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2000000004

第4章 直辖市:未来之路该如何继续(1)

站在最高处,不仅意味着荣耀,也意味着责任。

在中国,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之所以受到特别的关注,不仅因为其地位险要,也因为其背负了巨大的期望。从某种意义上说,直辖市是中国繁荣与富强的缩影。

祸福相依。

突出的政治地位曾为中国的各个直辖市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上海被确定为中国未来的金融中心,亦成为在华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以及宝钢集团等央企青睐的地方;北京是中国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亦是北方经济中心、大型央企的总部所在地;天津滨海新区,获得了巨大的政策优势,吸引了无数的大型央企的投资,最近5年,天津亦因此突飞猛进;而重庆,则迅速整合了八大投(2002年,黄奇帆学习“上海模式”,牵头组建了重庆城投公司、高发公司、高投公司、地产集团、建投集团、开投公司、水务控股和水投公司。这“八大投”由重庆市政府拥有,授权经营,目前已经成为重庆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公共领域重大项目重要的投融资平台。——编者注),成为中国内地的开放高地。

过多地获得政策性扶持,对于这些城市亦多有弊端。最典型的就是各个直辖市的民营经济普遍不发达,缺乏经济活力,无法实现类似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那样普遍地藏富于民,也无法诞生本土富有竞争性的企业巨头。

而除了共性之外,各个城市亦有其各自在未来需要突破的瓶颈。

在上海,海派文化的消失使上海不再是全国乃至全球性的城市,而变成了一个越来越保守的城市,其百年前的开放与博大已经消退。同时,本地人口过多亦使上海成为一个“上海人”的上海,而非中国的上海。而东京、首尔、新加坡、中国台北等其他亚洲城市的崛起,亦使上海“东方巴黎”的地位不再。

北京与天津,则没有调整好各自的定位。在京津冀都市圈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看法,即将北京的经济功能搬到天津,只保留其文化和政治功能。但是,事实上,作为东北进入京津冀都市圈的必经之地,北京仍然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引起巨大争议的是,北京的发展已经逐步成熟,而其将内城四区合并为东西两个城区的做法却与全球性城市“大城小区”的城市规划背道而驰。至于其效果,可能需要很久才能看清楚。

天津则需要突破两个局限。其一是天津与北京之间的关系,天津此前一直是作为北京的屏藩而存在的,未来,天津需要逐步去掉这个政治功能,成为京津冀都市圈新的经济中心。天津的第二大局限,则是整体经济都依赖于国家大型投入,本土经济不发达。此外,图们江的开发,将使中国东北增加出海口,天津的地位必然受到削弱。中国不仅需要一个天上的天津,更需要一个民间的天津。

重庆宣称要做国际化大城市,但该城市一直以来都缺少吸附能力。重庆是中国唯一一个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的直辖市。另外,重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这座城市呈现出普遍的贫穷与局部的繁华,这使重庆难以成为中国公认的大城市。

直辖市的发展,未来如何破局,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上海能否成为未来的远东经济中心?

天津能否取代北京成为北方经济中心?

北京何时不再成为北方的黑洞,而成为发出普惠四方光芒的太阳?

重庆何时成为既大且富的城市?

无论是上海的重新开放、北京的“小镇式繁荣”、天津的滨海新区模式,还是重庆的新内陆开放模式,均是对各个直辖市未来的设想。

而在各个直辖市的破局之策外,直辖市的未来改革,亦呼声日高,甚至在“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直指直辖市的弊端。关于直辖市未来的改革,有两种设想。

其一,是简化直辖市的功能。由于中国的发展已经从沿海推进到内地,实现了普遍的初步崛起,直辖市的表率作用已经终结,重要性相对下降。同时,直辖市过高的政治地位容易导致管理僵化,保守则成为其普遍选择。

在未来10年至20年中,中国可考虑重新定位直辖市的功能,只赋予其在独立的社会发展方面的特殊性,而取消其在政治领域的特殊性。对此,中国可借鉴国外一些特别城市的构建模式,如10年后所有直辖市最高长官,全部不再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而应降级为中央委员或者候补委员。

在未来,淡化了政治色彩的直辖市,将从“政治挂帅”的体制中解放出来,而这其实更有利于直辖市的长远发展。

其二,就中国的国家战略而言,从前的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模式即将让渡于均衡模式。在此情况下,未来内陆将崛起一批非常重要的城市。现有直辖市的数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势。目前,中国只有四大直辖市,而且除重庆外,其他三个直辖市都在沿海,无论从国家战略安全角度,还是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角度来看,都不合适未来发展。若将中国的地域特点、历史沿革和全球其他国家的城市发展先例综合起来考虑,就不难发现,中国设立十大直辖市比较恰当。

武汉、深圳、大连、西安、青岛,乃至未来的湛江、北部湾的核心城市,以及新疆等地,均可考虑设立直辖市。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直辖市?

