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7900000003

第3章 孙子兵法(2)

【解读】

关于庙算,《三国演义》中有两个特别突出的事例。其一是官渡之战中郭嘉论十胜十败,郭嘉认为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郭嘉对曹操分析说:现在袁绍有十个因素足以导致他的失败,而您有十个优势可以制胜,所以袁绍虽然看上去兵容强盛,却不足为惧。袁绍礼仪繁缛,而您顺其自然,这是道胜;袁绍违反天下大势,而您是顺应形势,这是义胜;自从汉桓帝、汉灵帝以来,政治往往过于宽缓,袁绍偏偏还做得更松弛,而您却雷厉风行,这是治胜;袁绍表面看来很是宽厚,其实内心却很防范别人,所用的人多是姻亲之人,而您是外面简明,内心明察,唯才是用,这是度胜;袁绍想法很多,却无法下决断,您是觉得一个计策可行,就马上付诸实施,这是谋胜;袁绍刻意沽名钓誉,您是以诚待人,这是德胜;袁绍体恤亲近的人,忽略关系远的人,您却是无论远近,考虑周到,这是仁胜;袁绍容易听信谗言,导致自己迷惑错乱,而您却让谗言止息,不能发挥作用,这是明胜;袁绍混淆是非,您法度严明,这是文胜;袁绍喜好虚张声势,不懂得用兵的要点,您却是以少胜多,用兵如神,这是武胜。您有这十种优势,袁绍失败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依靠这十胜,以少胜多,打败袁绍。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赤壁之战中,却也有人认为曹操连犯“四忌”,必败无疑。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周瑜:

当曹操号称以八十万大军压境时,孙权的臣下有的主战,有的主降。正好此时周瑜从驻守地回朝,孙权就问他的看法,周瑜说:“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您以神武雄才,仰仗着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的基础,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应该横行天下,为国家除害,为何要投降汉贼曹操呢?况且曹操此番前来,多犯兵家之忌:北方尚未平定,马腾、韩遂是其后患,而曹操却长期在南方作战,一忌也;曹操的北方军队不熟悉水战,他舍弃擅长的陆军,用自己不擅长的水军,与东吴争衡,二忌也;现在又是隆冬严寒的季节,战马没有草料供应,三忌也;驱使中原的士卒,长途跋涉,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曹操的军队犯此数忌,即使军队再多,也必将失败。”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也果如周瑜所论,大败而逃。

由这两个战例可见,庙算是多么重要!

作战第二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1],革车千乘[2],带甲[3]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4],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注释】

[1]驰车千驷:驰车,运载士兵用以攻击敌人的轻便战车。驷,古代一辆车由四匹马拉动,这四匹马就叫作“驷”,后来引申为一辆车就叫作一驷。

[2]革车千乘:革车,运输军需粮草物资的辎重车。乘,也是一辆车的意思。

[3]带甲:指步兵。

[4]胶漆之材:指制造和保养维修弓箭甲盾所用的材料。

【译文】

孙子说:兴兵作战的一般原则,需要出动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步兵十万,并要向千里之外运送粮草。那么前后方的军需费用,招待国宾使者和谋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的耗费,战车、甲胄的保养等,每天要消耗千金。照此准备好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动。这样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如果拖久了,就会致使士兵士气低落,不再有进攻的锐气,一旦攻城,则会导致力量耗尽。长期在外作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力量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乘机而起,趁火打劫。这样,即使有足智多谋之士,也不能挽救危亡局势,无法善后。所以,用兵只听说将领老老实实进行速胜,却没有见过指挥巧妙而要进行持久作战的。战争旷日持久却有利于国家,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过。因此,不能充分认识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解读】

