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3900000013

第13章 话题进行篇 (3)

节目会话过程中,若已对目前的话题没有兴趣,主持人可以借眼前的景色、物品、陈设、耳畔的声响,乃至嗅觉感到的气味、触觉感受到的物状、身体感受到的气温等,来转移话题。“哦,我怎么现在才发现,您穿的这件衣服是相当名贵的”、“这是什么东西?您上次来我们节目好像也随身带着它。”、“您看,现场的这个假山多像一头雄狮!”、“怎么搞的,您一坐在节目现场,还没等说话,我们的观众就已经热情高涨了?”这种转换方式多用在随意性交谈的节目场景,或者交谈中出现了不愉快以摆脱尴尬的场合。

三、另起炉灶,简洁明快

用明白的语言刹住对方的谈锋,直截了当地以一个新话题取代旧的话题。

另起炉灶式虽然直接,但在转换时要顾全对方的面子,特别是在对方谈兴正浓的时候,你可以对只顾自己口若悬河的人说:“这件事咱们有机会再谈吧,我先告诉你一件事……”;也可以在听到不愿听下去的话题时说:“我们不谈这个,谈谈……好吗?”既注意到了礼貌,又达到了转换话题的目的。制止闲言碎语时常用这种方法。

四、答非所问,转移回避

生活是复杂的,有许多问题,我们不便直接表态或不愿把关系搞僵,必要时回避一下,来个答非所问,也不是不可以的。

在某次快男快女歌迷见面会上,陈楚生和何洁同时到场参加活动,现场的歌迷及主持人对两人是否会相互喜欢这一话题非常感兴趣。其中一位歌迷更是直接问何洁,她会不会喜欢陈楚生这一类型的男生,何洁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说身边很多朋友都喜欢楚生,并希望楚生的演艺之路越走越长。

何洁故意回避这个敏感问题,怕把关系搞僵,借答非所问的方法,把话题引开,避免了在现场与歌迷发生冲突,不能不说是个好办法。

话题衔接

话题衔接,包括节目的衔接,主要是通过衔接语来实现的。

无论是通过镜头处理的电视节目,还是直接与受众交流的舞台节目,节目与节目之间的联系是节目主持人责无旁贷的任务,这种将上下两个节目联系的语言就是衔接语。衔接语的作用就是将各个可能本不相关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演员甚至不同风格、国度、时代的节目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它是整个节目的骨架与筋脉,不仅能撑起一台节目,而且还能使各个节目的血液相互流通,赋予更多的光彩。同样,衔接语也要视节目类型、内容而定,不必千篇一律。上海电台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在《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与王群合著)一书中指出成功的衔接语应该做到一“有机”,二“点睛”。他们说的“有机”指衔接语所达到的效果,要求衔接的语言使受众觉得上下两个节目关联协调,就像一个整体一样,无割裂、不相容之感觉。比如,中央电视台陈鸿伟主持的《对话》,有一期专访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前面谈到了政府的文化政策,后面谈到国家的竞争力问题,这两个内容本没什么相干,但由于节目主持人说了下面一段衔接语,两个内容便成了亲、攀了缘。

陈伟鸿:其实这是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非常有帮助的一种坚持,但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您是不是也有过一些什么样的坚持?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其实新加坡曾经创造过很多的奇迹,但是现在面临全球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您看到周边的国家、周边的城市,他们的竞争力不断在提升的时候,新加坡在同样的领域当中,他们未来的优势还会持续多久,会是五年、十年或者是更长久?

他们说的“点睛”指的是衔接的功能,即指有些成功的衔接语不仅能使上下两个节目自然连接起来,而且能帮助受众更好地去欣赏节目。比如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一段串联词。

(《爱情三十六计》刚刚唱完)

李咏:董卿啊,你听听,刚才这歌,说什么——谈情说爱36计!

董卿:其实别说谈恋爱了,就说这居家过日子吧,难免磕着碰着,说不定要有72计呢!

李咏:那邻里关系呢,难道还要108计? (后台传来吵架声、快板声……“你你你,怎么了你?哪里来的大脾气!”“吵吵吵,吵什么吵,受了欺负就要吵.....”)

