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3700000004

第4章 宫城遗址(2)

可见此时宰相所居已称“南衙”,禁宫内外南北界限十分严格。中书、门下两省完全被驱逐出了宫城,而居于皇城,实际上已不存在中书内省和门下内省了。

决策机构被撵出宫禁,宰相议政居于禁外,致使其决策地位大为削弱,实际权利自然降低了,这是唐代政治史上的一大变局。将决策机构撵出宫禁,降低宰相的权利地位,是武则天打击政敌,扫除唐开国以来把持中枢政权的关陇勋贵的绝妙一招。

5.紫宸殿

紫宸殿是与含元殿、宣政殿同在一条中轴线上的第三大殿,是大明宫中的三大殿之一。紫宸殿为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

如果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至紫宸殿约一千二百米,这个长度大于从北京故宫天安门至保和殿的距离。

由于进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进入紫宸殿又称为“入阁”。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政大事,在当时是大臣颇为荣耀的事情。

朝参是唐朝在京官员最重要的政事活动。按照制度规定,唐朝朝参有三种不同的举行时间和形式,一种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最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到时皇帝“服衮冕,冬至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

朝会参加者最多,有王公诸亲、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周隋后裔介公部公,蕃国客使等,朝贺结束后并有宴会。正、冬大朝会本在太极宫的太极殿,高宗以后因为居住大明宫,所以改在含元殿进行;唐朝后期也改在含元殿后的宣政殿举行。

其次是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其日殿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依时刻陈列仪仗,“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班”。

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群官按品级于殿庭就位,皇帝始出就御座,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朔望朝参一般也在宣政殿正殿举行。

最后是常参。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每日朝参就是常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常参则在宣政殿再后的便殿紫宸殿举行。

据说玄宗时,将朔望朝参也改在紫宸殿举行,宪宗元和以后,将紫宸殿改作常朝正殿,宰相、常参官奏事都在此殿。

6.延英殿

延英殿是大明宫留存的遗址之一,属于内宫的宫殿。这座宫殿规模不大,却由于历史的机遇,一度成为大明宫的权利核心。

中唐以后,下朝之后的时间里皇帝如果认为有事情需要商量时,会让大臣到延英殿议事,而大臣们如果认为有紧急情况需要面见圣上,也可以写下奏表要求开延英殿,这种奏表叫作“牓子”。

唐代宗即位之后,宰相苗晋卿年老体弱,走路时双腿发软,步履蹒跚。代宗特许他每隔一天到政事堂办公,享受“入阁不趋”的待遇。入阁不趋就是允许你进入宫殿拜见皇帝时可以慢慢的走过去。

唐代宗还特意在偏殿延英殿召见苗晋卿,《新唐书》中说“宰臣对小延英,自晋卿始。”相对于宣政殿、紫宸殿这些正规的场合而言,延英殿属于便殿,大臣在这里议事可以直接面对皇帝,少了许多繁琐的礼节,君臣之间的关系比较随和。能够在被召到延英殿议事表示受到了皇帝的重视,因而成为大臣们的一种荣誉。

散朝之后,皇帝回到内宫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紧急事件发生,宰相也可以要求皇帝驾临延英殿议事。

唐武宗时期便在延英殿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会昌元年,在宦官仇士良的劝说下,刚刚即位不久的唐武宗下诏派中使前往潭州和桂州诛杀前宰相杨嗣复和李珏。傍晚时分,户部尚书杜悰得知这个消息后,驰马前往安邑坊宰相李德裕的住宅,请他出面制止。杜悰对李德裕说:“天子年少,新即位,兹事不宜手滑。”

当时李德裕正在家中休假,第二天早上,他便同其他几位宰相汇集到中书省,李德裕写下奏表,要求唐武宗开延英殿重新商议此事。第一封奏表递上去以后未见回音。中午,李德裕又写了第二份奏表,并让宦官转告唐武宗,即便是到了晚上,李德裕等人也会在这里等待,还是请圣上到延英殿来。一直等到下午,宫中终于传出消息:圣上将在延英殿召见几位宰相。

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李德裕等人甚至要流着眼泪劝说唐武宗收回成命,最终杨嗣复和李珏两人免于一死,唐武宗说:“特为卿等释之。”

按照通行的牛、李两党说,杨嗣复和李珏属于牛党,和李德裕是对手,由此可以看出李德裕出手相救并非出于私情。李德裕认为这件事必须和宰相商议,如果皇上越过宰相直接下达诏令诛杀这两个人,是违背制度的,听之任之,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制衡将会被打破。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四月宰相陆贽被贬,甚至有消息说唐德宗怒气未消要杀了陆贽。谏议大夫阳城说,不能让天子信用奸臣杀害无罪的人。他带领众谏官前往延英殿上书替陆贽喊冤。

