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3400000008

第8章 论坛讲演(4)

主持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不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在激发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上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王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和开发利用,还有一个方面的功能作用,就是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也很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经济门类关联度高、互动性强,这一点也越来越为大家所认识。我们许多的非遗项目,包括手工技艺的项目,表演艺术的项目,民俗项目,或者进行生产性保护,或者与旅游结合,或者与文化创意结合,或者促进相关联的产业发展。不少非遗项目,特别是传统工艺美术项目,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甚至成为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不仅是民族的精神财富,也可以转化为民族的物质财富。我觉得,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对于营造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意义重大,对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意义很重大。

浙江非遗工作全国领先

主持人:非遗保护意义非常深远。我在这儿也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王处长,在“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主要做了哪些方面工作?目前浙江的非遗保护工作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什么样的特点?浙江列入人类非遗项目和国家级项目目前为止是什么情况?

王淼:浙江“十一五”的非遗保护工作,可以说是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我省非遗工作,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个是非遗普查浙江模式,第二个是非遗名录浙江现象,第三是非遗保护浙江经验。我省非遗普查创新模式,为全国非遗普查提供了示范。我省结合基层实际,将国家下发的十八个门类的普查要求,重新梳理、提纲挈领、化繁为简,形成了具有实用性、操作性的普查表式。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村查线索、乡查项目、县做申报文本”的普查思路,三个层级各有侧重,分步推进,为此打开了非遗普查的瓶颈,全省迅速掀起了非遗大普查的浪潮。我省的普查工作,可以说是地毯式、拉网式进行,全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做到四个不漏: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艺人、不漏种类。我们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普查。特别是动员了“五老”参与这个普查,那些老艺人、老工匠、老干部、老教师、老土地等等,各地基层的老年协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浙江非遗大普查,有23万人参加,队伍非常庞大,普查出270多万条线索,重点调查了15万多个项目。

主持人:应该说这个基数非常庞大。

王淼:对,非常庞大。2008年11月,文化部在我们浙江象山召开了全国非遗普查工作现场会,这个现场会推广了浙江非遗普查的模式。当时我们配套搞了一个大型的展览,以设区市为版块,以县为单位,以乡镇为单元,把我们普查的成果——4000多本普查资料陈列出来,洋洋洒洒,层层叠叠,声势浩大。当时,与会代表他们的反馈说两个词:“感动,震撼!”也有代表说三个字:浙江的普查工作“了不起、不得了”。后来,《中国文化报》在头版头条用“非遗普查看浙江”为标题,重点报道和宣传浙江模式,推广浙江经验。报道中说,浙江的普查工作“做到极致,叹为观止”,这是四个字。通过大普查,我们把家底摸清了。

主持人:首先把非遗家底了解清楚了,我们的保护工作就有的放矢了。

王淼:对。这个普查也是一个基本省情的调查,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基本国情的调查。我们到底有多少资源,搞清楚,这是保护的重要条件。

第二个是建立名录体系。我们浙江省政府是全国省级政府中最早公布省级非遗名录的省份,在全国率先,体现了省政府对非遗保护的认知和高度文化自觉。特别是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连续三批名列榜首,第一批是44个项目上榜,第二批是85个,第三批是58个,蝉联三连冠,可以说是不简单、不容易,甚至有人说了不起。建立名录体系,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在于你可以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实施保护措施。

第三个是我们保护工作的推进。普查不是目的,普查只是一个手段,目的是把它保护好、传承好,然后是合理利用和发展好。我们浙江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有许多探索,或者说有一些模式,有一些经验。比如说,我们的各种各类保护基地建设,包括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传承基地是项目落地保护,要扎扎实实、实实在在承担起保护的责任;传承教学基地是通过学校来开展实践、实验、实习活动,在学校中进行非遗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传播。另外,我们还公布了一批传统节日保护基地,有20个;再一个是公布了一批非遗旅游景区景点,这个是跟省旅游局共同公布的。刚才讲到的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是跟省教育厅共同公布的。我们还公布了一批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和传统产业发展。

主持人:应该说各类基地分得都非常清晰。各有侧重面,各有功能作用。

王淼:对。然后我们还公布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设想从个别项目的保护转向整体性的保护,从一些圈养式的动物园式的保护转向野生地的放养式的保护。这个生态保护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兼顾人文古迹的保护,和自然生态的保护。这是一个保护方式的探索,也是一个保护发展的新的理念,是一种保护工作的美好构想和理想状态。诸如此类的各种各类的保护基地,构成了浙江非遗保护的多种形态多种模式,形成了非遗保护百花争艳,各呈风采的生动局面。

浙江的非遗工作,“十一五”主要做了三件事:一个是大普查,一个是建立名录体系,还有一个是在保护上不断进行探索。非遗普查浙江模式,非遗项目浙江现象,非遗保护浙江经验,这是各方努力的成果结果,也是浙江对全国的贡献。

保护工作亮点频现

主持人:浙江非遗保护工作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真令人高兴。那么请王处长谈谈浙江的非遗保护有哪些特点?

