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1200000005

第5章 远古时代的奇迹(4)

然而,许多考古学家目前仍对萨尔马斯的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但萨尔马斯坚信,科学的真理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掌握,他将最终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大多数人证实这一点。

“姆大陆”:一夜沉没之谜

孤立的群峰与“大西洲”假说情景相似的,是“太平洲”的沉没。在辽阔的太平洋上,星星点点地撒布着几百座大大小小的岛屿。它们之间距离非常遥远,在探险家发现它们之前,岛上绝没有可供越洋的船只,但奇怪的是,这些远隔重洋并且没法沟通的岛民们,却有着相同的文化,相通的语言,共同的神祇和相同的习俗。

怎样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呢?唯一的解释是,曾经有一块陆地把这些零星的岛屿连缀在一起,它们都曾是傲立于这块古大陆之上的山峰;而一旦这块大陆沉没,它们便变成了孤立于茫茫烟涛之上的岛屿,尽管岛民们老死不相往来,但他们仍然各自保存着自古相传的文化和习俗。

人们把这块假想的古大陆叫做“太平洲”。

早在19世纪中期,达尔文的亲密朋友华莱士和赫胥黎曾经认定:太平洋中所有远离大陆的岛屿居民,都是大洋人种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就长期住在这块沉没的大陆上,所以,直到现在,太平洋岛屿中的绝大多数居民身处海中,却完全不熟悉航海。

动物地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新西兰和地处太平洋中部的马克萨斯群岛上有淡水鱼;四周是一片汪洋的斐济群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栖息着巨蜥;远离大陆的萨摩亚、汤加等地,生活着蜥蜴、蟒蛇和蛙类。太平洋诸岛上还有各种美洲和亚洲所特有的昆虫、蜘蛛、软体动物和蝴蝶。在这样一些狭窄而封闭的小岛上,单独地进化山如此众多的物类—而且是与遥远的大陆完全相同的物类—完全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陆路(或者称为“陆桥”)把这些岛屿同大陆连通,这些动物根本不可能越过数千里之遥的大海,来到这些岛屿上。

植物地理学家发现,在夏威夷群岛和波利尼西亚诸岛上,生长着与亚洲大陆、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相同的植物群落,这意味着,太平洋中曾经存在过一块广阔的陆地,与上述地域隔海相望,或者,至少有许多断断续续岛屿,充当了植物迁徙的陆桥。

从故纸堆发掘出来的“姆大陆”“姆大陆”的概念,是从故纸堆里发掘出来的。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美洲时期,有一位随行的神父,名叫狄埃戈·德·兰达,他有幸看到玛雅人丰富的图书、典籍。但他认为,这是与上帝唱对台戏的异端邪说,下令把它们付之一炬。

正是因为这位先生的无知和偏见,导致了辉煌的玛雅文化彻底毁灭。

正像所有的事物都可能呈现出两面性一样,这位先生也有两面性。在稍后一些时候,此公又觉得玛雅人的许多有趣的事情就此湮灭,似乎也有些可惜。他于是又撰写了一册题名为《尤卡坦纪事》又称作《尤卡坦事物考证》一的手稿,记载了许多玛雅人罕为人知的文物故实。特别是他记下了玛雅人繁复的象形文字的发音,为破译玛雅文字留下了重要的线索。

1863年,法国学者德·布尔布尔在马德里皇家历史学会图书馆里,读到了狄埃戈·德·兰达的《尤卡坦纪事》,并且根据他对玛雅文字的提示,阅读了另一部玛雅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在这些残存的手抄本中,描述到一块因为火山爆发而沉没海底的大陆的时候,常常用到两个特别的符号,它们很像兰达大主教保留下来的字母表上的“M”和“U”,于是,他把它们拼合在一起,为那块沉没的大陆命名。

“MU”中文翻译作“姆”,这个命名被保留下来,成为了“太平洲”的另一种叫法。

不过,布尔布尔认为,这个“姆大陆”存在于大西洋中,这与现在所说的“姆大陆”位置并不相同。

另一位法国学者奥—普伦金(1826~1908)根据《特洛阿诺抄本》和玛雅遗址奇钦·伊查壁画等材料,也写了一本题名为《姆大陆女王和埃及斯芬克司》的书,对“姆大陆”的故事作了有趣的推想。

他说:古时候的人近亲结婚比较普遍。当时的姆大陆由女王姆当政。为获得女王的爱,她的两个亲兄弟科(美洲狮)与阿克(龟)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阿克杀害了科,霸占了女王姆,并且最终从女王手里夺取了对姆大陆的统治权。女王羞愤交加,逃奔到了埃及。为了悼念死去的兄弟科,她兴建了斯芬克斯像,并把自己的名字改叫“伊西丝”。