李咏:唉,这是谁啊,怎么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董卿:咱们去看看。

这一段衔接语,前面两句与其说是对上一个节目的概括,不如说是节目主持人由这个节目引发的感慨,而下面一句话既自然引出了下一个节目,又是对上下两个节目的升华,特别是“那邻里关系呢,难道还要108计”这一句,将受众欣赏节目的眼光指向了一个新的标区。关于这方面,曹可凡、王群还总结出了衔接语常见的几种类型:

一、承上启下式

承上启下即上挂下连,用几句话概括小结或评点上一程序内容,然后自然介绍或引出下一程序内容。这种方式能使受众直接感觉到上下两个节目的内在联系。

比如上海电视台《新闻热线》节目在“三八妇女节”期间的新闻里有两条关心女性心理健康的消息,前一条是《女性天生敏感,易增添压力》,接下来的一条新闻是《调节自我,活出精彩》。两条之间的串联如下:

善感是女人的天性,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心理构造,女人可能总是比男人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生活中的压力,但是记者发现,真正意识到要去缓解压力的人却不多。面对压力,调节自己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因为所谓的“压力”其实就是源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感受,换个角度,换个思维,生活就可能换个样。

主持人先通过分析女性特殊的心理构造总结了女人敏感的天性,然后自然过渡到缓解压力的方法。这段串联将上下两条信息通畅地连成了一体。

二、制造悬念式

制造悬念即故意不说出一个节目的内容,而将问题抛向受众,以此来衔接上下节目。这种方式能引起受众对下一个节目的兴趣,让受众对下一个节目产生一种神秘感、求知欲,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

比如《焦点访谈》一期题为《为谁办学》的节目,在引出河北省东光县实验小学,把招生对象限定为“县城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干部职工子女”的消息时,中间的衔接语就用了这种方式:

一年一度的新学年招生工作正在进行,很多新生家长都知道在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小学新生的入学原则就被规定为划片招生就近入学。这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但是就在前几天,在河北省东关县实验小学招生中却发生了一件怪事。

衔接语末尾提出一个问号,就像是黑夜中前方一盏闪烁的灯光吸引着受众。受众急于要寻求这两个问号的答案,自然会顺着节目主持人这样的衔接语,带着浓厚的兴趣把节目看下去了。

文艺类节目衔接语也常用这种方式。比如中央电视台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一段串联词。

主持人周涛、李咏上。

周涛:李咏,2008年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第30个年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向世界学习各种语言和文化。同时,许多外国朋友也爱上了中国话。

李咏:据我所知,许多外国朋友到北京旅游,一下飞机就想三件事:爬长城、吃烤鸭、学汉语。

周涛:这三件事儿,就属学汉语最难了,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的会的。

李咏:不见得,还真有人唱着歌就学会了……

(歌曲《中国话》,演唱:SHE)

这一段衔接语虽然没用问句,但它同样起到了制造悬念以引起受众对下一个节目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的作用。节目主持人对外国人学中国话这一现象阐发一段议论后,没有像有的衔接语那样把下面节目的内容作一番简单的介绍,只是说了“不见得,还真有人唱着歌就学会了”。这个人是谁呢?他要唱什么歌呢?这个歌为什么能让他轻松学会中国话呢?节目主持人在此卖了个关子,目的是让受众带着这几个自然而然形成的问号,急切地等待着节目的进展。

三、问答对话式

问答对话即由节目主持人向演员或与下一个节目内容有关的人提出问题,然后由他们作出回答,通过对话从上一个节目过渡到下一个节目。这种方式生动活泼,在文艺类节目经常运用。

比如,曹可凡曾为《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张洵澎舞台艺术40周年》文艺演出主持时,有下面一段衔接语。

曹可凡:戏校的学生在排练,我们去看看。同学,你们排演的是哪出戏?

同学甲:我们排演的是《游园惊梦》。

曹可凡:主教老师是谁?

同学甲:张洵澎老师。

曹可凡:同学,你们俩排演的是哪出?

同学乙:我们排演的是《秋江》。曹:谁是主教老师?

同学乙:张洵澎老师。

曹可凡:哦,也是张洵澎老师。那边看看去。同学,请问你们俩排演的是出什么戏?

同学丙:我们排演的是《百花赠剑》。

曹可凡:你们的老师是——

同学丙:张洵澎老师。

曹可凡:哟,张洵澎教的学生真不少,当年她跟着朱传茗等传字辈老师学习,现在自己当了老师,把学到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学生,这种红烛精神令人敬佩。

同学丙:张老师为了教我们,牺牲了舞台演出,许多大奖赛也没有机会参加。

曹可凡:是啊,梅花奖、白玉兰奖等,就因为张洵澎是老师,而失去了参赛的机会。但张洵澎教过的学生,她们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在各级会演中获得优异成绩,像越剧院的方亚芬、陈颖、孙智君,京剧院的李占华、吴颖。哎,你瞧,他们都来了,方亚芬、陈颖、孙智君、李占华、吴颖,你们好。

