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6300000002

第2章 不会结束的童年(1)

你去哪儿?

——去童年的井边,这条路就是死亡。

我出生在亚洲的河边

“我出生在亚洲的河边……”

那条河叫湄公河。一条发源于中国的河流。

河流日夜无息地流淌着,浑浊而深沉地流淌着,像永不疲倦的回忆,见证着故事里的成长与爱,隐秘与悲伤。

在她的记忆里,湄公河是承载着生命的无尽深意的。

在胡志明市,它穿过无边的稻田,低矮的民居,茂密的热带丛林,就像命定的掌纹穿过手心,隐秘而湿润的气息沿途扩散,粘连着殖民地的炎热与颓靡,一直延伸至寂寞的天际。河水悠悠,摆渡的客船散落两岸,广袤的天空中,升腾着大片舒卷的云朵。戴着尖顶圆帽的越南女人们挑着担子走过沙滩,她们被阳光过度侵袭的脸上,写满了世事的疲惫。

湄公河畔。越南,胡志明市西北,嘉定区。

时间倏忽百年。1914年4月4日,新生命在一个雨水丰盛的春夜诞生。雨水打在高大的棕榈树上,发出清脆的噼啪声响。被昏黄的灯光驱散的夜色在棕榈叶下汇集,随着雨水与杂乱的人声一齐流入汹涌的河中。

生命附着于水,附着于天地之间的温柔与暴烈,在河畔的老屋中神秘地落籽。

沧浪之上,没有神灵端坐云端拈花微笑,一生如初始,她都是自己的神祇。

是的,所有的故事都与河流有关。“我出生在亚洲的河边……”垂垂暮年时,她沧桑的声线掠过情人英俊的脸庞,回忆的河水哗哗倒流过身体,岁月如繁花一朵一朵渐次败去,探照几十年心念的,依然是那一把生年的光。

那是她的创作之源。以至于她一生创作的所有作品,都带有那条河流的气息——潮湿的梦境,破碎的梦呓,流淌的颓唐,浑浊,不安,炎热,孤独与欲望缠枝丛生。

她不断用文字打捞着此生的记忆,仿佛一个刻舟求剑的人,念念不忘,孜孜不倦,直至消亡于书中,消亡于某一个幻美而虚无的章节。

彼时,她还是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她冠着父亲的姓氏出生,成为家庭里的第三个孩子。她的父亲亨利·多纳迪厄与母亲玛丽·勒格朗都是纯正的法国人,他们先后从自己的家乡来到胡志明市,且都从事了教育工作。她的母亲玛丽原是法国北部老资格的小学教师。在家乡时,她已经结婚了。对方名叫弗拉维安,也是一名小学教师。不久后,这对夫妻就来到了殖民地。

对于母亲来越南的初衷,玛格丽特在自己的书中如是写道:“受到了宣传广告和皮埃尔·洛蒂的书的诱惑,怀着探险之心,急不可待地来到了殖民地。”她用她一贯的冷寂口吻,仿佛是在叙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某些周日,她站在村政府殖民地宣传广告前,浮想联翩:‘年轻人,到殖民地去吧,那里的财富等着你。一棵果实累累的香蕉树下,一对殖民地夫妇穿着白衣服,躺在靠椅上优哉游哉,而当地人则围在他们身旁忙碌。”

财富,探索,未知之处,东方秘境的所在。是介入,是冒险,也是渴望,是梦想。法国征服了越南后,便有大量的法国人涌入殖民地,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工作,但都是怀着相同的目的,即在殖民地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加之,是时法国正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殖民地的神秘与便利更令一些渴望机遇的年轻人向往。而且,教育事业,在整个殖民计划中,更是显得任重道远。

法国刊物《画报》描述:“胡志明市是远东最时髦的城市,坐落在一个美丽的公园中间。可惜那里的气候闷热又潮湿,夜晚如白昼……”

夜色被璀璨的灯火照亮,茉莉花的香气浮动在光影声色中,有一种无法割舍的颓唐与梦幻。湿热的胡志明市,沼泽之上的新兴城市,作为法国的殖民地,已经深深烙上了征服者的印记。

