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63600000002

第2章 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及其涵义(1)

第一篇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一般理论的探讨,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框架,建立起了全书的分析基础。第一章首先讨论了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提出,这是全书进一步探讨的出发点,也提出了围绕这一理论将深刻触及的理论课题。第二章明确了政府作为统筹主体的职能,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前提。第三章讨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包括目标与任务的确定、统筹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手段,这些是实施统筹发展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第四、五、六章着重讨论了产业发展,分别阐述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统筹发展的任务与路径,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第七章主要从体制角度,探讨了统筹城乡公共事业主要是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问题,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

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城乡差距

1.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首要矛盾

1978年,我国确定将工作重点正式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0年后,我国逐步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00年,我国GDP总量上升到89403亿元人民币,人均7078元人民币,达到了860美元,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在初步小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2002年我国又及时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目标。到2005年“十五”期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个关键时期,一方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进一步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又凸显出了若干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

这些矛盾和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集中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也面临着两种可能的前途:一种是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快速增长,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一种是举措失当而严重受挫。世界范围内,这两种情形的国家都不乏其例。如何解决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至3000美元阶段的矛盾和问题,已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而摆在这道难题第一位的,就是城乡差距问题,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所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前途的首要问题。

1.1.2我国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

1.1.2.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最集中的反映。数据表明,这个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呈不断扩大趋势。按收入比率计算,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6:1,1985年曾降到最低点1.85:1,之后一直上升到2003年达到3.23:1,如果考虑到计算应以是否务农而不是以农村户籍来统计农户收入,考虑到农民还必须支付城市居民一般所不用支付的生产资料费用,再加上城市居民还享有工资收入以外的住房、医疗、价格等补贴和实物福利,现阶段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率估计已扩大到5:1甚至6:1。这一比例已大大超过了国际社会公认的1.5~2:1的城乡差距水平,而且按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对36个国家的调查,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这表明我国已处在了差距大国的前列。

按照收入绝对差计算,差距就更加直接和明显。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10元。而到了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两者的差距竟高达5850元,是1978年的28倍。

按收入增长率计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绝大多数年份高于农村居民。其中,1997年至2003年的7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549.5元,年均增长率不到4%,仅为城镇居民年均增速的50%。

如果考虑到城乡高低收入人群之间的对比,则差距更为严重。城市的20%最高收入人群和农村的20%最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4.5:1扩大到了如今的12.66:1甚至更大。

1.1.2.2城乡居民消费的差距

在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率(农民消费为1)在2.5左右。在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中,这一比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现阶段达到了3.53,即大约3.5个农民的消费水平之和等于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从消费结构来看,1978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两者相差10.2个百分点。到2003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虽然分别下降到37.1%和45.6%,两者仍相差8.5个百分点。无论是生活消费品还是耐用消费品,城乡之间在档次和质量上都存在显著差距,当城镇居民目前已逐步转向住房、汽车、家用数码、旅游等热点消费的升级阶段时,农村居民才处于彩电、洗衣机、电话、冰箱等大众化耐用消费品有待普及的阶段。从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现阶段农村零售额在社会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较低,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在消费市场所占份额大体只有35%~40%左右。

1.1.2.3城乡投入与建设的差距

长期以来,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是“重城轻乡”。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在1978年占财政支出的13.4%,以后逐年下降,1990年降到10%,2001年降到7.7%。2003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万亿元,其中用于第一产业的投资仅占2.1%。1998年,农业直接使用的国债资金只占了国债总数的1%。在重要的教育投入上,城市义务教育有财政保障,而农村义务教育却并不义务,据200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9%左右由县级财政负担,省财政负责11%,中央财政只负担2%,78%的负担则由乡镇而实际上是以农民掏钱“义务办教育”为主。

由于对农业、农村的多取少予,农村交通、邮电、饮用水、用电、清洁能源使用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城市大大落后。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约为20%左右,电话普及率只相当于城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设施缺乏,改水、改厨、改厕等民生问题突出。据对四川农村的调查,到2003年,全省还有5475个即占总数10%的行政村未通公路,1万余个即占总数18.5%的行政村不通电话,不少乡村仍然是“交通靠走,传话靠吼”,农村尤其是集镇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普遍很差。

由于再分配失衡和体制障碍较多的原因,城乡城市化建设差距较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协调。2003年,全国城市数量达到666个,建制镇20000多个,其中,中心城市尤其是大都市和政治中心城市由于是投资重点而具有无限扩大趋势,而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县城镇和农村小城镇大多数却发展缓慢。虽然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总体上升到了40%,但县、乡(镇)级的城市化率仍然较低,使得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向大城市单向流动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1.2.4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

