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100000011

第11章

津浦北段

第二军司令官 西尾寿造

参谋长 铃木率道

第五师团 板垣征四郎

第九旅团 国崎登

第二十一旅团 坂本顺(坂本支队)

直属各联队

第十师团 矶谷廉介

第八旅团 长濑武平

第三十三旅团 田岛荣次郎(濑谷支队)

直属各联队

第一○六师团之一旅团

野战重炮第一旅团

重炮第二联队

独立机枪第六大队

独立机枪第十大队

独立轻装甲第十中队

独立轻装甲第十二中队

航空兵团所属部队

伪山东自治联军部队

津浦南段

华中派遣军 畑俊六

参谋长 河边正三

第十三师团 荻洲立兵

第一○三旅团 山田栴二

第二十六旅团 治田德重

直属各联队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1509《民国二十二年度国防作战计划》。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1509《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甲案)。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1509《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乙案)。

④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1509《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甲案)。

⑤ 《卢沟桥事变前之中国军备情况》,见何应钦《对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军事报告》1937年2月,载(台)《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三)》,第351页。

① 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一九三七年七至十二月份)》,台北国史馆1987年6月版,第755页。

① 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1931-1945)》,海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页。

② 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1931—1945)》,第182页。

① 荣孟原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461—515页。

① 施子愉译:《抗战初期德日法西斯诱降的阴谋》(1937年10月—1938年1月),《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3期。

② 施子愉译:《抗战初期德日法西斯诱降的阴谋》(1937年10月—1938年1月),《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3期。

① 复旦大学历史系:《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1931—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7—48页。

② 施子愉译:《抗战初期德日法西斯诱降的阴谋(1937年10月—1938年1月)》,《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3期。

③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第二十四辑(1938年),中华书局1980年5月版,第10页。

④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第二十四辑(1938年),中华书局1980年5月版,第12页。

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上册,台北综合月刊社1973年5月初版,第433页。

①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田琪之译:《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中华书局1979年7月版,第3页。

②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田琪之译:《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中华书局1979年7月版,第3页。

③ 同上,第6—7页。

①《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1卷第2分册,中华书局1981年5月版,第18—19页。

② 崔万秋:《日本记录中的台儿庄之战》,原载台北《传记文学》第35卷第4期、第5期,选自《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版,第304—321页。

③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第3页。

④ 崔万秋:《日本记录中的台儿庄之战》,《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07页。

⑤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第5页。

① 曹聚仁、舒宗侨:《中国抗战画史》,联合画报社1947年版,第141页。

② 崔万秋:《日本记录中的台儿庄之战》,《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07页。

③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第30页。

④ 崔万秋:《日本记录中的台儿庄之战》,《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07—308页。

①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第30页。

① 第四集团军总政训处编《李总司令演讲集》,1935年9月版,第60页。

① 第四集团军总政训处编《李总司令演讲集》,1935年9月版,第139页。

② 第四集团军总政训处编《李总司令演讲集》,1935年9月版,第203页。

③ 《焦土抗战》,珠口日报社1937年12月版,第1—2页。

④ 广西《干校校刊》1937年18—19期合刊,第274页。

① 《历史档案》,1984年第3期,第99页。

① 胡璞玉主编:《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一),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81年版,第11页。

② 胡璞玉主编:《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一),第11—12页。

③ 胡璞玉主编:《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一),第14页。

①(台)《先总统蒋公言论总集》卷15,第13—14页。

① 何思源:《我与韩复榘共事八年的经历和见闻》,载《一代枭雄韩复榘》,第71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6月版。

