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2600000004

第4章 自命天龙下凡(3)

官府的公差为何要找寻辛文悦?原因是,辛文悦的那位江湖好汉朋友其实是一位专门从事剪径(拦路打劫)行当的大盗。因武艺超群,他每每得手,而得手后的财物,大半藏匿于辛文悦处。换句话说,辛文悦以教书的身份做掩护,专门替那位江湖朋友窝藏赃物。所谓常在河边走,不能不湿足。辛文悦的那位江湖朋友终于在一次行劫时出事了,被官府逮着了。虽然那位江湖朋友被关进牢后不久就自杀身亡,但辛文悦闻之,也不敢大意,为安全起见,还是裹起细软溜之大吉。果然,没有多长时间,官府就根据蛛丝马迹追查到了辛文悦的头上,只是辛文悦的家里早已经空空如也了。

赵弘殷就是在官府开始追查辛文悦的时候才得知此事的。他不无感慨地对杜氏道:“真没有想到啊,那辛文悦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又饱读诗书,却竟然与强盗为伍,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杜氏却十分平静地言道:“世道混乱,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什么样的事情也都会发生。”

赵匡胤得知辛文悦失踪的真相后,虽然不无惊异,但在内心深处,却也是对辛文悦充满感激的。没有辛文悦,他那种强烈的学武愿望就无法得到满足。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激,赵匡胤一直珍藏着。直到做了皇帝之后,赵匡胤又见着辛文悦了,这种感激也没有消退多少,以至于,他因此还与自己的宰相彻底闹翻了脸,并因此为自己的猝死埋下了祸根。当然,这是后话。

辛文悦失踪了,赵匡胤无学可上了,赵弘殷便又想着为儿子重新物色一位先生。赵匡胤知道后,高低不同意。他情知跟父亲说没什么用,便缠着母亲道:“娘,您对孩儿说过,等孩儿长大了,就叫爹教孩儿练武。现在,孩儿已经长大了,娘不能说话不算数的……”

赵匡胤虽然只有十二岁,但因为个头高身体壮,一眼看过去,也像个小大人了。杜氏见儿子已经下定决心不想再读书,于是就劝丈夫道:“世道不太平,就让胤儿跟你学几招功夫防身吧。不然,一个将军的儿子连一点武功都不会,别人也会笑话的。”

赵弘殷觉得妻子所言不无道理,也就暂时打消了让儿子继续读书的念头。更何况,练习武艺,应从小做起,等儿子真正长大了再想教他武艺,恐怕就迟了。殊不知,赵匡胤当时一身的武艺,已经不在乃父之下,只是尚欠几分火候而已。

赵弘殷问儿子希望学练何种武艺。赵匡胤回答:想学练骑在马上耍剑。

骑在马上仗剑劈刺,是赵弘殷武艺中的强项,又是那位江湖大盗的弱项。故而,赵匡胤自然就想把父亲的高招学到手。

因为驭马的技术较高超,所以赵匡胤学练马上剑术就没有多少困难。在父亲精心指导之下,只两个月左右时间,赵匡胤在马背上舞剑就很像模像样了。

赵弘殷在杜氏的面前夸赞道:“胤儿这小子就是聪明,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若是他再大上几岁,我在马背上恐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如果赵匡胤在父亲的面前卖弄骑马射箭之术,恐赵弘殷就要更加地自愧不如了。好在赵匡胤虽年少,却也颇有城府,连着好几年,赵弘殷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会有那么出众的箭术。

就在这一年(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的年底,赵匡胤结识了一帮年龄相仿的朋友。这帮朋友对他日后的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朋友自然是在社会上结识的。一开始,赵弘殷不允许儿子随便外出。在赵弘殷看来,儿子年少,又懂了些武艺,若是常在外面走动的话,说不定就会惹出什么事端来。然而赵弘殷不可能整天都呆在家里看着儿子。他好歹也是后晋的一个指挥使,虽然并没有得到当朝皇上石敬瑭多么的器重,却也需要常常到朝中去公干。这样一来,赵弘殷就总有不在家的时候。赵匡胤就是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得以外出玩耍的。

