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说话是直爽点好还是委婉含蓄点好?简单回答肯定或否定,哪一个都有失偏颇。因为这要看事情是什么样的,哪种效果好就用哪种是最得体的。全方面敞开心扉,用直来直去的语言表露自己的心迹,不失为一种坦诚的表现。但对有些人和有些事过于坦诚,可能会使自己遭殃,使要办的事情砸锅,或使交际对象产生误解,受到伤害。在很多时候,说话曲一点,委婉一点,比直橛橛、赤裸裸的表达更有效果。
但若说话曲里拐弯,七拐八拐也拐不到地方上,本来一句话就能够说清的事情,却总也不挑明,委婉得过了头,就会给人以虚伪的感觉。所以,说话曲也好,直也好,若能把握曲能达意、直不惹非的艺术和分寸则是最好的。
一、说话曲直概述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说话是属于直爽简明型的。他们说话直率,心直口快,想到什么说什么。这种类型的人,多半坦诚、直接,胸无城府,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在小说中,这种语言风格多体现于英雄豪杰身上,粗犷而直白,真诚而袒露。这样的人值得信任,容易交往,精神饱满,做事热情冲动,对朋友仗义豪爽。但任何事物必然有其两面性,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语言风格也很容易出口伤人,说话太直接、太真实,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有时候难免会“伤人自尊”。
还有一种人是属于婉转含蓄型的。这是同上一种语言风格相对而言的,具有这种语言风格的人属于感情细腻、敏感多疑型。他们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时刻注意别人内心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属于非常理性谨慎型的人,说一句话前会不断权衡,懂得怎样拿捏分寸。但常常会给人不真实、不坦率的感觉。这种人内心想法颇多,又不愿对旁人随便倾诉,容易给自己造成较大压力,比较抑郁。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有很多忌讳,正因为如此,有时候,有些话是不宜说出或不宜直接说出的。如果说得太露骨,太直通,就有失分寸了,让人难以接受,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有时候,出于某种原因需要把话说得含蓄一点,让对方心领神会就可以了,如果不注意分寸,说得太露骨,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在外交交涉中,说对某事“表示关切”或“表示严重关切”,意味着将对此采取强硬措施;说对某事“不能无动于衷”或“不能置之不理”,是暗示如事态继续恶化,干预将是不可避免的;说“将不得不仔细地重新考虑本国的立场”,就包含友好关系即将转为对立甚至敌对状态的警告;说某外交官“进行不符其外交身份的活动”,是指控对方进行间谍活动并将予以驱逐出境。
对外交谈判,也有一套委婉的“外交辞令”。说会谈是“建设性的”,其含意是双方取得某些进展,但离解决争端仍相去甚远;说会谈是“有益的”,是指双方未能取得具体成果,但谈总比不谈为好;说会谈是“坦率的”,则是明显暗示双方分歧严重,但也各自增加了对对方立场的了解。
那么,具体到实际生活中,什么情况下说曲话更合适呢?
(1)春风得意时,把握好自我表现的尺度。要知道,得意者更易于忘形。当自己在某方面取得了一些比较出色的成绩,兴之所及,容易过高地看好自己,甚至据此而贬低别人。殊不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此时言过其实和自以为是的“露骨话”很容易招致别人的腹诽和嫉恨。
所以,当一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踌躇满志时,更应该时时警醒自己,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和谦逊做人的美德。
(2)气急败坏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一个人在被伤害或被激怒的时候,往往出言不逊,仿佛不揭开对方的疮疤便不足以泄愤。这时所说出的“露骨话”虽然解了一时之愤,却容易引发更恶劣的反抗甚至长期被对方怀恨的后果。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想想天下之大,人事之繁,何必激人至此呢?
