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93800000006

第6章 敢讲的条件

事物、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脱离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现象是不可思议的。用这种联系的眼光看,敢讲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其存在、变化和发展总是以其他事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为条件。换言之,它总是要受到其他事物的客观制约。制约敢讲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求真精神、自信心理、情绪修养、意志品质、知识储备和演讲能力等。研究敢讲的制约因素,有助于深化对敢讲本质的认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敢讲的运动规律。

一、求真精神

真乃真理、真实之意。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真实则是指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它们反映的都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都强调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性,因而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视为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但是,就其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深度和认识能力的程度来讲,它们又是有一定区别的。真理处于社会意识的最高层次,是理性认识成果中的精华,表现为正确的思想、学说、理论、观点等,因而被视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范畴。真实则更多地是指人们的日常认识水平,一般要更具体、更单一一些;它有时甚至只强调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并不非要确定其正确性,如“请讲你的真实想法”,主要指的是讲的和想的要一致,至于想的正不正确并不要求。我们这里所讲的“真”包括真理和真实,但主要是指真理。无论是真理性的东西还是真实性的东西,都不可能唾手可得,而是需要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才能获得。人们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最终目的,在社会实践中探索、传播、捍卫和实践真理,追求、传播、捍卫和实践真理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就是我们所要讲的求真精神。求真精神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一方面,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心理因素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既包括主体的态度倾向、价值理念和道德信念等观念性心理因素,又包括主体的情感、情绪和意志等过程性心理因素;另一方面,它不是纯粹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在心理活动的推动下,总是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求真精神是科学的要求,是人格完善的要求,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是这样,所以求真精神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和颂扬。

在演讲实践活动中,敢讲与求真精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求真精神制约着敢讲,是敢讲产生、变化和发展的主要源泉和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敢讲特别是积极的敢讲不仅其本身就是求真精神的具体表现,而且有助于求真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巩固。在敢讲和求真精神这一特定的矛盾关系中,后者对前者的制约作用主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求真精神是敢讲产生的一个决定性条件。敢讲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更不是外力强加给人的,而是在自觉的演讲实践活动中逐步产生的。在其逐步产生的过程中,自然与很多因素有关联,求真精神的作用就是其中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综观众多的演讲实践,用心理学的眼光来看,其决定性作用主要是通过兴趣培养的途径来实现的。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重要动力和条件。就演讲而言,可以说敢讲就是建立在演讲兴趣基础之上的,只有有兴趣,人们才有可能敢讲。一般说,人们对演讲的兴趣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对演讲本身的兴趣。尽管演讲是一种高难度的口语表达活动,但历来总是有无数的人对它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其原因就在于:作为一种形式或工具,它在本质上是真的事物、善的事物、美的事物,可以展示个人才华、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事业走向成功的重要武器。二是对所要表达的信息本身的兴趣。演讲属于信息传播活动,没有信息传播特性,就没有演讲。从内容上看,传播真的信息、善的信息、美的信息更是它的本质要求。而这些真的信息、善的信息、美的信息,总是人们的兴趣所在至少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较为关注的,经过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抽象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利用了演讲这一形式向公众传播而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上述两种兴趣,在具体的演讲者身上应该是统一的,但实际情形并不总是这样。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一种兴趣,其形成都与人们求真的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人们求真精神在演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正是出于这样的兴趣,演讲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敢讲就是这样产生的。

求真精神是敢讲品位的一个决定性条件。先要说明的是,品位本义是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现在人们所说的品位已经是一个既指数量又指质量的普通术语了。用静态的眼光审视一个特定的敢讲现象,首先可以发现它有一个量的问题,即敢讲的胆量和勇气究竟有多大。当然,这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可能表现出很大的程度,给人以强烈的感受;有的表现出来的可能比较微小、微弱,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良好印象。用静态的眼光审视一个特定的敢讲现象,还可以发现它有一个质的问题,即敢讲的胆量和勇气合不合宜以及合宜的程度如何。正如前面所论及的那样,合不合宜的标准主要有三:敢讲是否与道理相统一,是否与环境相统一,是否与角色相统一。这三者作为敢讲质的规定性,其核心是道德问题。有道德的敢讲就是合宜的,越有道德的敢讲就越是合宜的,否则则反。质和量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了敢讲的品位。从逻辑上看,求真精神与敢讲品位有着必然的联系。有求真精神,敢讲就有品位;越有求真精神,敢讲就越有品位。事实也正是这样。1862年8月的一天,美国废奴主义者菲利浦斯在辛辛那提歌剧院做演讲,可以讲经历了令人十分恐怖的时刻:“把卖国贼处死”、“吊死黑鬼”、“把废奴主义者涂上柏油,粘上羽毛”等咒骂声此起彼伏,砖头和石头扔到了讲台上,臭鸡蛋也朝他扔来,蛋黄溅满了他的衣襟。面对吵闹、咒骂和攻击,菲利浦斯没有灰心,没有被吓倒,更没有屈服和妥协,仍坚定沉着地继续讲下去,直至胜利结束。在这极为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的演讲场合,菲利浦斯的敢讲状态为什么会从量和质两方面表现出如此高的品位?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是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具有出色的崇高的求真精神。

求真精神是敢讲发展的一个决定性条件。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演讲活动中的敢讲现象也不例外。就一个具体的演讲者而言,其敢讲就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表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首先,在一个能基本完成的具体演讲活动中,一般情形是这样:讲者一开始通常会或多或少感到不适应,多少会有放不开的表现;随着讲话的不断推进,心理上和行为上逐渐趋于正常,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人以无畏之感。其次,在讲者整个演讲生涯中,通常是这样的情形: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历练,无论是敢讲的心理特征还是敢讲的行为特征,都越来越显得明显和充分,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人以成熟之感。这两个过程之所以得以展开,当然不能全部归功于演讲者的求真精神,但其求真精神所起的作用是绝对不能低估的。举一个例子来说,做过演讲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确信掌握真理时,尽管在众目睽睽下一开始有些惧怕,但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表达冲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结果是被内容深深吸引,全神贯注,几乎忘掉了此时的自我,越讲越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不会想起求真精神之类的大道理,只是朴素地感到“我的意见很重要,不说不快”,但实际上这背后的重要支配力量就是求真精神,是求真精神引导我们非讲不可,支撑我们敢讲的意志行动。

