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6000000008

第8章 权臣斗法(3)

第三招,改变过去活人做傻事、说死话的风格。公孙弘发明了一个花招,每次上朝,总是准备多种提案。这就好像今天的房地产公司销售员一样,向顾客推销多种楼型,多种价格的楼盘,不替顾客拿主意,一切由顾客自己掌分寸,自做选择。

这是一记妙招。因此,公孙弘避免了和皇帝刘彻正面交锋。就算皇帝一个都看不中的提案或者意见,他也绝不多一句据理力争的话,顾客至上,一切以皇帝愉快为主。

这么几招合计一弄,刘彻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公孙弘的确比以前进步多了。首先,这个下属很厚道,口才不错;其次,一专多能,法律儒学,一概都懂;再次,说话圆滑,极会拍马。这么一个有品人物,不培养一下,的确可惜。

于是,刘彻将公孙弘提拔为长安市市长(左内史)。

公孙弘还有一招没有透露。

每次上朝之前,公孙弘都要找同事,先将议事说好,进行分工,互相搭配。汉朝最大病号汲黯,曾经就是公孙弘的合作伙伴。你一唱,我一和,搭配和谐。有时彼此高兴,皇帝也高兴。

但是,让汲黯极为郁闷的是,公孙弘升官后,作风一改往前。比如,大家合计要整皇帝,可是一到开会现场时,公孙弘违背事前所约,不顾兄弟,一切顺着皇帝旨意说去。

惹了谁,估计只有吃哑巴亏。让汲黯吃亏,当然可以,但必须付出代价。于是,汲黯当着刘彻的面大骂公孙弘,抖出私情。

汲黯诘问公孙弘:“你这个狡诈的家伙,本来咱们事先说得好好的奏议,为什么总是临时违约?”

末了,汲黯还加上一句:“你一味逢迎皇帝,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甚至可以说是,不忠!”

刘彻听得一愣,当场责问公孙弘:“你心里到底是不是怀有不忠之诡计?”

公孙弘不慌不忙,从容作答道:“知我者也,谓我忠;不知我者也,谓我贼。”

刘彻一听,很有道理。从此每当有人向他告公孙弘的状,一概不理。于是,公孙弘从此有如春风摇树,一路直上。

公元前126年,刘彻免去张欧御史大夫职位,让老家伙公孙弘接位。

公孙弘扶摇直上,这不是汲黯要的结果。但毕竟是个事实。公孙弘升官后,开始琢磨着整事了。不久,他上书强烈建议刘彻撤掉西南夷、苍海郡及朔方郡。

亏唐蒙在西南披星戴月,又披荆斩棘地奋斗,要打通整个西南夷。钱也哗啦哗啦地流出去了,公孙弘竟然说要废郡,脑袋瓜到底想的什么?

苍海郡设立,是两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28年的事了。情况是这样的,东夷朝鲜部落酋长南闾,率二十八万人向汉朝投降。

当时,汉朝政府愿意接受投降。刘彻知道,朝鲜人之所以投降,完全是冲着汉朝的安居工程而来的。于是,汉朝只好花钱开路,打通朝鲜的大道。这一整,最受苦的是燕赵人民。于是,他们像当年西南夷人一样,纷纷骚动。

朔方郡的事就不用多说了。这是主父偃的政绩,人都死了,凭什么还要让他阴魂不散呢。

当然,公孙弘也不全是冲着主父偃而来的。这个老家伙算了一本账,西南夷、苍海郡、朔方群等三个巨大政绩工程,将汉朝国库的钱花光了,而且各地的人民情绪很不稳,国内形势不容乐观啊。

国内都搞不定,还要跟匈奴对着打,不亚于多线作战,国家有那么大的财力吗?

公孙弘的奏送上去,刘彻看了,但什么都没有说。

从理论上讲,公孙弘书奏,并非无懈可击。开拓疆土,保家卫国,那不仅是刘彻的梦想,刘彻相信,那也是汉朝人的国家梦想。为梦想烧钱,理直气壮,有何不妥?