① 《民国档案》,1987年第3期,第9页。

② 梁漱溟:《七七事变前后的韩复榘》,载《一代枭雄韩复榘》,第224页。

③ 黎重光:《中兴煤矿与山东省府的周旋应酬》,载《一代枭雄韩复榘》,第104页。

① 杜天锡:《韩复榘·言行琐记》,载《一代枭雄韩复榘》,第194页。

② 何思源:《我与韩复榘共事八年的经历和见闻》,载《一代枭雄韩复榘》,第72页。

① 王道生:《大本营派我到韩部》,见《一代枭雄韩复榘》,第237页。

① 陈兴唐主编:《中国国民党大事典》,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522页。

② 《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502页。

① 《第五战区关于徐州会战的作战方针及指导要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全宗。

①《第五战区三分区李品仙部在津浦南段战斗详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全宗。

② 《李品仙回忆录》,台北中外图书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139页。

①②③ 长江:《桂兵佳话》,《大公报》1938年3月19日第2张6版。

① 《李品仙回忆录》,第139—140页。

② 《李宗仁回忆录》下册,广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0年版,第178页。

③ 金仲华:《池河西岸的激战》,《抗战三日刊》第42号,1958年2月3日。

① 《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在津浦线南段作战的战斗详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全宗。

① 《池河两岸苦斗七昼夜》,《大公报》1938年2月1日第2版。

① 胡璞玉:《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一),第17页。

①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4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29页。

①② 长江:《淮上观战记》,《大公报》1938年2月25日第3版,2月20日第2版。

③ 惜梦:《徐海风云》(四),《大公报》1938年4月2日第3版。

④ 《大公报》1938年2月20日第2版。

① 长江:《淮上观战记》(四),《大公报》1938年2月25日第3版。

② 《于部壮烈牺牲》,《大公报》1938年2月13日第2版。

① 《陆军第五十九军张自忠部淮河沿岸战斗详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全宗。

② 胡璞玉:《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二),第48页。

① 《陆军第五十九军张自忠部淮河沿岸战斗详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全宗。

② 《抗日名将张自忠》,中国文史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121页。

③ 《第五十九军张自忠部淮河沿岸战斗详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④ 《抗日名将张自忠》,第17页。

① 《第五战区李宗仁战况电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全宗。

① 长江:《安徽政治在好转中》,《大公报》1938年3月5日第3版。

② 长江:《安徽政治在好转中》,《大公报》1938年3月5日第3版。

③ 长江:《安徽政治在好转中》,《大公报》1938年3月5日第3版。

① 长江:《安徽政治在好转中》,《大公报》1938年3月5日第3版。

② 长江:《皖中战影》(续),《大公报》1938年3月13日第2版。

③ 长江:《皖中战影》(续),《大公报》1938年3月13日第2版。

④ 长江:《皖中战影》(续),《大公报》1938年3月13日第2版。

①《第五战区三分区李品仙部在津浦南段战斗详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全宗。

② 陆诒:《合肥血战记》,王叔明编《抗战第一年》(上),商务印书馆1941年1月初版,第284页。

③ 长江:《皖中战影》(续),《大公报》1938年3月13日第2版。

① 《皖中一老叟畅叙抗敌经过》,《扫荡报》1938年6月26日第4版。

① 包子静:《皖北的红枪会》,《徐州突围》徐州突围编委会,生活书店1938年9月版,第330页。

② 王达夫:《淮上英雄》,《抗战三日刊》,1938年4月19日。

③ 王达夫:《淮上英雄》,《抗战三日刊》,1938年4月19日。

① 包子静:《皖北的红枪会》,《徐州突围》,第337页。

② 胡璞玉:《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二),第87页。

③ 包子静:《皖北的红枪会》,《徐州突围》,第335页。

④ 包子静:《皖北的红枪会》,《徐州突围》,第337页。

① 《敌军的自承》,《大公报》1938年4月22日第3版。

② 《敌军的自承》,《大公报》1938年4月22日第3版。

③ 《敌军的自承》,《大公报》1938年4月22日第3版。

④ 《敌军的自承》,《大公报》1938年4月22日第3版。

① 《敌军的自承》,《大公报》1938年4月22日第3版。

② 长江:《淮南战场》,《大公报》1938年3月10日第2版。

③ 《李品仙回忆录》,第141页。

① 《新华日报》,1938年2月12日。

② 《新华日报》,1938年2月14日。

③ 《抗日名将张自忠》,第121页。

④ 《李宗仁回忆录》(下册),第512页。

① 《大公报》1938年4月7日第3版。

① 胡璞玉主编:《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二),第101页。

① 胡璞玉主编:《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二),第102页。

② 孙震:《第二十二集团军关于滕县战役的战斗详报》,《悲壮之役——记1938年滕县抗日保卫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① 《悲壮之役——记1938年滕县抗日保卫战》,第11页。

