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600000019

第19章 硬币两面,欲望双刃剑 (1)

贪婪是深渊,人人都往下跳

智慧点金石

什么是贪?“贪”为人生三毒之首,贪名、贪利、贪感情,贪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属于贪。

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越加满足,胃口就越大。贪婪的人每天都生活在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的算计中,更有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走极端。而贪婪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是无法知道贪婪的结果的,因为贪欲早已迷惑了他的心,遮住了他的眼,他不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停下来,他就像一头拉磨的驴,只顾一个劲儿地往前走。

故事苑:曲径通幽

贪的邪恶力量是无穷的,它所引起的欲望阴云会彻底覆盖一个人的本心,一个人如果沾染上贪的习气,就会陷入欲望的深渊中不能自拔。

从前在普陀山下有个樵夫,世代以打柴为生,他整日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但仍然常常揭不开锅。于是他老婆天天到佛前烧香,祈求佛祖慈悲,让他们脱离苦海。

真是苍天有眼,大运降临。有一天,他突然在大树底下挖出了一个金罗汉!转眼间他就成了百万富翁。于是他买房置地,宴请宾朋,好不热闹。亲朋好友都像是一下子冒出来似的,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按理说,樵夫应该非常满足了,总算知道荣华富贵是什么滋味了。可他只高兴了一阵子,就又犯起愁来,吃睡不香,坐卧不宁。老婆看在眼里,不禁上前劝道:“现在吃穿不缺,又有良田美宅,你为什么还在发愁?就是贼偷,一时半会儿也偷不完。你这个丧气鬼,天生受穷的命!”

樵夫听到这里,不耐烦了:“你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怕人偷只不过是小事,关键是十八罗汉我才得到了其中一个,那十七个我还不知道埋在哪里呢,我怎么能安心?”

说完便又像只被烤熟了的鸭子,瘫软在床上。

结果,这个樵夫抱了个金罗汉还整日愁眉不展,落得疾病缠身,最终与幸福擦肩而过。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成为奴隶的一种工具。

有个富商碰见了一个乞丐,那个乞丐说:“你我是以前的旧相识,能给我一些钱吗?”那个富商仔细看了看那个人说:“我认出你了,你家里不是挺殷实富裕的吗,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步?”

那个乞丐说:“唉!去年一场大火将我的全部财产都夺去了。”

富商问道:“你为什么要当乞丐?”

乞丐说:“为了要钱来买酒呀!”

“那你为什么要喝酒?”

“喝了酒,才有勇气乞讨呀!”

富商脑中轰然一声,似乎看见了愚痴人间的愚痴众生。

他感叹道:“世人谁不是这样愚痴一生呢?为了酒、色、财、气耗尽了一生,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这又何必呢?”

然后他去拜访智封禅师,请示道:“我的未来会怎样呢?”

智封禅师笑着说:“太阳从西边升起,照在树上没有一点儿影子!”

“太阳照在树上怎么会没有影子呢?西边,你确定是西边吗?”

只有怀抱善良、慈悲、包容、仁爱、无争执、无仇恨,人间才是快乐无边的天堂。

弦外有音

为什么要贪得无厌呢?生活本来就很辛苦,烦恼、挂虑、忧伤、痛苦,如果整日计较这些,只有苦上加苦!如同一个疯狂旋转的陀螺。人的未来如同太阳西升,是没影子的事,为什么要为眼前的事烦恼?

一个心灵苦旱的人,与其渴求远大的虚幻云影,不如珍惜身边的点滴甘露。

贪婪妨碍一个人未来的广阔生活空间,使他短视、气度狭小。因此,一个人要想有一个纯朴宁静的心灵,首先就要驱除贪的念头。

抛除虚名,禅师本来是和尚

智慧点金石

虚名者,有名无实,或要其名而不要其实之谓也。然而,就是有很多的人对此贪恋不已。比如,已经是财大气粗的老板、总裁,却偏要花钱买个教授、研究员的头衔;已经官至县长、市长,却还要顺手捎带个硕士、博士文凭……