本节主要通过对作战物资的巨额耗费,指出利在速战的道理。按照当时的配置,一辆驰车上有甲士三人,步兵七十二人,共七十五人,一千辆车就有七万五千人。一辆革车上有炊事员十人,守卫服装盔甲的有五人,养马、牛等牲口的有五人,砍柴、汲水的有五人,一辆车上总共有二十五人,一千辆车就有二万五千人。这样革车加上驰车上的人数总共有十万。这十万人的给养,每天的耗费数额都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要速战速决,以减少对国家的消耗。即使不是因为军费开支,速战也是必要的,“兵闻拙速”可以说是普遍的道理。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皇帝苻登与后秦皇帝姚苌对峙。后秦的豫州刺史苟曜据守逆方堡,但他暗地里和前秦的苻登勾结,答应做内应。苻登大喜,率军孤军深入,进占泾水口的范氏堡,强渡渭水,进据曲牢,驻扎在马头原,进逼长安。姚苌引兵迎战,结果大败,损兵折将不在少数。姚苌归拢残部,要再与苻登决战,众将道:“陛下用兵一向谨慎,每每以计取胜。今天我军已经失利,而陛下为何还要与贼决战呢?”姚苌道:“苻登用兵迟缓,不识虚实,今天却一改常态,轻兵直进,占据东方,摆明了是把我军向西赶,西面是苟曜的壁垒,他一定与苟曜有阴谋,如果我们攻势稍缓,他们的阴谋一定得逞,要在他们尚未会合的时候,攻击他,打破他们的计划。”姚苌挥军再战,苻登万没料到姚苌一反往常规律,受挫之后依旧猛攻自己,被杀个措手不及,激战数日,前秦兵屡败,由于给养难继,苻登只得退守。

从这个战例可以看出“兵闻拙速”的重要性,即使刚刚战败,为了不使敌人的战略意图得逞,也要迅速作战,这样不但可以摧毁对方的战略意图,还导致对方给养不足,从而迫使对方节节败退。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1],粮不三载[2]。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3]。力屈、财殚,中原[4]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5]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6],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7]。

【注释】

[1]役不再籍:役,兵役。役不再籍,指征兵只征一次。

[2]粮不三载:指运送粮草,只运送两次,不运第三次。第一次,粮草随军队运至敌境,一路供应粮草;第二次,是等军队凯旋时,粮草再次从国内运至国境,迎接军队回来,作为返回路上的粮草消费;在敌国作战期间,则掠取敌人的粮草庄稼作为自己的军需物资,这也就是后面所说的“因粮于敌”。

[3]丘役:指赋税徭役等。

[4]中原:指国内。

[5]罢:通假字,通“疲”。

[6]戟楯蔽橹:楯,即盾。蔽橹,即大盾,用在战车上,作为防护。

[7]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钟、石,都是古代计量单位。一钟是六百四十升,一石是一百二十斤。萁秆,即豆秸。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不需要再次征集兵员,不需要超过两次运送粮草。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粮草则通过掠取敌国来获得,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得到满足。国家之所以会由于军队作战而变得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时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当地百姓财物枯竭;财政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消耗,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家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供应问题,从敌国搞到一钟粮食,抵得过从本国运出二十钟;在当地取得草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运出二十石。

【解读】

本节讲如何处理军需物资供应问题,提出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办法。在这里,孙武把军需物资分为两类,一类是兵器、装备等,这类主要是通过国内来供应;一类是粮草,这类可以通过掠取敌人的粮食、田野获得。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采取的策略与之相似。为保证收复新疆的胜利,左宗棠首先做的就是物资准备,即筹粮、筹转运。左宗棠认为“粮、运两事,为西北用兵要着”。出关作战,战线长达数千里,沿途跋涉,翻越天山,军粮的筹集和运输都相当困难。为广筹军粮,左宗棠分南、北两路加紧采办,北路于归化设“西征采运总局”,在包头设分局,并派人到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一带开辟粮源;南路主要在河西走廊的凉州、甘州、肃州一带,从1873年至1875年,共采粮四十七万五千石。河西走廊历经战乱,人民生活困苦万状,因此左宗棠于采办之外十分重视屯田。1874年,张曜一军进驻哈密,左宗棠立即指示他:“哈密既苦兵差,又被贼扰,驻军其间,自非力行屯田不可。”关外屯田,首先要兴修水利。后来,哈密屯田终于取得成效,垦荒两万亩,每年可收军粮几万石。有了粮,还需要运输。在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西北地区,运输工具关内以车驮为主,关外以驼运为主。出征的士兵,除武器、装备外,还不得不裹带一部分粮食行军。经过左宗棠多方设法,分途采运,到1876年初夏军事行动即将开始时,已在安西、哈密、古城子、巴里坤等前沿地区集中了二千四百八十万斤军粮。其他军需物资的补给,左宗棠也做了妥善安排,他在上海设立“采办转运局”,负责购运枪炮、弹药,筹借外债,收集情报,在汉口设后路粮台,转运上海军需,在西安又设一个总粮台和一个军需局。早在1871年已创设甘肃制造局,1875年又在兰州建立火药局,以就近供应军火。可以说,正是这些措施,保证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胜利。