求真精神之所以能对敢讲产生如此巨大的制约作用,关键在于求真是人类的一种需要,求真精神是一种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自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形成后,人类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懈致力于探索外部世界的奥秘,以期通过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去改造世界并体现自身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在本质上是求真的高等动物。求真精神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对人们的行为活动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引和推动作用。在演讲实践中,敢讲不是盲目的自发的本能的行为,而是有意识的自觉活动,是求真需要的一种实现途径。也就是说,敢讲必然会受到演讲者内在精神结构的影响和制约。而在其内在精神结构中,由于求真精神总是居于核心地位,不仅推动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推动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情绪品质、意志品质和性格品质,所以它对敢讲的影响和制约也就往往最广泛最深刻。敢讲的动机和目的、敢讲的内容和形式、敢讲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演讲者的求真精神状态。因此,求真精神对敢讲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是必然的。

二、自信心理

顾名思义,自信即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量、力量和能力。很明显,自信心理属于自我意识范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作为人类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自我意识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自己与相关事件的关系及意义的认识,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多层次心理系统。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基础,其内容涵盖了对有关“自己”的一切属性的认识,包括对物质自我即自身外部特征、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认知,对社会自我即自身在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知,对精神自我即自身智力水平、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等的认知。虽然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本身都是客观的,但人们的认知结果却往往是不同的。于是,就有了自信和自卑的问题。

自卑是对有关“自己”的一切属性或某些属性的消极性的自我评价,其实质是从整体上或局部上怀疑、轻视、贬低甚至否定自己。在演讲实践活动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怕讲?自卑是一个致命性的因素。有一个典型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有一位平素演讲水平不错的小学教师,为了参加比赛写了一篇内容非常感人的讲稿并作了充分的演练。但是比赛那天,当她看见在她之前登台的是一位长相端庄、普通话纯正的高个儿年青女性后,立刻觉得无地自容:貌不如人,普通话不如人,甚至连讲话内容也不如人。她虽然勉强上了讲台,但始终显得很沮丧,毫无生气地匆匆背完讲稿了事。一场本应取得成功的演讲就这样给弄砸锅了。她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卑。当然,自卑的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认为自身长相上有问题,有的是认为自身知识不够、缺乏思想,有的是认为自身经验不足,有的是认为听众不友好甚至怀有敌意……不管是什么原因,自卑感的产生都是来自我们在比较的基础上对事实作出的结论和对经验作出的评价。了解自卑的本质及其破坏性作用,显然有助于我们弄清楚自信对敢讲为什么极端重要。

自信心理对敢讲的极端重要性贯穿于敢讲的全过程,其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自信心理是正确认识敢讲的前提。敢讲现实行为能否产生,与能不能正确认识敢讲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演讲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和形式,敢讲不过是这一手段和形式得以成为现实的首要环节和必要前提,它本身并不神秘,当然也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可怕。有自卑感的人,一旦置身于演讲活动中,总是担心这顾虑那,心理负担沉重,恐惧情绪高涨,最终导致无法自如讲开去甚至根本就不敢开口。相反,有自信心的人,首先在心理上就是胜利者,对敢讲一般都能持正确态度,不会把它看成是神秘难测的东西,即使真有些不适应,也不至于把开口去讲视为一件恐惧的工作。

其次,自信心理是敢讲行为选择的条件。人们总是在不同的自我意识水平条件下认识与自我有关的事件的意义,并从维护或发展自我价值的立场出发,选择适合于自身价值取向的行为表现。根据这一心理活动规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敢讲行为受思想支配,是人们基于一定需要而进行的主观选择的结果。对那些深谙演讲之道的人来说,此选择过程是简单的轻松的,但对那些经验欠缺的人来说,则是复杂的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因为自我确认及其程度在其中起着相当突出的作用。自卑的人,由于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总以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大庭广众面前很难果断地选择敢讲行为。自信的人则相反,由于对自身的能量、能力和力量充满信心,自我确认程度比较高,他们往往不太在乎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够比较果断地作出敢讲行为的选择。

再次,自信心理是敢讲行为监督的保证。在演讲活动中,真正的敢讲行为必然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能不能顺利进行,显然不是个人意志完全能够左右的,因为它随时要受到来自内在和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干扰。尽管如此,此过程仍具有可控性,可以通过心理调节纳入演讲者自我监督的轨道。所谓自我监督,就是讲者对自己的敢讲行为进行检查和督促,以促使其朝着预期的目标顺利发展。毫无疑问,自信心是自我监督的重要保证。道理很简单,在演讲中有自信心的人,由于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是积极的,往往都能主动地去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尽可能管理好自己的敢讲行为,从而实现自我监督。那些自卑的人,即使真理在手,也往往是难开金口,就是勉强讲开去,也很难对讲话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

