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9600000008

第8章 留苏受宠(3)

1927年6月15日,王明以“绍禹”的名字,在《向导》第5集第198期发表了《中国革命前途与革命领导权问题》。此文认为,蒋介石集团的叛变说明了资产阶级的反动,“南京国民党右派政府和武汉国民党左派政府,从它们的政府成分、一切政纲和一切行动看来,显然是两个不同阶级性的东西”,武汉政府是工农小资产阶级政权。王明的这种观点也正是当时共产国际对于南京政府和武汉政府的基本认识。时隔一个月后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证明了这种认识的幼稚和危害。

武汉“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前,王明随同米夫和代表团由武汉返回苏联,于8月初到达莫斯科。

四、王明教条宗派的形成

1925年至1927年,中国的大革命曾在共产国际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得到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当时的同盟军国民党内蒋介石和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了革命,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集团的联合力量过于强大,由于陈独秀右倾错误主张在中国共产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结果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终失败。

王明同米夫及其代表团,正是在大革命失败前夕离开中国,返回苏联的。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不去认真总结指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而是把罪责全都推到陈独秀身上,认为大革命失败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理论水平低,领导能力不强,又不能坚决服从共产国际指挥的结果。因此,他们认为,迫切需要培养出一批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忠于共产国际路线,完全听从共产国际指挥的“真正布尔什维克”。

其实,他们所要求的这种人,并不是真正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人,也不是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人,只能是背诵马克思主义词句,硬搬俄国模式,俯首听命共产国际指挥的教条主义者。

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之所以重视莫斯科中山大学,就是因为它是一所为中国革命培养政治理论骨干的学校。而且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它实际上成了一所“高级党校”。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力图通过这所“高级党校”,培养出一批服从共产国际指挥的“真正布尔什维克”,来担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这个任务是由担任了中山大学校长的米夫来承担的。

而米夫能够升任中山大学校长,王明也尽了一臂之力。

1927年夏,中山大学校长拉狄克因参加托洛茨基反对派被解除了校长职务,由教务长阿古尔接替拉狄克任代理校长。

当时中山大学支部局书记是谢德尼可夫。阿古尔和谢德尼可夫之间由于在学校工作等问题上各执己见,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有严重分歧,又各有一批支持者,从而形成了以阿古尔为首的“教务派”和以谢德尼可夫为首的“党务派”,两派经常发生争论。

中山大学第一期学生中,俞秀松、周达文、董亦湘等在学生中素有声望,学习成绩也很优异,曾经参加了教务处的一些工作;而第一期学生中的张闻天、沈泽民等在同学中也较有影响,他们曾经参加了支部局的一些工作。所以,一些中国学生也被卷入了这场“党务派”和“教务派”之争。

“党务派”和“教务派”在1927年6月底的学期总结会议上,就教务和党务工作等问题相互指责,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会议一连开了七天,争论双方也互不妥协。放暑假后,学生们都去莫斯科近郊的塔拉索夫卡休养地休假,卷入“党务派”和“教务派”之争的学生们仍然争论不休。

恰在此时,米夫和王明回到了中山大学。了解到“党务派”和“教务派”难解难分的争论,王明认识到这是控制中山大学权力的天赐良机。于是,王明向米夫献上了一箭双雕的妙计:首先应把没有卷入两派之争的“第三势力”争取过来作为自己的力量,然后联合“党务派”反对“教务派”,这样既可以掌握“党务派”,又可以打垮“教务派”,从而全面夺取中山大学的权力。

米夫采纳了王明的建议并取得了成功,搞垮了阿古尔为首的教务派。米夫由此正式升任中山大学校长,王明也因“献计有功”,“成了米夫言听计从的座上客,在米夫的家里也挂起了王明的相片来”。

杨尚昆也回忆说:“王明随米夫回校后,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周达文、俞秀松等瞧不起他,认为王明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就是乱吹。王明向米夫献策:掌握‘第三势力’,联合支部局派,打击教务派。结果,支部局派取得胜利,米夫升为中山大学校长,不久,又任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从此,王明成为米夫的心腹,他拉住张闻天、沈泽民等一起,受到共产国际的赏识。博古和我是同班同学,当时还没有机会和他们接近,算不上核心人物。”