不过,御史大夫有异议,那就廷议吧。

所谓廷议,就是开会辩论。要搞定公孙弘,非得派一个辩论高手出马。刘彻灵光一现,马上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朱买臣。

朱买臣,字翁子,吴国人。家贫,好读书,没有别的特长,向来以砍柴卖柴为生。因为穷,妻子要跟他离婚。离婚前,朱买臣挽留妻子,说他五十岁就可发达,现在都四十多了,多忍几年革命就可以成功了,妻子一听,狂笑三百六十度。

一个砍柴为生的臭老九,不饿死就算了,还会有啥出息,于是执意离婚。

离婚之后,妻子嫁人,朱买臣更穷了。有一次,朱买臣在路上饿得没力走路,前妻和现任老公见他可怜,送他一顿饭吃。这顿饭,朱买臣记在了心里。

将朱买臣拯救出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的人,是他的老乡严助。朱买臣千辛万苦到了长安,靠别人赞助吃饭,眼看撑不了几天了,严助就出现了。于是,严助向刘彻推荐此人。刘彻召来面试,发现朱买臣一肚子墨子,不但能说《春秋》,还能说“楚辞”。于是,就拜为中大夫。

刘彻为什么要派朱买臣跟公孙弘辩论?事实上,朱买臣和公孙弘,代表了汉朝两套班子。这两套班子,前者属内朝,后者属外朝。

所谓内朝,是刘彻发明出来的。他之所以发明这套班子,缘于外朝丞相权力太大,不容易控制。于是,刘彻一上台,举行两次招贤良大会。实际上,他就是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智囊集团,以此制衡外朝,平衡权力。

刘彻的内朝班子,官职不大,多数是郎中、中大夫之类的。但是权力很大。前后属于这个圈子里的人,有司马相如、东方朔、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等。

为什么主父偃活着的时候,诸侯都纷纷贿赂他?原因就在于,主父偃是内朝中的红人,说话有分量,一句等于一万句。

朱买臣的政治生涯,就从和公孙弘辩论开始。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场辩论会。朱买臣的立论基础是,紧抓朔方郡的好处不放。于是,朱买臣出十策,公孙弘一策都对不上。第一回合,朱买臣赢了。

第二回合,公孙弘的观点是,尽管立朔方郡重要,问题是西南夷和苍海郡等三个国家级工程同时烧钱,国家支持不住。如果从国家长远角度考虑,应该专奉朔方郡,撤销西南夷和苍海郡。这样的好处是,保持国家精力和财力,全力对付匈奴狼。

第二回合,公孙弘赢了。

两个回合下来,公孙弘和朱买臣打了平手,刘彻无话可说了。

最后,刘彻决定:继续建设朔方郡;西南夷和苍海郡两个半拉子工程,暂时撤郡,停止投资。

通过所谓辩论,公孙弘的政治风格逐渐清晰。该拍的时候拍,该做事的时候做。替皇帝挠痒痒的时候,也不忘为国家做事。似乎,刘彻要的就是这种工作态度。

但是,扶摇而上的公孙弘,却总被一条老蛇追着屁股咬。此条老蛇,就是公孙弘曾经合作过的政治伴侣——汲黯。

汲黯是个什么样的人,公孙弘是知道的。想当初,前丞相田蚡准备将窦婴往死里整的时候,除了汲黯外,基本都没人替窦婴说句公道话了。汲黯为什么这么牛,不仅仅是性格刚烈,更主要的是,他当过刘彻的启蒙老师。

在汉朝,很多人都知道这么一个传说:卫青见刘彻,刘彻可以一边蹲在厕所,一边说话;公孙弘要见刘彻,刘彻有时可以免冠;但是,如果汲黯求见,刘彻非得整得全身一尘不染,整整齐齐的才可见面。

有一次,汲黯突然闯进刘彻住所,请奏公事。当时,刘彻没有戴帽子,但他远远望见汲黯,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只好窜入帷帐中,让侍者代劳批示。

所以说,这种连皇帝都不敢轻易惹的货色,公孙弘是惹不起,躲也躲不掉。他唯一的办法就是,认了。

有一天,上朝。

汲黯突然放开利牙,当着众人面突然咬了公孙弘一口。只见他对刘彻说道:“公孙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而还要回家睡觉盖布被。他这不是明摆着蒙人吗?”

齐人多诈,欺世盗世,那是一点没错的。这是汲黯的逻辑。这是他第二次揭公孙弘老底了。

刘彻转头问公孙弘:“真有这回事?”