自信心理之所以能对敢讲起着强劲的制约作用,我们从下面这个著名心理实验中不难找到答案:苏联有心理学家曾从一班人中选出一个最丑的女学生,要求大家改变对她的看法,向她献殷勤,争先恐后地照顾她,以假作真的打心里认为她是位聪明美丽的姑娘,以增强她的自信心。结果不到一年,她便出落得妩媚动人起来,行为举止判若两人。这个实验结果印证了索洛维契克的名言:“美与丑,不在于自己本身如何,而在于如何看待自己。认为自己美的往往就美,经常抱怨自己丑的就会扮出一副傻相。同样,不觉得自己聪明的,就不会变得很聪明,不觉得自己善良的,也成不了善良的人。”(转引自刘宗粤:《演讲心理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为什么自信心有这么大的魔力?因为它是人生的重要支柱,是一种巨大的心理能量,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一旦为人所拥有,就可以创造奇迹。正如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所指出的那样:“信心是心灵的反馈。当信心混合在思想里,潜意识立刻拾起这种震撼,把它转变成相等的精神力量,转送到无限智慧的领域里。”(辛布克:《拿破仑·希尔成功素质训练教程》,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正因为自信对人生历程和命运可以产生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所以自古以来它始终被人们视为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名人名言词典》,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34页)德国政治家俾斯麦说:“一个人如果有了迅速的判断力和坚决的自信力,他的机会之多,远非那犹豫不决、模棱两可的人可比拟。”(《名人名言词典》,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34页)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名人名言词典》,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33页)诸如此类的经验之谈,对我们理解敢讲的产生和发展同样是适用的。事实证明,在演讲活动中,自信心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力量,必然使讲者形成自尊、自爱、自豪、自我接受、自我愉悦的自我信念,必然使讲者强烈意识到自己与演讲的关系和意义,必然使讲者主动地积极地调节、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使敢讲由可能变成现实。所以,自信是敢讲的前提,敢讲是自信的必然。

必须指出,自信是敢讲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但过度自信对敢讲则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性作用。过度自信实际上是对自信的度的超越,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度的自我接受。自我接受是建立在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特别是精神自我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对自我的优点和长处实事求是地认可、愉快地接受,并在此基础上能对优点和长处给予恰当的客观评价。过度的自我接受所接受的是自己被夸大了的优点和长处,甚至把缺点和短处也视为优点和长处,并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形成的是“我好——你不好”的人际交往模式。二是过强的自尊心。作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自尊心是一种尊重自己的人格和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和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过强的自尊心则是太在意别人的评价,顾全面子,甚至贪慕虚荣。三是“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其基本特征是:以“老大”自居,充满领袖欲、权力欲,目空一切,颐指气使,追逐名利,自我感觉良好。过度的自我接受是自我认知上的偏差,过强的自尊心是自我体验上的偏差,“自我中心主义”倾向是自我意向上的偏差,一句话都是自我意识的偏差,都不属于健康的自信心理。在演讲活动中,它们的危险性在于:其本身就是沉重的心理负担,难以使人承受;受此心理的推动,在行进过程中必然追求完美,并对结果期望过高,从而增加心理压力;对听众往往缺乏足够的尊重,很容易引起听众反感和抵触。一旦由于自身或听众的原因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和麻烦,在突如其来的挫折面前,这些演讲者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意向往往就会出现新的偏差,归因于自己无能,妄自菲薄,产生严重的苦闷、自责、自怨、自卑等不良情绪反应,从而使敢讲大打折扣,甚至纯粹怕讲。所以,健康的自信心理有着特定的内涵,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正如梅里狄斯所告诫的那样:“信心与理性必须联合起来。”(《名人名言词典》,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33页)

三、情绪修养

什么是情绪?简言之,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人在与客观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对于所接触到的事物并不是无动于衷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就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如果事物符合人的需要,就会对它产生肯定的态度,从而引起爱、满意、愉快、喜悦等情绪体验;如果事物不符合人的需要,就会对它产生否定的态度,从而引起悲哀、厌恶、忧虑、痛苦、愤怒等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体验并不反映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反映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人不仅是有情绪的高等动物,而且是有情感的高等动物。情绪和情感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主观体验。其区别在于:前者通常与生理需要(如安全、饮食、性生活等)相联系,一般比较低级和简单,带有情景的性质,是比较现象的东西,为人和动物所共有(当然两者的情绪仍有本质的区别);后者通常与社会需要(如交往、文娱、教育、道德等)相联系,一般比较高级和复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比较本质的东西,为人所特有。其联系在于: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其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无从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正是这样,人们对情绪和情感一般作统一的理解。

我们生活于其间的世界是一个情绪流布的世界,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处在一定的情绪状态下。研究敢讲的制约因素,就不能不提到人的情绪。事实上,在演讲活动中,由于受着一定需要的支配,演讲者总是根据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形成肯定的态度或否定的态度。他们一旦体验到这些肯定的态度或否定的态度,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如愉快、忧虑等)。当情绪反应产生时,不但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外部腺体(汗、泪)与内分泌腺活动(肾上腺素、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方面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而且其面部、姿态、动作和言语的声调、音色、节奏等方面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情绪状态一旦形成,就必然成为演讲者敢讲与否的一大制约因素。例如心境,这是一种弥散性的持续时间较长且强度较小的情绪状态,它可以形成演讲者心理状态的一般背景,往往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分。愉快、满意的心境可以使演讲者有“称心如意”之感,激发其讲话的兴趣和热情;不愉快甚至恐惧的心境则会降低演讲者讲话的积极性,甚至对讲话惧怕万分。又如激情,这是一种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极度的恐惧等。演讲者处于狂喜、暴怒等激情状态时,虽然自控能力会减弱,但往往更敢讲;若处于极度恐惧的激情状态时,则会极度地怕讲。再如应激,这是一种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如忘词、讲错、听众捣乱等)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在此情况下,演讲者必须及时作出反应,应激就是其处在这种紧张状态下相应的情绪表现。适当的应激状态,可以使讲者顺利应付危急,保持甚至发展敢讲行为;过分的应激状态,则会使讲者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抑制敢讲行为。由上述可见,敢讲与情绪之间确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然,情绪总是具体的,它对敢讲的制约作用也总是具体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下面再来具体地研究一下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对敢讲的影响。