王淼:我的概括,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个是起步早。浙江非遗工作有许多方面都是在全国率先的,我可以排出八个十个甚至二十个第一。刚才讲到率先启动非遗普查,率先公布省级名录,建立全省非遗名录体系;还有譬如率先设立省级非遗专项资金,率先对传承人施行制度性的政府津贴;率先制定“十一五”非遗保护规划;率先颁布非遗保护的地方法规,率先举办大规模的非遗博览会;率先编纂国家级非遗代表作丛书;率先建立行政层面的省非遗办和事业性质的省非遗保护中心,率先建立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等等。我就不过多罗列了。

第二个是挖掘深。浙江地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民族单一,现代化程度高,一定意义上讲,浙江的非遗资源不多。但是,我们浙江的地理风貌很丰富,有水乡、平原,有山区、丘陵,还有海岛。浙江拥有辽阔的海疆,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所以地理风貌还是比较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极为多样,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甚至十里不同俗。所以,我们浙江可以讲是一个非遗大省,我们这几年对非遗资源的挖掘和抢救保护,也为浙江从非遗大省向非遗强省迈进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是上榜多。包括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榜单的人类非遗项目,浙江有8个,江苏也是8个,我们并列第一。我省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总数是187项,蝉联三连冠。今年,赵洪祝书记两次做出批示,都用了“可喜可贺”,给予勉励。另外,省政府公布了三批省级非遗名录,总共有省级项目586项。

第四是载体全。就是刚才讲到的各类保护基地建设卓有成效。各类基地遍布全省,星罗棋布,百花齐放,千姿百态,放大了非遗保护的效应和效果,推进了非遗保护的深入深化和延伸拓展,推动了非遗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使非遗保护呈现出生动喜人的景象。

第五是品牌响。浙江的非遗项目在全国性展演展示活动中频频亮相,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中,成为热点。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永康十八蝴蝶、九狮图,海宁花灯、余杭滚灯等等一大批的传统表演艺术项目,闪亮登场,精彩亮相。龙泉青瓷、青田石雕、东阳木雕等一大批传统工艺美术项目,老树新花,焕发活力。浙江的传统节庆,如大禹祭典、轩辕氏祭典、南宋祭孔和嘉兴端午节、杭州的中秋文化节、象山开渔节、遂昌劝农节等等,在全国打响了品牌。我们公布了20个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从春节、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都有保护示范地。我们文化厅还公布了18个重点扶持的文化节庆活动,这些活动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品牌效应。所以,我们欢迎大家到我们浙江过节。另外,我们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活动,已先后举办了六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每年我们还要搞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大家知道浙江也是一个会展大省,会展很多。应该讲,这些品牌活动,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斑斓多姿,都表现出来了。

第六是成效大。不仅是一大批的非遗项目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而且普及了非遗知识,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抢救保护意识,凝聚了社会共识,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保护热情。

主持人:应该说我们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特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可以说亮点频现,成效卓著。

王淼:应该说形势大好,不是小好,在全国地位很高。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让非遗薪火相传

主持人: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重视发现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主要是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目前很多的传承人都已经年逾古稀,都是一些老人了,而年轻人可能由于兴趣或者说更多的是经济利益上的原因,很少愿意去学习这些项目,把这些项目传承下来,不少的非遗项目的传承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我想问一下王处,在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浙江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王淼:你讲的这个问题的确存在,不少传承人年逾古稀,风烛残年了。我们现在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有94人,列入省级代表性传人的好像是738人,已经有9个国家级传人和21位省级传人去世了。为什么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年纪都很大?这里边有个因素,我们认定传承人对从艺的年限有要求,起码要25年。如果你20岁开始学,就要45岁以上,但是你要考虑到中间有一个“文革”的阶段,当中没人敢学,所以这10多年“休息”了一个阶段。而且名额的限制,如果师傅在世的,一般先认定师傅。综合这些因素,所认定的省级以上传承人自然年纪都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也就是最起码要60岁左右的人了。

王淼:不是说必须上了60岁才可以评传承人,而是实际公布的上了名单的往往在60岁以上了。甚至有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也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有专家呼吁,每一分钟都有一个传承人去世,每一分钟都有一个民间艺术品种在消亡。这不是危言耸听,说明了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要只争朝夕,分秒必争,要和时间赛跑。传承人老化这个现象是存在的,我们也在逐步放大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的量,当然跟后面的资金配套也有关系了。

另外,的确也存在着有许多项目没人学、后继乏人的问题。我记得2005年我们厅里举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浙江博物馆,吕省长去看了,看了两个多小时,他一路跟传承人亲切交谈,在经过黄岩翻簧竹雕展位的时候,吕省长问这位老艺人,他问,你这个项目有没有人学?这个老人说没人学。省长愣了一下,说为什么没人学?老人说,这个翻簧竹雕费时很长,成本很高,然后卖得高了,没人要,卖低了,成本收不回来,没利可图,没有经济效益,谁来学?就没人学了。为此,吕省长提出给代表性传承人颁发制度性的政府津贴,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带徒传艺。应该讲,随着非遗保护热潮的兴起,有一部分项目得到保护了,有传人了,也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项目后继乏人,要加强措施。

主持人:有什么措施?

王淼:一就是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就是每一个项目起码认定一位甚至多位传承人。第二个就是采取政府津贴的办法,对传承人带徒传艺实行制度性补贴。第三个是建立传承基地,项目落地保护。浙江省这方面的工作也是在全国领先的。

主持人:怎么样对传承人进行补贴?

王淼:现在国家级传承人呢,文化部是每人每年补助1万,省里现在是65岁以上传承人给予补助。有些地方,设区的市和县里也有相应的补助。所以有些国家级传承人可以拿到2万左右。

主持人:也就是各方津贴都在一起的话是2万多。

王淼:对,2万多。但是有些市县没有这样一个政策措施。我们传承人拿的钱不是纯粹的生活补贴,主要是激励传承人带徒传艺,带更多的徒弟。生活补贴是民政部门的事情,我们主要还是强调非遗项目的传承。

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促进保护传承的办法。我昨天刚从瑞安回来,瑞安有11位省级以上传承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求每一个传承人起码带2个以上徒弟。

