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6600000003

第3章 胸怀(1)

志存高远、行不掩言、富于进取、率性而动,是儒家传统的现实人格理想。推崇儒学的王阳明正是以此为准则,才无惧世人对他的毁誉,坦然面对政治生涯中的跌宕起伏,笑对生活的贫贱富贵,从而活出了难能可贵的狂者胸次。

狂者气象:无所畏惧,敢作敢为

先生曰:“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尚谦出曰:“信得此过,方是圣人的真血脉。”

王阳明曾经对弟子袒露心声说:“我在来南京以前,尚有一些当老好人的想法。但是现在,我确切地明白了良知的是非,只管行动,再不用有什么隐藏。现在我才真正有了敢作敢为的胸襟。即便天下人都说我言行不符,那也毫无关系了。”

弟子薛尚谦不由赞叹道:“先生有这样的信念,才是圣人的真血脉啊!”

无所畏惧,敢作敢为,活得轻松洒脱,这正是王阳明所推崇的狂者胸次。王阳明的狂者胸次不仅体现在“以成圣为第一等事”的远大抱负上,也体现在他政治上对权贵的蔑视,学术上对权威(正统理学)的挑战。圣狂交融,使之有别于正统理学所津津乐道的所谓醇儒。圣人之境内含着庙堂的取向,而狂者气象则可以引向山林中的洒脱。在王阳明思想的深层,确乎交织着庙堂与山林二重情结,他有很强的入世意识,其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经世实践中度过的;但同时又一再流露出对青山幽林的眷恋,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亦爱山仍恋官,同是乾坤避人者。”也正是因为这份轻松洒脱的狂者胸次,才使得王阳明的心不为自己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所困扰,才使得他能专心修养自己的心性,全心全意“致良知”,故而才能既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保护人民生活安宁;又成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帮助人们获得心灵上的安宁、喜悦。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活得轻松自在、超越、洒脱,是因为他心里不树立任何概念,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他就事论事,对这件事不赋予他个人的特性和思想色彩,不带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事情来了就安住在事情上,和事情融为一体,去面对它,处理它;处理完了,就安住在空明的觉知上,最终超越它。也就是所谓的“有事就借事练心,无事就借境练心”,这个“境”指的是内在心灵的境界,比如境界来了自己是否有所动?比如恐惧、欢喜,等等,看自己的念头是如何起,从哪里起,如何动,又到哪里去。凡夫是“除境不修心”,圣人是“修心不除境”。

从细微处来说,要想活得轻松洒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问琐事,不为琐事所扰。

牛弘,隋朝大臣,字里仁。他不但学术精湛,位高权重,而且性情温和,宽厚恭俭。牛弘有个弟弟牛弼,他不像哥哥那么谨言慎行。一次牛弼喝醉了酒,竟把牛弘驾车用的一头牛射死了。牛弘刚到家,其妻就迎上去给他说:“小叔子把牛射死了!”牛弘听了,不以为意,轻描淡写地说:“那就制成牛肉干好了。”待牛弘坐定后,其妻又提此事说:“小叔子把牛射死了!”显得非常着急,认为是件大事,不料牛弘随口又说:“已经知道了。”他若无其事,继续读自己的书,其妻只好不再说什么。

明代著名作家冯梦龙评点此事说:“冷然一句话扫却了妇道人家将来多少唇舌。”想要摆脱琐事带来的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宽心胸,如牛弘一样,不问“闺”中琐碎之事。

人生的烦恼多半是自己寻来的,而且大多数人习惯把琐碎的小事放大。其实,“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然的威力,人生的得失,都没有必要太过计较,太较真了就容易受其影响。因此人们才说魔鬼不在心外,而在自己心中。就像王阳明说的:“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这样看来,敌人就在自己心里,自己的烦恼痛苦也就是自己的心魔,能将其降伏者,也只有我们自己。你如果能降伏心中的魔鬼,自然能像王阳明那样活出轻松洒脱的“狂者胸次”。

做到中正平和,关键在于慎独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功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弟子陆澄曾就陆九渊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的学说请教于王阳明。