什么是良好情绪?赫洛克认为标准有四个:一是能够保持健康,自己能控制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情绪不稳定;二是能控制环境,不是想干就干,而是先预料后果再采取行动;三是使情绪的紧张消解到无害方面,能将情绪转变、升华到社会性的高度;四是能洞察、理解社会。日本心理学家关中文提出两个标准:一是在客观评价自己的基础上能控制一时的情绪和欲求,忍耐不满情绪;二是能够设计现实的生活。我们认为良好情绪应该有如下特征:一是有明确的目的性,能采用被自己和社会所接受的方式通过语言和行为准确表达情绪;二是情绪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该情绪的情境相符合,情绪反应的时间与反应的强度相适应;三是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而且所出现的消极情绪时间较短、程度较轻。良好的情绪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这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的。具体到演讲活动中,良好情绪不仅是个事关身心健康的问题,而且是个事关敢讲与否以及程度的问题。事实表明,良好情绪取代引起神经和精神紧张的坏情绪,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对演讲者机体的不良刺激;良好情绪可以直接作用于脑垂体,保持内分泌功能的适度平衡,从而使演讲者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更加协调和健全。处在这样的状态下,演讲者的精神压力自然较小,心情舒坦,精力旺盛,思维清晰,行为自如,因而能够做到并较好地保持敢讲。

不良情绪是指过度的情绪反应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不良情绪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想指出的是,在具体的演讲活动中,讲前的不良情绪状态以及临场新产生的不良情绪状态是导致怕讲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时甚至是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极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众所周知,在不良情绪的作用下,受到影响的首先是神经系统的功能。不良情绪的冲击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破坏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使意识范围狭窄,正常判断力减弱,甚至有可能使人精神错乱、行为失常。在这种情况下,演讲者怕讲就是必然现象了。当然,各种不良情绪都与怕讲有关,但最明显的主要还是过度焦虑、持续抑郁、冷漠、压抑和自卑感等。下面以过度焦虑为例。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在演讲活动中,适度焦虑往往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因为它可以唤起警觉、激发斗志。但是,一旦过度焦虑,就会严重影响演讲者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其常见表现是:心跳加快、出汗、烦躁不安、浑身乏力、情绪低落、神经过敏、思维杂乱、注意力分散、行为不灵活等。在这个时候,演讲者已无快乐雄辩可言,有的只是为怕讲所困扰,恨不得立刻逃离讲台。

情绪制约着敢讲与否及其程度,以上对此已经作了比较充分的分析。至于与情绪关系十分密切的情感因素,对敢讲与否及其程度同样有着相当明显的制约作用。从形态上看,情感影响敢讲。情感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道德感是指关于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美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指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在演讲活动中,这三种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就会产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从而有力促进敢讲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否则,就会阻碍敢讲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从品质上看,情感也影响敢讲。情感的品质主要有:一是倾向性,即一个人的情感经常由什么性质的事物所引起便经常指向于怎样的事物上;二是深刻性,即一个人的情感与其生活联系的普遍性和深入程度;三是稳固性,即情感的稳定与持久的程度;四是效果性,即一个人的情感对他的行为的效果。在演讲活动中,如果演讲者的情感倾向于远大的事业,其情感也总是较深厚和稳固的,这对其敢讲行为会起很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演讲者的情感倾向于低级的东西,其情感也是不会深厚和稳定的,这对其敢讲行为会起很大的阻碍作用。

正因为情绪对敢讲具有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制约作用,所以演讲者必须重视情绪修养,努力提高情感智商。情感智商这一术语现在流行很广,关于其内涵,美国沙洛维和梅耶两位教授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包括:①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自己情绪的能力;②通过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从他人、艺术作品、各种设计中辨认情绪的能力;③准确表达情绪,以及表达与这些情绪有关的需要的能力;④区分情绪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能力。二是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包括:①情绪思维的引导能力;②情绪生动鲜明地对与情绪有关的判断和记忆过程产生积极作用的能力;③心境的起伏使个体从积极到消极摆动变化,促使个体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④情绪状态对特定的问题解决所具有的促进能力。三是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包括:①给情绪贴上标签,认识情绪本身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②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③认识和分析情绪产生原因的能力;④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四是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包括:①以开放的心情接受各种情绪的能力;②根据所获知的信息与判断成熟地浸入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③成熟地监察与自己和他人有关的情绪的能力。我们乐于引用这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不是想夸大情感智商的作用,而是我们确信它对理解敢讲与情绪的本质联系以及如何提高情绪修养颇有启发。

四、意志品质

当我们考察敢讲的制约因素时不难发现,意志品质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能代替的。那么,何谓意志呢?心理学认为,意志指的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阻碍,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其基本特征有三个:首先,意志行动和目的分不开。动物虽然也作用于环境,但它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目的与后果。人类的活动则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人在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经作为行动的目的而观念地存在于他的头脑之中,并以这个目的指引自己的行动。所以,意志行动必然有着明确的预定目的。说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原因也就在这里。当然,人的行动并非都是意志行动,那些无意识的本能活动和盲目的冲动行为或一些习惯动作都不含有或很少含有意志的成分。其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随意运动是一种受意识调节的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的运动,是学会了的较熟练的动作,如举手发言等。只有受预定目的的支配并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行动,才可能是意志行动。最后,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动要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但并非所有的随意运动都带有明显的意志努力的性质,如画十字等。只有那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需要付出努力的随意运动,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意志行动。