元稹在回忆阳城在这件事上的表现时写道:“延英殿门外,叩阁仍叩头。且曰事不止,臣谏誓不休。”

这次跪在延英殿前上书是谏官们的一次大的行动,在此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谏官们并没有受到重视。有一段时间谏官减员后就不再重新补足名额,结果满朝只剩下两个谏官,一个是谏议大夫韩皋,一个是拾遗归登,而这两个人的处境也不妙。

唐朝朝廷机构的官员在上班时能享受一顿免费的工作餐,当时的宰相下令停发了归登的伙食费,让他去中书舍人那里蹭饭,朝中的官员戏说:“韩谏议虽分左右,归拾遗莫辨存亡。”

因此,阳城等人这次跪在宫门前上书引起了很大的轰动,80岁的金吾将军张万福听说有谏官伏阙上书后,三步并作两步赶到现场,高声祝贺说:“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

(二)主要宫门遗址

除了唐大明宫每个气势恢宏的宫殿之外,在大明宫遗址群里还有不少著名宫门遗址,比如享有盛唐第一门之誉的丹阳门,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的玄武门等。

1.丹凤门

丹凤门遗址位于今西安市火车站之北。1957年,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进行过钻探,因受居民住宅所限,当时只探出了三个门道,明确了丹凤门遗址的位置。

近年的考古挖掘表明:丹凤门的门道为五门道,和历史的记载“天子五门”相符,是名副其实的隋唐第一门,规模比北京天安门还大。

钻探和发掘结果表明,丹凤门基址主体东西长75米,南北宽33米,由门道、隔墙和墩台3种夯土结构浑然组成。门道共有5个,除西边的3个门道及其相邻隔墙和西墩台保存较好外,其余的门道、隔墙和东墩台皆遭严重破坏。通过钻探发掘可知东部外轮廓与西部大致对称。

丹凤门保存较好的3个门道宽9.4米,残存进深23米,隔墙宽3米,门道地面较平整,局部可见均匀而密集的圆形小夯窝。

丹凤门门限位居门道中部偏南约四米处,现存的三个门限坑东西处于同一直线上,坑内皆有残存火焚后余留的木炭块,门限两侧置有石门砧。门道两侧的夯墙下皆置有南北排列的长方形排叉柱坑,个别柱坑中尚保存有未曾移位的石础,顶面中央凿有长方形的卯眼。

丹凤门西墩台夯基南北长33米、东西最宽处达15.6米。其西南部转角与城墙衔接处地面保存较好,局部残存有包壁砌砖。由此可知,丹凤门主体基台外壁应是以长方形砖包砌而成的。

丹凤门基址主体两侧与城墙和马道相连结。东、西城墙均宽9米,其中西城墙保存较好,东城墙遭毁殆尽,残存高于地面约一米。东、西马道紧贴城墙北侧,与东、西墩台相接,皆为长54米,宽3.5米。

丹凤门出土遗物以建筑构件为主,尤以长方形砖、板瓦、筒瓦和莲花纹瓦居多,也有少量的绿釉琉璃瓦、鸱尾、铁泡钉和石构件残块。

丹凤门部分砖瓦上戳印有纪年文字,其中一瓦块上有“宝”字样,应是唐玄宗时期修缮丹凤门楼的珍贵遗存。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些陶瓷器残片,其中一件白瓷碗底部刻有“官”字款,尤为珍贵。

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两百四十余年,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六百余米的御道。

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是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的。肃宗至德二年,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

2.玄武门

玄武门遗址位于未央区坑底寨村。玄武门是大明宫北面的正门,门基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4.2米,南北宽12.4米,它只有一个门道,相比大明宫南面正门丹凤门五个门道,显得窄小了许多。据记载,玄武门上有门楼建筑,是宫城护卫重兵驻扎之地。

玄武门正北156米是重玄门。重玄门是大明宫北夹城的门,门基座东西长38.6米,南北宽16.4米,夯土心,外青砖,有门洞一个,门洞中段有三道青石门槛,门槛两端各有枕石,门洞之上有楼。

在西安有两座玄武门,一座遗址在大明宫北,另一座遗址在太极宫北,是玄武门之变的发生地。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李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玄武门也因为此次政治事件而名扬古今了。

玄武门之所以会在唐朝前期历次政变中具有决定成败的地位,与唐代皇宫的规制有关。

同类推荐
  • 不二宗师

    不二宗师

    不想做主持人的歌手不是好工匠,郑跃,来自后世的游戏主播,一次意外,滚到了一个似宋非宋似隋非隋的奇怪朝代,一对儿影响世界的小翅膀就这样悄然的扇动起来。
  • 白衣抄