文化,风土,人情,皆是如此。底层人民的穷苦与上层社会的奢靡形成强烈的对比,在那一方土地上,沉淀成不可剔除的骨子里的酸楚欲望。伤感的情调弥漫在黏稠的空气中,密集的花香隔着远处的丛林与河流,兀自发酵成独特的野性气息。让人费解,又让人沉迷。

玛丽来自法国北部一个叫弗吕热的小城,是农民的女儿,自小成绩优异,虽然家境贫寒,但她还是把书念到了师范毕业,并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1905年,结婚后不久,玛丽就随同第一任丈夫来到了越南,从此开始了越南的教学生涯,也开启了自己在殖民地的悲欢人生。

或许是因为年少时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以及读书机会的来之不易,成为教师后的玛丽对工作一直怀有信仰一般的热忱。

那种热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超越了表面的亲情。所以,一向对母亲保持冷淡态度的玛格丽特,谈及母亲的工作,笔尖也呈现出了少有的温暖色泽——声称自己的母亲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作为小学教师的她,与其他教师一起兢兢业业地传播着法兰西文化,她宽容大度,有爱心,甚至无法忍受某个孩子因为贫穷而无法上学。

末了,玛格丽特又写道:“大家都很喜欢她。”而事实上,玛丽并不是那么讨人喜欢。

玛丽与第一任丈夫弗拉维安来越南定居后,不久便认识了时为嘉定师范学校校长,也是弗拉维安上司的亨利·多纳迪厄,即玛格丽特的亲生父亲。

亨利的原配夫人爱丽丝来到越南后即染病在身,随着时间的推移,病越来越重,数月后便到了不能下床的地步。而就在那个时候,玛丽与亨利来往密切,引得周围流言纷纷。就连一向好人缘的亨利,也被同事冷落,背负了不少道德的谴责。后来,两人的伴侣相继去世,传闻便越来越烈,甚至还引起了匿名信揭发事件,信上说两人的伴侣离世是有人刻意为之……一时沸沸扬扬。

当然,经过查证,在法律上,他们不必负任何责任,但在道义上,他们的结合始终让人无法释怀。

1907年,结婚仅两年的弗拉维安就因感染疟疾去世。1909年10月,丧偶将近半年的亨利很自然地与玛丽走到了一起,重新组建了家庭,称之为“两颗孤独灵魂的相遇”。

结婚后的第二年,长子皮埃尔出生,第三年,次子保尔也来到了人间。

对于这两个兄长,玛格丽特有着截然不同的感情。爱与恨的极端。她毫不掩饰地声称讨厌自己的大哥皮埃尔,痛恨他,恨不得让他去死。皮埃尔性情暴戾,依仗着母亲的宠爱,在家中霸道得肆无忌惮。二哥保尔则脾气温和,对妹妹爱护有加。保尔经常受到皮埃尔的欺负,却懦弱得不敢声张。从懂事起,玛格丽特就对保尔疼惜不已。放眼一生,她爱过很多男人,也有过无数的情人,但如果非要加一个“最”字,那么,她最爱的人,一定是二哥保尔。她对他的爱,忧伤沉郁,凝重恒久,逾越了血缘,直抵灵魂深处。

玛格丽特出生后不久,她的父亲亨利就因生病不得不回法国疗养。当时殖民地的痢疾和疟疾非常猖獗,初来乍到的许多法国人都感染过。亨利也不例外。相对而言,法国的医疗条件要好得多,在玛格丽特的整个童年时期,与父亲相伴的时光都寥寥可数——因为先后患有各种病症,亨利的那些年,都是在越南与法国的往返之间度过的。