演讲活动是整个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敢讲则又是演讲活动的首要环节。用心理学的眼光来看敢讲,可以说它是一种典型的意志行动。首先,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敢讲从来就不是人们的本能行为,而是与特定的目的相联系的自觉行为。从社会大背景来看,演讲是从人类产生于生产劳动的最简单的日常言态表达中发展起来的,从古到今都体现了人类的一种社会需要,都是要运用演讲达到一种非演讲的社会实用目的;从讲者个体来看,他们都是有社会现实身份的个体,虽然讲的都是社会问题,但不同的讲者总是有着个人的某些需要,因而其演讲目的也就不能排除某种具体的个体目的;从听众方面看,他们要听演讲也是出于其某种实用的需要,听的目的也就在于满足其这种需要。这些目的或许不尽统一,但都是引发敢讲行为的动力和指针。在特定目的支配下的敢讲行为,总是指向演讲的既定目标,表现为一系列较熟练甚至很熟练的随意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演讲者必须作出巨大的意志努力,因为有太多太大的困难需要去克服。这些困难既有来自外部的,如社会组织的压力、场地奇差、设备太少、气候过热或过冷、听众发难等;也有来自内部的,如情绪低落、自卑、胆怯、身体不适、准备不足、经验欠缺、能力有限等。诸如此类的困难虽然一般不危及生命安全,但它们确有特别之处,那么多人惧怕至极足以证明这一点。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有可能最终战胜困难。可见,敢讲行为具有鲜明的意志行动的特点。

说敢讲是一种典型的意志行动,还在于它具有非常完整的意志行动的过程。从实践来看,敢讲意志行动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或环节:一是动机斗争。敢讲的意志行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讲者的动机往往是复杂多样的。这些动机之间如果彼此不相矛盾,就无所谓动机斗争;如果彼此相互矛盾,就必然存在动机斗争。动机斗争过程始终伴随着讲者的意志,并决定着由动机能否过渡到行动。二是确定行动目的。动机斗争结束后,敢讲活动的目的也就能确定下来了。缺乏目的性,敢讲行动也就失去了随意性。三是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法和方式。选择勇敢去讲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总的行为方法和方式,实际上尚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演讲者加以认真考虑,比如怎样登台、怎样克服紧张情绪等。不仅涉及的问题很多,就是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也很多,这就要求演讲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四是作出决定。通过动机斗争、目的确定和方式方法的权衡比较,最后就是作出敢讲行动的决定。作出勇敢去讲的决定是艰难的,也是痛苦的,但要实施敢讲行为又不得不为之。五是执行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后,实现所作出的决定便是敢讲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因为即使动机再高尚、目的再美好、手段再完善,如果不付诸实际行动,这一切也就失去意义,自然也就不能构成意志行动。在实现决定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些困难是根本无法预料到的,这对演讲者的意志不能不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动机斗争、确定目的、权衡手段、作出决定和执行决定是任何意志行动所经历的全过程,敢讲不仅具有非常完整的这样一个全过程,而且这个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都会深深打上演讲者意志努力的烙印。

既然敢讲是典型的意志行动,那么意志品质就显得至关重要。意志品质是指建立在意志本质属性基础之上的,并与人的意志活动的内容和意识倾向相联系的各种具体的品质特点,有良好和不良两种不同的性质。在现实的敢讲活动中,良好的意志品质一般表现为:一是具有自觉性。敢讲者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演讲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使自己的敢讲行动服从于社会要求。即使在遇到障碍和危险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盲目从事,而是也能够从容不迫,自我调节,努力克服一切不利因素。二是具有果断性。敢讲者善于明辨是非,长于当机立断,能够适时作出决定并执行决定。比如,出现听众诘问时怎么办?美国杜鲁门总统有一次就是让他们叫喊几分钟再说,“现在请给我一个谈话的机会”,然后漂亮地接过话头,而且不到一分钟就将听众吸引住了。这是敢讲意志行动果断性的典型例子。三是具有坚韧性。敢讲者能长时间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并为实现既定目的而表现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性。即使在遇到了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严重干扰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够镇定自如,设法排除障碍,做到锲而不舍、有始有终。四是具有自制力。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坚强的意志——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抛弃什么的那种本事……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转引自“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页)在演讲活动中,有自制力的敢讲者总是一方面善于促使自己执行已经采取的决定并能战胜与执行此决定相对抗的一切因素,另一方面善于克服盲目的冲动和消极的情绪。上述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内涵。大量事实表明,良好意志品质是演讲者完成敢讲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当然,演讲者们良好意志品质的总体发展水平是有所不同的,就是在同一个演讲者身上各个属性的发展水平也是有差异的。

相反,不良意志品质则会极大地阻碍敢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从实践来看,演讲者的不良意志品质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常见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易受暗示。他们不太了解自己行为的真正意义,缺乏主见,习惯于盲目从事,讲话行为有易受别人影响和发生动摇的倾向。二是优柔寡断。其显著特点是:无休止的演讲动机冲突;在讲与不讲的问题上,迟疑不决,三心二意,往往是仓促决定;作出决定后又后悔,甚至开始行动后,还怀疑自己决定的正确性,欲言又止;其间遇到意外情况,总是焦虑不安、举棋不定。三是胆怯软弱。面对听众甚至还未走上讲台,他们就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害怕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即使勉强开了口,也是紧张万分,恨不得这一刻早早过去,结果常常是知难而退,以失败告终。四是缺乏恒心。他们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既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能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一旦遇到麻烦和困难,就自暴自弃,不能一贯到底。从一般意义上讲,这些不良意志品质直接发展,逐步固化定型,就会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病态人格。一旦进入演讲活动,它们就会成为敢讲的严重障碍。人们之所以怕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不良意志品质在作怪。

五、知识功底

知识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成果。对这些知识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就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或科学。从认识论上讲,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外界力量强加给人类的,而是主体在实践中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因此,社会实践是知识产生的唯一源泉,也是知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世界是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类知识也就相应的划分为三大门类: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关于社会的知识和关于人类思维的知识。在实践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现已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崭新时代。美国广播教育专家希里尔早就指出:如果科学知识以现在的速度增长的话,那么,现在出生的孩子到他大学毕业时,世界上的知识量会增加4倍;当他50岁时,知识量将增加到32倍。可以讲,徜徉在知识的海洋,现代人面对成指数增长的知识,早就没了那份徜徉的惬意,代之而来的是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这并不奇怪,因为人类需要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演讲与知识有着天然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它的出发点是为了传播知识,它的内容是知识,它的形式服务于传播知识,它的落脚点是通过传播知识以影响社会生活。离开了知识,演讲既不能存在,更不能发展。作为演讲活动的重要环节,敢讲的过程就是把知识传播出去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必须要以拥有一定的知识为前提。否则,敢讲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人总认为敢讲只要有胆量就行,这实在是误解。笔者长期在大学生中开办演讲培训班,发现相当多的学员在做即兴演讲时之所以经常怕讲,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功底。既然如此,那么,知识功底究竟是如何具体影响敢讲的呢?

