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2700000009

第9章 投真定得婚郭女平邯郸受封

萧王却说刘秀欲向城头子路,及刁子都处乞援,即有一人出为谏止,那人就是信都太守任光。光进说道:“城头子路、刁子都,俱是亡命盗贼,何足深恃?兵不在多,但教协力同心,自能成功。明公前破莽将时,尝以一敌十,何患王郎?”

秀乃罢议。究竟这城头子路,乃是何人?他姓爱名曾,字子路,本东平人,曾与肥城人刘诩,起兵卢县城头,因号为城头子路,聚众至二十万,寇掠河、济间。刘玄初立,曾与诩亦上表称贺,玄拜曾为东莱太守,诩为济南太守,皆行大将军事,暂示羁康、刁子都起兵东海,前文已经叙及,(见第三回。)惟刁子都亦受刘玄封爵,拜扬州牧。后来城头子路、刁子都,皆为部下所杀,这且慢表。(随笔了过。)惟刘秀既听了任光,不愿乞援,遂拜任光为左大将军,兼信都都尉;李忠为右大将军;邪彤为后大将军,仍任和戎太守;万修为偏将军,并封列侯。李忠字仲都,东莱黄县人,万修字君游,扶风茂陵人,(补叙履历,不略功臣。)这数人皆身任军将,从秀出城,留南阳人宗广领信都太守事。耿纯自请回乡招兵,前来会师,秀即令去讫。任光多作檄文,颁示河北,文中伪云:

大司马刘公,率城头子路、刁子都各兵,有众百万,从东方来,击诸反虏等语。

河北吏民,本多为王郎所欺,望风听命,此次得了檄文,又不禁惶惑起来,转相告语,未知适从。秀挈众至堂阳县境,时已昏暮,趁着天色昏黑,扬旗纵火,散骑泽中,吓得堂阳县吏,魂魄飞扬,急忙开城迎降。转至贯县,县吏无法抵敌,也照堂阳一般。出城迎入。

昌城人刘植,方聚兵数万,据城自守,当由秀使人招抚,植即投诚。秀使植为骁骑将军,仍领旧部,于是兵威少震。可巧耿纯亦招集宗族宾客,共二千余人,连老幼男女一并带来,与秀相见。秀使为前将军,封耿乡侯,纯从兄诉、宿、植,并皆授职偏将军,拨兵为助,令他兄弟前抚宋子城,县吏却也听命。

纯使诉、宿归烧庐舍,然后返报。秀问纯何故毁及家庐,纯答说道:“明公单车出使,镇抚河北,本没有甚么重赏,可以饵人,不过靠着平时德惠,曲示怀柔,才见士众乐附,所过皆降。今邯郸自立,北州疑惑,纯虽举族归命,老弱皆行,犹恐宗人宾客,或有异心,仍然逃归,因此烧去庐舍,绝他返顾,方能使他凝神壹志,服事明公哩!”秀不禁赞叹。

