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1400000003

第3章 给孩子财富,不如给他正确的爱(3)

曾经有个姐妹跟我开玩笑:“老公、老婆都是人家的好,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好。”这话理解起来就是配偶跟人家比较的话,觉得人家的配偶样样都比自己的配偶强,可是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比,都没自家的可爱。简言之,就是以配偶的角度去比较,永远只看到缺点,但以父母的角度去比较,永远只看到优点。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父母总是极力夸赞自己的孩子。这主要跟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有关,中国人讲究谦虚有礼,夸赞自己的孩子会觉得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所以即使孩子真的很好,父母的夸奖也是点到即止的。甚至遇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父母也会既谦虚又高兴地说:“哪里啊?他这点成绩算什么啊,要努力的地方多着呢,可别夸他,等下他就该骄傲了。我看你家孩子就比他强。”

我想这样的话,我们小时候也听过不少。有时候我考了满分或者全班第一,我爸爸可能会说一句不错,但是紧接着肯定加上一句:“虽然你已经考了第一名,但是你不能骄傲,隔壁谁已经考上清华大学了,你的路还长着呢!”

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并且养成谦虚的品格。可是这么做对孩子其实并不好,会使孩子形成消极心理——“我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肯定”,或者“你觉得人家的孩子比我更好,那你去当人家的父母好了”。

其实孩子有这种心理太正常了,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根本还没形成,无法理解父母这么做是为了鞭策他取得更高的成就。在他心里,只能够感觉到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嫌弃自己。这会大大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从而使亲子关系走上岔路。

有一次,我把这个观念转述给朋友,我说:“如果要让孩子成为最棒的,父母应该不断地让他感觉到他是最棒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坚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她就吃惊地看着我:“我的孩子是最棒的?别说他根本不是最棒的,就算他真的是最棒的,我也不好意思这样夸他啊!”

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其实“我的孩子是最棒的”,并非要求父母到处去跟别人吹捧自己的孩子,而是让孩子感觉到在你心里他是最棒的。这是根据儿童心理得出的,因为孩子比大人更容易受暗示的支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孩子会为了父母的肯定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一直挑剔、批评,孩子会变得自闭、压抑,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

所以,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赞许。经常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显得更积极、更自信,心理也会更健康。因为孩子会从父母的肯定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内心容易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力量。他知道不管自己怎么样,父母永远都会喜欢自己,支持自己。反之,经常被批评教育的孩子,一旦遭遇什么不如意,会觉得自己被整个世界遗弃了,连父母都看不起自己。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下面这个故事,百度文库中就有。

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我,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儿子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有次,我参加一个育儿交流论坛。午饭的时候,我把这篇文章念给了在座的人听,很多人都觉得感动,其中有位男士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我有一个朋友,从小父母就不鼓励他,不管他怎么努力,在父母眼里几乎得不到肯定。可是这位朋友从来没有放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取得最大的成功,一定要让父母刮目相看。大学毕业后,他去美国经商,事业经营得相当成功。几年前,他把公司转回国内,前不久,他的公司上市了。从这件事来看,批评未必不能使人成功。”

我问他:“以一般的标准来判断,你这位朋友确实是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不知道他的精神生活如何?”

这位男士意识到了什么,不再像刚才那么充满赞许,而是有些遗憾地说:“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事业,去年他父母去世了,他说以前铆足了劲要证明给父母看,可是没想到父母去世得这么早,他说现在感觉自己很迷茫,失去了人生的目标。”

从这段话里我们很容易看出,在爱的鼓励下成功的孩子,和在批评否定下成功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区别。

可以说,这位男士的朋友是坚强的,他并没有在父母不公正的态度下失去自我,而是不断暗示自己发愤图强,并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很多在父母的否定下变得狭隘平庸的人幸运得多。可是他又是非常不幸的。我们都明白,每一条成功之路都充满困难和汗水,在这条路上,如果有父母、爱人的陪伴,会走得幸福得多。而这位朋友除了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外,他的内心是伤痛和孤独的。

另外,他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人生目标扭曲了,他做一切的动力只有一个——向父母证明自己。所以当他的父母去世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变得没有意义了,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迷茫。

用鼓励和肯定的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孩子在爱的驱使下,努力使自己符合父母的夸奖,从而形成一种螺旋向上的积极趋势。而用批评和否定的方法,孩子得到的是消极负面的影响。从阶段目标来看,很难说哪种办法更有效,甚至有可能是经常被批评否定的孩子成功得更快。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后者的副作用相当大。好比一个人生了病,用一种立竿见影但是副作用很大的特效药一样,如果不是病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医生不会建议病人使用。这些道理,几乎每个人都明白,可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分辨不清自己的行为对孩子到底有利还是有害。