① 《悲壮之役——记1938年滕县抗日保卫战》,第51页。

① 张宣武:《滕县守城亲历记》《川军抗战亲历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60页。

② 张宣武:《滕县守城亲历记》《川军抗战亲历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60页。

① 《悲壮之役——记1938年滕县抗日保卫战》,第16—17页。

① 《悲壮之役——记1938年滕县抗日保卫战》,第17页。

① 《悲壮之役——记1938年滕县抗日保卫战》,第17页。

① 《悲壮之役——记1938年滕县抗日保卫战》,第176页。

② 《李宗仁回忆录》(下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30页。

③ 《悲壮之役——记1938年滕县抗日保卫战》,第178页。

① 《国民政府公报》1938年4月7日渝字三十八号。

② 《新华日报》1938年5月9日第三版。

③ 《新华日报》1938年5月9日第三版。

① 曹仲植:《临沂歼灭战》,《大公报》1938年3月21日第2版。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562页。

① 王拒吾:《第四十军防守临沂之战》,《徐州会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85年12月版,第109页。

②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565页。

① 《张上将自忠纪念集》卷17,张上将自忠纪念委员会,1948年版,第55页。

② 《张上将自忠纪念集》卷17,第62页。

① 《张上将自忠纪念集》卷17,第62页。

② 《英烈千秋》,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82年版,第23—24页。

③ 《抗日名将张自忠》,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209页。

① 《爱国抗日三将军》,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第116页。

① 《抗日名将张自忠》,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566—567页

①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第30页。

② 《第五十九军临沂附近第1次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24—125页。

① 《徐州会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第139页。

① 《徐州会战》,第140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570—571页。

② 《李宗仁回忆录》(下),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23、738页。

① 《大公报》1938年3月26日第2版。

② 《国民政府公报》民国二十七年四月二日,渝字第三十六号“令”。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585—586页。

① 《第五十九军临沂附近第2次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31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586页。

② 《第五十九军临沂附近第2次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32页。

① 张宗衡:《回忆张自忠将军》,《文史资料选辑》第94辑,第48-49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597页。

② 《第五十九军临沂附近第2次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4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05页。

②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第37页。

① 《第五十九军临沂附近第3次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37页。

① 《第五十九军临沂附近第3次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38页。

① 胡璞玉主编:《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二),第128—129页。

② 《临沂两次战斗》[国民政府军令部战史会档案(二十五)3325],第630-636页。原件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42页。

① 崔万秋:《日本记录中的台儿庄之战》,台北《传记文学》第35卷第4期。

① 崔万秋:《日本记录中的台儿庄之战》,台北《传记文学》第35卷第4期。

② 崔万秋:《日本记录中的台儿庄之战》,台北《传记文学》第35卷第4期。

③ 崔万秋:《日本记录中的台儿庄之战》,台北《传记文学》第35卷第4期。

① 苍岑:《台儿庄歼敌记——两受伤团长谈活》,《大公报》1938年4月4日第2版。

①《陆军第三十一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国民政府军令部战史会档案(二十五)3338原件载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选自《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版,第22页。

①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第35页。

① 《陆军第三十一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26页。

① 侯象麟:《第二集团军台儿庄战役实录》,台北《传记文学》第32卷第4期。

②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第35页。

① 惜梦:《台儿庄歼灭暴敌血战的一幕》,《大公报》1938年4月9日第3版。

① 长江:《台儿庄血战故事》,《大公报》1938年4月18日第3版。

② 曹聚仁、舒宗侨:《中国抗战画史》,第157页。

① 《陆军第三十一师于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29页。

① 《陆军第三十一师于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0页。

① 牛洪凯:《蒋介石李宗仁视察台儿庄》,《台儿庄文史资料》第1辑,第33—34页。

② 张金照:《第三十师增援台儿庄作战片断》,《徐州会战》,第182页。

③《陆军第三十师台儿庄一带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43页。

①《陆军第三十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43页。

① 周鼎华:《火网上的台儿庄》,《扫荡报》1938年4月7日第2版。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594页。