王明协助米夫控制了中山大学的权力,使中山大学里的斗争出现了一个转折点。从1927年下半年起,王明在米夫的支持下,控制了中山大学支部局,逐步形成了以米夫为靠山、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宗派。他们在米夫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宗派活动。中山大学的纷争,从此也主要转入了广大党团员反对王明教条宗派的斗争。

1927年9月,中山大学首期学生毕业。伍修权和朱瑞等一批同学毕业后分别进入了莫斯科步兵学校和莫斯科克拉尔炮兵军官学校学习;俞秀松、周达文等一部分同学于11月进入列宁学院学习;王明、张闻天、王稼祥、沈泽民等一部分同学留校任教和做翻译工作,并参加了学校支部局的一些工作。

中山大学党支部局相当于学校的党委,领导全校的党团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大部分国民党学生都返回了国内,留在学校的一部分也加入中共党团或联共党团,所以,中山大学后期的学生几乎都是党团员,从而使中山大学党支部局在学生中有重大影响。当时支部局书记由俄国人担任,但支部局的许多委员由中国同志担任。由于中共党员入中山大学后都转为联共候补党员,必须有两年的候补期才能转为联共正式党员,所以按照正常手续转为联共正式党员的只能是那些有两年候补期、毕业后留校任教和做翻译工作的同志。也只有这些同志能够以联共正式党员的身份参加支部局的领导工作。

关于王明在支部局的任职情况,党史学界一种说法是他担任了“支部局宣传干事”。原中山大学学生的回忆则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他“在校总支委员会中做组织工作”,有的说他是“党支部局成员”。大多数的回忆材料则没有讲王明在支部局里担任的职务,只公认王明是米夫的秘书,控制着支部局的工作。

为搞清此事,我们特意向一些当事人请教。陈修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里的斗争》一文中曾说:“王明在米夫的支持下,一跃而为‘中大’的秘书,实际上成了‘中大’‘无冠之王’,支配全校同学的命运。”我们在访问她时她又肯定地说:“王明实际上不担任支部局的工作,他到共产国际去当翻译,相当于米夫的秘书,倚仗米夫的势力发号施令。”原中山大学学生张崇文和李一凡在回信答复我们提出的问题时也写道:“王明从未在支部局里担任过任何职务”。

从中山大学当时情况来看,由于米夫升任中山大学校长不久又担任了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成为中山大学权力的绝对支配者。给米夫作翻译的王明,在中山大学也自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王明要跟随米夫处理中山大学的事务和参与共产国际东方部的工作,所以在支部局中不担任具体职务是可信的。但是,由于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要通过米夫培养一批“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来担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而“天才”的王明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得到了米夫的赏识和信任。因此,王明以米夫翻译的身份参加支部局的工作,并且在实际上控制了支部局的权力也是必然的。

王明实际上控制了中山大学支部局的领导权力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扩大在中国共产党中的影响,扫除搞宗派活动的障碍,在米夫的支持下,开始罗织罪名,制造了“江浙同乡会”等一系列事件,并在中共“六大”以后,逐渐把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为夺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力实际上进行了组织准备和舆论准备。

由于王明以“真正的布尔什维克”自居,有米夫的直接指挥及共产国际、联共中央的信任,俨然成为中山大学“正确路线的代表”,骗取了一些中国同志的信任,使一部分同志也参与了王明教条宗派的一些活动。这时期,盛岳、李竹声、王云程、孙际明(孙济民)、汪盛荻(此五人后来都投靠了国民党)等投机分子也陆续参加了支部局的工作。他们借助王明势力来捞取个人资本,紧紧跟随王明大搞宗派活动,也成为王明教条宗派的骨干。至此,王明教条宗派在中山大学逐步形成。

曾经参加过王明教条宗派活动的袁孟超(袁家镛),叙述了王明教条宗派的一次派别活动:

“我参加过王明宗派活动的一次人事调整。有一次,在李竹声家里开会,我作为年级支部书记参加了会。会是王明召集的。会上说中大经过风波之后,要配合米夫,在领导层中把中国同志结合进去。决定李竹声任中大教务处处长,派王宝礼作中大总务处副处长。……中大调整班子时王明在这个秘密会上推荐了两个人,从这点看,王明有小宗派。”

毛齐华则指出了王明教条宗派的一些特点:

