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1200000003

第3章 远古时代的奇迹(2)

诺亚想知道洪水后的世界到底怎么样了,便放出了鸽子。

第一次,鸽子飞回来了,因为洪水还没有消退,鸽子无处停留;第二次,鸽子仍然飞回来了,嘴里含着橄榄枝嫩芽,表明洪水已经消退,树枝长出了新芽;第三次把鸽子放出去后,鸽子再也没有回来,这表明,洪水已经退净,大地已经复苏,一场崭新的生活正在开始。诺亚一家及所带动物便从方舟出来,重新创建洪灾劫后的世界。

为了纪念这场劫后新生,后人便把鸽子和嫩橄榄枝看成和平的标志,而诺亚所造的方舟,便永远地停在亚拉腊山上了。

诺亚方舟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距今约6000年。现代科学证明,这一时期是第四纪全新世多雨的大西洋期,可能产生过巨大的洪水。

上下而求索

最早寻找诺亚方舟的是一些虔诚的基督教徒,但他们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后来,一些探险家也加入这一行列。1792年,1850年,1876年,探险家们多次登上亚拉腊山山顶,但仍然是一无所获。

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刻在1883年。当时,一次大地震使亚拉腊山脉的一个地段裂开了,开裂处露出了一条“船”。当时,有一个在亚拉腊山区考察和评估地震灾情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亲眼看到过那条大船。

据说,船身有12~15米高,有的人还走进了木船的船舱。因为木船的大部分还嵌在冰川里,无法估计它的长度。

这个消息震惊了当时的世界。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飞行员罗斯克维斯基在飞越亚拉腊山时,发现山顶上有一个巨大的船体,他联想到“诺亚方舟”的故事,便立即拍下了它的照片。

他说:“我们在飞机安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高度,飞近那艘奇怪的船只,绕着它盘旋了几圈。当我们在飞行中观察它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这只奇怪的船简直是一个庞然大物,足有城市中的一条大街那么长,也可以与现代化的战舰相媲美而毫不逊色。”

后来,他把此事报告了俄国政府,政府马上派出两个连的兵力去寻找方舟。一个月后,他们找到了方舟,并且进行了全面的测量,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20世纪40年代,一位土耳其的飞行员也在飞机上拍摄到了一张方舟照片,测出的船体长度是150米,宽50米。

遗憾的是,这些照片和测量始终没有获得最后的确认。人们按图索骥,上山寻找,也没有找到方舟的下落。

那巴拉和他的歌斐木

1955年,法国探险家那巴拉带领着12岁的儿子拉斐尔,冲破重重阻碍,从亚拉腊山西侧进入了山区。他们在严寒的山顶度过了可怕的四个昼夜,经受了狂风暴雪的袭击。有一次,那巴拉被飞石击中,掉进充满积雪的冰洞,他在洞中呆了13个小时之久。为了不让自己冻僵,他不得不在涧里疯狂地跑跳。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时刻,那巴拉在一处深达八九米的冰缝里,发现了一道由尘埃堆积所形成的冰封的线体,他接受了儿子拉斐尔的建议,砸开冰层,看看那道冰线下面掩盖的到底是什么?不久,一段被平平整整地截断的木材呈现在他们眼前。很明显,它是经过手工加工的,似乎还同什么东西连在一起。那巴拉认为,这段木材就是船梁,同它连在一起的就是船体。

那巴拉同他的儿子费尽了气力,才从那道横梁上截下一段长约1.5米左右的木片,为了把这段木片顺利地带出土耳其国境,那巴拉又把它分成三段,分别装进三个行李包里。

那巴拉首先把它带到了考古经验丰富的埃及,开罗博物馆考古学部对这些木片进行了科学鉴定,得出的结论是惊人的,这块木料的确是“歌斐木”,年龄在5000~6000年之间,这与《圣经》中记载的方舟年龄完全一致。

这个结果又一次地轰动了世界。那巴拉很快成为了世界名人。他们把这块木头带到德国、法国、西班牙和埃及展出,随后又用放射性元素碳14对这段古老的歌斐木进行了测定,大多数学术机构认定,它的确是四五千年以前的物品。

“山体方舟”

1959年,土耳其空军对亚拉腊山进行了空中测量,在他们拍摄的许多照片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处不同寻常的地形。

这是一处平滑的、长椭圆形的山丘,边远部分隆起;而它的周边地区,全都是冰川和侵蚀谷地。

土耳其空军司令部的一名负责照片分析的大尉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这个椭圆形的山丘很像一只船,四周隆起的部分就像船舷。他很快就联想到了“诺亚方舟”,尽管它坐落在亚拉腊山以南约27公里的地方。