杜氏本也不想让儿子到外面走动的,可架不住儿子的软磨硬缠,最终只得同意。不过,杜氏虽然同意了,却又总是派一个仆人跟着赵匡胤。杜氏还这么对儿子道:“你若是在外面惹出事来,那你以后就甭想再踏出家门一步了!”好在赵匡胤很听话,并未给父母招惹什么麻烦。这样一来,不仅杜氏放心了,连赵弘殷也放心让儿子外出了。到后来,赵匡胤再外出玩耍的时候,身后已经没有了仆人。

赵匡胤是在一所破庙的门口结识那帮朋友的。汴梁虽是后晋的都城,但那样的破庙却无人修治,从此便可以想出当时的朝代和社会是怎么一副光景了。

那是一个下午,赵匡胤出了家门在大街道上闲逛着,一边闲逛一边东张西望。之所以东张西望,是因为大街上的行人和景致他已经看够了,也看厌了。他想看到一些新鲜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这么着,他看到了那所破庙。

是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将赵匡胤吸引到破庙附近的。破庙门口,有一帮小孩正在吵闹。也不是什么吵闹,是有两个小孩正搂抱在一起摔跤,其他的小孩在旁边鼓掌叫喊,十分地热闹。赵匡胤耐不住了,“噔噔噔”地就跑了过去。

正在摔跤的两个小孩,一个个头稍矮身体稍胖,另一个则个头略高身体略瘦。俩人许是已经摔了一段时间了,都没什么力气了,只互相搂抱着喘气,并无什么摔打动作,模样看上去十分滑稽。

围观的七八个小孩不乐意了。几个小孩冲着那稍矮稍胖的小孩打气道:“石守信,加把劲,把王审琦撂倒!”

另几个小孩则给那略高略瘦的小孩鼓劲:“王审琦,快摔啊,石守信已经不行了!”可不论围观的小孩怎么打气、怎么鼓劲,搂抱在一起的石守信和王审琦也提不起精神来了。石守信问王审琦道:“你还想摔下去吗?”王审琦无力地摇了摇头道:“我不想再摔了,我没有力气!”

石守信言道:“我也不想再摔了,我也没有力气了。”石守信和王审琦同时松手,又同时跌坐在地上,还同时“哎哟”一声。围观的小孩一时都很失望。赵匡胤忍不住地跨到石守信和王审琦的身边言道:“你们这算是哪门子摔跤?还没分出个胜负来就罢手了,也太不中用了!”

没人认识赵匡胤,也没人看见赵匡胤过来,所以赵匡胤冷不丁这么一说话,众小孩都大为吃惊。吃惊之后,一小孩指着赵匡胤言道:“你是谁?你算老几?你怎么敢瞧不起石守信和王审琦?告诉你,石守信是我们的大哥,王审琦是我们的二哥,你不能这样说他们!”

赵匡胤“哈哈”一笑道:“什么大哥二哥的,我赵匡胤既然来了,那我赵匡胤就是这里的老大!”

赵匡胤敢自充老大,那还了得?石守信一指赵匡胤,冲着那帮孩子叫道:“揍他!”

王审琦还补充道:“把他揍扁!”七八个孩子“呼”地一声就朝着赵匡胤冲了过去。

赵匡胤没有应战,而是转身向破庙里跑。石守信硬撑着站起来叫道:“快追!不要让那小子逃了!”

石守信这话是多余的。赵匡胤如果真想逃,就不会朝庙里跑了。他之所以跑向庙里,是因为他怕在庙外争执被别人看见会告诉他的父母。可见,与同龄孩子相比,赵匡胤应该算是个有心机的人。

赵匡胤跑进庙里,众小孩也追进庙里。赵匡胤突地转身喊道:“站住!”众小孩还真的都站在了原地。

赵匡胤要干什么?只见他,先是稳稳地扎了个马步,然后身子一挫,一只手一只脚同时击出,且隐隐地挟着风声。他在众小孩的面前施展起拳脚来。

一路拳脚打完,赵匡胤面不红、气不喘地收住了身。收住身之后,他瞪着众小孩问道:“你们谁敢上来与我较量一番?”