再命纯带领前军,北向出发,降下曲阳,进攻中山。秀亦率众继进,得拔卢奴,再传檄至边郡,令他共击邯郸,郡县又陆续响应。惟故真定王刘扬,聚众十余万,联合王郎,未肯归附。秀颇以为忧,晓骑将军刘植献议道:“植与扬有一面交,愿借三寸不烂的舌根,说使归降!”秀闻言大喜,便令植往说刘扬。植只带得随身数骑,径往真定,过了数日,便即返报道:“扬已被植说下了,但扬欲与公结为姻亲,植亦替公承认,事同专搜,特来请罪。”秀惊疑道:“我尚无子女,如何联姻?有妹伯姬,又许字李通为继室,已有成议了。”(应上起下。)植答说道:“扬有甥女郭氏,愿奉箕帚。”秀又以曾娶阴氏为嫌,植笑答道:“天子一娶九女,诸侯且一娶三女,两妻也不得为多,况刘扬新附,若不与结为姻亲,如何可恃?植所以搜事代允哩!”(谢媒酒德当了。)秀乃心喜,即令植资着金币,送作聘礼,自己也即随往,扬率众迎接,开馆延宾,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即将甥女郭圣通,装束停当,送至宾馆,与秀成婚。秀见郭氏丰容盛偏,华服靓妆,虽不及阴丽华的秀雅,却也纤稼合度,不等凡妹。当下行过了礼,洞房合晋,并枕交欢,不消细叙。嗣闻女父郭昌,素有义行,曾将田宅财产数百万,让与异母兄弟,名着全国。女母刘氏,乃是真定恭王普女儿,(普为景帝七世孙。)生长王家,独循礼教,持身节俭,有贤母风。秀想父母如此,该女当必不俗,因此由爱生敬,由敬生宠,比从前待遇阴氏,加厚三分。(叙明郭氏家族,复伏下被度祸根。)过了数日,就出击元氏、房子二县,先后攻下。再进至部,部城县长,却也不敢迎敌,投书请降;偏有大姓苏氏,不愿迎秀,竟去召入王郎将吏李挥,率兵来敌汉军。当有探马报知耿纯,纯请秀暂留释舍,自领前军埋伏城隅,专待李挥到来。挥不防有伏,昂然驰至,被纯挺马突出,兜头一枪,把李挥刺落马下,各兵惊溃,纯乘胜抢入城中,得将部城据住。查得大姓苏氏头目,杀死数人,余皆崩角稽首,不敢违命。部城一下,移军进攻柏人,王郎大将李参,方在柏人驻扎,听得汉军前来,便引兵至要路截击,两下交锋,汉军很是奋勇,杀得李参招架不住,奔还柏人。刘秀庵兵追赶,直抵城下,扑攻数日,不能得手。

适有汉中校尉贾复,长史陈俊,奉着汉中王刘嘉命令,诣营下书。(此刘熹与前文广阳王同名异人。)秀立即召见,取阅来书,才知嘉已得势,定都南郑,收降武当山草寇延岑,集众数十万人,此次与秀通间,意在联盟,且将贾复、陈俊,荐入秀营,稗作竹助。

秀览毕大悦,踢令二人旁坐。间明履历,二人答称同居南阳,不过互分县籍,复字君文,系南阳冠军县人;俊字子昭,系南阳西郑县人。(书法见前。)秀与嘉系出同支,嘉为春陵侯刘买玄孙,是秀族兄,王莽时被黜为民,刘玄即位,封嘉为汉中王,秀因族兄举荐人材,定必不谬,且看他英姿吐属,确非庸常,乃即拜复为破虏将军,俊为安集椽。两人方拜命趋出,忽有弃目入报道:“舍中儿犯法不谨,被军令祭遵格毙了!”(祭,读如债)秀勃然道:“祭遵敢擅杀我舍儿么?”说着,顾令左右,即欲捕遵。主薄陈副在侧,忙进说道:“公尝欲军队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明明是仰承公令,怎得言罪?”秀乃省悟,赦遵不究,且进拜遵为刺奸将军。尝语诸将道:“诸卿当慎防祭遵,他敢杀我舍中儿,必不肯私庇诸卿哩!”(甚得用人之道。)诸将听了,当然畏服祭遵。遵字弟孙,颖川颖阳人,少好经书,家本饶富,独遵如贫人,恶衣菲食,及丧母时,亲自负土起坟,县吏目为鄙吝,屡加侵侮,遵乃散财结客,击杀县吏,时人因此惮遵,至秀破王邑、王寻,还过颖阳,遵孑身投渴,居秀门下,遂得逐渐知名。(遵亦中兴名臣。)秀军久围柏人,兼旬不克,或劝秀留此无益,不如移军柜鹿,进图东北,秀乃引兵略拒鹿郡,拔广阿城。夜间披览地图,见邓禹在旁,便指示道:“天下郡国甚多,现在什只得一,汝前言反掌可定,谈何容易?”禹答说道:“方今海内扰乱,人望明君,如望慈母,总教有德便兴,不在大小缓急哩!”(要言不烦。)秀一笑而罢。越宿再拟进兵,忽闻外面哗声不绝,急忙传问,有人报称渔阳、上谷兵马,已到城外,恐是由王郎遣来。帐下诸将,听了此言,未免失色。秀将信将疑,亲登城楼,俯首话问,蓦见来军中跃出一人,倒身下拜,仔细审视,不是别人,乃是蓟城相失的耿弃。当下大喜过望,即命开城延入,详问一番。弈备述颠末,方知渔阳、上谷兵马、实是耿弃招来。先是蓟城乱起,弃迟走一步,未及相随,待至混出城门,追了数里,仍然不及,自思前行无益,不如北还上谷,发兵助秀。当下掉头急走,归见父况,请发兵急攻邯郸。况正接得王郎檄文,踌躇莫决,既闻弈言,便即集众会议,功曹寇询,门下椽阂业同声道:“邯郸碎起,未可信响,今闻大司马秀,系刘伯升母弟,尊贤下士,何不相从?”况皱眉道:“邯郸方盛,我不能独拒,如何是好?”寇询道:“今上谷完固,控弦万骑,正可详择去就,询愿再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便可荡平了。”况颇以为然,乃遣恂向东往渔阳。