在玛格丽特牙牙学语之时,她也随着家人回了一趟法国。一年多后,亨利病情有所好转,一家人才重返越南。在那里——湄公河畔,玛格丽特走进了她无法遗忘的童年。

据说,一个人在3岁之前,是没有记忆的。即便是有,也非常稀薄。玛格丽特如果记得,那一定是耳边蛙鸣一样的声音,头顶昏黄的防风灯,三叶风扇搅动着河流的咸湿气息,父亲英俊又冷郁的病容,母亲弹奏的钢琴曲,一支又一支,讲述着她一个尚未到来的故事……3岁之后,玛格丽特的照片开始多了起来。记忆被相机定格,时间静止。那是一张拍摄于宗主中学②校园的照片,时间大约为1918年②当时的旧称,现已更名。

夏天。是时,父亲病情已经好转,提升为河内宗主中学的校长,全家也搬进了总督府居住——总督府是殖民权力机构的最高象征,建立在古城堡的遗址之上,是一幢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大宅,即便是陈旧也难掩曾经的精致华丽。

照片上,亨利穿着优雅的白色礼服,正是他的医疗卡上所描述的样子:“浅栗色的头发,栗色的眼睛,开阔的前额……”玛丽也尚且年轻,穿着法兰西的大裙子,端庄地坐在丈夫身旁。两个哥哥分别站在父母两侧,他们穿着水手式样的热带版礼服,脚上是象征贵族阶层的漆面高筒系带皮靴,露出光洁的腿部。最小的是玛格丽特,她头上戴着大大的蝴蝶结,穿着白色的小裙子,像一个小公主。她依偎在父亲身前,享受着父爱,没有隔阂,也没有伤害。

生活的平静和美,就那般凝固在照片上,短暂,却永恒。这张照片,被玛格丽特放在自己的写字台上,一直到老。也是她与父亲为数不多的合影之一。它见证了多纳迪厄一家最辉煌的时期,也保留了在她文字中无法找寻的父爱痕迹,连同她那童年时期不可挽留的宛如流星的幸福。

岁月如深井,越过了涉世之初,她就开始一步一步沉入自己的黑夜。无法走出的童年。幽深的密洞。如是,她的人生之路才犹同逆旅。

她的一辈子,都是在向童年靠近。那里存储着她最原始的爱恨、无邪与孤独,也是她回忆中的私人领地,她抗拒着,又不得不迷恋着,霸占着,就连时光经过,都视作耻辱。

云南:甜的、涩的、野性的

“中国是永恒的。我那年5岁。”

越南的夏季是漫长的。临近赤道的地理位置,模糊了四季的界限,没有了更替嬗变。每年的5月到9月,东京平原一带尤为炎热,所以,在那里上班的很多欧洲人,都会选择在空闲时出去避暑。他们或去山中,或去海边——总之,想尽一切办法逃避暑气难耐的东京三角洲,逃避那一片热得发酵的茫茫泽国。

1919年夏,多纳迪厄一家前往中国的云南度假。他们乘坐的是燃煤动力火车,从河内出发,溯红河而上,一路翻山越岭穿越百余条隧道,最后到达云南的昆明,那个越南旅游册上宣传的“永恒的春城”。

旅程也是漫长的。整整三天时间。而对于5岁的玛格丽特来说,那样的旅途没有疲惫,只有新奇。在火车穿越隧道时释放的呛人煤烟里,她的记忆,出现更多的也只是即将面对一方异域的隐秘和兴奋。陌生的,危险的,或许正是迷人的。

五岁了,记忆力已经趋近成熟。即便过了几十年,时光的每一寸纹理依然清晰可见。玛格丽特记得,在云南,她亲眼见到了澜沧江,那条与湄公河一脉相承的美丽河流。当温暖的晨曦抚摸大地,巍巍青山下,河水仰望着干净的天穹,面目是何其温柔。

却也正是这条河流,在一夜之间汹涌泛滥,吞没了沿岸30万人的性命。无数的家园毁灭,无数的婴孩溺亡。温热的生命在天灾面前轻若浮尘,转瞬之间,就化作水中肮脏而冰冷的泥淖。然后,死亡的空洞,将被一茬又一茬的生养填补,密集的痛楚已让灵魂麻木,那些活着的人,将继续生活着,在无力更改的苦难面前,就连过多的悲恸,都觉得是一种奢侈。

