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60200000002

第2章 汉魏晋名医(著)方(1)

张仲景方

太阳病

方一桂枝汤

【组成】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

【用法】上5味,以水1400毫升,微火煮取600毫升,去滓,适寒温,服200毫升,啜热稀粥200余毫升,以助药力。服后盖被1小时左右,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1服汗即出病情减弱,停后再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间隔一会再服,半日许令3服尽。若病重者,1日1夜服,随时观之。服1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功效】解饥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霍乱病脉并治》。

方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组成】桂枝(去皮)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芍药9克,大枣12枚,厚朴(炙,去皮)6克,杏仁(去皮尖)50枚。

【用法】上7味药,以水1400毫升,微火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复取微似汗。

【功效】调和营卫,宣肺平喘。

【主治】营卫不和,肺气不利所致之发热,自汗出,恶风寒,气喘,苔薄白,咳嗽,咯白色痰,脉浮缓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三桂枝甘草汤

【组成】桂枝12克(去皮),甘草6克(炙)。

【用法】上药2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顿服。

【功效】温补心阳。

【主治】心阳不足,心无所主。症见心下悸动,或空虚或有空悬感欲得按,短气,或略有心痛,脉微缓或结,苔白。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四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组成】桂枝3克(去皮),甘草6克(炙),牡蛎(熬)6克,龙骨6克。

【用法】上4味药,以水1000毫升,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160毫升,日3服。

【功效】温补心阳,潜镇安神。

【主治】心阳虚所致烦躁。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五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组成】甘草12克(炙),生姜9克(切),人参6克,干地黄30克,桂枝9克(去皮),阿胶6克,麦门冬15克(去心),麻仁15克,大枣30枚(擘)。

【用法】上9味药,以清酒1400毫升,水1600毫升,先煮8味,取600毫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益气滋阴,补血复脉。

【主治】(1)气虚血少,脉结代,心悸动,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萎者。

(2)虚热咳嗽,痰中有血丝,短气羸瘦,虚里筑筑动,虚烦不得眠,自汗或盗汗,咽干舌燥,大便难,脉虚数者。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组成】茯苓24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

【用法】上药4味,以甘澜水2000毫升,先煮茯苓减400毫升,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温阳培土制水。

【主治】心阳受损,水停脐下所致脐下悸动,欲作奔豚,小便不利,心悸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七桂枝加附子汤

【组成】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附子9克。

【用法】上6味药,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功效】调和营卫,复阳固表。

【主治】表邪未尽,阳虚液脱。症见恶风,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于屈伸,小便难,发热,或脉浮大而虚。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方八甘草干姜汤

【组成】炙甘草12克,干姜6克。

【用法】上2味药,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效】辛甘化阳。

【主治】恶寒,自汗出,四肢不温,烦躁吐逆,咽干,脚挛急,小便数,脉浮虚(先复其阳,继复其阴)。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方九甘草附子汤

【组成】炙甘草6克,附子6克,白术6克,桂枝12克。

【用法】上4味药,以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100毫升,恐200毫升多者,宜服120~140毫升为始。

【功效】解表祛风,温里化湿。

【主治】风温留注关节。症见骨节疼痛而烦,屈伸不利,痛处拒按,汗出恶风,短气,小便不利,苔白,脉沉细。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十桂枝附子汤

【组成】桂枝12克,附子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去桂加白术汤即由上方去桂枝加白术12克)。

【用法】上5味药,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3服。

【功效】温阳除湿(桂枝附子汤偏重于祛风胜湿,去桂加白术汤侧重于崇土化湿)。

【主治】风湿搏于肌表。症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大便溏而小便不利,或大便溏而小便自利,脉浮虚而涩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十一茯苓甘草汤

【组成】茯苓6克,桂枝6克(去皮),甘草3克(炙),生姜9克(切)。

【用法】上4味药,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3服。

【功效】温阳和胃散水。

【主治】胃阳不足,不能输化水液所致心下悸,不渴,四肢欠温,或汗出,苔白滑,脉弦等症。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中)》。

方十二麻黄汤

【组成】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70个去皮尖)9克。

【用法】上4味药,以水1800毫升,先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160毫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方十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麻黄12克(去节),杏仁(50个去皮尖)9克,甘草6克(炙),石膏24克(碎,绵裹)。