时渔阳太守彭宠,亦由王郎移檄,促令归附,宠部下多欲从郎,独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劝宠从秀,宠也觉狐疑。吴汉出止外亭,尚欲设法谏宠,适有一儒生趋至,面目文秀,汉召与共食,询及道路传闻。生言邯郸所立,实非刘氏,只有大司马刘公,所至归心。吴汉大喜,便诈为秀书,征发渔阳兵士,嘱生持往见宠,且使具述所闻。生如言持去,汉复随入,两人先后白宠,方将宠心说动。可巧寇询驰到,证明邯郸伪主,请宠速发突骑二千人,步兵千人,与上谷会师,同攻邯郸。宠依言发兵,即令吴汉、盖延、王梁为将,与询偕行。南经蓟郡,偏遇王郎大将赵阂,并力杀去,将阂砍死。询使吴汉等守待界上,匆匆报知耿况,况即照渔阳兵数,调发出来,亦令三人为将,一是寇询,一是耿弃,一是上谷长史景丹。三人领兵出境,与吴汉等相会,六条好汉,所向无前,沿途击斩王郎将士,约三万级,连下琢郡、中山、拒鹿、清河、河间等二十二县,直抵广阿。(辜写声容,数语已足。)遥见城上遍悬大汉旗帜,便由景丹勒马高呼道:“城守为谁?”守兵答道:“是汉大司马刘公!”(其声友耳。)丹等大喜,便令耿弃前导,共至城下。适值刘秀登城,弃一见便拜,起身入城,具述大略。秀即使弃迎入诸将,诸将一一参见,秀看他个个威武,统系将才,便依次问明籍贯姓字:寇询答称昌平人,字子翼;景丹答称栋阳人,字孙卿,吴汉答称宛人,字子颜;盖延答称安阳人,字巨卿;王梁字君严,与盖延籍贯相同;(俱是二十八将中人,籍贯姓氏由他自述,与初叙耿弈时略同。)耿弃前已从秀,当然不必问答了。秀问毕大悦道:“邯郸将帅,屡言发渔阳、上谷兵,我亦谓将发二郡兵马,聊与相戏,不意二郡将吏,果为我前来,我当与诸君共图功名便了。”于是宰牛设宴,大飨将士,待至饮毕,立即开城出兵,东赴矩鹿,令景丹、寇询、耿弃、吴汉、盖延、王梁六人,俱为偏将军,一面承制封拜,遥授耿况、彭宠为大将军,并封列侯。

