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7200000003

第3章 导论(3)

吴为章在1997年曾经提出过建立广播电视语体学的设想,“广播电视语言的研究可以区分为高低两个层次:高层次的研究是把广播电视语言现象看作一个独立的功能语体系统,对它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语体学的分支学科——广播电视语体学;低层次的研究是在广播稿件和电视解说词运用特点的探求上,以归纳若干区别于报刊文体的运用特点为目的,旨在指导广播电视稿件(包括‘主持人节目’串词或主持过程中的语言运用)的写作和编辑。”

时隔多年,建立广播电视语体学的努力仍停留在设想的阶段。如果说,多年前,林兴仁对广播语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的话,电视语体的研究至今仍是一个理论盲点。电视新闻作为对社会语言生活有着极大影响的语言样态之一,理应进入到语体理论研究的视野中来。这样不仅充分显示了语言研究的多样性,而且也具有迫切的社会现实性。新的语言形式启发我们对语体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将以前的研究盲点纳入到语体学研究的视野中来。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本研究把电视新闻语体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语体系统明确地提出来,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研究。

2.根据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论文主要从文本和有声语言表达两个部分,对其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其中,大胆地将有声语言表达纳入到语体研究中来,和传统意义上的语体研究相比,尚属首次。

3.文本部分在借鉴传统语体研究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在用统计数据说话的同时,不局限于对电视新闻语体现象的单纯描写,而是深入到现象背后,揭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功能。

4.有声语言表达部分借鉴了中国播音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但是在论述文本和有声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声语言表达样式方面,有自己的创新之处。比如,提出了播报式、讲述式和评说式。与中国播音学相比,本论文对文本的重视尤其突出,对电视新闻文本的体式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分析,这恰恰符合文本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5.本论文的创新点还在于把话语分析与电视新闻语体研究结合在一起,通过大量电视新闻语料的采集,对电视新闻语言特点(词汇、句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揭示电视新闻的词汇特点以及话语组织特点,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本论文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本研究在确定主题的时候,是出于一种事先认定式的假定,假定电视新闻语体是存在的,而实际上,无论是在边界确定、系统结构,还是在有效的研究路径等方面,并没有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可以参照,因此对电视新闻语体研究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因此,尽管符合“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思路,但是,仍然给研究带来了很多的困扰。比如说,由于电视新闻极其重要,所涉及话语范围极其广泛,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电视新闻语境的研究方面由于过于开放而显得有些空泛。

在文章的结构上,由于有声语言的描述较为困难,表达样式丰富多样,因而对它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在分量和深度上都不及文本。根据一线的实践、个人的体验和对已有成果的分析(如吴洁敏的《汉语节律学》),有声语言表达能否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加以落实,既是一个难点,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值得商榷,由于这个困扰,此部分的研究,多是描述性的主观评价,而少有客观的量化统计,虽不能说是缺失,但总觉有些遗憾。

另外,电视新闻语体作为新闻语体的一个下位语体,也必然具有新闻语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力争在每一部分都突出电视新闻的特性,但是,为了使这一研究比较完整,我们并没有刻意回避新闻语体的总体特征和规律,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本研究在个别部分显得过于宽泛。

㈡研究电视新闻语体的意义

电视新闻语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实践中长期运用并逐渐形成的一种语体,是实际客观存在却尚未被开垦的领域之一。对这一语体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补充现有的语体学研究,同时也可以为广播电视语言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广播电视语体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把广播电视语言看作一个独立的功能语体系统,对它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语体学的分支学科——广播电视语体学。广播电视语体学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各下位语体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本论文将对电视新闻语体的语言材料、有声语言表达方式以及相关语境进行探究,从而揭示电视新闻语体的基本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构建系统的广播电视语体学进行先期的理论铺垫。

