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200000012

第12章 当上钳工:1908-1917(1)

1908年的某个时候,赫鲁晓夫的祖父带着他坐马车来到了离卡里诺夫卡最近的30英里外的火车站,将他送上了一段250英里的旅程,途中需要换乘两次火车,才能到达尤索夫卡。尤索夫卡位于顿巴斯地区,基辅西南550英里处。车站上没有人接他,当时14岁的尼基塔以前和他父亲来过尤索夫卡,于是自己就找到了他父亲以前工作过的煤矿。[1]过了一段时间,他母亲和姐姐也来到了尤索夫卡。他们和另外一家合住在两间小屋里,这是一座位于大平原边缘乌斯彭斯基煤矿附近的砖结构平房。

火车把赫鲁晓夫带到了尤索夫卡,也把他从落后的乡村带到了工业革命喧闹的新世界里。这个城镇的名字听起来具有十足的俄国味道。事实上,始建于1869年的尤索夫卡得名于一位威尔士人约翰·休斯。(这座城市于1924年更名为斯大林诺,后来又于1961年改名为顿涅茨克,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尤索夫卡位于乌克兰境内,当时乌克兰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休斯开办的公司,新俄罗斯公司,与沙皇政府签订了一份建造一座钢铁厂,生产铁路铁轨的合同。休斯从英国带来了大约70名工程技术人员,为他们盖起了砖木结构的房子。1956年,赫鲁晓夫“对英国的第一,也是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的长长的小红砖房,因为这些房子让我想起了儿童时代看到的那么多房子。……我记得在顿巴斯的夏天,你只能看到这些房子的窗户,因为其他的地方都被常春藤爬满了”。

约翰·休斯的英国技术人员与俄国和乌克兰的工人建起了一片巨大的工业综合企业,里面有煤矿、鼓风炉、轧钢厂、金属制造厂以及维修与其他工厂。有一段时间,铁路将这个城市里及周围的几个煤矿都连在了一起。到1904年,尤索夫卡及其周围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了4万。到1914年,其人口已经达到了7万。顿巴斯的面积与佛蒙德差不多,而1913年该地出产的煤却占到了俄国总产量的87%。

工业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住房与服务的增长,当然,对于那些拥有或经营煤矿与铁厂的英国和其他西欧人来说,并没有出现生活困难的问题。他们居住在“英国侨居地”里,有整洁的房屋、绿树成荫的街道、电力以及中央供水系统。但是这里的其他地方则是荒凉一片。“尘土、恶臭还有暴力”,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革命者对这里的描述。另一位目击者说:“地面是黑的,道路也是黑的。煤矿周围看不见一棵树,甚至没有一片灌木;这里没有池塘,甚至连一条小溪也没有。在煤矿外面目力所及的地方,只有单调的被太阳炙烤的大平原。”

尤索夫卡的生活与工作条件是反资本主义传单的内容来源。“在我看来,”赫鲁晓夫于1958年回忆说:“卡尔·马克思好像真的在煤矿呆过一样”,“他的理论是建立在他对我们生活的观察之上的”。尤索夫卡及其周围工人破败的住房被嘲讽地称为是狗窝,特别是有两处房子被大家称作母狗和乌鸦。1910年,当地的居民都是从分散于城市各地的27个手压泵里取水,唯一有水泵的房子是为外国人准备的。在那些大量涌现的临时工房里,每个宿舍得住50~60人。在这些工房里,除了木板床外,没有任何家具,只有头顶上有一根绳子,是用来晾挂衣服和脚布(当袜子用)的。矿工们没有专门的井下工作服,在回到工房前除了脸以外什么都不洗。每张床上睡两人,他们是轮流睡觉与工作的。