① 《陆军第三十一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2页。

② 《陆军第三十一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2页。

① 《陆军第三十一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2页。

② 《陆军第三十一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2页。

① 《第三十一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3页。

② 《第二十七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62—63页。

③ 《第二十七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62—63页。

① 《第二十七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64页。

① 《第三十一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46页。

① 《第三十师台儿庄附近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47—48页。

① 《第二十七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66页。

① 《徐永昌日记》(第4册),台北近代史研究所,第254页。

① 《第三十一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6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03页。

③ 《徐永昌日记》第4册,第254页。

① 《台儿庄战役期间蒋介石密电选》,《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45页。

② 《第三十一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6—37页。

① 《第二十七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68—69页。

①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二卷第一分册,第37页。

① 侯象麟:《第二集团军台儿庄战役实录》,台北《传记文学》第三十二卷第四期。

② 《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515页。

③ 《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515页。

① 《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516页。

② 《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516页。

① 《第三十一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39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08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07—608页。

①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1分册,第37页。

② 《第二集团军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1页。

③ 侯象麟:《第二集团军台儿庄战役实录》,台北《传记文学》第32卷第4期第32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08—609页。

① 《徐永昌日记》(第4册),第258页。

② 《徐永昌日记》(第4册),第258—259页。

① 崔万秋:《日本记录中的台儿庄之战》,台北《传记文学》第35卷第4期、第5期。

① 《第二十七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74—75页。

② 《第二十七师台儿庄战役作战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75—76页。

① 苟吉堂:《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抗战记实》,第15页。

② 小方:《血战居庸关》(三),《大公报》1937年9月29日第2版。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567—568页。

① 苟吉堂:《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抗战纪实》,第63页。

② 《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85页。

① 《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团结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191—192页。

① 《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团结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192—193页。

① 《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92—93页。

① 孙天胜、王恒君、李芳:《鲁南奇峰抱犊崮》,山东枣庄日报社印刷厂1991年5月版。

① 王仲廉:《征尘回忆》,台北煜洲排版打字印刷有限公司印刷,1978年版,第214—215页。

① 小方:《血战居庸关》(三),《大公报》1937年9月29日第2版。

① 姚国俊:《台儿庄一带作战记》,《徐州会战》第210页。

①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第34页。

① 范令:《鲁南会战中的奇迹》,上海《文汇报》1938年5月3日第3版。

② 《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99—100页。

① 苟吉堂:《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抗战记实》,第90页。

② 《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役资料选编》,第101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01页。

① 胡璞玉:《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三),第140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04—605页。

① 胡璞玉:《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三),第142—143页

② 苟吉堂:《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抗战纪实》,第73页。

①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第37页。

② 侯象麟:《第二集团军台儿庄战役实录》,台北《传记文学》第32卷第4期,第31页。选自《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232页。

① 《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07页。

① 苟吉堂:《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抗战记实》,第15页。

② 《抗战名将罗芳圭灵榇抵汉》,长沙《大公报》1938年4月15日第2版。

① 《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08—109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08页。

③ 侯家麟:《第二集团军台儿庄战役实录》,《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233页。

① 万迪生编:《台儿庄血战史》,新时代出版社1938年版,第80页。

①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9页。

② 原文如此,孙连仲应为集团军总司令。

③ 万迪生编:《台儿庄血战史》,新时代出版社1938年版,第80—81页。

① 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俄两国军队在东普鲁士所进行的坦能堡之战。1914年8月,德第八军主力在东普鲁士的古屏能攻击俄第一军遭失败,德第八军司令官辞职,由兴登堡元帅接任。兴登堡接任后改变了战法,着第八军主力后撤,而决定先击破由瓦哨——乌斯道进攻的俄第二军。此时,俄第二军正在坦能堡猛攻德第二十军团,其以优势兵力压迫,德军形势殊危。兴登堡元帅一面命第二十军团尽力抵抗当面之敌,一面调兵遣将,对俄第二军形成包围之势,而后发动总攻,一举将俄第二军全部歼灭。是役德军俘敌9.6万,毙敌愈10万。