军至拒鹿,正遇刘玄所遣尚书仆射谢躬,亦率兵来讨王郎,两下会合,将矩鹿城团团围住,守将王饶,固守不下。忽由信都传来急报,乃是城中大姓马宠,潜降王郎,迎纳郎将,执住留守宗广,及右大将军李忠家属,忠不禁大怒,因马宠弟随为校尉,当即召入,把他格死,诸将皆大惊道:“君家属在人手中,奈何格死人弟?”忠慨然道:“为国忘家,敢纵贼不杀么?”秀闻言赞美,便使忠还救家属,忠尚不肯往,旋闻刘玄已遣兵攻破信都,乃使忠还行太守事。王郎又遣将倪宏、刘奉,率数万人来救柜鹿,秀率部将至南(音怜。)。逆战,前军失利,景丹庵使突骑出击,纵横驰骤,大破敌兵,倪宏等仓皇遁去,秀欣然道:“我闻朔方突骑,乃天下精兵,今果所见不虚了!”道言甫毕,即由耿纯献议道:“久围拒鹿,徒致疲敝,不若往攻邯郸,邯郸一破,拒鹿不战自服了!”

(说得甚是。)秀乃留将军邓满攻拒鹿,自督将士进攻邯郸,连战皆捷,直抵邯郸城下。王郎势穷力盛,使谏议大夫杜威至军,奉书乞降。秀责王郎伪充刘氏,罪在不赦,杜威不肯承认,还说王郎是成帝遗体,秀奋然道:“就是成帝复生,天下且不可得,况是个假子舆呢?”(快语。)威复说道:“明公以仁信着名,今日邯郸既降,亦应封邯郸主为万户侯。”秀又答道:“他敢冒充汉裔,待以不死,也算宽仁,还要想做万户侯么?”威知不可说,转身自去。秀督兵猛攻,又过了二十多日,城内不能支持,王郎少傅李立,夜开城门,纳入汉兵,王郎、刘林,从后门出走,觅路窜去。秀将王霸,与减宫、傅俊等人,黄夜追郎,郎被追及,一介卜人,何来武勇?立被王霸一刀劈死,果了首级。只有刘林不知去向,无从追寻。当即携首归报,秀录霸功劳,加封王乡侯,连减宫、傅俊等,亦并给厚赏。减宫字君翁,颖川郑人,初为亭长,继入下江兵中,转从刘秀,屡立战功。俊字子卫,亦为颖川襄城县亭长,襄城为俊故里,合族聚居,及秀至襄城,俊投入秀军,家族被莽吏收诛,故秀与王邑交战时,俊争先突阵,杀敌最多。(两人俱列入云台。)两人与精同郡,甚是投契,在军中常与霸同营。惟霸善驭士卒,恤死抚伤,事必躬亲,所以后来刘秀即位,任霸为偏将军,兼领宫、俊两部兵马,另用宫、俊为骑都尉,事见后文。

且说刘秀既收复邯郸,诛死王郎,所有郡县吏民,与王郎往来文书,悉令毁去,顾语诸将道:“好使反侧子自安。”一面部署吏卒,支配各营,众言愿属大树将军。看官道大树将军为谁?原来是偏将军冯异。异为人谦退不矜,与诸将相遇,常引车避道,进退皆有表识,秩序井井;每当休息时候,诸将并坐论功,独异屏居大树下,毫不置议,因此军中呼异为大树将军。秀闻众言,也为赞许,待异益厚。护军朱佑,系南阳宛人,素与刘秀兄弟交游,留居幕中,至是从容语秀道:“更始不君,未能定国,惟公有日角相(中庭骨起状如日,故云日角。),天命所归,不宜自误!”秀不待说毕,便笑语道:“快召刺奸将军,收逮护军。”(文叔也会使诈。)枯乃不敢复言。会由长安使至,持入刘玄封册,封秀为萧王,即令罢兵西归,另派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秀暗暗惊异,面上却未曾流露,照常迎入使人,依册受封。又复细询来使,始知刘玄迁都长安,大封功臣,所以自己亦得封拜。究竟刘玄如何迁都?