主持人:至少有20多个。

王淼:对。瑞安对师父、对徒弟都有补助。瑞安有一件事情做得很好。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术,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名录的项目。他们在中学、小学招募愿意学这个木活字印刷技艺的孩子,让孩子们自愿报名,结果报了250多名,积极性非常高。现在把他们组成五个班,每周两个课时。因为学木活字印刷要学古汉语,要先把字描好,还要学雕刻,还有背口诀、检字、排版,印刷上也有特别的讲究,能够学到很多东西,所以家长很支持,孩子很有兴趣。现在瑞安准备在250人里再选50个人,办一个加强班。

主持人:就是50个特别突出的、特别好的孩子。

王淼:对。许多市、县都有相应的措施促进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宁波提出“三位一体”的概念,就是将项目和传承人和传承基地三者直接挂钩。让基地去找徒弟,而不是传承人去找徒弟。传承人有时候没有这个力量去找徒弟,把找徒弟的责任落实给基地或者说保护责任单位。传承人的任务是带徒弟,带好徒弟。师徒签订协议,政府文化部门做监证。“三位一体”就是三个方面共同把这个项目的传承责任和义务切实担当起来。我们现在也在推广这个做法。

你刚才讲得好,非遗是通过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传承的。非遗是以人为主体的,所以传承人是保护的主体,他应该讲是非遗的主人。所以政府部门就要为他们服务好,要肯定他的贡献,要承认他的地位,要给他一定的平台。我们这几年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我们每年的元旦到元宵都开展“服务传承人月”“八个一”活动。政府文化部门要去慰问传承人,要送上一笔政府津贴,要带着他们去体检,要组织媒体去宣传一次,要给他落实至少一个徒弟,要给他解决一项实际困难,等等。还有一个“三必报、五必访”制度,包括有严重阻碍传承人传承活动行为的必报,代表性传承人大病逝世必报,代表性传承人有重要艺术成果必报。“五必访”是传承人家庭困难必访,大病逝世必访,收徒传艺必访,有重要艺术活动必访,有突发事件必访。我们觉得只有传承人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才有更多的人去追随。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途径,让这些草根的、乡土的、民间的人士,让他们感到自己在从事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在从事一项崇高的事业,把这个作为一个职业,更作为一个终生的事业去追求。

主持人: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把我们这么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非遗体现了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

主持人:这里我们有一个问题,前段时间有一个非遗项目的申报,大家比较有争议,就是东阳的“童子尿煮鸡蛋”这个事情,它成为了当地的非遗项目。有部分网友对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感觉比较困惑,他也想问一下王处长,就是我们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具体有着怎么样的标准和要求?也就是怎么样才能够得上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王淼:“童子尿煮鸡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人家说“扯蛋事件”,见仁见智。我觉得不是不可以上,东阳市政府通过专家论证,向社会公示没异议,说明专家认可,当地群众认可,然后把它认定为东阳市级的一个项目,说明政府也认可,它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它的道理。关于“童子尿煮鸡蛋”,网络炒得很热,比如说这个“童子尿煮鸡蛋”也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童子尿煮鸡蛋”你敢吃吗?或者说这个“童子尿煮鸡蛋”真的可以补身体吗?

主持人:有没有他所说的这个效果?

王淼:我也不知道。报纸上看到,当地老百姓说有效果。还有这个“童子尿煮鸡蛋”到底吃的是科学,还是吃的是习俗?连央视、湖南卫视都到那里去采访。浙江卫视当时也想采访我,我说我不接受采访。我从来不拒绝媒体,但是我说这个项目情况比较特殊:一,这是东阳市列入的,不是省里列入的。如果它申报省级名录,或者已经列入了省级名录,那我应该负责解释。第二个,从“童子尿煮鸡蛋”该不该上榜,一定意义上我不是很有发言权,因为它如果作为中医药项目,那么中医药的专家更有发言权;如果是作为民俗项目上榜,那么由民俗的专家发表意见更合适。所以,我们推荐了各一位中医药专家、民俗专家让浙江卫视去采访。他说你本人的态度呢?我说我本人的态度是不提倡、不支持、不反对。因为它这个东西是一个民间的土方子,听说《本草纲目》里面也有记载,就是说这个童子尿有温阳祛寒作用,而且说“童子尿煮鸡蛋”有一个春令进补作用。我们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得到公众认同,就是在一个区域里面民众认同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可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项目,专家认同、社会公众都没有异议,当地的老百姓觉得的确它有效果。

主持人:对,就是当地老百姓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在那边在接受。

王淼:包括当做中医药项目在看,所以列上去。但是,从我们这里讲呢,就是说你这个项目有没有经过卫生部门,或者经过中医药部门认可。网民说卫生还有点问题,所以我刚才讲不提倡、不支持、不反对。

还有,你讲到底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有哪些条件要求?

主持人:对,有哪些标准和要求?

王淼:是有几条的,比如说它要体现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还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创造力,还有体现传统的优秀的伦理道德和社会价值,当然还要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有几条标准的。但是它这个把握有点弹性,有许多项目可上可不上,的确是争论很大。“童子尿煮鸡蛋”仅仅是一个例子。也有专家提出来,五粮液上了,泸洲老窖上了,狗不理包子上了,北京烤鸭上了,还有五芳斋粽子上了,上海的霉豆腐也上了,兰州拉面也上了,你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变成了一个酒厂,或者变成了一个食品店,变成了饭店了吗?你说该上不该上?法国大餐已经上了人类非遗项目,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许多的传统饮食项目当然也可以报也可以上。但是哪些可以上还是有讲究的吧。比如杭州杭帮菜可以上,但是这是一个大概念,杭帮菜太虚了,那要找具体的,可能就是楼外楼,或者是知味观。你说太小的不能上,那为什么五芳斋粽子可以上?它已经成为当地端午习俗的一个象征物,有一点文化意义在里面,同时它是一个品牌,中华老字号。而且这个项目产值也做得很大,它一年销售3亿多个粽子,我估计产值起码在10多亿吧。申报的标准条件还值得探讨,申报的条件或者是立项的条件,它是有弹性的,见仁见智。对我们来讲,首先要体现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个项目在一定的区域内或者行业内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或者是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国家文化安全的。比如这个木活字印刷术,韩国说雕版印刷是他们发明的,包括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祭之争,包括针灸、中医药等等,所以有些因素我们要综合考量。

