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1200000003

第3章 都江堰的沧桑历史

都江堰修建于公元前256年,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是全世界保存下来年代最久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如此坚固耐用的水利工程,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千百年来,人们围绕它的名称由来、修建背景、修建过程、历史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多方考证,并最终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挖掘了出来,为人们全面认识都江堰提供了条件。

(一)都江堰的修建背景

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其实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

岷江是长江上游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发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都江堰一带严重的水旱灾害,成为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因素。同时,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

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当时,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了“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的观点。

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于是,一个工程浩大、影响深远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开始了。

(二)都江堰的名称由来

都江堰最初的名字并不叫都江堰,关于它这个名字的由来,历史上还有一个演变过程。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作“堋”,于是都江堰就有了“湔堋”之名。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又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为了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而来的名称。

到了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堰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

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此后,都江堰这个名字就被一直沿用了下来。

(三)都江堰的修建过程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其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1.宝瓶口的修建

修建之前,李冰父子先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做了实地勘察,决定凿穿玉垒山引水。

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江水的流量,使之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工程开始后,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作“离堆”。

2.分水鱼嘴的修建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

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建成的鱼嘴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沿岷江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流入宝瓶口。

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百分之六十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3.飞沙堰的修建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达到合适的高度,起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时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以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他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宏大的历史工程。

(四)都江堰的设计特点

都江堰之所以能够经历两千多年而保存完好,并给当地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与它独特而科学的设计有关。

都江堰第一个设计特点就是充分发挥了岷江的悬江优势。岷江高悬于成都平原之上,是地道的悬江。李冰既看到岷江悬江危险,制造灾难的一面,又看到它富含潜力、可以开发利用的一面。

岷江坡陡流急,从成都平原西侧直流向南,成都平原依岷江从西向东、从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李冰通过工程措施,正确处理这种关系,使岷江悬江劣势转化为悬江优势,从而创造出了伟大的都江堰。

都江堰第二个设计特点就是建设约束保障工程体系。整个都江堰工程设计巧妙、牢固可靠、相互衔接、完整配套,实现了优化和强化约束,及尽兴岷江之利,尽除岷江之害的工程保证。

所谓优化和强化约束,即通过工程措施,改善和加强河道对河流的约束条件,使之兴利避害,造福一方。还应该指出的是,直接利用每年修“深淘滩”挖出的泥沙、鹅卵石,建设低堰、高岸、渠系水库,从而形成科学、状观、十分牢靠的防洪大堤,完整的渠系,星罗棋布的水闸和水库,从而建成了一个功能不断延伸的水利工程体系。这既保证了都江堰工程自身的成功,也为各大江河的治理提供了具体和完整的经验。

都江堰第三个设计特点就是采取科学的泥沙处理方式。都江堰工程历经了初创、改进优化的长期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围绕宝瓶口和处理泥沙展开的,正确处理泥沙是都江堰保证长期使用的重要条件。

李冰修建宝瓶口,位置选在成都平原的最高点,岷江出山谷,流量逐步变大的河道下端,使环流力度逐步加大,形成了环流飞沙的态势。宝瓶口呈倒梯形,下接人字堤、飞沙堰,提高了溢流飞沙效果。

因为这些独特设计,都江堰可以把百分之九十八的泥沙留在岷江,进入宝瓶口的泥沙只占百分之二。岷江水推移质多,悬浮质少,也是增强飞沙效果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适应岷江实际的、十分巧妙的、特定的泥沙处理方式。

(五)都江堰的历史事件

都江堰修成后,它为当地人民带来的福祉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曾到这里考察,许多事件都围绕都江堰发生,可见都江堰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1.司马迁考察都江堰

汉武帝元鼎六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这是人们了解到的关于都江堰较早、较权威的记录。

2.诸葛亮设兵护堰

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准备北征时,他认为都江堰为农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保护好都江堰,诸葛亮征集兵丁一千二百多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

诸葛亮设兵护堰开启了都江堰之管理先河,在此以后,历代政府都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