公孙弘从容作答:“是有这么回事。”

刘彻看着公孙弘,半天无语……

然而,公孙弘又答道:“陛下,我身为三公,还盖着一床布被,的确是有损汉朝公卿形象。不过,我还是谢谢汲黯先生给我提出忠告,他不愧为一个忠臣。陛下应该为有这样的忠臣而欣慰啊。”

投之匕首,报之桃李。实在太高了。

公孙弘这招避实就虚之术,搞得汲黯极不好意思。刘彻也觉得这个公孙弘,做人挺厚道。从此,刘彻越来越欣赏公孙弘。

更让汲黯料想不到的事,还在后面。在汲黯的穷追猛打下,在刘彻的皇恩浩荡中,公孙弘像一架战斗机,扶摇直上,越飞越高。

不久,刘彻免去薛泽丞相位,公孙弘接班。

汲黯想攻击公孙弘,没想到反而成了人家炒作的工具。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对那些看不顺眼的,只要一掐,都不禁被炒红起来,而且千篇一律往上升官。

第二个被汲黯掐红起来的人,是张汤。

公孙弘早年学过法律,张汤也是学法律专业出来的,所以公孙弘对张汤较是欣赏。两人一拍即合,意气相投,成为了好同事。

张汤做官之道,简直就是公孙弘的一个翻版:要想升官,首先将专业知识搞扎实。更主要的还有,一切顺从皇帝的旨意办事。见风使舵,小心谨慎,才能驶得万年船。

张汤自上次替刘彻搞掉陈阿娇后,就被提拔为太中大夫。有领导提拔和鼓励,张汤从此做事,更加积极。那时,他为了求发展,和一个叫赵禹的家伙,准备修改汉朝法律。

汉初,有四个人是汉法的奠基人。萧何定律令,韩信定兵法,叔孙通定仪法,张苍定章程。当年,汉高祖刘邦嫌秦法苛刻,废除了许多没人性的条文。事实上,萧何定的那一套法律,还是不够宽容。后来,曹参上台,实行懒汉政治,对萧何定的法律,保持原地踏步,没有梳理。以至于到了文景之治,文帝刘恒亲自参与整理和完善,又废除一些苛刑,景帝刘启上台,又继续改。

在刘彻登基以前,汉朝的法律,基本上是以人民满意为主。不满意的就改,一直改到百姓点头称赞为止。所以,刘启后来拼命地改,改得人民都满意过头了。有的刑法简直到了,如果不犯罪,都觉得亏的地步。

文景二帝修改法律的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从来就是少管事的工作态度。时过境迁,刘彻已经不喜欢黄老治世之术。他认为,最理想的治国方法就是,法治和德治相联合,也就是所谓的“外儒内法”。

在刘彻看来,法家是干实事的,儒家是用来点缀升平,为社会树立道德模范的。法律专家的特长就是,不是使法律书简越来越轻,而是越来越重,条条文文必须做到执法有依。

张汤干的就是这种细化法律的枯燥的工作。工作是辛苦了点,利润却是诱人的。张汤和赵禹合伙修改好汉法后,俩人同时升官。赵禹升到少府,张汤被提为廷尉。从此,张汤正式列于九卿之位。

当公孙弘和张汤不知道在哪个山旮旯里混的时候,汲黯早就当了都尉,位于卿位。没想到,公孙弘都七老八十了,升官就像坐直升机一样,追都追不上。这是很让汲黯纳闷的原因之一。

现在好了,自己原地不动很多年了,竟然又蹿上一个张汤。况且,他对张汤不是一般的不顺眼,而是特别的不顺眼。

汲黯的专业是黄老学术,尽管他做的工作,与法律沾边,但从不乱整。偏偏是这个张汤,却乱了汉朝将近百年的大法,改得苛刻深奥,乱七八糟,让人直叫不爽。如果文景两帝在地下有知,肯定跳出来扒了张汤的皮。

不过没关系,用不着麻烦文景父子了,让我汲黯自己来吧。

又是上朝。汲黯当着刘彻面,大声骂张汤道:“听说你将汉法改了,你知道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吗?以前的法律,对于老百姓来说,还可以乱蹦活跳。你现在却改得,让天下人都只有踮着脚,只有哆嗦的分了。你以为让监狱装满囚犯,就是好的法律吗?你以为让天下人都躲着法官,就是好法律吗?本来祖宗大法好好的,你竟然为了成就自己的升官梦,将高祖定下的规矩搞得一塌糊涂。我告诉你张汤,你这个做法,于国于己,都是无益。你就等着断子绝孙吧。”

