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0900000002

第2章 认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1)

显然,银行之所以能够为现代社会作出这么多的贡献,主要是因为它们愿意承担风险。

——美联储前主席阿兰·格林斯潘

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而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是银行存在的原因。

——美联储前副主席罗杰·富古森

所谓银行就是基于风险处理能力而盈利的组织。

——花旗银行前董事长瑞斯顿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承受风险是银行业的核心特征。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承担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商业银行诞生的第一天起,风险就如影随形,而商业银行也正是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获得了对应的利润收益。风险管理也就成为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要管理风险,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风险、风险如何管理、商业银行与风险的关系等。本章首先从风险、银行风险管理等基本理念入手,简要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轮廓。

第一节认识风险

人类对风险从来都不陌生,当论及风险带来的结果时,大多数人将损失与风险直接挂上了钩。其实,在生活与工作中,风险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我们,为了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和研究。但究竟什么是风险?人类社会为拨开它的面纱,发展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一般而言,从现象统计、运行特点探索到挖掘其变化规律,对风险内涵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一、第一个阶段:从结果的角度

风险就是未来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最初让人们了解到风险的,是事物发展结果的不确定性,这种变化的不确定性,是人们无法控制和消除的,对于能力相对有限的人类而言,甚至是神秘而无法认识的。人类最早对风险抱有一种畏惧心理,从能够获得的资料来看,风险这个词来源于古意大利语risicare,意为“害怕”。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人们对于风险的管理及其控制就是争取找出影响风险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从方向上避开或者削减风险的影响,比如对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的SC法等。

二、第二个阶段:对现象的抽象

风险是不确定性变化的幅度。当人类的认识不断发展时,哲学指导、数学工具涌入了社会科学领域,通过哲学的思维和量化的手段来完善对事物的认识,提升了人类对社会规律的挖掘,对风险的量化性的认识发展获得了相当大的进步,这种抽象及提炼后的认识,能够更为细致地描述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个阶段认识的典型成果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资产组合理论。这个理论研究发现,虽然资产的收益是不确定的,但可以从量化的角度,用收益的方差来度量。通过统计学理论的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多个资产形成资产组合时,组合的方差会变小,因此通过组合可以降低风险。后来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APT)等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三、第三个阶段:动态、系统的认知

风险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未来损失的大小。进一步的哲学思考发现,仅从静态的角度,还不能全面地了解风险的特征,动态的、系统的思考方式被再次引入到风险的认知中。风险的变化是发展的,并且同样的收益或损失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同的,人们更关心损失后果的大小,但是这种损失的绝对大小需要用损失的概率与风险对象涉及金额大小的乘积来衡量,不是仅仅简单的损失概率能够完全描述的。

由于世界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种事物中风险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事实,风险已经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对象,在不同的学科,风险的含义存在着共性,也有细微的差别。

在金融领域,有关的证券研究理论集中于市场风险的研究。已有很多这方面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尽管没有特别指出其研究的风险就是市场风险,但他们一般只研究市场风险。Richard A.Brealey和Stewart C.Myers合著的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中将风险分为两类:一类称为非系统风险、残余风险、可分散化风险等,或者叫做单一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风险单位自身所面临的特有风险;另一类称为系统风险、不可分散化风险,或者叫做市场风险,这些风险是不能通过分散化避免的,是来自于商业活动的经济因素。

加州大学的金融学教授Philippe Jorion认为,“风险,是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这种收入的不确定性一般是指资产或有息负债的价值的不确定性。公司一般面临三种类型的风险:经营风险、战略风险和金融风险。经营风险是公司为了形成竞争优势及增加股东价值而自愿承受的风险”,“是和产品市场有关的,包括了技术革新、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战略风险是由于政治与经济环境的根本性变化而产生的风险;金融风险与金融市场可能的损失有关,可以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及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所关注的风险问题,属于微观经济学方面的问题,部分专著还特别谈到了风险在微观世界中的具体影响,H.R.Varian在其著作《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中,探讨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的选择行为。他在文中指出,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消费者的风险偏好程度是不同的,风险偏好倾向受到个人财富的影响。当风险规避倾向随财富增加而递减时,在风险资产上的投资将随财富的增加而递增;当风险规避倾向随财富的增加而增加时,在风险资产上的投资随财富的增加而递减。一般来讲,风险规避倾向随财富的增加而递减。