主持人:应该说有一定的硬性条件,但是它的弹性也是蛮大的,关键要看是否有价值。

王淼:讲得对,关键在于项目的价值。我们国家建立了四级名录体系,国家、省、市、县,分别项目的价值情况,分别评定公布,分级保护。

抢名人资源要靠谱

主持人:我们知道为了提高知名度,带动旅游或招商引资,其实有些地方已经背离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真谛,而出现了争抢文化遗产的现象。我想问一下,对于这种现象您怎么看呢?特别是对于争抢文化遗产资源。

王淼:我觉得争抢文化资源是一件好事,就是大家注意到了文化资源对当地拉动旅游也好,促进经济也好,它的意义和价值很大。从这一点上看是一件好事。有一句话比较流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两个要结合。文化离开旅游,或者旅游离开文化,那就是魂不附体。旅游要通过非遗来提升人文内涵,非遗也要通过旅游去扩大传播。两样结合得好,那肯定是好的。因为现在都讲“眼球经济”,注意力就是生产力,就是影响力。大家认识到这个非遗资源的作用,所以抢非遗资源,这个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好事。

王淼:但是,就像你刚才讲的,争抢太功利了,太商业化了,这又是一个问题。有些抢是可以的,比如梁祝,是个传说,这个梁祝传说虽然很凄美,但是很美好很浪漫,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大家都希望成为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乡,跟梁祝相关的保护地涉及多个省份、多个城市。传说么,无非是借题发挥一下,有一些可能实在是捕风捉影,也是可以的。搞旅游,老是讲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借题发挥。比如说,现在有地方搞出一个孙悟空故里,有专家给考证出来了,说在江苏的连云港。猪八戒故里高老庄也找出来了,在福建的哪个县。现在又说嫦娥的出生地在山东哪个县。这都是神话中的人物,本身是虚构,这个出生地太不靠谱太不搭调了。

主持人:其实都是一些神话人物。

王淼:这个东西都是瞎掰,忽悠了。还有几个地方抢西门庆,抢这么一个历史上留下臭名的臭名昭著的人物,这样就没有意义了。从这个角度呢,我们一要肯定各地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意识,但肯定的前提下要注意避免庸俗化的倾向。中央提出反“三俗”,反对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很有针对性的。我们要反对低级趣味的东西。

实际上有许多资源,我觉得可以好好去做。我最近听说东阳有一个东白山,这个东白山里边有牛郎村,有织女村,而且还有一个仙女湖,都是古而有之的老地名。你如果去做这个文章,那就会做得很大,这个资源可以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再一个比如西施,大家都知道诸暨,这是西施故里。实际上萧山的临浦也有许多与西施传说相关的遗址遗迹遗存,但是包装宣传滞后了一步,现在就有点被动了。如果做西施文章,人家说你是空佬佬的,西施么大家公认是诸暨的了;如果不做,当地老百姓又讲你有这么丰厚的资源又不做。我说,他们倒是可以做做范蠡的文章,还有嘉兴也可以做做范蠡的文章,嘉兴有一个范蠡湖。这个范蠡,我觉得是全中国古往今来最成功的男人:第一,当官当了宰相;第二,泡妞泡了一个四大美女之首;第三,后来听说成为一个大富豪,非常有钱。所以,我觉得不要搞那种让人家笑话的题材,各地真正可以挖掘的东西还很多。

主持人:各地不要一味的瞎忽悠,连神话中的人物也都搬出来了,找到出生地了。

促进非遗绽放新的活力

主持人:那么我们在保护的过程中,究竟是应该保护传统原貌,还是鼓励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一些过度的保护和扶植,会不会使我们的非遗变味?

王淼:你讲了一个保持原貌和发展创新的关系,两者我觉得不矛盾,应该是不矛盾。因为对于非遗来讲,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前提就是保持原貌,原汁原味,原生态原真性。比如昆曲,我个人倒是希望我们的昆曲一直维持不变,到500年以后我们的子子孙孙回过头来,还能够看到我们今天的或者是古时候留存下来的那种昆曲,那种韵味,那种经典,见证历史上老底子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艺术品位,一种审美情趣。我希望是这样。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呢,我们也不反对昆曲在继承传承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比如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很受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子的欢迎,都演了快上百场了,演到哪里火到哪里,粉丝很多。这个戏曲,因为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许多审美情趣,文化享受方式都变了,总不能看戏曲的总是白头发,没有黑头发,所以你能够既保持传统的原貌,又有创新的,两条腿走路,我觉得是可以的,不冲突的,甚至是要鼓励和提倡的。

另外,你说的保持原貌,也有一个问题。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你这个原貌是明朝的原貌还是清朝的原貌,还是今天的原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动态的,是活的一种文化。所以,我们一个方面是反对拔苗助长,反对过度开发,反对把这个非遗项目搞得有点串味了,同质化了,搞得不伦不类,土豆不像土豆,芋艿不像芋艿;另外一个,我们也不反对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在保持基本元素的基础上的发展或者说创新,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本来规律,符合艺术生长的发展规律的。另外呢,讲到过度保护,社会上现在好像有一种说法,认为当下的非遗保护过热了过度了。我觉得这句话是不对的。现在不存在过度保护,而是有许多的项目嗷嗷待哺,缺少资金,缺少人才,缺少政策措施的支持和支撑。

主持人:这个力度还应该再加大。

王淼:对。我们当下所面临的是保护力度不够的问题,而不是过度保护的问题。这点我觉得有必要强调。

主持人:其实,我们应该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应该把原来的传统面貌和发展创新相结合,两者都是需要的。

实行退出机制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主持人:我们今年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今年的9月份,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建立一个警告和退出的机制。我想请王处给我们谈一下,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还有,您对国家级名录项目退出机制的理解,这方面您怎么看呢?

