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6600000005

第5章 立志(1)

在王阳明看来,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即使有伟大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学习圣贤的心性修养,则迟早会达到圣贤的境界。如果每个人都能确定人生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坚持走下去,必将获得成功。

志向决定高度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王阳明作为一代大儒,对立志与人生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人若是想做出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即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要把立志作为根本。”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决定了他的高度。燕雀焉知鸿鹄之志,鸿鹄是要像大鹏那样展翅翱翔于九天之高,尽收天下于眼中的;而燕雀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对能够触及榆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有了高远的志向,就有了成就事业的可能,所以立志是十分重要的。王阳明能成为一位洞悉心灵奥秘、闻名古今中外的心学大师,正是在其志向的引领下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即便后来受到种种磨难,他也没有放弃。不只是王阳明,古往今来,每个有所成就的人物都为自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告诉自己要去哪里,然后才向着目标努力奋斗。

班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从小就胸怀大志,不拘小节。汉明帝永平五年(62年),班超因哥哥被聘为校书郎,而随同母亲一起来到洛阳。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便受官府的雇用,抄写文书,并以此谋生。为了将这份工作做好,班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很晚才睡。

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侵犯汉朝边境,班超特别愤慨;同时,他看到西域各国与汉朝的交往已断绝了五十多年,心中非常忧虑。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书,写着写着,突然觉得这份工作实在无聊,想到自己远大的志向,忍不住站起来,将笔狠狠地掷在地上说:“大丈夫即便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为国家做贡献,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周围的人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回应说:“凡夫俗子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于是,他决定“投笔从戎”,去干一番大事业。

后来,他成为一名将领,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接着,朝廷采取他的建议,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班超投笔从戎,建立了千秋功业,正在于他没有满足于抄抄写写,安稳度日的生活。他把自己的境界和志向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做出了名垂青史的成就。可见,有明确的人生志向对一个人是何等重要。

王阳明认为:“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北宋思想家程颢也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也说:“男人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宋代文学家苏轼也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法国古典作家拉罗什夫科曾说:“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伟人。”英国作家塞缪尔·迈尔斯也说:“人若有志,万事可为。”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成大事者都十分推崇志向对人生的引导作用。人生非常短暂,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不虚度光阴,就必须要立志,而且还要早立志、立大志。

坚持心之所想,最终将成为力之所及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的创始者,强调个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他认为,立志就是心中念念不忘存天理。若时刻不忘存天理,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圣胎”。如此将天理时刻铭记于心,逐渐达到宏大神圣的境界,也是从心中最初的意念不断坚持并发展下去。

“心之所想”虽然只是停留在脑海中的意识,看似虚无缥缈,却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王阳明所言的“念念存天理”,就是用我们的意念影响我们的思维。当心存念想时,就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倘若心无所思,则难以排除杂念,容易陷入胡思乱想之中。

“心之所想”的力量远不止于此。在奋力追求成功的人生道路上,“想”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缺少这份“心之所想”的动力,抑或受外界干扰而无法将之坚持到底,则难以发挥自身潜力,难以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明朝后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期,此时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徐霞客。

徐霞客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读历史、地理、游记之类的书籍,立志成人之后遍游国家的大好山川。

但是父亲去世后,老母亲无人照顾,徐霞客的游览计划被打断,终日闷闷不乐。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我留在家里。”母亲的支持,坚定了徐霞客远游的决心。

徐霞客有了勇气和力量,便辞别母亲开始游历。他先后游历了太湖、洞庭湖、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和北方的五台山、恒山等名胜,并且记录下了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时的惊险经历。

几年后,母亲去世,徐霞客便把全部精力放在游历考察事业上。他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

在湖南茶陵,徐霞客听说这里有个深不可测的麻叶洞,便决心去探访。可当地人说洞里有神龙和妖精,没有法术的人不能进去。刚走到洞口,向导得知徐霞客不会法术,就吓跑了。徐霞客毫不动摇,独自手持火把进洞探险。当他游完岩洞出来的时候,等候在洞外的当地群众纷纷向他鞠躬跪拜,把他看成是有大法术的神人。

徐霞客白天考察,晚上就借着篝火记录当天的见闻。三十多年里,他走遍祖国南北,对曾走过的地方之地理、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用日记体裁进行详细、科学的记录。徐霞客死后,他的笔记由他人整理而成闻名世界的《徐霞客游记》。

虽然很多人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为了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也很少有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坚定地执行下去,因为总是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各样的干扰。我们每个人都向往成功,但是心有所想的同时还要排除外界的干扰,要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让自己不断地朝着目标前进。虽然当我们想着“下次考试提高20分”、“一个月减肥10公斤”、“毕业后就要买房”的时候,自己都不太相信,因为这些都是身边无数人没能实现的目标。倘若就这样气馁了,放弃了,那我们距离成功将越来越遥远。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心之所想,清楚地告诉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只有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才能彻底抛开所有阻挠它实现的因素。最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我想”,都变成了“我要”、“我一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未必就是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大胆地坚持心之所想,方知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不要在“心想事成”之前放弃最初的念想。成功不仅需要奋力拼搏,更需要一份坚持不懈的动力支持。坚持心之所想,最终将成为力之所及。

立大志,做大事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拳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王阳明曾经对弟子说:“你们在这里学习一定要立下做圣人的决心,每时每刻都要有一种‘一棒打出一条伤痕,一掌打出一道血印’的精神,才能在听我讲学时,感到句句有力,印象深刻。如果整天糊糊涂涂地混日子,好似一块死肉一般,打也不知道痛,恐怕最终也学不到学问的精髓。回家后,还是只能把以前的老方法拿出来用,这样浪费时间,你们不觉得可惜吗?”