众小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仅不敢上前,反而一步步地向后退。要知道,赵匡胤刚才卖弄的那路拳脚,就是成年人看了,也会心存怯意的。

石守信和王审琦虽然是最后进庙的,但也看见了赵匡胤的身手。石守信问道:“王审琦,你能打过这家伙吗?”

王审琦摇头:“我打不过。你能打过吗?”石守信也摇头:“我也打不过这家伙。”于是,石守信和王审琦双双走过去,走到了赵匡胤的面前。赵匡胤警觉地一顿道:“你们是不是不服气想跟我动手?”

石守信慌忙道:“不,不,我们服气……”王审琦向赵匡胤解释道:“你厉害,所以我们想叫你做我们的大哥……”见石守信和王审琦如此说,其他的小孩便七嘴八舌地冲着赵匡胤叫起“大哥”来。赵匡胤忽地大声言道:“等一等!”

众小孩一愣,以为赵匡胤不愿意做他们的大哥。却见赵匡胤转身指着庙里的一尊满布蛛网的塑像问道:“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石守信和王审琦摇头,众小孩也都说:“不知道。”于是赵匡胤便又开始卖弄起肚里的那点知识来。

“我来告诉你们,你们都竖起耳朵听好了!”赵匡胤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这个人姓关,名羽,人称关公关老爷。有一回,他同另外两个人,一个叫刘备,一个叫张飞,在一个叫桃园的地方结为异姓兄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后来,那个叫刘备的做了皇帝,这个关老爷和那个张飞都做了大将军。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都听清楚了!”众小孩乱哄哄地叫着。在他们的心里,赵匡胤简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不仅身手不凡,还知道庙里这个关老爷的故事。

石守信突然问众小孩道:“我们现在就与这位大哥在关老爷的面前结为异姓兄弟,你们同意不同意?”

众小孩还未及张口呢,王审琦紧跟着言道:“谁要是不同意,我就揍谁!”

即使真有哪个小孩本不想同意的,恐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思了。众小孩一起喊道:“同意!同意!”

再看赵匡胤,不无得意地瞟了众小孩一眼,然后面对着关公的塑像双膝跪地,且口中言道:“请关老爷作证:我赵匡胤今日与众位朋友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也学着赵匡胤的样,一边跪倒一边嚷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跪得不甚整齐,嚷得也不甚整齐,情形多少有些混乱。

赵匡胤率先爬起来,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赶紧跟着爬起来。赵匡胤扯开嗓门叫道:“从现在起,我就是你们的大哥了,你们就是我的好兄弟了!”

众小孩一阵“大哥”、“大哥”的乱叫。石守信凑到赵匡胤的身边问道:“大哥,如果你以后当了皇帝,我们是不是都可以当上大将军?”

“那是自然。”赵匡胤一本正经地言道,“我是皇帝,你们都是大将军!我们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都手舞足蹈起来。仿佛,赵匡胤现在就是皇帝了,而他们现在已经是大将军了。包括赵匡胤在内,他们一共是十个人。套用“桃园三结义”的说法,赵匡胤和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当可称之为“破庙十结义”。

从此,赵匡胤的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了。他每天都要定时地朝那所破庙里走一趟,而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又肯定会在破庙里等候着他。赵匡胤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武艺传授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也确实学习得十分认真、刻苦,且进步也非常快。时间一长,赵匡胤和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关系便越发地亲密,其大哥的地位也随之越发地巩固了。

后晋皇帝石敬瑭要把一批准备好的粮食和布匹送到契丹去,而且是送到契丹国的都城上京(当时叫临潢府,今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巴林左旗东南),从汴梁到临潢,路途何止千里。石敬瑭不敢大意,谕令赵弘殷担任这次北上贡献的钦差。说是钦差,其实就是护送粮食和布匹到契丹去的保镖,充其量是一个所谓的“镖头”。

聆听了石敬瑭的一番教诲之后,赵弘殷就回家收拾收拾准备北上了。杜氏对丈夫的这次差使很不满意,可又无奈。端的是后晋朝的碗,就得受后晋皇帝的管。

杜氏嘱咐丈夫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赵弘殷笑道:“夫人放心,不会出什么意外的,只是路程稍远些罢了。”

赵匡胤闻之,非要跟父亲一道北上。赵弘殷瞪着儿子道:“小孩子家不懂事,你以为这是回洛阳啊?这是去临潢,来回不停地走,也要走上一两个月!”