“伊西丝”是埃及传说中最早的女神。在她的指引下,埃及人创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同布尔布尔相同的是,奥·普伦金也认为,这个“女母大陆”存在于大西洋之中。至于玛雅人为什么能记下这些有趣的故事,奥·普伦金认为,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姆大陆”的移民。

《太平洋之谜》

不过,更多的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太平洋上……

最令人奇怪的是位于太平洋中心的小岛—复活节岛,离它最近的陆地是南美洲的智利,至少有3300公里;离他最近的有人岛屿,也至少有2300公里。可它上面却有人居住。不只有人,而且有着同几千里之外的岛上居民相同的语言和习俗。

他们绝不可能在一座孤零零的海岛上独立发展成人类。据考察,他们也绝没有可供远洋航行的船只。可他们是怎样到这座远洋孤岛上来的呢?又是怎样同远隔数千里的岛民进行文化沟通的呢?这实在是一个未解之谜。

而且,它的面积仅120平方公里,土地贫瘠,仅能维持2000人生存。可是岛上却雕刻了几百尊巨石神像,石像几十吨、几百吨不等,最重的竟达400吨。岛上土著居民口头流传,该岛从前本是一块称为“希瓦”的大陆,后来由于某种突发灾难而使大部分地区沉沦于洋底,只留下了这座孤零零的海岛。

无独有偶,在西太平洋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一个长1100米、宽450米左右的珊瑚礁,上面矗立着89座巨石堆垒的建筑物,当地土著称之为“南·马特尔”,意思是“环绕群岛的宇宙”,也有人根据它的形状和传说,认为这是“古墓”。

每座古墓都是用巨大的玄武岩石柱水平叠砌,平面呈四边形,边长约18~20米,高2~4米不等。石柱多为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总计用石材100万根左右。这些神秘的石柱建筑物,远看如嶙峋的石林,近看像群立的城堡,无盖的神庙,或者坚实的谷仓。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据考察,石柱是从遥远的采石场开凿、加工后,再用木筏运到这里施工的,其工程之浩繁,不可想象。石材每根长3~9米,重约10吨。粗略估算,即使投入1000个劳动力,日以继夜地采石,加工,运输,建筑,需持续1500年。可是,该岛的土著居民数量不过2万,他们有能力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吗?

在一个四顾茫茫的海中孤岛上,在生产力低下、衣食维艰的岁月里,他们有必要进行和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吗?

这是太平洋中孤独岛屿上的又一个不解之谜。

1924年,新西兰人种学家麦克米兰·勃劳乌发表了《太平洋之谜》,全面论证了占太平洲的存在。他认为,波纳佩岛附近,有古太平洲的首都,而复活节岛只不过是太平洲的墓地。

潜水考古学的发现,也为这块已经消失的古大陆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譬如,波纳佩岛上居民世代相传,附近海底有一片沉没的古陆。潜水人员果然在附近海底发现了保存得相当完整的街道、石柱、石像和住宅。

他们还从当地海底捞起十分珍贵的黄金和珠宝饰物。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中的许多岛屿上都留有巨大的石头平台、石头城遗址、石头雕像,一些地方还留下了准备使用的巨石或雕刻尚未竣工的石像。这表明,当地的古代居民富有成果的劳动是突然结束的,复活节岛上就清楚地留有这种迹象。这不能不使许多探索者猜测:这一地区曾经存在着一个高度文明的种族,他们以杰出的工艺建成了大规模的城市、雕像与港口之后,因为某种我们迄今尚不知道的原因,集体撤离或者集体灭绝,留下了壮观的建筑遗迹。

《消失的姆大陆》

更有趣的是,1931年,一位名叫杰姆斯·邱奇尔的英国人出版了一本名为《消失的姆大陆》的书。这本书在纽约出版,并且立即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

他自称曾向一位印度僧人学习过一种叫做“纳卡尔”的古代文字,在印度的古代文献中发现了有关这块沉没大陆—“姆”的复杂记录。

他声称:伊甸园不在亚洲,而在这个太平洋中沉没的陆块上,人类大约在200万年以前开始在这里繁殖,从而进化成为比较先进的文明,人口最多时曾达到6400万。这里生活着黄、白、黑等各种肤色的人种,他们和睦相处,没有优劣、贵贱之分。圣经中的创造地球和人类的故事,也起源于“姆”。

“姆”,才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他这样论述。这块古大陆拥有较高水平的文化技术,在建筑和航海方面尤其出类拔萃,他们的航船驶向四面八方,从事贸易和掠夺。他们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的殖民地。

