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5000000004

第4章 摆脱负面症结,做自己的主人(1)

人总是脆弱的,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不良的病症。而人一旦受到这些症结的攻击就会变得萎靡不振,失去理智地做出一些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要摆脱负面症结,做自己的主人!

瓦拉赫效应:发挥自己的优势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他上初中的时候,父母为他选择了文学道路,和化学没有一点关系。一个学期之后,老师对他的评价是:“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字上有所建树。”父母一见这条路行不通,又让瓦拉赫改学油画。然而,他的油画成绩在班内排在倒数第一。面对这样一个“笨拙”的学生,大部分老师都觉得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具有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素质,于是就建议他改学化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瓦拉赫的智慧之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这位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突然间变成了化学领域中“前途无量的高材生”。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瓦拉赫并没有选错道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辅之合理有效的学习,就能取得应有的成绩。后人将这种现象叫做“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效应”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启示尤为重大:在孩子中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差等生”。

关于这一点,瓦拉赫就是最好的证明。起初的瓦拉赫是人们眼中“名副其实”的差生,但因为化学老师的慧眼识人,终使“铁树开花”,着实令人欣慰。所以说,任何一个人都不是无能的人,只是潜能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而已。如果我们能找出潜能存在的地方,加以挖掘深化,那必然会开辟出成功的途径。

曾经有一个学生因发挥失常,高考落榜了。此后,他久久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整日无精打采,对学习与未来毫无信心。

直到一天,他的爸爸拿出了一张白纸与一支铅笔,让他思考一下自己的不足与缺点,每想到一处就在纸上画一个黑点。

孩子拿起了笔,在白纸上画了好久。当他画完后,爸爸拿起那张白纸,问他看见了什么。

孩子答道:“黑点,全都是令人讨厌的缺点!”

爸爸笑了笑,说:“你难道没看见黑点以外的那些空白处吗?”

孩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爸爸继续问:“当你在这张纸上写字时,你是会在空白处写还是在黑点上写?”

孩子有些不解地答道:“当然是在空白处写了。”

爸爸若有所思地对孩子说:“当你在纸上写满字时,黑点说不定刚好就被盖住了,就算没盖住,人们也只会看上面写的内容,而非黑点。”

此时,孩子恍然大悟,并从那时起刻苦学习,不再意志消沉了。

其实,只要能发挥自身的优点,便能弥补缺点与不足。现在,大部分老师与家长只是教导孩子要改正缺点,而不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优点。人们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认为一个人只要肯下苦功,早晚会有成功的一天。然而事实上,就算下了工夫,长年累月磨出来的最多也只是一根粗糙的针而已,根本就不能用来绣花,而且与所付出的不成比例。其实,社会也同样需要铁杵,为什么我们不去做铁杵擅长做的事情,而非要千辛万苦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变成一根粗糙的针呢?

如果置自己的优势不顾,而选择自己无法领悟的领域,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瓦特无法画出那期盼和平的《和平鸽》,毕加索改良不出推动世界进步的“蒸汽机”,爱迪生也写不出来一部《哈姆雷特》。他们之所以能成功地在历史长河里留下足迹以及让后人仰慕的光辉,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浪费时间与精力在自己无法突破的领域中,而是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了普通人无法达到的高度。

成功学专家安东尼·罗宾曾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诚恳地说道:“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所长……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借这个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只要下决心改变,那么,长久以来的美梦便可以实现。”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只有找准了自己的最佳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调动起自己身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获取成功。

依赖症:究竟离你有多远

由于秦朗是一名设计师,日常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脑来完成的,哪怕是跟客户交流,也是通过邮箱传送图片。秦朗说,因为设计工作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和环境的绝对安静,平时,在办公室里都很少有人说话,同事之间就算有事,为了不打拢别人,多数也是用电脑通过QQ、MSN、飞信等工具来交流。慢慢地,秦朗就习惯了这种不开口的“说话”方式,并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一习惯带回了家里,也就形成了“网络依赖症”。

