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8500000006

第6章 燕郊往事(2)

每逢集罢,玉环姨多少都会有些斩获,这时她会把铜子儿如数交给姥姥,锁在炕柜的小抽屉里,成为日后“放贷”的小金库。至于那些瓜果梨桃,就要看谁眼顺论功行赏了。为了能得到“犒劳”,二舅和三舅会尽量耐心地顺从“大都督”,哥儿两个通常用肩扛一根长棍子,让“大都督”攀爬上去,折跟头打把势,并边走边喊:“卖小猪喽,卖小猪喽!”院子里充满了玉环姨银铃般的笑声。

玉环姨的耳朵特别尖,大家在屋里议论她时,总要把声音压得很低,像是一群地下工作者。尽管如此,正在院子里玩耍的玉环姨还会猛地站定大喊:“谁又说我了?我听见了!”大家面面相觑,惹得小姑奶奶悻悻然撇嘴道:“净背后说人。”

燕郊信基督教的人很多,这些人大都是附近的贫苦乡民。姥爷的收入却很微薄。每月二十几枚银元养活老少一大家子人,常有入不敷出的时候,这让掌管家务的姥姥时常捉襟见肘。姥姥常和一家也姓李的街坊来往,那家人也到教会做礼拜,因为贫穷,她家终年吃粗粮,邻居们叫她家“窝头李”。后来那家的大闺女嫁给了爱国将领冯玉祥,新中国成立后,经毛泽东的推荐,成为国家首任卫生部部长,她的名字叫李德全。

在母亲的回忆中,姥爷是一位极富生活情趣的人,在燕郊乡下时,姥爷曾喂养了十几箱蜜蜂。而且,在他的带领下,孩子们都十分熟练地掌握了养蜂的技术。姥爷常对孩子们说,蜜蜂是人类最好的先生,它们勤劳、团结、甘于奉献,它们平凡、执著、勇于进取,他勉励孩子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学习蜜蜂的精神。

姥爷曾写过一首赞美蜜蜂的短歌,多少年之后,在母亲、二舅和三舅都满头银发的时候,谈起燕郊往事,他们仍会油然唱起这首烙在心灵上的儿歌。

嗡——

这是蜜蜂的诗歌,

黑黄的小身子,

它嗡嗡飞来了,

每天忙活忙活做工……

姥爷从小就钟情于音乐,无论是中国的工尺谱,还是西洋的五线谱,他都应用自如。他知道孩子们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搬到燕郊后不久,在姥爷的倡导下,一家人就组织了一个家庭小乐队。姥爷拉手风琴,二舅操胡琴,三舅拉小提琴,四舅打鼓,母亲吹口琴,玉环姨最小,专司小星子(一种金属打击乐器)执掌节奏。一时间,燕郊教会的院子里每晚都会传出《苏武牧羊》、《梅花三弄》的旋律,成为除祷告之外,孩子们另一项乐此不疲的功课。

每周做礼拜时,孩子们都要为教友们演奏几首乐曲。姥爷还经常赶一辆马车到乡下去布道,孩子们挤在车上一起前往。每进一个村庄后,姥爷就会喊一声:“抄起家伙吧,孩子们!”一时乐声四起,招揽街上闲人。众人围定后,姥爷就会用他那洪亮的嗓音,劝导天下贫苦百姓忍辱前行。因为有上帝与你同在,因为——阿门。

布道结束后,一些善良的人会送些干粮给孩子们,孩子们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乞讨,他们为自己的成就所感动。

这就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乡村传道人的生活缩影。他们乐观、清贫、隐忍、坦荡,像一架笨拙的木犁,在贫瘠干涸的大地上辛苦耕耘,从不停歇。

燕郊教会是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驻会创办的,一些驻京的美国牧师常到这里来布道。有一位叫Miss Bao的老姑娘与姥姥的关系特别好,教会的人都叫她包姑娘。一次包姑娘患重感冒,姥姥熬中药让她退了烧。病好之后,她甚至想做姥姥的干女儿。她给母亲和玉环姨分别起了个英文名字,母亲叫苏珊,玉环姨叫露西。那时包姑娘每天晚上都会坐在姥姥家的火炕上,感受中国家庭的温暖。一双蓝色的眼睛里,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一到大雪封门的冬天,姥姥家的火炕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吃过晚饭后,一家七口儿围坐炕上,好不热闹。借着煤油灯,三舅会用双手在墙上演绎出许多生动的灯影来,一会儿天鹅、兔子,一会儿狼狗、骆驼,栩栩如生。众兄妹忍不住一齐上阵,满墙的鸡鸣狗跳,让姥姥姥爷倍感安详。