农村的社会事业与城市相比,存在十分悬殊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还远远大于城乡经济方面的差距。教育落后既是城乡差距的表现,又是农村落后的重要根源。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小学文化程度占42.8%,15岁以上文盲率为8.3%,分别高于城市23.8%和4.0%的水平;农村人口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9.1%,远低于城市65.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受过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在教育资源分布上,城乡存在严重失衡,无论是学校数量、校舍、设备、师资,还是特色教育和现代化教学,城乡差距几近两重天地。

卫生方面,全国占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20%的卫生资源,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则享有80%的卫生资源,而且城乡之间在医院数量、医疗设备、医生素质等方面不可比较,多数农民处于缺医少药、看不起病的困难境地。据四川一项调研资料显示,2003年全省城市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人,农村仅为17人;城市每万人病床数为42张,农村仅为14张,城乡差距十分显著。

文化体育方面,城市居民拥有几乎全部的文化设施、相关的资源和越来越丰富的文化生活,而农村多数乡镇基本上没有文化设施,农民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如四川5053个乡镇,仅有3392个乡镇建有名义上的宣传文化中心,且相当比例的活动中心均是有牌子无阵地、有馆舍无设备。至于体育资源,全国基本都集中在大中城市以及县城镇,广大农村除了因陋就简的设施外别无所有。

1.1.2.5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

目前,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只有传统的“五保”供养制度,少数地区开始探索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人均社会保险费的城乡比例达到24:1,87%的农民完全依靠自费医疗,受到最基本医疗保障的农民仅占12.56%。而在城市,以失业、医疗、养老、工伤、生育保险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且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明显厚此薄彼和不公平。

1.2城乡差距的根源

1.2.1城乡差距的直接原因

城乡差距,集中反映在农民收入低、增收难上。研究城乡差距的根源,重要的就是要研究农民收入低、增收难的根源。从直接的原因分析,我国农民人多地少,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是明显的症结之所在。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其中优质耕地只占了全国耕地的1/3。农业经营上,实行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生产作业单位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而且与市场基本脱节。虽然近年来农业技术有一定的进步,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仍大大落后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如农业与非农业人均创造的GDP比较,已由1990年的1:3.9扩大到了2001年的1:5.2。由于这些原因,直接造成了农业和农民的产出低下和收入低下。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中家庭农业经营纯收入占65%左右,此后所占份额不断下降,并在1998年至2000年中呈负数增长,2000年甚至达到-50%增长,到2002年,家庭农业经营纯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20%左右。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转而依靠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其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

但是,进一步考察会发现,上述直接原因的背后其实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农民人多地少,必然应有部分人转移到非农产业去而完全脱离农业。小规模经营,也可以通过投资改变农业生产环境条件,并转变生产作业方式、经营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实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也必然要求提高农业技术构成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等等。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却没有解决或没有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在阻碍这些问题的解决呢?围绕着这个深层次的原因,理论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讨。

1.2.2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失衡

1.2.2.1关键在于发展战略失衡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过去长期实行的经济发展方针或发展战略的选择,对城乡差距扩大造成了主导性影响。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快速推进工业化,我国确定并长期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同时采取了严格的城乡差别政策和城乡分别管理。这个“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取向,虽然以较快速度和较短时间建立起了我国独立自主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但客观上也使得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因为,这种战略是一种赶超型战略,它在使经济资源大量向城市重化工业集中的同时,农产品价格则人为地被压低,由此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陆铭,2003)。可以说,这种战略选择就是我国20多年来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关键之所在(林毅夫等,2003)。

同类推荐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7):工业发展效益现状与分析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7):工业发展效益现状与分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许多工作要做,应突出重点,在以下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上取得进展和突破:第一: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第三: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第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第五:在继续推进生产经营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必须推进生产社会化的改革和调整。
  •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研究,本书从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实体构成和空间关联效应两个层面着手:首先,运用SPSS数据统计处理软件,对84个样本国家(地区)、27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相关的众多因素提供归纳为综合实力、研发环境、市场规模三个主因子,按照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将全球国家(地区)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区域、高密区域、中密区域、低密区域和弱势区域,廓清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等级规模体系,并借助ArcView GIS技术使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趋向更加直观。
  • 中心城市营销

    中心城市营销

    本书通过对宁夏沿黄河城市群的分析,以战略营销的角度对宁夏沿黄河城市群今后的战略规划、城市定位、形象品牌推广等发展重点指明了方向,对城市营销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提出了城市合作营销的思路和城市营销的管理框架。
  • 创业投资制度创新论

