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5000000001

第1章 导读

一个世纪的激励流——20世纪成功学简评

“普通人一生只是运用了10%的人生潜力,人完全可以通过改变其思想而改变其生活。”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1842-1910)如是说。

人是可以改变的。世上没有绝望的路,只有对路绝望的人。只要诚然有心,天下没有改变不了的境遇;如不自我设限,世界没有创造不了的伟绩。

然而,人的改变也是困难的。平庸、怯懦、惰性和奴性似乎是大多数人的恒常命运。但是,即使是那些庸常乃至卑俗者,究其一生,又有谁的内心不曾点燃过渴望成长与卓越的希望之火?

身处一个转型变革的大时代,在各类形形色色“排行榜”的示范下,人们对于成功的需求似乎更加迫切和浮躁。但是,成功的基因究竟在于何处?成功只是外在的数字标准吗?怎样的成功才能够持久延续、和生命的本质相一致而不是相冲突?

真正卓越的人生,必少不了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品德。美国成功学大师柯维为了“确定地找到成功的钥匙”,曾经对1776年美国建国后200年间讨论成功因素的文献论著加以研究。他发现,前150年中的作品强调“品德”为成功之本,包括正直、谦逊、勤勉、朴实、耐心、勇气、公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品德成功说”认为,圆满的生活、恒久的快乐、真正的成功与基本品德不可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功学转向强调个人魅力,即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社会形象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圆熟技巧。由此出发,“看重人际关系和公关技巧”与“倡导积极进取心态”成为20世纪成功学的两大思潮。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大趋势,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际交往与市场交易来繁密,而价值的实现也必须通过交往与交易;二是在大众传播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性资源,赢得注意力与彰显个人魅力密切相关。

我们注意到,在“品德成功学”的年代,成功的榜样几乎都是先哲领袖(如富兰克林、华盛顿、林肯),屈指可数。那时成功学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和普及也很有限,更类似于道德教化和对伟人的研究。而20世纪成功学转向后,普通人尤其是商界人士,开始成为接受成功学教育的主体。20世纪的成人教育和终生学习运动中,成功学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在组成部分。

成功学在20世纪之所以能变成“大众之学”,拜社会经济需求之所赐,也与它成为一项产业有关。在美国20世纪上半叶的成人教育中,除了技术性、功能性的教育,戴尔·卡内基(1888-1955)的“人际交往”和安德鲁·卡内基、拿破仑·希尔、沙利·文斯通而形成的“思考致富”,花开两朵,双峰并峙,蔚为两大潮流,都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推广和传播。前者信奉:“人的成功,15%在于专业知识,85%在于人际关系和处事能力。”后者推崇:“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idea)。”前者着眼“外向传播”,后者立足“内向传播”(自我传播)。

回首20世纪的成功学激励运动,在“人际交往”的方向上,戴尔·卡内基流派枝繁叶茂,衍生出“演讲学”“谈判法”“推销术”等分支;而在“思考致富”的方向上,更是英雄辈出,八面来风,流派层出不穷。

倡导发挥内在意念力量的这个成功激励方向,之所以呈现多元之势,乃是由于这个领域更为广阔,更为深邃,和心理学、神经学、医学等领域关系密切,一变俱变。究其大者,有以下几个分支:

其一,是以拿破仑·希尔为代表的“积极心态”。《羊皮卷》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其二,“维也纳精神治疗学派”。这一大派又分三支,即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阿得勒的“权力意志”,和在纳粹集中营煎熬过的弗兰克的“意义治疗法”。在目睹了集中营里的种种罪恶苦难后,弗兰克意识到,“人在自身中有两种可能性,为恶与为圣,选择什么并非由环境决定?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其三,以马斯洛(1908-1970)第三思潮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彰显人的价值,认为人不是外部信息的“靶子”,而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其四,潜能理论与潜意识。威廉詹姆斯意识到发挥人类潜力的重要性,“潜意识大师”加德纳·摩菲关注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提出“潜意识如土壤,意识如种子,种子种下去,不断灌溉,不断重复,就能在土壤里生根”;