为锻炼玉环姨,姥爷会在这时突然说:“咦,我还有几块点心,落在前院小药房里了,环子胆儿最大,去取去。”玉环姨这时便会立刻奓着胆子摸黑去前院,把姥爷故意放在黑暗中的点心取回来。这时姥爷总会带头鼓掌,欢迎得胜还朝的“大都督”,随后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启发老闺女,玉环姨撅着小嘴,不情愿地将刚拿来的点心又分了出去。这样的事姥爷做过许多次,玉环姨从不畏缩,依旧勇往直前。

一天,窗外大雪纷扬,包姑娘在大家安静之后轻轻唱起歌来,那歌声充满对亲人的眷恋、思乡的情怀。

好大的西北风啊,

吹到一个村庄里。

看见人家的窗户,

一个个都关上了。

大的大,小的小,

围着火炉讲故事。

推开门来走进去,

它说我也讲一个。

听着歌声,一滴晶莹的泪水顺着姥爷的面颊流了下来,他偷偷抹了把脸对姥姥说:“唉!包姑娘想家了……”

在那些多雪的冬日里,姥爷家的孩子们从包姑娘那里学会了大量的英文歌曲,其中包括教会的赞美诗,莫扎特、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舒伯特、德里格的小夜曲,还有古诺、门德尔松、比肖普、克特劳和福斯特的创作歌曲,及大量优美的外国民歌。每天晚上,唱歌成了姥爷一家人的必修课,大家通常用二重唱甚至三重唱完成一首歌,母亲和包姑娘唱二部,三舅独自唱三部。

在母亲和姨舅们燕郊往事的回忆里,最让他们不能忘怀的,还是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六十年后,在玉环姨的回忆录里,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爸和二哥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始扎走马灯了。那些灯多是六角形,里面有一个立轴,轴下有一个转盘,轴上有一个用硬纸叠成的伞,在盘和伞之间是自己剪刻的人物故事,内容大多是耶稣降临伯利恒,三位博士自远方来,还有琳琅满目的圣诞树,拉雪橇的驯鹿,穿着红袍子的圣诞老人等,都是照着外国牧师送来的美国画报画的,鲜艳极了,也精致极了。

圣诞节那一天,在我家大过厅里挂满了走马灯,蜡烛一点上,五彩缤纷的人物就转了起来,好玩极了。

最高兴的事是全体教友聚在一起吃长寿面,孩子们一大早就欢天喜地喊着:“过圣诞了!吃长寿面了!”我喊的调最高,因为我的嗓子最好。

说的长寿面,其实就是打卤面。过厅里砌了一个大灶,安上一口大铁锅,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开着,面条一锅一锅下着,下面条的厨师手拿两根两尺长的高粱秆儿,吆喝着给大家捞面。屋里暖融融的,每个人的脸都红扑扑的,充满了喜悦。

1924年春节将至。正当全家积极排练,准备正月里下乡演出的时候,北平美以美会的牧师视察了燕郊教会。那一天姥姥因过分操劳,起床稍晚了些,因迟到被一个北平来的美国牧师当众斥责。姥姥本来就是一个怯懦的人,自尊心又极强,面对如此不讲情面的辱骂,当即因脑溢血倒在姥爷的怀里,第二天一早便离开了人世。

姥姥走的时候,母亲九岁,玉环姨才六岁。丧事料理完后,姥爷和大舅商量,希望他能照料一个弟妹,大舅想了想,就把母亲带走了。

大舅这时已调到北平丰台火车站工作了,在他显得很阔绰的家里,母亲见到了大舅妈阮翠萍。

阮翠萍是一个凶悍的越南女人。对母亲的到来,她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了反感。在大舅家,母亲一天到晚拼命地干活,可大舅妈仍经常打骂她,甚至不给饱饭吃。母亲思念刚刚去世的姥姥,更思念远在燕郊的亲人。猝不及防地陷入这暴戾恣睢的环境里,九岁的母亲一下子就被阮翠萍吓傻了。她常常从梦中哭醒,她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祈祷上帝,饶恕自己的罪恶。

半年之后的一天,姥爷赶着马车去北平教会办事,顺便给母亲捎了些夏天穿的衣服。一进大舅家,姥爷便被眼前已是形销骨立的母亲惊呆了。

“病了吗,玉玺?”