王淼:“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这个情况是存在,我们省里也不排除有一部分的项目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因为有一些地方或单位把申报工作作为政绩,当成一个形象工程,等申报成功了,船到码头了,革命到底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一种错误的现象。我们申报是为了保护,或者说申报也是一种保护,让你有重点、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实施保护。但是,我们这个申报,只是保护工作的一个起点,一个新的开始,或者是保护过程中的一个深化。所以,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文化厅采取了一个措施,叫实施国遗项目“八个一”保护措施。包括每个国遗项目,一是要求都要有一个保护方案;二是要有一个专家指导组,全过程介入。

主持人:就是对于这个项目,要专门建立一个专家组做好专业指导。

王淼:是的,这个专家组要全过程参与,整个保护方案的制订,到保护工作的实施。还要实行首席专家制度,全面负责。第三,一个工作班子;第四个,就是要有一个保护基地,当然你要有三个五个更好,但是最起码要有一个,落地保护;第五个要有一个保护平台,就是你要给他一个宣传展示的平台;第六,就是要有一个完备的档案,包括数字化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的数字档案;第七,要有一本普及读物,现在我们所有的国遗项目,187个项目,每一个项目一本书,分批出版;第八,要有一个具体的保护措施,比如海宁花灯,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意见,杭州的杭剧,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了一个做好保护传承的意见。我们就是用“八个一”保护措施来推进这个保护,应该讲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抓手。

主持人: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系统化的工程了。

王淼:对。我们是一项一策,分类指导,一抓到底,务求实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不见成效绝不收兵。我们也有监督机制。刚才你讲到这个退出机制很重要,从理论上来讲,或者从规律来讲,有进就有退,而且有退出才是真正的保护。有些地方的项目上榜了,入选名录了,就以为功成名就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没有跟进。所以,文化部对国遗项目明确提出了实行退出机制,这标志着国遗项目不搞终身制,也标志着退出机制将进入实践阶段,进入真正运行的阶段。文化部已经明确了基调,那么我们省级的名录项目退出机制应该讲也是势在必行。

在今年两会期间,国家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在答记者问时强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实行退出机制,检查保护措施到底落实没有,传承到底做得好不好,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从名录里消除,而且还要追究相关方面的责任。这个退出机制,我觉得今后应该跟官员的政绩考核挂钩,包括跟政府跟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绩考评挂钩。列入国家级省级名单的,都是祖国优秀的重要的文化遗产,你没保护传承好,是渎职、是失职!你考评没考好,或者商业化过度开发造成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主持人:就是说列入名录仅仅是保护的开始,保护工作的成效要与考核体系挂起钩来。

王淼:对,退出制度将为盲目的片面的申报热降温,引导这些地方将工作重点从申报转移到保护。

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主持人:我们有一位网友提到,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去看一些优秀的非遗项目。他想请王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的建设情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展的开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王淼:非遗展示场馆的建设正在推进。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就这个事业来讲,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现在非遗馆建设要后来居上,作为一个短板要加强,要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形成系列,成龙配套。现在我们对非遗馆的建设比较重视,比如杭州市的国遗项目当中有3个项目专门建了专题展示馆,就是建在运河边的西湖绸伞博物馆、王星记扇子博物馆、张小泉刀剪博物馆。另外杭州市市本级的非遗馆已经立项,已经招标了,3.5万平米,投资4.3个亿。

主持人:在什么地方呢?

王淼:就是在奥体中心边上。还有浙江省非遗馆已经列入“十二五”的浙江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正在选址当中。目前非遗馆的建设有多种类型,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有静态展示的,也有结合活态展示的;有综合性的,也有专题性的;有围墙的,也可以是没围墙的生态式的展示馆。各地建非遗馆或者博物馆的劲头很大。比如鄞州区已经建了20多个馆,当然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我们跟文物部门是工作一起做,成绩各自报。另外像安吉,每个村搞一个非遗馆,现在已经建了35个,体现当地的文脉,体现一种个性,体现一种文化特色,体现一种与众不同,这个工作做得很好。去年的10月底,省文化厅在安吉召开了乡村非遗馆建设的一个现场会,我们要推广安吉这个做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说是无形文化,无形文化也要用物质载体来承载,用有形文化来体现。所以这块我们要加强。

第二个,浙江的文化会展很热。譬如,省文化厅每年举办中国浙江非遗博览会,省经信委每年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还有西博会、义乌国际文博会等,也都将非遗项目的展览展示作为重要内容,非遗的展出展览的机会也很多。非遗馆是一个常态化的,就是经常性的、日常性的、正常性的一个展览。还有一个就是文化遗产日,或者我们搞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等,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让人民群众去共享。所以,这两项是我们都要做的,非遗馆和一些展演展示活动都要做。

主持人:应该说,我们经常有机会接触非遗,感受非遗的这种文化的特色和特点。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在非遗馆或者在这些活动的时候,都可以去参观这些展览和参加这些活动。

王淼:对,我们想把各地的一些活动,都用预告的形式去告诉大家。

主持人:就是登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站吗?

王淼:是的。我觉得大家如果有需要的话,都可以从这个网站上得到一些预告信息,按照这个信息去参观展览,去参与民俗体验。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主持人:公众要参与非遗保护,首先要了解非遗。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社会公众普遍的一个认识。这些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增加,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已经日益增强。刚才王处在一开始提到,这个热度已经开始慢慢升温了。我们想问一下,就是社会公众具体应该怎么样去参与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呢?怎么亲身去参与这个保护?