弘一大师却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并非徒有虚名的人,即使在他作为法师再度出名的情况之下,他依旧是对“法师”、“老法师”、“律师”等诸如此类的名目十分反感,总是要求别人在写书或称呼他时去掉。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学者、追求学问的人就应该是孑然一身的,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的,不应该为了虚名而去沽名钓誉,因为虚名只会让我们骄傲自满,而学问则是实实在在的。

故事苑:曲径通幽

的确,虚名无益,古哲云:“嚼破虚名无滋味”。可谓一针见血!下面故事中的小和尚就深深懂得这一点: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急忙派人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一片宁静。

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行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沙弥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弥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涅槃了。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止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有多少人为了虚名浮利终其一生,世上能做到舍弃闲名的人又有几个呢?在你面对各种诱惑之时,又如何能够超越?

弦外有音

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来。要想摆脱,首先要舍弃虚名浮利。

有真才实学的人是用不着用所谓的“虚名”来证明自己的学问或者是优秀之处的。故而那些有真正实学的名人、伟人,他们都对虚名抱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

恩格斯一直都极其反感别人称他为“导师”,他在给普列汉诺夫的复信中,第一句话便是:“请您不要称我为导师,我的名字叫恩格斯。”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金质奖章给孩子当做玩具,且语出惊人:“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与世俗之人“讨名”、“买名”相反,真正的“名人”却是“逃名”的,他们往往视虚名为粪土,并且对此弃之如敝屣。

黄金正是吃人怪兽

智慧点金石

禅宗中有一戒便是手上不能拿金钱,而是十指相合,其意便是教导世人不要让金钱腐蚀了内心。其实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从而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金钱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的确很重要,但我们必须清楚的则是金钱并不是万能的。挣钱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钱不是神,而是仆人,如果一个人成为金钱的奴隶,那么,对于他而言,钱多有时候并非是一件好事,反而会要他的命。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去把握和控制金钱,那么,钱越多,对我们而言则害处越大。因此,我们必须明白,我们必须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要知道: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有比金钱重要千万倍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下面故事中黄金真能吃人,本来是友谊深厚的朋友,在黄金的诱惑面前马上束手就擒,顷刻间成了金钱的奴隶。可哀复可怜!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这时一位僧人惊慌失措地从树林中跑了出来,两位朋友见状,便问那僧人:“你为何这样惊慌失措,到底碰到了什么?”

僧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苗,却突然挖出了一坛黄金!”

两个人感到好笑:“这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有意思了!”

“你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两人喜不自禁。

僧人说:“这东西会吃人的,难道你们不怕?”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不怕,你就赶快告诉我们黄金在什么地方吧!”

僧人说:“就在树林最西边的那棵小树下面。”两个朋友立刻找到那个地方,果然发现了一坛金子。

两个人一见到黄金,不禁眉开眼笑:“黄金会吃人?哈哈!哈哈!”

“别管那么多了,我们还是想办法把这坛黄金运回去吧。”其中·一个人说,“不过现在把它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会儿再说吧。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去拿些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然后等到半夜再把黄金运回去。”另外一个人就去准备饭菜了。

留下的那个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所有该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木棒把他打死,这些黄金自然就全归我了。”

回去的那个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那位朋友提着饭菜刚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狠狠地用木棒打死了。然后那个人说道:“亲爱的朋友,是黄金逼我这样做的。”

然后那个人就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感觉肚子里像火烧一般,他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的时候他说:“僧人说的话真的应验了!我当初怎么就没想明白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都是贪念惹的祸,对黄金的欲望把最亲密的朋友变成了敌人。

黄金岂会吃人,是人的贪欲之心在吃人,人一旦有了贪欲之心,便会产生恶念,就会作出不顾一切的举动,最终自己也会走上不归路。

弦外有音

佛说“贪、嗔、痴”为人生“三毒”,是为众生业障的根本。妒忌、残害等心理,都是随三毒而来的无明烦恼。在这三毒之中,“贪”为第一毒。

金钱并不是能够满足人心灵的东西,虽然它能为人心灵的满足提供多种手段和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你却不能只顾享受金钱而不去享受生活。享受金钱只能让自己早日堕落,而享受生活却能够使自己不断品尝人生的幸福。

