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2600000007

第7章 “人类良心的一刹那”——德雷福斯事件与法国知识分子的“诞生”(4)

四 德雷福斯事件的结局与法国知识界的“左倾”

1903年,当初曾力劝德雷福斯暂时接受“特赦”的饶勒斯再次发起了要求重审的运动。在饶勒斯等人的努力下,1906年7月12日,高等上诉法院的三个分庭又进行了一次会审,会审的结果是,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不利于被审判者的证据,德雷福斯是被“错误地和冤屈地”判罪的,故宣布雷恩审判的判决无效。与此同时,会审法庭还提出,不得对德雷福斯再进行任何审讯。会审结束后不久,议会还通过一项政府的议案,恢复德雷福斯和皮卡尔的军籍。德雷福斯被提升为少校,并被授予荣誉勋章,皮卡尔则晋升为准将,并有权得到优先提拔。后者在1908年还出任了克雷孟梭政府的陆军部长。至此,近12年的沉冤终于得以昭雪,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遗憾的是,左拉没能看到这一天,1902年9月29日,他在巴黎去世。10月6日,法朗士在《震旦报》上发表了名为“赞颂左拉”的悼文,最后结尾这样写道:“让我们羡慕他,他以多产的著作和高贵的行为为祖国带来荣誉。让我们羡慕他:他的使命和善心给了他伟大无比的命运,他是人类良心的一刹那。”【50】1908年,左拉的灵柩被移入先贤祠,这是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人才能享有的殊荣。“人类良心的一刹那”成为了法国知识分子乃至整个法国集体记忆中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围绕着德雷福斯事件所展开的斗争及其结局在法国政治史上的意义则是重新端正了共和国的方向,使法国政治向左转,那么,它在法国知识分子史上的意义则是抑制住了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在法国知识界的影响,使法国知识界出现了向左转的倾向。自布朗热运动以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舞台呈现出日益右倾的状况。其突出的表现是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一种唯一能够在当时把原先各自为政的反动保守势力——军国主义、君主主义、教权主义与反犹主义——整合在一起的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力日见扩大。与此相应,法国的社会文化界亦日趋右倾。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一个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在迅速地崛起。这一知识分子群体的最初的特征主要是军国主义的狂热、教权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倾向,以及对议会制共和国的软弱无能的憎恶。其具体表现又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这些对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耿耿于怀的民族主义分子为了对德报仇雪耻,对军队充满深深的敬仰之情。只要能维护军队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一切(包括牺牲政治原则),由此,在他们身上已被深深地打上了军国主义的烙印。第二,这些知识分子早就对议会制度极度地厌恶。早在布朗热运动期间,一些反动文人就多次对议会制共和国发起进攻,如德律蒙及其领导的小团体“爱国者同盟”就是如此。德雷福斯事件为他们提供了新机会。通过各种蛊惑性极强的宣传,民族主义知识分子从中小资产阶级的广大阶层中获得了不少支持者,使自己的运动成为一种引人瞩目的城市运动。这一富于大众性与战斗性的知识分子群体,通过自己控制的组织“爱国者同盟”、“法兰西同盟”、“法兰西行动同盟”等,在大街上不断制造骚乱。同时,其控制的各种报刊则日复一日、连篇累牍地谴责议会里的“骗子手”。也正是在反议会制共和国这一点上,法国原有的反动保守势力在这些民族知识分子身上找到了共同点。由此,复辟之心未绝的君主主义者、顽固保守的天主教徒与他们纠集在了一起。当然,这些民族主义知识分子本身的政治目标也不是全然一致的。如巴雷斯主张建立专制集权的共和国,而莫拉斯则认为还是君主政体才能拯救法国。【51】