(3)特殊场合,勿自作聪明。在某些有特殊忌讳的场合,不要自作聪明,信口开河地道破事情的“天机”或隐情,以免引起他人的厌恶和不满。要知道,世上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也有些事只能说不能做,但即便能说,也要讲究说的场合。所以在平时说话时,一定要看眉眼高低,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所言之事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影响。
(4)难以回答时,模糊应付。在向对方提要求时,过于直露的话最好少说或不说。你的要求能不能被对方接受,你的想法能否被对方认同,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尚未明朗之前,你最好用含蓄一些的言辞试探一下虚实,如果对方持肯定态度,你的要求可能较容易被接受。否则,如果持否定态度,因你没有直接挑明,问题还有回旋的余地,可另施计巧,另作打算,或进或退,回旋空间比较大。
二、曲言的艺术与分寸
任何一句话都可以曲说,任何一种意思都可以委婉地表达。但曲要看曲到什么程度,太曲了,拐弯抹角,云山雾罩,让别人感到不知所云,反而会使人反感,惹人不快。这就是说,委婉地表达某种想法或某个意思,也是一种艺术,只有把握了其间的分寸,才能收到所期望的效果。
含蓄隐晦:说话不可太露骨
生活中,有很多人,性格率直,说话口无遮拦,批评别人火药味很浓,既得罪了人,又达不到目的。其实,人人都有自尊心,只要运用得法,含蓄隐晦的表达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曲意讽喻的方式是我国传统的幽默表达技巧。
有一客人去参加宴会,见主人招待他没有菜肴,便跟主人要来副眼镜,说视力不好使,带上眼镜后,大谢主人,称赞主人太破费,弄这么多菜,主人道:“没什么菜,怎么说太破费?”客人说:“满桌都是,为何还说没有?”主人曰:“菜在哪里?”客指盘内说:“这不是菜,难道是肉不成……”
这位客人面对主人的吝啬不好直说,转弯抹角,几句妙语实在值得玩味。既表明了自己的不满,又讥讽了友人的小气。
此则笑话一波三折,手段高明,叹为观止。
某机关支部委员老赵与青年干部小刘一道回家,两人边走边谈。
老赵问:“小刘,你的小孩已经有4岁了吧?”
“是啊。”
“打算领独生子女证吗?”
“是啊,我的身体不好,经济也不太宽裕,孩子也长大了,可是我的爱人是独生子啊!”
“我们机关小张、小李、小彭也是独生子啊!”
听了老赵的话,小刘没有直接提出要再生一个孩子,但是从她“我爱人是独生子”的言语中委婉地提出了“我想再生一个孩子,不领独生子女证”的想法。老赵对小刘的不正确想法没有直接表示自己的看法,也同样使用了一个隐含判断,即“小张、小李、小彭也是独生子,他们领了独生子女证,你也应该领”。老赵从细微处发现了小刘的思想,也运用含蓄隐晦法去表示自己的意见,让小刘自己去体会,这样的效果当然更好。
生搬硬套:歪理须得歪答对
运用生搬硬套法要注意“搬”和“套”的东西必须具有一定的类比性。所谓类比性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干的、彼此之间没有历史的或约定俗成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以其违反常理,不伦不类,揭示其差异之处和不谐调因素。使人在会心的微笑或难堪的境况中开启心智,受到教育。
这种技巧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运用。
王大妈的女儿吵着要买嫁妆。王大妈气恼地说:“死丫头,你的亲事也不同我商量,东西我不买!”母女俩由此争吵起来,并引来许多邻人观看。
邻居老李出来说:“你不能怪她没和你商量呀!”王大妈问:“为什么?”
“你当年成亲时不也没和女儿商量吗?”
王大妈一时语塞,女儿却高兴起来,老陈又转身对姑娘说:“你妈不给你买也对,你妈出嫁时,你给她买了吗?人要彼此一样才好呀!”
老李生搬硬套巧施幽默,使母女二人在笑声中停息了争吵。
在这种生搬硬套的曲说中,对比双方的差异越明显,对比的时机和媒介选择越恰当,所造成的不谐调程度就越强烈。对方对类比双方差异性的领会就越深刻,所造成的幽默意境也就越耐人寻味。
这一类曲说的方法很简单,在社交活动中,也被广泛运用。例如:
星期六,一位小伙子进城卖鸡蛋,他问城里的蛋贩子:“今天鸡蛋你们给多少钱一个?”
