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9100000014

第14章

不打不成相识

原著

《水浒传》第38回:“李逵道: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释义

如果没有交手争斗,相互就不可能认识。意指只有亲密相处,才能相互增进理解。

例句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11:“那吕大见王生为他受屈,王生见吕大为他辩诬,俱各致个不安,互相感激。这叫做不打不成相识,以后遂不绝往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镇元子却又安排蔬酒,与行者结为兄弟。这才是不打不成相识,两家合了一家。”清·李玉《清忠谱》第2折:“小儿得蒙众位提挈,是妙极的了。[净]这叫做不打不成相识也。”清·杨潮观《穷阮籍醉骂财神》:“鬼卒们,送先生回阳去罢。[生]正是:不打不成相识。[净]惺惺还惜惺惺。”清·徐述夔《快士传》卷5:“今朝是弟兄,昔日为仇敌。英雄惜英雄,不打不相识。”清·张南庄《何典》第8回:“不打不成相识。既已打过,就是相识了,何必客气!”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0回:“姑娘道:‘告诉你老人家罢,这就叫作不打不成相与。’”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今日这桩事,自此一字休提。现成的戏酒,就请你们老弟兄们在此开怀痛饮,你我作一个不打不成相与的交情,好不好?”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8回:“不知者不作罪,不打不成相与。以后谁要忌妒谁,他就不是好汉,就是个小人了。”清·无名氏《小五义》第101回:“胡烈叫龙滔、姚猛与朋玉见了见礼以后,三人说道:‘不打不相交。’这三个人真相亲近。”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2回:“真叫做不打不成相识。好个宽洪的衙内,好个贤德的姑娘!”清·张春帆《九尾龟》第19回:“俗话说得好:不打不成相识。你们二位从此打成相识,各不介怀。”清·张鸿《续孽海花》第44回:“我们真不打不成相识,请各位喝一杯酒,以作纪念。”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2回:“俺晓得了,这是冯举人的亲家抢亲,抢不到手,弄成一个不打不成相识。”清·无名氏《常言道》第15回:“不打不成相识。打了你,你自然认得我了。”清·无名氏《后西游记》第11回:“一个是天蓬后荫,自有天威;一个是仙石遗胎,无穷仙力。原是旧同气,相逢已是再来;今成新对头,不打不成相识。”清·无名氏《青龙传》第2回:“常言说的好:不打不交。我有心咱二人不然结拜一盟,何如?”

不听好人言,果有恓惶事

原著

《水浒传》第61回:“卢俊义看见,仰天长叹道:‘是我不听好人言,今日果有恓惶事。’”

释义

意指若不听从他人的善意劝告,必定会发生令人烦恼忧愁的事情。恓惶,苦恼,悲伤。

例句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2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恓惶事。当初赵家姐姐劝我不听,果然进的门来,打了我五十杀威棒。”元·关汉卿《救风尘》第2折:“当初不信好人之言,果有恓惶之事。”元·秦简夫《东堂老》第3折:“不成器的看样也!自家扬州奴的便是。不信好人言,果有恓惶事。”元·无名氏《货郎旦》第3折:“不听好人言,果有恓惶事。自家李彦和便是。自从那奸夫奸妇推我在洛河里,谁想那上流头流下一块板来,我抱住那板得渡过岸上,救了这性命。”元·无名氏《罗李郎》第3折:“汤哥,你不信好人言,果有恓惶事。我往常是怎生来?”明·张凤翼《灌园记》第6出:“不听老人言,必有恓惶泪。我当初怪王蠋多言,谁知燕国果来报仇,一一如他的言语。”明·张凤翼《灌园记》第9出:“正是不听老人言,如今果有恓惶泪。”明·李素甫《元宵闹》第18折:“不听好人言,致有恓惶泪。我家员外收留李固,避难山东。及至归家,路逢谏阻,不听忠言,致遭毒手。”明·冯梦龙《楚江情》第14折:“不听老人言,必有恓惶泪。晴干不肯行,雨到难回避。”明·无名氏《投唐记》第3折:“不听好人言,必有恓惶事。自从出关至桃林县,招军十万与唐兵交锋,昨日大战一场,一昼夜破其十万大兵,片甲不回。”明·无名氏《锁白猿》第1折:“谁信他玄通《周易》,到今日死无那葬身之地。[带云]不听好人言,果有恓惶事。”明·无名氏《锁白猿》第2折:“我将那恶言语,将他便劈面的抢白。[带云]不信好人言,果有恓惶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6:“只因他是个倔强汉子,不依众人说话,后来被那狐精把他个家业弄得七零八落。正是:不听好人言,必有恓惶泪。”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回:“你不听老人言,定有恓惶处。那日我这样嘱咐了你,你不依我说,定要出去,若不是我拦护得紧,他要一交跌死你哩!”明·周楫《西湖二集》卷17:“后来虽服刘伯温先生之明,要再起他为官,而刘伯温已断断不肯矣。果然是:不听好人言,必有凄惶泪。”明·周楫《西湖二集》卷31:“元顺帝虽下诏罪己,而事已不可为矣。正是:不听好人言,必有凄惶泪。”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11回:“郁氏叹气道:‘不听好人言,果见凄惶泪。’”清·袁于令《西楼记》第14出:“不听老人言,必有恓惶泪。[末上]晴干不肯行,雨到难回避。”清·李渔《比目鱼》第29出:“不听老人言,必有恓惶泪。可惜这个好官,断送在山贼手里,大家回去吧!”清·陈树基《西湖拾遗》卷23:“果然是:不听好人言,终有凄惶泪。”清·无名氏《林兰香》第35回:“后生家不知好歹,初产后便不依人的调养,难道忘了不听老人言,恓惶在眼前的话了么?”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原著