赵匡胤又闹着去缠母亲。杜氏想了想,对丈夫言道:“胤儿也不小了!长这么大,他还没有真正地出过远门。不如趁这个机会,就让他跟你去见见世面。再说了,有胤儿伴你身边,你路途上也会少些寂寞。”

赵弘殷总是会听妻子话的,何况妻子所言也句句在理。因事关重大,赵弘殷不敢擅自带儿子同行,于是就入宫禀明皇上。还好,石敬瑭同意了。

赵匡胤心中的那个高兴啊,恨不得马上就飞到北方去。临行前,母亲叮嘱了许多话,他几乎一个字也没听清。

在赵匡胤看来,此次北上一定会充满乐趣。而实际上,路途中的生活是单调而乏味的,且充满苦累,无外乎是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毫无乐趣可言。甚至,有时一整天,赵匡胤想同父亲说上几句话也很困难。几十大车粮食,又几十大车布匹,赵弘殷哪敢掉以轻心地去陪儿子唠叨?

离开汴梁的头几天,赵匡胤还有一些新鲜感,可新鲜感过去之后,他便有些后悔了。整天地骑在马上不停地赶路,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留在汴梁到破庙里与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一起玩。

只不过,赵匡胤虽然很后悔,但却没有把这种后悔向父亲透露。本来嘛,是自己提出要随父亲一道北上的,如果又向父亲提出返回汴梁,那岂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这样的蠢事,他赵匡胤才不会干呢。不仅如此,赵弘殷怕儿子整天地骑马累坏了身体,劝儿子坐在马车上去,赵匡胤也没有同意。要知道,赵匡胤当时只有十三岁,能坚持不懈地骑在马背上颠簸,也着实不易了。

同类推荐
  •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本书在众多的皇帝中选择了一百多位。他们并非都是最具特色,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贤明,有的昏庸;有的雄才大略,有的鼠目寸光;有的功勋卓着,有的庸碌无能;有的绝妙文才,有的情思万种;有的长寿,有的短命;有的勤俭执政,有的荒淫败国……形形色色,我们从各“色”的皇帝中,从他们的身世、性格、情感、登基、执政、立储、立后、死因等多个层面,用不同的视角去探求他们“秘”而不宣的各种细节,以及朝代更迭、家国兴衰的种种秘闻轶事。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本书用散淡清丽的文字完美再现了张爱玲特立独行的一生,她的年少时光,她迷途般的爱情,她在炮火中的洗礼,以及远渡重洋的漂泊,还原一个不在传说中而在我们身边的传奇,走近真实的张爱玲,体味她繁华背后的苍凉。但愿我们都能在最深的红尘里遇见最美的爱情。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热门推荐
  • 笑倾天下:殿下,请宽恕!

    笑倾天下:殿下,请宽恕!

    校花一朝穿越成相府嫡女,虽说是嫡女,却做着比下人还苦的活!“总有一天,你们会尝遍我所承受的痛苦!”她决定一定要改变自己在相府的地位,不会再让人敢欺负她!之后,她一心只想着复仇。尽管她多么的严肃,都掩不住她那赛西施的美。她的一颦一笑很少见,却是倾国倾城!在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令她想生生世世依靠的人“你要什么我都会给你,我也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陌羽辰对她说。“我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是深情总有人嫉妒,“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陌羽辰心中念她。“花开花落,我同你共赏人间风华;缘起缘灭,我与你共看咫尺天涯!”这些语词,她不以任何理由还是爱着他,念着他,尽管不在他身边……
  • 昼夜之间

    昼夜之间

    吐槽流大学生意外的进入了夜晚的另一个世界,梦中的世界到底有什么样的秘密,他能否冲出禁锢,又能否在白与黑的交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 我给大明架管炮