“王明等人的宗派小集团取得联共和第三国际领导的信任,在学校里起了很坏的作用。他们这些人,对马列主义的书本是啃得多一些,一讲起话来就引经据典,张口就是马克思、列宁在哪月哪本书第几页上怎么说的,不用翻书,滔滔不绝,出口成章。仗着能说会道搬教条,骗取第三国际领导的信任;然后又利用第三国际的威望来压制、打击不同意见的人。特别是王明,作风很不正派,善于在领导面前吹吹拍拍,因而取得第三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的完全信任。因为他得到第三国际领导的信任,他又以此为资本,去骗得张闻天、沈泽民、王稼祥等人对他的信任,以为他就是‘国际路线’的代表,跟着他没有错。到后来就形成这样的局势:第三国际的领导就是看人不看事,盲目地表示信任和支持,认为他们就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布尔什维克’。”

应当指出,王明教条宗派,是在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支持下,由米夫扶植起来的。王明教条宗派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在米夫的支持下进行的。王明教条宗派打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时,米夫不但背后策划,而且公开站在王明教条宗派一边。因此,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形成的王明教条宗派,实际上是米夫、王明教条宗派。

王明于1929年3月回国以后,米夫也于1929年夏辞去了中山大学校长职务。但这个教条宗派的主要成员仍然与米夫和王明保持密切联系,而且继续进行了一些宗派活动。杨尚昆同志就认为:“王明走后,张闻天和博古也不在支部局了,但是这条线还在,张闻天和博古同米夫主持的东方部有直接联系。延安整风时,博古说:我虽然不在支部局,但不在其位,必谋其政,主要是通过写文章,当翻译。张闻天主要是在思想理论方面支持米夫和瞿秋白等论战。”因此,在王明离开中山大学以后仍把中山大学内的教条宗派称为“王明教条宗派”,是必要和恰当的。

五、“江浙同乡会”事件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统治全党期间,以其“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宗派主义政策而留下了深刻教训。他们用对敌斗争的方式来解决党内矛盾,任人唯亲,以我画线,对不同意见者一律排斥,无情打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在组织上的这种宗派主义政策,在中山大学期间就有着一系列的表现。“江浙同乡会”事件,就是一例。

王明在米夫的支持下控制了中山大学党支部局以后,虽然取得了米夫的绝对信任,但在广大同学中间仍很孤立。“多数同志称陈绍禹等是‘米夫的走狗,只知当翻译,拿高薪’,籍着米夫的势力,专门做小报告,打击同学”。一直受到王明等人排挤的俞秀松、董亦湘等人于1927年11月进入列宁学院以后,仍然时常来中山大学,而且深得广大同学的拥护。他们反对王明等人的宗派活动,在学生中有较大影响,成为王明等人进行宗派活动的障碍。因此,为了进一步打击异己,巩固在中山大学的权势,扩大在党内的影响,1927年秋,王明等人制造了“江浙同乡会”事件。

“江浙同乡会”当时被说成是“反党小组织”,“江浙同乡会事件”被认为是“反革命事件”。这一事件是怎样出现的呢?还是先看看原中山大学学生的回忆。

杨放之叙述了“江浙同乡会”出现的背景:

“中大反对教务派的斗争中,俞秀松、周达文、董亦湘这些资格比较老的同志,是参加中山大学教务处帮助工作的。当时,俞秀松等虽是学生,但他们是比较有经验的老党员,苏共人员创办中山大学,也要依靠中国同志,吸收中国学生帮助工作。俞秀松等在教务处工作中,帮助制定教学方针,实施教学方案,购置中文图书等等,得到教务处主任阿古尔的信任。但阿古尔与中大副校长米夫有矛盾,米夫极力排斥阿古尔,这就势必形成王明与俞秀松同志的对立。王明也看不起这些老一辈的同志。王明的俄语学得快,深得副校长米夫的欣赏。为了打击教务派,王明等人捏造罪名,于是出现了‘江浙同乡会’。”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写照

    生命的写照

    蓦然回首,人生将近五十个春秋,三十载的笔耕生涯,无不在空前的历史背景下饱经了“从小失去母爱”“铁窗生涯”“自学之路”“历尽贫寒”这四大不幸的人生磨难中度过。因此,我要说,是三所“特殊大学”造就了我的人格力量,是“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让自己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或者换个说法:“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所以说,也是“十大梦幻”演绎了我超越混沌的自由飞翔,更是“七大爱好”陶冶了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和高尚情操!一个充满了不幸和坎坷的时代,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我的《牧羊人之子》《不幸的大学》《生命的写照》人生三部曲就是在这种历尽了苦难而痴心不改的环境中完成的。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望古神话之白蛇疾闻录

