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200000005

第5章 知觉—认识绚丽多姿的世界 (1)

人们通过感官获得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事物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知觉。

拇指怎能遮住帝国大厦—知觉

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充满了光波和声波,但是那并不是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你看到的不是光波,而是墙上的海报;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广播中的音乐。感觉只是“演出”的开始,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才能使刺激变得有意义和有趣,而最重要的是你能做出有效的反应。知觉(perception)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这些加工过程提供额外的解释,成功地为你在环境中导航。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帮助你思考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把一只手放到面前尽可能远的地方,然后把手移近面孔。当手向面孔靠近时,它在你的视野中占据的面积越来越大。这时你可能无法看到被手遮住的大楼。手是如何遮住大楼的?手变大了吗?大楼变小了吗?你的回答肯定是“当然不是”。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些感觉和知觉的差别。你的手能够遮住墙报是因为当手离面孔越来越近时,手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像越来越大。是你的知觉加工使你懂得,尽管手投射到视网膜上像在变化,但你的手和大楼的实际大小是不变的。

可以说,知觉的作用是使得感觉有意义。知觉加工从连续变化、并且经常是没有秩序的感觉输入中,提取信息

并把它们组织成稳定且有序的知觉。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三角形,它的成分是三条直线。但是,把对三条直线的感觉相加在一起,并不等于知觉到一个三角形。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我们日常看到的不是个别的光点、色调或线段。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觉察(det&tion)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例如,我们在校园内的马路上散步,忽然发现路旁有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这时我们只是觉察到一个物体的存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分辨(discrimination)是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确认(identification)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例如,当我们走近路旁那个闪闪发亮的东西,经过仔细观看和摆弄之后,看清它的形状是圆的,它的光亮的表面能够反映出自己面部的形象……从而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并断定它是一面镜子,这就是分辨和确认。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人们比较容易觉察一个物体是否存在,那么要确认这个物体就要困难得多,需要的加工时间也更长。

知觉和感觉一样,是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直接反映,仍属于感性的认识形式。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知觉的形成有独特的作用。实践是知觉的基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反映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由此才能获得反映事物整体形象的知觉。一般来说,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是多方面的和零碎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反映总是要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如果对某事物没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那就不可能对该事物立即产生整体的感性形象的反映。

知觉是感觉和思维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为思维准备必要的条件。

下面这则寓言故事反映了狐狸的知觉,在只看到葡萄的情况下,两次对葡萄的味道做出判断。

葡萄架上,绿叶成荫,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粉霜呢!望着这熟透了的葡萄,谁不想摘一串尝尝呢?

从早上到现在,狐狸一点儿东西还没吃呢,肚皮早饿得瘪瘪的了。它走到葡萄架下,看到这诱人的熟葡萄,口水都流出来啦!可葡萄太高了,够不着。

怎么办?对!跳起来不就行了吗?狐狸向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儿,猛然跳起来。可惜,只差半尺就够着了。

再来一次!唉,越来越不行,差得更多,起码有一尺!还跳第三次?狐狸实在饿得没劲儿,跳不动了!一阵风吹来,葡萄的绿叶“沙沙”作响,飘下来一片枯叶。狐狸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来就好了!它仰着脖子,等了一阵,毫无希望,那几串葡萄挂在架上,看起来牢固得很呢!“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它笑了起来,安慰自己说:“那葡萄是生的,又酸又涩,吃到嘴里难受死了,不呕吐才怪呢!哼,这种酸葡萄,送给我,我也不吃!”

于是,狐狸饿着肚皮,高高兴兴地走了。

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我们将在以后几节里逐个讨论。

花瓶还是人头—知觉的选择性

请看下面的这张图,你看到了什么?也许有人看到的是两个侧面的人头像,但也有人看到的是一个花瓶。

前者是因为你关注的是四周的阴影部分,看到后者因为你看的是中间白的部分。

看的是同一幅画,却既可以看成两个相对而视的人头,又可看成一个花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是心理学中的知觉选择性问题。所谓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进行知觉时,尽管同时接受很多刺激信息,我们总是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作为背景。比如当看到右边的图形时,

我们更容易注意有条纹图案的波形带(即选择条纹图案波形带为知觉对象),而非白色的波形带。知觉的选择性使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将注意力集中到少数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信息上,排除次要刺激和信息的干扰,从而有效地识别事物,适应环境。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部分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与背景相比较,知觉对象形象清楚,好像突出在背景的前面,而背景则好像退到它的后面,变得模糊不清。例如,当我们注视教师板书时,黑板上的文字被我们清晰地知觉到,而黑板附近的墙壁、挂图等好像退到它的后面成为模糊的背景。

从背景中区分出知觉对象,依存于下列两个条件:一是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二是注意的选择作用。当注意指向某个事物时,该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化为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知觉对象便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支配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是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的规律。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相互转换在双歧图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前面的图,由于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同,看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现实生活中,引起我们知觉的事物很多,但面对同样的景物,每个人选择知觉的对象是不同的,那么,什么事物会引起我们的知觉选择呢?