    创业投资制度创新论

    本书揭示了创业投资的起源、创业投资之区别于传统投资的制度创新优势以及创业投资运作的内在机理;论述了信托制度、有限合伙制度和公司制度对创业投资基金的适用性等内容。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继续完善,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的重点是加快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税制并轨的进程,使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平等竞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将为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更有效的体制保证。
热门推荐
  • 地府神庭系统

    地府神庭系统

    天赋神通《气运点灵决》:任何物品点一点,就能成妖,还能获得对应技能;大儒用过的琴?我点!“恭喜宿主,获得技能:大师级琴艺,妖琴一把!”这小火苗长的挺调皮的,我点!“恭喜宿主,获得初级神通:御火术,火妖一位!”这星星不错,我点!“恭喜宿主,获得神级技能:御星术,妖星一颗!”喂,星星,你别跟着我啊,吓到我妹妹了!面对满天神佛,阎浩挥舞着拳头大声嘶吼道:谁不让我活,谁就别想活!每日两更六千字,时间:早9:00,下午3:00,读者交流群:427257607
  • 冷沫的青春杀手

    冷沫的青春杀手

    即使你不能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但是请记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王朝!
  • 校草遇到爱之守护拽丫头

    校草遇到爱之守护拽丫头

    一场跌跌撞撞的爱情,注定了一位女孩(夏巧凝)的一生。她对吴昌勋一见钟情,一味无条件守护着她的却是另一个男孩。初次见面,巧凝认为他是大恶魔,但没有想到,你才是对我最好的人。
  • 神的秩序

    神的秩序

    凌子焰,一心想当超级英雄,却先成了超神英雄。在毁三观的人生旅途中遇到了一位绝世美丽的天使姐姐不光要跟着天使去战斗,一天晚上,天使姐姐高傲的对他说:“小孩,我很欣赏你,你是我的。”22岁生日那天,他一口气吹灭了蜡烛,真诚的祷告道:“希望神的秩序充满正能量。”身旁的天使拔掉了一根羽毛,放在剑刃上吹断,讽刺道:“你们人类不是说,说出来就不灵了吗。”
  • 复仇公主的的华丽来袭

    复仇公主的的华丽来袭

    小时候没有能力保护家人,而受到了伤害,发誓定要变强并且一定会回来复仇,如今还是她们复仇之时。
  • 开荒纪元

    开荒纪元

    杀伐之道,鲜血开路,所到之处,战乱不断,横扫宇宙,主宰天地。一个小凡修者,身怀最纯古族血脉,上古神兽暗月白虎一路相伴,修炼之路从此突飞猛进,从神界眼中的蝼蚁一步步爬到主宰之位,征服整个神界之时,便时另一个纪元的开始!!!
  • 甜美校花:恶魔校草,别太坏

    甜美校花:恶魔校草,别太坏

    (本书免费)他,是一介天才少年她,是一介天才少女他们能否相爱?豪门千金撞上豪门少爷,他们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壁咚,强吻!恶魔校草,你够了!豪门+宠文+校园+青春+爱情
  • 魂武记

    魂武记

    能身化巨猿的兽魂师;能掌指若刀剑般锋利的器魂师;能本身沟通万千植物的植魂师;能随意操控天地间水火元素的元素魂师。这里是武魂世界,每个人,在其六岁时都能觉醒属于自己武魂,或为动物,或为植物,或为实物,或为元素,随之修炼,则能成就天地间最强大职业——武魂师。若觉醒武魂先天等级越高,则未来成就就越大,甚至,成为传说中帝君般存在,踏上成神天路…………牧景,一个天生双武魂少年,却双生废武魂,受着别人嘲笑白眼,走入火狮学院,自这里而起,逐渐,走出一条让他人所万分诧异之路……本书等级:魂士、魂师、大魂师、魂灵、魂宗、魂王、魂尊、魂圣、魂帝,以及……神???
  • tfboys的可爱甜心

    tfboys的可爱甜心

    清早出门散步居然捡了只黑猫回来,什么?还是魔法世界的公主?能修炼成人形的狐狸,呆盟全能的黑猫女仆,魔法宝物居然可以让凡人学习魔法!真假tf,他们的前世到底是谁?十二星座到底为了什么来地球?幻梦之森又在何处?危险无处不在,他们能躲过吗?
  • 轮回入魔

    轮回入魔

    太古之后天地大变,万族林立,群雄并起,身怀不祥之体星简如何在大世中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