首先,知识的数量影响敢讲。知识的数量就是通常所讲的知识的宽广程度,它既包括一个人在各个基本学科领域掌握的书本知识有多少,也包括一个人在同一个学科领域掌握的书本知识有多少,还包括一个人在一些基本社会生活方面拥有的经验知识有多少。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总的来说应该是知识面越宽广越好。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各个人的知识面总是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一旦表现在演讲活动中,就会成为敢讲与否的重要制约因素。知识面宽广的人,由于底气较足,往往显得比较自信,讲话充满胆量和勇气,即使要即兴说点什么,因为有宽广的知识面作支撑,也不至于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1953年10月,卡斯特罗在《历史将宣判我无罪》的法庭辩护中,控诉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种种暴行、腐败和叛国行为,论证了古巴人民推翻暴政的合理性。为此,他旁征博引,除了引证《古巴共和国宪法》和《保安法》外,还大量援引了一些著名人士的有关论述以作为论据,如孟德斯鸠的《法意》、索尔斯伯利之约翰的《政治家之书》、托马斯·阿奎宁和马里亚纳的《神学大全》、胡安·马里亚纳的《论君主和君主制度》、尤尼乌斯·布鲁图斯的《向暴君们讨债》、约翰·阿尔图斯的《政治论》、约翰·洛克的《政府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等。像卡斯特罗这样知识面广的人,有着明显的心理优势,在听众面前是不会轻易怯场怕讲的。相反,那些知识面狭窄的人,由于底气不足,往往是顾虑重重,心理负担沉重,很容易怯场怕讲。

其次,知识的质量影响敢讲。知识不仅有个数量的问题,而且还有个质量的问题。所谓知识的质量,指的就是知识的优劣程度。由于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不断暴露的过程,也由于主体认识水平存在差异,人们生产的知识和接受的知识未必都是科学的、优秀的。讲究知识的质量,不仅是遵守道德的要求,也是达到敢讲的要求。实践证明,在演讲活动中,知识的以下几个品质对敢讲确实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是知识的准确性。有报道说,里根在发表演说或即席讲话中,常常犯失言的毛病,遭到人们的嘲笑,使自己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在1980年总统竞选活动中,卡特总统到阿拉巴马州发表政治演说,里根为了攻击卡特,把阿拉巴马州说成是孕育三K党的故乡,招来南方各州州长和议员们的愤怒抗议,以致不得不公开赔礼道歉平息风波。更可笑的是,他为了反对政府防止污染法规,竟然说“80%的空气污染来自树木和植物”,结果使许多人纷纷向报纸投诉,骂他无知。(参见《万象》杂志,1985年第1期,第14页)由于知识不准确,连里根都会有不良心理影响并受尴尬之苦,更何况一般人呢!所以,在演讲中,掌握知识准确的人,往往都理直气壮,敢于表达;掌握知识不准确且自己对之又拿不准的人,尚未登台,心里往往就会直犯嘀咕,难以放开去讲,如果现场听众对其错误发难,更是会心慌意乱,讲话勇气大受挫折。二是知识的深刻性。深刻的知识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述,那就是真知灼见。它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把握,而不是流于表面和现象的一般性的认识结果。在准确性的基础上还要强调深刻性,这首先是演讲内容构成规律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敢讲规律提出的客观要求。不管是从书本得来的知识还是从亲身实践中得来的知识,都应该是经过演讲者自己认真理解和深刻认识了的,并且很自然地融化到所讲的事理、观点和主张中去,形成确属自己的知识,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只有成为真知灼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演讲者才能信心十足,做到脱口而出、运用自如。如果只是客观地传达别人的知识而没有任何自己的东西,或者有自己的知识但不是真知灼见,都会使演讲者自己在不同程度上感到乏味,从而使其讲话兴趣、胆量和勇气受到抑制。三是知识的新颖性。国外有这样一个调查研究结果:一个人从大学里只能获得大约10%的有用知识。我国曾有学者对国内1965届大学毕业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他们的知识陈旧率调查时为45%,10年后则为75%。知识更新之快,由此可见一斑。就演讲活动来说,这两个结果至少给我们如下启示:知识的快速更新必然会引起听众听讲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他们已不再满足于那些陈词滥调,希望听到的是与时俱进甚至是具有超前性的知识,演讲者必须向他们提供这样的知识。这对演讲者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心理压力。如果演讲者满足了听众的心理需求,压力就会变成动力,勇气就会倍增,越讲越自在。否则,一开始就会缩手缩脚,越往下讲就越没信心。

知识数量和知识质量相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平素的知识功底。平素知识功底对敢讲的制约作用,以上从量与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现在的问题是:演讲的时间和空间总是具体的,演讲的内容也总是具体的,平素知识功底对敢讲的制约作用还需要通过什么环节才能体现呢?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环节就是知识的应用。所谓知识的应用,就是指依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此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审题,即确切了解题意,以便掌握课题的任务与条件;二是重现有关知识,即以课题任务和条件为线索,借助联想,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与解决课题有关的知识;三是课题类化,即把当前的课题归入同类事物的知识系统中去,以便理解课题,并从已有知识体系中找到解决当前课题的途径。用这样的眼光来审视,可以讲每一个演讲都是知识的应用,都是由上述三个阶段所组成的完整过程。既然如此,知识应用状况如何,就必然会直接地制约敢讲及其程度。一般说来,善于应用的人,敢讲可能性就大,敢讲程度就高;不善于应用的人,即使平素有着良好的知识功底,其敢讲的可能性和现实程度也会大打折扣。可见,对敢讲来说,平素知识功底虽然很重要,但只是背景性条件,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还得依靠对它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一关键环节。