一般来说,人的知觉选择与个体的需要、任务、愿望、兴趣、爱好、情绪状态相关。另外,事物本身的特点也决定着是否引起我们的知觉,信息的强度大、对比明显,就容易先知觉。如天空中有一架飞机飞过,我们总是先看到飞机,然后才注意到周围的白云和天空;又如在城市有些马路旁的灯塔、栏杆、路标等处漆上黑白相间的条纹,这样便可突出事物的对比度而引人注目。外界事物色彩鲜艳、图像醒目也容易先被注意到,在市政建设工地上通过用红灯的闪灭来向路人或过往车辆发出警告信号,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警惕;道路施工人员或清洁人员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以引起过往车辆的注意等,都是这个道理。在游行、集会的队伍里,引导其他人高呼口号的组织者以及队伍中的大幅醒目标语总是先被人知觉到。

知觉选择性在实际中的运用很广。在表演舞台上将光柱照射到主要演员身上,就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在学校里,教师用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字,黑白两色形成极大的反差,从而引起学生注意,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但与此相反的,在军事上为了避免引起注意就必须进行伪装,即设法将目标隐蔽于背景当中。如士兵所穿的迷彩服用黄、绿、褐三色组成,图案混杂着斑点和条纹,因为这与自然环境的颜色极其相似,而不规则的图案则打乱了士兵本身的轮廓。另外,在迷彩服色彩的颜料里还掺入了某些化学物质,使其反射红外光波的能力与周围自然景物的反射能力大体相似,从而达到了良好的隐蔽目的。

B还是13—知觉的理解性

在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中,向小朋友呈现如下图的卡片。如果遮挡住字母A和C,小朋友会回答说中间是数字13;如果遮挡住数字12和14,则小朋友会回答说中间是字母B。

你可能要问,同样的字怎么既是13又是B呢?这要从知觉的理解性中找答案。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确定意义。怎样理解面临的信息和事物,要根据个体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不同经验的人,不同兴趣的人,理解的结果都不一样。如一个专业建筑设计师和一个缺乏建筑知识的人对同一张图纸的理解就有很大的差别。在上例中,如果遮挡住A和C,在见到12、14的情况下,自然就会把中间符号理解为13,同样如果遮住12和14,就会把中间符号理解为B。

对事物的知觉需要已有经验的作用。如日本著名写生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看了后,便对画家说:“这马是瞎马吧?”冈山应举感到很意外,忙说:“怎么会是瞎马呢?那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必须把眼睛闭上,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这马睁眼吃草,准是匹瞎马。”后来,冈山应举经过一番仔细观察,证实了农夫所讲的话。所以,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理解的速度也就越快。

有趣的点子图—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不完备刺激整合成完备而统一的整体。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我们从下图中的点子图上可以看出,尽管这些点子没有用线段联结起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在这里,我们的知觉系统把视野中的个别成分综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结构。但是,点子的数量不同,它们的空间分布情况不同,我们知觉到的几何形状也不同。可见,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在知觉中,分析事物的特征及其结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人曾用对图片的感知,说明部分对整体的依赖性。实验者先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个身穿运动服、正在奔跑的男子,使人一看就断定他是球场上正在锻炼的一位足球运动员。接着给被试呈现第二张画片,在那个足球运动员的前方,有一位惊慌奔逃的姑娘。这时被试断定他看到了一幅坏人追逐姑娘的画面。最后实验者拿出第三张图片,在两个奔跑的行人后面,是一头刚从动物园里逃跑出来的狮子。这时,被试才明白了画面的真正意思:运动员和年轻的姑娘为躲避狮子而拼命地奔跑。可见,离开了整体情境,离开了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部分就失去了它确定的意义。

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例如,我们对一辆急驶而来的汽车,最先看到的是汽车的整体,然后才是它的各种细节。又如,我们走进一间房屋,首先是对室内的陈设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才个别地审视它的一些细节。

同类推荐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

    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

    为什么同样在一个公司,有的人受到上司的赏识,成为公司的骨干,有的人却被企业解雇,四处找工作?为什么同样的能力在工作几年后会有不同的结果?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企业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差异?这就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 社交要懂心理学