姆大陆上有七大城市,首都设在希拉尼普拉。宽阔的道路向四方辐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港口樯橹云集,商旅不绝。

大陆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虫鸟幽鸣,出产丰富,市场繁荣,人们在安谧、祥和的气氛中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使这场文明夭折。火山喷发,熔岩流溢,山呼海啸,地陷山崩,姆大陆在一夜之间沉入了大海,只有几处突兀的高地残存在海面。生活在高地上的人们尽管逃脱了灾难,但由于幅员的狭窄,资源的贫乏,以及千里烟波的阻隔,他们逐渐退化成为了原始时代的野蛮居民。

正在执行外事任务的幸运者,也从此无家可归,成了世界各地永恒的文明的使臣。

邱奇尔自称,他所依据的最重要的文件之一是在中国西藏某寺院发现的《拉萨记录》,这是一本有关占星术的文献。《拉萨记录》提到,姆大陆沉没的时间是8064年前。《拉萨记录》是4000年前的作品,据此可以推知,姆大陆沉没于12000年之前,这与亚特兰提斯的沉没时间大体相当。太平洲真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吗?它的沉没与大西洲的沉没,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真是这样,让两块幅员数千里的大陆同时沉没的神秘力量,又是什么呢?

南极:绿洲冰化之谜

南极洲地处地球最南端,陆地面积约1200万平方公里,长年冰封雪盖,冰原平均厚度为1700米,最厚处达4200米,储冰总量占世界总冰量的90%。如果把它融化成淡水,将是世界淡水总量的两倍多。

想当年绿鬓婆娑

这么多的冰是怎么来的?它从古至今都是处于这种无死无生的冰雪封盖之下吗?

事实的回答是:否。

地质工作者在南极的考察表明:在6000万年以前,南极大陆没有任何一处有冰河存在的证据。

谢克顿爵士在距南极点320公里处,找到了丰富的煤层。

1990年12月25日,地质学家麦克凯维和哈乌在离南极点40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200万~300万年前的落叶树森林化石。

1935年,由英国海军上将伯德领导的探险队从海底采集的堆积物显示,直到6000年前,南极河川的水仍保持着流动状态?

特别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皮里·雷斯1513年绘制的南极地图,以及类似的多种地图,这些地图正确地展示了冰封雪盖之前的南极的地形、地貌。

人类发现南极大陆是1818年的事。但是,我们无法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因为它从发现至今,始终覆盖着1公里多厚的坚冰。

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从绿鬓婆娑的森林之地,变成了白雪皑皑的冰冻之地呢?

地壳移置美国查理·哈普古德教授作了一个有趣的假设。他认为:南极大陆并非一直都被冰雪覆盖,在某个时期,它的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它的位置也不在南极圈内,而在南极以北大约3200公里的地方。

什么原因使得它到了现在的位置,而且变得如此严寒呢?

他断言:是“地壳移置”。

他认为,厚度不到50公里的地壳层,搁置在被称为“滑润层”的岩流圈上,假如受到某种外力的影响,它就会在大约12000公里厚的地球中心核上趔趄一下滑到哪里算哪里。

南极位移,正是这一滑动的结果。

“地壳移置”的假说,不同于已被科学界广泛承认的“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是缓慢的、渐进的,地壳移置则是迅速而强烈的。

有什么力量能使得如此平稳的地壳,产生如此激烈的变动呢?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解答说:

在南极和北极地区,冰雪不断积累,但分配并不均衡。地球的自转在这两个重量不均衡的冰帽影响下,产生了一股离心力。离心力传到坚硬的地壳上,强度不断增加,聚集到一定的力量后,便会形成一种地壳与地球本身之间的反动,从而造成两极地块往赤道方向移动。据推算,现在的南极大陆上覆盖着1000多万立方公里的冰层,其重量约有19000000000000000吨。更严酷的是,每年还要增加400多立方公里的冰层,这就等于每年要在南极大陆加上一个相当于安大略湖大小的冰山。在岁差运动、黄道的倾斜、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地球自转离心力,以及太阳、月亮等天体的引力的共同作用下,两极不断增加的冰块重量,可能会成为地壳大规模移动的最后的决定性因素。

伴随着“地壳移置”的是各种天灾:海啸、飓风、雷雨、火山爆发、地球断层等等。

同类推荐
  • 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走进科学丛书)

    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走进科学丛书)