汲黯骂得痛快,张汤没有不痛快的表情,他从容自信地对汲黯说:“公如不服,可以廷辩。”

辩就辩,谁怕谁。汲黯等的就是这句话。

之前他想死磕公孙弘,没想到公孙弘根本就不接招。既然张汤不怕死磕,那就奉陪到底。

但是,汲黯马上发现,打架骂人,他根本就不是张汤的对手。

接下来,两人果然举行了一次辩论。汲黯的辩论风格,慷慨激昂,大道理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张汤的风格,犹如众溪汇流,深究法理,论证严密。

正所谓,有理不在声高,事实胜于雄辩。汲黯输了。

这次输,是真输在口才不如人。嘴巴是输了,汲黯却不认输。他轻蔑地对张汤说道:咱们的事没完,走着瞧。

张汤笑了。

那就走着瞧吧,看看谁笑到最后。

四、利箭

公元前124年,冬天。公孙弘迎来了人生最得意的岁月。这年十一月,刘彻免去薛泽丞相职,御史大夫公孙弘老步一跃,成为当朝丞相。

是年,公孙弘七十六岁。

公孙弘大器晚成,他和周之姜子牙真有得一比。然而,让人惊奇的事还在后头。刘彻觉得,公孙弘好像还缺了什么。想了半天,猛然发现,汉朝自开国以来,坐上丞相位的,都是有侯爵身份的,唯独公孙弘缺了这么一个要命的东西。

刘彻想想,这可不得了。

公孙弘没侯爵事小,可是皇帝面子大。我这么一个讲究排场、阔气十足的皇帝,怎么能让丞相落得个寒酸命呢。

于是,刘彻就马上想到,是不是给公孙弘封个侯,将他与历任丞相的地位拉平呢?

我们知道,汉朝的封侯规矩是很严格的。如果你不是刘氏亲族,又没什么武功,拜官还可以说说,封侯这事还是免谈吧。当初刘启想封窦氏几兄弟为侯时,丞相周亚夫死命不同意。理由就是高祖说过的白马盟誓,外戚不姓刘,凭什么封他们为侯呢?

同类推荐
  • 命运奏章

    命运奏章

    三国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梦的年代。命运将一个濒临死亡的商业大亨,带到了这个男儿的世界。他是沉沦?还是崛起?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异世三国行。刘天羽,他来了,你在哪......
  • 三国之懿掌乾坤

    三国之懿掌乾坤

    穿越到三国成了吴懿,是随波逐流等着做未来蜀国皇帝的大舅子,还是掌握命运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吴懿拔剑而起高声大呼:“我要尽会群雄逐鹿天下,从此一掌乾坤!”
  • 暮声

    暮声

    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 明末大奸臣

    明末大奸臣

    铁骑绕江山,国破山河碎天子守国门,臣子死社稷明末年间,山河飘零动荡,内有贪官污吏祸国殃民,外有女真肆虐辽东。今朝生为明臣,君不负我,定以死守忠节,君若负我,那天翻地覆又如何。望着这片血色的天空,王宿喊出了自己的誓言。ps:书友群:四一五、八八九、三二三都加进来吧,大家一起聊聊书的剧情
  • 逐芒

    逐芒

    新历十四年,一场大火将京都近郊的一座别院焚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晋国皇帝李睿最宠爱的静妃和四皇子惨死其中。新历二十五年,南楚奇才受邀成为晋国太学教习。他为人洒脱却又心思缜密,在他进入晋国的那一刹那,这几十年的风雨便被他所搅动!随影而来,逐芒而去。且看他如何搅动晋国这几十年的风雨!
热门推荐
  • 楚汉传奇

    楚汉传奇

    暴秦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争霸,各色英雄运筹帷幄,布篇谋局开创帝王伟业。项羽,落魄贵族,英姿魁伟,神勇威猛,性情中人,政治头脑不足。刘邦,草根痞子,却又知人善任,流氓精神可谓登峰造极。另有影子赵高、天鹅王陈胜、猛人章邯、屠夫樊哙,加盟最惊心动魄的生死对决,呈现中国历史上最悲壮最伟大的对手决战。
  • 尘梦殇