如何授封?应该就此叙明:自从刘玄由宛迁洛,居住了四个月,长安军将申屠建、李松,屡遣人请玄入关,玄乃令刘赐为!相,入关缮修宫室,更始二年二月,宫室复旧,遂由申屠建、李松等,迎玄至长安,入长乐宫,升坐前殿,郎吏两旁站立,玄面有作容,惟俯首摩席,不敢仰视。(实是无用。)诸将朝贺已毕,李松、赵萌,劝玄封功臣为王,朱缩独杭议道:“从前高祖有约,非刘氏不王,今宗室且未曾加封,如何得封他人?”松与萌乃请先封宗室,后封诸臣,于是封刘扯为定陶王,(扯系刘玄族兄。)刘庆为燕王,(庆系刘秀族兄。)刘欺为元氏王,(欲为刘秀族父。)刘嘉为汉中王,(嘉并见前。)刘赐为宛王,(踢亦刘秀族兄。)刘信为汝阴王。(信为踢从子。)宗室毕封,乃封王匡为拙阳王,王凤为宜城王,朱缩为胶东王,王常为邓王,申屠建为平氏王,陈牧为阴平王,张印为淮阳王,廖湛为被王,胡殷为随王,李通为西平王,李轶为舞阴王,成丹为襄邑王,宗桃为颖阴王,尹尊为哪王。独朱缩辞不受命,乃令鳍为左大司马,又使赵萌为右大司马,李松为丞相,共秉内政。命刘赐、李轶镇抚关东,李通镇荆州,王常行南阳太守事。赵萌有女,颇具姿色,由萌纳入后宫,大得玄宠。

因此玄委政赵萌,萌专权自悠,任情予夺,群小膳夫,都向萌极力逢迎,萌各授官爵,俱着锦衣,长安有歌谣云:“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为此种种腐败,遂致关中人士,大失所望。至刘秀得平邯郸,遣使告捷,玄乃封秀为萧王。秀受命后,不由得惶惑不定,昼卧邯郸宫温明殿中,默想方法。耿弃乘间趋入,向秀说道:“吏民死伤甚多,弃愿归上谷,添招兵马。”秀应声道:“王郎已破,河北略平,还要添甚么兵马?”弈答道:“王郎虽破,兵革方兴,圣公无才,定难成事,恐不久便将败灭了。”秀惊起道:“卿失言了,我当斩卿!’弃又说道:“大王待弃,情同父子,弈所以敢披赤心。”秀半晌才说道:“我何忍害卿?卿且说明!”弈申说道:

“百姓患苦王莽,复思刘氏,闻汉兵起义,莫不欢腾,如脱虎口,复归慈母。今圣公为天子,诸将擅命山东,贵戚纵横都内,政治昏乱,比莽更甚,怎能不败?

大王功名已着,天下归心,若决计自取,传檄可定,否则恐转归他姓了!”(前有邓禹,后有耿奔,前推后挽。自见成功。)秀听了弃言,点头无语。忽又有一人进言道:“大王请听弃言,幸勿迟疑!”秀瞧将过去,乃是虎牙将军挑期。小子有诗咏道:

明良会合最称难,要仗臣心一片丹。

莫道攀龙原易事,庸材何自庆弹冠?

欲知挑期如何陈词,容至下回再叙。

刘秀既娶阴丽华,复纳郭氏女为室,阴先郭后,理应以阴为正妻,郭为次妻。乃以刘赐见助之故,加宠郭氏,厥后且立郭氏为后,名不正,则言不顺,无怪其凶终隙末也。本编于秀娶阴氏,不过标题,而独于郭女之成婚,特为揭出,所以志先事之未慎耳。王郎之败,本意中事,以之敌秀,不亡何待?惟玄于入关以后,委政宵小,不思笼络刘秀,徒假以萧王之虚名,令秀速归,是正所以促其离心耳。蛟龙得势,志在奔腾,宁待耿弃、桃期之谏阻乎?