① 《新华日报》1938年4月13日第3版。

② 陈诚、陆诒等著:《台儿庄血战记》,现代出版社1938年版,第23页。

① 《新华日报》1938年4月17日,第1版。

② 《扫荡报》1938年4月8日第3版。

① 《新华日报》1938年4月10日第2版。

① 万迪生编:《台儿庄血战史》,第82页。

① 《武汉日报》1938年5月4日第2版。

② 《国民政府公报》1938年5月11日。

① 《武汉日报》1938年6月1日第2版。

② 万迪生编:《台儿庄血战史》,第83页。

③ 陈文杰编著:《歼敌台儿庄》,第87页、第88页。

④ 万迪生编:《台儿庄血战史》,第83—84页。

① 万迪生编:《台儿庄血战史》,第84页。

② 陈文杰编著:《歼敌台儿庄》,第88页。

③ 陈文杰编著:《歼敌台儿庄》,第89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14页。

① 《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16页。

② 《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16—117页。

① 《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17页。

② 《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18页。

③ 《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18页。

①《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18-119页。

① 《第二十军团鲁南会战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20—121页。

① 《第三十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50—51页。

② 《第三十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51页。

③ 《第二集团军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3页。

① 《第二集团军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4页。

② 《第三十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51页。

① 《第二集团军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4页。

① 《第三十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52页。

① 《第三十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53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19页。

① 《第二集团军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第17—18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15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18页。

② 此件系军令部抄呈蒋介石之李宗仁、白崇禧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18-619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19页。

① 长江:《慰问台儿庄》,《大公报》1938年4月15日第3版。“×××路”,指第二十六路。

① 《孙连仲将军会见记》,汉口《申报》1938年4月15日,转引自汉口《半月文摘》,第2卷5期。

② 长江:《慰问台儿庄》,《大公报》,1938年4月15日第3版。

③ 《日本士兵涩谷升日记之一段》,《中国抗战画史》第158页。

④ 《敌军的自承》,《大公报》1938年4月16日第3版。

① 陆诒:《沓进台儿庄》,《新华日报》1938年4月12日第2版。

② 《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517页。

③ 《陈诚部长谈台儿庄会战经过》,《新华日报》1938年4月13日第3版。

① 《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453页。

② 韬奋:《台儿庄留下了什么?》,《抗战三日刊》第62号(1938年4月13日)。

③ 符致兴译:《台儿庄之战》,(上海《大陆报》1938年4月9日),《团结报》1993年4月14日第2版。

① 《英德美舆论对我抗战前途乐观》,《扫荡报》1938年4月10日,第3版。

② 符致兴译:《台儿庄之战》,《团结报》1993年4月14日第2版。

③ (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596页。

① 转引自《陈诚部长阐述徐州会战清算与我空军征日意义》,《新华日报》1938年5月25日第2版。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648页。

② 《陈诚私人回忆资料》(上),《民国档案》杂志1987年第1期,第18—19页。

③ 唐德刚:《李宗仁与台儿庄大战口述》(1993年4月9日在山东枣庄市“纪念台儿庄大战5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发言)。

① 胡定芬:《在鲁南迂回线上》,《扫荡报》1938年4月22—23日第3版。

① 胡璞玉:《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二),第16页。

① 胡璞玉:《抗日战史·徐州会战》(二),第18页。

② 《台儿庄大战的总结算》,《中国的抗战》第2集,第84—86页。

③ 《台儿庄无异坦能堡》,《新华日报》1938年4月2日第2版。

① 《陈诚同记者谈台儿庄会战经过》,《新华日报》1938年4月12日、13日第3版。

② 陆诒:《鲁南会战》,《新华日报》1938年4月15日第2版。

① 符致兴译:《端纳与民国政坛秘闻》,湖南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第346页。

② 《白崇禧先生访问纪录》上册,台北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85年5月再版,第174页。