“神”对诺亚曾经说过:“方舟要做成长300米、宽50米、高30米。”老实的诺亚当然会一丝不苟,按照“神”的指示办事。

土耳其的工兵部队对这段奇妙的地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测量,这座“山体方舟”长约150米,中间最宽处约45米,“船舷”高约14米。这与《圣经》记载的数字大体一致。

由于“方舟”内部充满了沙土,并且被熔岩覆盖,“船舷”有可能向两边裂开,所以,“山体方舟”比《圣经》的记载宽出了许多。

不久之后,一支美国探险队奔赴现场,他们没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细致地发掘,只是简单地在这个船形结构的侧边用炸药炸了一个洞,发现了一些木材形状的石块,他们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考古学价值”,因为,这些木材状的石块上没有年轮。

但是,这个结论立即遭到了反对。反驳者说,大洪水之前没有季节变化,没有年轮才是当时木材的本来面貌。

1960年,一支由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研究专家、记者、实业家组成的调查队,对这座“山体方舟”进行了调查,再一次地证实了山丘尺寸同《圣经》的记载大体一致。

1984年,“国际探查协会”会长斯坦芬兹率队探查后认定:这个化石化了的“船体地形”,就是真正的“方舟”。

迪布德·法索尔德

迪布德·法索尔德是美国的一名经验丰富的潜水员和打捞员,长期以来,他所从事的就是使用断面扫描水下雷达来确认沉船的工作。尽管他习惯于在水下作业而不是山上,但他仍然说,不管是水下还是陆地,“只要看上一眼,我就知道出现在眼前的是不是一条船”。

朱迪亚山位于亚拉腊山以南300公里。1985年3月,法索尔德携带着最先进的“分子振荡扫描仪”对那座神秘的山丘进行了扫描。扫描仪显示:山体里每隔40厘米就有铁的成分,很有规律,如果把这些金属点连接起来,形成清晰的横线和纵线,正好勾勒出一只巨型船体的轮廓。船体有九个隔档,这也同古老的巴比伦传说吻合。

在同一地区,法索尔德还找到了11块古代航海者常常使用的压舱石。

“如果不是诺亚方舟,”法索尔德理直气壮地反问,“这些用于航海的压舱石,怎么会出现在亚拉腊山群山之中呢?”

法索尔德继续解释说,《圣经》里的“亚拉腊山”使用了复数形式,因此,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泛指亚拉腊山区。而《古兰经》第10章第44节却是明确写道:

(那时天命降临)道:“大地啊!吸掉水吧,苍天啊!止住(雨吧)!”水降低了,大事已定了。方舟停泊在朱地山。(天命)说道:“那些为非作恶(不义)的人消逝了。”

库尔德斯坦传说,方舟并没有停留在亚拉腊山上,而是漂到东边高处的一个山洞里,然后滑落了大约300米左右,到了现在的地点。这与《圣经》中的方舟在“亚拉腊的群山之中”的说法完全吻合。至于扫描仪显示的金属点,正是诺亚方舟中固定横梁的大铁钉,或者是分隔动物的铁栏。

在此前后,有关诺亚方舟的报道时时见于新闻媒体,比如:1974年,土耳其卫星在亚拉腊山拍到了方舟的照片;1989年,美国人阿伦驾驶直升飞机,在亚拉腊山上空也发现了冰川覆盖的方舟;据新华社安哥拉1986年4月9日电,土耳其官方通讯社宣布,已在山顶发现方舟遗迹,方舟船头呈洋葱形等等。

很显然,同这些报道相比,法索尔德的扫描更具有权威性。

传说中的“方舟”是否真的存在?

最近,探险队在土耳其锡诺普的黑海沿岸90米水下,发现一系列长方形结构的建筑物,以及一些散乱的石材。考古学家认为,那里曾是陆地,是一场古代的大洪水淹没了它。

这似乎又为“大洪水”和“诺亚方舟”找到了佐证。尽管如此,许多专家还是认为,就此作出“诺亚方舟已经找到”的结论,还为时过早。这主要因为:

1.许多被探险家认为是“诺亚方舟”化石的奇特的山丘,也许只是大自然开的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并没有得到严格的科学鉴定。

其中,有的在鉴定中已被否定,例如:1989年美国人阿伦拍下的照片,土耳其的地质学家就认为,这只是一块经过了数千年风化的顽石罢了。

2003年,“全球数据”公司公布了一幅由“快鸟”商业遥感卫星拍摄到的亚拉腊山西北山麓的高清晰度照片,其中有一块颇为引人注目的“不规则区域”,很像是一片船形山体。这片“神秘物体”距探险家那巴拉找到歌斐木的地方不过几百米,这更加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美国卫星图像分析专家波尔谢·泰勒参照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的亚拉腊山区全景照片,加拿大太空署公布的亚拉腊山雷达卫星照片等资料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物体有180多米长,也许是古老的土耳其要塞,或者是一架飞机的残骸,当然,还有可能就是“诺亚方舟”。