直辖市不仅需要有强盛的经济,需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还需要有普遍的富裕、合理的阶层分野,更要有吸引四方的归化能力和包容四方的开放气度。

上海能否成为中国的龙头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城市,也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失望的城市。

作为中国的龙头,上海一度成为中国百年来最繁华的城市,亦被称誉为“东方巴黎”。然而,百年变幻,时序轮转,东京、香港、台北、新加坡先后崛起,昔日海上花已无法傲立枝头。

在国内,昔日的“海上花”正面临着两面夹击。先起的深圳,挟改革先声之勇,率先杀出一条血路,以横空出世之态强势崛起。而在上海身后,中国逐步从优先发展沿海的非均衡战略过渡到均衡战略,各个区域中心城市蜂起争雄。上海的沉浮,不仅是上海人努力的结果,亦是国家大势所致。

移民心态的固化、民营企业的凋零、过于政治化造成的保守与僵化、海派文化的没落,乃至其在远东中心地位的下降,都对上海的未来造成了挑战。

前进一步是人生,退后一步是黄昏,上海将何去何从?

第一节上海“远东中心”梦已远?

世博会之于上海,类似奥运会之于北京,上海欲以世博会作为其冲刺全国乃至远东经济中心的奠基礼。

遗憾的是,历史曾经给予上海机会,但上海没有抓住。而从全球经济格局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来说,上海离中国经济中心和远东经济中心的角色,已渐行渐远。

上海关于“远东经济中心”的记忆,更多源自民国时期。不过,这种地位,乃是由特殊时势造就的。

由于港口位置优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成为中国与英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通商口岸之一,此后,列强相继在沪设立租界。租界的存在使上海在一定程度上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进而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20世纪30年代,上海超越香港及东京,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被誉为“东方巴黎”。

同时,上海离民国时期的首都南京很近。当时民国政府实行双都制,南京为政治首都,而四大家族所掌控的几大银行的总行无一例外都在上海,上海因此成为事实上的经济首都,集合了当时全国的经济资源。

但是,随着时世的变化,上海逐渐失去了优势。

新中国定都北京,且以天津作为北京的屏藩,上海不再享有民国时期独大的地位。在毛泽东时代,上海虽仍被“计划”为中国经济第一重镇,但彼时的中国经济发展遭遇长期停滞。矮子丛中,岂有巨人?

在2008年的全球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中,东京高居全球之冠;首尔、大阪、京都、横滨、名古屋、北九州、中国香港等亚洲城市均排在上海前面;中国台北、新加坡则紧随其后。

事实上,随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崛起,上海逐步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迅速腾飞,东京逐步成为远东经济中心,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首都,其国际影响力远超上海。2008年,东京经济总量几近10倍于上海;20世纪70年代之后,韩国汉城(今首尔)逐步崛起,并于20世纪80年代借奥运会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重要的自由港,其地位远远超过上海;随着台湾地区经济腾飞,台北、高雄等也成为亚洲重镇。

20世纪之初,亚洲的重要城市唯东京、上海、香港;21世纪之初,亚洲城市却已是群雄竞起。上海虽着力打造东方之都,但其中心地位已被稀释殆尽,光芒逐步暗淡。

在国内,上海的影响力亦被日益稀释。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均已迈开发展步伐,而这种自发的、内驱式的发展在动力和持续性上,要远胜于行政力量的计划安排。

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即失去先机,直到1992年才开始真正改革,这使得上海不仅落后于深圳及珠三角、长三角其他城市,甚至还落后于一些内地城市。珠三角的崛起,使当时的经济中心从上海转移到了深圳、广州等城市。

而长三角的崛起,在一定意义上不仅没有使上海的地位增强,反而使上海的区域性中心地位有所降低。自1978年以来,上海在长三角中的经济份额,从近一半下降到只有1/4,而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城市却发展迅猛。以苏州为例,其占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份额便从1978年的5.54%迅速上升到2006年的12.19%,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而在制造业领域,长三角区域的其他城市更是全面超越上海。

中国区域经济的群体性崛起,以及条块式的政治与经济体系,亦阻碍了上海成为经济中心。

虽然最近上海被中央批准为中国金融中心,但是,由于金融监管中心、央行、四大国有银行的总部均在北京,上海实际上并无号令天下的优势。同时,在中国的特殊体制下,银行运作按区域进行,上海市的建设银行,并不比内地一省的建设银行级别高。