    我给大明架管炮

    穿越就穿越,不给个皇帝,也来个太子做做吧。可穿过来就是一个捕快。就算是个捕快,咱们穿到好一点的时代行不行?可为什么梃击、红丸、移宫,明末三大案,都让我赶上了?内有一大群吃人不吐骨头的混蛋在死命的玩党争,把国家搞得分崩离析就要玩完,外有野猪皮在崛起,只等着做个幸运儿入主中原。把我丢到这个人吃人不吐骨头的时代,算了吧,我不想玩,让我回家。“宿主不接受任务,抹杀中……。”好吧,你是系统你说了算。“改变大明国运,拯救民族的重任就交给我吧。”朱学正气凛然的大叫。冷冰冰的系统:“宿主接受任务,抹杀取消。”“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朱学笑嘻嘻的说道。新书艰难,请顺手收藏推荐支持。一个和《明史》不一样的大明。
  • 往南往北:忘南忘北

    往南往北:忘南忘北

    【爱,或者被爱,都不如相爱。】如果说主语是我,而谓语是你,那么,我想[爱]是最佳的链接词。我记得那三年,不管我朝那个方向看,余光里满满的都是你。三年,你的影子和粉笔灰交织在一起,黑白分明,在我的记忆里面转圈。我不记得我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所有的一切都像流水账,细细碎碎的,捞不起来。瑾以此文,送给所有在校园有过懵懵爱恋的你们。
  • 异世魔法女神

    异世魔法女神

    我是绝色美女但是请叫我女神。这是虹靖最终成为主神那一刻所说的话。史上最牛B穿越她到另一个异世亚夏大陆成为了绝色美女魔法师倾国倾城。身怀七色魔力精通七系魔法自创了比斗气还厉害的魔法武技命中注定她要成为这个异世大陆的救世主朝着成神的道路前进。她身肩打败三大主神的使命却不料敌人不但是神界而且就连魔界也参与其中不怕!她有倾世美貌;七彩魔力;魔法武技;神兽妖兽还有一群美男魔法师共同抵御敌人一个女神的异世征途手抱多男一妻多夫...与你一起上路
  • 只因彷徨才错过

    只因彷徨才错过

    只因彷徨才错过人物介绍男一:纪梵希,特别普通的富二代。爸爸叫纪临,经营两家手机加工厂妈妈王秋爱,奢侈品疯狂爱好者所以男主叫做纪梵希高二十班转校生女一:尹梓依,特别普通的女生。普通长相,普通家庭,普通成绩爸妈都是公务员一个特点就是爱管闲事爱时尚男二:沐辰星,一个阳光又调皮的大逗逼,篮球队队长,万人迷女二:姬凌,班花一枚,纯种富二代各种名牌,优越的外表下有着一个爷们儿的心,超八卦
  • 志不穷传奇

    志不穷传奇

    凡,受一世束缚;仙,享永世逍遥.凡人之身,追仙道渺渺.终有一天,我必定成仙.
  • 豪门私宠:杀手老婆狂霸拽

    豪门私宠:杀手老婆狂霸拽

    她是暗夜的杀手之王,是明面上的叛逆千金,却住在连下人都不屑住的杂货屋内,当这个披着狼皮的羊却遇到了真正的腹黑大灰狼。第一次见面:“小野猫乖乖收起你的爪子,否则爷就剪了你的爪。”某女怒瞪,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过,唯有遵行‘沉默是金’。第二次见面某男一手执着酒杯,穿过人群,“小野猫,收起你那副叛逆的样子吧!太假!爷不喜欢”某女很不给面子的白了一眼某男,“又没叫你喜欢。”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支持,加群:478013362,群的名字叫‘果果读书部落’。
  • 神鬼剑士后传

    神鬼剑士后传

    泰拉创世纪、近古,中古,远古,太古!阿拉德大陆,神灵林武。一次觉醒的尽头,手镯的再次波动。打开的时空之门,神秘位面的通道。神鬼剑士,后传。正在延续……神鬼后传交流群:594360708,等待你的加入
  • 墨上晴天

    墨上晴天

    北方有一座城,它是禁锢我的牢,但我却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