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5300000015

第15章 谈仁义与商义

2—20盛东风问什么是仁义与商义。

步石答:大家都在用仁义这个词,那么仁义是仁和义呢?还是仁义是一完整的词?如果连这个都没有搞清楚的话,就请不要用了。仁义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词。那么仁义这个事物有对立面吗?对立统一,用古老的理论来说的话,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仁义应该有对立的概念!对立的概念是什么?这其实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如果没有搞清楚甚至是无知,那么怎么能说清楚仁义呢?即你知道仁义是什么就自然应该知道它的对立面是什么。不明白仁义理论的缺陷而蒙昧着,那么越是鼓吹,越是放大它的缺陷。就要产生不善了。

不明白仁义理论的缺点,越是宣扬,缺点也同时播放。仁义理论的缺点的性质是任何理论都必然有的,比如物理学,里面只是讲物理,所以老子正面地用“绝学”来形容理论的这种性质。我已经讲过仁是有人的共存共荣信仰。在这里我换一个角度,人的生活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必须得—得利。精神生活必须认识—崇德。以德为立场而得到的全部意义即为仁义;以得为立场得到的全部意义为商义。仁义理论崇德而来到精神生活的层面,只看到精神事物。比如春天来了我送你一斤春茶,在仁义者眼睛里这并不是茶叶而是礼是情义。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应该作何理解?它说明的是仁义理论将利益、物质划出义的概念之外!甚至将义和利对立起来了。可是老百姓身处现实之中,怎么办,只好自制理论——“先小人后君子”。有人说孝弟观是仁义理论、儒学文化的根,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仁是根。孝弟观是技术层面的事情。即在当时社会生产力情况下,家国之治的情况下,年轻劳动力的思想意识太重要了,要知道那时有将老迈的父母背上山放进山洞的习俗啊!

注意,不要歪曲石的意思,石十分看重孝悌观,但它是儒学文化的本的一方面。孝悌观的本质是方法论,是规则不是原则。石也不知自己讲清楚了没有。如果站在社会这个层面,从社会角度观察仁义的话,会是什么样的呢?简单的说,任何社会就两件事情或说两个问题,即生产与分配。那么仁义理论的意识在于分配。无意地忽视了生产,仁义讲多了,就有可能严重偏向分配了。

请问:拿什么来分配,巧媳妇难做无密之炊啊!这时仍然偏离,割股熬汤等二十四孝图出炉了,在清朝儒生们就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分配”是仁义理论一个现实化的意识之根。合乎道德的“精神”是仁义理论追求目标。

注意,石并不认为这是儒生们造成的,儒家的根呀目标呀并没有错的,问题是统治者独尊儒术造成的,治理国家应该百家齐上阵!各显神通。解决生产的问题你怎么能问儒家呢?你应该去问一问科学家不就得了?他会告诉你科学养猪的技术,再传给老百姓。被独尊沾沾自喜,真的以为自己能包治百病,那自身有错了。应该向孔子学习善于说“我不知道”和“循循如也”。

老子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那么是指完全拒绝仁义吗?不是的!他是在说在思想上对仁义理念进行绝弃的操作直到极端,那么我们将来到仁义的反面而拥有“得”的“商义”(那时无此理念)。它会促使人们勤奋于得而拥有丰富的物质和利益,那么人们就有能力兑现自己的慈祥和孝顺。慈是父母的,孝是子女的。“复”是指孝、慈构成循环而一代代传递下去。

在“道法自然”的老子那里,一定对人的“得”的“自然物欲”有深刻的认识并肯定。他概括为“巧”和“利”。在它里面同样有弊端,所以也要进行“绝弃”的操作。老子说“绝巧弃利,使民不为盗”。动物都有自然物欲,由它发展而来的人的得欲,一定被道法自然的老子正视而批判。得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投机取巧、偷盗、生产和商业等。老子对其也进行了绝弃的操作,程度到“民不为盗”为止。那么这样的拒绝偷盗的得可算是合乎道的“道得”了。即得也有道要道得。石将道得命名为商义。商义从自然物欲出发来到合乎道地追求物质生活的层面。

商义概念的发明是反哺先人,同时也方便我们衡量、分析先人的社会实践。实际上,绝弃偷盗等得式,我们的文化就是用仁义来绝弃的。商义概念一直没有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仁义理论的克制,另一方面是它的存在的最大理由“生产”概念没有出现。逻辑:“我生产,我消费”天经地义!所以一旦生产概念出现并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展开,“商义”被理直气壮地政治化地命名为资本主义。所以资本主义的理念里遵从自然规律而从物质到物质,在理念上不与仁、人、人情接触。