3.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走了二十多天,抵达了成都,并游览了都江堰。

后来,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提到了都江堰。

4.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朝同治年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来都江堰考察。他以专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都无与伦比。

1872年,李希霍芬曾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了都江堰。因此,人们认为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

5.解放军抢修都江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入川后,贺龙明确指出,要先抢修都江堰,把已延误的抢修时间抢回来,并决定从军费中拨出专款,由王希甫负责,驻灌县解放军协助抢修。

12月29日,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成立。同时,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拨款三万银元作为抢修经费。工程开始后,驻灌县解放军一千五百余人在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的指挥下投入抢修工程。

整个抢修工程于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

(六)都江堰工程的历史意义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都江堰工程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古代时期的伟大“生态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一直沿用两千多年的古代水利工程。

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还一直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同类推荐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山水佳迹对联(下)

    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血色彼岸的复仇

    血色彼岸的复仇

    血色彼岸绽放时便是一人的死亡之日......曾经天真无邪的她们因为爸爸的背叛变成了堕天使地狱的撒旦为了复仇她们忍受了比别人强百倍的训练只为了复仇......当堕天使遇上真正的恶魔会擦出什么火花相遇、误会、冰释、再误会、离开、回来等等遭遇当她们回来的时候她们变得比以前更冷血他们又如何挽回......
  • 阴风

    阴风

    一直不相信封建迷信的陈西北,被他爷爷的逼迫下,学了一套风水术。本以为这种旁门左道素来毫无用处,不料当他离开了小村庄后,怪事接踵而至,那套被他瞧不起的风水术竟然渐渐派上了用场…………这仅仅是一本揭露民间风俗,接地气的恐怖小说。
  • 醉折花柳开欲燃

    醉折花柳开欲燃

    她才貌双全,赛比西施貂蝉。她明明看似沉稳冷静,心中却住着一个惊慌的麻雀。他处处留情,却独爱一人。他不学无术无所事事,却能成为她一生的依靠。原始于初见,缘始于赐婚,而圆是否又会回到原点。
  • 斌封王座

    斌封王座

    苦苦奋斗在这个浮躁社会的小小屌丝,能否成功逆袭?保镖?那得看看保护的是谁。白富美?哥只是她们的一盘菜…失业青年怎么了,面试我你就牛了?小小领导一样不放在哥眼里。有时候,人生最需要的就是一次机会,把握住了,也许人生就会从此改变。且看斌哥如何冰封王座。
  • 再不分离

    再不分离

    因为那件事,我们俩失忆了,也从未相见了。再见时,你变成了一个杀人如麻,身边美女如云的黑道少爷;而我却变成了一个任人欺凌的自悲少女。本应不会相见了,但命运又把我们绑在一起了……
  • 凶鞋诡事

    凶鞋诡事

    三十年前,一座东汉坟墓出土了一双古代女人的小鞋,考古队数十人诡异死亡,小鞋从此销声匿迹,而现在,它又出现了……
  • 中华美德:孝敬父母

    中华美德:孝敬父母

    孝,是人类自身的一种美好的情感。孝,又是一种生存需要。一个正常人如果缺少这一“报恩”之情,就会孤独于表,失落于群,负疚于内。“孝顺”自古以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尊师重道,而孝敬父母更是最基本的品德。本书精选古今中外的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旨在将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这个日益冰冷的社会慢慢温暖,人性之间再多些尊重与信任。
  • 断线翱翔

    断线翱翔

    世界并不残酷,只是现实从来不会美
  • 王子与公主

    王子与公主

    一位女孩在飞机上认识了两位好朋友。隐藏身份到学校里读书,认识了学校里的三位校草,经历了许多困难,最终在一起白头偕老。
  • 王妃别走丢

    王妃别走丢

    来自于21世纪的异世之魂,上世受尽了无数痛苦。这世只想为自己而活,然,老天却不给她这个机会,微温尔雅的腹黑公子抓住了她的心,跑也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