赫鲁晓夫的父亲谢尔盖在离开卡里诺夫卡的那些冬天里就居住在这样的工房里。他的室友是来自附近村庄里的季节工。在尤索夫卡的煤矿与铁厂里,这些人从农民转变为第一代的无产阶级,对于这一过程,资本家与马克思主义者都能产生出相当抽象的热情。[2]事实上,当时那里的生活条件确实是骇人听闻的。直到1920年,当尼基塔·赫鲁晓夫在俄国内战后回到一个煤矿时,他发现那里的矿工“滥用厕所的情况相当严重,以致在上厕所时脚下都要套上木板,如果你不想在晚上将一脚污秽带到自己屋里去的话。我记得有一次我被派到某个地方安装采矿设备,发现那里矿工的工棚里都是双层板床。睡在上面的人就在床边上撒尿,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赫鲁晓夫在尤索夫卡看到的原始生活习惯是在恶劣的劳动条件下养成的。工人们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矿工们爬行着通过黑暗的地下矿井,挖掘煤炭,在整个工作时间里不是躺在煤堆上手持煤镐,就是在只有三四英尺高的矿井的积水中蹒跚而行。在更深一些的矿井里,那里的温度高达30~35℃,矿工干脆就光着身子干活,他们称之为“亚当的装束”。

这种劳作的平均报酬只有微不足道的每天一到一个半卢布。[3]通常矿工们得到的只是购物券,可以在那里的百货商店换取价格昂贵、质量低劣的商品。1908年,在一次瓦斯爆炸中有274人死亡,在1912年的另一次瓦斯爆炸中有118人死亡。当时的顿巴斯地区有157名医生,而1916年尤索夫卡10万人口中只有18名医生、23名医生助手以及5名护士。流行病经常光顾这里,造成令人心悸的后果:光是1892年,霍乱就夺去了尤索夫卡313人的生命;在1896年的伤寒与痢疾中有400人死亡。赫鲁晓夫回忆说,在1910年的一次霍乱流行中,“当矿工得病后,就被带到专门的霍乱工棚里,没有一个人能从那里回来。在矿工中间开始流传一种谣言,说是医生把病人都毒死了。确实有目击者看到了有人向井里投撒药粉”。[4]

尤索夫卡的很多居民都在酗酒和犯罪中寻求心灵的慰藉。1908年,尤索夫卡镇上一共有不少于33家售酒的商店。从这些商店出来离故意的为非作歹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作家康斯坦丁·帕斯托夫斯基(Konstantin Paustovsky)曾经在尤索夫卡生活过一年,亲眼目睹过一场械斗不断扩大,直到“一条街的人都参加了进来。人们带着嵌有铅条的鞭子与上面满是疙瘩的扫把棍加入了械斗,出来时个个鼻子破了,血流不止”。1912年,一位来这里采访的记者是这样描述尤索夫卡的:“所有矿业生活的糟粕都可以在这儿找到影子。所有的事情都是黑暗、邪恶与犯罪的——偷窃、街头恶棍,所有这些都汇集到了这里。”

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一个影响就是公众生活的“野蛮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顿巴斯,那里的生活已经相当野蛮了。如果说矿工有时显得原始而缺乏理性,那么这主要应该归咎于老板的残酷剥削。矿工们在获取少得可怜的薪水的情况下还要接受很多制定精细的条款的罚款以及向警察与工头交纳贿赂。如果工人有事被抓住把柄,想得到“稍微过得去一些”的对待,那么他们就得接受进一步的羞辱,受到公众的口舌之苦。

在尤索夫卡的最初几十年里,罢工的情况很少发生。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矿工们在社会交往与空间上都与世隔绝,加上井下非人的工作条件,他们长期都是逆来顺受,偶尔爆发的暴力事件也会很快变成惨无人道的镇压与大屠杀。1902年和1910年的霍乱、暴乱就属于这种情况。1905年罢工也是如此,那次罢工最后变成了针对犹太人的抢劫与暴行。

革命团体在尤索夫卡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共产党的先驱——社会民主党没有吸引到多少追随者。当社会民主党于1902年分裂成布尔什维克与较为温和的孟什维克时,尤索夫卡并没有多少人了解这种分裂,两派直到1917年5月仍然联合在一起。

1905年革命爆发时,尤索夫卡的社会民主党力量极其薄弱,没有能给予太多的支援。1913年,该区4万工人中只有400人认为自己是布尔什维克。西伯利亚勒拿河金矿大屠杀(沙皇警察杀害罢工矿工)引发了1912年4月16日的尤索夫卡罢工,但是1914年煤矿和工厂却迎来了相当繁荣的一年,所有的煤矿和工厂都扩大了生产规模。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夏天爆发时,一大群人聚集在尤索夫卡,聆听爱国演讲。但是到了1916年,受前线遭受的惨重损失与家庭生活水平下降的影响,人们对于战争初期的关注热情已经消失了。1917年2月沙皇的退位引发了工人与老板之间的流血冲突,随着革命转变为血腥的内战,这种流血冲突也进一步加深。事后,我们也许可以很容易认为这种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这种看法忽视了一种相反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尤索夫卡和俄罗斯帝国其他地方的表现都很明显,就是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公众生活也许不会如此的充满暴力与残酷。