其五,由外科整容医生马尔兹开启的“自我意向”理论。当马尔兹发现“内心的整容比外表整容更重要”时,他以20年之工,研究“心理信息传播学”,证明人的快乐与否,乃是基于其内心世界的“自我形象”(self image);

其六,“神经语言学”(NLP)NLP由约翰·葛林德、查理·班德勒创建,提出“地图显示的不是确切的疆域”,人的内心记忆也不是事物的真相,而是经过个人独有的信心、态度、信念、性格过滤后所呈现的内容。由于成功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的实践,NLP在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风起云涌,鼎盛一时。

以上的勾勒,远不能涵盖20世纪世界的成功学激励教育,只能说大致归纳了美国成功学的面貌。

以全球视野观之,日本的成功激励运动也极其蓬勃。

以激励资源来说,除了上述各流派大师以外,诸多政治和宗教领袖、商业巨子、推销大师、社会名流、传媒明星、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也常常参与激励教育。

在20世纪末期,由于新经济浪潮极大提升了科技的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作用,更由于在企业里,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管理、团队和知识的重要性,远大于单纯以个人为主体的心态与人际关系培养,所以全球成人教育的主流不再是激励,而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系统学习和团队学习。“学习型组织”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的。

不过,和西方国家不完全相同的是,由于中国企业和员工长期缺乏以个人为中心的激励训练(这与我们传统文化的自抑性、内敛性有关),更由于保险、销售等行业的带动,激励教育在中国正方兴未艾,生机勃勃。在中国的成人教育中,成功激励和知识学习,两者都不可偏废。

柯维在评述20世纪两大成功学思潮时认为,“态度定成败”、“有志者事竟成”、“微笑比皱眉赢得更多友谊”这都是金科玉律;但是,也有些支流毫不避讳地鼓励利用甚至欺骗他人,虚张声势,伪装自己以赢得好感、获取情报等等。在这些支流中,品德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要紧的是速成的技巧和捷径。他对此持批判态度。

柯维坚持,品德乃是成功之根本,“个人魅力”、“积极心态”等,“有时是成功的要素,但却不是最根本的而只是次要的优点”。

在21世纪,中国面对着经济发展与文明崛起的两大命题。相应地,中国人也面对着双重的挑战,一方面是创造财富,力争上游,出人头地;另一方面是内心充实,喜乐幸福,能够体会并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前者是要追求急功近利,近功速效的;后者是要追寻内在满足的。由于这种“双重性”,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中国人需要借鉴的激励资源就不应该只局限于“心态”和“技巧”,还应该包括“品德”这一根本。为此,在编选影响20世纪人类的成功学励志文献时,笔者特别搜寻了包括因斯坦、马丁·路德·金、德兰修女、海伦·凯勒、斯·茨威格在内的一些文字资料,以求弥漫在书中的气氛,除了商业性、功利性的激励,还能有一些对我们生命本体的探究。我想,世纪中国的成功学,应该是复合性的、全面的成功学。

国家的进步,基于个体的进步。国家的成功,离不开国民个人的成功。本书中编选的文字,尽管绝大部分来自西方(这大概与我们文化传统中比较缺乏个体主义有关,也与20中国的时代主题有关),但其指向,却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明复兴。

每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改变之门。谁都不能替他开门。

不过,假如有一些伟大的、深刻的、直抵灵魂深处的敲门声传来,也许他会早一点、快一点给自己开门吧。

把这些敲门声汇合在一起,传递给更多的国人、更多的读者,就是此书的编选目的。

“世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在每个人的身上也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安东尼·罗宾)

同类推荐
  • 巧妙办事的艺术

    巧妙办事的艺术

    本书引用了大量具有哲理性的故事和名人成功的经验,启迪你学会思考,从而让你巧妙办事,轻轻松松完成任务。
  • 心理曹操

    心理曹操

    三国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是千百年来投注了中国人道德偏好,价值判断的一个心灵样本。用社会心理学的手术刀解剖三国英雄曹操,就有了此书。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三国人物文化基因与行为基因,读懂了他们,就认清了你自己,也就认清了你身边的中国人。
  • 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本书结合当前我国公司发展的实际和现状,提出了“做强胜于做大”的经营理念,有针对性地指出经营公司应考虑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如何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如何才能把公司做强、做久,而不是一味地做大,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 罗素说快乐生活