③ 《李宗仁回忆录》,第510页。

④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590页。

① 陆诒:《鲁南会战》,《新华日报》1938年4月15日第2版。

② 《新华日报》1938年4月3日第4版。

③ 顾相贞:《临沂抗战纪略》,《徐州会战》,第140页。

④ 惜梦:《徐海风云》(四),《大公报》,1938年4月2日第3版。

① 长江:《鲁南运动战的经验》,《大公报》,1938年4月24日第2版。

② 谢冰莹:《李宗仁将军会见记》,《抗战日记》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发行,1981年6月版,第293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01页、第406页。

④ 《周恩来年谱》,第397—398页。

① 《周恩来年谱》,第406页。

② 《周恩来年谱》,第406页。

③ 刘培植:《铁骨春秋》,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70—73页。

④ 刘培植:《铁骨春秋》,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73页。

① 刘培植:《铁骨春秋》,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79页。26路军系孙连仲第二集团军。

② 《群众周刊》第3卷,第246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986年12月版,第184页。

④ 《朱德年谱》第188页。

① 《江苏党史资料》第32辑第73页。

② 戚惠民、董助才主编:《忆郭子化》,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51页。

③ 戚惠民、董助才主编:《忆郭子化》,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281页。

④ 《忆郭子化》,第282页。

①《忆郭子化》,第283、284页。

同类推荐
  • 巡洋舰肇和上的四代人

    巡洋舰肇和上的四代人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但是我们家和对面岛国的爱恨情仇,远远不止70年,那段岁月已经有121年了。而这段爱恨情仇,起源于一艘早已被历史与人们遗忘在广州湾虎门海域的战舰,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肇和。如今,总是有人指责二战时期的中国海军懦弱不堪,闭门不出,畏敌不前,只能自沉殉国。甚至有人说二战中国海军一见到日本联合舰队连腿都软了,还能有什么海战。每每听到,总让人心中总有一丝酸楚。今天我就要来讲述这段早已不为人知的历史,揭示这条美丽战舰她伟大的一生。
  • 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

    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

    在抗日战争中,人们都知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却很少有人了解中国抗战的第三战场,即印缅战场,介绍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的著作更是凤毛麟角。本书以许多亲临印缅抗日战场的老兵的回忆为主,辅以相关学者的研究,将一副真实的中国驻印军远赴印缅抗日的画卷徐徐地在读者面前展开。本书是第一部中国抗日第三战场印缅抗战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抗战三十六计

    抗战三十六计

    抗战时期的江淮大别山一带情况复杂异常,有鬼子伪军和汉奸特务。同时也有将坚决抗战的新四军和国军,同时也有自发的地方抵抗武装,中间又夹杂着见风使舵的军阀土匪。年轻的孙征有着特殊的身份,他组建起一只有着红军战士、当地武装和退散至此的国军的坚强部队,在复杂的形势中,他充分利用一切力量,发挥着中国神奇的战争谋略,将古代的三十六计运用得淋漓尽致,他的部队在战斗中不断的壮大,最终创造出新的计谋将敌人彻底击败,在胜利中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 异次元世界军武小剧场

    异次元世界军武小剧场

    一些幻想,遐想,却是理想。一些希望,期望,终为野望。有梗有料,多是搞笑!生活中那么多的不如意,开心一下吧
  • 野枪

    野枪

    他是英雄的后人,他具有中国军人特有的坚韧与倔强,他是脱掉了军装的中国特种兵,被称为铁骨铮铮的中国硬汉。天生便是职业军人的陶野曾是大名鼎鼎的老虎团中最出色的突击兵,离开倾注了理想和青春的军营后,为了继续从军梦,他毅然加入法国外籍军团,成为黑桃小组的一员。法国外籍军团和黑水公司是世界上两大超级佣兵公司,为了占据佣兵市场,捍卫军人荣誉,黑桃小组成为这场战役中举足轻重的筹码。飞溅的鲜血,奔涌的热泪,爱与恨。憎恶与怜悯,阴谋与荣誉,时刻发出惊天动地的碰撞,中国军人的传统理念与当代佣兵信条的冲撞恍若惊雷。不弃不离,自己搞定!看陶野和他的战友谱写一曲当代中国军人的赞歌。
热门推荐
  • 岩破惊天