方亚芬等:我们都是张洵澎老师的学生,听说张洵澎老师举办40周年演出活动,我们特地来表示祝贺,也好借此机会再观摩一下张老师的精彩表演。

曹可凡:好,下面我们就观摩张洵澎主演的《亭会》。为张洵澎友情演出的有上海昆剧团的蔡正仁先生。在张洵澎舞台艺术40周年演出活动中,上海昆剧团的领导和同行给予了热忱无私的帮助,他们都是张洵澎的戏校昆剧大班的同学。同窗情谊深,我们向他们也表示敬佩和感谢。

这段衔接语之前是戏校的昆剧班学生排演的《游园惊梦》、《秋江》、《百花赠剑》等剧目,通过节目主持人与几组同学的一问一答,不仅介绍了学生排演的剧目名称,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张洵澎满腔热情培养昆剧新苗的可贵精神,引出演出活动的中心剧目——张洵澎主演的《亭会》。

问答对话式在专栏节目中也可见到,如中央电视台陈伟鸿主持的《对话》就用过这样的衔接方式。

陈伟鸿:我觉得,作为记者来讲,在1979年,能够代表荚国三大公司来采访邓小平,可以说是自己的记者生涯当中非常辉煌的一笔,如果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的话,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是我们看到您,最后还是离开了新闻界,什么样的原因,是觉得高处不胜寒了吗?

叶莺:人生当中有很多的如果,如果是这样,我就不会这样,如果是那样,我就不会这样,当然在这里不能够再谈,如果事实是我离开了,不是说见好就收,而是有一个更吸引人的一个空间,同时有一个更大的声音在召唤着我,也许由于机缘巧合,就这样,进入了美国的外交界,一路走来,现在回头看,我不后悔。

陈伟鸿:您用了多长时间来放弃做记者,来决定开启一段新的路途。

叶莺:三个钟头。

陈伟鸿:只有三个钟头,这三个钟头当中您考虑的是什么?

叶莺:我觉得人生很短,如果不趁着自己还有这个精力,跟这样的激情的时候,去追求你要追求的事情,你可能就错过了这个点,所以我也想在这里,告诉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如果你心里有一个梦,有一种激情,不要让它在你的心里拖累,勇敢地去做一个重要的选择。

陈伟鸿第一段谈话不仅与之前叶莺采访邓小平的内容自然衔接了,而且与之后谈论叶莺离开新闻界的话题融为一体。两个话题的安排有张有弛,衔接语则使节目锦上添花,有问有答,生活的情趣尽在其中。

四、介绍评点式

介绍评点即节目主持人说一番话语,让受众对下一个栏目的节目内容、演员有所了解、熟悉。这种方式用得恰当,可使受众对下一个节目或演员产生一种好感,缩短节目或演员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如董卿在第十三届CCTV歌手大赛中的一段衔接语。

董卿:谢谢评委。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位演唱者,她们来自四川黑水县只木林乡夸伦寨(音),对吗?从成都去九寨沟有一个岔道可以到她们的家乡,那是一片原始森林。我很高兴能够又一次看到班初(音),因为上一次她来参赛的时候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忧伤但是也特别美丽的故事。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班初告诉我们说,她的爸爸是那个山寨里唱歌唱得最好的歌王,她的妈妈也是寨子里最美的姑娘,特别热爱歌唱,这两个年轻人就相爱了,而后结合。但是就在班初出生一年多的时候,她的爸爸就去世了。从此她的母亲就再也没有唱过歌。直到班初来到我们的舞台上,当她的妈妈看到女儿在舞台上为全国的观众唱歌,当班初回到家乡,母亲抱着她流泪了,而且又一次开始放声歌唱。那个故事美得在我们的脑海当中让人挥之不去。

董卿的这段点评介绍不仅是从侧面讲述关于班初的一个故事,也是在渲染节目的情感气氛,使评委和观众对这位淳朴的选手产生一个美好的印象,为下面的评分做了铺垫。

同类推荐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热门推荐
  • 青洛传

    青洛传

    我也许不是倾国倾城,更不是绝世美颜。但是在我的故事里,我的传记中你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我,一个从小备受欺负的我,该怎么进化?我从小学六年级转来的一个朋友,本来一直以为她是我的救星,把我从深渊里拉了出来,可是后来才发现她只是利用我,一步步的计谋,年少时的懵懂无知却造就了她的攀升,我们两个缘分还真是深呀,可是我觉得这都是孽缘,不过遇见她,我不后悔,毕竟她能在我最黑暗的时光里陪伴着我。虽然我感觉从小学到高中,我的一切生活都是围着她一个人转,不过现在我得改变了,在新的高中我交到了新的朋友,我的世界不再只为她一个人敞开,可是如此懦弱胆小的我又怎能在这黑暗的学校里快乐生活下去,做好我自己呢
  • 奇斋异闻录