“在19世纪70年代,”有关尤索夫卡的一份历史材料写道:“贫困和艰难也许被看作是普通大众生活的自然内容。到1913年,移民矿工还处于被社会遗忘的边缘,而他们在经济与社会上都作出了显著的成绩。新俄罗斯公司的600名工人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家。……”1897年,顿巴斯的矿工中只有31%的人能读简单的句子,到1921年也只有40%。到了1922年,还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矿工从来没有读过报纸或书籍。但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在增加,图书馆与阅览室、戏剧与音乐以及成人教育的情况也是如此。1900年尤索夫卡的文卫设施包括一座砖砌的东正教教堂及其附属教会学校、两所小学(一所为俄国人所开办,还有一所属于英国人)、一个药店、一个书店、一个画像馆、五家照相馆以及一个公证员。到了1913年,已经有了三所私立高中、一所商业学校以及五个可以租赁图书的图书馆,此外在露天的圆形剧场还有夏季音乐会与马戏团表演。1917年夏天,尤索夫卡7~13岁的孩子中有56%都上学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工人阶级家庭。除了新俄罗斯公司的十所学校外,还有两所教会学校、一所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学校、几所为成年人开办的犹太学校、一所高级市立学校、一所商业或职业学校以及两所私立女子高中。

这些设施为像赫鲁晓夫这样的年轻人确立了一个可望的更高水准。通过取得经济上的成功,人们可以进入正在出现的更为高级的工人阶级阶层,但是这种情况在煤矿上并不像它们周围的工厂里那样多。这一新兴的阶级代表着工人贵族,他们可以享受到更高的薪水与就业安全感以及更好的饮食、住房与教育条件。有数量更少一些的工人,大约占到10%(总数在600人左右),则开始变成了资产阶级,他们获得了财产,开始了其财产拥有者的生活方式。

1881年,整个俄罗斯帝国只有434名矿业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只有127人被私人企业所雇用,其余的都在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中工作。19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顿巴斯登记有(除137名外国人员外)80名矿业工程师和67名技术员与技术专家,此外还有150名工头、1150名煤矿小包工头与高级工人以及400名工厂车间老板与工头。要达到这种程度并不容易,但是那些表现出活力、倡导精神以及工厂权力人士所认为的负责态度的人却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一点。

那些在经济与生活上取得了成功的人也许最终可能成为“日见消失的中产阶级”,他们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俄国经济的落后与政治的动荡。其他雄心勃勃的无产阶级或许有一天会成为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民主工人运动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发现自己身陷拒绝让他们成立商会的日益腐朽的沙皇政权与最终以他们的名义攫取了政权但却与他们长期利益相悖的布尔什维克的包围之中。

这就是赫鲁晓夫1908年迈入的并一直生活到1917年的世界。他很有可能十分喜欢这里的生活,但是赫鲁晓夫早年生活的传记作家爱德华·克莱恩肖却不这么认为。卡里诺夫卡的生活是艰苦的,他写道,但是“对乡村生活深深的满足感销蚀了田间长时间劳作所带来的辛劳。这个男孩没有靴子,但是他至少可以感受乡间土路上温热的尘土以及草原上脚趾间松软的青草。他可以钓鱼……他可以吸纳宽广甚至是流动的俄罗斯大草原的声音与气息”。卡里诺夫卡有着“生活的激情”,但赫鲁晓夫在尤索夫卡艰苦的青年时代却没有“任何可供玩味欣赏的色彩”。

没有任何可供玩味欣赏的色彩,当然,这并不包括一个孩子对充满活力与复杂世事的世界以及他自己在其中的力量的觉醒。尼基塔刚来到尤索夫卡时只有14岁,到1917年他离开时已经23岁了。在这些年里,他不仅找到了一份工作,而且还找到了一个梦想,此外他还找到了一位和他分享梦想的妻子。