蛋贩子回答:“两毛。”
“一个才两毛!这价真是太低了!”
“是啊!我们蛋贩子昨天开了个会,决定一个鸡蛋的价格不能高于两毛。”
小伙子很难过地摇摇头,只好卖掉,走了。
过几天,小伙子又进城来了。还是上周这个蛋贩子,他看看鸡蛋,说:“这鸡蛋太小了。”
“是啊,”小伙子说,“我们的母鸡昨天开了个会,它们作出决定,因为两毛钱实在太少,所以就不能使劲下蛋了!”
一个是人会,一个是“鸡会”,并列一比,妙趣横生。
故意夸张:运词荒谬寓意雅
故意夸张是有意把反映大场合、大事件、大人物等语言环境放到同它不相称的小场合、小事件中去使用,同时使所述对象“升级”、小题大做,这样就破坏了平衡,产生了别有意味的表达效果。
一位美国祖母对她孙子评价道:“我孙子比林肯总统还聪明。他现在才8岁就已经会念葛底斯堡演说词了(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所作的一篇著名演说),而林肯到50岁才会念。”
这种形式上的大言是任何一个宠爱自己孙子的中国老祖母所难以想像的。这位祖母自然并不真的以为他8岁的孙子比总统更高明,但是她为孙子开始学会念总统的演说词而得意,她的这种得意如果毫不夸张地表现出来,充其量只是抒情而已,但她把念演讲与作演讲故意混淆,使不等同的东西等同起来,然后把孙子的年龄优势突出地加以强调,让荒谬的内容掩藏在勉强的形式贯通之中。叔本华认为笑是观念与实体之间的不协调。在这里,结论与原因之间的不相称,所突出的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老祖母主观的感情,我们因迅速领悟了二者之间的反差而发出轻松的微笑。
刻意误解:顺水推舟巧应对
有时候,在对己不利时,可以机智地运用“偷换概念”等手法,利用语句含混的特点,对对方人的言语进行刻意曲解,顺水推舟,作出巧妙解释,变不利为有利,委婉含蓄地达到交际、办事的目的。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年轻时,有一次在彼得堡参加一个公爵的家庭舞会。他想邀请一位小姐跳舞,这位小姐傲慢地说:“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
普希金灵机一动,微笑着说:“对不起,亲爱的小姐,我不知道你正怀着孩子。”说完,他很有礼貌地鞠了一个躬后离开了,而这位漂亮的小姐却无言以对,面色绯红。
“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本来意思是“你是小孩子,我不能和你一起跳舞”。而普希金却巧妙地将这一语句解释为“我腹中有孩子,我跳舞腹中的小孩也跟着跳,这样对我们母子不利。”嘲笑了对方的傲慢与无礼。
某公司吴经理是有名的“妻管严”,但在外边却摆出一副大男子主义的神态。一天,吴经理与朋友小王闲聊。
吴:“在公司里我是‘头’。”
王:“在家里呢?”
吴:“我当然也是‘头’了。”
这句话被经理的孩子小刚在一旁听见了,小刚回家后告诉他妈:
“妈妈,爸爸刚才在公司里跟王叔叔说,他在这家里也是‘头’。”
经理夫人脸色“晴转阴”,冷冷地对吴经理说:“你是家里的‘头’,那么你把我放到哪里去了?”
“你是脖子。”吴经理面带笑容地说。
“为什么?”妻子问。
吴经理郑重其事地说:“因为头想移动的话,得听从脖子的。”
吴经理对“在家里是‘头’”,作出巧妙的解释,承认了妻子在家中最高权威,夫人扑哧一笑,脸色“阴转晴”了。
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故意利用别解句义来偷换论题为某种错误论点进行辩护,这就成诡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