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6000000005

第5章 一地鸡毛(5)

霸陵尉不是跟李广过不去,而是公正办事。对李广来说,处罚当然可以,但必须看对象。于是,李广的随从好心提醒霸陵尉,说您身边这位是前将军李广,希望能高抬贵手,放一马。

李广名震江湖,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换成是谁,或许会真的放李将军一马。很不巧的是,牛人李广碰上的也是一个牛人。

霸陵尉之所以牛,是因为他喝高了。

当李广随从报上李广名号,霸陵尉非但不领情,反而大喝一声道:“现任将军夜里还不敢乱走呢,你前任将军又算个屁呀!”

霸陵尉说完,便将自以为不算个屁的李广办了。

李广阅人无数,竟然被一个小小的霸陵尉给拘留了。一想起这事,的确叫人颜面挂不住。有些事过去了,就算了。有些事,不管过去多久,都不能说算就算了。既然霸陵尉说他不算个屁,现在李广倒要让他看看他是不是不算个屁。

于是,李广让霸陵尉跟着他上路,一到军中,废话也不多说,马上拉出去斩首。

斩了霸陵尉,面子似乎赚回了一点。但是,远远不够。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李广要告诉匈奴,我飞将军又回来了。

李广重整旗鼓,认真备战。然而,本来要南下的匈奴,闻听了李广卷土重来,却不敢轻举妄动,他们一看到了李广军,仿佛耗子看到老猫,总是避之不及。

匈奴人这一避,就是数年。李广不战而威名在外,总算暂时扳回了一局。

李广暂时阻住了右北平,却永远阻不住匈奴抢劫的欲望。

公元前127年,冬天。匈奴人换了个方向,又跑出来抢劫了。此次,匈奴直扑上谷郡和渔阳郡,杀掠汉朝吏民,约有一千人。

有朋常自东边来,不亦打乎?刘彻立即派遣部队前往迎战。

此次出征,卫青再次闪亮登场。随卫青出征的,还有李息将军。与往常不同,刘彻这次准备玩一次大的。汉军的部队,东至云中郡,西到陇西郡,一千余公里的部队全部出动。

必须交代的是,卫青前两次带队,都有数目可知。偏偏这次行动,连个粗略的数目都没有。但是我相信,从刘彻战匈奴之决心,对匈奴之恨意,攻击匈奴之急切之心等几方面来看,卫青的部队肯定以万字为单位。

你猜卫青会打向哪里?向东,还是向西?

答案:向西。

当时,匈奴在东边抢劫,等到汉朝部队赶到上谷和渔阳,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刘彻决定以牙还牙,命令卫青向西袭击匈奴。

从兵法上来说,刘彻这招就叫避实就虚。从当时的战情来看,这是一妙招,更是一狠招。

打突袭战,卫青尝过小甜头。这次,他是准备尝一次大甜头的,他集中兵力,向黄河河套进攻。

黄河河套地区,长期盘踞着楼烦王和白羊王,这都是匈奴欺负汉朝的前哨。打掉他们,等于拆掉了匈奴的跳板和一座跳桥。

匈奴做梦都没想到,他们年年抢汉朝这个大地主,没想到今年大地主,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卫青奔袭挺进河套,实施一锅端政策:斩首二千三百人,虏获三千余人,粮食和战车若干,牛羊百万头。

更重要的是,卫青的部队,没有受到毫毛损伤。

卫青拿下黄河河套的消息,迅速传回长安,整个长安都沸腾了。这是自汉朝建国以来,取得的最大战绩。几代人的忍辱负重,似乎等的就是这一天,实在不容易啊。

刘彻的眼睛湿润了。

刘彻立即下诏,封卫青为长平侯。同时被封侯的还有卫青的两个部将,校尉苏建被封为平陵侯,张次公被封为岸头侯。

七、好大一个暴发户

卫青拿下河套后,刘彻却遇上了一个棘手问题:到底是撤军,还是派军驻守此地?