周末晚上,丈夫在房间里上网,安娜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突然,茶几上的手机短信铃声响起。

“替我倒杯水。”短信是丈夫秦朗用飞信发过来的,他就在卧室里。

“两个人都在家里,还要发短信不说话,什么意思?”安娜心里极为不爽,对短信视而不见。

过了一会儿,短信声再次响起:“帮我倒杯水。没收到?”“怎么还不去?”丈夫连发两条飞信催促,安娜更是怒火中烧,坚决不理睬。

就在安娜生气的同时,丈夫秦朗也怒气冲冲地从卧室出来:“电视剧有那么好看吗?发了好几条短信让你倒杯水都不动!”秦朗认为,妻子只顾着看电视,自己小小的请求都不能满足,没尽到一个妻子的本分。

“结婚前有说不完的话,结了婚连一个字都懒得跟我说了。”安娜委屈地跟朋友诉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丈夫到家就回房间坐到电脑前,除了一些必要的交流,几乎不说一句多余的话;如果两人同时上网,即便是同在一个房间,丈夫也绝对是用QQ与她交流;如果自己没上网,丈夫就用电脑发飞信。作为夫妻却不愿开口说话,她觉得丈夫已经变心了。

因为这几条短信和一杯水,当晚这对结婚不久的夫妻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争吵,最后甚至提到了离婚,之后就陷入了冷战中。后来在朋友们的建议下,两人一起来到了心理诊所,心理医生了解完情况后,认为秦朗患上了“网络依赖症”。

依赖症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依赖症是指带有强制性的渴求,不间断地使用某种或某些药物或物质,或从事某种活动,以取得特定的心理效应,并借以避免戒断反应的一种行为障碍。

不仅仅是网络,手机、游戏、酒精都有可能成为依赖症患者的对象。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案例中可以发现。

这种病症其实是心理学领域近年才出现的新名词,但在年轻的白领中却并不少见。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的介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了,人们在享受这种便捷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生活本身。就像人们常在网络里聊天无话可说时可以用表情代替,就不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因此很容易受到人们追捧。但如果只习惯于借助这些工具交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网络依赖症”,真正与人面对面时变得不会说话。

依赖症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病症,但长期下去也会导致焦虑不安、心情不快,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生活。因此,心理专家提醒人们,一旦发现自己对某一事物产生了依赖,应尽早摆脱。对于一般的依赖症,也不需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只要正视它,通过及时调整就可以缓解或是避免这种症状了。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勇于承认依赖症。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改善依赖症的关键所在。

患上依赖症的人,往往会很难把握自己,或是意识不到自己已患上了依赖症。只有正确地认识依赖症及其危害,并承认自己依赖的倾向,才能找到病因,即自己为什么要依赖,什么原因促使自己依赖。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当然,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的依赖行为,不可能轻易消除。因此,依赖症患者应理智地约束自己,避免由此诱发不必要的麻烦或是不良情绪。同时,要在生活中尝试着面对面地与人沟通,多参加一些活动,如散步、郊游、健身等,帮助自己找到更多排解烦恼和压力的方法;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依赖物上转移,也就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放松,亲近自然,为自己营造健康的“绿色生活”。

依赖症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诸如不自信、不懂得与人沟通、抑郁等。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地对待依赖症,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现实中来。

进食障碍:从心理上找原因

小雪有一个朋友是做模特的,她告诉小雪,在她们公司,一半人在厌食,另一半人在催吐,不管男女都一样。“吃下去难道还可以吐出来吗?”小雪惊讶地问朋友。朋友回答说:“在我们这,吃进去不吐出来是最不正常的了。”

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进食障碍。进食障碍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心因性或其他心理紊乱所致)、过度进食或呕吐、成人的异食癖及心因性厌食。进食障碍指与心理障碍有关,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着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

进食障碍者会在厌食、暴食、催泻、催吐的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样下去的危害,只是不知该怎样停下来。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他们会在厌食与暴食之间不停地摇摆。