    生活在河边或海边的人们,乘船从事生产劳动,实在是很普通的事情,丝毫也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船这种看似平常的水上交通工具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演变过来的?船这东西的确是很神奇的。古人的许多诗里把船作为抒发豪情或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工具,有不少诗词成为千古绝唱。你也可能看过一部电影,叫《泰坦尼克号》。这只被命名为“永不沉没”的巨轮在北大西洋海底沉睡了70多年,直到近些年才被打捞上来。你也可能对南极考察很感兴趣,但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破冰巨轮,我们也就不会有在南极长城站升起五星红旗的自豪。
  • 跟踪外星人(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跟踪外星人(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A卷 新编科技大博览)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A卷 新编科技大博览)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神秘的植物王国

    神秘的植物王国

    本书从植物的起源和进化入手,介绍了植物的分类及特点、植物生长特征、不同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更综合了许多特色植物的趣闻,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
  • 海洋中取之不尽的宝藏(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取之不尽的宝藏(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面对浩瀚的海洋,人类不得不重新思索生存的空间地球表面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的面积还不到地球面积的1/3。此外,陆地上还有1/3的地方是沙漠,那里人类无法生存。60多亿的人口栖息在这不到地球1/5的面积上,人类感到太拥挤。于是,面对浩瀚的海洋,人类不得不重新思索他们的生存空间。
热门推荐
  • 秽光

    秽光

    这是一个刚被末日风暴清洗过的世界,深黑气息终年笼罩在大陆上空。风暴过后,不明晶体从天而降,可与人类进行融合,使本来体质孱弱的人类有了足以在恶魔手中自保的能力。拥有水系魔法圣晶体的少年端木修为对从地狱而来的恶魔复以家族之仇而踏上了不归路。复仇这两个字眼说得轻巧,然而在异界与本界的摩擦之中,他发现事情远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因牵扯进了过于复杂的立场,正邪是非也变得模糊不清。且看这普通的少年如何成为真实强大的强者,于矛盾之中冲出第三条路。YY是正常的,11是没有的。
  • 同桌你还好吗

    同桌你还好吗

    他记得她喜欢吃楼下那对老夫妻做的净面他记得她说这辈子只想和初恋长久直至死他记得她没安全感不喜欢热闹和害怕孤单他记得她喜欢独自行走在黑漆漆的巷同里他记得她一切也记得她穿着飘逸白色婚纱带着他喜欢的笑容走过他的面前只是青春时不小心喜欢上了
  • 和暖初阳

    和暖初阳

    十年前,我爱你张扬放肆,填满我阴沉灰暗的冬日。十年后,依然爱你,即使跨不过那段彼此毫无交集的漫长岁月,但事在人为,何况你依旧是我喜欢的你,时光再长,有你在就好。清初用十年的青春岁月来追逐杨淮锦,熬过最痛的时候也不过是始终如一的相信我们会在一起。这场青春的盛宴,从来都不仅只是她一个人而已。
  • 回炉人生

    回炉人生

    陈志泽是个俗人。北漂五年的他,一事无成。二零一五年的春天,他的人生,回炉了。
  • 龙绝江湖

    龙绝江湖

    武林风争!各显其能!江湖争霸!皑山之顶!
  • “空”之x幻想

    “空”之x幻想

    “空”是一系列独创的寓乐流超强的奇幻小说,是一部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自己,找到幸福的书。属于哲学科普,论道谈佛,写人类起源,诸神之战,时空穿越,星际旅行,英雄无敌,儿女情长。
  • 终极系列之夏风

    终极系列之夏风

    罗星宇今年25岁,老爸老妈在回老家的时候,出了车祸最后公交公司陪了,一千多万。由于失去父母的时候他才10岁所以同学都说他是有爹生没娘教的孩子。最后因为受不了别人的冷言冷语,所以休学每天呆在家里看电视听音乐看大片
  • 废材大小姐逆袭

    废材大小姐逆袭

    她是水阶的天才,因为同父异母的妹妹而在一个晚上成为废材小姐,几年后的她是怎样的……
  • 夜素馨

    夜素馨

    在那富丽堂皇的环境下,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连她身上的锦衣华服都是如此多余。花茉莉那点仅存的勇气,全都凝在母亲遗留下来的玉步摇中,逃吧!有勇气冒险挑战邪恶乌暗的过去,却因一朵小白花,她没有勇气离开一个真正像家的现在。究竟在花茉莉与骆玉麝之间,有多少秘密是被迫无法坦白的?为此,只能用一首《茉莉花》与《子矜》,化为她与他生命的符号。要是她有勇气能逃到最後,是否能真正获得「选择」的权利呢?
  • 狩月

    狩月

    殷狩月有一个甜蜜的烦恼:帝位与爱人之间,到底选谁呢?……纠结无数次之后,殷狩月想,既然星海无尽广阔,带着老公打下一片大大的星域,自己做个开国皇帝也不错?鱼与熊掌,朕要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