那么他们是用什么来克制住不善之得式的呢?那就是他们信仰的那个神。这需要有神论,还因为文化习惯。宗教信仰其实也是道德功能。仁义理论也是道德功能。得欲是商义论者的天性,有神论并不遏止得欲,只是规范得式,所以得欲满满的商义论者试图将一切转变成获取利益的工具,在世俗里合法地获取。所以,话语权和制定游戏规则的主导权被十分看重。以便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法。

商义在中国的商朝有社会实践,并对现在社会有文化作用。如商业、商行、经商、殷实等等概念。在传统文化里,商义理论有不少,石暂时想到:“在商言商”、“薄利多销”、“和气生财”、“生意不成,人情在”,这些已经使人感觉仁义理论对它的影响了。“君子要顾本”是仁义对商义正视与理解,将“本”作为正当的、理所当然的东西纳入仁义的范畴。“儒商”一词有力地证明儒家儒学早已正视而研究商义并纳入学术范围,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精神”的仁义是人的需要而“吃饭”的商义也是人的需要。儒学是研究人的需要的学说,应该将仁义和商义全部纳入。

仁义与商义虽然在理念上是反对的,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分界线。就好比大道宽广而分左右,左右之间并无明确的分界。这种“反对”是什么性质的“反对”?是敌对吗?石的回答是可以是可以不是。不是,石发明“反搓”一词来精确定义这种“反对”关系。这是又一次意识革命。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就应该是反搓关系。“反搓”概念在理念上是对中庸理论的积极发展。如果怀疑石的发明,请想想DNA和小姑娘的小鞭子。

听说过儒商,但没有听说过仁商,说明儒学并没有要求商人改变它的本性,而是要求他们用仁义用崇德来认识他们的本性和得式,以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得式。实践证明这完全可以做到。“和气生财”、“人情在”就是这方面的认识,规范得式的认识。任商义单方面发展,有可能进入不择手段的境地,如商纣王。两次世界大战也充分说明商义很容易冲出它的轨道。现在,商义又已经粗壮,那么仁义应该被如何对待呢?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让仁义成为商义的眼睛,它使商义论者,得者,智者既能看见环境看得远一些又能看见内心,既能看见利益又能看见良心,问心无愧,获得并保持心的宁静。孔子说仁者乐山,仁者守静,守心的宁静。有人要给儒学改名字,以获得一个好名气,但犯下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即宣判了儒学的死刑!是儒学已死论。请行行好,用复活论吧!要明白,传统儒学里面主要讲仁义理论,但并没有因此被称为仁学,这里有奥妙。说明儒学一词的发明者是伟大的智者!

一个儒字给予儒学巨大的想象空间,想象空间就是发展空间!但复活并不是复辟!可以认为儒学一词的发明人原本要建立全面的儒学但是他失败了。好在有我们吗。要活起来的话,则必须补建仁义的个体主义而使仁义理论全面。补建商义理论而使儒学全面。商义理论里也应该有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比如团队精神可以认为是商义的。这样的儒学才能超越先进而成为先进,人家才会真正地来你这里学习。有代表说要慢慢来,慢慢地人家自然就了解你的文化了。还慢慢来,几百年了,还不慢?你不超越人家,人家永远不会来学习。你以为人家不了解你文化啊?

生意一词俗气、生动,它使人联想到一句名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儒学除了补建之外,对传统的一些经济概念也应该进行对比分析。如财产、财富和赚钱与资本、资产和投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同类推荐
  • 超时空漂流记

    超时空漂流记

    用神话还原历史,用历史改写故事!罗脩是一名天才历史讲师,某天他厌倦了按部就班的生活,跑到了酒吧将自己灌醉,以至于酿成了一场车祸,进入了牢狱生活。几年后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等到他读完信中的内容时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古代的世界里面,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生活!
  • 姜王剑

    姜王剑

    故事开头篇,也就是第一章,主人公司马孤辰意外碰上怪人,上演一部穿越故事。主人公穿越到了春秋时期,与姜国公主的浪漫情缘以及与姜国王子的恩怨情仇。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

    本书通过周瑜、鲁肃、吕蒙等江东豪杰的人生轨迹,从人性的角度,揭晓东吴现象背后的奥秘。
  • 墨如笙

    墨如笙

    早在天边,你们或许没听说过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当今分为两大国,燕国,风国,它们永远势不两立!可这燕国的圣女清如笙再一次偶然中救起了一位身份神秘的男子沐墨,在他(她)们相处过程中,清如笙爱上了沐墨,或许是他为她打伞时,或许是他温柔让人着迷的笑容时,可,正当这时,沐墨身份公开,清如笙痛苦嘶喊……这一切的使命呀!笙,对不起,这是我的使命。沐墨,从今以后我跟你势不两立。沐墨,从来觉得自己是对的,可换回来的却是她的鲜血缓缓流淌。沐墨,别回来,我爱你!我爱你。
  • 长明天