然而,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结果。

替刘彻排除疑难的,是一个后起之秀。这个人,就是历经坎坷,终爬进官场半竿高的主父偃。

主父偃,齐国临淄人,贫农出身,却是个好读书的孩子。那时候,贫家的孩子,凡是喜欢读书的,都渴望借之改变命运。但是,那时还没有科举制度,想当官,必须靠钱。没有钱,不能出门,不能结交权贵,也不能结交志同道合之人。所以唯有一条路可走,学纵横学。

纵横学是嘴皮子功夫,自战国苏秦张仪以玩嘴皮子出名之后,后世许多贫家子弟,都跟风学习。对主父偃来说,纵横学或许不是他的兴趣,学习它,仅仅是为了谋一碗饭,讨一锅汤。于是,主父偃日学月学,终于学有所成,然后出门谋生。

但是,他马上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天下太平,纵横学根本就没有市场。如果要想有市场,那首先想办法将天下搞乱。

想想真够郁闷的,寒窗苦读几十年,学成的竟然是一身废功夫。这就仿佛厂商好不容易生产出许多产品,投放市场时,竟然发现制造的却都是些过时货。

古人有云,失败是成功的老母。此话不是绝对正确,却是相对真理。主父偃经历了此次惨痛失败后,突然悟出一个真理:学习,必须与时俱进,与市场需要同步前进。

那么,汉朝市场上近几年流行什么学问呢?经学。

自刘彻上台,搞了一个人才交流会后,董仲舒振臂高呼,经学立即风行天下,一统江湖,于是主父偃决定从头学习经学。

经学有两本入门著作:《易经》和《春秋》。主父偃就从这两部大书学起,还好,有前人的研究和学习经验,再加上悟性本来不错,主父偃学习不是特别吃力。很快地,他学上道了。

不久,主父偃再次出山了。但是,他发现了一个不幸的事实,没有一个读书人喜欢他。他走到哪里,想跟人家交流交流,拉个人气,或者混个脸熟,都没有人愿意理睬他。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认真揣测,就可以弄通这帮读书人的心态。主父偃为什么学纵横学?为饭碗。他又为什么改学经学?还是为了饭碗。

一切为了饭碗,这就是问题所在了。那些清高的人认为,主父偃为学掉价,竟然为了饭碗而强迫自己,去做一种乏味无比的学问,你这样一个不崇高的人,怎么能和我们这些为学术而献身的人相比呢?

特别是对那些同行的经学者,他们又这样认为,你主父偃半路弃纵横学,学了经学,纯粹是抢他们饭碗而来的。既然这样,他们凭什么喜欢和你这个意志不坚定,理想不崇高,专门抢人家工作的人凑到一起呢?

我认为,这不过是事实表象。深究其中,主父偃不受欢迎,涉及一个学术派别的歧视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因为争,所以鸣。但是,两千年以来,鸣得响,而且鸣得久的,估计只有两家,那就是儒家和道家。

于当时,儒家最瞧不起纵横家。为什么呢?这主要是两派理想信念不同。

儒家认为,纵横家出人头地,全靠一张嘴皮子。而且他们毕业的追求,仅仅就是出人头地,除此之外,别无所求。用专业术语来说,他们当政治是个饭碗,是为政治而政治。这种职业,我们称为政客。

儒家的理想,不是政客,而是政治家。政治家和政客不同的一点是,政治家是有理想的。这个理想,就是为社会而政治,他们生来不是为利而活,而是为道统而奋斗。

当然,儒家也被别家嘲笑。最有资格嘲笑他的,数道家。道家认为,儒家太过世俗,不像他们那般超乎世俗。

在这里,谁笑谁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终于搞清楚,主父偃为何一再碰壁。人家也不容易,在齐国碰了一鼻子灰,搞得他欲哭无泪。好不容易与时俱进了,又不能与人共进,这到底是什么世道啊。

更让他心生悲凉的是,主父偃没钱了。他到处向人借钱,竟然也没有人舍得施他一个子儿。

世态炎凉,举步维艰,这就是家乡齐国留给主父偃的成长经历。

孤独啊,孤独。不在孤独中奋斗,就在孤独中瘫痪。这时候,孤立无援的主父偃决定,背井离乡,到别国觅食。

用一句很有骨气的话来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主父偃离开齐国,挪窝向北而去。他先后去了燕国、赵国、中山国,不知道他到底走了什么霉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被人婉拒。

这种日子真的不好受,我主父偃不就是中年转行而已嘛,为什么就那么多人讨厌我呢?

