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7900000002

第2章 思维管理:先进武器并不一定代表战斗力,战斗力来自思维(1)

成功是一个讨厌的教员,它诱使聪明人认为他们不会失败,它不是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可靠的向导。华为已处在上升时期,它往往会使我们以为八年的艰苦奋战已经胜利。这是十分可怕的,我们与国内外企业的差距还较大,只有继续艰苦奋斗,长期保持进取、不甘落后的态势,才可能不会灭亡。繁荣的背后,处处充满危机。

——任正非

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

管理语录

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妥协并不矛盾,相反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

当然,方向是不可妥协的,原则也是不可妥协的。但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协,只要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为什么不能妥协一下?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好,干吗要一头撞到南墙上?

在一些人眼中,妥协似乎是软弱和不坚定的表现,似乎只有毫不妥协,方能显示出英雄本色。但是,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认定人与人之间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在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有不少好处。

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为了实现主要的目标,可以在次要目标上做适当的让步。这种妥协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而是以退为进,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相反,不明智的妥协,就是缺乏适当的权衡,或是坚持了次要目标而放弃了主要目标,或是妥协的代价过高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明智的妥协是一种让步的艺术,妥协也是一种美德,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只有妥协,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否则必然两败俱伤。因为妥协能够消除冲突,拒绝妥协,必然是对抗的前奏;我们的各级干部要真正领悟了妥协的艺术、学会了宽容、保持开放的心态,就会真正达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扎实。

——任正非2010年1月14日在2009年全球市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管理智慧

妥协是管理上的一个重要方式,管理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并不是非错即对、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中间的灰色,灰色管理是在黑与白的管理之间寻求平衡。很多管理者都缺乏灰色管理,任正非早就在《华为十大管理要点》中提出:干部要学会灰色管理才行。

所谓的灰色管理,就是突破了将一切事物都一分为二看待的简单思维,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在看待一个方案、看待一个员工时,不能纯粹地说这个方案可行还是不可行,这个员工优秀还是不优秀。一些人,或者一些事本身没有绝对正确的情况下,管理者要在它们之间找出可以介于两种结论之间的办法,也就是将管理延伸到一个能够伸缩的缓冲地带,也就是灰色地带。

任正非曾经说过:“我们常常说,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一个清晰的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里的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妥协在这里并不是贬义词。灰色管理也是管理中要学会妥协,这并不是要求管理者在遇到问题时低头,而是说,管理者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找到让员工心甘情愿接受的、能够变通的办法。很多管理者不认同妥协管理的办法,他们认为身为企业的领导者,只有在做决策时坚持自己的想法,毫不让步才能体现出领导者的水平和风范,让员工敬畏;其实不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僵硬、不可调和的。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管理者一味地强硬只会令管理陷入僵局,倒不如学会妥协,反倒能给团队带来和谐,能为合作双方带来合作和共赢。

1999年之后,华为逐步进入了平稳的发展阶段,员工增多,部门结构稳定,基本的经济模式也形成了。在公司发展壮大之后,任正非发现之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可取了,需要的是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模式。任正非决定让华为的管理更加细化、更加有人文色彩,也更加能被员工接受。

在处理公司内部管理的事情上,任正非要求管理者们不能对人或对事有浮躁情绪,要收敛自我,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理解和体谅。他要求管理者们无论是在经营上还是在内部人员管理中,都要学会灰色管理,不要凡事都理性判断,上纲上线,极端的管理会令公司管理陷入僵局。

“思想不经磨炼,就容易钝化。善于动脑筋的人,会越来越聪明。他们也许以身尝试,惹些小毛病,各级领导要区分他们是为了改进工作而惹的毛病呢,还是责任心不强而犯下的错误。是前者,你们要手下留情。我们要鼓励员工改进工作。在科学家眼里,他的成果永远是不完善的,需要不断地优化。我们产品办、中研部、中试部的员工有这种感觉时,你就进入了科学家的境界。我们生产的工艺、产品的加工质量,你每天都充满改进的欲望时,难道还看不见爱迪生的身影吗?”这是任正非在公司表彰杰出员工时,发表的一段话,任正非一直认为管理上,妥协的灰色管理才是更好地激进员工思维,让员工奋进工作的管理模式。