对电视新闻语体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在当今世界上,是哪一类作品对群众的思想情绪、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影响最大?是小说?是诗歌?还是各式各样的公文?都不是,只有新闻(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每日每时地真实地记录时代前进的步伐,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它的数量之多,作者之多,读者与听众之多,速度之快,影响之广,没有哪一类作品能与之相比。有人认为,如果说19世纪是小说的世纪的话,那么,20世纪便是新闻的世纪。事实确实如此。今天我们可以断言:21世纪将更是新闻的世纪。”[程世寿:《现代新闻写作学》,转引自袁晖、李熙宗《汉语语体概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3页。]21世纪是新闻的世纪,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在大众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受众认识世界、感受社会的重要窗口。电视新闻语言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和电视传播的质量。通过对电视新闻语体的成分特征、语言组织、表达方式、结构图式等方面的剖析,我们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这将有助于一线从业者和广大新闻爱好者对电视新闻语体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系统的、理论上的把握,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发展电视新闻传播。

“语体是语言运用的先行和归宿”[袁晖、李熙宗:《汉语语体概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0页。],无论是在电视新闻写作还是在有声语言表达之初,创作主体只有对这一语体样态的规律、特点了然于胸,才能从整体上把握、驾驭继而进行能动的实践创造活动。

同样,在语言教学实践活动中,尤其是播音、主持的语言教学实践活动中,如果能以语体为依托,就可以贯穿整个语言知识的教学,做到纲举目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电视新闻语体研究的方法

西方语言学中的“方法”在其语源希腊文中是“沿着某种道路行进”。发展到现代科学意义上,“方法”便是人们在一切活动领域内从实践上或理论上把握现实,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手段、工具,以及方式总和的指称。

尽管方法既可以表现为经验,又可以表现为理论,但两者皆来自于实践。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为解决某一新的问题,总要采取一些特定的行为方式。一旦这种行为方式适合于现实的情况或规律,它就以经验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当人们再用它来解决别的问题时,便构成了方法。而后,人们就把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能实现预期效果的方法称为科学方法。

德国学者里茨·盖格尔曾说,方法比结论更重要。“任何一个新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对本学科研究方式方法、成就和缺点的清醒认识。”[[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一切研究都是以正确的研究方法为前提的。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采用了系统方法、分析方法和比较方法。

系统法。语体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既具有封闭性同时又具有开放性的完整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与运动之中。就电视新闻语体而言,它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语体要素成分组成“有次序、有结构、有功能”[Firth,J.R.(1957)Paper in Linguistics 1934—1951.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8a:143.]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对它的研究就要着眼于电视新闻语体的内部整体与外部环境(即语境)之间,电视新闻语体整体与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地构建该语体的系统网络,发现其结构规律和功能特点。

分析法。“在知觉里,我们具有一个多样性的具体的内容,对于它的种种规定,我们必须一层一层地加以分析,犹如剥葱一般。这种分析过程的主旨,即在于分解并拆散那些集在一起的规定,除了我们的分解活动外,不增加任何成分。但分析乃是从知觉的直接性进展到思想的过程,只要把这被分析的对象所包含的联合在一起的一些规定分辨明白了,这些规定便具有普遍性的形式了。”[[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3页。]在分析方法中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大量新、旧语料的基础上,对电视新闻语体诸要素出现的频率、分布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出其本质特征。

在以往对广播电视语言的研究中,有些成果仅仅满足于对语言现象的简单描写、如实记录上,这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与价值,但不应因此而止步不前,广播电视语言始终处于不断有序变异的动态之中,如果单纯的描写、记录,会导致初学者感到困惑与迷茫,同时也不利于指导一线的实践。因此,在描写的基础上,更要进行深层追问“为什么要这样使用”,只有如此,才可能透彻分析语言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规律,才可能探究到本质的属性。

比较法。比较方法是开展科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韩礼德曾经说过:“语体学实质上是比较性的。”(1973)也就是说,语体隐晦地事先假定了比较关系,只有通过比较才可能说得上语言使用的特征或特点。语体研究有历时的比较和共时的比较两种比较法。历时的比较是纵向的比较,可以发现语体要素、成分之间的消长变化;共时的比较则是横向的比较,主要在同层次之间(广播新闻、电视新闻、报纸新闻之间)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把握语体的整体风貌,又可以寻找出不同语体间的共性与个性。