    望古神话之白蛇疾闻录

    上古相传有白蛇,应气运而生,为赤帝刘邦所斩,化为两段,一雌一雄。雄蛇被天子镇压在临安城下,以免复活荼毒生灵。而雌蛇经过千年修炼,终于化为人形,自名白素贞,经过诸多波折,与人间男子许仙成婚……斩蛇千年之后,临安瘟疫肆虐、毒化人横行,人与妖的危机一触即发。许仙与白素贞极力救世,却发现事情远不像他们想得那样简单。
  • 超级御守爱情

    超级御守爱情

    如果爱上一个穿越魔法女该怎么办呢?她会变成任何她想的模样,该怎么办呢?看蛇王弟弟如何俘虏穿越魔法少女
  • 御兽王者之末世笔记

    御兽王者之末世笔记

    一样的人物,一样的经历,一样膨胀的野心、一样的孤独寂寞:也许发生那种结局是必然的吧,我做了那么多努力,最终还是白费了,难道世间的一切真的必须按照那不知是什么的破轨迹一步一步受控制的走下去吗?。“我不相信注定的命运,只要我愿意,就连星座的方位我也要改变!”——by(女主)罂粟
  • 镜中眉

    镜中眉

    宸国末年,四海纷争,外有强敌,内有劲匪。自古英雄出少年,如今美人亦爱英雄。他说,愿你与我携手共享盛世。她说,但求在乱世中平安顺遂。前代的恩怨纠葛,现世的倾轧诡谲,他与她将如何偕老白头。
  • 异界重道

    异界重道

    什么是杀戮,。。什么是永无止境的暗杀。。。宇宙间的七光石为什么会有的融化在柳如风的身体里面。。。21世纪的屌丝转身一跃成为异界最高统帅。。。。。陪伴着他的将是永远的黑暗。。////////为什么,什么是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在他那里只有想与不想。。。一场异界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此书朋友交流群‘417213938
  • 首席医后

    首席医后

    本该在现代逍遥自在的首席主治医师,居然会因为一场手术被卷入了未知的世界里,还好自己可以凭着一身的医术混下去。什么王爷,将军,皇帝,公主我和你们很熟吗,我从来都是一个人。
  • 手到擒来:总裁的独宠新娘

    手到擒来:总裁的独宠新娘

    第一次见面,她从他家的围墙爬下来,从此赖在了他的视线当中,盘踞不走。原以为他只是生命中一个过客罢了,可没想到他竟然是她受命接近的人。“楚安瑾,既然所有事情都是你挑起的,那么结果自然该你来承受!”他擒住她翱翔的双翼,为她打造最奢华的金丝牢笼,但最终还是被她带着他的儿子潜逃成功。再次相见,已是五年后。“妈咪,为什么爹地长得不像我?”某萌宝眨巴着大眼睛,天真地问道。楚安瑾闻言,无奈地笑了,“不是应该你长得像爹地才对吗?”“可我长得也不像爹地呀!”萌宝蹙着眉头,挠了挠小脑袋,“他们都说我长得像顾叔叔……”
  • 淮阴遗卷

    淮阴遗卷

    传说谁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掌握乾坤的能力。是对权力的渴望,还是对理想的追逐?善、恶、忠、奸、阳谋、阴谋……交织了流淌着鲜血的战场……
  • 星际决之灵石之战

    星际决之灵石之战

    再遥远的另一个星系中,和平的外表下却蕴藏着一个巨大阴谋,一个灵石的出现却引发两个不同星球之间之间大决战,战后10位战败星球的幸存者来到地球,寻找国王口中的灵石与灵石的继承人,只有继承人才有能力打败星球入侵者,寻找与复仇之路从地球上开始,更大的阴谋也随之而来......
  • 灵河

    灵河

    百年之前天枢级战舰“灵河”号在交战中临阵脱逃致使远征舰队全军覆没,身为舰长的联盟上将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那次大战的所有真相都随着灵河号的消失湮灭在星海之中。百年之后一次意外将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拖入了一场无法想象的恐怖战争,而唐子阳则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了几方至高力量的博弈风暴里,在争夺和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唐子阳似乎在一点点蛛丝马迹之中找到了已经消失百年的灵河号的身影。。。。“手中有血,眼中有泪,心中有愧。虽千万人,你最该死!”---唐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