六、演讲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通俗地讲,它就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显然,能力与活动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活动才能体现人的能力和发展人的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都是能力,只有那些使活动得以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能力与知识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其区别表现在: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成果,其多少可以说明一个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程度;能力则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其强弱关系到能否根据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来改造它们。其联系表现在: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我们在此特别强调两者的关系,无非是想说明演讲能力对敢讲的作用是知识功底所不能代替的。

演讲能力是那些直接影响演讲活动的效率,使其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不同的人做不同的演讲,有的深受听众欢迎,有的则让听众感到索然无味,这是为什么?就是不同的人讲同样的问题,有的讲得让听众如痴如醉,有的讲得让听众昏昏欲睡,这又是为什么?显然,不承认演讲也有一个能力问题是不尊重现实的。对这种能力,国内外有不少学者都在研究如何测量,并且提出了若干测量标准及方法体系,但从现在来看这些都还只是初步的探讨。一时对它还难以做到科学测量,并不等于其存在是难以捉摸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实上,它同其他能力一样,也是在现实演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们可以感知的一种客观存在。其自身结构相当复杂,包括了素质、修养、智力、技能、情感和心境等。而每一个方面又包含了若干具体的内容,如技能就包含了口语表达技能、态势表达技能和临场应变技能等。可以讲,它是在人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际活动中吸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说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能力并不为过。也正是这样,这种能力习得的难度相对而言也就大得多。讲这些的目的,主要是因为至今仍有不少人把这一能力看得过于简单,因而不能正确理解它对整个演讲活动特别是敢讲环节的反作用。

其实,平素习得的演讲能力状况对在今后演讲活动中敢讲状况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力。首先,它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心理优势。针对当时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对外侵略扩张,意欲吞并希腊而希腊人又缺乏应有的警觉并且还有亲马其顿派出现的严重局势,有敏锐观察和深刻认识的德谟里尼大声疾呼:“雅典同胞们,请看看,腓力这家伙已经狂妄到了何等地步!大家干什么或者不干什么,统统由他批准……他永远不安于到手的东西,他想抓取更多的东西!他正在对我们铺设罗网,四面合围,而我们却还呆着不求斗争!同胞们,你们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采取行动……”(参见《演讲与口才》1984年第3期,第8页)虽然我们没有现场聆听这篇著名的《斥腓力演说》,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德谟里尼当时那种充满自信、无所畏惧的良好心理状态。这一良好心理状态之所以得以形成,与他作为演讲大师,本身就具有超群的演讲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也是这样,出色的演讲能力可以让演讲者从过去的成功中得到有益的暗示,并通过积极的自我确认调整情绪和意志状态,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心理优势。有的人之所以怕讲,往往就是由于平素不具备演讲能力,讲前便受其困惑并产生自卑感,首先在心理上自己打倒了自己。尚未开讲就没有了心理优势,一旦到了真正讲的阶段,由于没有能力的有力支撑,心理的底气更是不足,其间如果再有来自内部和外部障碍因素的干扰,精神世界就有可能全面崩溃。

心理优势对敢讲的确很重要,几乎敢讲行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打上它的烙印,但其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分析演讲能力对敢讲的制约作用,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心理优势的层面上。我国当代著名演讲家景克宁先生演讲时,“从不先写好讲稿,而是特别注重思考。任何一场演讲,他都从不马虎,总是经过深思熟虑地打好‘腹稿’,然后才讲。所以他每上讲台,都从不拿讲稿乃至片纸只字,而且从不坐下讲,总是挺身立在麦克风前,情绪饱满,神态自若地侃侃而谈,一气就讲二三小时。你看他,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佳句妙词,脱口而出。”(林伯麟:《演讲艺术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景克宁先生给我们很多启示,这里最想谈的是,他的敢讲行动为什么会如此顺利并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仅从能力的角度看,平素练就的演讲能力不仅给他以强大的精神支持,更重要的是直接在各个要素上帮助他完成了敢讲行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记忆能力,可以这样断言,这是完成敢讲行动所必备的一种能力。离开了记忆尤其是以渊博的学识和敏捷的思维为基础的理解记忆,景克宁先生有如此娴熟的表达是不可思议的。再比如表达能力,对敢讲来说应该是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学术界对表达能力的界定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但许多人都认为应该以“意美”、“音美”、“形美”为主要标志。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景克宁先生的敢讲行动充满了“意美”、“音美”、“形美”。如果没有长期练就的表达能力,景克宁先生的敢讲行动也不可能如此近乎完美。当然,演讲能力具有综合性,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在此不过是举些例子,旨在说明在心理优势的基础上它对敢讲活动效率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