第三,这些知识分子开始与歇斯底里的排犹反犹思潮结合在一起。19世纪晚期,由于犹太人在法国的经济界,尤其是金融界拥有相当大的势力,犹太资本家与法国资本家集团经常发生尖锐的冲突,又由于不少犹太人在普法战争中英勇地为捍卫自己的新祖国——法国而战,使法国军队中出现了不少犹太籍军官,这又招致了很多法国军官的妒忌与不满,而19世纪最大的舞弊案“巴拿马丑闻”的爆发,更使一场新的反犹浪潮蔓延全国。反犹主义知识分子的突出代表德律蒙耸人听闻地提出,种族上低劣并信奉原始宗教的犹太人已控制了法国。1886年,他先是抛出了小册子《犹太人的法国》,继而又创办了副标题是“为法国人的法国”的《自由言论报》(La Libre Parole),将法国社会所有的弊端统统归罪于犹太人,呼吁将犹太人赶出法国。

莫拉斯多次宣称,法国有“四个外来的毒害者”,即新教徒、犹太人、共济会会员和归化为法国籍的外国人。巴雷斯则断言,法国自大革命以来发生的坏事都和犹太思想、新教思想以及外来思想有关。更有甚者,出于对犹太人的极度厌恶,巴雷斯后来甚至宣称,根据德雷福斯的种族和他的鼻子的形状,就可断定他是有罪的。【52】

毋庸讳言,在德雷福斯事件爆发前夕,这些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文人在法国知识界的影响不容低估。事实上,他们在当时的影响力甚至要超过后来加入德雷福斯派阵营的那些文人学者。因而,当时的法国知识界就整体而言已日趋右倾。也正是这一原因,在德雷福斯事件爆发之初,向来被认为执法国知识界之牛耳的法兰西学院的几乎所有院士都是反德雷福斯派。然而,德雷福斯派知识分子在德雷福斯事件期间的英勇斗争及其胜利的结局不仅有效地阻止了法国知识界向右滑的趋势,而且还成功地使其向左转。更有甚者,德雷福斯事件还使一大批法国知识分子进一步走上为社会主义或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的道路。这方面以饶勒斯和法朗士最为突出。

饶勒斯是一位集演说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于一身的才气橫溢的知识分子。他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1876年入著名的路易十四中学就读,1878年考入曾被罗曼·罗兰称为“人道主义修道院”的著名高等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881年在该校毕业,并与后来的法国哲学大师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53】一起通过了法国大学和中学教师学衔的考试。1881年至1883年,他在塔尔纳的阿尔比中学(lycée L'apérouse d'Albi)任哲学教员,随后去图鲁兹大学任讲师。1885年,他在年仅26岁时就首次当选为众议院议员。任期届满后,于1889年回到图鲁兹大学重掌教鞭,并开始撰写国家博士论文。饶勒斯从1893年首次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时就开始加入社会主义运动,从那以后他就一直站在为争取实现世俗的和社会的共和制而斗争的最前列。饶勒斯在德雷福斯事件的斗争中不顾个人安危,连续发表文章并多次发表演说,为德雷福斯作无罪辩护,与反动保守势力展开不屈的斗争,并进而完全信仰社会主义,最终形成了他的社会主义观。他认为,社会主义的理想是民主制和共和制发展的最后终结,认为社会主义的最好定义就是实现全部的权利、全部的正义,就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他还强调自己的社会主义起源于法兰西,受法兰西精神的鼓舞,是法兰西性质的。由于饶勒斯积极支持和领导工人运动,努力争取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因而在工人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同时也被其政敌恨之入骨。当时,攻击和诽谤饶勒斯的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单单法国当时最大的资产阶级报纸《时代报》(Le Temps)每天都要发表一篇——多时数篇——攻击饶勒斯的文章。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一份报纸,在饶勒斯被人刺杀身亡时,也不得不承认他“思想极端敏锐”,“为人无比廉洁正直”。【54】