同类推荐
  •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本书基于史实,以客观公正的视角,通过整理当前最新研究资料及成果,向世人展现了张学良将军的戎马生涯。全书共分十一章,前五章探讨了张学良的生平和处世,他与日本人、蒋介石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接下来五章涉及张学良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及后果;最后一章叙述了张学良被幽禁的情形。结论部分分析了张学良对中国现代史所作出的贡献。
  • 淳于三国

    淳于三国

    二十一世纪一落寞青年穿越到三国第一酒肉草包、猪一样的队友淳于琼身上,从此,为洗脱这一个标签,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三国、参与三国、成就三国!
  • 新中国的由来

    新中国的由来

    本书叙述新中国成立及以前的历史,旨在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历史脉络的梳理,特别是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外来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的情势下,顽强抗争和艰难探索,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新中国的历程的叙述,阐明历史和人民何以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适合党政干部、党团员、大中学生及一般读者学习党史、国史的简明读本。
  •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 独行恪

    独行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尘世总事多,烦恼总不断,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一切都是因为战争。生活总是各种苦难的折磨,历经蹉跎才会有新生。
热门推荐
  • 腹黑仟离夫君太多

    腹黑仟离夫君太多

    上一世,闺蜜和男友的背叛,让她死于男友之下,这一世她成了天悦王朝不受宠的云曦公主,看她怎样翻云覆雨,宫斗之后策马江湖,谁能找到唯一的真爱……
  • 不逝的青春

    不逝的青春

    一个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少年,在上啦理想的高中后,他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内向的水依然;阳光帅气的矮子高扬;有能力的扬晨天;他的人生也就此改变。与混混的打斗;高家集团破产;班花夏果的不幸;杨家的威力;认清身份等,这本小说看似一篇篇故事,可能更多的是真实的写照,大家也可以借此来了解本人这个初三学生的写作能力。O(∩_∩)O~呵呵
  • 杀手恋爱记

    杀手恋爱记

    看似平常的一个学生,在未来竟然成了世界主宰者。平静的校园生活到社会上的各种困难把他培养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 单行道十二年

    单行道十二年

    记录了陶泽和白杨柏真实的十二年历程,从学生时代的相遇,到军旅生涯的相知,直到重返职场,十二年的感情到底抵不抵的过现实的生活。
  • 农妇苏黛

    农妇苏黛

    他爱她,很爱很爱,为了她,他可以付出一切,包括他的生命,直到她被人逼死,才知道,这个世上只有他真心对她,他对她那么纵容,而她却不懂。她说,若有下辈子,我一定要杀尽负我之人,护我爱之人。(总之就是她带着对他的爱穿越那种)
  • 夜半静悄悄

    夜半静悄悄

    古云:“阴阳之道,奇幻飘飘。入我道门,切莫浮躁。修身养性,能得大道”。
  • 化传奇

    化传奇

    人类对外星人的探索从未停止外星人对人类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这是一个契机既是人类的又是外星人的契机!
  • 霸噬龙魂

    霸噬龙魂

    一个天赋出众的少年,一群同样天才的生死之交,一群与生俱来的宿敌。他们活着,只是一群牺牲者。亿年的轮回,注定是拯救者的他们,将面临重重的考验。他们,是一群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人。他,生来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 他的猫我的你

    他的猫我的你

    “你们和她认识多久了”“一二三四.....十年了”余懿辰低着头掰着手指“你们什么关系”徐逸洋慢慢的抬起头看着他一秒两秒“她是我们的一生”五个人一起说道
  • 白帝姜郎

    白帝姜郎

    很早以前,武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赤钧青鸿,绝世无双。双剑合璧,天下无敌。金狼宝钥,神秘莫测。三者在手,坐拥天下!”一个身中寒毒,背负血海深仇的少侠,一段古老的传说,一群神秘的江湖客,这其中又会引发怎样的恩怨情仇?只有是是非非,没有谁对谁错,这便是江湖...(PS:本书已A签,请大家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