做负责的家长,就要采取对孩子最有利的方法。当你希望孩子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时,应该先问一下自己:为了这个目标我该怎么做?当你决定怎么做的时候,再问一下自己:这么做对孩子好吗?还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更好?如果只是凭着自己的心情和习惯做事,即使出发点是善意的,也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童年的阴影最容易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可能一生都会受其影响。

我几乎不批评孩子,难道我的孩子就这么令我满意吗?在辰辰成长的这些年,我想不起什么时候严厉地批评过他,即使他真的做错了,我也只是引导他去认识自己的错误,从来不会对他说他犯了个什么样的错误,或者说他做得不好。

可辰辰真的没有缺点吗?肯定不是,只是我从不带着找缺点的挑剔眼神去看他。比如他主动帮我倒水,却把杯子打碎了,我不会批评他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而是会对他说:“辰辰现在会想着帮妈妈倒水了,真是个乖孩子。”再如辰辰某次考试因为粗心没有考好而不高兴,我会鼓励他:“辰辰真是有上进心,这么想要一个好成绩,妈妈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

如果我说“你怎么这么粗心啊,如果你仔细一点,肯定就能考好”,不但无法改变这次考试结果,还会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粗心的人,从而真正养成粗心的毛病。

很多妈妈可能觉得不解,说我提醒他,是为了让他明白自己身上的缺点,然后去改正它,怎么就让他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了呢?原因很简单,就像前文说的,这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反思能力,大多受暗示的支配。如果受到的暗示是积极的,孩子就朝着积极的那面发展;如果受的暗示是消极的,孩子就会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最后养成一生都改不掉的陋习。

如果妈妈带着充满爱意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那么出现在妈妈眼中的是孩子满身的闪光点,而不再是那些令人生气和无奈的缺点。

可以说,一个沉浸在孩子缺点中的妈妈在生活中是不开心的。她天天都在忧虑孩子的未来,思考如何改掉孩子的缺点,她表达出来的情绪肯定是充满怨气的。

我一位朋友的孩子特别内向、自卑,朋友觉得孩子浑身都是毛病,做事畏畏缩缩,说话吞吞吐吐,看着就让人来气。她听了这个方法后,有些怀疑地说:“你的意思就是孩子的缺点我就当作没有看见,不闻不问吗?那孩子的毛病不是更改不过来吗?”

对于孩子有缺点,我们当然不是真的要视若无睹。比如故事中的妈妈,孩子多动,但是她并没有直接责备孩子,而是换成“原先你只能坐一分钟,现在你可以坐三分钟了”的说法。这位妈妈的睿智在于没有一再强化孩子的缺点,而是在不动声色间就将孩子的缺点改正过来。如果这位妈妈说“你怎么回事?是不是有多动症?连一分钟都坐不了”,我想孩子可能永远都只能坐三分钟,甚至更短时间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有多动症,坐不住很正常。

经常有妈妈感慨道:“我那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永远老样子,真是气死我了。”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没有让一个孩子愿意接受的办法去促使他改变缺点,就算是打他一万遍、骂他一万次,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使孩子对抗到底,破罐子破摔。

5.孩子,你一定要爱你的爸爸

父爱和母爱对于孩子而言,缺一不可,这样孩子的心灵才会健康。只有当孩子得到了足够的父爱、母爱后,他的心思才不会聚焦在如何得到父母的爱上,他才会真正地去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

周末,我去看望一位朋友,她刚刚经历了婚变,老公爱上了别的女人,坚决和她离了婚,这使她大受打击,心情抑郁。

她开门的那一刻,我被她憔悴的样子吓了一跳。在聊天的过程中,她的话题一直没有离开过控诉男人的负心,把曾经的老公批判得一无是处,甚至诅咒他出门被车撞死。我理解她的心情,她是需要发泄的。

在我们聊到一半的时候,她的孩子跑了过来,对她说:“妈妈,我好久没有见到爸爸了,下周我想见见爸爸可以吗?”

朋友在一小时的发泄后,本来已经有点平静了,听了孩子的话,又突然爆发了,冲孩子大吼:“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你爸爸跟狐狸精跑了,你已经没有爸爸了,他已经不要你了,你还爸爸长爸爸短的,你是不是存心想气死我,你好去找你那个负心的爸爸?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没良心的儿子,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

孩子被妈妈一吼,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朋友更加生气,伸手去推他:“哭什么哭,我还没死你哭什么丧?”