    长明天

    鱼肉,刀俎,鱼肉是我,人为刀俎,为何?这是为何?前世,公子无愧于天下,今生,书生上路,只求长明天。罢罢罢我本性如此,求得,求不得,疯语焉……
热门推荐
  • 无限综漫之顺的路途

    无限综漫之顺的路途

    在某点审核一直没过,来这里碰运气,作者小学语文最低考过16.5,所以不要对文笔有什么期待,不想看的自己点右上角的红叉
  • 锁魂面凭君问谁莫乱心

    锁魂面凭君问谁莫乱心

    她是22世纪行踪莫辨,性格诡谲的鬼医云缥缈,一双素手肉白骨,一根银针走天下,多少人为了求她一副药而倾家荡产她却不为所动。一朝穿越,她竟是从天而降落到某位皇子,呃……貌似还是太子的身上。成为了所谓的天命太子妃,为此,云缥缈表示一切与我没关系。男人的身影悄然来到她身旁“没关系?嗯?女人,别想逃,你的一切都是本王的”怎料,二人本该命运毫无交集,只因月老座下童子一时犯困,牵错了姻缘线方才如此。红线被小童偷偷剪断,月老又无奈系好,中间终是有个疙瘩,跨不去的鸿沟,他们是否能战胜命运,走向彼此?找到一生的爱?敬请期待
  • 任时光匆匆我只在乎你

    任时光匆匆我只在乎你

    她和他,在同一个学校,相爱又相互折磨,直到千帆过尽,才会明白,任时光匆匆,我只在乎你!
  • 话灵

    话灵

    鬼神者,可敬而不可近。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鬼神之域。我被带入这个世界,师父却不辞而别,留我在这俗世与鬼域只见徘徊,迷茫。终于我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却发现这个世界没那么简单,就连师父,也带着一个个令人费解的秘密,等我意义拨开……
  • 科武我

    科武我

    三百年前,一代天骄周宇被人陷害,困死于银河系外;三百年后,周宇重生于一个偏远的小星球,而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昔日的仇人,还有漫天的异族,危机四伏。此时,他将何去何从?须知,一个蝼蚁不可抬头看星空;人类也不可能凭借此时凡胎肉抗衡远古异族。更不可能借此看穿宇宙终极奥秘。而一切终将回到人类本身。科技也必然为强化人类自身而延续……想象一下吧,当人类变强的那的一刻,用精神力驾驶亿万机甲的时候,所谓异族就是渣渣!
  • 斩灭奇穹

    斩灭奇穹

    在千百万年前的皇明大陆中,分为灵兽族和人族。开始,人族一直遭到灵兽族的压迫。后来,人族逐渐变强,最后,与灵兽族的实力一样强。两族经常发生战争,弄得大陆不得安宁。一天,从其它大陆穿穿越而来的赤极两皇,看到大陆这样十分气愤。用强大的力量强行将皇明大陆分为赤明领域和皇极领域。将灵兽族和人族分开。可仍有部分灵兽留在皇极领域,但对人族已构不成威协。而赤极双皇各自为人族和灵兽族留下了一种神秘的力量……
  • 舍己成仙

    舍己成仙

    初见时,他还是凡尘少年,她美若天仙,容颜如九天仙女一般,还救了他一命,早已在他心生爱慕之情,被她的绝世容颜所震撼,终是努力修炼,报答恩情,只为与她并肩,修成大道,与之携手羽化飞仙。(ps:慢热型仙侠小说,望大家耐心看下去)
  • 幕后掌控者

    幕后掌控者

    拥有变态头脑的变态学霸,国外学成归来,继续自己的传奇之路。没错,是继续,而不是开始。。。。看男主是如何凭自己的努力走向人生巅峰,又是如何集聚信仰之力名垂千古。一切尽在《幕后掌控者》
  • 进击吧,天使保卫战

    进击吧,天使保卫战

    在茫茫太空中,除了太阳系行星外,有着另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做银河系,在银河系有一个美丽而又迷离的星球,叫做拉尔乌星球,上住着一群是人类而又非人类的奇妙生物,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 九天出云志

    九天出云志

    创世碑,女娲初创人界之时,用来恒定阴阳之神器,后不知为何被遗落在人间。创世碑本是阴阳一体,后因人魔大战黑白颠倒,导致神碑一分为二,化为阳碑和阴碑,阳碑被四神族后裔之一的白矖族放置在族内圣池中央。而那阴碑则被魔界夺走,后被放置在魔界都城允都的三圣宫之中。多年以后,阴阳二碑突然同时显现出碑文,阳碑碑文曰:“玄空起地苍,大道即苍茫。浩劫来临日,灭族夜未央。”阴碑碑文曰:“衰败非祸事,两极交替之。新君降临日,天道顺行时。”而关于碑文则是众说纷纭,但一直没有人能够真正看透,直至他的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