【用法】上4味药,以水1400毫升,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或鼻煽,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滑而数者。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方十四麻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麻黄6克(去节),细辛6克,附子6克(炮,去皮)。

【用法】上3味药,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

【功效】助阳解表。

【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来源】《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方十五麻黄附子甘草汤

【组成】麻黄6克(去节),甘草6克(炙),附子6克(炮,去皮)。

【用法】上3味药,以水14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助阳解表。

【主治】少阴病,恶寒身痛,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或水气病,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而小。

【来源】《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方十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组成】麻黄6克(去节),连翘6克,杏仁(40个去皮尖)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擘),生桑白皮(切)15克,生姜6克(切),甘草6克(炙)。

【用法】上8味药,以潦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温3服,半日服尽。

【功效】解表发汗,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内郁,表证未解而发黄者。

【来源】《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方十七葛根汤

【组成】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9克(炙),芍药6克,大枣12枚(擘)。

【用法】上7味药,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葛根,减400毫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功效】发汗解表,生津止痢。

【主治】发热,恶寒,无汗,身痛,项背,或下痢,苔薄白,脉浮紧。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十八桂枝二麻黄一汤

【组成】桂枝6克(去皮),芍药3克,麻黄2克(去节),生姜3克,杏仁3克(去皮尖),甘草3克(炙),大枣5枚(擘)。

【用法】上7味药,以水10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再服。

【功效】调和营卫,微发其汗。

【主治】风寒郁表(表郁较轻)。症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若形似疟,1日数发,有汗出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上)》。

方十九生姜泻心汤

【组成】生姜12克(切),甘草9克(炙),人参9克,干姜3克,黄芩9克,半夏9克(洗),黄连3克,大枣12枚(擘)。

【用法】上8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补中和胃,宣散水气。

【主治】水热互结致痞,而见胃中不和,心不痞,干噫食臭,腋中雷鸣下痢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二十旋覆代赭汤

【组成】旋覆花9克,人参6克,生姜15克,代赭3克,甘草9克(炙),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用法】上7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3服。

【功效】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而致心下痞,噫气不除,反胃呕吐,吐涎沫,舌苔白滑,脉弦而虚者。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方二十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组成】顾朴24克(炙,去皮),生姜24克(切),半夏9克,甘草6克(炙),人参3克。

【用法】上5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健脾行滞,消补兼施。

【主治】脾虚不运,气滞不宣所致腹胀满,食欲不振,精神疲倦,四肢无力,苔薄白,脉缓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中)》。

方二十二五苓散

【组成】猪苓9克,泽泻12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去皮)。

【用法】上5味药,捣为散,每服5克,每日3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功效】利水渗湿,通阳化气。

【主治】(1)外有表证,内停水湿。症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症。

(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方二十三猪苓散

【组成】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9克。

【用法】上5味药,以水800毫升,先煮4味取400毫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140毫升,每日3服。

【功效】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水热互结,小便不利。症见发热,口渴欲饮,或见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不利者。

【来源】《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方二十四文蛤散

【组成】文蛤15克。

【用法】上1味为散,以沸汤和5毫升服,汤用1000毫升。

【功效】散水除烦。

【主治】水寒外侵,表阳郁遏。症见心烦,肌肤冷缩起栗,欲饮水反不渴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二十五牡蛎泽泻散

【组成】牡蛎(熬)、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楼根各等分。

【用法】上7味药,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加水和服5毫升,日3服,小便利,止后服。

【功效】清热逐水,软坚散结。

【主治】下焦湿热壅滞,气化失司所致腰以下水肿,小便不利,或短赤黄涩,脉沉数有力,或大便秘结等。

【来源】《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方二十六桂枝人参汤

【组成】桂枝12克(别切),甘草12克(炙),白术9克,人参9克,干姜9克。

【用法】上5味药,以水1800毫升,先煮4味,取1000毫升,纳桂,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温中和表。

【主治】表证未解,脾胃虚寒所致下痢,心下痞,腹痛绵绵,口不渴,发热恶寒,头痛,苔白滑,脉浮虚。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同类推荐
  • 臧平立医案