这种模棱两可的阐述,显然不能当作科学结论。

2.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几千年不过是一瞬间的事,以歌斐木为主要材料的方舟,不可能变成化石,或者“石化”成坚硬的山体。

3.洪水涨上亚拉腊山的事实根本不能成立。

亚拉腊山海拔5165米,如果洪水真的淹到山顶,或者淹到附近的某个较矮的山头,那么,就是把南极、北极的冰雪全部融化也不够。这样多的水从哪里来呢?

至于《圣经》所说,方舟里要装下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品类,根本不值一驳。把它当作一段远古神话则可,当作事实则非。尽管如此,方舟的探索者们仍然兴致勃勃,信心百倍。前赴后继,此起彼伏。一美国学者甚至建议:将方舟从冰川内整个地发掘出来,搬进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供人们研究、参观,缅怀往古。

我们正拭目以待。假如这一切是真的,那么,我们这些当代的你争我斗的芸芸众生,岂不都是因善良而硕果仅存的诺亚的子孙?

“大西洲”:众说纷纭之谜

文明史上最大的谜,是关于“大西洲”的。据说,这是一片产生过历史奇迹的远古神秘大陆,在一场无法抗拒的灾难中沉没于大海。它是否真正存在过?又是在何时,沉没于何处?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苦苦寻觅,却始终没有找到它的遗踪。

柏拉图和他的《对话录》

最早报道这场灾难的是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他在《对话录》的《提玛友斯》篇和《柯里西亚斯》篇中,两次通过柯里亚西斯的转述,保存了这个有趣的传说。

柯里西亚斯说:公元前12000多年,直布罗陀海峡之外的大西洋中,有一座很大的岛,叫做“亚特兰提斯”。

这是一个美丽的岛国,总面积比北非、小亚细亚加起来还要大,沿岸多山,中间是一片开阔肥沃的大平原,矿产丰富,动植物繁多。岛中心有一条180米宽的环城运河,外围是一圈宽360米的陆地,陆地外又有一条宽360米的运河,然后又是一圈宽540米的陆地……这些运河和陆地把整个岛屿划分成由五个同心圆构成的行政区域;另一条运河则从中心贯穿各区,直通海洋。

市区石砌的公共建筑物都以红、黑、白三色为基本色调,看上去整齐和谐。岛的中心是王宫和供奉海神波塞冬的神殿,富丽堂皇,外墙用纯银裱贴,尖顶用黄金装饰,内墙与地面则以黄金铺设,还装饰着象牙和神秘而珍奇的“山铜”,像火焰那样闪闪发光。

亚特兰提斯以强大的船队著称,它的目空一切的军队,以恢宏的气势和野蛮的行径侵入了欧洲大陆,欧洲的部族纷纷投降。只有希腊进行了有效的抵抗,并且最终解救了海峡内已被征服的城邦。

最开始,“这里的人只要道德,藐视一切俗事,视眼前繁华如浮云。可惜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下去。”柯里西亚斯继续说,“到了后来,他们的圣洁逐渐被玷污,被凡俗魔障压倒。”

“物欲横流的时候,亚特兰提斯人变得腐败无能,不能再保有齐天洪福。他们明显地日趋堕落,上天赋予的美德原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也逐渐丧失了……他们利欲熏心,只知争权夺利。最后,主神宙斯决定惩罚亚特兰提斯人,以摧毁他们的世俗欲望。”

于是,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和随之而来的铺天盖地的海啸,使整块亚特兰提斯岛陷入深渊。它的都市、寺院、道路、运河以及全体国民,在一夜之间沉入海底,消失在滔天的波峰浪谷之中……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警戒故事,然而,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庞大而显赫的大西洲吗?