《水浒传》第2回:“小人等三个,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当初发愿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虽不及关、张、刘备的义气,其心则同。”

释义

虽不能同时出生,但可以同时共赴黄泉。表明志同道合的人们,感情深厚,誓同生死。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江湖人士交友结盟的精彩誓言。

例句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3折:“俺弟兄三人在桃园中结义,宰白马祭天,宰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1折:“俺弟兄三人在桃园结义,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要一在三在,一亡三亡。”元·朱凯《黄鹤楼》第1折:“俺三人结义在桃园,曾对天盟誓:不求同日生,则求当日死;一在三在,一亡三亡。”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1折:“俺三人结义在桃园,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当日死。”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俺三人在桃园结义,曾对天盟誓:不求同日生,只愿当日死。”明·徐田臣(★请将二字按左右结构组字)《杀狗记》第3出:“当初刘关张弟兄三人,在桃园中结义,白马祭天,乌牛祭地,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夫妻二人,如鱼似水,且是说得着: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20:“夫妻二人,如鱼似水,且是说得着: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回:“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4:“自古道:不愿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死!可煞作怪,孙三郎先死多时,恰好也在那日烧化。”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14:“老和尚只道他痴颠乱话,暂时应允。那知是晚双双同逝。正是:不愿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死。”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22回:“今夜同盟共誓,愿结刎颈之交。虽曰异姓,实胜同胞。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清·无名氏《精神降鬼传》第5回:“你看那桃园三结义,说个誓也是体面的:不必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才就叫生死兄弟。”清·无名氏《施公案》第196回:“我等甘亮、李昆、邓龙、邓虎四人,结异姓骨肉,从此有福同享,有马同骑,患难相扶,各无私念。不愿同年同月生,只愿同年同月死。若有异心,神明殛之。”清·无名氏《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第1回:“吩咐舟人,备办香烛、牲礼,对天结拜。誓曰:不愿同时生,但愿同时死。”

不怕天,不怕地

原著

《水浒传》第15回:“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

释义

就连天神地祇都无所畏惧。意指胆量极大,英勇无畏。

例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6:“不怕天,不怕地,不怕旁人闲放屁。只须瞒却父和娘,暗中撮就鸳鸯对。朝相对,暮相对,想得人如痴如醉。不是冤家不聚头,杀却虔婆方出气。”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27:“倘遇了那不怕天,不怕地,也不怕羞,也不怕死,越杀越上的泼悍婆娘。”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见世板的老砍头的!做秀才时不怕天,不怕地的,做了官倒怕起人来了!他嚷嚷刮刮的,你那夹棍板子封皮封着哩?”

不怕官,只怕管

原著

《水浒传》第2回:“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与他争得!怎生奈何是好?”《水浒传》第7回:“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水浒传》第28回:“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水浒传》第103回:“不怕官,只怕管。前日偶尔失口,说了那厮,赢了他棒,却不知道是管营心上人的兄弟。他若摆布得我要紧,只索逃走他处,再作道理。”

释义

人们并不畏惧上级官员,只担心直接管理自己的人员于己不利。意指无论任何人,都得遵守规矩,受制于人。

例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26:“少府想到:俗谚有云:不怕官,只怕管。岂是我管你不着,一些儿不怕我?”明·罗懋登《西洋记》第88回:“这正叫做是:不怕你官,只怕你管。判官开口了,那个夜叉再敢胡涂?”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2回:“还是哥做了官好。自古:不怕官,只怕管。这回子连干女儿也有了,到明日洒上些水,扭出汁儿来。”清·李宝嘉《活地狱》第6回:“况且我们这里的事情,上上下下,全是这位苟大爷一把抓。俗语道:不怕官,只怕管。他说的话,怎么好去驳他?”清·张南庄《何典》第2回:“老话头:不怕官,只怕管。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只得要将铜钱银子出去打点。倘然准了妖言惑众,是杀了头还要问充军的。怎么当得起?”清·无名氏《照世杯》卷3:“不怕官来只怕管,上天入地随他遣。官若说差许重说,你若说差就打板。”

为人不可忘本

原著

《水浒传》第110回:“宋江道:贤弟差矣!我等若非宿太尉一力保奏,如何能够天子重用,声名冠世,为人不可忘本。”