“没有。”母亲委屈地望着姥爷。

“你……你在大哥这儿过得惯吗?”

“过得惯……”母亲胆怯地望着大舅妈不敢多言。

突然,姥爷发现母亲蓬乱的头发似乎少了一绺,他急着扒开来看,竟看见一小块鲜红的头皮。

“走!”姥爷拉着母亲就往外走。

“您就不再等会儿信德了?”阮翠萍追出来问。

姥爷没回头,他把母亲抱上马车,半天才吐出两个字:“畜生!”

一九六六年夏天,我去北京报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二舅家见到了前来讨钱的大舅和大舅妈。老两口当时已年近八十,身体依然硬朗。大舅家的大儿子不幸早逝,夫妻俩晚年十分凄凉。一辈子出手阔绰的阮翠萍,老来单靠大舅的退休金,生活显然难以维系。因此,北京城里的亲戚几乎被他们要遍了。不说借,直接要。时间长了,各家便如避瘟疫一样,生怕门外又喊:“是我,阮翠萍!”

回到大连后,我把这些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很伤感,并责怪我说:“你多少应该拿些钱给他们。”我却不以为然。

一九九一年母亲去世时,我遵照她生前的意愿,请来大连基督教玉光街教堂唱诗班的姊妹们,为母亲唱了她最喜爱的那首歌。这是母亲在大舅家受难时心里总在默唱的一首歌,也是母亲刻骨铭心的一首歌。

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

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

故乡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

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

我愿意回故乡,重返旧家园。

众亲友聚一堂,同享从前乐。

歌是不朽的,只要人们还有记忆,它就会像生命一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同类推荐
  • 我的小女人

    我的小女人

    终于来到了考场,看着这扇命运之门,我不禁哽咽一下,紧张起来。我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到监考老师面前,刚把我的准考证从书包里拿出来,就被一只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猴子夺了过去。我的上帝啊!我愕然地盯住它的猴脸,只见它还冲我呲牙咧嘴地嬉皮笑脸,好象是在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举。晕……有无搞错,竟敢在我这么重要的考试中捣乱,呃,真是傻子可忍疯子可忍我是忍无可忍了!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杀猴子可犯法哦!)我才不干那缺德事呢!我跟它抢夺起来。
  • 勇士之城(下)

    勇士之城(下)

    本书为电视剧《勇士之城》的原著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日军攻打常德城的战争背景下,以潜伏在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党员何平安与当地粮商沈湘菱的爱恨情仇为辅线,主要描写了在非常时刻之下,何平安、余程万为代表的常德城内国共两党以及沈湘菱为代表的民间组织自发合作,一致抗日,最终为保常德几乎全部战死的英雄事迹。
  • 七班外传

    七班外传

    《七班外传》一位喜欢孩子的老师;一群追求个性的学生;一个快乐团结的班级;一方多姿多彩的校园。
  • 灵魂深处

    灵魂深处

    三十年前,郭于敏、苏琪、宁立本、钟梅韵、石光亮、沈思几位知识青年一起下乡插队,在农村共同经历了疲累又苦闷的青春岁月。后来,他们陆续离开乡村,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三十年后,大家聚在一起,现实境遇已经大相径庭。已是作家的沈思他逐一联系昔日的伙伴,对他们采访,和他们深聊。在朋友们经受岁月洗刷的故事中,在彼此的对谈中,沈思窥看到了时代的灵魂深处,也映照到自己的灵魂深处。作者简介李连渠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担任乡长、市长、审计局长等职务,足迹也由乡镇走进县城又来到省城。曾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仕途门》。
  • 张旭旭跳槽记