作为一位声名显赫的大作家,法朗士通过德雷福斯事件进一步走上了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的道路。在斗争过程中,法朗士虽然一度处于少数甚至孤立的地位,但他仍然无所畏惧地走在德雷福斯派的前列,使自己从一位名作家转变为国内外知名的进步人士。这一时期,法朗士在国内除了为德雷福斯伸张正义之外,还开始积极同情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事业,例如积极投身于在德雷福斯事件期间兴起的大规模的工人教育运动——“民间大学”运动,如主持一些“民间大学”的开学典礼,多次在相关集会上发表演说。法朗士还积极参与了当时法国的反教权主义的斗争,为法国最终实现政教分离做出了重要贡献。1903年,在任期内将打击教权主义势力作为头等大事的埃米尔·孔勃(Emile Combes)总理把反映自己观点的主要演说结集为《一个世俗的运动》出版时,卷首的长篇序言就出自法朗士的手笔。法朗士在序言中旗帜鲜明地主张法国实行政教分离,其态度甚至比孔勃这位坚定的反教权主义者更为鲜明,从而使这篇序言成了反对教权主义的有力武器。更为引人瞩目的是,法朗士在这一时期还开始走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他积极地声援世纪之交被屠杀的亚美尼亚人民,主持了为亚美尼亚孤儿募捐的义演,不遗余力地参加这方面的各种集会并发表演说。法朗士还积极支持俄国人民反对沙俄专制统治的斗争。1905年,沙皇政府因财政困难准备向法国借款时,法朗士作为刚成立的“俄国人民之友协会”的主席,立即组织集会表示抗议。在俄国当局宣布要秘密审讯高尔基的时候,以他为首的这一协会立即发表了呼吁书,迫使审讯延期。同时,法朗士也不放过一切机会来谴责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例如谴责法国殖民官员在刚果用炸药炸死黑人的行径,抗议罗马尼亚政府对犹太人的歧视和迫害,甚至还对欧洲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行为进行了抨击。【55】

由于德雷福斯派知识分子在使法国知识界向左转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而,20世纪各个时期的法国左翼知识分子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德雷福斯派知识分子当作自己谱系中的英雄,并每每把自己视为他们的继承人。在这一过程中,有关德雷福斯派知识分子的“神话”也不断出现。不过,依笔者管见,虽然从长远看,德雷福斯派知识分子在使法国知识界向左转方面功绩显著,意义重大,但就较短的时段而言,我们似不应对此估计过高。因为在德雷福斯派取得斗争的最后胜利后不久,因战争威胁日益逼近,尤其是法德矛盾更形尖锐,因在德雷福斯事件中严重受挫而曾经有所收敛的原反德雷福斯派知识分子再度甚嚣尘上。由此,一战前夕与大战期间的法国知识界在这些人的兴风作浪下又重新向右逆转。

通过我们从法国知识分子史的角度对德雷福斯事件所做的上述考察,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德雷福斯事件为法国知识分子的“诞生”提供了时间与空间;第二,曾被世界各国的知识分子奉为楷模的20世纪法国的各代知识分子在充当“社会的良心”、“介入”社会生活中时所采取的手段及表现出来的特点,大多可在德雷福斯事件期间的法国知识分子身上找到先例;第三,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上的一些重要现象,如知识分子内部的“两极化”(bipolarisation)、普遍主义或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价值取向的持久对立、知识分子的话语霸权与反理智主义(后者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反知识分子主义)之间的斗争以及20世纪法国知识界突出的“左倾化”特征等,均发端于此期。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断言:德雷福斯事件是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上最重要的界标之一。

注释:

【1】作为法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从20世纪初开始,法国史学界就对德雷福斯事件展开了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近年来出版的比较重要的著作有Pierre BirnbauMeTJean-Marc Berlière(dir),LAFrance de l'affaire Dreyfus,Gallimard,Paris,1994;Jean-Denis Bredin,L'Aff aire,Fayard,Paris,1993,MicheLDrouin(dir),L'aff aire Drey f us de Aà Z,Paris,Flammarion,1994;VincenTDuclert,Biographie d'Alfred Dreyfus,l'honneur d'uNpatriote,Fayard,Paris,2006等。英语学界最新近的有分量的研究著作是RutHHarris,ThemanonDevil'sIsland:AlfredDreyfusandtheaffairthatdividedFrance,London:AlleNLane:Penguin,2010。翻译成中文的重要著作有迈克尔·伯恩斯的《法国与德雷福斯事件》,郑约宜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1893年法国政界因开凿巴拿马运河而涉及受贿的一件丑闻。

【3】Madeleine Rebérioux,LARépublique1898-1914,Paris,Fayard,1975,p13.