其实不难理解,因为近些年来想减肥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首先都会选择节食,节食过度的话就会转变成厌食。如果长时间厌食,食欲中枢一直被压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而崩溃,从极度压抑转为极度兴奋,使得身体补偿性地多吃。

微微小的时候很得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宠爱,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尽着她吃,于是她从小就胖乎乎的,大人都管她叫“棉花”。她升入初中以后开始了青春发育期,食量更是大增,而且由于各项户外活动她都不喜欢,只爱在家里听听音乐、看看书,这样缺少锻炼和从不节制食欲,使得她身体胖得愈发不可收拾。最迅猛的时期是一年的暑假,她爸爸单位里发了很多解暑的清凉饮料,有可乐、雪碧、甜果汁和啤酒花。这一来,她简直是“奋不顾身”拿饮料当水喝了,一个夏天里每天至少喝三瓶饮料。临开学时她的体重足足增加了二十几斤,在校园里只觉得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她。一些调皮的男生,甚至常常指着她的背影叽叽喳喳,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成了一个难看的胖丫头。于是她下定决心要减肥,但是身体好像在跟她作对一样,她越是希望瘦,越是瘦不下来。看见别的女孩苗条的身材,她真是又羡慕,又郁闷。

后来,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总觉得别人在私底下嘲笑她。尤其是那些男生的讥讽眼神,更让她受不了。于是她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爱说话,越来越孤僻,很怕见人。除了上课之外,她几乎是足不出户,这样一来,身体就越来越胖。在减肥的第一阶段失败后,她开始强迫自己减少食量。每天早晨都不吃早饭,中饭和晚饭也只吃一点点。一段时间下来,减肥效果并不明显,身体也受不了了,她整天觉得疲倦,经常感冒。同学们建议她吃些东西,可是当她接受了大家的说法,准备多注意自身营养的时候,却毫无食欲,看见一点油就开始恶心到想吐。

这便是典型的神经性厌食。其实,这样的病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女孩子盲目地选择减肥节食,这样的后果就是不断有人在这个恶性循环中患上进食障碍。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位从死亡边缘走过来的进食障碍患者曾经这样告诉过大家:“不管这一次又‘暴’了多少,别去理会它,心里再内疚也不要用催吐、催泻的方法把它弄出来。只要从这一刻开始,正常地吃饭,一日三餐都按时按量,逐渐就会发现自己不太有‘暴’的欲望了。而因为害怕‘暴’了以后发胖几餐不吃,从而造成的厌食的危害,也会相对减少。”

神经性厌食症在敲响我们的警钟的同时,神经性贪食症也悄然潜入我们的生活。

报纸上就曾报道过,深圳有一位30岁的李女士家庭关系不是很和谐,夫妻两个经常吵架,每次吵完后她就有头昏的毛病。有次吵完架后她又觉得头昏,随手从桌上抓了个馒头吃,神奇的是头居然不昏了。于是,李女士便用这个秘方治起了头昏。以后每次头昏的时候,她就开始吃馒头,外出时也带着满满一大包的馒头,以备头昏之需。一年之后,李女士体重由90斤升至120斤,但仍然管不住自己的嘴,不管饿不饿都要吃。

贪食症,是一种精神上的异常。患者在生理上其实并不需要进食,但心理上却仍有饥饿的感觉,这样便会在短时间内猛吃下大量的食物。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是由压力导致的。心理专家指出,吃东西不是调节心情的法宝,因此一定要适可而止,严防贪食症的发生。

对于进食障碍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在不采用排泄、呕吐等方法的情况下,保证机体摄入足够量的热量。但是,要想做到这一步,对大多数患者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患者在进行自我调整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同类推荐
  • 现代逆境心理学