尚需指出的是,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人们的演讲能力是有差异的。其主要表现是:一是发展水平有差异。虽然对这种能力目前还难于做科学测量,但在不同的人之间存在差异却是客观事实。有的很强,有的较强,有的一般,有的较差,有的很差,人们在生活中都已经习惯于这样去评价一个人。二是表现早晚有差异。一般来说,演讲能力发展与年龄阶段是相一致的,但实际上是有例外的,有的是超前于一定的年龄,有的是滞后于一定的年龄,“早慧”和“大器晚成”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三是表现方面有差异。除了极少数堪称演讲家的那些人之外,大部分人的这一能力在发展方面上是有差异的:有的是强于有声语言表达,有的是强于态势语言表达,有的是强于临场应变,等等。演讲能力出现这些差异,主要取决于以下条件:一是素质。从狭义上看,素质是指有机体生来具有的某些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它本身不是能力,但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心理学已经有大量研究成果证明,演讲能力发展与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是环境和教育。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对演讲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若家长长于演讲,子女受到耳濡目染,极可能发展起相应的能力。学校教育对这一能力的发展更是有着深刻的影响。事实表明,凡是重视演讲教育的学校,学生这一能力普遍较强,甚至会产生一批说辩高手;反之,学生这一能力普遍较弱,说辩高手极为少见。三是个人的努力。素质、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人的这一能力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努力才能得到发展。可以讲,人的演讲能力水平与他从事这一活动的积极性成正比,这一点已经被事实所证明。所以,发展条件不同,平素练就的演讲能力存在个别差异是必然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未来的演讲活动中敢讲及其程度也必然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差别。

以上从求真精神、自信心理、情绪修养、意志品质、知识功底和演讲能力等六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敢讲的主要制约因素。实际上,其制约因素远远不止这些,像气质和性格等因素对敢讲的形成和发展也都有一定的影响,只不过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说明了。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这些名言警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做睿智的思想者(感悟篇)

    做睿智的思想者(感悟篇)

    有人说得好:“悟性通天的人,说出话来很微妙;智慧高超的人,说出话来很简明;品行贤能的人,说出话来很清楚;世间芸芸众生,说出话来很繁杂;品德较差的人,说出话来很狂妄。”
  • 一生做好一件事

    一生做好一件事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把人生折叠51次

    把人生折叠51次

    人生需要折叠,不仅只是需要折叠而已,还需要踏踏实实地把它折叠51次,成功的人生来自每一天的踏实工作。本书讲述了获得成功的人生哲学。
  • 领先一步:大学生求职择业全攻略

    领先一步:大学生求职择业全攻略

    介绍了大学生求职择业全攻略。主要包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环境分析、如何制作让你脱颖而出的简历、如何进行成功面试等。
热门推荐
  • EXO之花开终是落

    EXO之花开终是落

    “如果可以,我真想和你一直旅游,一直微笑,一直陪在你身边,守护你,心疼你,不让你受委屈,待岁月静好,坐在躺椅上,听着录音机在温柔的静寂中,用没牙的嘴聊聊每一寸光阴.如果,我可以守住这辈子的爱,不让生死将它隔离,不让岁月加它抛弃,不让时光将它淡化。就这样,静静的守着你,我在那里,你在哪了。”——by:爱你的我
  • 风云的残留记忆

    风云的残留记忆

    在脑袋里,残留的记忆非常多,而我就会慢慢的去回忆,风云学院的点点滴滴,会告诉你们在风云的所有事情和朋友……慢步走在校园,时不时会满脸泪水。看到学生出黑板报就会走进去慢慢地看……好久啦!没联系过他了……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会不会已经忘了我……
  • 以笔执道

    以笔执道

    林郎帝府集团高级杀手,少年因惨招灭门入帝府集团,后来因机缘得以传承一本书法秘要以笔入道,以字杀人,一支笔,一杯酒开创一道
  • 暗夜神话

    暗夜神话

    2280年,地球出现了第二个月亮。它竟然是来自另一个位面文明中,一款游戏的主脑。3380年,【上古世纪】——来自另一个位面的虚拟网游即将成为现实,代理者——地球商盟。然而事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上古世纪】,并不单纯的是一款游戏……第五夜,一个神秘的暗影系异能少年,为了一个女孩,不仅在现实生活中要面对“罪”的追杀,亦要在游戏世界中揭开那埋藏了许久许久的秘密……
  • 安幕希

    安幕希

    他霸气的说:“他是我的!”而他说“他是我的一切,我可以给了她辛福,而你呢?”他又说;“我爱她,这已经足够了。”而我却说:“不可以。”
  • 习惯了还是爱你

    习惯了还是爱你

    相爱,相离,有多少人能回到开始,却又有多少人没有结束。浅席愿执子之手,甄妤一脸淡然的站在眼前。最后是谁败在谁手里,还是......
  • 你只是梦,无疾而终

    你只是梦,无疾而终

    内心脆弱需要用高冷外表来伪装的苏玄朗,将心事锁在一个密闭的空房间里,把钥匙丢掉。他本来已经做好了一直做别人的替身的准备,直到王舜的出现。他就像是曙光,把温暖带来并涌满了挤满悲伤回忆的小黑屋,他就是钥匙!可是,苏玄朗不敢紧抓这把钥匙,纵使是替他赶走阴霾还给他温馨和被疼爱的感觉的唯一机会。他知道,他是别人的替身,可能一辈子都是。他也知道,王舜这个名字,注定是与欣橙并存。
  • 机械之路

    机械之路

    这是武斗与魔法交织的世界。这里有阳光与阴暗,鲜花与荆棘,这里众神惶惶,使徒交战,这里有一群冒险家踏上旅途,在强大的过程中逐渐走近世界的真相。这里,就是阿拉德大陆。
  • 学海恋情

    学海恋情

    她和他是小学情侣,虽多人阻挠,但未分离。毕业在即,她泪眼挽留,他承诺六年后一定回来。但他辜负了她,她怀着痛,自杀了。那天早上,她被闹钟吵醒,起床一看,六点半。怎么回事?她不是死了吗?一看日历,这是十二年前,真的要再来一次?天不灭她,这一世,她注定要看清一切!她是萧晗,而他是邵阳。她命中的白马王子出现后,她的生活又将有什么变化呢?
  • 剑道灵皇

    剑道灵皇

    大道三千,我自行我道;世间万法,我万法随身!何宁因祸得福,唤醒千年仙剑,学得炼剑之道,用剑仙的手段,遨游灵力的世界,成就剑皇,拯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