【4】贝尔纳·拉扎尔(Bernard Lazare,1865-1903),关于拉扎尔在德雷福斯事件中的作用,可参见David Drake,FrencH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s froMthe Drey fus Affair to the Occupation,Basingstok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pp.15-17.

【5】吕西安·赫尔(LucieNHerr,1864-1926),关于赫尔在德雷福斯事件中的作用,参见Anne-Cécile Grandmougin,LucieNHerr bibliothécaire,Mémoire d'étude DCB,EMSSIB,janvier,2011.

【6】MicheLWinock,Le siècle des intellectuels,Paris,Seuil,1999,p.26.

【7】左拉:“我控诉!”(1898年1月13日),楼均信等选译:《1871—1918年的法国》,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65-66页。

【8】左拉:“我控诉!”(1898年1月13日),楼均信等选译:《1871—1918年的法国》,第66页。

【9】勃鲁姆关于此事的回忆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当《震旦报》发表左拉的《我控诉!》时,“我正居住在卢森堡街边一幢寓所的一楼。我的寓所附近有一个售报亭,卖报人是格拉内(Granet)老爹。虽然我平时经常去该处买报,但却一直不知道这位售报人与我的牙医一样,也是德雷福斯派分子。我清楚地记得,正是在那个冬日的早晨,我才知道他也是个德雷福斯派分子。那天早晨,格拉内老爹在屋外一边敲打着我的房间的护窗板,一边喊着:‘快,先生,快来看,快来看这篇左拉发表在《震旦报》的文章!’我急忙打开窗户,从格拉内老爹手里接过这张报纸。我越读此报,越感到浑身充满力量。我觉得自己恢复了信心与勇气。干吧!事情并未结束。我们遭受的失败并非无可挽回。我们还能够斗争,我们还能够取得胜利。”LéoNBlum,Souvenirs sur l'Aff aire,Paris,Gallimard,Paris,Gallimard,1935,pp.117-118.

【10】并非如人们过去所说的那样是一则“宣言”(manifeste).

【11】第一则征得了17批次的签名,第二则征得16批次的签名,之后还有一次补充抗议。签名者名单详见Jacques Julliard eTMicheLWinock(dir.),Dictionnaire des intellectuels fran?ais,Paris,Seuil,2009,pp.443-462.

【12】PascaLOry eTJean-Fran?ois Sirinelli,Histoire des intellectuels eNFrance de l'affaire Dreyfus ànos jours,Paris,Armand Colin,2002,p.6.

【13】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现代社会学奠基人。

【14】弗朗索瓦·西米安(Fran?oir Simiand,1973-1935),经济史学派创始人。

【15】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6】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Proust,1871-1922),法国著名作家。

【17】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法国著名画家。

【19】阿尔贝里克·玛尼阿尔(Alberic Magnard,1865-1914),法国音乐家。

【20】埃米尔·迪克洛(Emile Duclaux,1840-1904),法国生物学家。

【21】威廉·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1940年法国沦陷之研究》,戴大洪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22】指德雷福斯——笔者注。

【23】PascaLOry eTJean-Fran?ois Sirinelli,Histoire des intellectuelse NFrance del'affaire Dreyfusànos jours,Paris,Armand Colin,2002,p.6.

【24】莫里斯·巴雷斯(Maurice Barrès,1862-1923),法国著名作家。

【25】PascaLOry eTJean-Fran?ois Sirinelli,Histoire des intellectuelse NFrance del'affaire Dreyfusànos jours,Paris,Armand Colin,2002,p.6.

【26】有关德雷福斯事件与法国知识分子的“诞生”,还可参见法国著名文化史专家克里斯托弗·夏尔的著作Caristophe Charle,Naissance des“intellectuels”,1880-1900,Paris:Les Ed.de Minuit.1990.

【27】PascaLOry eTJean-Fran?ois Sirinelli,Histoire des intellectuels eNFrance de l'aff aire Drey fus ànos jours,Paris,Armand Colin,2002,p.13.