联想董事长柳传志也是很会灰色管理的人。柳传志的管理风格多变,他变通的管理模式让联想不断发展。在联想选择接班人的过程中,柳传志灰色管理的思想再度闪现光芒。2000年,联想拆分,杨元庆接管联想,郭为接管神州数码。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企业和员工着想,接班人只能有一个。柳传志打算让杨元庆接班,让郭为做杨元庆的副手,但柳传志也明白,二人能力旗鼓相当,郭为不一定能够安心当副手,但柳传志又舍不得郭为走,便想出了这样的办法,另外搭了一个舞台。这种管理办法也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华为的管理就是这样的思想,在管理中不可能做到人人平等,难免有人会受到伤害,在这种时刻,灰色管理的智慧就能帮助管理者渡过难关,不极端而柔和的管理风格,会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冲突柔化,实现平缓的过渡;比起强硬的管理方式,灰色的妥协管理不失为更理智的选择。

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

管理语录

外延的基础是内涵的做实。华为要用五到十年时间将内部关系理顺,使之充满扩张的力量。不是制约与限制它的发展,也不是纵容它的扩张;而是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依规律行事。各级干部在做实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驾驭流程与组织管理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拥有不断优化自己、批判自己的能力。任何一个人在新事物面前都是无知的,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什么叫自由,火车从北京到广州沿着轨道走,而不翻车,这就是自由。自由是相对必然而言。自由是对客观的认识。人为地制定一些规则,进行引导、制约,使之运行合理就是自由。孔子说他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自由。必然是对客观规律还没有完全认识,还不能驾驭和控制这些规律,主观还受到客观的支配。例如,粮食现在还不能很大地丰产,水灾和地震还不断给人类造成危害,我们的交换机软件如何发展与稳定……

一个企业能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华为公司基本法》已阐明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数千名员工认同它,并努力去实践它,实践中把自己造就成各级干部的接班人,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曙光。

一个企业的内、外发展规律是否真正认识清楚,管理是否可以做到无为而治,这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员工不断探索的问题。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可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任正非1998年3月28日,《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

管理智慧

在《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一开始,任正非就提到了:“毛泽东同志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们只有走进了自由王国才能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效率。但当您步入自由王国时,您又在新的领域进入了必然王国。不断地周而复始,人类从一个文明又迈上了一个更新的文明。”

“必然王国”指的是人们对大自然或者社会状态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而“自由王国”指的是人们能够支配自然界或者社会的一种状态。任正非在企业管理的理念中提出了这两个概念,意思是对于企业的管理,要做到无为而治,也就是企业不需要人为地控制也能自主达到管理目的,通过激发员工思想热情,从而转化为工作热情,让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不是管理者催着才去工作。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指管理者什么都不管,将企业的一切抛到脑后;而是指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不需要每日奔波劳累,能够自动地、轻松地让公司在正轨上运行。很多大企业,虽然领导者经常不在公司工作,出去喝喝茶、打打高尔夫球,但这些大企业都运作得非常成功,每年的盈利一直在增长。相比之下,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每天在公司加班熬夜地工作,但企业的运作就是不见起色,这样的企业管理者其实还不懂什么叫真正的管理。

任正非知道,想要华为“无为而治”,不能只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他还需要一支素质很高的领导团队,华为发展到现如今这样的规模,企业发展和管理应当呈螺旋式上升。任正非希望华为的管理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够一步一步摆脱资金、条件、人才的限制,进入管理的“自由王国”。华为员工在华为工作不再是单纯听从领导和管理者的安排,而是员工自发主动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想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就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大的好的平台,任正非说:“我相信这些无生命的管理,会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死去而更加丰富、完善。几千年以后,不是几十年,这些无生命的管理体系就会更加完善,同时又充满活力,这就是企业的生命。”任正非所说的“无生命的管理”,指的就是“无为而治”,这是他引进的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不是靠管理者管理,而是靠员工自己的思想管理自己。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的过程。1998年,华为进入了大规模的扩张期,在这一年,华为的销售额达到了89亿元,华为的核心产品进入了国内所有发达省份和主要城市;在传统的交换机市场上,华为的风头盖过了西门子等国际企业,市场份额高达22%。