    现代逆境心理学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无论是来自外界的,还是来自自身的,都在所能免的。每当遇到困难和障碍无法克服时,人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感,有时甚至痛不欲生,这便是逆境。用心理学术语准确地表达:逆境是指个体从事目的活动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阴碍干扰,以致使预期的动机和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满足时而产生的情绪状态。可见,逆境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而且是人类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以负性情绪为主要特征的。所谓负性情绪即至少包括了失望、痛苦、紧张、焦虑、悲伤、抑郁、恐惧、愤怒等情绪,而非单一的情绪。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检察官告诉你,如何使用心灵读眼法;公安人员告诉你,如何解读耳部暗喻;刑侦警察告诉你,嘴巴如何暴露疑犯信息;FBI告诉你,手臂传达了哪些心理玄机;CIA告诉你,脚与腿是*诚实的部位;007告诉你,鼻子与下巴投射出何种情绪;心理学家告诉你,口头禅显露出哪种性格特点;律师告诉你,对问题的反应比回答更重要……《微动作:世界*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以“读懂人心”为基础,让人们通过细微的面部表情、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去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信息。
  • 墨菲法则

    墨菲法则

    本书从立身处世的角度出发,对墨菲法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包括原理、意义及解决的办法,作者将跟随它所揭示的道理进入到事实真相的内部,并反过来为读者服务,争取降低坏消息到来的概率。
  • 心理学与微反应

    心理学与微反应

    "与口头语言相比,身体语言是更古老,也更诚实的语言。它通过根深蒂固的本能反应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想法,因而比口头语言更加可信。当你与人交流时,会下意识地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表情、身体姿势等,这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可靠渠道。 读懂别人的身体语言,可以让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他人的心理,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摩擦,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翻开本书吧,它会让你成为像FBI特工一样的识人高手!"
热门推荐
  • 花花物语

    花花物语

    翻过青春年少的伤痛与无奈,所有人都将得到幸福。
  • 九天凌帝

    九天凌帝

    一个卑微的少年,由于天生身体孱弱无法修真,一次意外误食无名果实,改善体质,偶得可以催熟灵药的神秘葫芦,这将带给他什么样的机遇呢?好不容易加入了宗门,却反被门派陷害,遭遇追杀。少年拥有冷静的头脑,缜密的心思,杀伐果断。只身闯荡大陆,探索远古秘境、太古禁区、一路高歌冲向九天,探索那大道的巅峰……
  • 灵衍记

    灵衍记

    少年单良偶然一次机会吞食了一枚妖丹,竟拥有了化身妖兽的能力,因其重要之人身陨,便立志复仇与找寻传说中的死亡世界,并于途中逐渐揭开了包裹其本身所在世界的一层层神秘面纱。ps:定个小目标,先挣它个一亿点击!!!
  • 强势婚宠:宝贝,别乱动

    强势婚宠:宝贝,别乱动

    一场见不得光的阴谋,让她爬上了他的床,一夜春风。她想要逃离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却一次次被命运捉弄。无情的父母,恶毒的亲人,怀着孩子的她要何去何从?却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吃了?”
  • 情帝

    情帝

    人有七情,然,谁能执掌?七情,可谓之道,然,道又怎可轻易让人掌控?众人皆修万物悟古法以求长生,而吾却独修七情。众人皆笑吾癫、笑吾痴,然,痴癫又何尝不可谓之道?七情之巅,亦可为帝,亦可诛神戮魔,亦可得成大道正果,而吾今誓炼七情,寻那不寻常之道。
  • 神魔的终极大陆

    神魔的终极大陆

    快了,快了,还有5%的魔法就能救你了,你一定要等我呀!撑住了呀
  • 驱魔讨伐录

    驱魔讨伐录

    接受未知神明赋予的圣洁,穿梭各个位面讨伐恶魔净化黑暗。背后涉及到神魔之战,少年神父阿尔克.诺亚又将背负怎样的使命。
  • 是应篇

    是应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男法

    异世男法

    一个现代的残疾少年,带着地下城男法的技能穿越到了异世大陆。初次到来就犯了死罪,只是有个厉害的爹,把他送了出去。意外之下到了魔兽山脉,然后…………
  • 神祖传说

    神祖传说

    【2016玄幻征文参赛作品】...叶星复仇重生回到十六岁,凭借自己前世的记忆、和自己本身的天赋,展开强势崛起,脚踩各方天才,与敌人斗智斗勇,一路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