Knight(1921)认为,风险概率和不确定性的区别在于概率的主客观性质,如果概率是客观的,就是不确定性;如果是主观的,就是风险。但主观概率理论说明,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这似乎意味着所有的不确定性都是风险。还有学者指出,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同,不确定性是指某一事件的某种结果发生的概率不是100%,而选择某种结果的风险则是指实际结果与人们对该结果的期望值之间的离差(方差)。正是因为选择具有一定的风险,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有所不同。

作为一个中介机构,商业银行集中了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金融市场风险以及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等风险形式。商业银行的负债来自于存款人,当商业银行的短期资产价值不足以应付存款人的应付短期负债的支付或未预料到的资金外流时,就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的资产大部分对贷款人贷款,当贷款人发生违约或信用等级下降,可能给银行带来潜在损失时,就产生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部分资产是用来交易的,当交易平仓变现所需期间内交易组合的实质发生负面变化也可能带来潜在的损失,产生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在运行中,可能出现不当或不足的业务操作方式,或因外部事件而对银行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产生操作风险;另外还存在国家风险、法律风险等。

对银行而言,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同收益相关,会带来一定的损失。损失是最为重要的,可以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其中,预期损失是预期的平均损失,需要抵扣银行的当期收益,由银行获取的利润消化;非预期损失是指与平均损失之间的差额,代表损失的波动性,在将来有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需要控制在银行资本能够吸收的范围之内;灾难性损失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银行本身将无法承担。实际上,非预期损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损失。

对银行而言,风险是其发展的内在推动和制约力量之一。银行风险客观存在于经营活动全过程中,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一方面,银行通过有效风险安排,规避风险负面效应,可以获取较好收益;另一方面,银行风险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具有警戒作用,能够对银行行为产生约束,成为业务过度扩张的有效制约力量。要认识银行风险,必须厘清几个基本概念。(1)“不确定性”是对某种结果的不确定性。(2)“不确定性”是中性词,无好坏之分,可能带来某种损失,也可能是某种机会,也就意味着收益。(3)风险是不确定的,又是可识别的,只有可识别才构成了某种风险。(4)风险是不确定的,又是可计量的,尽管不是十分精确,但可以计算概率。(5)过去人们常常把风险等同于损失,后来明白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贷款进入不良形成损失,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风险”了,因为损失已经实际发生,原先的不确定性已转化为确定。(6)风险具有可经营性和不可经营性的特点,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有些风险是可以带来收益的,如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有些是不能带来收益的,如操作风险。(7)所有风险都是可管理的,可以对风险进行安排和控制,来达到我们的目标。(8)风险形态是主观分类的结果,实际风险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对风险的认识永无止境。

第二节认识银行风险管理

一、风险研究历史

由于风险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的世界中,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风险的认识和探索。人类是否能够支配风险是界定风险研究的主要里程碑。当人类认识到在自然界面前人类不是无能为力时,未来就变成过去的影子,或者是由哲人和预言者统治的、模糊的区域。这些思想家们像普罗米修斯一样,拥有预见未来所需要的知识,在黑暗中探索出一道光明,把未来从敌人变成了一种机遇。

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但是在当时的印度,人类的活动仍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生儿育女、种植庄稼、狩猎等等。在那个时代,人们认为未来的走向仅仅是一种偶然、一种机遇、一种不可把握的随机事件。人们缺乏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由思考,缺乏进行试验的激情以及控制未来的愿望。因此,虽然印度、阿拉伯人发明了计数体系,却没有产生风险度量的基础理论——概率论。

随着基督教在西方的盛行,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未来仍是一个谜,但对于肯花时间钻研的人而言并不是不可了解的,概率论应运而生。只有在贸易和商业得到发展,人们意识到在命运面前人并不是完全无助的之后,人们才会主动思考承受风险与获得回报的必然联系,才会推动风险度量理论向前发展。

1202年,莱昂纳多·比萨诺(Leonardo Pisana)撰写了《关于算盘的书》,书中介绍了阿拉伯数字,讲述了整数、分数、比例、平方根、高次方根的求解,以及线性和二次方程的解等数学问题。这是第一次向地中海国家介绍印度的数学文明,也是概率论产生的基础。