然而,在玛格丽特的眼里,比灾难更残忍的,并不是自然导致的戛然死亡,而是人类对鲜活生命的无情摧残。

因为首先,她看到了中国女孩的脚。更确切地说,是看到了小脚,被布包裹的小脚。

缠足习俗,无异于一场自导自演自受的悲剧。那样一条无形又罪恶的暗河,经历无数个年代后,即便流经青天白日的人间,也依然可以轻易地吞没一个孱弱的性别,吞没她们的心理与生理,以及那些停留在喉咙深处的微茫呼救声。

当时幽闭的环境,病态的审美,愚昧的感知,一齐给身体烙刻的羞耻秘密——整个一只脚,除了大脚趾以外,其余的脚趾都要被压到足部以下,活生生地变成脚底……所以,当那样的秘密晾晒在5岁的欧洲白人小女孩面前时,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难过的感觉深入记忆,继而为她们的生存深深担忧。

没有了自由的脚,就像失去了灵魂支撑的肉身——生长的权利被剥夺,畸形的生命气息里,就只余下被禁锢的年华。为了出嫁后不被夫家嫌弃,当地的女孩子们就必须在儿童时期开始裹脚。一双脚,被长达数年的脓血和汗液浸泡,被粗粝的土布暗无天日地包裹,最终将变成身上一个腐朽的物件……又怎不令人触目惊心。

宿命的惩罚,挣扎不得,逃避不得,真是可怕。而最可怕的,莫过于这种可怕就在你面前发生,且是以集体出场的方式。

在冰湖左岸游玩的一天,玛格丽特目睹了一场盛大的殉难。两百名当地的有钱妇女,在乘船游览冰湖时翻船丧命。她们连同汽船一起沉入湖底,无一生还。

是日,她站在湖岸,看着船上的女人们像一群小鸡般拥挤在一起,她们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喉咙里发出靡靡的细微的声音……突然,天气变了,飓风拍打着水浪,船也剧烈地摇晃了起来。于是她们立刻慌乱了,全站到了一边——就像对女权一样,她们对平衡规律也是一无所知,顷刻之间,船就沉没了。她们甚至来不及呼救就全部丧生,带着身上华贵的织锦窄衣,还有那些用来装饰畸形小脚的绣花缎子鞋。

那样的场景,玛格丽特终生难忘。几十年过去后,她的笔尖触及那片记忆,依然有着难以用时间稀释的苍凉沉郁。痛苦与禁忌的刺激,也让那颗女权意识的种子在她小小的身体里迅速膨胀,并以孤独而躁动的姿态,掠过用空虚数字堆砌的年龄。

还有旺鸡蛋。旺鸡蛋是云南的一种美食。当鸡蛋孵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其放入石灰中存放,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小鸡孵化出来,又可以保留鸡蛋独特的味道。

同类推荐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
  •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于去年出版,但它的影响在渐渐扩大,这是李顺达的魅力,是李顺达精神的魅力。近日该书又被山西省团省委与新闻出版局推荐为“100种红色经典”。
  •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邓旭初同志早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高校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在南京参与领导筹建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前身),1954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1977年至1986年,邓旭初在担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期间,率先试行高校管理改革,定岗、定编,建立岗位责任制,鼓励人才流动,进行自费工资改革,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些举措,推动了全国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热门推荐
  • 霸道老公收敛点

    霸道老公收敛点

    何雪初在最落魄的时候遇到了叶少臻。那时候,她男友和最好的闺蜜结了婚,失去了利用价值,在何家更是举步维艰。他双目失明,又是私生子,面对虎视眈眈的后妈和狼子野心的弟弟,一样的处境艰难。某男眼睛恢复正常当晚,何雪初好奇问他:“你眼睛明明是好的,一直带着东西,不难受吗?”叶少臻:“也没一直带着,偶尔摘下去的。”说罢,目光已经顺着她的衣领钻了进去。何雪初抖了抖:“比如呢?”心底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叶少臻:“你换衣服的时候,你洗澡的时候,还有……你半夜睡着的时候。对了阿初,你以后别买睡衣了。反正你习惯裸睡,半夜睡着都能不知不觉脱掉。”何雪初:“呸!”
  • 遗忘塞纳河