故杀敌者,怒[1]也;取敌之利者,货[2]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3],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注释】

[1]怒:使……怒,使动用法,作动词,指激励士兵。

[2]货:指奖赏士卒。

[3]车杂而乘之:指把俘获来的战车和我方的战车混杂在一起;在俘获来的战车上,自己的士兵和投降的士兵混杂在一起。

【译文】

所以,要使士兵勇敢杀敌,就必须激励他们的士气;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用财物来奖赏他们。所以,在车战中,夺取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那个。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将其混编入我方的车阵之中。对俘虏过来的士卒,要善加供养。这样就可以战胜敌人,并使自己更加强大。

【解读】

本节提出要激发士卒对敌人的愤恨之心,要重赏有功之士。老子说:“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阵时,悲愤的一方志在报仇,一旦对攻,个个踊跃,以一当十,别说和敌方兵力相当,就是大大少于对方,也可能大获全胜。因此,英明的将领就会在战前采取办法激发士卒的同仇敌忾之心。燕国围困齐国的即墨时,燕国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割掉,齐国人都很愤怒。这时齐国将领田单故意传出话说:“我国最怕有人把城外的坟墓掘了,把里面的先人拉出来烧掉。”燕国人信以为真,就真的掘墓,烧死尸。即墨城里的人见了,目眦尽裂,怒发冲冠,强烈要求与燕国军队决一死战。田单看到这种情况,认为士气足够了,就精细谋划,带领军队出城作战,结果一战成功。班超出使西域时,到达鄯善国,国王对他们开始很好,后来因为匈奴使者也来了,就冷淡下来。班超于是召集手下的三十六个人,和他们一起饮酒。酒酣之时,班超故意说:“在这蛮荒之地,只有建立大功,才能求得富贵。匈奴的使者才来了几天,就对我们这样。如果把我们捆绑起来,送给匈奴,那我们的骨头都要被喂给豺狼吃了。”手下人听班超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于是趁着夜色,虚张声势,造成大军到来的景象,在匈奴使者惊慌失措之际,把他们都收拾了。

至于以财货之赏来激励士卒勇于夺取敌利,则更是不难理解。《三略》上说:“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又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两句话已经把利用重赏鼓励士兵争先立功这一策略的奥秘说得非常清楚,与此相关的战例更是举不胜举。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1],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释】

[1]司命:主宰。

【译文】

所以,用兵贵在速战速决,不宜旷日持久。通晓兵法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

【解读】

这是此篇的结论,指出通晓兵法的将领的重要作用,再次强调速战。“兵贵胜,不贵久”,不但是本篇的总结,而且是作战的法宝。

同类推荐
  • 热河之魂

    热河之魂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全线占领了我东三省,以溥仪为傀儡,成立了伪满洲国。后又攻占热河,窥视我整个华北地区。当时的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退,仓皇逃窜。致使热河沦陷,遂被日军划入伪满洲国。在此民族存亡危机关头,地处燕山深处、滦河岸边的黄花川,有一个名叫孙永勤的人,带十七个农民揭竿而起,拉起一支队伍奋起抗日。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民族尊严,铸就了热河之魂。
  • 亘古平魔录