释义

古人认为,做人最基本的信条就是切莫忘记过去。知恩为平常人,忘恩为糊涂人,感恩为有情人,报恩为聪明人,施恩为幸福人。

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2回:“汝曾学艺于庾公,可想庾公之艺从何而来?为人敢可忘本!快快回转,免伤和气。”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1:“舍人想到:人不可忘本。我当时虽被王家赶了出来,却是主人厚待得我好的。”明·无名氏《鼓掌绝尘》第1回:“我想自襁褓时失了父母,若非此人收留在身,抚养几载,何能到得今日。古人云:为人不可忘本。”清·无名氏《绘芳录》第48回:“玉梅笑而不答,背后每说:‘为人不可忘本。若富贵时忘了贫贱的情境,还算个人吗?’”

云生从龙,风生从虎

原著

《水浒传》第23回:“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水浒传》第43回:“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

释义

云随着龙吟而出,风随着虎啸而生。古人认为,任何事物出现都伴有相应的现象,龙起云生,虎啸风来,即指同类事物互相感应。

出典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唐·孔颖达注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

同类推荐
  •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本书以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剧作家、出版家、戏曲导演李渔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思想中的审美文化做了9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揭示了李渔在中国审美历史上应有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将转换研究视角,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一步全面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在中国审美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意义和价值,从而作一种崭新的揭示、剖析与阐述,以期更加纵深而全面地把握李渔的文学思想。
  • 草庐漫话

    草庐漫话

    本书写了甲子七月之初,爱子溺水亡命。他用十二岁的稚嫩身躯,在我心上划了一道血泪奔流的新台湾海峡。顿失骨肉的巨大哀伤与痛楚,似一场无法预期的山洪爆发,将我身心吞没。老辈人用“是儿不死”这些老话儿一遍遍为我的心灵的创伤包扎止疼。好不容易,我才从泪眼模糊中回过神来,我清楚,为了雪压双鬓,垂垂暮年的双亲,还有早已木偶般发呆的妻子,自己必须要振作起来。我咬咬牙,把爱儿往昔影像,一股脑压进了深深的记忆底层,决心不再想他。在人生最难熬的一段岁月里,我拼命读书,试图从书籍中寻找我灵魂的寄托与安慰。
  • 在日本看中国

    在日本看中国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在日本看中国》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思考

    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思考

    本书为陈祖芬的中国故事系列丛书,共十六本,在这十六本书里,有作者的生命脉络,这是读者朋友们能触摸得到的。本书收录了“女孩”、“世界是由不安分的人创造的”、“让我糊涂一回”、“生活向你提供信息”等20余篇文章。
热门推荐
  •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系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系列书之一。《许地山精品选》由许地山著。《许地山精品选》由散文小品、蛇、笑、三迁、愿、山响、愚妇人、蜜蜂和农人、爱底痛苦、信仰底哀伤、暗途、梨花、难解决的问题、暾将出兮东方、花香雾气中底梦等内容。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他和她的青春

    他和她的青春

    欢迎来到她的世界,这里不纯情。刘心沁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她过早地接触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世界的另一面没有她想象中的美好,初恋的女朋友脚踏两只船;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人自己又不喜欢,世间的残酷莫过于此。刘心沁开始适应这个世界了。「这个世界真是可怕,而人的适应能力更可怕。」她想。她逐步戴上了自己亲手打造的面具,穿上防护服,把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可是她没有注意到:「爱若是病态,他愿意陪她一起疯狂。」感谢阅文评书团提供的书评支持。
  • 盘天经

    盘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园灵异阴阳录

    校园灵异阴阳录

    著名大学内为何频现神秘人物?神秘室友夜夜不归究竟为何?图书馆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四楼的那个身影又是谁?车站附近的网吧VIP为何神秘失踪?美食城致残案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这一切究竟是鬼怪作祟还是另有黑手在暗中操纵着一切?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校园灵异阴阳录》!
  • 昕昕向榕

    昕昕向榕

    大一军训完黑得宛如一个非洲人,他们都说这个时候顾昕喜欢上周梓榕绝对是真爱。大家都以为小两口肯定就这么定了的时候,梓榕出国了,联系方式都换了。四年过后,交流会上再重逢。“你,还爱我吗?”
  • 第十一位老公

    第十一位老公

    两年之后,他发现她的家族遭遇过诅咒,他竟然是她的第十一位老公,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他怎么可能相信诅咒,然而一步一步的证实,这好像是真的,而自已将只两个月不到的生命。
  • 鹿晗,别来无恙

    鹿晗,别来无恙

    她爱他,可是,他却爱着另一个她她恨她,对谁好都不会对她好,后来,他开始注意这个一直守候在他身边的她..............
  • 温馨三闺蜜

    温馨三闺蜜

    年轻漂亮的服装设计师潘宝丽为了弟弟的整容费用伤透脑筋,韩英英是一个年轻的单身妈妈,刘亚东是她们的男闺蜜,三人之间齐心协力,克服一个个难关,相互帮助,成了史上最温馨的三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