在上海宣布成为中国金融中心的时候,先后有北京、天津、深圳、重庆、大连、武汉、西安、杭州等城市宣布要成为区域乃至全国的金融中心。

这种条块分割模式,使上海无法完成对全国资源的吸纳,不具备利用全国经济资源的能力。

相较上海,深圳背靠香港,未来的深港一体化将给深圳带来巨大的机遇,使其战略纵深远超上海。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后,深圳拟将特区扩大到龙岗、宝安及光明新区,如此,深圳特区的面积将扩大为现在的5倍。目前,深圳特区只占全市面积的1/5,却创造了全市52%的产值。以前,深圳特区有限的空间被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商业区等重重分割,各地区经济模式相对独立,产业无法有效整合。一旦深圳扩区,其未来释放的能量将是巨大的。

00目前,香港与深圳两地合计面积30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00多万,两城联合将解决彼此的战略纵深问题: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而深圳的金融业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已达9%,深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香港的服务业占香港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为全球主要城市中占比最高的,而深圳发达的制造业与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科技产业,与香港正好形成产业互补;深圳的企业在国内富有竞争力,而香港的企业具有强大的对外辐射能力,深港一体化将使深圳更具全球性的影响力,而香港的自由港地位也将使深圳成为世界物流中心的设想变为现实。

在软件方面,香港多年来一直被誉为全球经济最自由的地方,拥有健全的司法体系和严密的知识产权条例,而其自由港的身份与体制则使得在香港,货币自由兑换、资金自由进出、人员自由迁徙、全球资讯无障碍流通成为可能。深圳一直在管理模式上向香港学习,是内地在管理模式上最接近现代化的城市,这种优势在全国独一无二。一体化的深港比上海更有能力代表崛起的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作为中国经济中心,与纽约、伦敦、东京分庭抗礼,并由此成为新的特大国际都市中心。

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在同一个省份中,不仅地域相连、发展水平接近,而且有较相近的产业基础,因此最容易实现一体化。而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则分布在江、浙、沪三大省级行政区域,实现一体化的行政协调成本相对偏高,甚至很多城市与上海充满同质化竞争,部分中心功能被分流。在引用外资方面,苏州直逼上海,宁波则一直希望在港口航运方面与上海平起平坐。在对民营企业的吸附能力上,长三角城市远超上海。从上海迁走的众多民营企业,大部分搬到了上海的周边城市,杭州、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其省域中心地位带来的优势亦将削弱上海的影响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不仅与香港之间存在互补,亦与珠三角核心城市群中的东莞、惠州形成互补。而深港中心,与广佛中心、珠澳中心形成的珠三角中心,又形成了全国性的辐射与产业互补。如此,深圳形成了三重战略纵深,它在全国的自由经济竞争体系中的作用,非其他城市可比。

不过,正如日本抓住欧洲短期衰落、美国崛起的机会,融入美国经济体系而崛起一样,中国的崛起,亦将使一大批城市成为潜在的国际经济中心,而上海作为呼声最高的城市,其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

同类推荐
  • 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

    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

    本书收录了《提高我国科技生产力的相关战略和策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中国面临着沉重的环境压力》、《环境保护是人类活动的永恒主题》、《论企业战略变革的途径》、《通过四大管理战略使研究所登上四大创新台阶》等文章。
  • 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1001例

    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1001例

    我国成功的加入WTO,既给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契机,同时也给我国原本存在局限发展的酒店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本书根据国际和国内酒店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尤其借鉴了邀请到的中外50位世界顶级酒店专家的成功管理经验,和对世界500强酒店企业进行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对他们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把这些先进的经验和成功的方法,运用最佳的方案,最佳的管理策略总结和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这套健全的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
  •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审计无小事,本书将告诉你怎样在一个审计较为混乱无章的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审计系统,探寻适合中小企业的一套审计方法和制度·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监督就不成体系。如何建立审计规范、确立审计标准,本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更关键的是,它的故事性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简单的描述,平实的语言,日记式的导读,让你一看就明白,一用就上手。“新手”学习,“老手”回炉的内部审计宝典。
  • 中国经济安全的国家战略选择