    岩破惊天

    遗世孤儿,幸得隐世之人眷顾。平凡无奇,却因体内之花涅槃。我本凡人,奈何此般身世,不容我随波逐流于世,三千烦丝,接踵而至。这个世界,终究还是欠了我太多理不清的债,而我,必须要让所有恩怨粉碎在指掌之间。且看洛炎如何从懵懂少年,一步步造就世间传奇!
  • 蓝色妖姬之混沌的爱

    蓝色妖姬之混沌的爱

    迷乱的爱,方向在何处。相守是一种承诺,我的承诺,我的爱
  • 吞仙道主

    吞仙道主

    仙路本渺渺,血海白骨舟。世间千万道,何道铸千秋?一个从大周山脚下走出来的平凡少年,无意间踏上了一条波澜壮阔的修仙道路,符宝、丹宝、婴宝,凭借着心中的执念,他杀人夺宝,步步争仙,最终走向修真界的巅峰。欢迎书友们加入《吞仙道主》书友群,群号码:422977144
  • 灭魂猎人

    灭魂猎人

    【灭魂猎人】的职责是猎杀捕食人类的【魂族】。强大的【魂首】让一直自以为【魂首】好欺负的主角们:【灭魂猎人】A系二组感到挫败。最后是整个【魂族】覆灭还是依旧存在?最后【灭魂猎人】真的灭掉了【魂首】吗?
  • 万方维度

    万方维度

    关于此书:喜欢故事流的读者请绕道。这里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很平淡,一般人都不会喜欢。这里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在宇宙中,除了人类认知的元素之外,还存在一张宇宙公认的【宇宙元素周期表】!这些元素,就是科学对接神学的必然因素。科学与神学的对接融合,在维度之中,没有不可能。
  • 上古神兽世界

    上古神兽世界

    昔盘古创世,混沌初开;大荒之界,风起云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四海之内,群雄争霸。末代炎帝,如何沉浮?一代黄帝,笑看风云;凡人界一时多少风流人物竞相登场,兵神蚩尤,战神刑天,水神共工------此时妖魔界也纷纷突破上古封印,参与其中,谁将是这场浩劫的主宰呢?盘古血脉重现,伏羲后人风清予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四海,四荒,四极各怀其心,且看风云谁手;神兽既是坐骑也能参与其中战斗,兽血沸腾,谁与争锋!
  • 我俩情缘吧

    我俩情缘吧

    我看你挺合我胃口的,不如我俩~~呵呵,讨厌~~你懂得……
  • 魔神之使徒

    魔神之使徒

    青年疑惑的接过卷轴,见卷轴最上面的符文有一个公牛角一样的图案,然后潦草的将一行行他看不明白的类似拉丁文的血红字迹勾勒在卷轴上,他皱着眉审视着侏儒。那侏儒摇摇头,有些不耐烦的道:“让你签,你就签了吧,那么多疑问干嘛。反正这个世界不是早让你了无生趣嘛,到了那个世界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夏之渡

    逆夏之渡

    文章描述一群高考的毕业生因为放松心情庆祝高考的结束,由班里的某名富二代提供了豪华的轮渡,以供同学缓解多年来的压抑心情。然而一起起诡异的凶杀案在大伙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纷至沓来,这些学生被这措手不及的“杀人游戏”暴露了最真实的人性,然而多年前的真相水落石出,使他们难逃命运的魔掌的原因又会是什么,这场人性之间的较量终究会是怎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