享受金钱会使自己被金钱的恶魔无情地缠绕,于是自己的生活主题只有“金钱”两字,整天为金钱所困惑,为金钱而难受,为金钱而痛苦,生活便会成为围绕一张钞票而上演的闹剧。这样,金钱就是一只张大血盆大口的魔兽,遍地游走,随时准备吞食贪婪金钱的人。

享受生活的人则不在于自己有多少金钱,多可以过,少也可以过,问题是自己处处能够感悟到生活。享受金钱的人最后会被金钱妖魔化,绝对没有好的下场。享受生活的人会感觉人生是无限美好的,于是越活越有味道。

同类推荐
  •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本书汇整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的公案因缘故事,使读者通过这些深含哲理的故事,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热门推荐
  • 神棍儿下山

    神棍儿下山

    他是一名弃婴,灵华观一老道把他抱回了观中,取名:沈棍儿。二十年后,沈棍儿终于得到师父的允准,踏入了凡尘俗事。降妖!除魔!驱鬼!镇邪!身世的秘密,复杂的社会,正与邪的较量,让他踏上了精彩刺激的混世生涯。
  • 特色花生

    特色花生

    本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介绍了特色花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相信该书的发行,对全面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作用。
  • 中漫之虚临天下

    中漫之虚临天下

    一团虚无的愿力因一颗遁去一的虚无种子幻化成神因天地之中不能有神,只能转生成人想要重新掌握力量的他踏上了修炼征途以经历世界《这不是不良人·不良人的世界》《这难道是dota?》《你确定还是现实世界·有妖怪的现代社会》等
  • 幻影法师的暴走生活

    幻影法师的暴走生活

    1000款单机游戏通关达成,游戏之神选中沐风开启成神之路。为了复活死去的亲人,为了成就不朽的永恒,沐风游走在两个世界中疯狂的游戏。看一个宅男农场主的暴走生活,暴走吧,世界。
  • 战魂养天

    战魂养天

    修真界因为天的分裂,而变得没有了再没有了束缚。所有的修真者都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整个修真界到处都充满了暴力、血腥、阴谋。而在这片世界里,一个因为意外踏入修真的愣头青,遇上一个龙族的残魂。彼此相互扶持、相互影响,不断向这这个世界默认的规则挑战。有热血、有激情、有心酸。看一个疯子怎么坚定本心,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修炼之路!
  • 穿越之继室女

    穿越之继室女

    俗话说有娘的孩子是块宝,虽是继室女,娘亲给力,小日子逍遥快活,闺阁里千娇百贵,待嫁的是温情竹马,若说有什么不如意,那边是老和尚乱批卦,平静日子生波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感悟父爱 伟岸如山

    感悟父爱 伟岸如山

    人生,路漫漫,悠远长。任何时候,心怀一份感悟,生命就多一份智慧和丰富。所谓思君不见,日怀念,在感悟中留存一份记忆,在思念中保有一份真诚,生命的意思也就在这里慢慢延续。本套丛书是心灵感悟之文章集大成,每篇都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 火炼仙身

    火炼仙身

    技术宅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如果一个技术宅结合修真会是怎样的故事呢?阵法?拜托,那只是电路图而已?炼器?不就是合金材料的开发吗?soeasy!以身为器,神火炼之,铸就万世轮回!
  • 请带我走

    请带我走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 古虹城外是虹都

    古虹城外是虹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面临大学毕业的程雨辰本以为能分配到大城市工作,却阴差阳错地被分到一个偏僻的荒湖里,眼见一桩桩怪事令他不可思议……这是一部集教育、科技、爱情、旅游和幽默为一体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程雨辰的工作经历为主线,通过对小麦稀播试验和皖北科技第一案“错父案”,及研究生肖晓林与旅社服务员吉静春等几对年青人爱情传奇经历描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现代青年和科技人员乐于奉献,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爱情观,历经磨难,取得较大成效的故事。全篇生动刻画了程雨辰、雷鹤鸣、高大法等一批幽默人物,栩栩如生,令人捧腹,加之200余首原创诗词、歌谣点缀,构成一幅绚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