在如此辉煌的成绩面前,任正非考虑到华为想要更好地发展,就要在管理思想上深刻研究和探讨。他认为华为应该有一套健全的管理体制鞭策员工,让员工能够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还能够让员工有良好的自治性,华为的员工大多数是从事思维型的工作,僵硬的工作条例对他们开展工作没有多大的好处,所以,管理思想要开放,要让员工感到在华为工作更加自主和富有张力。

繁荣背后是更多的身心付出

管理语录

我们的市场营销要从公关—策划型向管理型转变,高中级要做势,基层要做实。这种“做势做实”需要多少人去琢磨,我们那些读了几年人的销售工程师,在理论上要再提高,多读一些书,“读书又读人”“读人再读书”,难道就不会转变成战略专家吗?知识点滴在积累,方法在于一点一滴去实践,成绩在于一点一滴去创造。只要动脑筋,善于用纸笔去总结,几年后您再来看自己,就会奇怪进步为什么这么大。华为是一所大学校,它在改造人,培养造就人。一个思想上的懒汉,真是虚度了这么宝贵的年华。为什么会有大厨师?为什么会有名小吃?难道思想上不艰苦奋斗会有这些成就吗?一个机关干部不断改善您的运作程序,不断改善周边合作,下了决心去总结,推行ISO9000、MRP II会有这么难吗?华为人做任何事都十分认真,而且第一次就要把它做好,这种风气已广泛为员工所接受。只有在思想上艰苦奋斗,才会在管理上赶上日本。当我们的产品质量非常好、成本又低时,销售还会这么难吗?销售不难,可以减一些人,成本又进一步下降,竞争力又进一步增强,管理的“马太效应”不就发生了吗?

同类推荐
  • 无敌销售法

    无敌销售法

    “催眠式销售”——就是指让我们越过表面可见的物质,直接与客户的潜意识沟通,充分利用人们的“感觉”,使顾客产生主动购买的欲望,从而顺利地宣传、销售你产品的方法。而这个目的,并不是盲修瞎练就能达成的,必须经过催眠式营销专才的训练、资深心理学专家的指导,才可能养成。同时,这些经年累月的所得之“专业销售催眠法则”,全来自于销售专业人士与心理学专家在付出多年的时间、汗水,以及数不清的失败与银子之后,才得到的宝贵经验。
  • 金牌推销员必备

    金牌推销员必备

    想迅速成为公司的推销业务高手吗?你想尽快提升自己的销售额和收入吗?为达到上述目标,《金牌推销员必备》为你提供了简明、容易操作方法;让你尽快掌握卓越的推销技术,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成为一流的推销高手,轻松成功。本书是一本简明扼要、实用性极强的图书。
  • 跟巴菲特学投资

    跟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总结了巴菲特40多年的投资经验,本着实用、全面的原则,从怎样选股,怎样评估股票价值、怎样找到最佳买卖时机、怎样持股等9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投资经典案例,教你在投资中怎样实践操作,让你迅速领会予菲特集中投资、长期持股、价值投资等投资策略、方法和思维。
  • 领导三篇

    领导三篇

    本书主要包括:正人先正己、放权任人、奖赏要有度、胆小不得将军做、敢于集权,敢于分权等。
  • 沙子?金子!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案例精选

    沙子?金子!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案例精选

    全书内容分为六部分,按照项目处置特点划分为“打包处置篇”、“债务重组篇”、“债权转让篇”、“股权转让篇”、“资产管理篇”、“综合处置篇”。
热门推荐
  • Hans Brinker