亚速尔群岛说

柏拉图记载的大西洲是否真正存在过,历来就有不同看法。

据柏拉图说,这个故事是从他的表弟柯里西亚斯那里听来的;柯里西亚斯又是从他的曾祖父卓彼得斯那里听来的;卓彼得斯说,他是听古希腊哲学家梭伦亲口讲的;而梭伦说,他公元前590年到埃及游历,在萨以斯城遇到一位老年祭司,故事是那位老祭司讲述的。

为了考证故事的真实性,柏拉图曾亲赴埃及,询问过埃及最有学问的僧侣,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答。

同类推荐
  • 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东南亚概论

    东南亚概论

    本书内容包括:东南亚概述、东南亚历史发展、东南亚国家、东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云南等。
  • 人类、自然与城市(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自然与城市(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自然与城市》由谢芾主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作者是挪威首位女性首相布伦特兰,她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并引用。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 我是天文知识大王

    我是天文知识大王

    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也是最有魅力的学科之一,它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萌芽时代。《我是天文知识大王》这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内容精炼生动,把扑朔迷离的天文知识简单化、通俗化,告诉少儿读者最感兴趣的缤纷天体、最想学习的月球知识、最想探索的行星奥秘,从而来认识和了解浩瀚的宇宙,帮助少年读者从小热爱科学,探索未来,为人类真正走向太空打好知识的基础。
热门推荐
  • 鬼王的宠儿

    鬼王的宠儿

    第一次见面,他穿着破烂倒在她家门口,央求着一口饭吃第二次见面,他满身是血,手里还拿着一个不起眼的石头,说:“带我回家吧!之后这个就是你的了。”第三次见面,她带着女儿出现在他的订婚宴上,当众给他泼酒水,众人倒吸一口冷气,都以为她会遭殃的时候,男人只是抹了把脸上的水渍,非但没有发怒,还一脸痞子样,笑盈盈的问她:“我们......认识?”
  • 征途天下之仙术师

    征途天下之仙术师

    一个平凡的少年古田,因为一场游戏竟然莫名的穿越了,让他高兴的是竟然是带着技能表穿越的,在这个魔法和武技泛滥的世界中,他是成龙还是成虫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皇上吉祥

    皇上吉祥

    某女和一群人的故事。某女汉子一不小心成了极品老剩女,一不留神就睡到了遗世。好嘛,既然来了,就弄个皇帝做做。结果,却在成为汉子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越走越远,要不是她这个女性特有生理的特征存在,还真没人敢说她是女的。某主角笑着问:“皇帝,有兴趣私奔不?”某皇帝笑着说:“公子,有兴趣裸奔不?”
  • 龙脉大帝

    龙脉大帝

    “姜无恨,姜无恨,这个名字用了十年了,今天开始,我要做回龙宇!”龙宇,在幼年时亲眼目睹整个家族被几个黑衣人所屠杀,不知如何,一道红光带他脱离了龙家,其后便被一名为姜南的老者所救,并给他改名为姜无恨,就是想让他消除心中的仇恨。这十年里龙宇非但没有忘记仇恨,反而报仇心更盛了,亲眼目睹亲人被害,他又怎能忘记这种灭亲之仇。在一次奇遇中,觉醒了龙脉,又修炼了龙神决,最后一路高歌猛进,为亲报仇,一步一步踏上巅峰领域,成就一代《龙脉大帝》!
  • 核脑

    核脑

    人脑要革命!人,究竟是大脑的主宰还是大脑的附庸?只有战争才能做会最后的裁决吗?也许还有出路……
  • 君从天下

    君从天下

    原本过着平静的日子,得知被家族抛弃,待我归来,杀尽天下欺我者辱我者将这世间万物踩在脚下并会成为天下独一无二的强者,吃尽天下美食,赏尽天下美人,找到一生所恋。
  • 染昔语:南暗浅胤阁

    染昔语:南暗浅胤阁

    某货愤愤不平地说:“别毛别人穿越都是帅哥美女伺候着,宫斗玩坏敌人的剧情,而我为毛一来,就被打了一巴掌,还被莫名安了一个“超彩”??
  • 偶像世界

    偶像世界

    他,外表冷沫,唯独对她温柔,生生世世只为她,他对她的爱像天上的星星独一无二,他就是以撒。他,温柔善良,即使身不由己,永永远远陪伴她,他对她的爱像山上的泉水纯净柔美,他就是sky。他,阳光幽默,无论何时何地,一心一意守护她,他对她的爱像刺眼的阳光热烈温暖,他就是西门高伟。她,内心柔软,外表酷炫,面对他们,面对偶像之路,又会如何呢?
  • 仙渡峥嵘

    仙渡峥嵘

    一场灭族之灾,一场百年谋划,修真界再次成为有心人的试炼场,为了一教高下,他们不惜以天地为盘,世人为棋,云天大陆从此沦为人间炼狱。女主生于灭族之始,担负了整个家族的传承重任,从此身不由己,福祸难料,生死难猜。有时候一念之差就决定了这一辈子的命运?本文慢热,请大家静静期待。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大家踊跃评论,洛洛在这里深表感谢。
  • 四书韵对

    四书韵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