    白衣抄

    武士之国,我们的国家被这样称呼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百年前忽然从未来穿越来的鬼才,建立了自己的势力,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废枪令’……那曾经任由武士们仰望和驰骋梦想的临安天空中,如今交错着飞机和电线……本文属个人原创,如有雷同,纯属抄袭……银魂。啊哈哈
  • 大唐贞观

    大唐贞观

    嘿嘿,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挑战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嘻嘻
  • 三国桃花源

    三国桃花源

    一梦千年,二十一世纪宅男一觉醒来,竟然发现穿越到陶渊明所记桃花源村一名垂髫童子身上,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且看主角如何带着一群与世隔绝,不闻世事的人争霸天下。
  • 明战龙骧

    明战龙骧

    是怎样一部奇书,能够左右大明江山逐鹿易鼎?是怎样一番奇遇,能使落魄浪子扬名九州?又是怎样几段姻缘,令人爱恨交割,流连忘返?看厌了明末的战火硝烟,仲蒙带你回到明朝初年,共同感受那段危机四伏的铿锵岁月。
热门推荐
  • 仙魔凡修路

    仙魔凡修路

    生来平凡,不会永远平凡。生来不凡,也可坠落尘埃。其间差别,只在信念。成仙化魔一念之间。且看一介凡人,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强者之路。
  •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都市之特种吸血鬼

    都市之特种吸血鬼

    谢焱是是一个孤儿也是一个天生的吸血鬼,他从小跟着谢老头儿长大学了一身的本领和知识,来到都市闯下一段段激情故事。
  • 学校后山是坟墓

    学校后山是坟墓

    夏砚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开学他认识了一个叫做“孜然”的朋友,住进新宿舍的当天晚上就死了一位舍友,死亡地点是学校后山,学校后山到底有什么?
  • 恍若夏日繁花

    恍若夏日繁花

    一切始于那年夏天,薄叶终于找到一所愿意接受她的高中,她收拾行囊来到神奈川县的海岛小镇,在这里,她遇见了本不应遇见的人……(每周日晚更新)
  • 盛世暖婚:冷少的天价宝贝

    盛世暖婚:冷少的天价宝贝

    “老公,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好消息。”“好消息是我允许你在外面找小情人。”“嗯,倒真是个好消息。坏消息呢?”某男淡淡然的回答道。某女气急:“我刚才骗你的,看你喜欢的样子,我就知道,你心里其实很想找的!你怎对得起我这些年对你的一片深情?!”某男勾唇一笑:“一开始我就知道你是在试探我,果然是这样。”“…………”
  • 李尔王

    李尔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窃国妖妃

    窃国妖妃

    她是楚国陵水之滨的青楼雅妓,只因容貌与异国公主相似,竟卷入纷杂混乱的后宫争斗中。她本无意争夺,性命却捏于他人手掌。她反击报复,誓要成为至尊红颜,朱笔判江山。她魅惑冷艳却无情残暴,她坐拥天下却孤身寂寞。她是决战疆场的将军,是运筹帷幄的谋士,是红颜祸水的妖女,亦是盛世蜀国的明君。她是乔焰雪,是闻名天下的冷血女帝。
  • 二少别跑:腹黑千金小甜妻

    二少别跑:腹黑千金小甜妻

    言家千金言乐放学路上惨死车轮下,死前,到底发生了什么?重生后,她成为万众瞩目的佟家大小姐佟锦颜。初遇肖良佑,他是高冷的美少年,她指着他笑道:“这位小哥长得不错,特别符合我的审美。”然而有一天,在他和另一个女孩之间,他却放弃了她。初遇潘云,他是流着鼻涕的豪门弃子,她保护他,指着欺辱他的老师骂道:“老师你如果因为家世看不起他,那我今天就是仗着自己的家世欺负你了,怎么着?”初遇宋凉歌,他是风华绝代的万人偶像,她依然有一颗倾慕美少年的心,死性不改的调戏他:“嘿,帅哥,你长得好像我下一任男朋友哦。”多年以后,各种秘密浮上水面,所有关系重新洗牌,然而,风雪过后,依旧是,人生初见。
  • 黄泉赋

    黄泉赋

    天地初开三千大道六分仙、神、鬼、妖、魂、巫各有五百,是为大道天书。西蛮之地有古巫遗族,自号古族,以巫法为本,自成一域建天都城,九部争锋。十万大山八千寨,山野之子侥幸得孤魂传承,自命黄泉。适逢大劫,以魂册黄泉镇魂书为基,以神魂之力征战四方。搅天命,镇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