的屋宇、华美的服饰、艳丽的姬妾、精致的饮食以及繁盛的舞乐招徕怀王的亡魂。《招魂》是在招魂仪式中演唱的,但从“魂兮归来!反故居些”的殷切呼唤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屈原对怀王之死的哀悼惋惜之情,而诗中“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王逸《楚辞章句》)的描述,似乎也与屈原的宗国情绪相一致。诗中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采取了铺陈的手法,根据其地域特点,营造出或险恶阴森或华美豪奢的意境,再加上辞藻缤纷富丽,颇有汉大赋的气象。诗中亦有凄美的抒情,如乱辞所咏:“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

《史记·屈原列传》在屈原之后,列有楚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是屈原的直接继承人。唐勒、景差没有作品传下来,只宋玉有作品传世,是深受屈原影响的先秦辞赋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故后人将他和屈原并称,所谓“屈、宋以‘楚辞’发采”(《文心雕龙·才略》)。据《汉书·艺文志》载,宋玉有16篇辞赋,现在可以基本确定的,有收入《楚辞》的《九辩》,收入《昭明文选》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

《九辩》也是古曲名。宋玉袭用古题创为新制。“九”表多数,“辩”通“变”、“遍”,一遍即一阙。《九辩》就是由多阙乐章组成的乐曲。其内容主要是抒发不合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满腔悲愤,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其中最动人的是开头一节“悲秋”的描写: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痈痈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诗人着力渲染坏境的气氛,把萧杀凄清的秋景与惆怅失意、冷落孤独之情融为一体,达到主客观地和谐统一,大大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具有强烈的感伤情绪。中国文学史上的悲秋主题由此发端。鲁迅评价说:“虽驰神想象,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

(《汉文学史纲要》)《九辩》显然继承了《离骚》的抒情传统,把个人的身世之悲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怀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深沉悲愤的风格。

《高唐赋》、《神女赋》也有很大影响。它们分别写楚怀王和楚襄王梦遇巫山高唐神女之事,内容类似。而前者以铺陈高唐的景物风光为主,后者以描摹神女之美为主,都写得情致飘渺,韵味十足。如写高唐雨后的壮观之景,渲染了百川灌河、水石相激,声势震天,猛兽因而奔逃,虎豹因而失气,鸷鸟因而窜伏,鱼鳖因而惊恐的状况,把高唐险要、磅礴的气势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了。如《神女赋》对神女美貌、神态的描写: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湿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而不安。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诗篇极尽铺陈,生动描绘了神女丰满庄重的体态,温润如玉的容颜,炯炯放光的美眸,弯若蚕蛾飞扬的细眉,好似朱砂点染的红唇,安闲无躁的娴雅神态。既能在幽静处表现文静,又能在众人面前翩翩起舞。文笔委婉曲折,状貌传神,肆意铺陈,曲终奏雅,略陈讽谏之旨,已具汉赋的特征。另外,《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无不体物细致,构思巧妙,极尽铺陈。这些辞赋是由楚辞向汉大赋的一个过渡阶段。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开创了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对屈原的人品和作品,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作了极高的评价: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后世文人对屈原无不推崇备至,刘勰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杜甫诗云:“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戏为六绝句》之五)都对屈原推崇备至。

屈原的遭遇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直文人普遍的经历,他那独立不迁、俊洁高尚的节操,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斗争精神得到广泛的认同。西汉贾谊因才高受嫉,谪迁长沙,作《吊屈原赋》以自拟。司马迁从“屈原放逐,乃著《离骚》”(《史记·太史公自序》)的事迹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发愤著书,写成《史记》。可以说,哪里有士人不遇,哪里就有屈原的英魂,屈原成了安顿文人士子痛苦心灵的精神家园,正是“《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陆游《哀郢二首》)。屈原以其卓绝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爱国情怀,鼓舞并感召着无数的仁人志士,这是屈原及其辞赋对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

屈原的成就对后世也有巨大的影响,鲁迅评之为“遗响伟辞,卓绝一世”,“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至或在三百篇以上”(《汉文学史纲要》)。首先,屈赋开创了“楚辞”体这一新的诗歌样式。这种新诗体在句式和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灵活,扩大了结构,增加了容量,更具表现力。其次,屈赋开创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极大丰富了诗歌的美学特质,滋润着历代文学的发展。再次,屈赋以“香草”“美人”为象征意象的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也有重大影响。如张衡《四愁诗》效仿屈原以美人喻君子,曹植《洛神赋》“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李贺诗也多寄情香草美人,其凄婉哀绝的诗风也多是屈骚之遗响。

同类推荐
  • 放飞心灵的风筝

    放飞心灵的风筝

    土地,蓝天白云覆盖的土地,我们身躯亲近的土地,在平常情况下,有谁会更多地关注呢?即使关注又有谁会倾其全心呢?一般的人~大概很少有。
  • 紫姻缘

    紫姻缘

    长诗取名为《紫姻缘》,是因了有百合花的满庭芬芳,也有彼岸花一丛一丛的经年绽放。有些甜蜜,明媚,有些酸苦,黯……这些暖意,或寒意,均来自于单薄日子在黯的氤氲气质里落下的斑斓美好。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王维孟浩然诗选评