我连忙阻止了她的癫狂行为,让她好好冷静冷静。我带着孩子回到了他的房间。孩子抽抽噎噎地告诉我,妈妈每天都要发好几次脾气,有时候是大吼大叫,有时候是摔东西,还命令他必须恨爸爸、诅咒爸爸,他真的好害怕妈妈。

当时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我对朋友的生气远超过同情。的确,离婚放到哪个女人身上都不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是决不应该成为伤害孩子的理由。

中国是个离婚率非常高的国家,我们姑且不去讨论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这么说,西方的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小,孩子不但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还能坦然地接受父母不再相爱的事实,并且会支持父母再婚,也很少发生排斥继父继母的情况。而中国父母离婚,那是一场抽筋剥皮的战争,孩子往往成了攻击对方的武器,这对孩子是多大的伤害和不公平。

同类推荐
  •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本书打破以往教育类书籍的枯燥说教方式,运用丰富详实的案例,提出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和意见,充分调动家长、孩子、学校三方的积极互动性,在短时间内就可培养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如何使您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他”和“她”?相信您一定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 孕产妇宜吃的食物

    孕产妇宜吃的食物

    本书介绍了孕产妇饮食营养与食物选择的基本知识,详细叙述了妊娠剧吐、妊娠水肿、妊娠缺钙、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等孕妇常见病,以及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产后缺乳、急性乳腺炎、产后自汗盗汗等产妇常见病的680多个食疗验方和菜肴食谱。
  • 小脚丫丈量大世界

    小脚丫丈量大世界

    热爱旅行的70后新爸妈,常年定居英国,升级为爸妈后仍不放弃环游世界的梦想,受到身边朋友、同事的影响,在父母的不理解、网络上种种质疑声中,勇敢地带宝宝出发了。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怀疑动摇,到不断改进直至从容应对,以及宝贝在旅途中始料未及的惊人变化,如今宝宝通过层层考试,终于进入了英国当地最好的幼儿园。这一切似乎证明了他们的做法……
  •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本书从多个方面出发,根据6-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提供了60个教育孩子的小妙招。
  • 小学时期要培养的50个好习惯

    小学时期要培养的50个好习惯

    本书将习惯与生活中的案例紧紧结合,提出培养每个好习惯的建议和重要步骤,以总结的形式使家长和孩子对各种各样的习惯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权宠

    权宠

    再见她时他已是A国最年轻的少将,当他有资格站在她身旁,她决心嫁给另一个男人。你爱她时,她隔你千山万水,你拼命想要追上她,却无力的看着她爱上别的男人她对他声嘶力竭:“滚,带着你的好滚出我的世界。”当一切都不能挽留,所有甜蜜毒药编制的美梦醒来,她才看到身边的他。“如果早一点看到你,如果早一点爱上你,那么这段路会不会就没有那么艰辛,我的心也就不会千疮百孔。”青山不老,为雪白头——她抬起头说。
  •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

    现代普通女孩穿越成为红楼梦中林妹妹围观死宅到底的故事。有金手指,随身空间,没有七巧玲珑心,也不会做诗的林妹妹只有努力生活,争取寿终正寝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除魂

    除魂

    你,其实生活在一个你意想不到的世界,一个你以为荒诞的,却真实地可怕的世界。若你不胆小,我请你借助我的眼,一同揭开这世间的秘密。我,就是夏北,一名隐藏在都市间的除魂师。
  • 大叔不可以

    大叔不可以

    “苏楚烟,在这个欲望冲刺在每个角落的年代,我想带着你一起看细水长流,慢慢变老!”初夜之后,宋毓斐深情的望着苏楚烟,笑的柔和。“宋毓斐,如果你敢骗我,敢对不起我,敢委屈我……哼,我以异能者的名义引一场诅咒,让你后悔一辈子!”只是那一刻,他们看不到未来发生的一切,更不知晓双方的命运都控制在别人手中。猜忌、误会、背叛、诅咒……面对那个让她背负一切的幕后黑手,当爱已穷途末路,他们该将何去何从?
  • 爱上外星少女

    爱上外星少女

    转到新学校的第一天,赵志成遇到了林绪,偶然间的相遇,改变了赵志成的生活。这个谜一样的女孩,让赵志成体会到了恋爱的甜蜜,可是,温馨的生活却是短暂的,可怕的事情接踵而至……无数的障碍挡在他们之间……不应该在一起,就必须要分开吗?林绪不这么认为,她要反抗,为了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她可以做任何事情,伤害任何人……近乎疯狂的执着……带着血色的浪漫,掺着痛苦的甜蜜,让我带给您一段美好的回忆……
  • 家庭情商:协调家庭关系的技巧

    家庭情商:协调家庭关系的技巧

    本书介绍了家庭是什么、家庭规则、家庭生活周期、家庭系统、特殊家庭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 吏皖存牍

    吏皖存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破星传说

    破星传说

    《破星传说》是我看了许多小说,有感而发,也让我觉得写小说是我最喜欢的事情。
  • 孤独的星

    孤独的星

    我们都是天上的星星,各自孤独的旅行。所有的期待终归只能自己负责。李爱认识秦骓的时候十六岁,记得那时候秦骓发青的发茬,连一个后脑也帅气得惊心动魄。记得白鸽飞过被红色砖墙小巷分割的蔚蓝天空。。。。相遇之后,继续孤独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