    张旭旭跳槽记

    大学毕业的张旭旭,攥着大学文凭长期游荡在各种招聘会上。从无合同、无保险、无福利的“三无公司”,经过一次次的跳槽后终于来到了心慕已久的知名外企,成了一名高级白领。一次次的跳槽让他笑话百出,每次的跳槽都经历不同的冒险,当来到令人神往的外企后,却遇到了一大堆想象不到的办公室战争……经历了诸多来自职场的压力之后,他变得坚强了,成熟了,最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春天。本书由作者的真实经历所改编,用诙谐搞笑的语言讲述职场中的酸甜苦辣,带读者玩一次职场里的过山车,感受最真实的职场现状。
热门推荐
  • 暗影之子

    暗影之子

    混乱纪元的前夕,少年西泽来到了命运大陆,这里混沌和秩序两大阵营冲突不断,战争这头猛兽即将冲破牢笼,人类冒险者、矮人、地精、精灵……所有种族都在为生存而战,殊不知,这只是诸神黄昏的序章……
  • 鬼精妙佳人

    鬼精妙佳人

    事业有成的大龄待嫁女穿越成将军府大小姐,同样有婚约却由交往了五年的未婚夫变成了从未谋面的太子!南阳学院中的生活更是弱肉强食,可那又怎样,南宫冷月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认命”这个词。既然老天给她开了个玩笑,那她就要让这个玩笑变得精彩!
  • 我的青春荒芜

    我的青春荒芜

    青春是什么,谁知道呢。管他那么多呢,活着潇洒开心就好。人生只有三万天,青春更是转瞬即逝。为何要让青春虚度,为何不潇洒走一回呢?!
  • 传奇武者

    传奇武者

    游戏与现实的结合,异界与现实的交替,张岚又会有些什么样的经历。
  • 兽授不亲

    兽授不亲

    长得有些另类?有没有眼光!这是正宗女神长相好吗!不过没关系,将自己打造成神的使者就行。有人不服闹事怎么办?还是没关系,组团打到他服!恩?怎么还有一个不受约束?还说要娶……*****一句话简介:一张考古学家带回的画像,揭开了遗失在历史长河的远古文明。*****
  • 叶荨短篇集1

    叶荨短篇集1

    在抉择之间,选择了永爱;在永爱之间,选择了来世。只是,还有来世么?当然,没有了。她们,做了永远的传说。在这里没有来世,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这只是一个开篇而已,我会另外开坑的!
  • 惊世神兵

    惊世神兵

    人字两笔,一撇一捺,你可以理解成相互扶持也可以理解成相互利用。相互扶持,兄弟义气,夫妻情义,君臣之道,尽孝之道,比比皆是。相互利用,兄弟不义,夫妻不合,君臣不心,不孝不仁,处处可见,无论相互扶持还是相互利用皆逃不过‘人性’二字。江湖之人,侠义为先,却也抵不过人性的扭曲。贪婪,自私,虚荣,金钱,权利,美色,各种欲望不断腐蚀着人的本性,而怀揣正义,勇敢,智慧,善良,仁义的人们又该怎样行侠仗义百姓为先呢?善恶一念之差,万物皆由心生。
  • 逆天九小姐误惹邪魅王爷

    逆天九小姐误惹邪魅王爷

    她性情淡漠,腹黑又狡诈,却因为一个毫无兴趣的东西被姐妹害死;她是一个人人践踏的废物,她来到她,切看她如何摆脱废物之名。他,是精彩艳艳的九王爷,邪魅又霸道,待她遇到他,有会发生什么…
  • 阴阳神探奇录

    阴阳神探奇录

    我叫李渊,今年18岁,一个不平凡的名字却过着平凡的生活,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鬼的存在,毕竟都没用亲生经历,但是我知道这个世界的确有鬼,当然其中有百分之八十是骗人的,但却有百分之二十则是真真实实的,因此就因为这少数的百分之二十我的生活变得不平凡。
  • 星辰落:月寂

    星辰落:月寂

    她神秘莫测,她是医术绝世的神医,一手银针,可救人亦可杀人,可却无人知晓,她是古武世家家主,武功独步,一朝穿越,竟变成星辰大陆三大世家之一的苏家的庶女二小姐苏汐月,五岁时,因为头部曾受过伤,在苏醒后的三天,变成了一个痴痴呆呆的傻子,任人欺凌,受尽苏家人的虐待,就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厌恶她,熬到十三岁时,竟被姨娘害死,而此刻,她苏汐月既然占用了她的身体,就一定会替她报仇!那些曾今欺凌过'她"的人她定会一一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