    罗素说快乐生活

    本书分为不快乐的原因、快乐的原因、我的信仰、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幸福观念五部分,内容包括:什么使人不快乐?拜伦式的不快乐等。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好东西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相信,更多无缘踏入北大校门学习、也没有时间到北大听讲座的读者朋友,同样需要北大文化的滋养和启发。《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热门推荐
  • 简单的心理学爱情

    简单的心理学爱情

    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小说,只是想回归到小说世界里
  •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本书的主人公海伦·凯勒,为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海伦·凯勒在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但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用盲文朗读和写作,并靠用手指接触说话人的嘴唇去感受运动,学会了讲话,并最终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
  • 江上遗闻

    江上遗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路过彼岸

    路过彼岸

    一个善良的人儿,一段错误的婚姻,毁去了一段本该美好的人生,余生只剩苦苦挣扎!
  • 一觉醒来发现我穿了

    一觉醒来发现我穿了

    大陆世世流传着一句话:天命者,万物生。智者飞升,留异世,早已算出万年后此世界必将崩塌。天命者现身,以神力为媒介,维持世界规则。可谁说必须保护它?「谁是大反派。」
  • 苏暖一座城

    苏暖一座城

    1.苏城意识到自己心急说的话,才低笑着摇头,然后又看着她的眼睛:“以后你叫我苏城,我叫你夏暖。”2.夏暖看着苏城,看了一会儿,小声却又清楚地说:“苏城,你是不是喜欢我?”问完她就后悔了!她在干嘛!3.他又弯下腰,脸故意和夏暖贴得很近,笑着说,“如果一定要理由,你也可以认为我在正式追求你。”不是冰山的男主,不是小白的女主;不是悲情的男主,不是暖暖的女主;男主有点小小的理想主意,女主贴近现实生活。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一点点共鸣,这是作者写书的原意!
  • 呆萌校草腹黑郎

    呆萌校草腹黑郎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老师,别缠着我啊!”林溪冉对天大声喊道。什么情况,我要什么没什么,为何当初的校草偏偏看上我了!请离我远一点啊,校草。这边叶若寒微微一笑:“怎么?当年追我追的如此辛苦,现在你还想跑?”
  • 拟天

    拟天

    扶桑神树倒塌了,镇界神兽不知所踪,诸天世界失去了支撑。至此天地元气紊乱,规则不全。在这个黑夜常驻、弱肉强食的世间,易逽睁开了双眼。从简而言,这是一个在有着卓越文明却又野蛮,濒临崩溃却又平衡的世界里,挣扎着活下去。然后变强,更强,再更强的故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喂,扶桑树都倒了呐!世界要毁灭啦!易逽:哦,倒了就倒了呗。???(怒):你这家伙咋就半点表示都没有!年纪轻轻怎能不作为!?易逽(茫然):那能怎么办……再种一棵?.(新书求关爱,宝宝要收藏,宝宝要推荐!养书的小伙伴记得放书架哦^v^)
  • 恶魔蓝颜单纯小红颜

    恶魔蓝颜单纯小红颜

    两人从小就是蓝红颜关系,也可以称为青梅竹马。“蓝颜,呜呜。我和他又分手了。”云岩汐抽噎地说。“没事没事,你不是还有我吗?”慕旋墨一脸担忧的表情,其实心里乐开花了。
  • 修罗驾到:废柴小姐太嚣张

    修罗驾到:废柴小姐太嚣张

    “当初可是你先追的我,现在反悔,迟了!”“帝宸焱你个死混蛋,快点起开!!!谁追的你?自作多情!”“哦?难道不是吗?那为夫可要再努力些啊。”一个时辰过后。“我,我承认了还不成吗……”“为夫真是高兴呢,不如,给你写奖励吧,嗯?”“啊——帝宸焱你个死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