主父偃只好收拾悲伤,告别燕赵,向西而行。他这次的方向是,西漂长安城。

主父偃来到长安后,运气似乎有好转。经人介绍,介绍了一个好人。这个好人,就是卫青。卫青看人家漂了这么多年,一无所获,挺同情的,于是向刘彻推荐主父偃,说这个人怎么怎么有才,您可否考虑一下。

刘彻听了卫青的介绍,什么表态都没有,召见的事也就黄了。但是,主父偃还没有彻底绝望,继续留在长安,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但是,找工作是需要钱的。不能说托人,就算是住宿和吃饭,都是一笔不少的花销,特别是对主父偃这种吃今天没明天的漂泊一族来说,的确是一种严峻考验。

说困难,困难就来了。不久,主父偃盘缠花光,吃饭成了问题。于是,他只好厚着脸皮去蹭饭。

古今以来,没有多少人是喜欢别人上门蹭饭的。当初,韩信流浪淮阴的时候,曾经无数次到亭长家蹭饭,结果被人家变相赶出大门。

当然,长安富人多,人家也不在乎那两顿饭。问题是,你主父偃凭什么要蹭他们的饭,首先得给个理由,非亲非故,凭什么养你?

这时候,被人有如驱逐苍蝇般赶出的主父偃,突然觉得,如果靠巴结诸公,推荐找工作,恐怕黄花菜都凉了。想靠别人,那是靠不住的。那怎么办?只能靠自己了。

主父偃是这样想的,既然都能厚着脸皮蹭饭,他为什么就不能厚着脸皮主动找老板要工作呢?于是他决定亲自给皇帝刘彻上书,毛遂自荐。

主父偃给刘彻递交的自荐书,是一篇策论。同时,主父偃还拉了两个人,一起向刘彻投了自荐书。

真奇怪了,主父偃不怕别人抢饭碗吗?干吗拉上别人呢?

其实,主父偃拉同伙,那是有目的的。因为,他的这篇策论,中心思想就是反战。另外两个人,一个是临淄老乡,叫严安;一个是非老乡,名叫徐乐。此二人的策论,其论调也都是反战。主父偃拉上他们,是因为他们都是志同道合之人。

人多好壮威,这应该是主父偃想要的。

主父偃等三人,早上投出自荐书后,就回宿舍等。黄昏的时候,传来一个破天荒的好消息:刘彻要同时召见他们三个反战分子。

刘彻好战,天下皆知。一个好战的皇帝,召见三个反对皇帝攻打匈奴的分子,好像有些莫名其妙。

事实上研究起来,一点都不会莫名其妙。刘彻好战,但是,并不等于他不听反战的声音。只要是于国有用的声音,他都要洗耳恭听。这,就是大汉天子的胸怀和人格魅力。

刘彻召见主父偃等三人,听了他们一番陈词。最后,只见他摇头叹息道,怎么搞的,你们现在才来,和你们真是相识恨晚啊。

在那一刻,主父偃的眼睛湿润了。多少年的苦苦追求啊,为的就是得到天子这么一句话。曾经受的多少苦,今听此一言,总算值了。

主父偃当然觉得值了。不久,刘彻给他们三个安排了工作,岗位都是郎中。而且,主父偃因为表现出色,得宠最多。一年之中,竟然被提拔四次,被拜为中大夫。

回到前面。主父偃之所以能找到工作,是因为他以儒者的身份见到了刘彻。自孔子以来,儒者多数都是反战的。然而,当主父偃找到饭碗后,他决定干回他的老本行,纵横家。

纵有口才,而胸无谋略,那是无法端稳纵横家这碗饭的,还好的是苦练多年,主父偃的纵横学专业知识没有废掉。于是,当他闻听卫青拿下河套地区后,立即向刘彻提交了一个重要的议案。

这次,他没有叫嚣反战。恰恰相反,他要脱下反战外衣,露出他好战的本色。

主父偃的议案书大约如下:河套地区土地肥沃,又有黄河作为天堑,前秦将军蒙恬,还曾在这里筑城驻军,抗击匈奴。既然地势有利,汉朝应该像蒙恬那样,重新筑城,建立边塞。因为这样,不但减少粮食运输成本,同时给匈奴形成巨大威胁。