1545年,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完成了数学巨著《伟大的艺术》。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一部关于代数的数学专著,尤其是其中的一篇《关于机会性赌博的著作》的文章,将赌博与不确定性联系起来,指出r概率与随机性之间的关系,代表人们第一次对概率论的统计原理进行研究,是我们已知的第一次试图对风险进行衡量的尝试,具有独创性和数学创新的里程碑意义。

1654年,帕斯卡和费马合作,解决了一个困扰人们多年的赌博问题。后来,帕斯卡对概率数学问题进行了总结,完成了概率论的初创著作《逻辑学或者说思考的艺术》。这本书提出了概率理论的基本概念,这类事件是没有科学的概率基础的。

20世纪中期,概率论的发展对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支持。冯·诺伊曼是开创者,其与德国经济学家Morgens Lern联合完成经典巨著《概率论和经济行为》打开了人类一扇新的认知大门,其影响丝毫不亚于其主持研制的原子弹的影响。

1952年,马科维茨发表了组合理论。这篇文章用方差来衡量资产组合波动性的大小,证明了如何在风险一定的条件下获取收益最大化。这一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风险数量理论的里程碑,是概率论、样本论、正态分布、效用理论的综合,是帕斯卡、杰文斯、诺伊曼、莫根斯坦等许多人思想火花的结晶。后来,夏普进一步完善组合理论,发展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90年,夏普分析了理性投资者愿意持有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认为财富的增加加强了人们对风险的欲望,而财富的减少会削弱这种欲望。

上述研究都以人是理性的这一假设为前提。但许多例子表明,人的表现往往比理性假设复杂得多,感情经常破坏人们对理性决策必不可少的自我控制能力,人们更多的是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作出决策。

可以看出,当同一个问题以不同形式出现时,人们的选择是不稳定的。当涉及损失时,人们成了风险偏好者,而不是风险厌恶者,这说明人们并不是那么厌恶不确定性,他们厌恶的是损失,无法弥补的损失往往会引起强烈的、理性的、持续的风险厌恶。

通常情形下,信息有助于人们理性决策,但过多的信息也会影响人们的决策。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定义了一种“模棱两可”现象,人们在知道未来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时比不知道时更乐于承受风险,这说明人们面对不确定性会表现出非理性特征。尽管人们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但它们是有章可循的,非理性并非致命错误,也不会立即损害自己,这一期望理论再次证实了不确定性下决策的复杂性。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分析投资者在市场中如何面对给予和索取、风险和收益,并如何决策的学科。通过上述对风险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风险管理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引无数杰出人物竞折腰的研究领域。

同类推荐
  •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

    本教材共11章,分别介绍了物流信息技术概论、物流信息系统概论、物流数据自动采集技术、物流EDI技术、物流网络技术、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销售时点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等内容。本教材坚持“实用、够用、管用”的编写原则,采用案例驱动的方式编写,即每节以案例导入,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展开,突出实用性和易用性。在实操性较强的章节安排了针对性强的流程演示、实验等实践内容,从而使培训对象在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为了给授课教师提供教学支持,本教材提供了配套的免费电子课件、演示软件、实验操作手册等。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本书首先论述资本结构以及经营绩效理论,界定资本结构以及经营绩效的涵义,其中包含资本结构的发展历程,经营绩效的衡量方法等;其次,分析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理论关系;再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研究现状,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作为小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的对策建议。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 大数据在中国

    大数据在中国

    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易懂、最实用的大数据类图书!因为,除了本书,再也没有另外一本书让你如此接近中国大数据时代的现在与未来!本书中用最精简的文字、最详实的案例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原理以及在当下中国各个领域的运用。同时给我们企业与个人提供了新的参考——大数据时代将对中国企业转型提供哪些支持?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何将“大数据思维”转化运用到管理、营销以及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个人又该如何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实现商业价值与个人理想?
  • 迎“人”而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9大方略

    迎“人”而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9大方略

    本套书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将人力资源管理分网人之渠、识人之眼、选人之方、用人之道、励人之道、育人之法等9大模块,详细介绍每一模块的方法和标准,让总经理的“管人”难题迎“人”而解。
热门推荐
  • 玉面郎君冷娇娘