    Hans Brin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领导的经济建设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不仅可以深刻地懂得新中国经济的奠基、创业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 红尘路难行

    红尘路难行

    此坑本是霹雳短篇同人,思来想去总觉得随便更改角色设定和性格是不尊重角色,所以现在改成综穿。有霹雳的,但不多,毕竟霹雳真的不好写QAQ劣者有几斤几两心里还是有数的,会尽量贴近人物,ooc之处还请海涵。如果认为劣者对人物理解有误可以提出,劣者会再考虑的。总之,尽量贴近原人物性格,写不来的会少写,只求少错。终于能改名了QvQ暂定一个,以后想到什么好听的再改吧
  • 锦绣田园农家小生活

    锦绣田园农家小生活

    一朝穿越到农家,又当爹来又当娘。幸好附带一个随身空间。上辈子是孤儿,这辈子有了几个相亲相爱懂事的弟弟妹妹,励志把家里的五只小包子给养的白白胖胖的。种红薯,开绣坊,制秘方,养牛养鸡开农场。哈哈哈!离她的富婆地主梦也不远啦!“姐”你啥时候成亲呀!额,成亲,“勇生哥,咱们什么时候成亲呀!”某男激动道,“呵呵,啥时候都可以!”(本文一对一,男主是忠犬)大家如果想看后面的章节可以加入群:(202840989)
  • 朝阳东上:我们在一起就好

    朝阳东上:我们在一起就好

    ”相公相公,我们一起去修仙吧!“”好~“”相公相公“”我们去当侠侣吧!“”好~“”相公相公,我想吃没有冰糖的糖葫芦!“”好~”你个臭狐狸,凭什么这么使唤王爷?!王爷:“滚!谁敢骂她一句,杀无赦!“。。。。。。“丫头,你能消停点儿不?还有,你这样蜷着睡,把床全都占去是几个意思?!”“额,嘿嘿,谁让你娶了我这么个小狐仙老婆呢?”哈哈哈卖报卖报~京城最帅王爷娶了个小狐妖了啊~卖报卖报~“小狐妖恋爱计”观赏券儿,免费发放了啊~不要九块九,不要九毛九,只要收藏、点击跟推荐票了啊~来,看一看看一看了啊~
  • 战域修罗

    战域修罗

    外域来犯,血战沙场,勇猛无畏,生死尽在一念之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劫要灭我,我必灭劫,天要亡我,我必逆天!”
  • 乱世大奸商

    乱世大奸商

    公元250世纪,宇宙战争爆发。粒子炮,暗物质光波等威力巨大的武器层出不穷。而这些,只有武学到达一定级别的人才能操纵。程易安,先天经脉堵塞无法打通,家族2500年来的超级废柴。人生目标:赚钱赚到塞爆卡,数钱数到手残废。
  • 福生记

    福生记

    经历亿万年,时间依然可以抹平一切,即便毁灭彻彻底底的教训也像是没留痕迹。原本需要反省的人类却难分青红皂白,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似赢即输,欠下远古精灵的一个难以完成的承诺。欲盖弥彰的背后敌人到底是谁,何去何从才能拯救苍生......本书通过将现实与玄幻相结合,用无厘头的思维和故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大大是大非,哲学大成,如若能看完,必然有一番难忘的回味。
  • 冷血帝王的替罪新娘

    冷血帝王的替罪新娘

    她被迫嫁给自己的舅舅。在新婚之夜,他将她百般凌辱,更告诉她他曾与她的母亲有染。性格倔强的她不肯屈服于他的暴虐,为了自己的尊严而拼死挣扎,却换来了他更加无情的对待。她在迷雾中寻找真相,当真相摆在她的面前时,她怎么会这般心痛。从此,她放弃了一切的抵抗,任由他的摆布。看到她慢慢失去生机,他的心怎么会痛。她只是一件复仇的工具,怎么会将冰冷的他慢慢地融化?他们两个终于肯冰释前嫌,可一个惊天的秘密再次将两人推入了无底的深渊。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