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6600000005

第5章 立志(1)

在王阳明看来,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即使有伟大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学习圣贤的心性修养,则迟早会达到圣贤的境界。如果每个人都能确定人生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坚持走下去,必将获得成功。

志向决定高度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王阳明作为一代大儒,对立志与人生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人若是想做出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即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要把立志作为根本。”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决定了他的高度。燕雀焉知鸿鹄之志,鸿鹄是要像大鹏那样展翅翱翔于九天之高,尽收天下于眼中的;而燕雀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对能够触及榆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有了高远的志向,就有了成就事业的可能,所以立志是十分重要的。王阳明能成为一位洞悉心灵奥秘、闻名古今中外的心学大师,正是在其志向的引领下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即便后来受到种种磨难,他也没有放弃。不只是王阳明,古往今来,每个有所成就的人物都为自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告诉自己要去哪里,然后才向着目标努力奋斗。

班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从小就胸怀大志,不拘小节。汉明帝永平五年(62年),班超因哥哥被聘为校书郎,而随同母亲一起来到洛阳。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便受官府的雇用,抄写文书,并以此谋生。为了将这份工作做好,班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很晚才睡。

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侵犯汉朝边境,班超特别愤慨;同时,他看到西域各国与汉朝的交往已断绝了五十多年,心中非常忧虑。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书,写着写着,突然觉得这份工作实在无聊,想到自己远大的志向,忍不住站起来,将笔狠狠地掷在地上说:“大丈夫即便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为国家做贡献,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周围的人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回应说:“凡夫俗子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于是,他决定“投笔从戎”,去干一番大事业。

后来,他成为一名将领,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接着,朝廷采取他的建议,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班超投笔从戎,建立了千秋功业,正在于他没有满足于抄抄写写,安稳度日的生活。他把自己的境界和志向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做出了名垂青史的成就。可见,有明确的人生志向对一个人是何等重要。

王阳明认为:“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北宋思想家程颢也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也说:“男人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宋代文学家苏轼也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法国古典作家拉罗什夫科曾说:“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伟人。”英国作家塞缪尔·迈尔斯也说:“人若有志,万事可为。”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成大事者都十分推崇志向对人生的引导作用。人生非常短暂,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不虚度光阴,就必须要立志,而且还要早立志、立大志。

坚持心之所想,最终将成为力之所及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的创始者,强调个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他认为,立志就是心中念念不忘存天理。若时刻不忘存天理,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圣胎”。如此将天理时刻铭记于心,逐渐达到宏大神圣的境界,也是从心中最初的意念不断坚持并发展下去。

“心之所想”虽然只是停留在脑海中的意识,看似虚无缥缈,却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王阳明所言的“念念存天理”,就是用我们的意念影响我们的思维。当心存念想时,就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倘若心无所思,则难以排除杂念,容易陷入胡思乱想之中。

“心之所想”的力量远不止于此。在奋力追求成功的人生道路上,“想”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缺少这份“心之所想”的动力,抑或受外界干扰而无法将之坚持到底,则难以发挥自身潜力,难以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明朝后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期,此时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徐霞客。

徐霞客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读历史、地理、游记之类的书籍,立志成人之后遍游国家的大好山川。

但是父亲去世后,老母亲无人照顾,徐霞客的游览计划被打断,终日闷闷不乐。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我留在家里。”母亲的支持,坚定了徐霞客远游的决心。

徐霞客有了勇气和力量,便辞别母亲开始游历。他先后游历了太湖、洞庭湖、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和北方的五台山、恒山等名胜,并且记录下了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时的惊险经历。

几年后,母亲去世,徐霞客便把全部精力放在游历考察事业上。他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

在湖南茶陵,徐霞客听说这里有个深不可测的麻叶洞,便决心去探访。可当地人说洞里有神龙和妖精,没有法术的人不能进去。刚走到洞口,向导得知徐霞客不会法术,就吓跑了。徐霞客毫不动摇,独自手持火把进洞探险。当他游完岩洞出来的时候,等候在洞外的当地群众纷纷向他鞠躬跪拜,把他看成是有大法术的神人。

徐霞客白天考察,晚上就借着篝火记录当天的见闻。三十多年里,他走遍祖国南北,对曾走过的地方之地理、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用日记体裁进行详细、科学的记录。徐霞客死后,他的笔记由他人整理而成闻名世界的《徐霞客游记》。