【28】楼均信主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页。

【29】让·饶勒斯(JeaNJaurès,1859-1914),法国历史学家,记者,著名政治家。

【30】JeaNJaurès,“DépositioNau procès Zola”,?vres de JeaNJaurès,tone 6:L'Aff aire Drey fus,Paris,Fayard,2001,p.146.

【31】沙尔·拉波波尔:《饶勒斯传》,陈柞敏、王鹏译,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51页。

【32】夏尔·佩居伊(Charles Péguy),一译贝玑,1873-1914,法国作家。

【33】LéoNBlum,Souvenir sur l'aff aire,Paris,Gallimard,1935,p.28.

【34】张玉书:《20世纪欧美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0页。

【35】贝尔纳-亨利·雷威:《自由的冒险历程——法国知识分子之我见》,曼玲、张放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雷威”亦译“列维”。

【36】MicheLWinock,Le siècledes intellectuels,p.9.

【37】夏尔·莫拉斯(Charles Maurras,1868-1952),法国作家。

【38】保尔·戴鲁莱德(PauLDéroulède,1846-1914),法国作家。

【39】爱德华·德律蒙(Edouard Drumont,1844-1917),法国政论家。

【40】亨利·罗什福尔(Henri Rochefort,1831-1913),法国作家,记者。

【41】左拉:“我控诉!”(1898年1月13日),楼均信等选译:《1871-1918年的法国》,第66页。

【42】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第50页。

【43】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第49页。

【44】楼均信主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兴衰史》,第153页。

【45】MicheLWinock,Le siècle des intellectuels,p.69.

【46】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第49页。

【47】不过,当时他们并未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

【48】PascaLOry eTJean-Fran?ois Sirinelli,Histoire des intellectuelse NFrance del'affaire Dreyfus ànos jours,Paris,Armand Colin,2002,p.6.

【49】MicheLWinock,“Esprit”,des intellectuels dans lAcité,Paris,Seuil,1996,p.10.

【50】迈克尔·伯恩斯:《法国与德雷福斯事件》,郑约宜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51】楼均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兴衰史》,第157页。

【52】贝尔纳-亨利·雷威:《自由的冒险历程——法国知识分子史之我见》,第25页。

【53】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法国著名哲学家,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54】沙尔·拉波波尔:《饶勒斯传》,第112页。

【55】吴岳添:《法朗士——人道主义斗士》,长春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128页。

同类推荐
  •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波恩。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里的乐师和歌手,母亲是宫廷厨师的女儿。他们一家象当时为宫廷服务的所有仆人一样,过着贫困清寒的日子。贝多芬的母亲生过七个孩子,只活下了三个,贝多芬最大。
  • 苏格拉底(名人传记丛书)

    苏格拉底(名人传记丛书)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被公认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为了拯救雅典城邦,他终身致力于美德、正义、真理、民主的批判和辩论,最终被雅典法庭处以死刑。他放弃了逃亡的机会,以死亡维护了雅典法律的权威。本书讲述了苏格拉底的一生,阅读该书可以加深读者对这位思想巨人的了解,并从中受益。
  •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李鸿章全传》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一重要问题。在契诃夫创作的剧作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艺术作出了重大革新。一起来翻阅《契诃夫》吧!
  • 豺狼陷阱: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悍将

    豺狼陷阱: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悍将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悍将隆美尔、希姆莱、山本五十六、土肥原贤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出版《步兵攻击》引起元首关注、晋升非洲军长进军北非沙漠、结识冲锋队员加入纳粹组织等。
热门推荐
  • 厨色农家

    厨色农家

    一觉醒来,精装修的小公寓没了,整天抱着的手机也没了!有的只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草房子,还有一二三四,四个萝卜头!外加一个……灵堂。杨散散有些郁闷,刚才明明是美男!怎么一会儿功夫这画面就变成这样了?(新人~写的不怎么好,请多多见谅~)
  • 神魔乱起