六、论文的语料来源及语料处理

论文语料的选取尽量兼顾到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新闻报道。

1.电视新闻语料主要来源于:中央电视台1套(综合频道)《新闻联播》、《新闻30分》、《晚间新闻》;中央电视台2套(经济频道)《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中央电视台4套(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中央电视台5套(体育频道)《体坛快讯》;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特别关注》、《第七日》;上海东方卫视《东视新闻》的新闻消息报道。电视语料数量共约24万字。

在论文中采取随机抽取电视新闻样本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抽取的原则是当天的新闻中没有特殊事件的大密度报道。

2.报纸新闻选取在北京地区发行量较大的《光明日报》、《新京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为主要语料来源。共约10万字。

3.1991——2004年度获奖电视新闻作品。

本论文语料处理系统采用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应用语言学系开发的语料加工系统和传媒语言语料库检索系统,针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在语料中进行检索统计,从得到的客观数据中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形成结论。虽然该分词标注系统正确率达不到100%,但错误率基本控制在2%左右,因此,对统计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其结果切实有效。

同类推荐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这本书。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闹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中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由衷叹服。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由张珂、张云、石磊主编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各种媒体形态的发展与现状,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当代体育与大众媒介的相互影响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传播等几个方面。由乔培基教授编写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以体育与媒介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体育专业、传媒专业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全书涵盖了传媒业界最全面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体育与传媒界互动的最新形态。《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既可作为体育、传媒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选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
热门推荐
  •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纵览现代世界大国之兴衰,一个大国要振兴,非有自己的兴邦之道不可。英、法、美走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之路,德、日走的是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资本主义之路,苏联走的是社会主义的政府全面管理经济之路。这些国家都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中国的崛起,必然也要探索形成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 毛氏传人之新手天师

    毛氏传人之新手天师

    家族世代使命,为何偏偏要由他完成?一个一个的谜团背后究竟是是什么?他一代毛氏传人该如何解决?《毛氏传人》带你走进秘莫测的茅山秘术,为你揭开一个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神秘事件!
  • 梦幻篮球

    梦幻篮球

    天生残疾的萧风,用自己两世善人换取了前往异界的机会。这里是体育的世界,这里是篮球的圣地。本篮球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就雷同吧。。。
  • 教子

    教子

    教子继承了教父全部的智慧、手腕与意志,却与教父走上了针锋相对的道路。他必须提防教父,但他更要提防自己。
  • 王者下凡

    王者下凡

    谦恭而又阴险的贵族,血腥而又冰冷的守夜者,嗜血的暗黑种族不断咆哮,强大的巨龙在山巅颤动,遗落的神祗在隐匿的角落中呼唤。永远心怀敬畏,永远低头虔诚。他从神圣中而来,向地狱中而去。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中部、下部》三本书汇集了1901年到2014年所有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其中包括获奖作品简介、年代、作者介绍、书影、图片等内容。目标读者群不受年龄限制,作为青少年或社会各阶层读者读物、收藏书籍均可。
  • 神秘夫君:万年魔女别想逃

    神秘夫君:万年魔女别想逃

    【跟快穿文差不多】被星际监狱关了万年的红衣小魔女,要去完成他们最后的一次需求,三次穿越,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时间,都能遇到他,是偶然?是巧合?还是另有阴谋?第一次,她去到了兽人时代,第二次,她去到了神秘的小人国,第三次,中间出故障,她流落到某个平行位面,最后一次她去到了他时代,是选择留下,还是回去报仇?是亲自将杀父之仇斩首,还是让他们逍遥法外?“徒儿,你不要为师了吗?”神秘夫君可怜兮兮的说道。“柒夜娘亲,带我走,我跟你一起走,不要老男人了,不要了!”某只小奶宝瞪着某个老男人抓着自家娘亲的那个手,语气强硬,满脸怒气。
  • 落舞游曦灵

    落舞游曦灵

    我只想做回我真正的自己,我只为我愿意的事情而生存。
  • 一剑尊

    一剑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法,不及我一剑。开山立派,以我仙躯,铸我仙山!————名字乱来的啊,不要联想到其他方面。取名实在花功夫。————本人已经完本四本,请放心阅读,嘿嘿嘿~~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