    社交要懂心理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围绕现实生活中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加以阐述,笔者运用通俗流畅、简练生动的语言,结合大量的故事、案例,多角度地介绍了心理学的知识,指出常见的生活困惑并提供了实用有效的心理建议,同时还阐述现代人常见的不良心理、心理障碍及其防治策略,相信能够给读者带来积极的影响。
  • 每天读一点 催眠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 催眠心理学

    每个人都经历过催眠,你相信吗?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催眠正以其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也许你会对这件事将信将疑,也许你会觉得神秘而危险的催眠绝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别急,你是否曾经在公交车上恹恹欲睡?是否曾经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浮想联翩?又是否有过受到广告的影响而立即采取购买行动的行为?等等!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经历过催眠了。如果你还不相信,那么打开这本书吧,这里将会告诉你什么是催眠,催眠的历史,催眠可以治疗的顽疾以及一些神奇的催眠方法。书中的例子简单而实用,并配有十分形象的插图可以使读者更加轻松的读懂催眠。你容易成为一位受控者还是一名具有潜质的催眠师,别犹豫了,赶快进入催眠的神奇世界吧!
  •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热门推荐
  • 莫泊桑文集

    莫泊桑文集

    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成绩斐然,被称为法国和世界短篇小说的巨匠。作品主要描写普法战争、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生活和农村生活三个方面。他的作品结构和布局都很严谨,人物刻画极为深刻,他十分擅长小中见大,从平凡的生活中揭示深刻的社会内涵,针砭时弊,鞭挞讽刺社会不合理的现象。他还善于运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描写人物,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独白极为细致。所以,尽管他的优秀作品距离我们已有一个多世纪了,但是,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使得作品经久不衰。
  • 炫舞之曲终人未散

    炫舞之曲终人未散

    炫舞是很多女孩都会玩的游戏,很多人在游戏里伤过,痛过,陈雅思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和辛夏亚的故事很长,长到她很难忘记。从高冷男神到宠妻族,辛夏亚在改变;从指尖族到炫爱族,陈雅思也在改变。现实是残酷的,未知因素一点点影响他们,现实中的陈雅思和辛夏亚分开了,但愿我手中的他们是幸福的一对。一曲终了,人未散。
  • 封帝典

    封帝典

    千年之前,一场外来者的掠夺让原本安静发展的世界陷入了空前的浩劫,天帝持封帝典,立二十二天尊,终得胜利,但天帝陨落,封帝典破碎为九,散落各处,千年之后,谁又能成就帝业,外来之敌又是否会卷土重来?
  • 美人膝下

    美人膝下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作为一名穿越者,赵星拱很成功,文武双全不说,还勾搭上了皇帝的私生女,但就在他以为自己可以走向人生巅峰的时候,忽然听说皇帝要挂了,这是什么鬼?!
  • 遇龙之轮回之境

    遇龙之轮回之境

    一树鲜血般的红花争相开放,真真生机勃勃,绚烂夺目。远处忽走来一位青衣少年,银发如瀑,剑眉入鬓,琥珀色的瞳仁如漩涡一般,几乎叫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那少年立于树下,凝视良久,而后双唇一勾,用手轻轻折下一枝红花,闻香而去。清风徐来,凤凰木飒飒作响,红花摇曳不止,落下枝头,漫天红雨,只余一树残红。
  • DNF史诗武器背景故事

    DNF史诗武器背景故事

    介绍史诗武器后面的故事。。。。。。。。。。。。。。。。。。。
  • 三界苍茫

    三界苍茫

    一剑斩六合,九鼎镇八荒。五灵幻两仪,三生叹苍茫。
  • 隐暗之光

    隐暗之光

    一朝学生,一世异乡客。没有太阳的奇怪异界,横尸荒野的“人贩子”,深怀诸多谜团的九公主,狡猾机智的穿越学生。不得安生的异世之旅,纠缠复杂的人际关系,背景不明的各路朋友,神秘强大的……咒术,魔法,忍术,剑法……各种各样新奇的玩意,围绕着她和身边人的阴谋。到最后真相揭晓的时候,又有怎样的的悲哀和欢喜?且看狡猾公主如何遨游异界,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情感!
  • 一念离道

    一念离道

    修仙盛世,一个小人物,父母双亡,无奈只能在乱世中苦苦挣扎,若天道要我亡我便斩了那天,若仙道与我作对我便灭了那仙,三千大道辗转其中,挣扎求生,只为生存
  • 星之佣兵

    星之佣兵

    清晨,在一座残城高耸旧楼顶端的唐宇慢慢睁开双眼,抬眼望去,满是残壁断痕,远方时时传来高昂的兽吼声~~~·交流群192116964欢迎大家踊跃发言感谢吴笔大大做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