王阳明回答说:“除了人情事变,世界上再没有别的事了。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吗?从看、听、说、做,再到富贵、贫贱、患难、死生,都是事变。而事变都只在人情里体现,它的关键是要做到‘中正平和’,而‘中正平和’的关键就在于‘慎独’。”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自古以来,慎独都被视为人们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对于慎独,《大学》将其与“诚”结合起来:“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意是说,君子应内外一致,不自欺欺人。对待坏的东西要像厌恶腐臭气味那样,将其除掉;对待好的东西要像喜欢美丽的颜色那样,力求得到。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做到不自欺;而小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什么坏事都敢干。一旦见到有道德的君子在旁边,马上遮掩,伪装良善。这样表里不一,毫无益处。要知道,一个人内心的诚意有多少,从他的外表很容易就能体现出来。因此,人们务必在任何时候都谨慎、严格地要求自己,形成自觉的高尚的品质。

元代大学者许衡有一天外出办事,因为天气炎热,走到半途时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

这时,有人问他:“这么热的天,你一点也不口渴吗?”

许衡说:“我其实很渴。”

那人又问:“既然口渴,那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吃呢?”

许衡回答说:“那不是我的梨树,我怎么可以随便乱摘梨吃呢?”

那人笑他迂腐:“现在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呢。”

许衡笑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那些摘梨的行人就像《大学》中所说的“小人”一样,在无人监督的时候,什么坏事都敢做,并不以为然。而许衡却能秉持“慎独”的精神,不去做那些违背内心良知的事情,因此他担得起“君子”这个称号。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人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一些人在有警察执勤的时候就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乱闯红灯……这些现象都表明: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中庸》上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戒慎恐惧自己有什么状况没有看见与听见,内在的盲点常会在阴暗处更鲜活,细微处更显著,因此君子更要慎重承担自己具有独立性的生命,不要怀着任何不良心态而自毁自弃。只有修养“慎独”的功夫,才能避免心灵陷入悔恨和痛苦之中,保持内心的中正平和,这也是王阳明倡导“慎独”的根本原因。

坦然面对诽谤

问:“叔孙武叔毁仲尼,大圣人如何犹不免于毁谤?”

先生曰:“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何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着;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个象恭色庄、不坚不介的,纵然没一个人说他,他的恶慝终须一日发露。所以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毁誉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尔。”

有人问王阳明:“《论语》中记载叔孙武叔诽谤孔子,为什么圣人孔子也避免不了被人诽谤呢?”

王阳明说:“诽谤是从外面来的,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够避免。人贵在自我修养,假若自己确确实实是个圣贤之人,纵然别人都来诽谤他,也不会对他有任何损害,就好像浮云遮蔽太阳,浮云怎么可能对太阳的光明有所损害呢?假如一个人只是表面端庄,而内心丑恶,即使没有一个人说他,他的丑恶,总有一天也会暴露出来的。所以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诽谤、赞誉是外来的,怎么能避免?只要能自我修养,外来的毁誉就算不了什么。”

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之后,诽谤和议论他的人越来越多。关于原因,有人认为王阳明的功绩越来越大,权势也越来越大,天下嫉妒之人就越来越多;也有人认为王阳明的学说越来越普及,所以为宋朝的学者争辩的人越来越多;等等。但王阳明对诽谤和议论并不在意,只是一心一意地修养自己的心性,尽心尽力地传承“致良知”的思想。他深知“浊者自浊、清者自清”的道理,即当谣言、诽谤来临的时候,不需要汲汲务求去澄清,只需要自己心境坦荡,谣言、毁谤自然不攻自破。

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写道:“所谓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意思是说,至高无上的真理是不必称扬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最具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总之,真理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经常流露反而成就不了仁爱,廉洁到清白的极点反而不太真实,勇敢到随处伤人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勇敢的人。能具备这五个方面的人可谓是悟到了做人之道。

真理不必称扬,会做人不必标榜。真正有修养的人,即便面对诽谤也是极有君子风度的,他们会以坦然的心境面对诽谤。

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一年后,皇帝为了试探他是否有意谋反,特意派一个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苏轼在同一个监牢。

白天吃饭时,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准备睡觉,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睬,倒头就睡,而且鼾声大作。

第二天一大早,太监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苏轼晚上若有不能安睡的异样举动,太监就有权照谕旨当下处死他!