同类推荐
  •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十多个权利女人的奋斗史,包括汉武帝的四位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妻长孙皇后、明英宗妻钱皇后等。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最大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顶峰,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45岁。《王小波传》是国内外首部完整再现王小波惊艳一生的唯一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行的人性特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热门推荐
  • 从零开始的杀手生涯

    从零开始的杀手生涯

    这是一个关于枪与炮的世界,这是一个关于酒吧的世界。在这个小小的酒吧里面,男人女人们在这里欢呼、在这里狂舞;在这里悲伤、在这里哭泣。这是我的故事,也会是你的故事。
  • 豪门情债:绝情老公追逃妻

    豪门情债:绝情老公追逃妻

    皇甫信皓突然出现在韶曼薇的面前,第一件事就是要韶家一无所有,为二十年前的一切做出补偿。他却在最后手软,心疼她,爱上她,悄然的付出了他的心。韶曼薇接二连三的接受打击,原以为他是自己可以躲避的港湾,却没发现她是亲手毁了自己幸福的男人。她要让他难过,伤心,一步步的摧毁他仅存的感情,他才是一无所有的人。"
  • 万物终将逝,迹往昔为须臾

    万物终将逝,迹往昔为须臾

    万物终将逝,迹往昔为须臾。也没啥好介绍的,就是突然有一天想写东西了,又突然有一天想把写的东西发出来了,于是这篇类似于日记一般的东西就产生了,仅此而已
  • 缘续三生桃夭灼华

    缘续三生桃夭灼华

    天界太子钦点的凡界姻缘仙,在替人续缘时顺带收回灵宝,一步一步踏往去往仙界的路,各种别后重逢,伤情、伤心,终是不悔。她替当年的仙界太子如今的仙帝披甲上阵,收回被魔界攻陷的十八座城池,遇上故人,不相见。最后一战,她终是走到了尽头,闭了眼,摘下面具,唤他一声“念风”。可再次睁眼,发现自己寻回了真身,身处冥界。之后应下冥王一约,前往六界寻那终不踏入轮回祸乱众生之人。一步一步,又回仙界,转眼万年,一切都变了。到了现在,她又何去何从?
  • 无心催眠师

    无心催眠师

    被人打也能获得异能?那些被我催眠过的女神,校花,警花最后一个个的都爱上了我。怎么办?我好烦啊!
  • 三世情缘之缘定今生

    三世情缘之缘定今生

    墨月在38岁时生日时,被雷电击中脖子上带的墨色莲花玉佩,就失去知觉,然而醒来后发现灵魂穿越了,到了古代的东盛国,自己成了墨将军府不得宠的九小姐,刚接受自己的新身份,就被皇帝赐给最不得宠的四皇子做王妃,原因竟然荒唐的是,传言她出生时就眉心带有黑色胎记,相貌丑陋,命格不祥,给四皇子做王妃就能给四皇子带来晦气,压制四皇子的才气,好让三皇子能顺利继承皇位
  • 四象道祖

    四象道祖

    上古终结之时,诸天浩劫降临,天道被灭,伪天道审判世间一切仙魔,天界的一代霸主四象天尊林天,因和天道抗衡,遭天道审判,当林天在小世界苏醒,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上古世代的的传说。
  • 缘来终究逃不开

    缘来终究逃不开

    她,巫族皇室血脉,万人敬仰的红娘大人。他,白狐一族的七皇子,却因一身淡蓝,遭族人排斥。两人均为逃婚,而相遇。却不知,缘来,终究逃不开。“你吃太多了,这些是我的了。”“你,你还吃。我不要你了。”她气冲冲的跑开了。“哎,别走啊!又剩我一个人了。”他看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眼睛湿润起来。“哎,你别哭啊,我不走了。”原来他并非性情如孩童一般,“桃夭,你走快点啊,老是慢吞吞的。”桃夭还未作出回答,只听白长歌又说一句,“对哦,你腿短。”桃夭看他渐渐远去,赌气的坐在地上。“呐。快点,不然我后悔了。”白长歌蹲下,死要面子的说。“你好讨厌啊。”桃夭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手臂却盘在了他的颈上。两人脸上都浮现出了笑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生活知识百科(第二册)

    生活知识百科(第二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家庭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更完善、更及时地向人们介绍生活知识已经成为大众的普遍需要。本书针对家庭生活知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是专门介绍家庭生活知识的百科式的工具书。其对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