    亘古平魔录

    “你只是个废物,你不配,在这乱世,享有不该属于你的东西。”莫利安俯身微笑,“与其浪费,不如让我来坐。”“今与君等共享美酒,来日并鞍北上,踏破魔都!”——白彦郎“这天下,有权者居之,我,只有我!”——赵王“长战兮云飞扬,优柔兮涉水旁,我持琴兮送君去,君兮无殇望断肠。”——许心言“如果,我们未曾来过,”席卡惨然地笑着,“你会爱我吗?”“我本登州一芥尘,天下于我何加焉!”——华隆廷
  • 特种兵之奇兵

    特种兵之奇兵

    你以为现在是和平的年代?不,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战火仍在继续,鲜血依旧在蔓延,且看特种兵林阳,如何以鲜血,写下只属于奇兵的传奇!!
  • 必争之地

    必争之地

    残破的城垣、荒凉的小岛,如果不是战火的燃烧,很少会有人注意到这些荒凉之地。繁华的城市、阳光明媚的海滩,忙碌和安逸的背后谁会想到这里曾经的寸土必争?走进一段历史,感受曾经的金戈铁马;踏入曾经的战场,了解什么叫必争之地。
  • 赶走小鬼子

    赶走小鬼子

    东北三省落入小日本之手,1937年,小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轰轰动动的抗日斗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共产党展开抗日根据地,李茫以及所有地下党员被叛徒出卖,李茫成功撤退,李茫决定清除叛徒,李茫得到上级指示,要求李茫同志进入虎头山根据地,担任突击队队长,与日军展开五年的斗争
热门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鬼上身

    恶鬼上身

    一无所有的苏东明突然获得一款可以把恶鬼请上身的符咒,赌鬼的千术无双、饿鬼的绝世厨艺、乐鬼的超凡才艺、医鬼的枯骨生肉……只要将恶鬼请上身便能获得它们的能力。从此以后,快意恩仇,潇洒纵横,当然,请鬼上身之后,苏东明还是要付出一点代价,一点小小的代价。
  • 爱上霸道少爷

    爱上霸道少爷

    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哦我还没有想好名字叫什么呢!哈哈!......大家欢迎收看我的小说
  •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本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我的穿越妃

    我的穿越妃

    我叫李雯熙是一个活波开朗的大学生,再一次不知不觉的旅途中竟然来到了古代,我去,还遇到了个傻子王爷,哈哈看我如何玩转王府。。。。
  • 录曲余谈

    录曲余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庿

    古庿

    阴森古庙,老宅凶案,无妄之灾,揭露着人性的丑恶,几个年轻人古庙探险,殊不知即将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无端死亡,那么下一个会是你么?
  • 就算你是狮子座

    就算你是狮子座

    “这种蠢女人,别无理取闹了,除了我看着你可怜巴巴的跟你好好,再也没有人会喜欢你!会要你”在空无一人的地铁上...他高傲地对着白侬熙吼道,王者般的压迫感让白侬熙不禁后退了几步,她痛苦地摇着头,不要不要!她想制止他不要再说了!但是她却被彻彻底底压制在他那薄情的声音里...是因为她怕吗,不,白侬熙从没怕过任何人,但是为何她被征服了,因为她动了真情真心了,如我所说,感情,是白侬熙赤裸裸的弱点。戏剧性的遭遇一般不会出现在你们的身上,就算出现了,也会是不同的结局,不要抱着所谓的妄想。
  • 破虚碎空

    破虚碎空

    一盏神奇的古灯,一个穿越了的特种兵,惊天动地的秘闻,光怪陆离的传说,是虚幻还是真实,面对处处可见的杀机,张战无法逃避,只能战!战!战!神秘的远古地宫,从天而降的通天浮屠,天空中的城堡,沉入海底的大陆,破虚碎空带你穿越万古,揭秘神话。
  • 时空:穿越时空找到你

    时空:穿越时空找到你

    “我......穿越啦?怎么可能,刚刚我明明在上课啊?”洛辰汐拉着一个老人问道:“大爷,不好意思请问一下,这是什么年代?”老人看她衣着古怪说:“这里是雍正十年。”“天哪,我真的穿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