    玉面郎君冷娇娘

    相传··几千年前、华山先祖在一次偶遇中、得到了干将莫邪赠送的一把沾有灵气的宝剑、名·仙玉青龙剑·、并告知此剑只有有机缘者才能令宝剑出鞘!但凡此剑引来新主人、天下必定大祸将至、拥有此剑者就要肩起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千年后二十一世纪的小警察林枫、误穿越到了古代江湖、和一帮江湖儿女一起演释了一段世纪结合的浪漫爱情故事、后又随林枫一起抵挡邪恶、使林枫成为了新一代救世主!
  • 复仇者之木月斗

    复仇者之木月斗

    “今夜万里无云,看似静谧的夜晚实则才是最危险的。在这座城的一个角落,一场屠杀正在悄然进行着。古老的大宅子,大门紧闭,但依旧还是能够听得到里面传来凄惨的声音…….王管家,你赶紧带着小宝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我们许家怕是完了,保着小宝这颗独苗就够了。”知道自己逃不过这个劫难了,许老爷催促着王管家带着正缩在墙角大概只有5,6岁的小男孩,“小宝,你一定要记住许家的仇人,日后好为许家上下报仇。快走吧。。。”
  • 独宠明星娇妻

    独宠明星娇妻

    他是国内声名显赫的艺界掌舵人,而她只是路边捡来的落魄少女。一个走投无路的协议,让她甘愿出卖自己的灵魂。一场暧昧的游戏,只论存亡,一招不慎,满心皆输……最终,谁才是这场猎爱游戏的终极赢家?
  • 绝色狂妃:妖孽邪王太撩人

    绝色狂妃:妖孽邪王太撩人

    她是地球上最优秀的特工,一朝陨落,异世重生。她是风家的废物三小姐,欺辱至死后,当她成为她,又将掀起怎样的狂澜。塑灵根,虐渣男,打贱人,夺灵宝,收神兽,她誓要站在大陆的顶尖,睥睨天下!他是这个大陆最尊贵的存在,腹黑强大,风华无双。当他遇上她,天上地下,黄泉碧落,他都誓死追随!找你千年又何妨,生生世世你都是我的...ps:【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跳坑。本书书友群号565959541】
  • 摄政王:君本红妆

    摄政王:君本红妆

    四国鼎立,内乱外斗,纷争不休,洺炀国却是出了奇的和睦,君臣一心。三国疑惑,却不知,那高高站在权力巅峰的人,杀伐狠辣,生性嗜血,不服者灭之,不从者诛之,不愿者死之。戾气重重,踏着白骨累累,沐浴着鲜血而来,从地狱中走出,弑天魔物般的绝世容颜,也掩盖不了深入骨血中的冷血。所有人都说,洺炀一个摄政王,从此江山绝不败。又有谁知,在那令人望而生畏的手段下,是该十丈红妆铺垫的倾世红颜?
  • 欧阳小小和她的五(1)班死党(第一季):全民理财

    欧阳小小和她的五(1)班死党(第一季):全民理财

    本系列原创儿童小说以细腻的笔法,细致地刻画了以欧阳小小为主角的五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在特殊的年龄,花蕾般的时代,他们的心底里的深藏着的小秘密和他们的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愉快的成长故事。《五(一)班.COM》系列原创儿童小说生动的描写今天的小学校园和小学生的学习、社会生活。展现了当代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经历和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
  • 血色蔷薇绽放之复仇杀手三公主

    血色蔷薇绽放之复仇杀手三公主

    曾经,天真,烂漫的她;快乐,活泼的她;好动,可爱的她,在一夜之间,仇恨使她们变得狠毒,冷漠!她们来到仇人的学校,展开了属于她们的复仇计划……
  • 丛林书

    丛林书

    童话的主人公毛格利,是吃狼奶长大的人之子;与现实中的狼孩不同,毛格利没有被丛林吞噬,也没有在人间夭折。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里,在狼性和人性之间,他学会了坚强、勇敢、思考和爱,从而长大成人。
  • 静等归来

    静等归来

    穿越小说,粗神经师傅,敏感徒弟,还有魔教少主来搅局
  • 蜜战不休之顾少的甜妻

    蜜战不休之顾少的甜妻

    她是落魄千金,他是城中不可说的存在。本以为只是寻常的工作交流,殊不知暗流汹涌。被人当成礼物送给他,她深知自己的下场,无非是被吃干抹净。然而并没有!穆璃看不透顾承洲那张棱角分明的俊逸面孔下,到底藏着怎样的一颗心,故而一再接近利用。她以为自己手段高明,殊不知,是他失了理智,一再纵容步步算计。(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