王淼: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省文化厅会同浙江日报等新闻媒体共同表彰了一批“精神家园守护者”。这些受表彰的都是非遗保护的志愿者,是社会公众参与非遗保护的其中的突出代表。对于公众或者说志愿者参与非遗保护,我们要充分肯定,高度评价。我们要宣传表扬他的事迹,彰显他的精神,号召更多的人来参与非遗的抢救保护。还有一个,我们现在着力推动非遗志愿者社团的建设。今年6月份,我们在浙江大学举行了一个在杭高校大学生非遗志愿者团成立仪式,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建立了志愿者团,这些青年学子们宣誓上岗。高校是一个层面。省里已经有7个相关社团,包括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浙江婺剧文化促进会,包括浙江省企业家振兴民族文化促进会等,都跟非遗相关的。另外,各地也在推进非遗社团建设,这个工作也延伸到了市、县,甚至延伸到乡村。比如桐庐有一个合村乡建立了非遗志愿者协会,临安有个村也建立了非遗志愿者协会。我们有许多工作从上往下推往往推不动,而这项非遗工作得到了自下而上的支持,得到了人民群众真切的拥护。对于人民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热情,要有一个机构去把大家凝聚起来,要搭建平台,把大家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激发出来,焕发出来。这里面应该讲,在动员公众力量方面,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媒体对非遗这块一直很关注,重彩浓墨,大张旗鼓,推波助澜,对凝聚社会共识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个地方法规总则里面有一句话,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务。就是说,保护非遗是全社会的责任,是全民的义务。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应该讲这是我们的目标和目的。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应该是参与者和享有者。

主持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对于我们非遗的保护,应该说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职责所在。

浙江非遗事业的前景很广阔

主持人:六中全会《决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我们想在节目的最后问一下王处,我们“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将会有哪些呢?

王淼:这两天正在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里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更高的要求。省委赵洪祝书记对非遗保护很重视,多次作出批示作了强调,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但是全省的全国的工作,而且是世界人类文明的传承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赵书记要求我们倍加珍惜,采取措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赵书记为我们进一步加强非遗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全会提出实施浙江省文化遗产传承计划,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和要求。我们厅里出台了浙江省非遗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这个规划,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提出了浙江非遗保护的八大行动计划。现在应该讲,“十二五”怎么发展,方向也明确了,步骤也已经清晰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营造人民的精神家园。当然,我省的非遗工作也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要成为先行省份,要成为示范的省份。

王淼:这个重点呢,一个方面,继续从省、县、村三个层面来推进。省里统筹统揽全局,县里是关键,村一级是基础,这三个层面抓好了,全省非遗工作就活了。还有一个,就是刚才讲到的以名录项目、各类基地,还有文化生态区三方面为着重点,抓好重点项目,抓好深入深化,抓好延伸拓展。还有一个,是从人、财、物三个方面加大力度,加强保障。所以,我们觉得浙江非遗保护的前景是很广阔的。我们作为文化部确定的全国的非遗保护综合试点省,作为先行者,也应该继续创造经验,提供示范。所以,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了党的事业,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大业,或者说为了世界人类文明的传承工作,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主持人:应该说我们这个非遗的工作,还需要继续不断地推进,不断地去努力,不断地去发展。我们在这儿,也非常感谢王处长的一一介绍,我相信大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

好,各位网友,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我们就到这儿结束了。也再次感谢王处长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节目。

王淼:首先谢谢小宋的主持,也谢谢各位朋友的参与。

主持人:好,今天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访谈节目,以及我们省政府门户网站和浙江在线网站的其他内容。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记忆 《今日浙江》访谈

原载《今日浙江》2012年第4期。

积淀深厚的非遗资源,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也奠定了浙江文化大省的坚实基础。我省充分发挥非遗资源的独特优势,非遗生产性保护不断取得突破,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受访浙江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王淼

〇采访本刊记者朱馨

2012年1月31日,文化部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授牌,浙江东阳木雕企业陆光正创作室和青田石雕企业青田县二轻工业总公司入围。2月5日至15日,中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全国188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参加展览,其中包括我省的东阳木雕、青田石雕、乐清细纹刻纸、瑞安木活字印刷等13个项目和30多位传承人。

“生产性保护”指的是在非遗保护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进行合理的生产开发,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利用和发展。

就非遗生产性保护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王淼。

生产性保护是重振传统手工艺的有效举措

〇您认为,浙江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相对来说,浙江地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民族成分单一,但由于地理地貌丰富,成就了区域文化的多样性。我省积淀深厚的非遗资源,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也奠定了浙江文化大省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从最初唤醒人们非遗保护意识的宣传,到全省大规模的非遗资源普查;从非遗名录体系的建立,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从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到非遗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浙江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也一直备受瞩目。特别是我省在先后三批的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中蝉联三连冠,而且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数目也是名列全国各省份首位,浙江非遗工作进一步树立了地位。非遗保护既要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也要从经济角度推进非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如今,“生产性保护”将浙江非遗事业推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非遗生产是手工劳动,非遗产品是手工艺制品。浙江传统手工艺产业是一个饱含着、凝聚着、浓缩着民族情感和智慧的特殊行业,也是具有市场潜力和前景的新兴产业。发挥非遗资源的独特优势,做大做强传统手工艺产业规模,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十分重要。这也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所在,是我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有效举措。

保护利用与普及弘扬并重

〇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现状。

●我省非遗生产性保护已逐步形成建立生产性保护基地、举办会展活动、开发旅游产品、培育产业集群几大重点。

我省公布了55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这些基地发挥龙头作用,正在将一些具有良好经济优势的非遗项目转换为经济资源。如临安千洪宣纸、宁波泥金彩漆、苍南夹缬、嘉善京砖等传统手工艺项目,采取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进行合理开发,不仅使传承人提高技艺传承的积极性,而且使当地群众获得经济效益和实惠。