    奇斋异闻录

    界元盒的主人被杀了,界元盒却不见了;清碧海上空飞舞的美丽火蝶每天都在减少,然后有一天却突然增多,最后数量不再变化;美丽妖娆的花中精灵长大了,可她的主人却从未见过她;一株千年的植物突然死亡,只有一朵花苞还活着……怪异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可是却没有人注意,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推开奇斋的那扇店门。奇斋,一个聚集天下奇物的地方,无论贵贱,只要当得上一个“奇”字,就都能成为打开店门的契机,欢迎……
  • 爆萌娇妻:总裁小叔心尖宠

    爆萌娇妻:总裁小叔心尖宠

    相处数月,已然动心,凌晨曦以为终于找到挚爱,从此免她一切苦难忧愁,却不想,一场他布局之下的葬礼之上,爷爷指着这个男人给自己介绍,“晨曦,这是你的小叔叔。”“大叔,你早就知道,可你怎么能…?”“该改口叫小叔了。”“我们…以后不要再见面了吧!”“怎么,泡了自己的小叔叔想跑?”“我们不能做那种事!”“哪种?”凌夜北壁咚晨曦,唇一点点靠近:“丫头,其实…我不是亲生的。”晨曦惊呼,男人趁势长驱直入,脸上挂着贼贼的笑容。
  • 一吻定情:我的撒旦坏老公

    一吻定情:我的撒旦坏老公

    “你……不是辰,你是谁?放开我……”一夜过后,她本以为再不相见,不料再见他是帝国总裁、她是小秘书,面对他的步步紧逼,她说:“总裁,你想干什么?”他露出狐狸般奸诈的笑容说:“你都职业诱惑了,你说我想干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极星际

    武极星际

    漫漫虫海想要淹没一切高傲神族试图君临天下科技人类利益之心不死星河浩瀚,战火连天,三族血战,遍地狼烟...李想意外降临,以一己之力改写三国局势,武极星际...新人新书,需要大家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 冷女冰情

    冷女冰情

    杀手无情,被弃者无意,一场穿越,一次无意间的偶遇,将他们的命运相连,而他们间的感情,若秋水,若长天,似无情,却有无限的有情。
  • 鹿晗,忘不了你

    鹿晗,忘不了你

    我是段伊格。我从未忘记小时候的约定。“格格,等我长大了,我就要娶你。你一定要等我回来娶你。”可是,我的父亲为了商业联姻,逼迫我嫁给耀世公司的少爷鹿晗。我为了小时候的约定,坚决不嫁。可是我无能为力,只能嫁给鹿晗。可是,我似乎真的爱上了鹿晗。一次机缘巧合,我居然发现鹿晗就是小时候的那个男孩,就是那个说要娶我的那个男孩。“晗,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不要再爱上你。”我躺在血泊之中。慢慢地闭上眼睛。此书原名为《EXO鹿晗之交易爱情》,因为我觉得写得不好,觉得重新写。不是抄袭。
  • 独霸三国

    独霸三国

    穿越到三国成了丁原庶子丁霸。灭白波,吞黑山,占并州逐鹿四方。战吕布,坑曹操,斗袁绍威震九州。扫乱世还我朗朗乾坤,驱诸胡复我华夏山河。且看我并州铁骑,席卷天下!【繁体已出,品质保证】
  • 网游之逍遥流

    网游之逍遥流

    这天倘若不公,我便要逆它而去这天倘若不正,我便要重建这天.........兄弟朋友与我一同纵横沙场,红颜知己陪我征战天下,看我如何脚踩倭寇,口诛棒子,拳打美国佬......
  • 七十二天使

    七十二天使

    为了统治自己的王国,伊瑟拉之王所罗门向上帝祈求获得智慧与力量,上帝赐予了他召唤七十二天使的能力,所罗门借助七十二天使的力量,建立了强大的伊瑟拉王国。但是在常年的战争中,七十二天使贪念人间,再也不想回到天堂。为了堕落为恶魔,逃离上帝的掌控,他们将自己力量的一部分,铭刻成了邪恶的所罗门之钥,并准备将整个人间变为地狱。所罗门最后发现了这一切,但所罗门之钥已经被铸造而成,无法摧毁,他只能委托一位贤者,将所罗门之钥带到上帝也无法到达的东方,将这本恶魔之书永远的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