    尘梦殇

    入梦间,追欲,逐势。繁华空梦,为爱,为义,为情。梦醒处,如幻,似空。浮生若梦,入梦,梦醒,是生,是死。他们似乎都被一个阴谋笼罩着,逃不出,也躲不掉,于是他们只能去面对,他们为了一个目的而走在一起,却有着各自的心事。
  • 桐花钿

    桐花钿

    她记得,在剑庐萧衍对她说:“待一日你我成婚,我必每日晨起都为你点一枚花钿。”“谁要嫁给你……我喜欢芙蓉花,你可会画吗?”“若我会画你可要嫁于我?”……可后来,十里红妆她终嫁了的是大苏的帝王,一切都应了青岚的话:从此咫尺天涯,她是帝妻,他为人臣,她发誓此生眉心再不点花,心间的人都不在眉心又何须为旁人再落朱砂。后来苏决说:“这个问题孤这一生只问你一次,你可愿为孤画一次花钿?”可那时的她似乎已经猜不透眼前的男子,她不敢回不敢答,半天只说了四个字:“臣妾……惶恐。”一句惶恐,她苦守了梧桐林五年,只是回来时,她的额间多了一朵淡紫色的梧桐花,大殿上,百官前,她莞尔一笑:“夫君,今日的长宁可还好看……”
  • 网王之忍迹悠然

    网王之忍迹悠然

    一样的网王,不一样的人生,生生世世的忍迹悠然。1v1,不解释,喜欢的亲点一下收藏,顺手来个推荐也是不错的~不定时更新,这个主要看个人空闲时间,不满不喜者慎入
  • 长生神话

    长生神话

    林晨意外穿越古代,没有神话便创造神话,没有长生便创造长生,没有神仙那我便是神仙……收宋徽宗和八十万禁军为弟子横扫全球,征服无尽位面,星球宇宙洪荒……
  • 寻仙之途

    寻仙之途

    仙在何处?好似近而远,远而近。漫漫仙路,路在何处。神州大陆,儒道之争,释道之争,儒释之争,究竟是谁对谁错。魔道又起,时时东侵,正魔相斗。解飞升之迷,探世间绝地,寻遗世奇珍。让我们跟随主角青木的脚步进入这个瑰丽多彩的修真故事...
  • 风的年华

    风的年华

    一场阴谋的背后,等待的究竟是什么?她说她们一辈子都是好姐妹,她却终究要把刀的顶端对向她,她死前对她说:”这一刀,我还你!愿我们下辈子还是好姐妹,不再伤害。“他说他与她的爱情不离不弃,他却终究离她而去,他的誓言历历在目:“我们的爱情就像天一样,天不塌,我们的爱就不会塌。”可最终,那样幸福的誓言,还是伴随他的离去,而塌了。有人说,天堂是美丽的,可它带走了她许多。它带走了她最爱的人,带走了她的心,还带走了那青春岁月。假如风没有吹来,没有吹走那青春岁月,那是不是现在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在这风的年华里,谁又是谁,只为自己轰轰烈烈活一场的人!
  • 逆战之最强军神

    逆战之最强军神

    万飞只会做一件事:在自己被杀之前,狠狠的把刺刀捅进敌人的胸膛!逆势为战,背水称王!(根据逆战游戏人物背景改编的反恐军事幻想小说,七品一如既往的让你上瘾,这就是品牌。)PS:请收藏并关注阅读新书《单兵为王》,标准的热血战斗檄文!!!
  • 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透视人类行为的非理性误区和非常态背后的真相(白金版)》向人们揭示了左右我们大脑和行为的各种诡谲的深层因素及导致这些怪诞行为发生的真实原因和特定心理,并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透视人类行为的非理性误区和非常态背后的真相(白金版)》除了为读者还原了日常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及现象背后的本质,为读者展示生活的本来面目外,更加注重告诉读者如何拥有一双慧眼,让读者能够对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到的事件和行为进行分析,了解事情背后的真相,从而真正作出理性的决断。
  • 海之尽头

    海之尽头

    大海?陌生而又熟悉。为实现对妻子的诺言。寻觅伙伴,探索汪洋;满途荆棘,浴血奋战。一场浩劫,一次重生,一个希望承载梦想。无论何时他从未放弃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无论何时他从未放弃自己的探险家的梦想。直到有一天,她的死……所有的诺言化为泡影……他还能坚持自己的初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