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4600000003

第3章 端午节饮食文化(1)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节日食品之一。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端午节这一天,民间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粽子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吃“五黄”、煨蛋等传统习俗。

(一)粽子的演变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粽子,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代雍州万年人韦巨源的《食谱》。其中,写有粽子的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碱水粽。

为什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在《初学记》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在汉代建武年间,有一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三闾大夫就是屈原。

梦中屈原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人们知道这个梦后,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并世代相传。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为交往的礼品,相互馈赠。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了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在唐代,粽子已成为寻常百姓的美味食品,连皇上都爱吃。当时,长安人常吃一种“百索粽”,这种粽子因外面缠有许多丝线或草索而得名。

此外,还有一种叫“九子粽”。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的好看。九子粽是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的视觉感受。

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

据说,唐玄宗李隆基最爱吃九子粽。有一次,唐玄宗品尝九子粽后,禁不住大加赞美,当即吟诗说道:“回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诗句倒是十分的工整妥帖。

唐代大诗人温庭筠,对九子粽也留下了赞美的诗句:“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诗句工稳妥帖,简洁明快,似在玄宗之上。

唐代另一位诗人郑谷,在一首咏端午节的诗中吟曰:“渚闹渔歌响,风和解粽香。”描写小岛上渔家欢度端阳的热闹场面,诗中一闹一香,有声有色,跃然纸上。读之,使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其味。

到了宋代,端午节已成为传统佳节,文人墨客诗句中写到端午节情景、端午节习俗的就更多了。在宋代众多的端午节诗中,不乏直接提到粽子的诗句。

欧阳修写过一组“十二月词”,寄渔家傲调,其一写“五月”的词写道: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等闲惊破纱窗梦。

从元稹的“彩缕碧筠粽”,到欧阳修的“五色新丝缠角粽”,足可佐证,从唐至宋,我国民间就有用彩色丝线缠捆粽子的习俗,且一直沿传至今。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此时,还出现了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成为一种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的丰富多彩。到了清代,还出现了“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璨纷呈。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品种繁多,味道极美。

(二)吃粽子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的早晨,我国各地的家家户户都吃粽子,以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有些地方的人们在孩子参加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为了取个吉利而已。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的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互赠粽子,一直是浙江宁波人最有代表性的端午习俗。

宁波人包的粽子与别处不同,宁波箬壳粽用的是老黄箬壳或用青竹壳,不像别处用芦苇叶、菰叶、芭蕉叶等裹扎;宁波粽子是稠粘适口的碱水糯米粽,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白粽子;宁波粽子包扎成棱角分明的四角枕头形,不同于别处的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宁波粽子以糯米粽为主,不同于别处以高粱米、黄黏米、粘玉米等裹的。

宁波粽子品种花样繁多,有碱水粽、赤豆粽、绿豆粽、豇豆粽、红枣粽等素粽,也有火腿等荤馅料。粽子煮熟后,剥去箬壳后的四角糯米粽,因碱水浸泡的缘故,晶莹剔透犹如田黄石,清香扑鼻,蘸上少许白糖,吃起来又糯又稠。

过去,宁波有关端午吃粽子的绕口令是这样唱的:

一只粽子四只角,解缚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直哒咽落;两只粽子八只角,解缚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直哒咽落;三只粽子十二只角……

虽说是计数的童谣,却道出了宁波粽子滑溜爽口的特点。

旧时,端午粽子是主妇们自家裹的。旧时,宁波城中曾举办过端午粽子赛会。宁波的巧妇们将在家中预先做好的粽子集聚一堂,供宾客们观赏品评。

粽子的式样有鸳鸯枕、凤头、莲船、石榴,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粽子馅有荤有素,味道有甜有咸,五味杂陈。

最终,评定莲船式样为最佳,该粽长约0.3米,粗如玉臂,内掺白糯米、栗子肉、火腿、鸡丝,外裹箬壳,扎以彩绳,编成“请尝”、“端阳”字样,有棱有角,悦目动人。入水煮熟,去箬切片,盛于瓷盆,遍尝亲友,味极鲜美。有人赋诗赞:“未曾剥壳香盈溢,便经入腹齿犹芳。”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我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三)南北方的名粽

由于我国各地的风味不同,粽子主要有甜和咸两种。

甜味粽子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此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则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豆粽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蘸白糖来吃。