主父偃的议案交上去后,刘彻没有独自决断,而是上朝举行公议。

没想到,主父偃的议案,非但没有得到响应,反而受到攻击。甚至有人主动跳出,跟主父偃展开激烈的辩论。

同类推荐
  • 刺骑道之兵将

    刺骑道之兵将

    如果这个世界是混乱黑暗的,就一定会有一个大英雄出来号令天下,他会开辟出一条可以让世人依附的道,使天下归心
  • 历史上的那些事

    历史上的那些事

    本书截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历史进程与文明的事件进行介绍,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以及生动经典的历史大事向大家展示一个真实的历史。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
  • 穿越之官商一体

    穿越之官商一体

    做为某部队司机的申晨在一次运输军备物资的任务中,莫名连人带车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朝代。在这个世界中,申晨步步为营,开医馆,卖彩票,建庄园,一步一步的爬到了这个朝代的权力和财富的巅峰!
  • 凝瞩之下(慕士塔格文丛)

    凝瞩之下(慕士塔格文丛)

    绵长远去的塔什库尔干河在勾勒整个帕米尔高原的轮廓,碧空如洗,流云逶迤,远山静默……《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收入的作品,都是作者潜心数年时间,深入新疆各地走访,参考了大量文史资料写成,力求对新疆地域和人文进行较为全面、准确、通俗的介绍。我们真诚希望,通过《慕士塔格文丛》的介绍,引领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
  • 重生之改变历史

    重生之改变历史

    这里,是南宋孝宗中期,主角被炸回古代,开始自己改变历史的道路,败大理,灭女真,并西夏,俘虏成吉思汗,篡国当皇帝,一样都不少!桓桓的处(和谐)女作……新书发表,给点推荐票吧……求收藏……
热门推荐
  • 傲娇鲜妻,腹黑未婚夫

    傲娇鲜妻,腹黑未婚夫

    本是连理姊,相煎何太急。她们是青梅竹马,却因爱,终不得,反目成仇。
  • tfboys和他的粉丝

    tfboys和他的粉丝

    想看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会发生XXXXXXXX就不告诉你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只是一个小剑客

    我只是一个小剑客

    我一直都是一个小剑客,但我也有我自己的追求,追求一种美好的生活。
  • 纪元残说

    纪元残说

    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未知的恐怖犹如死神般地降临。原本应该充满浪漫的狮子座流星雨却带来了恐惧,带来了死亡,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一个本该平庸度过大学,找一份平庸工作,平庸地度过一生的平庸普通重点大学的少年,却先人一步,拥有了问鼎世界的实力。“只要我成为最强的人,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一切!”这是他变强的信念。“曾经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我要你高攀不起!”这是他变强的源动力。但是这犹如末日般的世界似乎仅仅只是一个庞大计划的冰山一角而已······
  • 都市暗黑者

    都市暗黑者

    没有简介,便是最好的简介,本书将会带大家领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半生缘

    半生缘

    一张同样的脸,却是不同的性别,同样的人爱上了同样的你,故事又是如何继续?
  • 惑笙缘浅

    惑笙缘浅

    魅惑众生又如何,终究是情深缘浅,红尘深处总是天涯。一场爱恨情仇,谁又安得始终。她是千金小姐,本该是无忧无虑豆蔻年华,怎奈的前朝旧很,今朝血雨。闺阁安稳终是敌不过世事浮沉。到底是惑笙,还是祸深。可说到底,终归是缘浅。
  • 花千骨之情越千古

    花千骨之情越千古

    那一世,她成了千古上神,人人要取她性命,他却还是义无反顾的爱她。但没想到,他却亲手杀了她。他到现在还记得,她奄奄一息的躺在他怀里,以神界公主的身份诅咒他说,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三生石边,忘川河上,奈何桥中,轮回界里,再也不要见到他!她转世,三百年来,他不断找她,他找到她,但她忘却了一切,爱上了另一个他,他伤心,断情绝爱,她记起一切,去找他,但他却赶走了她,她被她带到一处,忍痛喝下了忘情湖水。她要成亲,他来闹婚礼,她犯错,他替她受了八十一颗消魂钉,却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