    中国经济安全的国家战略选择

    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在传统上,主要是指军事安全,国防安全。比如是不是遭遇到外部的军事威胁或外敌入侵等。一国的军事安全如果得不到保障,那么,其领土的完整、边境的安宁、民族的生存、国家主权的独立以至政府对本国统治的权力等,都将受到威胁。因此,传统安全观是以军事安全为核心、为基本内容的。
  •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从金融的视角看就是,谁能控制金融高边疆,谁就拥有了巨大的战略优势。而金融高边疆的崩溃最终必将导致政权的崩溃。国家的边疆,不仅是由陆疆、海疆、空疆(包括太空)构成的三维物理空间,未来还需要包括第四维:金融高边疆。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首先打垮了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抢占了中央银行这一金融战略制高点,渗透和蚕食了金融网络,掌握了清算体系,控制了金融市场,进而剥夺了清帝国的财政税收大权。在失去了对金融高边疆控制权的情况下,任何政治改革、军事自强、工业兴国的美好意图都只能是无法实现的梦想!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热门推荐
  • 异界彼端

    异界彼端

    穿越时光的女生,在异界的彼岸,追寻清梦,无痕。
  • 冰山老公,别过来
  • 《穿越之魔兽世界》

    《穿越之魔兽世界》

    这讲的是一个穷苦人家的百姓一天不小心掉下悬崖,但他被莫名其妙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就是魔兽世界,看他如何在魔兽世界呼风唤雨
  • 中介日记

    中介日记

    房子!房子!!房子!!!这是一个关于房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家庭的房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很多家庭的房子的故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房屋买卖过程,可是却包罗了人间百态世间万象、、、
  • 娶个胖妞生个娃

    娶个胖妞生个娃

    那个雍容尔雅的祁家富态女人,为什么一定要让姿态平庸的她做媳妇?仅仅是因为她的儿子祁家大少爷闯进女厕所对她“动手动脚”? 于是为了保住祁家良好声誉才出此下策?碍于她那即将支离破碎的家庭,她以十万块人名币忍辱出嫁了!新婚期间,她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个长相正常的祁家大少爷竟然是一个白天黑夜判若两人的变态男人! 为了保全贞操,她采取了全面隔离手断,结果还是身不由己的让感情徘徊在变态老公和那个一直唤她为“姐姐”的未成年弟弟身上。新婚三月,一直待她如亲生女儿的婆婆突然大变脸——最终祁家大少爷和她的婚姻走向了终点。然而,一次意外事故,她从危险中幸运脱逃,醒来的时候好友和医生却对她说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她怀孕了!!! 更让人崩溃的是,当这两个对她有暧昧之情的男人知道此消息之后,竟异身同举地转身离开……她会怎么样?她会选择谁做孩子的父亲?肚子里的孩子究竟是谁的?
  • 迟迎的幸福

    迟迎的幸福

    迟来的幸福。她本是乐光向上得女汉子,却无意中撞伤腰部,不幸的事情导致这位乐观女孩儿剩下的人生都将在轮椅中过下去,而木思晨作为这场事故的肇事者。因为对不起,陪着她;因为对不起,他成为她的双腿。上帝因为失去一扇窗给她开上了一个门。
  • 听说你很高冷

    听说你很高冷

    在开学季,一个平凡无奇的小女孩踏上了她的高中之旅。偏偏考上的是一个贵族高中,小女孩却不是贵族,在校园中受尽折磨。最终,等到了他,保护她!
  • 高冷校草请勿爱上我

    高冷校草请勿爱上我

    善良美丽的她--顾若曦认识了高冷帅气的他--冷雨轩。十年前的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了七岁前的记忆。可他却还记得一个小女孩甜甜的说“雨轩哥哥,若曦长大后一定要给你当新娘子”。少年宠溺的摸摸女孩的头“当然了。你顾若曦只能是我的”。(粉丝群号:426346213)
  • 佛虐

    佛虐

    争夺家族的阴谋,苏墨成为了筹码。天赋的测试,苏墨是个天才。依旧被废除出家,阴谋破裂,原来还有更大的阴谋的开始。苏墨的生活也掀起了惊涛骇浪!一部神秘的功法,他踏上了寻求大道的路。至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一条追求巅峰的路。繁华落尽,留下尘埃!破茧成蝶,终成大道。
  • 摘星追月

    摘星追月

    本是驴友,哪只为避雨一朝穿越,谁知到老天爷你是几个意思,我们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啊。古代大齐,一个历史都没有记载的古国,人家穿越都是女特工,女杀手,军医,特种兵的。我一个吃货驴友让我怎么变成外挂小公举啊。好吧,霸气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既然老天爷让我来了就一条道走到黑吧,谁让咱是东北大妞呢,虎啊。这是什么节奏啊,黑心皇子,可爱正太,霸道总裁,花式来袭,看来是撞大运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