同类推荐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热门推荐
  • 爱情在那个夏天发酵

    爱情在那个夏天发酵

    突然从房间里传出一声怒吼,某女急忙跑到大哥后面说:“大哥~救救我吧,不然我会死的!”大哥无奈加溺宠的说:“你又做什么事,惹他生气了。”“我没有。”某女小声的说。大哥吃醋的说:“你不是跟千玺最好吗!怎么!他不在就来找我来了!”突然,门被打开,源源怒吼道:“周沐雅馨,你跟我说这到底怎么回事……”这时门被打开,此人正是,千玺,某女一下子从大哥的身后出来,扑到千玺身上委屈的说:千玺,他欺负我……
  • 六道魔书

    六道魔书

    混沌生活在一个初始的宇宙中,他找不到方向,抚摸宇宙,而后一挥巨斧,世界也就碎了开来......亿万年后碎掉的世界繁衍出了不同生命,他们主宰着碎界。碎界生灵认为这破碎的天是阻碍修为的源头,最终神界之皇下诏灭天,封天六月,神界欲将魔界吞并,魔皇为抵抗,唤六道,降魔书,传名《六道魔书》......魔书降临之际,却不知是何原因不见了踪迹,几经辗转落入想过潇洒人生的赵阳手中。最终是继续的潇洒?还是成为魑魅魍魉之主,走上拯救魔界的旅途?
  • 七彩琉璃珠

    七彩琉璃珠

    墨家被康家灭,在外而幸免的墨语堂从此走上了复仇之路,而在这个凭实力说明一切的星光大陆上,要想打败康家,首先要集齐七彩琉璃珠,每一种颜色的琉璃珠代表了不同的增幅,墨语堂能否重现家族的荣耀?
  • 亿年轮回:魔妃嫁到

    亿年轮回:魔妃嫁到

    千亿午前,他是拥有毁天灭地本事的魔皇,将一生宠爱限于她的魔妃,在他宠她到人神共愤之时,却残忍地杀害了她还未降世的孩子,她发誓:我以神魔的名义起誓,吾雪纤灵与汝夜星魔生生世世永不相见,如若相见,非你亡就我死!!!!!夜星魔:不要——千亿轮回,她是杀手之皇,代号雪魔,横扫千军,心从来都是冰冷的,行动诡异,见过她的人全家都得死,却在一次阴谋中被KO。一次肯娘的穿越,让她休渣男,欺白莲花,虐心机婊,。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让她重新踏上异世巅峰,今生,她有要保护的家人朋友,她冰冷的心即将被捂热时,他出现了,从灵魂上的排斥,双眸充满了恨。当千年之谜被解开,誓言无法改变,天地法则的到来,是你死,还是我亡。。。
  • 云星记

    云星记

    陈灵多姿多彩的生活,以及各种有趣经历!!
  • 海贼之天谴明王

    海贼之天谴明王

    不知为何穿越到海贼王成为了毛皮族,但是斩魄刀你来跑什么龙套啊!
  • 女王的裙摆

    女王的裙摆

    “韩诺,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你最后悔的是什么事儿?”“我不该去跟别人的老婆滚床单。”“……”“咳咳,采访继续,对于成为英格兰女王,你有什么想说的?”“再也不能跟女人滚床单了。”“……”PS:一个现代理工大学生,因为偷情不慎死亡,穿越到杜锋王朝伊丽莎白女王身上;然后卷入种种皇室斗争之中的故事。此文慢热,日更2000,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新人,拜谢!!(喜欢本书的读者可以加群:235643538)
  • 傲世狂,我女王

    傲世狂,我女王

    她,是顶级杀手,却死于最信任的人之手;她,是顶级王者,拥有一切,却唯独没真爱她之人;她,赢得一切,从未输过,却输于爱情。。。。。。
  • 狂妃来袭:邪魅纨绔九小姐

    狂妃来袭:邪魅纨绔九小姐

    火狐,21世纪的杀手,帝垣棱,世家子弟他和她的相识,他和她的故事,充满故事期待吧(作者懒)
  • 赵子龙异界游

    赵子龙异界游

    三国时期,蜀国五虎上将赵云赵子龙穿越到异界到一个废物身上?他的龙胆亮银枪是怎么出现的?他又是如何结合异界的功法大展百鸟朝凤枪法的风姿?他又是如何成为一代枪神,让异界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