    神魔乱起

    世事难料,即便冲破桎梏,杀上九天,又可知道你依然弱小如蝼蚁。天地悠悠,万载岁月弹指间,终归摆脱不了重归轮回。人命如草,总是不能摆脱践踏。抛头颅,洒热血,捍卫家园。这是一个神与魔并起的时代,弹指问天,世界有多大?修炼的尽头又会是什么?你强,有比你强的,你弱,有比你弱的,为何要修炼,为何要变强,这些谁能说得清?神魔乱起,亮刀兵,洒热血,血与骨的铺垫。打破桎梏,再造轮回,血与泪流不止。为红颜,叹往昔,生死绝恋。神亦是魔,魔却堪比神,什么是神?什么是魔?到头来,一身征战,流尽最后一滴血,战到最后一块骨,就连元神都泯灭在虚空中,换不回红颜,保不住苍生。我欲恨天,打破天地,看一看那尽头。
  • 生化危机之恐怖之夜

    生化危机之恐怖之夜

    老朽建议12到30岁的朋友观看,因为恐怖的地方比较多。喜欢的话月票砸过来。
  • 苏家主母养成记

    苏家主母养成记

    穿越,成婚,贫下农妇,闷骚,自闭,贫下农夫,得一须弥空间,有上辈子生活经验,不怕苦不怕累,有信心将日子往富裕里过,低调闷声发大财,为创建苏氏大族而奋斗。讲述两个孤儿从无到有,从贫到富,从小到大的故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一切皆有可能。(文中涉及的古代知识请参考:《宋代食盐价格》、《宋代粮食、食品价格(程民生)》、《宋代政治制度》)
  • 清萧夜行

    清萧夜行

    十年苦练乐理,就要出师的时候却被告知是南方小国蓝枫国唯一的公主,云染觉得自己像做梦一样。回宫后,她受尽冷眼,本应一生平凡清冷,不负责的父皇又要她继承皇位。于是她走了。“这是你的责任!。。。。。。这样吧,朕给你一年时间,想清楚了,就回来吧。。。。。。”“我不会回来!”。。。。。。“云姐姐,能不能。。。答应我一个请求?”“你说。”“给爹爹和娘一个幻境,让他们忘了我吧。。。”“。。。为什么?”“苏璃不想让他们伤心。”“。。。。。。好。”三曲浮生,三段旋律,清萧有泪,红尘夜行。
  •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紫砂壶的收藏和鉴赏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其市场情况也较为复杂。为了便于初学者对紫砂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编者编写了这本《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对紫砂壶的起源、发展、工艺、造型、装饰、鉴别、购买、收藏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近来颇受关注的现代紫砂陶艺和紫砂雅玩、实用器皿等,予以全面详细的介绍。本书体例清晰,分类明确,非常便于阅读和查找。同时,书中配用了数百幅精美的相关图片,使读者既能快速地感性认识紫砂壶,又能够由此深入了解其深层次的知识。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切实受益。
  •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向扛起民主教育的大旗,教书必须育人,培养学生做心灵的、王人,促进学生自育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管理班集体,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了1100多场报告,讲了900多节公开课。马来西亚文报纸称他为:穿西装孔子,他就是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名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
  • 西郊58号

    西郊58号

    公元3000年,因为人类对资源的污染,导致没有任何的食物和水源!
  • 重生之凤鸣

    重生之凤鸣

    前世,她身为一代巨星,红遍了全世界。五彩的灯光,疯狂的尖叫,谁又知道,在那绚烂的舞台上的美丽的人儿的眼底,那一抹深深的忧伤?今世,她出身没落人家,与“母亲”相依为命。原以为可以就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可,这是命运吗?原本以为可以依靠的母亲却在她出生之际便已逝世。被遗弃在草屋中的她,被一位浓妆艳抹的女子带走。从此沦入了青楼。
  • 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

    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

    《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作者根据店铺管理所涉及的进货、铺货、售货、退货四个环节十分清楚地进行了讲解。向读者介绍了投资店铺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通过阅读,读者可以学习到店铺管理知识,即进货有章,把成本降到**;铺货有序,让店面更加吸引人;售货有术,加速商品流动;退货有据,让顾客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