我省着力打造中国(浙江)非遗博览会、中国浙江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等一批非遗展会,集中展示了非遗传承人高超技艺,进一步促进非遗项目的文化辐射,拓展了手工技艺项目的市场空间。中国龙泉青瓷宝剑节、青田石雕文化节、东阳木雕节等各种规模的专题性会展和各种类型的特色会展,一年四季不断,在全省串连成了永不落幕的博览会。义乌文博会、西湖国际博览会等我省重大文化产品博览会上,都将非遗项目的展示展销作为重要内容。

一些非遗资源丰富的区域,将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给文化旅游产品或城市文化礼品注入地方文化内涵。杭州百万重金征集城市文化礼品,宁波举办国际港口文化节“手礼”设计大赛,都将体现非遗元素作为基本要求。各地纷纷利用各类展会、非遗馆、传习所和互联网平台,展示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品,吸引广大群众和中外游客参观、购买。

全省各地纷纷挖掘非遗资源这一座文化产业的富矿,逐步把非遗资源有效转化成各地特色品牌的文化产业。青田石雕、东阳木雕、龙泉青瓷、绍兴黄酒、南浔湖笔……形成了传统手工艺产业集群,大大推动了区域文化旅游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生产性保护呈现出多重效应

〇您认为强调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对这个现代社会作用何在?

●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为扩大就业、促进文化消费、改善民生等作出了贡献。主要体现出几大效应:

激发非遗生机活力。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嬗变,那些曾经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文化记忆和民族传统,面临衰退或者濒临失传的境况。在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热潮中,这些传统技艺逐渐得到重视得以恢复生机,并且从传承人的小群体进入大众视野,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凸显区域特色文化优势。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勃兴,对于彰显乡村的历史文脉,体现乡村的个性美、特色美,呈现乡村文化多样性,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都是一条捷径。而且,对于发挥城市的文化优势,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城市,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传统手工艺品,是民族民间文化中颇具生命的重要载体。传统手工艺品,是艺术品、文化精品,相比较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商品和产品,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与人民群众丰富性、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现代审美趣味融为一体。传统手工艺品进入现代市场,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群众。

转移农村劳动力带动就业。传统手工艺是我省农村重要的家庭事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发展传统手工艺产业,是组织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传统手工艺行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普遍性、群众性、投入少、收效快等特点,能解决大量农民和外来工的就业,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生产性保护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还是保护

〇是不是只有商品化了,才能有效保护?

●在非遗生产性保护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生产性保护的重点是保护,而不是生产性的开发。生产性保护不是让非遗产业化,逼着非遗挣钱。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核心,在于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生产性保护的底线,是不能破坏传统核心的技艺,特别是要强调“留住手工”,让历史文脉延续,让非遗焕发新生。

非遗项目作为一种文化存在,都能够创造价值,纯粹地束之高阁的保护没有出路。我们应该找到真正的生产性保护的路子,而不是生产性破坏。不能把公益性的非遗保护变成功利性的商业行为,不能片面追求非遗项目蕴藏的经济价值。

非遗项目类别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体到某一个项目如何进行文化产业开发,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研究。非遗项目承载着千百年历史的古老技艺,非遗项目要永葆生命力,除了有意识地抓好保护传承,更重要的是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元素。这既是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营造有利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良好氛围

〇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应该怎样实施?

●我认为,要从六个方面去着力推进。

要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规划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和总结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还要发挥各地区域文化优势,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进一步发掘和整合非遗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非遗产业集群。

要注重培育非遗生产性保护知名品牌。有些地方推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做法,值得鼓励。有些地方推广“项目+传人+基地”、“农户+协会+公司”的产业模式,值得关注。要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把发展传统手工艺产业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结合起来,积极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非遗资源也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既要注重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原真性与完整性,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制作传统题材作品,也应该鼓励传承人对传统技艺有所创新和发展,开发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产品,提升手工艺品的品质品位,扩大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份额。

要注重发挥传承人的主力军作用。每一种传统手工艺都凝聚着几代传人的心血。我们要继续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传承人,要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经济保障,要使杰出传承人享有崇高的社会荣誉。要不断创造条件,为传承人带徒传艺和艺术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搭建平台。民俗节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特色文化产品销售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全面恢复发展民俗节庆活动,尊重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创造热情。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和保护传承基地参加各类有影响的展览活动。在继续办好各类展会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传统手工艺品营销的新机制,建立一些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的传统手工艺品交易市场。

要为非遗生产性保护和发展营造社会氛围。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营造有利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纵深推进

写于2007年10月下旬。原载《浙江蓝皮书2008 浙江发展报告(文化卷)》

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中,提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思路。这一指导思想也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认真落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探索保护机制,深入开展普查、积极抢救保护、大力传承发展、推进展示传播,扎扎实实干在实处,力求走在全国前列。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一、健全政策法规,强化保护措施

2006年,我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列为当年一类立法计划。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起草、修改,以及省人大常委会的两次审议,该“条例”于今年6月1日颁布实施。这个“条例”的出台,为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依法保护意识。2002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十五期间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2003年,省政府出台《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2004年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的通知》。2005年,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06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我省在这些年来,还制定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与认定办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与管理办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评定办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政府补贴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通过地方法规和政府制度性、规范性文件的施行,有力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二、深入开展普查,夯实保护基础