虽然很多人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为了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也很少有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坚定地执行下去,因为总是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各样的干扰。我们每个人都向往成功,但是心有所想的同时还要排除外界的干扰,要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让自己不断地朝着目标前进。虽然当我们想着“下次考试提高20分”、“一个月减肥10公斤”、“毕业后就要买房”的时候,自己都不太相信,因为这些都是身边无数人没能实现的目标。倘若就这样气馁了,放弃了,那我们距离成功将越来越遥远。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心之所想,清楚地告诉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只有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才能彻底抛开所有阻挠它实现的因素。最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我想”,都变成了“我要”、“我一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未必就是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大胆地坚持心之所想,方知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不要在“心想事成”之前放弃最初的念想。成功不仅需要奋力拼搏,更需要一份坚持不懈的动力支持。坚持心之所想,最终将成为力之所及。

立大志,做大事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拳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王阳明曾经对弟子说:“你们在这里学习一定要立下做圣人的决心,每时每刻都要有一种‘一棒打出一条伤痕,一掌打出一道血印’的精神,才能在听我讲学时,感到句句有力,印象深刻。如果整天糊糊涂涂地混日子,好似一块死肉一般,打也不知道痛,恐怕最终也学不到学问的精髓。回家后,还是只能把以前的老方法拿出来用,这样浪费时间,你们不觉得可惜吗?”

古语说得好:“志不强者智不达。”法国军事家拿破仑也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据此可知,确立远大志向是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环,有了目标才能奋斗,有了好的目标才能有好的收获。而只有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连在一起,才称得上是大志;只有自己的国家独立了、富强了,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大志。

王阳明从小便胸怀大志,即要读书做圣贤之人。

一次,年仅12岁的王阳明在书馆里问他的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唯读书登第耳。”王阳明持着怀疑的态度反驳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老师反问他什么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王阳明说:“读书学圣贤耳。”

王阳明在十二岁时便认为登第当状元只是外在的成功,而读书做圣贤则是追求内在的修养,才能够永垂不朽,才是第一等事。在大人们看来,年幼的王阳明有这样的口气未免有些张狂,甚至还带着点滑稽可笑的味道。但是这崇高的志向,对王阳明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他常常以此为标准来回答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最终开创了心学。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七卷)

    菜根谭(第七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哲学启蒙书,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什么是哲学进行了层层的挖掘与解读,时而进行睿智的思考,时而带来机智的幽默,让您在动静结合间,感受哲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热门推荐
  • 九灵玄变

    九灵玄变

    横遭谋害,肉身失踪。秉持元神,穿越灵界,纵横九重,重塑魂灵。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屠仙计划

    屠仙计划

    如果世界并不像表面那样和平?如果你拥有所谓‘力量’?你是想要成为天下任我鱼肉的狂徒,还是想要成为默默流血的守护者?......仙以世人为刀板之鱼肉,予取予夺。圣以众生为手足兄弟,生死以继。善良和罪恶的天平,你...选哪边!
  • 跃马异界

    跃马异界

    当一个宅男带着全面战争系统到异界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个从单纯的宅男到铁血帝王的故事PS:写给自己看的所以不用担心TJ的问题
  • 护法令:君临山前必无路

    护法令:君临山前必无路

    她不知道为什么,对他一见钟情,从此,夜以继日的缠着他!他不知道为什么,对她恨之入骨,不眠不休要杀她。她不知何时离开他,他不知何时有了寂寞!
  • 还好余生有你

    还好余生有你

    那一年。她十四岁,他十八岁。“席南,你要出国了吗”他冷漠的看着她说“与你何干”她早已习惯他的语气,“那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不会回来了”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那年,梧桐树下,她泪流满面。
  • The Pit

    The P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我为神

    穿越我为神

    武动天下,智掌乾坤。既然穿越于此,我叶苏南就一定要站在最顶峰,创造我的传奇。
  • 英雄联盟之王者凌云

    英雄联盟之王者凌云

    纯情校花、美女徒弟、玉女解说……陪伴我赢下电竞超神之战!破除心魔、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我走上了永不回头的王者之路!碾碎仇敌!拥美入怀!傲视凌云!
  • 礼仪全书3

    礼仪全书3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 木偶式人生

    木偶式人生

    我出生在此为了什么?有何意义?“我看不惯你的头发!给我去剪了!”“是。”如果只是一个玩偶,为何我还有神志?“你弟弟还小,打你又不疼。反倒是你,自己知道怎么做吧?”“我懂,我这就去……”如果,我真的是你创造出的玩偶,那么随意打骂是不是都要承受?“呵,你没有势力也没有脸蛋学习也不好,怎么在这混?滚吧!”“……”区区一个玩偶,没了就没了对吧?有什么好在意的呢?偏偏……“我喜欢你。”“……玩游戏输了?”“……嗯。”偏偏我是真的喜欢你……如果我是一个玩偶,那么一个会反抗的玩偶,会不会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