浙江嘉兴粽子为三角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在浙江的多数地方,尤其是浙西山区居民的祖祖辈辈,从古至今都有用甜茶煮粽子、煮茶饭、煮茶粥的传统习惯。

甜茶粽子,是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叶,经煎熬取汁,用来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去腻消食,营养丰富,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同类推荐
  • 文水民俗

    文水民俗

    本书以文水县县城民俗活动为基础,汇编的一部有关于地方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民间活动的文字记录,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用文字再现了当时民间民俗活动的场景。
  • 起名高手

    起名高手

    本书重点讲解了作者五维全息起名法,提供了人物起名、改名、签名实例,介绍了姓名吉祥文化研究成果,解析了中国名人起名、改名缘由,论述了姓名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 中华名句

    中华名句

    本书是一本介绍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知识的通俗读物。内有名句、出处、解释。
  •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古老的乐器正为我们演奏着穿越时空的最强者。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 人间万象顺口溜

    人间万象顺口溜

    本书收集有文字记载和民间口头流传的顺口溜段子500余个(笔者创作的小部分),分作“社会百态”、“世人万相”、“官场调侃”、“话说吃喝”、“爱情婚姻”、“健康益寿”等篇,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其中“健康益寿歌诀”80则。以供读者品味欣赏,并从中了解百姓的风趣幽默及智慧。书中的语言活泼、文字灰谐,雅俗共赏,给人启迪。
热门推荐
  • 寂灭起源

    寂灭起源

    公元2015年,万兽降临,无尽灾难爆发,地球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变。从此,这里成了一个异兽纵横的时代。从此,这里的人类都都还只是普通人类,不过他们却能够控制各种各样千奇百怪能力强大的荒兽。从此,地球进入了起源时代。这里没有内力、斗气、魔法……只有源力。什么?源力对人来说没有任何用处,那用来干什么?契约荒兽。时光飞逝,如今已经是二十三世纪末期,故事就从这里……
  • 幽灵圣都

    幽灵圣都

    碑文:那里,有着地球文明史上最先进科技。那里,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神之地,是人们希冀中的仙境。她,不是传说——云中城:幽灵圣都
  • 韶颜笔录:九生九世九情劫

    韶颜笔录:九生九世九情劫

    他们本是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却触犯天道,被罚轮回九生九世都会爱上对方,却无法在一起,还要亲眼看对方死去。八世轮回,最后一次机会,他们能否逆天改命,保护自己所心爱之人呢。
  • 高冷遇上学霸

    高冷遇上学霸

    “陶雨,你有什么梦想?”“成为学霸”“那还有呢?”“顺便找个暖心骑士”“啧啧,你还挺那啥。”“什么那啥?”“没有没有。。”
  • 认真的绅士

    认真的绅士

    明明爱你那么深,你却…曲尽了,你也走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阴阳眼之绝魂路

    阴阳眼之绝魂路

    天生阴阳眼,能够看透天下鬼物,却无法看清人心。青梅竹马的张芳芳,诡异的马婆婆,奇异的女鬼。在这远离城市的山村中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步步的揭晓。
  • 昙花一一现

    昙花一一现

    一现遇春风,睁眼观众生。众生皆糊涂,谁不在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昙花一现》,带你走进一个陌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的过去,现在,未来。了解他精神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一个80后理想与现实之间迷茫与执着。
  • 无良逆天:盛世十小姐

    无良逆天:盛世十小姐

    她废物十小姐。她盛世冷杀手。她含冤而死却在这个莫名的时代步步高升,风生水起。绿茶姐姐,婊子嫡母,山寨哥哥她一个个杀。还好有疼爱她的爹爹,她先是依仗爹爹蓄满实力,一步步走向大陆巅峰。“浴浴,若是有人动你一毫吾便让大陆血流成河为你陪葬。”妖孽美男狐媚的说道。她爱的人为了王位负了自己,爱她的人却为了他负了整个大陆,她该如何抉择?
  • 网游之勇者大陆

    网游之勇者大陆

    在现实世界里,林煜辰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但在那个被人们称为‘新大陆’的虚拟世界里,他却是传说中的‘阴人王’,‘丛林潜伏者’,同时,也是几大势力开出悬赏赏额最高的‘通缉犯’。许多人都想除之而后快,但真正知道他身份的人却是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