我省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综合试点省份,于2003年8月召开了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工作会议,在全省部署开展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至2006年年底,历时三年多时间,按照“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不漏艺人”的“四不漏”普查要求,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了地毯式的调查和登记,据统计,这次普查,全省共普查乡镇、街道1515个,占全省乡镇、街道数的99%,普查村、社区26064个,占全省村、社区总数的80%;访问“五老”(即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老工匠、老土地)32694人次,召开各类调查座谈会6401次,参加座谈人数71515人。经过普查,全省共普查出民族民间艺术种类1473种,项目11537项。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种类、存量、分布情况、存在环境和保护现状。全省加强民族民间艺术普查资料的汇编和集成。各县(市、区)分别编辑《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资料汇编本》;11个市分别编辑成各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资料汇集本》;省编辑成《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资料汇总本》。

今年开始,我省转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范围广、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以及专业性强的特点,我省在开展普查工作中,采取试点先行、探索经验、及时总结、全面推广的做法,在全省确定了6个综合保护工作试点和17个普查工作试点。宁波等地普查试点单位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新普查模式,打开普查瓶颈,我厅综合各试点单位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加以梳理和规范,形成了一套具有浙江特色的,符合普查规律的非遗普查表式。并在宁波市召开了全省非遗普查工作现场会,加强对全省普查工作的指导,推进普查工作有序进行。我省此项工作已由试点向面上全面铺开,有望于明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普查工作。通过普查挖掘,基本摸清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家底,为建立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强对珍贵的、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名录体系,完善保护机制

同类推荐
  •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具有奠基和启蒙之功。
  • 从“物化”到“异质性”

    从“物化”到“异质性”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6立项,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本书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过近80年发展中经历的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出发点,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启蒙批判和在60年代经历的分化而形成的消费主义的历史,探讨其中经过物化观念到异质性的消费主义时代逻辑转换的内在机制。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穿越古今时空经纬,和岁月珍藏回溯久远年代,收藏的旅程并不寂寞,有你我一起品味珍藏的妩媚。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收藏的旅程》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王艮杂著

    王艮杂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里邀

    七里邀

    一朝权倾天下,一朝归隐山林,权欲与淡泊,一念之间
  • 这是谁的青春

    这是谁的青春

    那天为了挤点时间出来学习,就在图书馆吃了桶方便面,结果去被一个女生拍下来,并传到了学校的论坛上,而我正好是校论坛的版主……曾在MOP已直播贴的形式连载一部分,百万点击,回复过万爆笑青春,爆笑爱情!有那个看看能出版的么?寻求出版~~~QQ364584788
  • 霸道总裁霸王妻

    霸道总裁霸王妻

    花絮一『“啊”一道凄厉的尖叫,迎来的便是在水里不停的挣扎,水花因她的挣扎溅的哪都是。』花絮二『“罗曼,救我……我……我掉进了大海”双手双脚挥舞着。』花絮三『“不,这不是大海,这是万丈深渊,啊……救命……有人吗……救命……”』花絮四『这个女人的身体像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般,和她在一起的感觉比任何女人的味道都好,堪称为极品。食髓知味,几乎一刻也不放过她,如发了狂,一次又一次索取……她微弱的道“放过我……求求你……不……不要……”』反而更增加他的欲望。花絮五『树上,水中,无数的蛇向她袭来“冷月,你看、我们后面……”“快跑”人还没反应过来件就像挂了箭一般飞快的向前跑。』花絮六『她是商界天才,堪称为全国“女首富”。拥有房产、公司、企业无数,传说她曾经是个保姆,也是私下情妇,但是攻于心计,霸占了风华一世华爷的财富,才有了后来的她。可又有传闻她是商界天才,为人耿直,心地善良,华爷确实风云人物,但是却并未在全国排行榜,而她堪排前三。更有人神乎其神她就是不败之身,只要有她谈的生意以及做的产业根本没有不成功的』
  • 珠玉传奇

    珠玉传奇

    看中国的超级英雄是怎么炼成的!一个拍卖行首席顾问,一个古瓷店的老板,一个鉴定中心的老师,再加上一个神秘的心理学家,四个人为了寻找传说中的稀世珍宝而踏上了一条探寻人类文明起源的道路。
  • 剑惊波澜

    剑惊波澜

    究竟是他选择了剑,还是剑选择了他。剑惊波澜
  • 夜刃守则

    夜刃守则

    你,为何沉睡?你,为何平庸?你,为何苏醒?文明的彼端,便是来世……遗失的时空下见证了神祗的传说,命运将现世牵引而来,交织成绘的丝线,掀起英雄角逐的千篇盛宴。这里,规则与秩序在碰撞,古老与预言在交锋;黑暗传承暗影,诅咒侵袭光明;当灰烬之火蔓延至跗骨之蛆,一些人还坚守着……即是守则。(鸿篇巨制,史诗之作,执此一笔,绘出我们衷爱的世界。)
  • 极品侍卫:酷皇上,看招【完】

    极品侍卫:酷皇上,看招【完】

    老天爷,有没有搞错?什么叫进贡?进贡的意思就是像东西一样送给人家的,结果,她,吉祥三宝的老大,被人用一条红布裹成了一个粽子扔到了地板上。正要张嘴大骂,门外走进一个穿着黄衣服的大帅哥,自古以来,看帅哥并没有错,有错的是,盯了半天,那帅哥冷冷的瞟了她一眼,标准的打量货物的眼神。“黄脸卷发,看了就没胃口,扔着吧!”随想想一瞪眼:“靠,你当姑奶奶我是什么东西?”欧阳澈再次鄙视的眼:“不就是进贡来的东西……”华丽的挥了挥衣衫,徒留想想在冰冷的地板上做了一回冰鱼……
  • 超神学院黑甲

    超神学院黑甲

    超神是一部非常棒的动漫,但是更新太慢,又很冲动想看,所以觉定,写后续之。故事从黑甲十集中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