    王维孟浩然诗选评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爱好,在唐宋时期是国家的鼎盛时期,也是诗词歌颂的繁盛时期。
  • 灵山札记

    灵山札记

    我在岷山东麓的涪江河谷居住到四十年的时候,有朋友建议我应该走出去了。不是走到成都平原或华北平原,而是走到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流域,或者是巴黎和布拉格。我也想走出去。未必是定居。走走埃及,走走布拉格,走走巴登,走走彼得堡……换一种地理,感受一下另一种经度和纬度上的日照、湿度和风。也包括人文。
热门推荐
  • 医妃遮天:邪王的妖孽毒妃

    医妃遮天:邪王的妖孽毒妃

    一夕穿越,佣兵界王牌医师沦为王府废柴小姐,容貌丑陋?容她改头换面亮瞎众人眼!测不出斗力?谁让她是百年难遇斗气天才!江湖盛传,麒王府大小姐医术了得,只是容貌奇丑,无人愿碰!圣灵学院小师妹貌若天仙,但全身是毒,无人敢沾!只有某妖孽,白天缠这个,晚上缠那个,麒王府,她怒掀他下床,“信不信我毒死你!”他笑的从容,“说好的神医呢?”
  • 宇之

    宇之

    上一代人的仇,下一代的人。踏着曾今杀出的血路,找到今生的意义。
  • 老子商学院

    老子商学院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时至今日它们仍对现代 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老子没有对企业问题做过具体明 确的表达,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才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将老子思怨的精神 实质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将东方传统文化与两方现代文 明相互融合,去粗取精,走一条有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之路。
  • 逆袭吧草根

    逆袭吧草根

    你还在抱怨社会的不公、竞争的激烈、命运的多舛、人情的冷漠吗?草根一族的穷小子侯海森原本也是如此,那时他一无所有,然而本命年的一个际遇改变了他,从此他拥有校花级绝色女友、钻石级土豪兄弟、史诗级商业帝国!没有人是天生的成功者!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失败者!本书将告诉你草根如何逆袭!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而这取决于你是否肯每天花点时间阅读本书!侯海森语录:风水轮流转,明天到我家,莫鄙草根贱,凌云在他朝!你好好看着,我侯海森会向你证明,草根是可以驾驭世界的!!!
  • 王者之天之骄子复仇者

    王者之天之骄子复仇者

    他,上天选定的天之骄子。他,王者之路的追逐。他,续写修真的传奇。他,屹立九天傲世群雄。“天子骄子,因仇而现。邪魔珠出,祸乱人间。冉陨之分,一念之间。妖魔齐聚,圣龙归元”古老的传言,在他身上应验。究竟一段怎样的传奇,敬请观看【王者】天之骄子之复仇者。
  • 神秘帝少,宠妻无限

    神秘帝少,宠妻无限

    他,君家大少。她,云家大小姐。一场在酒吧的触碰,所谓一见钟情,就是邂逅……他看似高贵冷漠帅气又多金,实则是个大黑狼。她看似人畜无害,实际腹黑冷漠。某天晚上,“老公,为什么你每天晚上都要亲我。”某女单纯的问君瑾瑜。“你身上很香。”某女老实的闻了闻,“是有点香,你也想香么,去,街对面小地摊那有肥皂,没事搓一搓,很快就会香香哒!”某男:“……”【PS:爱长歌的快点入坑】
  • 一负情深

    一负情深

    【架空】简介:自小她被爹抛弃,府中人冷落,家中的姐妹都欺负她,在下人也是如此,扣她的月钱,她身边只是一个丫鬟忠心服侍女也,在她十六岁时,莫名其妙成了当今鸿王的准王妃,别人都在说他们两个人不配,有女子更是可刁难她,然而鸿王呢,居然对她感兴趣,为了生活,她装作顺从他的话……后来无意中知道她的身世,她决定离开他……再后来为了巩固皇权她选择了与别人互换身体……她一步步强大起来,从懦弱变成强势,为的只是自己。【笑】
  • 剑之凌云

    剑之凌云

    这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慢慢变强的故事,修得剑道巅峰,可斩世间一切,“剑来。”叶枫高呼。
  • 你的世界我的劫

    你的世界我的劫

    在我们的生命里,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出现,然后默默的守护着你。她或许不起眼,或许不张扬,甚至或许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生命正是因为她的存在而五彩缤纷!
  • 倾城前妻

    倾城前妻

    “和我结婚,我给你想要的!”他的语气没有一点询问的意味!她淡笑:“好!”他们的婚姻,心甘情愿,却无关爱情!两年后再次相遇,她是意大利名门贵族小姐,他又把她堵在了墙角:“老婆,闹够了没?我们回家。”她抬起小脸,“不好意思,出门左转,慢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