    遗忘塞纳河

    [花雨授权]虽说偷偷画他是她的不对,他也不能把她的画占为己有吧?发现他是新上任的公司股东时,她一个激动,脚下的高跟鞋便“吻”上了他!都说塞纳河畔的爱情是很浪漫的吗,怎么到她身上就命运乖舛!难道要就此石沉大海吗?
  • 神魔天引

    神魔天引

    生命之源初生之时,混沌未分阴阳,灵魔之气各半。然灵魔二族,犹如日夜,不可共存。生灵苍则灵富魔消,魔物胜则魔强灵逝。灵种魔种,择一而存。却道地星世界,神魔一战虽有胜负,却也未尽全功。时过万年之久,人族强者物是人非,内斗不断。魔族残余却卧薪藏胆,苦心经营。地星世界,早已暗潮汹涌。蓄谋已久的神魔之战,必将再一次拉开了帷幕。大战将起,却不知这无意间闯入地星的少年,又能给这场生存之战带来什么样的变数。
  • 爱到心碎:怯爱

    爱到心碎:怯爱

    她,一个精明的女强人,感情空白;他,一个帅气的男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做了别人的情夫,他们相遇相知,奋不顾身的爱着。他,一个名门望族的混血男人,以一个强势的第三者入侵,他们三人的命运终将如何?一个女人的情感纠葛,让你体会其中的心酸无奈,感动缠绵…
  • 腹黑娇妻:老公,战么

    腹黑娇妻:老公,战么

    她是全球通缉的罪犯特工。一朝死而复生,却嫁给富可敌国的暗夜总裁。他说她手黑,不配当他的妻子。她说他心黑,丢人是她的老公。恰逢月黑风高,她手拿匕首,媚笑说“正好杀人灭迹。”他邪魅一笑,“黑灯瞎火,老婆大人不觉得更适合肉搏吗?”“唔……”
  • 查理九世之巫女怀抱

    查理九世之巫女怀抱

    超级喜欢查理九世,于是乎自己也想写写看qwq声明:自己原创的,如果有哪里写的不好或者不符合心意还望多多指教,不喜勿喷。这本小说在汤圆发过w墨多多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他已经历了多次冒险,甚至获得过许多冒险徽章。DODO冒险队的名气越来越大,收到各种各样的请求信也是难免,然而这次,多多他们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巫女的恐怖鬼脸烙印在信封上。如同真的一般。冒险之旅又要展开了?!敬请期待………
  • 毁我思存

    毁我思存

    每一个人时代都有被终结的时候,生活在第三维世界中的我们,科技边缘起伏,宇宙质量的守恒定律,我们正遭受着更高级的文明威胁,一个全由双重人格组成的故事科技边缘起伏,宇宙质量的守恒定律,我们正遭受着更高级的文明威胁,一个全由双重人格组成的故事
  • 异界之旅之巅峰强者

    异界之旅之巅峰强者

    一次意外的穿越。一个巅峰的老者。一位心中女生,视为第一个心中之人。一次阴谋,令的少年心生仇恨。奋斗一生,报答恩师,成为巅峰强者!
  • 吾与天齐

    吾与天齐

    与生俱来人中首,唯吾与天齐同寿。双脚踢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心若向佛必无魔,吾若成魔谁人活?诸天神佛乃我手,万千世界任我走。身临绝顶一声吼,凡是生灵都他妈给老子俯首!
  • 少年阴司跟我回地狱

    少年阴司跟我回地狱

    晚上听到类似于敲门的闷响时,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有谁正趴在门边拿锤子砸手指?想知道为什么上楼的时候看到的楼层是三楼,再走一层却是五楼了吗?他的衣服,穿反了。我想保护的从来都没有变过,让每一灵魂得到平等的救赎,他们不是鬼怪,他们是更可怜的“人”。——钖左。他从来都不知道,所谓的双胞胎,卫道者,都是前世种下的因,这一世他又是谁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