古语说得好:“志不强者智不达。”法国军事家拿破仑也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据此可知,确立远大志向是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环,有了目标才能奋斗,有了好的目标才能有好的收获。而只有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连在一起,才称得上是大志;只有自己的国家独立了、富强了,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大志。

王阳明从小便胸怀大志,即要读书做圣贤之人。

一次,年仅12岁的王阳明在书馆里问他的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唯读书登第耳。”王阳明持着怀疑的态度反驳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老师反问他什么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王阳明说:“读书学圣贤耳。”

王阳明在十二岁时便认为登第当状元只是外在的成功,而读书做圣贤则是追求内在的修养,才能够永垂不朽,才是第一等事。在大人们看来,年幼的王阳明有这样的口气未免有些张狂,甚至还带着点滑稽可笑的味道。但是这崇高的志向,对王阳明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他常常以此为标准来回答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最终开创了心学。

同类推荐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千百年来,孔子的智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者,就是在今日,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人们过度追求金钱、物质及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心灵孤寂、人格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想到了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炎之刃

    炎之刃

    战魂末裔流落民间,他天赋异禀,却受庸人欺侮,他本性嗜血,却享有真爱。他的怒火焚烧天地,他的炎刃快斩恩仇。这是意外?还是命运安排的一次涅盘?矛盾之间,磨砺出真正的强者。
  • 我们走在青春的路上

    我们走在青春的路上

    一个走过20多个春秋的年轻人,正站在人生的起点,回首自己走过的一切坎坷和骄傲,勇敢的面对迎面而来的一切新鲜的挑战,写下自己对于文字的寄托。是经历的真情流露呢,还是对世界观的另一种认知,且看他是如何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男人的吧,他的经历将带给了你些什么呢?尽请期待。
  • 王俊凯之对不起再见

    王俊凯之对不起再见

    这是她的心声,对不起,是我打扰了你们地的生活,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应该的事,遇见你也是不应该的事,如果,当初没有喜欢上你该有多好,彼此不会打扰对方的生活,我想,这是我最后一次温柔地对你说话了吧?现在,我的了绝症,白血病。你是不是更不会喜欢我了?是的,没错。对,是我打扰了你和以前的我约定,为什么把我当成以前喜欢你的用尽手法的花影?那现在没有心机的涟衣却变成了以前的花影呢?告诉我,王俊凯!对,是我的错,是我,都是我的错!我本就不留在任何人的记忆中,为什么那么执迷不悟?呵现在,你又喜欢上了夏家大小姐夏紫衣,你的心里我只不过是一个小丑!恭喜你夏紫衣,你成功地取代了我的一切……包括,王俊凯!
  • 古剑苏

    古剑苏

    上一世都是她为我付出这一世该轮到我了屠苏
  • 道者杀人经

    道者杀人经

    佛陀杀人,屠刀放下,立地成佛道者杀人,一经入道,永不回头
  •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从多侧面围绕一个大主题进行阐释。前两章拨开乌云见月明,让我们了解到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最后两章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在领略大师经典教育理念的同时,能及时规避教育中存在的错误;中间几章,则详细介绍了成功教育的九个方面,让家长从多个角度培养自己的孩子:学会生存的技能,拥有乐观的心态、负责的勇气、学习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及投资理财的意识等,不一而足。
  • 守护甜心:花碎花落

    守护甜心:花碎花落

    「文艺」所谓局中局。日奈森亚梦所处之地,似乎身处绝境。她合着双手轻轻摆在胸前,琥珀色的双眸之中是绝地逢生的期望。P?(;?Д`?)此文翻新中,请各位看官注意每章节有→「翻」一字为恭喜,谢谢观看。
  • 倾城宠妃:王爷世无双

    倾城宠妃:王爷世无双

    再睁眼,她誓要成为那普天之下的巅峰者,让世人瞩目。窝囊的前世,边儿去!本不想有太多牵挂,然而”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一句惊天下,让她从此摆脱不了他。她姓莫名子初,莫家有女初长成,一女倾天下……他是人人敬畏的三殿下,集天下宠爱于一身,天下之奇才。却独独败在她手中。他说:时光静好,我亦不老倾我一生一世,换你岁月静好。
  • 腹黑的胖子

    腹黑的胖子

    前世活得像条狗,今世要让世人仰望。看重生2003的胖子,如何在这个看脸的世界里里,成为最佳男主角。最后走上封神之路
  • 奇葩穿越之毒男逆袭记

    奇葩穿越之毒男逆袭记

    小丫鬟花容失色,一脸惊慌的闯进房间,冲着软榻上衣襟半敞的慵懒男子道:“殿下殿下不好啦,太子妃又偷看你小老婆洗澡了!”江淼抬头看了眼气喘吁吁的小丫鬟,慢悠悠吐了口中的石榴籽,面不改色道:“大惊小怪,以后这种小事就不要来打扰你家太子爷我了。”“可可是…这样不好吧。”小丫鬟双手为难地绞在一起,欲言又止。“没什么不好的,本宫的就是太子妃的,嘿嘿。不过…”江淼冲小丫鬟勾勾手指头,不怀好意道,“等哪天‘她’看上男人了,记得第一时间来告诉我,啊哈哈哈哈……”对于一个资深种马来说,喜欢女人再正常不过了,要是哪天改变口味了,才觉得稀奇的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