    臧平立医案

    本书介绍作者的身世、男女不孕不育的中医理论及治疗方案、妇科杂症及治疗方等疾病。
  •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在护理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国护理工作各方面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当今护理学已从护“病”转变到护“人”,但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书结合临床护理新观点、新知识及新技术,向读者介绍了现代的“三基”,反映了国际上临床护理工作的先进水平。
  •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的作者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学伦理学的发展。
  •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是人们生活、学习、娱乐、工作和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地方。由于人群在公共场所的聚集,这些场所也成为容易传播疾病的地方。在公共场所中容易传播的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百日咳等;肠道疾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接触传播的疾病有某些皮肤病、性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公共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
  •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最早出自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八千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修订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热门推荐
  • 默默恋

    默默恋

    简介:活在现在貌似安逸宁静的生活中的我,似乎并不期待还有什么美丽的变化……我知道,其实我们从来都不会像电视剧中所谓的那样遇见那曲折但却幸福的爱情……我……好像也快忘了…曾经的那个傻傻但却热情积极的我的模样了……和舍友们相处不是很好,在大学生活找不到状态的莫琦一度陷入对自己那段未果的暗恋的回忆中,最终决心搬出宿舍,找回以前热情四射的敢爱敢恨的自己,办了张健身卡,却不成想健身教练住隔壁的隔壁……什么鬼?!干嘛没事到我这儿蹭吃蹭喝,酱紫真的好嘛……可是,抱歉,我爱那个他成痴……
  • 半生的际遇

    半生的际遇

    从主人公出生之前到文章结尾,有小温暖,有小感动,也有小烦恼,也有小挫折。此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扣人心弦处只要偶尔能引起大家的一丝共鸣便是对此文最大的赞赏人活着,便要好好活着好好活着才能好好折腾
  • 攻陷外星男神

    攻陷外星男神

    未世,人类被救赎前往外星系时,那男神分外妖娆
  • 重生:青葱岁月

    重生:青葱岁月

    如果能够回到那段青葱岁月,你会干什么?是好好放肆一回,不再辜负曾经逝去的青春,还是努力学习,好好的做一个学霸千金?重活一世,原本受尽欺辱,性格懦弱的季小北决定不再顺从,不再随波逐流。既然来了,那么便好好的疯狂一回吧!江別月,顾凉薄,前世你们所带给我的痛苦,今生我必然加倍还来。不管别人,这是季小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一世,她不再懦弱,不再受人欺压了!
  • 首尔2016

    首尔2016

    充满正义感的新生代娱乐经纪人柳智孝,在第一次工作中,被人偷拍与韩流顶级明星李智宇“同居”的新闻,并因此名誉扫地,成为了人们眼中卑鄙又势利的小人。正当柳智孝处于人生绝境的时候,李智宇却突然出手相救。李智宇和柳智孝跨越重重阻碍,在与恶势力斗争的同时展现出人性最的纯美的恋情。
  • 爱从没有停过

    爱从没有停过

    薛止音从来都觉得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不依靠家里也得到回报,然而当她在网上被黑的彻底的体无完肤的时候,她才知道不靠家里都是傻子,回到刚刚步入那个圈子的时候,薛止音决定她要红,红到前世那些人望而止步的地位,她薛止音是谁,是薛家的可以呼风唤雨的小公主,那些害了她的人,她回来了!只是那个男人能不能不要每次都跟她玩偶遇。
  • 三公主的浪漫复仇之路

    三公主的浪漫复仇之路

    她冷漠,她温柔,她活泼,却因为一次陷害想要复仇而走到一起,当她们强势回归遇见帅气的三王子又会发生什么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呢……
  • 梦里,风轻扬

    梦里,风轻扬

    ------肖梦和褚扬,一个春华秋实的故事,美好的季节相遇,收获的季节结合。-----小中篇,类剧本模式。-----本文纯属虚构。
  • 至尊炎煌

    至尊炎煌

    现代都市极品宅男禹枫湖边尿尿被人踹入湖中获得一枚龙头戒指,一次意外获得戒指认主并且得到神界神秘神尊传承,看主角如何称霸人、仙、神三界。
  • 混沌神域

    混沌神域

    一次机遇能够改变一生。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改变一切。一国一界有其疆,混沌神域我称王。